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2课时变量与函数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1 变量与函数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1 变量与函数

17.1 变量与函数课题变量与函数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变量、常量.(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分析、思考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2)逐步感知变量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变量、常量.2.用式子表示变量间的关系.难点:用含有一个变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量.教学活动设计[来源:学。

科。

网Z。

X。

X。

K]二次设计课堂导入情景问题: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t/小时12345s/千米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不变化的量是.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自学课本并思考课堂导入中的几个问题.自我总结:以上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里程随行驶时间的变化过程.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好多类似的问题,都是反映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中有些量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其中有些量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如上例中的时间t、里程s,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如上例中的速度60千米/小时.合作探究1.每张电影票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 cm,每 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 cm,怎样用含有重物质量m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从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中寻找出变化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逐步学会用含有一个变化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化的量.续表探索新知合作探究探究结论:1.早场电影票房收入:150×10=1 500(元)日场电影票房收入:205×10=2 050(元)晚场电影票房收入:310×10=3 100(元)关系式:y=10x2.挂1 kg重物时弹簧长度:1×0.5+10=10.5(cm)挂2 kg重物时弹簧长度:2×0.5+10=11(cm)挂3 kg重物时弹簧长度:3×0.5+10=11.5(cm)关系式:L=0.5m+10通过上述活动,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寻求事物变化过程的规律,首先需确定在这个过程中哪些量是变化的,而哪些量又是不变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那么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之为常量(constant).教师指导1.归纳小结:常量与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2.方法规律:(1)变量和常量往往是相对的,相对于某个变化过程,比如s,v,t三者之间,在不同研究过程中,作为变量与常量的身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2)常量、变量与字母的指数没有关系,如S=πr2中,不能说自变量是r2.当堂训练1.分别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量.(1)圆的面积公式S=πr2;(2)正方形的周长l=4a;(3)大米的单价为2.50元/千克,则购买的大米的数量x(kg)与金额y的关系为y=2.5x.2.写出下列问题的关系式,并指出常量和变量.(1)某种活期储蓄的月利率为0.16%,存入10 000元本金,按国家规定,取款时,应缴纳利息部分的20%的利息税,求这种活期储蓄扣除利息税后实得的本息和y(元)与所存月数x之间的关系式.(2)如图,每个图中是由若干盆花组成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1)盆花,每个图案的花盆总数是S,求S与n之间的关系式.板书设计常量与变量1.什么是常量2.什么是变量3.常量与变量的区分教学反思课题变量与函数课时第2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过回顾思考认识变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2)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3)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2.过程与方法(1)经历回顾思考过程、提高归纳总结概括能力.(2)通过从图或表格中寻找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提高识图及读表能力,体会函数的不同表达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学习兴趣.(2)形成合作交流意识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1.进一步掌握确定函数关系的方法.2.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难点:认识函数、领会函数的意义.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如图,水滴激起的波纹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展的圆,它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半径的确定而确定.在上述例子中,每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当其中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随着发生变化;当一个变量确定时,另一个变量也随着确定.你能举出一些类似的实例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研究和此有关的问题——函数.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问题: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上节活动一中的两个问题.思考它们每个问题中是否有两个变量,变量间存在什么联系.探究内容中两个问题都有两个变量.问题(1)中,经计算可以发现:每当售票数量x取定一个值时,票房收入y就随之确定一个值.例如早场x=150,则y=1 500;日场x=205,则y=2 050;晚场x=310,则y=3 100.问题(2)中,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每当重物质量m确定一个值时,弹簧长度L就随之确定一个值.如果弹簧原长10 cm,每1 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 cm.当m=10时,则L=15,当m=20时,则L=20.其实,在一些用图或表格表达的问题中,也能看到两个变量间的关系.(1)如图是体检时的心电图.其中横坐标x表示时间,纵坐标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它们是两个变量.在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吗?探索新知合作探究(2)在下面的我国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与人口数可以记作两个变量x与y,对于表中每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吗?中国人口数统计表年份人口数/亿198410.34198911.06199411.76199912.52我们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问题(1)的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个确定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在问题(2)中,对于表中每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值为a时的函数值.从上面的学习中可知许多问题中的变量之间都存在函数关系.教师指导1.归纳小结:函数: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值为a时的函数值.2.方法规律: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主要应该抓住以下三点:①有两个变量;②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变化而变化;③自变量每确定一个值,函数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但可以有多个自变量数值对应一个函数值).当堂训练1.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S随之改变.(2)某村的耕地面积是106m2,这个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随这个村人数n的变化而变化.2.一辆汽车油箱现有汽油50 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L)随行驶里程x(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 L/km.(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汽车行驶200 km时,油桶中还有多少汽油?板书设计变量与函数1.函数的概念2.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函数值教学反思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1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概念;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2.过程与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通过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以及由点找坐标,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3.由观察点的坐标、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说明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难点:1.横(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假如你到了某一个城市旅游,那么你应怎样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呢?如图给出一张某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位置的?(2)“大成殿”在“中心广场”南、西各多少个格?“碑林”在“中心广场”北、东各多少个格?(3)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那么你能表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呢?自学指导1.什么是数轴?2.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横坐标、纵坐标、原点的定义和象限的划分.学生看书,教师巡视,教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新知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组织学生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点.【例】写出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顶点的坐标.2.想一想在例题中,(1)点B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线段BC的位置有什么特点?(2)线段CE位置有什么特点?(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导归纳小结:(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3)能适当建立直角坐标系,写出直角坐标系中有关点的坐标.(4)横(纵)坐标相同的点的直线平行于y轴,垂直于x轴;连接纵坐标相同的点的直线平行于x轴,垂直于y轴.(5)坐标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纵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为0.(6)各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当堂训练1.D(2,-3)的横坐标是,纵坐标是,点D在第象限.2.如果点E的横坐标为0,那么点E在轴上.3.如果点F的纵坐标为0,那么点F在轴上.板书设计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2.横坐标、纵坐标3.象限教学反思。

