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是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符合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社会需要的价值。普世价值的内涵应当包括三个方面:1、吸取西方的先进思想;2、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3、创新,创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

在哲学上,普世价值指一些有限的、所有人类都认同的价值观念。客观主义认为,普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们必须认识、接受和实践这种价值观,而不能随心所欲的挑挑拣拣,对客观普世价值的拒斥和反对,是一种落后和不开化的表现。相对主义主义则认为,人类没有绝对的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也是相对的,每个民族和文明都有自己的普遍价值观念。坚持价值观念的相对性和多样化,本身就是普世价值得体现。在近代东方民族反抗西方话语霸权和文化侵入时,常常采用这样一种相对主义的普世价值立场。现在西方要求发展中国家实现普世价值,从本质上说,是西方打着反对民族主义的旗子想把其价值观强加于别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国家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条是民主,法治。这一条虽然是来自西方,但落实这一条就会成为西方的附庸,显然是不合理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那就必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逐步地享有人权、自由、民主、法治、效率、富裕、博爱、和谐等等基本价值,所以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就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就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

资本主义的基本价值并不是普世价值,因为其所主张的人权、自由、民主、法治等等基本价值实际只是为少数人、少数国家所享有的,而不是为人们普遍享有的,所以“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与普世价值则是同义词,我们只能说“社会主义所主张的普世价值”。

毫无疑问,如果我们的国家意识形态发展到了明确、充分地肯定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普世价值这一步,那就是己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问题了。“只有树立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这些价值观作为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才能获得人民的普遍认同,才能成为团结人民形成新的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因为这些价值符合普遍的人性、也包涵儒家文化的因素、现化文明和全球化因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所谓普世价值

第一,不因为反对某些西方势力利用普世价值作文章的政治目的而否认普世价值(或共同价值,或普遍价值)的存在,可能是更为科学和明智的。

第二,民主、自由、人权应被视为普世价值,但普世价值的清单远不止这些,和平、和谐、反贫困、发展、公平、正义等等,都是普世价值。

第三,某种价值是否具有普适性并不决定于是否有人不接受它。

第四,普世价值的存在与普世价值的优先序列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正因为普世价值的清单很长,因此在不同的条件下,需要按不同的优先序列来追求普世价值的实现,这一原则本身就具有普适性。

第五,价值的普适性与其实现的途径、方式和程度也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一种价值是普适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实现途径、方式和程度,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途径、方式来追求普世价值,这一原则本身也是普适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包含着普世价值,同时又是以适应中国实际的优先序列、具体途径和方式来不断

实现普世价值的。

面对“普世价值”要有鲜明的立场

在如何看待自己的“核心价值”与当代“普世价值”的关系问题上,目前存在着某些认识和思想方法的误区。

在有些情况下,人们仅仅看到了二者的个性和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而把二者隔绝甚至对立起来。他们或者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普世价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人类的普世价值全然无关;或者认为,“普世价值”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话语霸权和政治阴谋,因此它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完全对立、绝对排斥的,等等。

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却把价值的共性与客观真理的共性混同起来,进而否定价值体系的个性权利和责任。世界上的价值体系虽然是多元的,却总有一种价值体系及其标准是最高的、普遍的、先进的,因此要求各种价值体系都只能向“普世价值”看齐;或者进一步认为,只有某一种模式,如西方或美国对当代普世价值阐释的政治化模式,才是唯一的“普世价值”,因此对普世价值的认同,就意味着要完全向西方或美国的政治模式看齐,等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在实践特别是政治实践领域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而它们的思想根源,则是来自价值和价值观念问题上的基础理论缺失、思维方式缺失所造成的混乱。

跳出某种意识形态成见,科学地理解普世价值的意义,就应该看到:普世价值并不是外在于我们生活的异己之物,它无非就是人类长期生存发展中从自发到自觉、共同地追求着的一切有益的、美好的前景的名称。所以普世价值并非如一些人所描述的那样神圣,也并不神秘。

