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合集下载

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D、”向西方学习”,谋求强国御侮之道
4、下列有关林则徐、魏源,姚莹等提倡新思想旳代表人物旳评述,
正确旳是(

a都是地主阶级开明旳知识分子
b其思想都带有鲜明旳时代特色
c都主张放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旳牢笼
A、ac
B、abcd
பைடு நூலகம்
C、abc
D、bd
5、清政府内部旳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旳根本分歧在于
然而,当初京师同文管增设天文算学馆,报名入学者却寥
寥无几,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旳干涉
B、顽固势力旳反对
C、洋务官员旳无能
D、维新人士旳抵制
8、(2023江苏河南综合)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到达“师 夷长技以自强”旳目旳,是因为 A、沿用老式旳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旳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旳“和平环境”
2、 “开眼看世界”提倡者: 林则徐、魏源
开眼看世界旳第一人
——林则徐
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 主动探求西方军事科 学技术,引进西方先 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 制。他主张建立一支 “器良、技熟、胆壮、 心齐”旳新式水师。
代 表 作:《各国律例》《四洲志》 关键思想: 师夷长技(军事技术)
放眼世界旳先行者
英军炮轰中国战舰
《南京公约》签订
分组讨论: 鸦片战争后来中国为何会出现向西方 学习旳思潮?学习西方什么?有什么影响?
鸦片战争后,外国旳商品和资本经过商口岸, 更多地进入中国。图为五口通商后旳广州。
1、 “开眼看世界”背景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 ——危机四伏
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殖民扩张
③、鸦片战争 ——惊醒志士
B:bcd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体验高考
(2011·安徽文综·1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 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 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 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 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
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C
(福建厦门质量检查)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
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
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人物及代表作 维新活动(主张) 影响(地位) 共同主张
《《康新孔有学子为伪改经制考考》》讲中学西;结合(托古改制)
为变法提供 理论依据
梁启超
兴民权;
《变法通议》 变科举制
维新宣传家
谭嗣同 《仁学》
严复 《天演论》
抨击纲常礼教及专
制等级;
批判最激烈
倡自由平等
自由权利;
系统介绍西方
体验高考
(2011·上海单科·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 “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 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 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
②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材料: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 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 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马克思的话体现了康有为思想有什么特点?
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不通
二、仿行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共和思想
代表人物: 孙中山 时间: 19C末20C初 主张:主张资阶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活动:辛亥革命(1911年) 结局:建立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双半状况依然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 的运动。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 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 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 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 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三、思想救国
1、资产阶级激进派: 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时间: 1915——1918
主张: 提倡民主科学,思想救国
活动:新文化运动 影响:
三、思想救国
2.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 李大钊、陈独秀 时间: 1918——1919
主张: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救国
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 A、进步性: 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古老的中华大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这国难当头之际,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之道,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思想解放潮流,试图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寻找出路。

林则徐和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方书刊,编辑《四洲志》等资料,让国人开始了解外部世界。

魏源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这一思想在当时无疑是石破天惊,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人闭目塞听、妄自尊大的状态,让人们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技术,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然而,真正将学习西方付诸实践的是洋务派。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内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的器物层面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建立新式海军。

他们开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等。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但由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且没有触及制度层面的变革,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中宣告破产。

甲午战败,给中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也让人们开始反思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在这种背景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他们倡导变法维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梁启超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如《变法通议》。