17.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17.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的增大而减小
y x
增 从左到右上升 从左到右上升 减 性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的增大而增大 位 置
二、四 象限
y 0 x
二、四 象限
y 0 x
增 从左到右下降 减 从左到右下降 性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的增大而减小
在每个象限内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的增大而增大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道题: 问题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道题:“已知
问题1 :如何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反比例函 问题1:要确定一个反比例函数需要几个 一个条件即可,常见两种形式:1.知道 一个条件即可,常见两种形式:1.知道 问题2 问题2 条件?我们见过哪些条件? 2.知道图 条件?我们见过哪些条件?;2.知道图 一组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 一组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 数图像上? 数图像上? 象过一个点. 象过一个点.
Hale Waihona Puke “面积” “面积”问题 面积
k 问题1:如图, 问题 :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 y = (k ≠ 0) 、 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上,且点A、 的横坐标分别为 的横坐标分别为m、 x ( 的图像上,且点 、B的横坐标分别为 、2m(m>0), ,
AC⊥x轴,垂足为点 ,且△AOC的面积为 ⊥ 轴 垂足为点C, 的面积为2. 的面积为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m, y2)在该反比例函数的 (2)若点(-m, y1),( )若点( 的大小. 图象上,试比较y 图象上,试比较 1与y2的大小
过点A作 过点 作AM⊥x轴,垂足为 ,连接 ⊥ 轴 垂足为M,连接BM,若 , S△ABM=4,则k的值是 ( C ) , 的值是 B. -2 C. 4 D. -4

八年级数学下册 17.1 变量与函数 第2课时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值课件

八年级数学下册 17.1 变量与函数 第2课时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值课件

7
9
1
9
A.2 B.4 C.2 D.2
7.(2 分)已知函数 y=3x-2,当 x=1 时,函数 y 的值是____1____.
8.(2 分)函数 y=x2+1,当 x=4 时,函数值 y=___1_7____;若函数值为 10,自变量 x 的
值为___±__3___.
第三页,共十一页。
列函数关系式
x(m) 0.6 1.2 1.5 3 3.6 6 y(m) 0.4 0.8 1 2 2.4 4
第八页,共十一页。
三、解答题(共 32 分) 22.(10 分)某小汽车的油箱可装汽油 30 升,原装有汽油 10 升,现在再加汽油 x 升,如 果每升汽油 7.2 元,求油箱内的汽油的总价 y(元)与 x(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9.(3 分)据调查,北京苹果园地铁自行车存车处在星期日的存车量为 4 000 辆,其中变
速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 0.30 元,普通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 0.20 元,若普通车存车数为 x 辆,
存车费总收入为 y 元,则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D )
A.y=0.10x+800(0≤x≤4 000)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代数式 x2+3x+2 是 x 的函数
B.在 2x+3y=1 中,y 是 x 的函数
C.在 y2=x(x≥0)中,y 是 x 的函数
D.在 y= x(x≥0)中,y 是 x 的函数
15.油箱中有油 40 升,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200 秒可流完,则油箱中剩油量 Q(升)与
数值. (1)当x=1时,y=-5;当x=2时,y=-3;当x=t时,y=2t-7 (2)由题意得2x-7=4x+1,x=-4,当x=-4时,函数y=2x-7与函数y=4x

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集体备课文稿

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集体备课文稿

长兴县实验初中教师集体备课文稿一. 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授课内容:八年级下册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17. 1变量与函数、§17.2函数的图象、§17.3一次函数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变量与函数(1) 第六课时:一次函数的认识 第二课时:变量与函数(2) 第七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1) 第三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1) 第八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2) 第四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2) 第九课时:一次函数的性质第五课时:函数的图象 第十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二.第16章《数的开方》授课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于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在做题时,对于正数的平方根经常出现漏解的情况;2.对于二次根式的三条性质,前两条比较容易接受,在具体的习题中也能很好的利用。

