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工会活动法律关系
附 随 劳 动 法 律 关 系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失业登记 职业介绍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职业培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会活动法律关系
社会保险
附 随 劳 动 法 律 关 系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签订集体合同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为职工提供服务 监督用人单位
工会活动法律关系
参与劳动争议 的调解与仲裁
练习题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概念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关系 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附 随 劳 动 法 律 关 系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劳动力资 源开发与 配置 工资、劳 动保护和 社会保险 劳动争议 处理 劳动监察
2.劳动关系与档案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只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档案关系 是在企业对职工的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产生 的。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而档案
管辖的主体是企业与国家有关部门。
劳动关系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实现这
种关系的隶属性。而档案关系则完全不具有平 等性,不因职工的意愿而转移。
⑶在劳动保护法领域,体现为禁止强迫劳动
三、倾斜保护原则
⑴在劳动合同法中,主要体现为解雇保护 ⑵在劳动基准法中,主要体现为基准法定
⑶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主要体现为对于劳 动者的救济保障
劳动争议仲裁免费制度 举证责任倒置 有限的一裁终局
第四节 劳动法的历史(自学)
一、外国劳动法的历史
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
1.什么是档案关系?什么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社 会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社会关系。 企业职工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 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 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 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 情况的文件材料。 企业对职工的档案管理是一种行政行为。
Ⅰ教学目的:
掌握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熟悉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及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了解劳动法律体系
Ⅱ教学内容: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我国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Ⅲ教学重点: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
Ⅳ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起步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二、中国劳动法的历史
旧中国劳动法的历史 新中国劳动法的历史
三、国际劳动法的历史
国际劳工组织劳动立法的历史 其他国际劳动立法的历史
思考题:
1.劳动法意义的劳动有何特点? 2.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3.劳动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4.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具体包括 哪些? 5.劳动法立法原则中的倾斜性保护与平等、自由 原则是否冲突?(作业)
法律通过或公布之日不立即生效,而另行规 定生效时间。
⑵法律失效时间
法律规范本身明文规定终止效力的时间或规 定特定条件出现时的实效; 同类法律新法生效,旧法即失效。
㈢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 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使用 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法》第二条
我国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概念
(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关系 劳 动 法 调整 与劳动关 系密切联 系的其他 社会关系 法律规范 的总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概念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关系 劳 动 法 调整
3.劳动关系与档案关系的联系
劳动关系是档案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劳动关系解除后,用人单位负有义务将劳动者 的档案按规定进行转移,将档案移交给职工的 下一个工作单位。
【案例2】
• 漆某来自江苏农村,自2002年起在上海中心水产品 批发交易市场从事装卸水产品工作,并于2002年5 月申领了外省市来沪务工经商等在沪暂住证,有效 期为2年。2005年1月23日下午,张某在上海中心水 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购买鱼制品,临时雇佣了漆某等 六人为其王卡车上装水产品,约好以每箱2元计算, 共支付劳务费人民币1300元,该款由漆某等六人均 分。漆某在车上装货时不慎摔下,右肩部着地。当 日,漆某即与家人前往医院骨科急诊,诊断为肩部 落地外伤。次日凌晨,漆某在家人的陪同下又前往 医院外科急诊,并作了脑CT检查,被要求入院并实 施手术治疗,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同年4月,漆某 的亲属诉至法院,要求张某赔偿。
广义
劳动法律 部 门
其他劳动 法律法规
三、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㈠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各地 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办法的行政法规、规章适用于 全国各地
地方性法规只适用于各地区管辖范围内
民族自治地区的法规只适用于该民族自治区域内
㈡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
⑴法律生效时间
法律自通过或公布之日起生效;
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包括( )( )( )( )。 A、因管理劳动力而发生的关系
B、因执行社会保险而发生的关系
C、因组织工会和工会活动而发生的关系
D、因监督劳动法规的执行而发生的关系
答案:ABCD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形式 狭义 劳 动 法 劳动法典
劳动法典
劳动的特征
劳动具有从属性 劳动具有契约性 劳动具有职业性 劳动具有有偿性
【案例1】
• 赵某2002年3月被某公司招收后签订了3年期限 的劳动合同。2005年3月劳动合同期满后,赵 某不同意与该公司续签合同,劳动合同随即终 止,赵某也离开了公司。由于赵某与公司有一 些债务没有结清,公司没有为其转移档案。 2006年6月,赵某回到公司,以档案关系没有 转移、自己和公司仍保持着事实劳动关系为由, 要求公司补发两年多得基本生活费和补缴各项 社会保险费。遭到公司拒绝后,赵某向当地劳 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申诉。
⑶在劳动保护法领域,体现为劳动条件平等
针对特殊的工作种类和岗位 针对特定的劳动者群体
二、劳动自由原则
⑴在劳动合同法领域,体现为契约自由 ⑵在集体合同法领域,体现为结社自由与团体自治
《劳动法》第7条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 会。
《工会法》第2条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 阶级的群众组织。”
学习劳动法的目的
我国加快了对其的立法工作 社会关注度高 可以解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劳动法的功能与价值
⑴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⑵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来看 从市场经济的价格形成机制来看 从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来看 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2.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主体不同 主体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同 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 受法律调整不同
相关法律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 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 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 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 人追偿。
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主 讲 : 张 瑞 麟
教材介绍
主要教材:
名称:劳动法(第四版)
作者:关怀,林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1日
辅助教材:
《劳动法学》,王全兴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安排
课程分为三大块
基本知识点的讲授 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
考核形式
案例分析占20%,作业占10%,期末考试占 70%
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用人单位 各种类型企业
个体经济组织 国家机关
劳动者 劳动者
劳动者


公务员
非公务员
×
工勤人员

社会团体
事 业 企业化管理
非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 × √ 劳动者
其他劳动者 √
比照公务员制度
× 非工作人员 √ 工作人员
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特殊主体:
企业职工 农民 经商的农民 务农的农民 √ √ ×
现役军人
家庭保姆
×
×
外国人
享有外交特权 × 和豁免权的
企业就业的 √
第二节 劳动法的体系和地位
劳动就业法 就业促进法 职业培训法 就业服务法 就业管理法 个体自治法
劳动合同法 劳动规则法
工会法 用人单位团体法 集体合同法 职工民主管理法
劳动法体系 劳动关系协调法 团体自治法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法 国家干预法 工资法 劳动保护法 劳动保障法 劳动监察法 劳动争议处理法 社会保险法
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
漆某与张某之间是什么关系?
劳动关系?
雇佣关系?
承揽关系?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 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 生的社会关系。
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与雇用人约定,由 受雇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报酬而发 生的社会关系。
承揽关系
承揽关系是指承揽人按照定做人的要求 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做人给付 报酬的社会关系。承揽包括加工、定做、 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
与劳动关 系密切联 系的其他 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含义
人与自然 劳动关系 人与人
劳动关系指劳动力所有者 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 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者与 劳动者 劳动者与 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的特征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 是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 劳动关系兼有人身与财产双重关系的属性 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与平等性的兼容特征
第三节 劳动法的原则
一、劳动权平等原则 二、劳动自由原则 三、倾斜保护原则
一、劳动权平等原则
⑴在就业促进法领域,体现为平等就业
《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 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⑵在劳动基准法领域,体现为待遇均等
《劳动法》第46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 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