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十年小说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主观情绪型作家 艾芜 《南行记》《南国之夜》《夜景》 《海岛上》和《山中牧歌》 成名作《人生哲学的一课》 《山峡中》(早期代表作)
《山峡中》
通过“山贼”对小黑牛和对“我”两种截然不同行为 的对比描写,揭示了这群被社会挤出生活正常轨道的 人们 身上性格的复杂性,同时也对造成他们扭曲性格的残 酷黑暗的社会予以无情批判。 野猫子形象 :既粗犷、野蛮、狡黠,又活泼、天真、 热情、坦率,带有母性的善良。 艺术特色: 故事情节的展开与环境描写紧密结合。 贡献: 用特异的边地人民传奇生活为题材,开拓了现代文 学反映现实的新领域。 在左翼革命现实主义流派内,发展起一种充满明丽 清新的浪漫主义色调与感情的、主观抒情因素很强的 小说。
《梅雨之夕》
一位下班回家的男子在途中邂逅一位少女之后的一段 心灵历程:怦然心动——跃跃欲试——想入非非—— 恋恋不舍、怅然若失 作品的心理分析立足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注 重描写主人公的潜意识,尤其注重揭示人物的人格中 的“本我”与“自我”的冲突;“本我”要遵循“快 乐原则”,而“自我”则既对“本我”进行规范和抑 制,又掩饰“本我”的越轨冲动。 艺术特色: 周密、细致入微而真实的心理描写。 富有诗意的意境,溶入儒雅的情怀。 诗一般的清丽素雅与含蓄蕴藉,典雅的“中和之 美”。
2、京派小说的特点
(1)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 (2)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 (3)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 (4)意蕴深厚的文化小说
废名
1929第一部短篇集《竹林的 故事》、长篇代表作《桥》 《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 坐飞机以后》
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 中国古典诗文于一炉;文辞 简约幽深;作为抒情诗的散 文化小说 (诗化小说)。
莎菲形象的时代性:五四个性解放随着历史的进步 只剩下了凄厉的哀伤和疲惫。
细腻、大胆而饱含感情的心理描写。
2、社会剖析小说:
1933,茅盾、沙汀、吴组缃、叶紫等, 特点:精细观察和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维对社会 生活进行分析,大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刚刚逝去不久 的、甚至是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历史性的巨大内容、 宏伟的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断创造的时代的典 型。用二元对立的因果关系来表现复杂的社会斗争, 主题清晰,戏剧冲突集中,情节结构呈封闭型,在左 翼文学内部成为主流的小说体式。
沙汀(1904—1992):
• 成名作《法律外的航线》 《丁跛公》《代理县长》 《凶手》《兽道》 《在祠堂里》 • 刻写旧中国农村黑暗生活,有着农民幽默气质的小 说家。 • 艺术特点:讽刺;感情内涵凝重;精选艺术细节; 擅长气氛、场景的渲染;浓厚的地方色彩 。
吴组湘(1908—1994):
《西柳集》 《樊家铺》 代表作《一千八百担》 《菉竹山房》
艺术特点:古典文学修养深厚,讲究细节描写,注 重人物个性化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文字精密而又流动 的叙事风格。
《菉竹山房》
悲剧的社会根源: 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 结尾"窥房"在人物刻划和艺术结构上的作用: “窥房”将小说前文渲染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森森鬼气 推到了极致。 “窥房”使鬼气转化为人气。 艺术特色: 以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表现悲剧。
其他京派小说:
杨振声长篇《玉君》,短篇 《报复》《抢亲》《抛锚》等。 李健吾 《终条山的传说》 《陷阱》 《坛子》,长篇《心病》 林徽因 小说代表作 《九十九度中》
(三) 海派小说
