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

合集下载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2022-2023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2022-2023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特点: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 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3、代表:李大钊 A、1918年7月《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1918年10月《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1919年5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第一次在中国比较系统地
介绍马克思主义) D、在北大、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课程
3.评价 (1)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 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为洋务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3)局限: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未进行实践。
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等 3、主张(或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4、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5、主要活动: 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同:(目的) 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
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 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
课堂总结:
中国近代前期的先进思想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 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和发展 的,围绕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①变法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 ②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3.作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2)是爱国的 ——挽救民族危机 (3)是进步的 ——走资本主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 (4)具有启蒙作用 ——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5)利于传播资级革命思想
思想方面:启蒙思想传 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袁世凯在文化域 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3.1顺乎世界之潮流

3.1顺乎世界之潮流

《变法通议》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严 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理论宣传上贡献最大 系统介绍西学的第一人
后任复旦、北大校长,参与袁世凯复辟,提倡尊孔,诋毁五四
这三幅图揭示了什么主题?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剧
张謇
周学熙
荣宗敬
荣德生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维新变法思想的作用 求就苦
爱国的 进步的 思想启蒙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 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
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 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 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 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 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5.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 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B.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C. 鸦片战争的爆发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 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因为 A. 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 B. 鸦片泛滥的危害 C. 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 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 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 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 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1840年的鸦片战争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
方,他们大多属于
A、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
B、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
C、经营对外贸易的商人

必修三专题三1“顺乎世界之潮流”

必修三专题三1“顺乎世界之潮流”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报刊 革命团体
3、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
(1)孙中山
“医术救 人,所济 有限”, 而“医国” 比“医人” 更重要。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国”的 主张。
(2)章太炎
(3)邹容
命 世于我不界我不我 不 者 界二中可列中可中 革 ! 上十国不强国不国 命 革 ,世欲革并欲革欲 。 命 不纪长命雄与命独 哉革可新存。,世。立 ! ,
(1)含义: 在坚持中国君主专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 纲常名教的基础上,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 科学技术、生产工艺,以求富国强兵。 (2)目的: 维护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维护清 王朝的统治 (3)实践:洋务运动(军、民、学、海)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4)评价:积极:进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 的传播,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迈出了中国 近代化的第一步。局限: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建制度。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 动的失败。
《海国图志》被誉为近代中国学习
西方的“启蒙书”,以下材料反映
了作者“向西方学习”的哪些思考? “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
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方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 夷。”
必要性 内容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异:(方式、政体)
①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 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四)革命的实践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合影
袁世凯
先驱者探索呈现怎样的趋势?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导引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近代中国出现的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解放潮流。

这一潮流,大致经历了新思潮的萌发、维新思想的成熟、民主共和思想的兴盛、民主科学思想的高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等几个阶段,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深化。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日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进一步促进了思想的解放;20世纪初,孙中山倡导民主共和,发动了辛亥革命;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以此指导中国革命,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把握基本线索:注意历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发展演变的整体线索,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加强联系比较:注意联系当时中国社会的背景和当时世界形势的发展趋势,由此来分析理解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和每一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的异同与特点。

注意与必修一政治救亡、必修二近代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变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3.树立正确观点: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是地主阶级的探索还是资产阶级的道路在中国都行不通。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情景问题切入京师同文馆是在洋务派“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于1862年8月设立的,以教授外语和西学为主,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洋务人才。

但遭到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正式开学时只招到了十名学生,但它是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官办的外语和西学学院。

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在这交汇与碰撞中谁输谁赢?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如何艰难迈上近代思想文化征程的呢?学习目标引领整体结构感知本课第一目“睁眼看世界”讲述近代中国新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影响。