但 对于性质3:a a =2,很多同学经常容易搞错,特别是a 为负数时,2a 应该等于a 的 相反数容易出错,例如:()=-2)6(,有的同学会填-6;也有同学会写±6;3.对于二次根式的化简,部分同学还不过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相关训练;4.在实数范围内的化简、计算以及因式分解、求方程的解等等,很多同学由于多种原因,解题正确率不高;5.刚接触无理数、实数这两个概念,在区分无理数、有理数、整数、分数时,部分学生容易混淆。

三.三节内容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本章前三节的主要内容是变量与函数的认识,以及函数图象的认识;另外主要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教学目标是:1.通过对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探索,学会用函数思想去进行描述和研究其变化规律;通过结合丰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常量和变量、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初步理解对应的思想,逐步学会运用函数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预测实际问题中变量的变化趋势。

2.认识并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现实生活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实例,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函数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下数学教案-变量与函数(2)

八年级下数学教案-变量与函数(2)

八年级下数学教案-变量与函数(2)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达到以下的学习目标:1.掌握变量用字母表示的方法;2.熟练掌握变量在代数式中的应用;3.熟练掌握常量与变量的区别;4.掌握函数的概念以及函数表达式的表示方法;5.掌握函数与变量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变量表示方法;2.变量在代数式中的应用;3.函数定义与函数表达式。

难点1.理解函数的概念;2.理解函数与变量的关系;3.掌握函数表达式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1.引入变量概念并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变量;2.让学生举一些例子来解释变量;3.引入常量的概念并让学生解释常量和变量的区别;4.引入函数概念并解释函数的定义。

2. 理解变量在代数式中的应用1.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式子中的变量;2.让学生举例出一个代数式然后带入数值计算。

3. 函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1.解释函数的定义;2.引入函数表达式的表示方法。

4. 函数与变量的关系1.让学生理解函数和变量的关系;2.解释函数表达式中的变量;3.让学生用变量来表示函数表达式。

5. 练习1.带入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学生练习;3.互动式教学。

五、学习评估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在课堂上让学生表现所学知识;3.监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课件PPT;2.试卷模板;3.教学实例。

以上是本节课程的完整教案,希望能够给各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

加强教育良好的教学教案,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受益。

《17.1变量与函数(1)》教学设计

《17.1变量与函数(1)》教学设计

17.1《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打磨后教案)惠安县小岞中学庄文河指导老师:康荣彬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常量和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基本概念;(2)了解表示函数关系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并会用解析法表示数量关系.2.过程性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直观感知,领悟函数基本概念的意义;(2)引导学生联系代数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继续探索数量关系,增强数学建模意识,列出函数关系式.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先看下面的问题.问题1 如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看图回答:(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多少?任意给出这天中的某一时刻,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3)这一天中,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升高?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降低?(公开课打磨后添加)解:(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1℃、2℃、5℃;(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4℃;(3)这一天中,3时~14时的气温在逐渐升高.0时~3时和14时~24时的气温在逐渐降低.(公开课打磨后添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t (时)的变化,相应地气温T (℃)也随之变化.那么在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类似的数量关系呢?(二)探究归纳问题2 银行对各种不同的存款方式都规定了相应的利率,下表是2002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为“整存整取”的存款方式规定的年利率:观察上表,说说随着存期x 的增长,相应的年利率y 是如何变化的.解:随着存期x 的增长,相应的年利率y 也随着增长.问题3 收音机刻度盘的波长和频率分别是用米(m )和千赫兹(kHz )为单位标刻的.下面是一些对应的数值:观察上表回答:(1)波长l 和频率f 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2)波长l 越大,频率f 就________.解:(1) l 与 f 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即lf =300 000,或者说l300000 f . (2)波长l 越大,频率f 就 越小.问题4 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如果用r 表示圆的半径,S 表示圆的面积则S 与r 之间满足下列关系:S =_________.利用这个关系式,试求出半径为1 cm 、1.5 cm 、2 cm 、2.6 cm 、3.2 cm 时圆的面积,并将结果填入下表:由此可以看出,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_________.解:S =πr 2.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大.(公开课打磨后添加)在上面的问题中,我们研究了一些数量关系,它们都刻画了某些变化规律.这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一些数值会发生变化的量.例如问题1中,刻画气温变化规律的量是时间t 和气温T ,气温T 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都会取不同的数值.像这样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variable ).上面各个问题中,都出现了两个变量,它们互相依赖,密切相关(公开课打磨后添加) 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例如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惟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y 是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此时也称y 是x 的函数(function ).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解析法,如问题3中的l300000f ,问题4中的S =π r 2,这些表达式称为函数的关系式.(2)列表法,如问题2中的利率表,问题3中的波长与频率关系表.(3)图像法,如问题1中的气温曲线.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还有一种量,它的取值始终保持不变,我们称之为常量(constant ),如问题3中的300 000,问题4中的π等.(三)实践应用例1 下表是某市2000年统计的该市男学生各年龄组的平均身高.(1)从表中你能看出该市14岁的男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吗?(2)该市男学生的平均身高从哪一岁开始迅速增加?(3)上表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解:(1)平均身高是146.1cm;(2)约从14岁开始身高增加特别迅速;(3)反映了该市男学生的平均身高和年龄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年龄是自变量,平均身高是因变量.例2 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1)圆的周长C与半径r的关系式;(2)火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它驶过的路程s(千米)和所用时间t(时)的关系式;(3)n边形的内角和S与边数n的关系式.解:(1)C=2π r,2π是常量,r、C是变量;(2)s=60t,60是常量,t、s是变量;(3)S=(n-2)×180,2、180是常量,n、S是变量.(四)交流反思(公开课打磨后添加)1.函数概念包含:(1)两个变量;(2)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2.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例如x和y,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惟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3.函数关系三种表示方法:(1)解析法;(2)列表法;(3)图像法.(五)检测反馈1.举3个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函数关系的例子.2.分别指出下列各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1)三角形的一边长5cm ,它的面积S (cm 2)与这边上的高h (cm )的关系式是h S 25 ; (2)若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度数为α,则另一个锐角β(度)与α间的关系式是β=90-α ;(3)若某种报纸的单价为a 元,x 表示购买这种报纸的份数,则购买报纸的总价y (元)与x 间的关系是:y =ax .3.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1)每个同学购一本代数教科书,书的单价是2元,求总金额Y (元)与学生数n (个)的关系;(2)计划购买50元的乒乓球,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 (个)与单价a (元)的关系.4.填写如图所示的乘法表,然后把所有填有24的格子涂黑.若用x 表示涂黑的格子横向的乘数,y 表示纵向的乘数,试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设计上蔡县党店镇一中:安钧凯17.1 变量与函数(2)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7.1变量与函数(2)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设计思路介绍《变量与函数》是八年级数学下册17章第一节的内容。

