卫气营血辨证(业界深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难经》:“血主濡之” 。 (濡养)
• 《灵枢·营卫生会》:血是奉养人体最精华
的物质,“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 贵于此。”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7
总结:
• 卫主卫外,气主整体防御,营主调和五脏, 洒陈六腑,化生血液,血主营养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
同而已。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1
• 营循行脉中,贯注五脏六腑,“营者,水
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乃能入于脉也,故循环上下,贯五脏,络 六腑也。”
• 血为营之奉心化赤而成,“营气者,泌其
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赤,以荣四末, 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2
卫气营血层次示意图: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4
卫气营血功能各不相同
• 卫的作用是捍卫肌表。
•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 阖者也”。
•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 矣。”
• 卫气使肌表固密,外邪不易入侵。“阳者,卫外 而为固也。”
• 总之,对内防止阴津外泄,对外抗御邪气入侵。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5
营之注脉化赤者为血。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0
• 卫分布于肌表。“卫在脉外”,“卫行于
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 腹。”
• 气充养全身。“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
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 气之轻浮于肌表者即为卫。“其浮气之不 循经者为卫气。”
• 可见,卫、气本质相同,只是分布层次不
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
血,直须凉血散血。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6
(1)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
• 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之前,已有关于卫气营 血的论述。
• 《黄帝内经》最早认为营卫气血是水谷化生的精 微物质:
• 如《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 《灵枢·营卫生会》:“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卫气营血表里层次差别,可引申说明温病病变层次、
阶段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
正式稿件
13
卫气营血分布与生化示意图:
卫——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最浅
水谷精微
卫气——脉外 营血——脉内
气——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较深 营——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更深
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赤——最深
• 气是脏腑生理活动及整体防御功能的体
现。 • 凡外邪入侵,气必聚集病所,与病邪作
斗争。 •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
之。”——病邪结于某处,气必趋达病变
部位,以祛邪外出。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6
• 营血的功能是营养机体。
• 《灵枢·营气》:“经专者,行于经隧,常
营无已,终而复始。”
阴血耗损——脉细数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20
1、卫分证
➢ 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引起卫气卫外功 能失调的一类证候类型 ➢ 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气分热,柴胡 饮子、白虎汤;血分热,桃仁承气汤、清 凉四顺饮子。”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源自文库
8
• 明末·吴有性: “凡疫邪留于气分,解以战 汗;留于血分,解以发斑。气属阳而轻清, 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 邪在血分,恒多胶滞。故阳主速而阴主迟, 所以从战汗者,可使顿解;从发斑者,当 图渐愈。”
• 叶天士受其启示:“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 者,可冀战汗透邪,而邪陷血分,急急透 斑为要。”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9
(2)卫气营血的化生及功能
• 卫气营血是由水谷化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精微物质,其分布、化生有表里或先后的不同。
• 卫气为无形之质,行于脉外,分布层次表浅; • 营血为有形精微,行于脉中,分布层次较深。 • 卫、气、营、血的关系:其气浮于表者为卫,
• 卫气的功能主要是防御机体,使不受外邪 侵袭;营血的作用主要是营养机体。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8
(3)卫气营血的病理与证候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属表 属里
气分证较浅 营分证较深 血分证更深
卫气分——功能失调为主 营血分——实质损害为主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9
卫气营血病机示意图:
卫受邪郁——恶寒 卫 邪正相争——发热、口微渴
邪郁气机 气 邪正剧争 发热,但恶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里热蒸迫
营热扰心——心烦,时有谵语
营 营热窜络——斑疹隐隐 营热蒸腾——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绛
热灼营阴——身热夜甚,脉细数
血热扰心——燥扰不安,神昏谵妄
血
迫血妄行——多部位急性出血 血热炽盛——身体灼热,舌深绛
• 《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 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是谓血。”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7
• 《难经·三十二难》:“心者血,肺者气。 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
• 《伤寒论》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 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 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
概述
温病辨证除了有中医学八纲、脏腑、气 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指导外,还有独特的辨 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以 此构成了温病辨证理论体系的核心。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2
【教学目的 】
1.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各阶段的病 理和主要证候。
2.熟悉并逐渐掌握温病辨证的临床运用。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5
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
① 确定病邪的浅深:“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 言血”。卫、气属阳,较浅;营、血属阴,较 深。
② 确定病变的轻重:层次越深,病情越重。
③ 确立发病类型:病初以卫分证为主者,属新感 温病。病初以里热证为主者,属伏气温病。
④ 确定治疗原则:“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3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
1、用以辨别病变浅深层次及病变部位。 2、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及其相互传
变。 3、为确立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4
一、卫气营血辨证
• 叶天士首创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和方法。 • 他依据温病病机演变的规律性变化,病程发 展的阶段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的 论述,将卫气营血相关内容引申发挥,形成 了独特的卫气营血辨证学说。