本课第二目“维新变法”讲述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概况及影响。

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ppt1

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ppt1

归纳总结: 以上四位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共同政治主张是什么? 维新变法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物质层面
制度层面 本课小结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 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根据材料1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材料2认为 变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变法的必然性,主张变法。
根本问题是变革政治制度。
康有为
维新变法第一人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重要著作, 1898年刊行。该书指出孔子以前的历 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 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 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把孔 难点探究2: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 子奉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 (康有为思想=西方政治学说+儒家思想进+进化论)
阅读探究:以下是为维新变法创作的宣传标语,判
断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康有为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 子系易,以变易为义。” (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 ( 谭嗣同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 恨。” ( 严 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 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 勇气,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
魏源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 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 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1、材料作者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师夷长技以制夷 2 “师夷长技以制夷”具体含义是什么? 这一主张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顺乎世界之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乾县一中课时教案学科历史班级4. 8.10.15.21. 23 授课教师李荣国课题 3.1“顺乎世界之潮流”新知探究【教学环节3】新知探究: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新”在哪里?(1)林则徐、魏源等敢于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睁眼看世界”。

(2)他们敢于抛弃陈腐观念,承认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先进,主张“师夷长技”,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3)首开“向西方学习”之风气,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对后世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但主要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而且没有完全付诸于实践。

2.如何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怎样评价?(1)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所谓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等措施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2)该观念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但其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王朝腐朽、没落的旧制度,注定了以此思想为指导的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史料探究: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序》(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答案①核心: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含义:主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2)如何评价这一思想?材料二的认识说明了什么?答案评价:①“师夷”、“款夷”的主张冲击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鄙夷”观念,启迪了思想解放。

②“制夷”的主张彰显了爱国之心。

认识: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对西方强大的认识肤浅,表面化。

【教学环节4】知识梳理:二、维新变法1.背景(1)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的兴起。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三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三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睁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国势日衰,但统治者依然盲目自大,麻木不仁。

(2)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惊醒了一批爱国知识分子。

2.代表人物及思想(1)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并以此指导了洋务运动。

二、维新变法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原因: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2)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地位主要思想康有为维新变法第一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出版《孔子改制考》,认为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梁启超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废科举,变官制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严复理论宣传贡献巨大《天演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一场维新变法运动,高潮是“百日维新”。

4.意义(1)具有爱国性:维新派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

(2)具有进步性:维新派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具有启蒙性: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具有启蒙意义。

