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3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期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期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带教学反思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正等待着我们用来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奥秘。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提出问题 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在取用时应注意什么?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及药品的取用方法。

归纳总结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即“不触、不闻、不尝”。

(2)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知识拓展 ⑴闻药品气味的方法:把瓶塞打开,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⑵药品取用原则总结为:“操作要求有规定,不触不尝不闻味;未说用量取最少,液取一二固盖底;用剩药品会处理,放入指定三不能”。

探究点二 化学药品的取用提出问题 1. 取用固体药品时应注意什么?2.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什么?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及药品的取用方法。

归纳总结规律总结液体药品的取用拿瓶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要认真。

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防溅出。

量少要用滴管取,一捏二吸悬空滴。

倒完液体即加盖,放回标签要朝外。

板书设计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一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镊子2.粉末状:药匙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滴加:滴管2.倾倒:试管3.量取:量筒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Array在家做饭时,有的用液化气加热,有的用电饭锅加热,有的用电磁炉加热,还有的用木棒、秸秆等物质加热……在化学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给物质加热呢?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的加热提出问题 1.酒精灯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给物质加热时又应注意什么呢?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2.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_____,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_
3.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D、直接倒入
4.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教学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实验室常用仪器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
注意节约药品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内容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领导签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内容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领导签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较多量固体的溶解(搅拌溶解) 仪器:烧杯、玻璃棒
四、物质的加热
给物质加热的基本方法:用试管夹夹住离试管口1/3处,首先在酒精灯外焰处加热,然后将试管底部集中在外焰处加热。
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隔着石棉瓦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可以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2、给液体加热注意事顶:
(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防止沸腾的液体冲出试管烫伤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化学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

(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重点难点重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难点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教学准备每个实验台上放置锌粒、食盐、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等药品。

教科书附录1中的常用仪器及药匙、镊子、试管架等仪器(纸槽由学生自制)。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学生畅谈厨房中所见的液体与固体物质。

回忆模仿倒水、倒食用油、倒醋、倒酱油、取食盐、取味精等的动作。

回忆家中厨房食品柜内生活品的摆放。

二、活动探究观察“三室”(仪器药品保管室、实验准备室、实验室)布置,阅读“实验规则”,观看仪器药品的存放。

认识常见化学仪器,了解其名称、用途等。

看书、交流药品的取用规则。

在实践操作中探究科学、规范的药品取用方法。

学生活动1.取用块状药品的仪器及方法训练。

2.取用粉末状药品的仪器及方法训练。

3.取用多量液体的方法探究及方法训练。

4.取用一定量液体的仪器、读数及方法训练。

5.取用少量液体的仪器及方法训练。

教师活动1.从学生的“实践与探究”中,找出几例药品取用的方法进行展示,让学生辨析正与误,在纠正错误时说明原因。

2.对照日常生活中你取用固体、液体物质时的动作,哪些是不良习惯,应予以改正。

三、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总结与交流你的收获、体会或想法。

四、布置作业1.完成实验报告。

2.利用家庭生活日用品中的固体、液体物质练习药品的取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 (1)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 (5)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安全规则。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学会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发展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教学难点量筒读数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有很多仪器(如图)和药品正等待着我们用来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奥秘。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提出问题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在取用时应注意什么?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

归纳总结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即“不触、不闻、不尝”。

(2)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知识拓展闻药品气味的方法:把瓶塞打开,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探究点二化学药品的取用提出问题1.取用固体药品时应注意什么?2.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什么?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

归纳总结1.固体药品的取用。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教学案例
2.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错误。例如,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我检查操作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例如,结合学生的实验操作、小组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评价。
4.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对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参与、勇于尝试等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验任务。
2.学生根据实验任务,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所需试剂等。
3.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和建议。
(四)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实验规律。
3.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学情,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性,以实验基本操作和仪器使用为主,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如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并能熟练操作。
2.掌握实验基本步骤,如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操作、实验后的清理等。
3.了解实验安全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事故处理能力。
4.能够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学试剂,掌握化学试剂的取用、储存和废弃处理方法。
5.学会观察实验现象,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

2.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认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
药品的取用方法
【实验准备】
每个实验台上放置锌粒、食盐、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等药品。

教科书附录I中的常用仪器及药匙、镊子、试管架等仪器(纸槽学生自制)。

【教学设计】
【点评】
九年级的学生也可能是第一次走进化学实验室,但绝不是第一次走进厨房,也绝不会是第一次取用固体、倾倒液体。

老师在本课中把“厨房——化学实验室”联系起来了,有效地缩短了“学生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在参观化学“三室”过程中,在陌生的环境中又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受。

