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20080924消渴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20080924消渴根源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20080924消渴根源今天我们继续讲四圣心源消渴根源。*消渴与糖尿病
消渴这个病跟我们现在常规认识的糖尿病没有绝对联系,所以我们在临床当中对于这两种疾病要分开来对待。糖尿病是一种症状,而消渴讲得是一大类病症。糖尿病只是针对病人的血糖升高的这种病症的认识,就象高血压只是针对病人血压升高。而我们今天讲的消渴根源,不但要讲消渴根源,而且要通过这个消渴根源阐释一下我们现在糖尿病的治疗。先根据《四圣心源》讲一下消渴。消渴是什么?内经上说:“二阳结谓之消,息不得贲者,传为风消
”,“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他讲的这个“二阳”就是指少阳阳明,少阳阳明气的主气是足少阳和足阳明。足少阳和足阳明经其气从头走足,这就是足少阳和足阳明大的气象,阳气敛藏归根之象。至于说手阳明、手少阳升是降中有升,它是从气,从于敛降,这二气不得敛降的时候会导致燥火上逆,所以二阳有常有病,病则为逆,就是二阳之气不得下潜,所以产生这种风火燥热的现象,所以“二阳之病发心脾”。我们身体是外而经络,内而脏腑,五脏之气藏精而起亟,精气敛降
而能上济,六腑之气开散而收敛,是这样的。现在脏腑之气不能开散,然后导致不能敛降之后,火热之气就会内攻其脏,这时候导致二阳之病发心脾的这种状况。脏的精气自己不能收,腑的热气内归于脏,就是脏腑疾病的根本。至于我们临床上讲的糖尿病,它有I型,有II型,很多I型糖尿病人消渴症状非常明显,这个跟病人体质非常有的关系。什么体质呢?先天禀赋的阴精阴分不足,藏精就不足,遇到年份、流年、各种因素相叠加,导致相火上逆,藏精之气耗散,产生消渴这种病症。消渴一旦发生,用药物治疗方面效果都是不太理想的。象过去《医贯》作者赵养葵,他提倡用六味丸加上肉桂、五味子治疗消渴,这确实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子。但是六味丸中的茯苓、泽泻量稍微觉得大了一点,这就是它的弊病。至于说肾气丸,仲景立肾气丸来治疗消渴,讲的是亡精。经肾气丸治疗,促其水液代谢,而对于传统意义上突发的消渴或者糖尿病的这种I型病症,光用肾气丸力量还是不够的。我们看黄元御先生讲的:“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相火,然后是风木疏泄,土湿脾陷,乙木郁遏等等导致的相火不藏,然后手少阳相火泄于下,足少阳相火逆于上导致上下一片风火,这个讲的是从六经的角度理解,适合中老年人、II型糖尿病人,不适于治疗先天脏腑亏耗的藏精之气不足的,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糖尿病。从黄元御先生的角度,治疗糖尿病的主方不会是肾
气丸的,也不会是猪苓汤,应该是后面给的桂附苓乌汤。大家从桂附苓乌汤还得看,因为他这里讲的消渴的根源在肝郁,就是乙木郁遏,乙木郁遏要打开了以后消渴的根源才能解除。木气不抑遏,然后不四处盗泄,这个是消渴的根本。怎么样润木、疏木,怎么样暖水、燥土,是我们治疗这个病的着眼点。你看他这里讲的,淋因肝脾之陷,消因胆胃之逆。黄元御先生讲病症时候往往一推理把很多疾病都囊括在内了。有的病人上消下淋,在临床是也是遇见的,但不是太多。这是因为每个病人要么以胆胃上逆为主,要么以肝脾下陷为主,这个取决于病人的先天禀赋。比如病人先天禀赋是木火型的,开朗型的,就容易上亢,容易胆胃之火上炙,如果金水之气稍微足一点,就容易寒湿郁在下,所以在上在下就有不同的卦象。或郁在上,或郁在下,郁在下就是淋涩,肝脾郁陷,就跟病人有关系,有的病人性格开朗,达观,他就不容易郁在下面。反而,胆胃之气容易逆在上。平常容易抑郁,遇事容易思索的这种病人火气容易郁在下面。*阳明病为什么小便数我们今天先从黄元御先生解释消渴的路子先
把它理一遍,然后我们讲一下糖尿病的治疗。消症一个是多饮多尿,一个是能食善饥,总共两方面。消症一个消食,一个消渴,我们讲的主要是消渴这一面。你看,阳明症,胃家实,如果体现在气分的话也有这种多饮多尿的症状。大家在看伤寒论的时候就会发现,阳明症有多尿,小便红赤,次数
多,为什么呢?阳明病为什么小便次数多呢?大家讲一下。给大家提个问题,要不然调动不起积极性。阳明病为什么小便数?大家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打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主要考大家对六经气化的理解是不是真正有根底了,是不是能够把简单的一招一式融会起来。如果简单的一招一式没有融会起来的话,想回答这个问题也不容易。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了,阳明病,小便频数。阳明气也是从头走足,阳明气敛降了,收敛了,木气生发,金气敛降。现在金气不能敛降,小便必然频数,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很多病人,有的病人小便频数,有的病人加黄芪,加参芪,然后加上降肺气的药,就能够治疗。大家理解是气不足,是固气了。如果是肾气不足了,为什么不加补骨脂?为什么不加益智仁?加那些温养肾气的药为什么不管用呢?为什么要加黄
芪呢?有人说是大气下陷。大气下陷那应该脱肛便溏啊?是因为参芪能够补助肺胃之气,肺胃之气敛降了以后,肺气从上通调水道,下固膀胱。所以大家要从整个气化的角度去理解,脑子里面没有胃,没有大肠,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盈一缩的概念。就是独守阴阳,勿与众谋。我就是这么理解的。我也不管他对不对,就是这样。所以问题分析的时候就没有对错,只是在于问题的理解。有人问阳明不合,金气不得敛降,麦冬、玄参、五味是不是能够起到作用,那得看具体情况了。阳明不降那要是虚逆呢,虚呢,虚寒症他有时候大便
溏泄,小便多,这时候你用附子理中丸都会管用。当然这个是燥气在于上,燥气在于水之上源,有时候不能闭就导致这个问题。燥气如果在于中下的话,就会大便干。燥气下迫的话就会导致便溏,现在是秋季,秋季就会出现很多便溏,秋季便溏怎么治疗呢?过去古人讲秋季便溏,秋季这个不是便溏,是暴泄,注泄。这个注泄是《素问》病机十九条里的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火热这个现象。清金,然后清润肺金,就能治疗。但是这时候清润肺金不要忘记中土还是有寒湿,所以还是回到以前那句话:不知中土扶持,滋阴就不对。*儿童尿崩症有人问:阳明病,小便数是指脾约吗?其他条文没见小便数。你可以看看他没有专门提出来,而在于临症中阳明病的病人小便数是很常见的。给大家举一个临床上很常见的例子:儿童尿崩症。就是儿童每天小便次数多,无数次,一日一夜出入量非常大。对于尿崩症,很大一部分都属于阳明症。治疗的方法就是白虎汤,或者白虎加参汤。验案在很多书上可以去翻一翻,验案是很多的。包括我本人也用过这个方子。不能光看原文,原文提有小便数,就小便数,而从很多温病学家、温病派很多验案讲,他一提到阳明病,就跟上小便数这个观念。阳明在于气分必须多饮,是不是?多饮又多尿。阳明病小便频,老想尿,但每次尿不多,他很炽。一会尿一点,一会尿一点,这个就体现了金气不能收的现象。金气要能收的话尿一次就行了。金气不能收,底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