(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第一章:走进世界潮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了解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世界潮流的兴趣和关注1.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解释为什么了解世界潮流很重要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潮流的渠道和方式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展示法:展示世界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世界潮流的书面报告第二章:探索科技潮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潮流的发展和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潮流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学生对科技潮流的关注和探索精神2.2 教学内容介绍科技潮流的发展和影响解释科技潮流对生活的改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潮流的渠道和方式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技潮流的发展和影响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科技潮流对生活的改变展示法:展示科技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科技潮流的书面报告第三章:追踪时尚潮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尚潮流的特点和趋势让学生认识到时尚潮流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时尚潮流的关注和审美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时尚潮流的特点和趋势解释时尚潮流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时尚潮流的渠道和方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时尚潮流的特点和趋势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时尚潮流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展示法:展示时尚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时尚潮流的书面报告第四章:品味文化潮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潮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文化潮流的关注和理解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文化潮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解释文化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文化潮流的渠道和方式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潮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文化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展示法:展示文化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文化潮流的书面报告第五章:拥抱潮流,成就自我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拥抱潮流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追求和应用潮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5.2 教学内容讲解拥抱潮流的重要性介绍如何正确地追求和应用潮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个人特点和潮流进行创新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拥抱潮流的重要性和正确追求潮流的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结合个人特点和潮流进行创新实践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尝试应用潮流进行创新实践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的表现和成果第六章:理解经济潮流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潮流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经济潮流对国家及个人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经济潮流的关注和理解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经济潮流的基本概念解释经济潮流对国家及个人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经济潮流的渠道和方式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经济潮流的基本概念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经济潮流对国家及个人生活的影响展示法:展示经济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经济潮流的书面报告第七章:洞察艺术潮流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潮流的多样性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潮流对个人审美修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艺术潮流的关注和欣赏能力7.2 教学内容介绍艺术潮流的多样性解释艺术潮流对个人审美修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艺术潮流的渠道和方式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潮流的多样性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艺术潮流对个人审美修养的影响展示法:展示艺术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艺术潮流的书面报告第八章:关注健康潮流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潮流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健康潮流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健康潮流的关注和应用能力8.2 教学内容介绍健康潮流的基本概念解释健康潮流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健康潮流的渠道和方式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潮流的基本概念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健康潮流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展示法:展示健康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健康潮流的书面报告第九章:把握教育潮流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教育潮流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教育潮流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教育潮流的关注和理解能力9.2 教学内容介绍教育潮流的基本概念解释教育潮流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潮流的渠道和方式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育潮流的基本概念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教育潮流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展示法:展示教育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教育潮流的书面报告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所学到的世界潮流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持续关注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未来世界潮流的展望和创新能力10.2 教学内容回顾并总结所学到的世界潮流知识讨论持续关注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展望未来世界潮流并思考创新方向讨论法: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并讨论持续关注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实践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尝试展望未来世界潮流的创新方向展示法:学生展示对未来的世界潮流的展望和创新想法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在展望未来世界潮流和创新实践中的表现和成果第十一章:潮流与个人发展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潮流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跟随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潮流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11.2 教学内容讲解潮流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跟随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潮流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潮流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跟随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实践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潮流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潮流的书面报告第十二章:潮流与社交互动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潮流在社交互动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跟随潮流对社交关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潮流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12.2 教学内容讲解潮流在社交互动中的作用讨论跟随潮流对社交关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潮流提升社交互动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潮流在社交互动中的作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跟随潮流对社交关系的影响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练习运用潮流进行社交互动1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在社交互动中的表现和成果第十三章:潮流与创新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潮流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跟随潮流对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潮流的创新思维和能力13.2 教学内容讲解潮流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讨论跟随潮流对创新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潮流中获取创新灵感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潮流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跟随潮流对创新的重要性实践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尝试从潮流中获取创新灵感1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从潮流中获取创新灵感的书面报告第十四章:潮流与可持续发展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潮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跟随潮流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潮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责任感14.2 教学内容讲解潮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跟随潮流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潮流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潮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跟随潮流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提出实现潮流与可持续发展平衡的方案1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在实现潮流与可持续发展平衡方面的表现和成果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跟随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世界潮流的持续关注和创新能力1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讨论跟随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持续关注和创新世界潮流15.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课程内容,讨论跟随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实践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尝试提出持续关注和创新世界潮流的方案展示法:学生展示对世界潮流的持续关注和创新想法1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在回顾总结课程内容和提出创新方案方面的表现和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包括走进世界潮流、探索科技潮流、追踪时尚潮流、品味文化潮流、拥抱潮流,成就自我等十五个章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教学教案(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教学教案(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教学教案(5页)“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了解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根据材料探究“开眼看世界”的背景;综合评价“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并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归纳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进行问题探究,使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思想的变化历程。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比较法【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回顾: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了解了儒家思想创立和发展的历程。

通过学习,我们也认识到“思想文化现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讲一讲:(三)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议一议:如何看待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辩证地评价——进步性、局限性)练一练:1、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A . 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B . 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C .开创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河D . 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2、近代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A.《海国图志》B.《华事夷言》C.《四洲志》 D.《瀛环志略》3、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以反对外国侵略为出发点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C.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讲一讲:很可惜,《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在中国无人问津,日本如获至宝。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课件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旧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地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 实际政治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 深入发展?---看图思考
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
民族纺织业
有哪些因素推动了维新思想的 发展?---看图思考
•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 • B、甲午战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证明“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失败
2、维新思想的发展 19C90S (1)背景:
(2)代表人物及主张
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
代表
主张
特点
共同点
康有为
打着孔子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
主立宪制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梁启超