1、初期的海派小说的特点 世俗化和商业化 、都市和“都市男女” 、重视小 说形式创新。 张资平:鲁迅称为“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最 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 使新文学堕落,让商业文学获得某种新文学性。 叶灵凤 :成名作《女娲氏之遗孽》,小说集 《菊 子夫人》《鸠绿媚》《红的天使》《紫丁香》等。 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的推行者之一;在现代狂放 颓丧的背后有一种旧式的温婉。 “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齐头并进。
5、“东北作家群” 形成于30年代中期,有萧红、萧军、端木蕻 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
萧军:代表作《八月的乡村》 《过去的年代》
端木蕻良 《鸳鹭湖的忧郁》成名作 《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大地的海》, 长篇《科尔沁旗草原》
萧红:
《生死场》 短篇集《牛车上》 《旷野的呼喊》 讽刺长篇《马伯乐》 《呼兰河传》 短篇《小城三月》
叶紫:
短篇集《丰收》、《山村一夜》 中篇《星》 长篇《太阳从西边出来》 以揭露农村阶级压迫的尖锐性著称,全力描写站 在时代潮流内外的新旧农民,是叶紫创作的一大贡献。 地主与农民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对立,人物是具 有两种感情的强烈的爱与憎,这种“两分法”的人物 设置、结构方式,对以后的农村题材小说有重要影响。 艺术特色:“黑白分明的铅画”,悲壮的美。笔触 阔大,有时不免粗疏。
介于小说与散文及诗 之间,风格明丽、凄婉, 又内含英武之气
《小城三月》——一个东方女性悲惋的哀歌
翠姨不甘心走乡镇女子的婚姻道路和服从于人生的安 排,却从来没向被爱的一方吐露心曲,被爱着的人也 不知其生命之火为何而熄。 两种文化的冲突:一方面,她接触了现代文化气氛, 对新文明充满渴望。另一方面,她是一个传统的,在 旧环境中长大的东方少女。不可能摆脱自己,去追求 新的生活。因为无力违背自己的道德原则,于是放弃 生命。 翠姨形象:性格内向而沉静的东方少女,痴情、柔美 娴静而又孤傲、内向、感伤。 悲剧原因: 内向、感伤的气质,含蓄、矜持的性格 ; 传统习俗和心理,人们对情感生活的漠视。
(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
独立作家:
原文学研究会一批与左翼保持良好关系,但仍独立坚持自 己“人生派”立场和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家: 叶绍钧长篇《倪焕之》( 1930) 《多收了三五斗》《李太太的头发》《英文教授》; 王鲁彦短篇《桥上》《屋顶下》《李妈》等,深入到 农民的民族性弱点。《野火》是关于农民逐步走向反 抗的长篇。 王统照《山雨》 (1933) 许地山《春桃》《铁鱼底鳃》,着力挖掘民族性格坚 忍不屈的一面。 李劼人《编辑室的风波》 《暴风雨前》《大波》 《死水微澜》:蔡大嫂(邓么姑)
3、张天翼(1906—1985)
“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处女作《三天半的梦》、 短篇《包氏父子》(早期代表作)、《笑》《脊背与奶 子》《出走以后》《同乡们》,中篇《万仞约》《清明 时节》 基本讽刺主题: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 三类讽刺人物(灰色人物系列): 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形象 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形象 愚昧不幸的城乡底层人民形象(《包氏父子》) 艺术特色:P156 独特价值:题材开拓;短篇小说体式的多种实验;揉和 各类方言,创造新鲜流动的口语化文学语言的尝试。
曾虚白长篇《三棱》; 林微音长篇《花厅夫人》; 章克标短篇《蜃楼》、长篇《银蛇》; 曾今司短篇《法公园之夜》、 长篇《多情的魏珊夫 人》(即《死》); 徐蔚南《都市的男女》
左翼小说里的人物在享受性爱的同时,深感有负 革命,于是产生灵肉冲突。 海派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男女的性爱禁果时,有 狂喜,有感官刺激的解放,又有精神的分裂和迷惘。 初期性爱小说突破了旧的言情体,给爱情小说增加 了世纪末的颓废色彩。
《莎菲女士的日记》
“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的典 型。 莎菲形象的矛盾性:执拗地寻觅人生的意义而又无出 路,鄙视世俗又不时感到有沉入纵情声色中的危险, 重感情更爱幻想、狂想——对社会带有病态的反抗。 性格特征:不甘幻灭的内心骚动,不满世俗的放纵, 病态、敏感、多疑的怪僻与狷傲。
左联五烈士:
柔石 胡也频 冯铿 殷夫 李伟森
转换期:
