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念奴娇》.ppt
第14课《水调歌头》课件(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3.下阕作者无眠的原因是什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指月的移动, “照”暗示作者赏月的时间长、夜已深,但作者却相思难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可以看出作者经受 离别之苦的惆怅与浓浓思念。
4.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细
读 感
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
悟
苏 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南宋 时追谥文 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 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 。词开豪放一派。《念奴 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 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 家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红色的 楼阁
雕花的窗户
不能入睡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
在
只是希望
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译文:月光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地照进雕花的 窗户,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月亮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 么总在人们分离的时候圆呢!人总会有悲欢离合,月亮总有阴晴圆 缺,这种事情自古难以两全。只希望人们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 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 缺时一样,是原始自然界的规律。
7.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 和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 .全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
细 读
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梳
《念奴娇赤壁怀古》(共44张PPT)

大 家
当时“黄州好猪肉,
】 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
吃,贫者不解煮。”于
是苏轼即推广出自制的
红烧肉,一时大受好评。
【
任徐州知州时,苏轼与百姓抗洪,过后百姓为
美 了表示感谢,赠与大量猪肉,苏轼就与其家人一起 食 大 制作成红烧肉回赠给百
家 姓。而后苏轼前往杭州
】 任知州,同样的事又发
生了一遍,百姓把苏轼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 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 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背景介绍】
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 被捕入狱,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闲 职,他在旧城营地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 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在祖国雄伟的江山 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那种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仍 然是掩盖不住的。他游赤鼻矶,作词抒怀,写了一系列脍 炙人口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其代表作。
写景(陈迹)
怀古(人事)
抒情(感悟)
【基础夯实】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公瑾__j_ǐ__n___ (2)羽扇纶巾__g_u_ā__n__ (3)樯橹_q_i_á_n__g__l_ǔ__ (4)华发_h_u__ā__f_à__ (5)还酹江月__l_è__i__
【诗歌释义】
指长江
冲洗,冲刷 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名词作状语,向东
因“乌台诗案”,45岁的苏轼被贬到黄州。 这天,东坡居士来到江边,望长江滚滚东流,有 感而发,写下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瞬间 霸屏了整个朋友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4水调歌头 课件(共20张PPT)

哪里比得上。何Biblioteka 在人间。胜,受得住、经得住。
意思是词人在月 光下起舞,影子 也随着舞动。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青天。
译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乘风回到天上 文 去,又担心在美玉砌成的楼宇里,经受不住高处的严寒。
(我)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朱红色的楼阁。 雕花的门窗。
为什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不能入睡,这里指不能入睡的
人(指词人自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
千里共婵娟。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
情景交融
材料链接一: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又被贬到杭州,这时苏辙在 济南为官,苏轼为了离弟弟近一些,请求到密州出任。写此词时,作 者已是不惑之年,除政治不得意外,他与苏辙已有七年不见。
研读诗歌,赏明月悟深情
2.面对中秋明月美景,词人发出对什么的思考?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课外拓展,积少成多
积累写月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 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
• 其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
1037—1101
《水调歌头》课件

背景介绍
1、思乡: 苏轼原是四川眉山人, 此时被贬官至山东密州,远离家乡, 相隔千里之遥,自然少不了对家乡 家人的思念。 2、思人: 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兄 弟情深,苏辙在山东为官,苏轼为了能 离弟弟近些,所以上书皇帝要求从杭州 调任至密州,可即便相隔不远,但兄弟 俩依然不能常相见,所以孤独之余东坡 不免伤感嗟叹。 3、仕途坎坷: 苏轼由于朝庭党争, 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几经坎坷,仕途 并不得意,在这中秋月夜,怎不勾起 他的哀伤、思念。
水调歌头
苏 轼
知人论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 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 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 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 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 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 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词开豪放 一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 《水调歌头· 中秋》《赤壁赋》《念奴 娇· 赤壁怀古》等。
1、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美好祝愿? 【十分钟】 5、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蕴含了 哪些情感? 6、从这首词中,你看出了作者是什么样的 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合 作 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 解 读出了什么哲理? 疑 4、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
2、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 苦?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水调歌头》PPT优秀课件