1898 年,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史称“戊戌变法”。

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变法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就失败了。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评价 意义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片面性
※ 题组二
新文化运动
【例1】《青年》(《新青年》前身) 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 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人们经 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 呼它。这个副题的选择不是偶然的, 因为 ( ) 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 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 C.上海是法租界,在杂志出版时 必须附上法语 D.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深受法国思 想的影响 答案:D
林则徐、 魏 源
地主阶级
实行君主立宪制, 是康、梁维新思 发展资本主义 想的理论来源 制度 层次
近 代 中 国 思 想 解 放
一个主题
救亡图存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历程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例9】(2008重庆,13)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 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 ) ①魏源 ②光绪帝 ③赵三多 ④陈独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10】(2006重庆,19)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 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 是 ( )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答案:B、C
答案:D
疑难突破
一、19世纪中期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所属阶级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要作用 迈出了向西方 学习的第一步 器物 层次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郑观应、 薛福成、 王 韬 资产阶级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过变法救亡图存, 是一次思想启蒙 实行君主立宪制, 运动,促进革命 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传播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标志着中国近 代化的起步 特点 结果 由 于 阶 级 和 时 代 的 局 限 , 没 有 使 中 国 独 立 、 富 强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 代化进程;
③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基础。
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特点
1、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联的。 2、是在西学影响下进行的,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
3、 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从器物层次(洋务运 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层次(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思想主张(政治、经济) 挽救民族危亡,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发展资本主义
异:
1、具体目标: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2、手段、方式
改良 革命(暴力)
3、结果及 主要功绩
昙花一现,失败;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 用
最终失败;推翻了… 结束了 …建立了 … 深入…
1、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翻译了外国书籍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6 )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异曲”:两派的思想主张不同。维新派主张实行君
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实行民主共和制。 “同工”:两派的政治、经济主张相同。都代表民族 资产阶级,都主张挽救民族危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殊途”:两派的手段和实践活动不同。维新派主张
改良,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主张 革命,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
2、经济 阶级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入。
启示
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加深,推动了中国近 代化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宏观概要通史概要:近代世界潮流:现代化。

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观念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本专题讲述的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力图挽救危机,开始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中国的出路,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抗争史和探索史)。

迈出探索第一步的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他们在鸦片战争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

伴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开始了新的探索。

特别是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制度的落后,于是试图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虽没有成功,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认识到在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重要的不是武器和西方的制度,而在于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化。

于是在反对尊孔复古的浪潮中,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始了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新文化运动。

虽取得了对封建主义的初步胜利。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没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独立。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过程,历史进入新的时期。

主干知识:一个方向:面向西方一个主题:救亡图存三个阶段:学技术(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六大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的抗战派学技术(一)背景、1、政治:鸦战前清朝国势衰落,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开始出现民族危机)2、观念:读书人多埋首经书,远离现实,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3、直接原因:鸦片战战的惊醒(三千年的巨变)(二)代表及其主要思想1、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最早面向西方)1)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各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c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合作探究】2: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 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有什么贡献? (1)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 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窗口;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 统及纲常伦理的绝对权威地位; (3)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介绍西方科 技知识,对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 荒作用。 (4)洋务派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他们中的 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如詹天佑、严复、曾纪泽等。
二、维新变法思想:
(二)19世纪90年代初的康梁维新思想: 1、产生背景: 2、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1)康有为: ①活动: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②著作: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③理论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借孔子权 威宣传维新思想 ④评价:“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高考真题】(2010· 福建文综16)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 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 此判断他是(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解析D。“惟适乊安”字面理解是怎么舒适就怎么做,体 现了追求自由倾向,反映了严复受进化论适者生存思想的 影响。
二、维新变法思想:
第1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师夷长技
(一)“开眼看世界”: 1、“开眼看世界”的原因 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 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妄自尊大;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不仅是一场变革,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冲击了陈旧腐朽的酒文化。

康有为、梁启超、眼福、谭嗣同的争论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天演论》传达的进化论思想在学术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维新运动在反对旧学、提倡新学,批判中学、提倡西学的同时,新的思想内容,新的形势风格,在许多思想文化领域都开创了新的局面。

“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机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艺革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重要意义,依次为起点,资产阶级文化大破了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并逐渐发展为文化主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第一次: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

内容: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

意义:这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次: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立宪派)论战内容: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

意义: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三次: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

意义: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思维导图】【高考真题专练】1.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而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2.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B.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3.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4.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皇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

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5.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D.反对向西方学习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课题一
课题二
课题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与三民主义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知识点一 “开眼看世界” 1.林则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了《各国 律例》《 四洲志 》等资料。 2.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 海国图志 》,是系统介绍 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 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构图解史]
维新变法思想
信息提取: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生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思想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无完整的理论, 也无实践活动。维新人士托古改制,宣传维新思想,进行了维新变法 运动。
[归纳概括]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国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 反侵略性质。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学术前沿] “西学东渐”使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开始走向 近代化的角度来说,是取得了进步。诚如毛泽东所指出的,19世纪中 后期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 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 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西学的传入,使得封 建、古老的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近代因素,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历 程。
进一步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唯物史观]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 (1)联系: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代 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 (2)区别: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 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 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主旨解读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提倡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探索中国的富强之路则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则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中相继创立了重要思想理论成果。