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谭嗣同
⒈反对君主专 制
⒉主张君主立 宪制
⒊变法图存
⒋发展资本主 义
严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三、走向共和——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民主共和国方案的设计师
三、走向共和—— 资产阶级革命派
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
(1)提出:
(2)确立:
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顺乎世界之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先进地主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
师夷长技 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民主和科学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1、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 ( ) A.姚莹 B.林则徐 C.魏源 D.徐继畬 2、近代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 界史地著作是( ) A.《海国图志》 B.《华事夷言》 C.《康輶纪行》 D.《瀛环志略》
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
关系。
维新变法思想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①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动; ②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提高了知识 分子参与政治的热情; ③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有利于资产 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思想的革新与解放等
嬗变 抉择—资产阶级革命派



3、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主要不同是 ( )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 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4、“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 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干《资政新篇》
走 向 共 和
孙 中 山
君主立宪VS民主共和
革 命 政 党 思 想 论 战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纲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领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革命派《民报》
要不要 推翻清 政府
要不要 建立共 和政体 要不要 改变封 建土地 制度
保皇派《新民丛报》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目的)
魏源

顺乎世界之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思想文化
了解历史
近代中国第一批书籍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 随着姚莹的《康輶(yóu)纪 行》、徐继畬(y ú)的《瀛 环志略》 等新著述不断出现,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 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 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 主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 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徐继畬
理解历史
材料一: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 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学,引进西方先进船 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 技熟、胆壮、心齐”的新式水师。 材料二: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 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 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 ①林则徐和魏源共同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②我们应如何评价林、魏的思想主张。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 学习西方的先河。
了解历史
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的《海国图志》据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等著作、 综合自己的研究所得而增订辑成。该书1842年初的刻本为50卷, 1847年扩至60卷,1852年再增为120卷。 《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论断。 他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除了朝廷腐朽无能之外,另一个重 要原因是中国在军事技术方面的落后。所以,他强烈谴责封建顽 固守旧势力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的陈腐观念,极力主 张面对中国现实,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力求达到“以夷攻 夷”、“以夷款夷”、“得西洋长技为中国长技”。 1854年(咸丰四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60卷本),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给日本思想界增添了无限活力。日本 思想家纷纷争读,奉之为“宝鉴”。日本面临着重蹈中国鸦片战 争覆辙的危险,各界深感不安。《海国图志》所着力宣传的“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恰于此时传入日本,正好迎合了日本人民 改变本国命运的心态,遂掀起轰轰烈烈的“攘夷倒幕”运动。明 治维新与《海国图志》有极深的思想渊源,这一点中日两国学者 的看法基本相同。

31“顺乎世界之潮流”-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教案

31“顺乎世界之潮流”-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教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②通过对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过程内容的的理解和运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的分析,逐渐形成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价,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辨别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初步认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是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而且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的历史事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

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②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③通过学习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养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本课重点: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三)本课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一些先进的爱国人士在思想文化领域向西方学习,探索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兴起了一股思想解放之潮流。

【专题导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鸦片战争以来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为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不断地探索)2、一个方向: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到底学什么?怎么学?)3、三个阶段:①器物:“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②制度:维新变法、辛亥革命③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陈旭麓: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是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在潮涨潮落。

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讲义第36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讲义第36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Word版含解析

第36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新思想萌发(“师夷长技”)1.背景(1)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

(2)读书人埋头读经,远离社会现实。

(3)读书人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4)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代表人物(1)林则徐①地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著作:《四洲志》《华事夷言》。

(2)魏源①著作:《海国图志》。

②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3)洋务派①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影响(1)积极影响: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2)消极影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其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

1.背景(1)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3)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3.理论武器:进化论、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4.核心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5.主要人物及主张(1)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

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在维新变法期间,全力策划新政。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宣传民权;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的出路。