强调每个人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责任和使命,倡导文化自觉,让传统文化在现代 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每组4-5人,围绕《 水调歌头》展开讨论。
讨论主题包括:诗歌的意境、诗 人的情感、诗歌中的象征手法等
。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 讨论成果,分享各自对诗歌的理
描绘中秋佳节美好景象
明月高悬,清辉流照
赏月习俗,文化传承
通过PPT背景图和动画效果,展现中 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流照的美好景 象,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介绍中秋赏月的传统习俗,配以精美 的月饼、瓜果等图片,展现中华文化 的传承与魅力。
家人团聚,欢声笑语
插入温馨的家庭团聚照片或视频,展 现中秋佳节家人团聚、欢声笑语的幸 福场景。
探讨人生哲理和宇宙观念
1 2 3
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通过引用苏轼其他作品中的名句,引导学生思考 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天人合一,宇宙无限
介绍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引导 学生认识宇宙的无限广阔与人类的渺小,培养谦 逊、敬畏的品质。
超越时空,精神永恒
探讨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表达的超越时空的 精神追求,鼓励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实现 人生价值。
文化内涵。
03
中秋节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分析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状况,以及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习
俗和文化现象。
探讨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苏轼的文学成就
概述苏轼在诗词、散文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的代表作品和 文学风格。
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阐述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水调歌头》PPT课件(18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人们能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但:只。 婵娟: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品读赏析
细细体会诗歌,回答问题:
1.“高处不胜寒” 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这句词不仅指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
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经受不住人世间 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
品读赏析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如何 理解这几句?
从个人的悲欢离合变化引出月亮的盈亏变化。月亮的阴晴圆缺,犹 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就不必叹息和悲伤了,表现了 词人心胸开阔、洒脱旷达的一面。
,
此事古难全 。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课堂检测
2.下列对诗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 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 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 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 奋进的情绪。
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寓哲理于议论之中。 全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由皎皎明月而怀念亲人,
由阴晴圆缺感悟人生并非无憾事,使全词意境优美,又富于哲思、情蕴。
想象丰富,境界旷达。 作者由举杯问月,想象天上宫阙胜景,叙述身世之感与思想矛盾;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水调歌头》PPT教பைடு நூலகம்课件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
读一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
导入
背景评价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写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当时词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苏轼仕途失意被贬(苏轼原来在朝 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密州为地方官),心 情抑郁。其弟苏辙(字子由)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人已有七年 未见。中秋赏月,词人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这首词,抒 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
导入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
作者简介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宋 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与欧阳 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 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 词人,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 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 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 曹丕、曹植)齐名。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 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2024版《水调歌头》优秀PPT课件[1]
![2024版《水调歌头》优秀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782e38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8.png)
《水调歌头》优秀PPT课件目录•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诗词内容解读•艺术手法与特色探讨•主题思想阐释•苏轼其他代表作品欣赏•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比较•课堂互动环节CONTENTSCHAPTER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是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
苏轼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散文方面,还体现在政治军事上哦。
苏轼生平及时代背景当时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自请外任,离开朝廷已经五年,政治上不得意,心中抑郁不平。
在中秋之夜,苏轼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作词一首,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创作的一首词,创作时间为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节。
《水调歌头》创作背景文学地位与影响《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词以豪放的笔触、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调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水调歌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中秋词之冠”。
CHAPTER02诗词内容解读通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词句,生动展现了一幅皓月当空、清辉遍地的美丽画面。
描绘月景抒发情感哲理思考借月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流露出仕途失意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通过“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等词句,引发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030201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良好祝愿。
祝愿亲人通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等词句,抒发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感叹人生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等词句,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超越现实整体意境呈现月景与情感的交融全词以月为主线,通过描绘月景来表达情感,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13
书法: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行书、 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苏、 黄、米、蔡”“宋四家”。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善画竹和 枯木怪石。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等传世。
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的《赤壁 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 表作。
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是从李白《把酒 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句脱 化而来。同时点明饮酒赏月。 接下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 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诗而 是赞美的语气:“今天是多么好的日子啊!”的意思。 下面“我欲乘风归去”三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 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 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是指政治 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 身。 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 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 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 2018/3/18 23 《水调歌头》《念奴娇》 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
北 宋 词 概论: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承袭“花间” 晏殊、欧阳修、 —— 余绪 张先、晏几道 前 柳永 ——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
— 苏轼、周邦彦—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3
晏殊、欧阳修的词作特点
生于承平之世,喜爱冯延巳无其经 历与感慨,所作多带“富贵气”, 或“疏隽”、“深婉”而有“鄙亵 之语”,与“花间”有相通之处。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6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7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 川眉山县人。进士及第。他一 生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度过, 又因“乌台诗案” 屡遭贬谪。 因此他的一生是屡遭贬谪而又 不屈不挠旷达乐观的一生.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8
文人的观念中,诗庄词媚,词为艳科
(指词所具的柔软性、绮艳性、婉媚
性)。被视为纯娱乐性的“末道小
技”。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17
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 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大大开 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 现手法。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18
词在苏轼手中创新一变,他
四次遭贬:
1.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 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 被捕下狱,后被贬黄州,任团 练副使。
2. 宋哲宗即位苏轼被招回朝, 后又自请外放,回到杭州,建 了一座 “苏堤”。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9
3. 59时被贬往惠州(今广 州岭南). 4. 62岁又被贬往更加偏 僻的儋州 (今海南的儋县) 到65岁才遇赦北归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14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2018/3/18
苏轼《赤壁赋》墨迹
《水调歌头》《念奴娇》
15
苏轼对词的贡献
第一次尝试将诗的言志与词
的缘情结合起来。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16
词本来的内容是很狭窄的,多为
应歌而作,其语言风格柔媚纤巧。在
与苏 词轼 的 创 新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1
学习要点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他的文学成就。 2.掌握苏轼在词作上的创新内容。 3.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 4.分析《水调歌头》的艺术风格。 5.分析《念奴娇》所表现出的苏轼 的人生态度和胸怀。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2
苏轼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多
产作家。保存下来的作品, 有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四 十多首词和一些优美的散文。
苏轼的诗、词、散文、书
法、绘画等都有很高的艺术 成就。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12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 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诗歌: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提高 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坛骄傲。 散文: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宋代 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 物。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21
前人对此词的评价: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 一首,向来脍炙人口。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 《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22
内容赏鉴
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
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
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19
作品赏析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20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10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 儋dān州。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东坡文章,至黄州后人 莫能及,唯鲁直诗时可以 抗衡。晚年过海,则虽鲁 直亦瞠若乎其后矣,或谓 东坡过海虽为不幸,乃鲁 直之大不幸也。” ——朱弁《风月堂诗话》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11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4
张先、晏几道的词作特点
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 苗头。张词宛转典丽,创制慢词, 在艺术形式上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 备。晏词在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 了先例。
2018/3/18 《水调歌头》《念奴娇》 5
柳永词作的特点
柳永生活于社会的下层,词笔触及社会 人生诸多侧面。除了男女恋情外,柳词 还反映都市风貌、羁旅行役等较丰富的 内容。他还吸收民歌养分,大量创制慢 词,扩大了词的体制。词作获得了广泛 的社会基础,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基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