对于认同普世价值意味着什么,不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有一个独立的、清醒的判断:普世价值意味着人的生命普遍性和人类的共同利益,不意味着某种人的个性和特殊利益的绝对统治;意味着人们对自己普遍权利和责任的自觉担当,不意味着取消多元主体和剥夺人的个性;意味着它是人们相互尊重、理解、交流和合作的基础,不意味着它可以成为任何人制造霸权、专制、迷信、强迫和恐惧的借口,等等。总之,对任何价值的判断和把握,都只能立足于主体的权利与责任,经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于具体权责具体担当。而我们认同普世价值,本质上就是认同自己作为人类成员的普遍权利和责任;认同某一具体的普世价

值,就是自觉地担当起自己在追求某一共同目标方面的权利和责任。

作为正在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并以实现民族振兴和人类发展为己任的中国人,我们理所当然地需要而且能够担当起构建人类普遍价值的权利和责任,总体上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当然,这种积极主动态度,并非表现为口号式的回应,更不应表现为行动的盲从,而应是一种主体性的自觉担当。我们需要以现实的中华民族、全体中国人为主体,立足于中国自己的当前实际和历史文化资源,自觉地承担起对普世价值的权利和责任,为引领人类共同文明的进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由此看来,我们对自己核心价值的确立与表达,如果它是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那么就不应该与对当代普世价值的认同和担当相冲突,而是可以揭示出二者之间的交叉之点和重合之处,自觉地将普世价值担当包括在核心价值之内。所以我在该文中提出:在当前形势下,中华民族对于当代普世价值的积极认同和自觉担当,应该并能够表现为思想和行动中的三个要点:

一是保持“和而不同”的立场。在区分普遍与特殊的基础上,强调在真正普遍性的层次上,多元主体之间要力求保持建设性和协调性(这就是“和”的表现);而在其下具体性特殊性的层次上,则要保持主体自己的独立与个性(这就是“不同”的表现);总体上力求使个性与共性之间达到一种自由的统一与和谐(“和而不同”)。

在价值特别是普世价值问题上,最容易发生的失误和最容易产生的困惑,正是由于缺少自觉的主体意识而造成的迷失状态。其最常见的表现是:“和”“同”不分,要么“以同代和”,要么“因不同而不和”。例如,目前在某种舆论偏见抢占了普世价值话语权的情况下,国内外有些人已经习惯于把某种特定模式当作普遍性的代表,将普世价值与某种“西方价值”甚至“美国价值”简单等同起来。这种简单化的思维和立场,往往导致了两种相反的极端态度:一种是,以为认同普世价值就是接受西方或美国的价值观,就是要无条件地执行与之相应的整套规则和程序。显然,这是一种“以同代和”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另一种是,同样以为认同普世价值就是接受西方或美国的价值观,但它觉得,要保持主体自己的独立个性,就必须拒绝乃至否定普世价值。显然,这是走向了“因不同而不和”的简单化和片面化。这两种对立的极端态度,源于同样一种简单化的思维和立场。不难想象,它们的实践后果必定是殊途同归的。它们同样会使我们陷入某种迷信或强迫的心理,事实上无视或放弃中华民族对于普世价值的权利和责任。无论对实现我国民族振兴还是对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来说,这种心理都极其有害。

我对上述两种极端态度及其简单化思维的批评,等于给现实中争论的双方“各打了五十大板”,自然引起了他们的不满。然而有趣的是,双方不满的主要理由,在一点上却是高度一致的:他们都以自己的“政治正确”为前提,将争论视为一种纯粹的政治斗争,并按照“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方式,指责我的观点是“中庸调和、不分是非”,因此属于一种“政治不正确”。当然,对于任何将“政治正确”与“理论和方法正确”分隔和对立起来的观点,我是不能接受的。我一向认为,任何政治上的正确,都必须以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方法为基础,否则不可能是真正的“正确”。特别是,当我们讨论的是“普世价值”这样一个特定的价值问题时,如果不以关于价值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根基,不以“普世”的即全人类的立场和视角来回答问题,而是各自仍然执迷于狭隘的一己立场,那么讨论就失去了应有的公共性,“普世价值”也就沦为一个仅仅充当战场而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