• 《灵枢·营卫生会》:血是奉养人体最精华
的物质,“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 贵于此。”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7
总结:
• 卫主卫外,气主整体防御,营主调和五脏, 洒陈六腑,化生血液,血主营养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
同而已。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1
• 营循行脉中,贯注五脏六腑,“营者,水
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乃能入于脉也,故循环上下,贯五脏,络 六腑也。”
• 血为营之奉心化赤而成,“营气者,泌其
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赤,以荣四末, 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2
卫气营血层次示意图: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4
卫气营血功能各不相同
• 卫的作用是捍卫肌表。
•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 阖者也”。
•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 矣。”
• 卫气使肌表固密,外邪不易入侵。“阳者,卫外 而为固也。”
• 总之,对内防止阴津外泄,对外抗御邪气入侵。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5
营之注脉化赤者为血。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0
• 卫分布于肌表。“卫在脉外”,“卫行于
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 腹。”
• 气充养全身。“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
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 气之轻浮于肌表者即为卫。“其浮气之不 循经者为卫气。”
• 可见,卫、气本质相同,只是分布层次不
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
血,直须凉血散血。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6
(1)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
• 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之前,已有关于卫气营 血的论述。
• 《黄帝内经》最早认为营卫气血是水谷化生的精 微物质:
• 如《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 《灵枢·营卫生会》:“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卫气营血表里层次差别,可引申说明温病病变层次、
阶段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
正式稿件
13
卫气营血分布与生化示意图:
卫——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最浅
水谷精微
卫气——脉外 营血——脉内
气——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较深 营——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更深
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赤——最深
• 气是脏腑生理活动及整体防御功能的体
现。 • 凡外邪入侵,气必聚集病所,与病邪作
斗争。 •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
之。”——病邪结于某处,气必趋达病变
部位,以祛邪外出。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6
• 营血的功能是营养机体。
• 《灵枢·营气》:“经专者,行于经隧,常
营无已,终而复始。”
阴血耗损——脉细数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20
1、卫分证
➢ 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引起卫气卫外功 能失调的一类证候类型 ➢ 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气分热,柴胡 饮子、白虎汤;血分热,桃仁承气汤、清 凉四顺饮子。”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源自文库
8
• 明末·吴有性: “凡疫邪留于气分,解以战 汗;留于血分,解以发斑。气属阳而轻清, 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 邪在血分,恒多胶滞。故阳主速而阴主迟, 所以从战汗者,可使顿解;从发斑者,当 图渐愈。”
• 叶天士受其启示:“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 者,可冀战汗透邪,而邪陷血分,急急透 斑为要。”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9
(2)卫气营血的化生及功能
• 卫气营血是由水谷化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精微物质,其分布、化生有表里或先后的不同。
• 卫气为无形之质,行于脉外,分布层次表浅; • 营血为有形精微,行于脉中,分布层次较深。 • 卫、气、营、血的关系:其气浮于表者为卫,
• 卫气的功能主要是防御机体,使不受外邪 侵袭;营血的作用主要是营养机体。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8
(3)卫气营血的病理与证候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属表 属里
气分证较浅 营分证较深 血分证更深
卫气分——功能失调为主 营血分——实质损害为主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9
卫气营血病机示意图:
卫受邪郁——恶寒 卫 邪正相争——发热、口微渴
邪郁气机 气 邪正剧争 发热,但恶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里热蒸迫
营热扰心——心烦,时有谵语
营 营热窜络——斑疹隐隐 营热蒸腾——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绛
热灼营阴——身热夜甚,脉细数
血热扰心——燥扰不安,神昏谵妄
血
迫血妄行——多部位急性出血 血热炽盛——身体灼热,舌深绛
• 《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 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是谓血。”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7
• 《难经·三十二难》:“心者血,肺者气。 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
• 《伤寒论》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 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 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1
概述
温病辨证除了有中医学八纲、脏腑、气 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指导外,还有独特的辨 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以 此构成了温病辨证理论体系的核心。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2
【教学目的 】
1.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各阶段的病 理和主要证候。
2.熟悉并逐渐掌握温病辨证的临床运用。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5
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
① 确定病邪的浅深:“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 言血”。卫、气属阳,较浅;营、血属阴,较 深。
② 确定病变的轻重:层次越深,病情越重。
③ 确立发病类型:病初以卫分证为主者,属新感 温病。病初以里热证为主者,属伏气温病。
④ 确定治疗原则:“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3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
1、用以辨别病变浅深层次及病变部位。 2、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及其相互传
变。 3、为确立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
正式稿件 温病学教研室
4
一、卫气营血辨证
• 叶天士首创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和方法。 • 他依据温病病机演变的规律性变化,病程发 展的阶段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的 论述,将卫气营血相关内容引申发挥,形成 了独特的卫气营血辨证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