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的重要数学模型,它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函数有着广泛的应用,初中阶段对函数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我把它单独安排一个课时来学习。

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是以四个活动为载体:1、情境活动:使学生感到容易---我能学。

2、探究归纳: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求知欲---我要学。

利用情境活动中的三个问题的解析式提出”自变量的取值有限制吗’这一问题,从而勾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我想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实践应用:结合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学会。

这一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例题,其中例1是针对单纯解析式中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例2是在实际应用中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每个题目都让学生分组完成,尽量照顾到每位同学的态度,使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4、交流反思:引导学生回顾在活动中的得失,以提高自己---我会学。

根据实践活动的应用,引导学生反省自己在活动中的得失,以弥补不足之处,同时锻炼归纳总结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形成知识体系。

在活动的设计上,我注重了活动的目的性、活动的层次性、活动的思维性以及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所有交流都是在自然进行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暴露思维过程,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

我在课堂上,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内在动机,让他们以强烈的求知欲和饱满的热情来学习新知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17.1变量与函数⑴⑵

17.1变量与函数⑴⑵
写方便,便于作理论上的推导,列表法查看两变量对应数据 时不需计算,图象法直观。但它们都要存在不足,如解析法 中的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不易观察。列表法只能局部反映两 变量的变化情况,图象法只能近似表示变量的对应关系。
17.1变量与函数⑴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 取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叫常量。 2.函数 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对 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x是自变 量,y是因变量,此时也称y是x的函数.
解得: x≤3且x≠± 2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且x≠± 2
例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y是底角度数x的函数,试写 出这个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 y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y
2x+y=180
即 y=180-2x 由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 是锐角,所以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是0<x<90。
制作:遂宁一中HDL
问题1
下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
温度T(oC) 8 6 4 2 0 -2 -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t(时)
看图回答: ⑴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多少?任意给 出这天中的某一时刻,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
这天的6时,气温是-1oC;10时的气温是2oC; 14时的气 任意给出这天中的某一时刻,都能从图中找到这一 温是5oC; 时刻的气温.如这一天3时的气温是-3oC。
半径r(cm) 圆面积S(cm2) 1
π
1.5
2.25π
2

2.6
6.76π
3.2
10.24π

初二数学最新教案-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 精品

初二数学最新教案-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 精品

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17、1 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变量与函数教学目标使学生会发现、提出函数的实例,并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和变量、自变量与函数,理解函数的定义,能应用方程思想列出实例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由下列问题导入新课问题l、右图(一)是某日的气温的变化图看图回答: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任意给出这天中的某一时刻,你能否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是多少吗?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3.这一天中,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升高?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降低?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t(时)的变化,相应的气温T(℃)也随之变化。

问题2 一辆汽车以3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为s千米,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那么,s与t具有什么关系呢?问题3 设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h相等,求圆柱体积V的底面半径R的关系.问题4 收音机上的刻度盘的波长和频率分别是用(m)和千赫兹(kHz)为单位二、讲解新课1.常量和变量在上述两个问题中有几个量?分别指出两个问题中的各个量?第1个问题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温度,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第2个问题中有路程s,时间t和速度v,这三个量中s和t可以取不同的数值是变量,而速度30千米/时,是保持不变的量是常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第3个问题中的体积V和R是变量,而是常量,体积随着底面半径的变化而变化.第4个问题中的l与频率f是变量.而它们的积等于300000,是常量.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2.函数的概念上面的各个问题中,都出现了两个变量,它们相互依赖,密切相关,例如: 在上述的第1个问题中,一天内任意选择一个时刻,都有惟一的温度与之对应,t 是自变量,T 因变量(T 是t 的函数).在上述的2个问题中,s =30t ,给出变量t 的一个值,就可以得到变量s 惟一值与之对应,t 是自变量,s 因变量(s 是t 的函数)。