从学生的实践中找出实例进行展示,又让学生来辨析正误,不仅“纠错”,还要“究因”。

这种“正与误”都来自学生的操作展示,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没有停留在“辨析”上,而是从实验室又回到生活中去,反思一些不良习惯,如茶杯盖、水瓶塞的正放,又如酱油瓶标签的污染等。

整个教学体现了“学生为本”,教师主导,课堂内外结合的特点。

教得活泼,学得轻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我将:
1.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
3.根据评估结果,反思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强化实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教育。
3.优化作业设计,增加实践性和探究性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处于青春期,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特征上,他们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接受和理解较为复杂的科学概念;学习兴趣上,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较为感兴趣,对理论知识可能较为排斥;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习惯。
(3)成果分享:小组之间分享实验结果,交流学习心得,拓宽视野。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实验中的有趣现象,如化学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火焰等,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化学变化?”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此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遵守实验规则。
(3)培养学生珍惜实验器材,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2)常用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3)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针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讨论,如:“在实验中如何避免液体溅出?如何防止实验仪器损坏?”
3.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4.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目标的设计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得到升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图片,让学生对实验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实验室规则和实验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实验室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2.学生完成作业,通过练习实验操作和理论题目,加深对实验室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2.问题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实验室知识和实验操作,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本案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教师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检查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安全、规范进行。
3.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考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②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③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1.2过程与方法:①实验操作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②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②能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③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①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②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2.2教学难点①药品的取用。

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3专家建议学生成立小组自己动手,并记录实验现象。

4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5 教学用具①将实验室规则印好,每位学生发一份;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影像资料;③在实验教室准备好有关仪器、药品;④在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品柜上贴上有关名称、性质和用途的标签以及安全图标。

6 教学过程6.1 第一课时一、实验室常用仪器1、试管(1)用途: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c、收集少量气体(2)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试管夹(1)用途:夹持试管(2)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玻璃棒(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4、酒精灯(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2)注意事项: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应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

⑧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5、胶头滴管、滴瓶(1)用途: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2)注意事项:①先排空再吸液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沾污染滴管③保持胶头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④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不用水冲冼。

6、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1)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2)注意事项:①铁夹和十字夹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于操作和保证安全。

②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7、烧杯(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8、量筒(1)用途:量取液体的体积(2)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9、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1)用途:①用于收集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

②用作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器。

(2)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③在瓶内作物质燃烧反应时,若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采用招气入鼻法)。

2、注意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②也不能随意丢弃③更不能拿出实验室④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6.2 第二课时三、药品的取用取用原则:不触,不闻,不尝;节约药品;用剩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1)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仪器:镊子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演示第14页实验1~1](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仪器:药匙或纸槽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演示第14页实验1~2]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取用(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注法。

(一倒二向三紧挨)注意事项:①瓶塞要倒放(防止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②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地倒(防止液体外洒或飞溅.应该缓慢的倾倒);③标签应向着手(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④用完后应立刻盖紧塞,放回原处,签向外(防止药液挥发或吸水导致原试剂浓度发生变化,防止药液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变质。

便于下次使用)。

(2)少量液体的取用:使用仪器:胶头滴管注意事项:①垂直悬滴,不伸入容器内,不接触容器内壁;②不能一管多用,洗净后才能取另一种液体;③取用试剂后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3)定量液体的取用:使用仪器:量筒(注意规格确保一次性量出)和胶头滴管量筒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溶液。

②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液体的体积。

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③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四、物质的溶解1、少量固体的溶解(振荡溶解)手臂不动、手腕甩动2、较多量固体的溶解(搅拌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五、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仪器:酒精灯注意事项:“两检查、五注意”①检查灯芯是否平整或已烧焦②检查灯内有无酒精,酒精量最多不超过灯容积的 2/3,不少于1/4注意: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④不要碰倒酒精灯,如酒精洒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布扑盖。

⑤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2、给物质加热(1)固体物质的加热注意事项:①药品平铺在干燥的试管底部,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③试管夹夹在距管口的1/3处,④先预热试管后,再用外焰集中对药品加热。

⑤试管炸裂原因: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洗。

⑥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隔着石棉瓦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不可以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2)液体物质的加热注意事项:①液体不超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飞溅)②先把外壁水擦干,(防止试管炸裂)③试管夹夹持在离试管口1/3处,④管口向上倾斜45°,⑤管口不朝有人方向,(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⑥均匀预热(先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下部来回移动)试管后,用外焰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加热过程要移动,避免液体溅出伤人。

六、仪器的洗涤①洗涤时,先洗容器的外壁,后洗内壁。

②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外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无成股水流下。

7 板书设计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实验室常用仪器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注意节约药品三、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四、物质的溶解五、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给物质加热六、仪器的洗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