线索一:开明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线索二: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变革。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进行了戊戌变法。

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线索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

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无产阶级有了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线索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线索1西学东渐——在继承中发展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线索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19世纪60~90年代中体西用(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 、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作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9世纪60~90年代维新思潮(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2)代表:王韬、康有为、梁启超(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4)主张:倡导君主立宪(5)影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初民主、科学(1)背景:袁世凯尊孔复古(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派(4)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1)背景: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胜利(2)代表:李大钊(3)阶级: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4)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5)影响: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深化历史理解1.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学习目的: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基本线索: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演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的思想界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先后涌现出许多思想流派。

(1)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

(2)洋务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4)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并以此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认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
1915—1919年
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 盛昌华 274200
名称
时间
领导派别
兴起原因
目的
内容
性质影响异同源自维新思想19世纪末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
B.政治上: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2、主观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展独立发展的道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保皇派之间就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论战。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批判传统思想,倡导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内容影响
19世纪末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激烈论战。

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905-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保皇派之间就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论战。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
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第二节五四爱国运动
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历史必然性)
国际:
①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
方向。

国内:
①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独裁、混战。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阶级条件)。

③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个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庞大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

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思想条件)。

说明: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必然的。

革命爆发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

中国人民不屈的探索与抗争及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结构的大变动,是爆发革命运动的内在因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使更多的中国人清醒,认识到必须寻求新的出路。

而十月革命,恰好为在黑暗中苦斗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

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第3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第3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清单]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地主阶级学习西方1.“开眼看世界”错误!歌诀记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昏睡百年,睁开双眼。

学习西方,抛弃旧观。

师夷长技,则徐魏源。

寻求真理,《资政新篇》。

介绍世界,《瀛环志略》。

举办洋务,为解忧患。

中体西用,制度不变。

自强求富,企业创办。

筹划海防,南(洋)北(洋)福建。

甲午战败,洋务破产。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错误!深层点拨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是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启迪人们去探索救国之路。

但这只是起步,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尤其是军事技术,新思潮的倡导者大多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特别强调抵抗派和洋务派同属于地主阶级的政治派别,但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

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主要是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错误!史论共识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科学思想的指导。

2.维新变法思想(1)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项目人物代表作品思想主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梁启超《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伸民权、设议院的思想严复指出封建君主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实践:发动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意义: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易混易错维新思想与洋务派思想——不同阶级属性思想的质变;早期维新思想与维新变法思想——同阶级属性思想的演进。