八年级数学下册 17.1.2 变量与函数 自变量范围课件

八年级数学下册 17.1.2 变量与函数 自变量范围课件
x表示,纵向的加数用
y表示,试写出y与x的
函数关系式.
第六页,共二十页。
分析(fēnxī我): 们发现,横向的加数与纵向的加数之和为10, 即x+y=10,通过这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ī cì fānɡ ,可 chénɡ) 以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y=10-x
12
11 10
(0<x<10 , x为整数)
练习(liànxí) :1.求下列(xiàli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 y =
;3-x
(2) y =
+x-1 .
1-x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例3 在上面(shàng miɑn)试一试的问题(3)中,当MA=1 cm时,重叠 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解 设重叠部分面积为ycm²,MA长为x cm,容易(róngyì)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
先找出自变量x与函数y之间的等量关系
列出关于x, y的二元一次方程
然后用x表示y
最后还要考虑数量的实际意义
第十页,共二十页。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fànwéi)
y=10-x (0<x<10 x为整数 ) (zhěngshù)
y=180-2x
(0<x<90)
y=
1 2

(0 ≤ x≤10 )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jiàozuò)函数自变量的
关系式为
y=
1 2

(0 ≤ x≤10 )
当x=1时,
y=
1
y= 2
1 2
×1²

1 2
叫做(jiàozuò)当x=1时的函数值.
第十七页,共二十页。

17.1.2变量与函数 2

17.1.2变量与函数 2

温故知新
2、 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 y 2 x 3 ( 2) y 3 x
2
(1)全体实数. (2)全体实数. (3)x≠1. (4)x≧2.
1 (3) y x 1 ( 4) y x 2
问题1、填写如图所示的加法表,然后把所 有填有10的格子涂黑,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解 如图能发现涂黑的格子成一条直线.
17.1.2 变量与函数(2)
温故知新
1.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 与变量: (1)长方形的长是8,请写出周长y与宽x的关系式; (2)万州与余家相距65千米,汽车以50千米/时的 速度从万州出发,请写出它距离余家的路程s(千 米)和所用时间t(时)的关系式; (3)请写出n边形的内角和S与边数n的关系式.
如果把这些涂黑的 格子横向的加数用 x表示,纵向的加 数用y 表示,试写 出y 与x 的函数关 系式. y=10-x
(0<x<10 , x为整数)
图 17.1.2
y=10-x
探索
在上面问题中,当涂黑的格 子横向的加数为3时,纵向的 加数是多少?当纵向的加数 为6时,横向的加数是多少? 这里,当自变量x=3时,对应的函数y 的值y=10-3=7 ,就说7当是这个函数当 x=3时的函数值
强化练习
3.一架雪橇沿一斜坡滑下,它在时间t (秒)滑下的距离s(米)由下式给出: s=10t+2t2. 假如滑到坡底的时间为8秒, 试问坡长为多少?
课堂小结
1.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 (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②函数的解析式分母中含有字母时,自变量的取值应 使分母≠0;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 开方数≥0. (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 意义