柔石: 《二月》 《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 《为奴隶的母亲》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 《光明在我们前面》
左联后期 : 丁玲:1927年《梦珂》 《在黑暗中》 《自杀日记》 《一个女人》 《莎菲女士的日记 》 中篇《韦护》 《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一) 《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二) 《水》《阿毛》 长篇《母亲》
1、关于京派:
30年代活跃于北京和天津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北方作家群),以小说创作最显实绩 。 沈从文、废名(冯文炳)、芦焚、杨振声、林徽 因、朱光潜 《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 文 艺副刊》《文艺杂志》 有别于左翼,又与海派对峙的一个鲜明的小说 流派。40年代随抗战而风流云散,但它的文学 精神被汪曾祺等继承。
2、第二代海派: 30年代,上海,新感觉派,提法源于日本新 感觉派,1928年后兴起,新感觉派小说是现代 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 《文学工场》《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 上接张资平、叶灵凤等性爱小说余续,下联 张爱玲为代表的沪港市民传奇,第一次用现代人 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 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
第九章
第二个十年小说概述
教学目的: 1、掌握“左联”和左翼小说、社会剖析小 说、主观抒情型小说。 2、了解京派和海派;熟悉京派和海派作家 的创作; 3、掌握京派和海派代表作家的创作个性。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1、 “左联”小说
准备期:
蒋光慈为代表,太阳社。 思想大于艺术, 公式化,概念化。 “革命+恋爱”是流行的主题。 蒋光慈代表作《咆哮了的土地》。
刘呐鸥(1900—1939)
小说集《都市风景线》 •《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
穆时英(1912—1940) “新感觉派的圣手” “鬼才” 《南北极》集 《公墓》 《上海的狐步舞》 《黑牡丹》 《白金的女体塑像》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潜在的哀婉抒情气息
施蛰存(1905一2003 ) 第一个短篇集《上元灯》 心理分析小说: 《将军底头》《石秀》 《李师师》《梅雨之夕》 《狮子座流星》《春阳》 •由人的内在生命来表现人性, 表现男女情爱成了施蛰存小 说的母题。 •城乡二元倾向,“文化碰撞” 结构。 •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 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 纳入了现实主义的轨道。
萧乾 1933年第一篇小说《蚕》 短篇集《篱下集》《栗子》 《落日》及自叙传长篇 《梦之谷》。 早期小说都包含着“城中两 个世界”的结构. 坚忍的“妈妈”形象
芦焚(王长简,1910—1988,师陀)
第一个短篇集《谷》 《里门拾记》《落日光》《野鸟集》 北方的“废园”世界,“大野上的村落和 大野后面的荒烟”特定的中原文学意象。 有潜在的“精神还乡”的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后继者:黑婴 、 禾金
新感觉派小说是海派发展中的重要一支, 它把文学中的“都市”地位提高了,它把现 代话语传播到一部分市民中去,先锋意识和 由来已久的通俗意识有可能找到一些聚合点, 于是有了40年代的新市民小说。
思考与练习:
联系创作,概述30年代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文学 派别(潮流)之间对峙与互相渗透的状况。 简述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 比较分析张天翼与沙汀的讽刺艺术。 评《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 评《死水微澜》中蔡大嫂形象。 为什么说30年代的‘新感觉派’是现代中国最完整 的一支现代派流派? 比较分析沈从文、芦焚和废名各自笔下的乡土田园艺 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