(3)谭嗣同: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4)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天演论》,提倡进化论思想,成为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6.影响(1)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第一章:认识世界潮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1.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潮流的概念和定义分析世界潮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探讨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世界潮流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世界潮流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二章:探索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位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地位和角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影响力和机遇2.2 教学内容:分析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地位和角色探讨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影响力和机遇介绍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地位和角色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影响力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三章: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一些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和方法3.2 教学内容:探讨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的重要性介绍一些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和方法分析具体的发展策略案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发展策略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3.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四章: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一些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探讨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的重要性介绍一些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具体的培养意识案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培养意识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方法4.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五章: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一些应对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探讨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的重要性介绍一些应对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具体的应对挑战案例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应对挑战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应对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5.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六章: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全球化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特点6.2 教学内容:分析全球化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特点和趋势介绍全球化背景下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特点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七章:科技创新与world trends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分析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介绍科技创新领域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技创新领域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7.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八章:文化多样性与world trends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分析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介绍文化多样性领域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化多样性领域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8.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九章:可持续发展与world trends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介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9.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十章: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与挑战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使学生认识到未来世界潮流的挑战10.2 教学内容:分析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探讨未来世界潮流的挑战介绍应对未来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和策略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和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应对未来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10.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和第七章中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和科技创新与世界潮流的内容,需要重点关注全球化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顺乎世界之潮流”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顺乎世界之潮流”

பைடு நூலகம்制度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 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对比中西方近代前夕的历史,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 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 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态度:①顽固派认为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反对学习 外国科学技术, ②认为如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会使中国人完全归附于外国。 评价:顽固派的主张闭塞守旧,愚昧无知,其主张不利于中国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顽固派反对洋务派的理由是什么?试分析 其社会根源。(8分) 理由: ①引进机器会造成失业; ②如果学习外国的科学知识,会使中国人完全 归附于外国。 根源: ①自然经济和政治的“大一统”的影响;前期 闭关造成部分 ②官僚知识浅薄,盲目排外。(5分)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 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 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 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 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 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1、背景(原因):
(1)鸦战前,国势日衰,矛盾尖锐; (2)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 (3)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妄自尊大,不能自拔; (4)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的冲击加剧
九州生气恃风雷, 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岌岌可危
民族纺织业
民族火柴业 留下的商标
背景:
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b.资义经济初步发展,资级队伍壮大
c.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 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一
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
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理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为了减少变法阻 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材料一: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不变亦变 ……变则通,通则久。 ——《变法通议 》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梁启超(1873-1929) 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 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兴民权、设议院
• 阅读教材P48-49,归纳以下知识点:
• 1、林则徐、魏源等人学习西方的背景 • 2、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 看世界第一人”? • 3、《海国图志》的历史地位?该书核 心思想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①鸦战前后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 ②坚船利炮惊醒了有识之士 ③“经世致用”思想的影 响 2、代表人物及主张
方向: 向西方学习(走向近代化)
地主阶级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制度
资产阶级
维新派: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
自学指导二(3分钟)
• 阅读教材P49-51,归纳以下知识点: • 1、维新变法思潮产生的背景、代表 人物、主要的思想主张。 • 2、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
自学检测二(6分钟)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那个多事之秋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 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
签订《马关条约》的情景
顺乎世界之潮流
学习目标
• 1、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
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
“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
程; •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
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013年学业水平历史考纲
• ①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
• ②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
影响
自学指导一(3分钟)
(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思考: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①是一次爱国救亡的爱国政治运动 政治方面:
(爱国性)
②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进步性)
思想方面: 是一次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对封建制度的批 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启蒙性)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自学检测一(5分钟)
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 第一人”?
①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的书籍和 报纸;
②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 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2)魏源
①《海国图志》的历史地位? ②该书核心思想是?这一思想含义、目的、意义? 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抵御外来侵略 直接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根本目的: 口号,挑战,第一步 意 义:
以下是为维新变法创作的宣传标语,判断分别 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康有为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 故孔子系易,以变易为义。‛ ( 谭嗣同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 民之恨。‛ (严 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归纳总结: 以上四位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共同政治主张是 什么? 维新变法,改良道路,君主立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