新华师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函数

新华师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函数

17.1.2 函数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教学内容】《函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第2课时,介绍函数的概念,是典型的概念课,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函数概念,其中函数的概念是本节课核心内容.【教材分析】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刻画了现实世界中一类数量关系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方程、不等式、函数是初中数学的核心概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一类数量关系.本节课是函数入门课,首先必须准确认识变量与常量的特征,初步感受到现实世界各种变量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同时感受到数学研究方法的化繁就简,在初中阶段主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课本的引例较为丰富,但有些内容学生较为陌生,本设计只选取了其中较为简单的例子.考虑到初中列函数的解析式是一个难点,其本质是用含x的式子表示y,本节课中涉及的列函数解析式不是新的教学内容(将来学的待定系数法才是新的教学内容),也不是本节课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把设计的重点放在认识“两个变量间的特殊对应关系:由哪一个变量确定另一变量;唯一确定的含义.”【学情分析】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概念,难以理解定义中“唯一确定”的准确含义.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函数图象、两个变量的关系等生活实例.在本节教学中,试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现实情景入手,引领学生认识变量和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借助生活实例,认识“由哪一个变量确定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的含义是什么?”,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二.目标和目标解析【知识目标】(1)借助简单实例,初步理解变量与函数的关系,知道存在一类变量可以用函数方式来刻画.能举出涉及两个变量的实例,并指出由哪一个变量确定另一个变量,这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3)借助简单实例,初步理解对应的思想,体会函数概念的核心是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能判断两个变量间是否具有函数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简单实例,引领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从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方法,感知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联系的复杂性,数学研究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化繁为简.【情感与态度目标】(1)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引入课题,学生初步感知实际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感知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学科.(2) 借助简单实例,引领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发现、创造”数学知识的乐趣.【目标解析】函数的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知道代数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方程中的未知数求出来后也是一个“已知数”,从“静态”的角度理解字母所表示的数.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具备一些朴素的函数关系的实例.学生初次接触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感知变量和函数的存在和意义,认识常量与变量,理解具体实例中两个变量的特殊对应关系,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变量与函数概念的核心】两个变量间的特殊对应关系:(1)由哪一个变量确定另一个变量;(2)唯一对应关系.【教学重点】借助简单实例,从两个变量间的特殊对应关系抽象出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怎样理解“唯一对应”.【教学关键】借助实例,明确由哪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进而指出由哪一个变量确定另一个变量;“唯一对应”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包括“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不是函数关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已学习了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与开方的运算,学习了列代数式及求代数式的值,会列一次方程(组)及解方程组,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方程中的未知数求出来后也是一个“已知数”,从“静态”的角度理解字母所表示的数.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具有一些朴素的函数实例,依托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抽象的函数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困难】学生对“唯一对应关系”的理解是一个难点,特别是没有实例背景的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应借助学生熟悉的简单实例明确研究函数的目的,理解变量间的特殊对应关系,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关系的本质,是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单值对应).如果直接研究某个量y有一定困难,我们可以去研究另一个与之有关的量x,而x相对于y来说,比较容易研究,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这也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学生的学法应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主.认识“唯一确定、唯一对应”的准确含义.教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函数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领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常量、变量与函数的过程,初步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五、教学过程引言: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里,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存在着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一直变化着的量,要想更好地了解这个客观世界,就离不开研究这些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量的关系,怎样由一个量来确定另一个量。

《变量与函数》课件

《变量与函数》课件
解:因为0< 2 < 3 ,所以当 x=3时,收费为 10 元.
因为 5 >3 ,所以当 x=5 时,收费为 16 元.
0 ≤ x ≤ 20.
3.一盒中性笔有 10 支,价格为 15 元. 请写出购买中性 笔支数 x 与花费的总钱数 y 之间的关系式. 解:根据题意,得 10 支中性笔的价格为 15 元,则 1 支中性笔的价格为 1.5 元. 花费的总钱数 = 单价×购买中性笔数量,即 y =1.5x.
课堂小结

更多同类练习见RJ八下 《教材帮》19.1节方法帮
新知探究 跟踪训练
1.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 36 L,如果每小时
耗油4 L,那么油箱中剩余油量 y L 与工作时间 x h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 y = 36- 4x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 围是 0 ≤ x ≤ 9 ,当 x=4 时,函数值 y= 20 .
(1)请分别写出 x>3 和 0<x≤3 时,表示 y 与 x 的关系式;
分析:①当 0<x≤3 时,一律
按照 10 元收费,即 y=10. ②当 x>3 时,超过 3 公里的
解:y =
部分,每公里加收 3元,则 y
10 (0<x≤3), 3x+1 (x>3).
=10+3(x-3)=3x+1.
2.本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乘坐公里数不超过 3 公里的,一律按照 10 元收费;超过 3 公里的部分,每 公里加收 3 元. 设乘坐公里数为 x 公里(x 为整数), 相对应的收费为 y 元. (2)直接写出当 x=2 和 x=5 时的函数值.
写 根据数量关系写出含有两个变量的等式. 将等式变形为用含自变量的式子表示因变量的

变量与函数 (第2课时)函数

变量与函数 (第2课时)函数

生活中哪些变化过程中存在 具有函数关系的量?
与同伴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发 现的函数关系.
尝试应用
1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
试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 (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S随之改变。
___x____是自变量,__s___是___x___的函数, 关系式是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x__2___________。
(2)秀水村的耕地面积是106 m2 ,这个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随这个 村人数n的变化而变化。
__n_____是自变量,__y___是___n___的函数,
关系式是____Y_=__1_n0_6_________。
2 下列各式中,x都是自变量,请判断y是不是
x的函数,为什么? 若是,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1) 函数关系式为 y = 50-0.1x。 (2) 由x≥0及50-0.1x ≥0,得0 ≤ x ≤ 500。
所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0 ≤ x ≤ 500。
(3)当 x = 200时,函数 y 的值为y=50-0.1×200=30。
因此,当汽车行驶200 km时,油箱中还有油30L。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何 收获和体会.把你的收获告诉 你的同学。

(1)下图是体检时的心电图.其中图上点的横坐标x表 示时间,纵坐标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它们是两
考 个变量.在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
唯一确定的对应值吗?
y
o
x
(2)在下面的我国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与人口数 可以记作两个变量x与y, 对于表中每一个确定的年 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吗?
函数的定义:

第2课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值课件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