三、新文化运动1.背景错误!2.兴起错误! 整体把握数字法掌握新文化运动3.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4.早期维新思想: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中法战争中暴露出的种种 弊端进行反思,提出了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的要求,对当时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 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
5.康梁维新思想: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 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 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使 维新思想冲破层层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形成 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问题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 (1)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 旗。 (2)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 (3)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
(4)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2.马克思主义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 (1)先进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广泛传播。如李大钊先后发 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 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2)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如出版《共产党宣言》等著作。 (3)出版报刊杂志,宣传马列主义。如《新青年》《共产 党》。 (4)成立社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 义。如北京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上海的“马 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常举 行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等。 (5)进行论战,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如“问题”与 “主义”的论战,马克思主义者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关 于社会主义的论战等。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6.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1)把西学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2)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 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向封 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这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 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3)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 戊戌变法的实践。
洋务派继承了林、魏等人“师夷长技”的方略, 并将它付诸于实践,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3.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地主阶级内部存在的 几种政治力量、各自主张及共同目的。 派别 抵抗派、洋务派、顽固派 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及 主张 “中体西用”, 顽固派反对任何向西方学习的举动 目的 都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开放课堂•高考研习
史 料 研 习
早期维新派
[读史三步曲]
材料一 六十年来,万国通商,中 外汲汲然言维新,言洋务,言海防, 第一步:粗读 或是古而非今,或逐末而忘本,求 材料一反映了郑 其洞见本原、深明大略者,有几人 哉?……年来当道讲求洋务,亦尝 观应对洋务思想 造枪炮、设电线、建铁路、开矿、 的认识。批评洋 织布,以起而应之矣。惟所用机器, 所聘工师,皆来自外洋,上下因循,务派:只学习西 不知通变。德相俾斯麦谓我国只知 方的技术,不学 选购船炮,不重学艺。尚未知富强 习西方的制度 之本,非虚言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增订新编》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史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史料] 上海《劳动界》第七册上刊登了海军造船 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 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 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 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 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 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 史证 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史料反映了中国工人思想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发生 了变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 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3、易误辨析——早期维新派与康梁维新思想 (1)早期维新派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 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实 践。 (2)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方案,还 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使变法思想 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 迅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3、思维升华——新文化运动的“新”
新领导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
新基础 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 础 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 新思想 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 新内容 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 新成果 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返回导航页
第一步:粗读 材料二反映了 郑观应对洋务 思想的认识。 体现了早期维 新派的政治主 张。
结束放映
史 料 研 习
早期维新派
[读史三步曲]
材料三 近者建立海军、
第一步:粗读
使馆、招商局、同文馆、
制造局、水师堂、洋操、
材料三反映
了康有为维
新变法主张。
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
皆非……故徒糜巨款,无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考点二、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1、轻巧识记————新文化运动
一个中心
北京大学 民主与科学 三提倡、三反对
李大钊、胡适、 陈独秀、鲁迅
二大口号 三大内容
四大人物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2、易误辨析——前期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关系 (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 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 运动的归宿。 (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 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史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躯 [史料] 布尔什维主义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 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 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就是 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 利! ——李大钊《 史证 Bolshevism的胜利》 史料说明李大钊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布尔什维 主义的胜利,是全世界庶民的胜利,中国人民应 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实质说明新文化运动后期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3、轻巧识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个 转变 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内容的转变
两个 背景
新文化运动推动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三大
结束放映
4、易误辨析——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不同
类别 五四运动前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 性质 建旧文化的斗争,属于 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指导 思想 主流 阵营 五四运动后 新民主主义革 命性质 马克思主义 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阵营 分化,展开论战
返回导航页
第二步:细读 料二中②划线 部分的关键信 息:育才于学 堂、议政于议 院体现早期维 新派的观点
结束放映
史 料 研 习
早期维新派
[读史三步曲]
材料三
近者建立海军、
第二步:细读
使馆、招商局、同文馆、
制造局、水师堂、洋操、
材料三③反映
了只学习西方
技术不能挽救
船厂,而③根本不净,百
事皆非……故徒糜巨款, 中国危亡,还 第三步:史证 无救危败…… 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是维新派 应变革制度 ——康有为《上 的代表人物、维新派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 主立宪制度 皇 帝第四书》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史 料 研 习
早期维新派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4、通史链接——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
链接点 政治 经济 内容 西方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各阶层展开救 亡图存的斗争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先 后产生,中国工业化艰难发展
文化 从“开眼看世界”到“中体西用”,再到资产 阶级维新思想、革命思想,西方思想文化逐步 传播 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通过侵略战争,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人 为了救亡图存,逐步学习西方的技术、制度和思想。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史 料 研 习
早期维新派
[读史三步曲]
材料二 善夫张靖达公云,西人 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仪教化, 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 用,②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 君民一体,上下同心,称实而戒 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 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 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 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序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史论一、“顺乎世界潮流” 2、康有为宣传变法的特点 [史料] “天哀大地生人之多艰,乃降圣人而极民 患,为神明,为圣王,为万民作师,为万民作保, 为大地教示。……孔子作春秋而乱臣惧,作六经而 大义明,传之其徒,行之天下,使人知君臣父子之 纲,家知仁恕忠爱之道,不然则民如标枝,人如野 鹿,贼心乱性,悍鸷狠愚。……春秋,诗皆言君主, 惟尧典特发民主义,自钦若昊天后,即舍嗣而巽位, 或四岳共和,或师锡在下,格文祖而集明堂,辟四 史证 门以开议院,……故尧典为孔子之微言,素王之臣 史料反映了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突出特点是托 制,莫过于此。” 古喻今,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传播西学, ——康有为 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结束放映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平等 思想
提倡民主、科学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组成反封建阵营
返回导航页
合作探究•史论互证 问题一、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1.“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 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开眼看世界”的思 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