第2课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值课件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
2x5 x3 65 33 2
(4)自变量取值范围为x≥3, 当x=3时, y x 3 3 3 0
学习目标
概念剖析
典型例题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当函数解析式为分式时,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分母不等于零的未知数的值. 当函数解析式为被开偶次方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式大于等于零. 当函数解析式为综合算式时,函数的取值范围应使函数的各个部分都有意义.
学习目标
概念剖析
典型例题
(一)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根据刚才问题的思考,你认为函数的自变量可以取任意值吗? 在实际问题中,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往往是有限制的.在限制的范围内, 函数才有实际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函数没有实际意义. 我们把这种自变量可以取的数值范围叫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3)将t=5,代入上式,得Q=-5×25+300=175m³, 即第5 h末,游泳池内还有175 m³水.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使得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实际问题中还要符合实际.
学习目标
概念剖析
典型例题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4.油箱中有油30kg,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每分钟流出1kg,则油箱中剩余 油量Q(kg)与流出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Q=-t+30 ,自变 量t的取值范围是0≤t≤30 .
故B正确.
学习目标
概念剖析
典型例题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2.已知x与y的关系式为y=3x-2,当x=2时,对应的函数值为( C ) A.6 B.2 C.4 D.3
分析:将x=2代入关系式有:y=3×2-2=6-2=4,故选C.
学习目标
概念剖析

华东师版八年级下册数学针对性练习:17.1.2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

华东师版八年级下册数学针对性练习:17.1.2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

17.1.2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函数值知识针对练习:知识点 1 函数的关系式1.一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乙地,他以8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用了4小时到达乙地.当他按照原路返回时,汽车的速度v (千米/时)与时间t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 .v =320tB .v =320tC .v =20tD .v =20t2.已知两个变量x 和y ,它们之间的3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可能是( )A .y =xB .y =2x +1C .y =x 2+x +1 D .y =3x 知识点 2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线上以35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行驶,它驶过的路程s (千米)是所用时间t (时)的函数,这个函数关系式可表示为________,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1)y =-13x +8; (2)y =42x -1;(3)y =x -2; (4)y =-11+x 2.知识点 3 函数值5.若y 与x 的关系式为y =30x -6,当x =13时,y 的值为( )A .-4B .4C .5D .106.生活用电每千瓦时0.545元,小明家7月份所用电费y (元)与这个月用电量x (千瓦时)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通过查电表,知道x =100千瓦时,那么小明家应付电费________元.提升练习:7.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0 cm ,底边长为x cm ,腰长为y cm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y =50-2x (0<x <50)B .y =50-2x (0<x <25)C .y =12(50-x )(0<x <50)D .y =12(50-x )(0<x <25)8.当x =2时,函数y =kx -2和y =2x +k 的值相等,则这个函数值是________. 9.已知一水池中有600 m 3的水,每小时抽掉50 m 3.(1)写出剩余水的体积Q (m 3)与抽水时间t (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8 h 后,池中还有多少水?(3)多长时间后,池中还有100 m 3的水?10.如图,△ABC中边BC的长为10 cm,BC边上的高为AD,当点A沿AD所在直线向点D运动时,△ABC的面积发生了变化.(1)指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和变量;(2)若△ABC的高为x(cm),△ABC的面积为y(cm2),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3)当高AD从8 cm变化到3 cm时,求△ABC的面积的变化范围.17.1.2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函数值答案详解1.B 2.B3.s =350t t ≥04.解:(1)x 为任意实数.(2)x ≠12.(3)x ≥2.(4)x 为任意实数.5.B [解析] 当x =13时,y =30×13-6=4.故选B.6.y =0.545x (x ≥0) 54.57.D [解析] 根据题意,得x +2y =50,y =12(50-x ).因为2y >x ,所以50-x >x ,即x <25.所以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0<x <25.8.10 [解析] 由题意可知2k -2=4+k ,故k =6,那么这两个函数分别为y =6x -2和y =2x +6.将x =2代入任一个函数关系式中,可得y =10.9. [全品导学号:29894040](1)Q =600-50t (0≤t ≤12) (2)200 m 3(3)10 h10.解:(1)∵在变化过程中线段BC 的长度不变,∴根据常量的定义可知线段BC 的长是常量.∵点A 沿AD 所在直线向点D 运动,∴AD 的长度在逐渐变短,∴线段AD 的长是变化的量.∵高AD 变化,∴△ABC 的面积也在变化.故常量是线段BC 的长,变量为线段AD 的长和△ABC 的面积.(2)∵△ABC 的面积=BC ·x 2,∴y =10x 2=5x ,∴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y =5x .(3)当x =8时,y =40;当x =3时,y =15.∴△ABC 的面积的变化范围为15 cm 2≤△ABC 的面积≤40 cm 2.。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与性质2、能灵活运用函数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较综合的问题过程与方法体会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在动手作图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综合问题难点:学会从图象上分析、解决问题三、教学准备多媒体,作图工具四、教学方法分组讨论,讲练结合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首先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有什么性质?讲授新课:3、作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4、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支双曲线组成的(通常称为双曲线)。

②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

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不相交,它们都不过原点。

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3、反比例函数x ky =的图象,当k>0时,在每一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 减小;当k<0时,在每一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

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顺利地完成解答;②学生是否能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结合起来理解。

(二)例题分析例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2,6)。

这个函数的图象分布在哪些象限?随自变量的增大如何变化?点B (3,4)、C (544,212--)和D (2,5)和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①是否理解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就是值的确定;②点是否在图象上,只需将点的横、纵坐标代入解析式,看是否符合解析式,即可判断。

《变量与函数》课件

《变量与函数》课件

二、函数
1. 函数的定义
函数是一段可重复使用的代码,用于执行特定的任务。它可以接受参数并返回结果。
2. 函数的调用
我们可以通过调用函数来执行其中的代码,并传递参数给函数以获得所需的结果。
3. 函数的返回值
函数的返回值是函数执行完毕后返回给调用者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获取函数的返回值来使 用它。
三、实例演示
《变量与函数》PPT课件
欢迎来到我们的《变量与函数》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一起探索变 量和函数的概念,学习它们在编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让我们 开始吧!
一、变量
1. 变量的定义
什么是变量?变量是用于存储数据的容器,可 以在程序中赋过赋值语句,我们可以将值赋给变量并在程 序中使用这些值。
1
1. 变量实例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例了解如何定义、赋
2. 函数实例
2
值和使用变量,以及变量在程序中的作 用。
现在,我们将展示一个函数的实例,演
示如何定义函数、调用函数,并解释函
数返回值的概念。
四、总结
1. 变量和函数的区别
变量和函数在编程中有不同的角色和用途,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编写高效的代码至关重 要。
2. 变量和函数的应用
掌握变量和函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后,我们可以将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发创新的程 序。
3. 其他相关知识
除了变量和函数的基本概念外,我们还会介绍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函数的递归调用,以及 在不同编程语言中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2.某小汽车的油箱可装油30L,每升汽油 2.8元,该小汽车原有汽油10L,现再加汽油x L,求油箱内汽油的总价y(元)与x(L)之间的
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倍 速 课 时 2 y x 2
1. 在上面“试一试”中所出现的各个 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有限制吗?如 果有,写出取值范围。写到书上
y 10 x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x取1到9的自然数)
y 180 2 x (0 x 90 ) 1 2 y x (0 x 10) 2
(1)(2)中x取任意实数,3x-1都有意义 解: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3)中,x≠-2时,原式有意义. (4)中x≥2时,原式有意义.
P32
练习题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5 x 7
(1)y= (3)y=
3 4x 8
2
;(2)y=x2-x-2; ;(4)y= x 3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P31页 (1)学生填写 如图所示的加法表,然 后把所有填有10的格子涂黑,你能发现什么?
y
6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2 5 x
y 10 x
如果把这些涂黑的格子横向的加数用 x 表示, 纵向的加数用 y 表示,试写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 式.
P31 (2)试写出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 度数 y 与底角的度数 x 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 y 180 2 x
P32 例 2 在上面试一试的问题( 3 )中,当 MA=1 cm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解 :设重叠部分面积为y cm2,MA长为x cm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1 2 x y= 2 1 2 1 当x=1时,y= 1 2 2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1 答:MA=1cm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cm2 2
P32页 练习题2
2.分别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及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某市民用电费标准为每度0.50元,求电 费y(元)关于用电度数x的函数关系式;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20cm2,设它的底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边长为x(cm),求底边上的高y(cm)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3).在一个半径为10 cm的圆形纸片中剪去一个 半径为r(cm)的同心圆,得到一个圆环.设圆环 的面积为S(cm2),求S关于r的函数关系式.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双桥中心学校 尧义平
P30页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
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还有一种量, 它的取值始终保持不变,称之为常量. 函数概念 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 中,有两个变量,如x和y,对于x的 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 我们就说 x 是自变量, y 是因变量, 此时也称y是x的函数. 函数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 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P32 3.一架雪橇沿一斜坡滑下,它在
时间t(秒)滑下的距离s(米)由下式 给出:s=10t+2t2.假如滑到坡底的时间为 8秒,试问坡长为多少?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1.已知长途汽车开始两小时的速度是 45km/h以后的速度是40km/h,写出汽车行 驶的路程S(km)与时间t(h)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y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x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P32 (3)如图,等腰直角△ABC的直角边长与 正方形MNPQ的边长均为 10 cm, AC与 MN在同 一直线上,开始时 A点与 M点重合,让△ ABC向 右运动,最后 A 点与 N 点重合.试写出重叠部分 面积ycm2与MA长度x 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在上面“试一试”的问题( 1 ) 中,当涂黑的格子横向的加数为 3 时, 纵向的加数是多少?当纵向的加数为 6 时,横向的加数是多少?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例1 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 y=3x-1; (2) y=2x2+7;
(3 ) y =
1 ; x2
(4) y= x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