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蕴含的几个维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蕴含的几个维度
r730年代为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艾思奇饱含深情地写了哲学讲话一书后改名为大众哲学该书非常通俗地阐述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内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最革命的哲学理论点燃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的革命热情引导他们摆脱犹豫彷徨悲观失望毅然投身民族解放的时代洪流
21 0 1年 l 1月
社 会科 学家
1 3 0
空洞抽象的调头 ; 反对装腔作势 , 夸夸其谈 ; 反对形式 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 。 通过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具体化 主义和概念游戏 , 贫乏 , 枯燥。要达到语言大众化 , 解 表 明党 和政府 运用 马克 思 主义 理论 , 护 群众 利 益 在 维 态 度上 , 放下 臭 架子 , 当小学 生 ”要 “ 系群 众 ” 的决心和行动 , 要 甘 , 联 、 让老百姓分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 表群 众 ”与群 众 打成一 片 。“ 代 , 如果不 但 口头上 提倡 业 的成果 。
收稿 日期 :0 1 1 — 0 2 1- 0 1
基金项 目:本文是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 点课题—— “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 调查研究 ”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课题号 :JZ 0 1 D 7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 教计 划资助项 目的阶段 性成果 之一 , 目编 号 : B S 2 1Z 1 ; 项
P HR2 1 0 3 3 0 0 8 3
作者简介 : 李俊卿 (9 4 )女 , 1 6 一 , 北京人 , 北京联合 大学商务学 院副教 授 , 究方 向: 研 思想政治教 育; 张泽 ̄(9 3 )山东 淄博 17 一, 人, 经济学博 士 , 副教授 ,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 , 究领域 : 研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重要维度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重要维度

排 , 大众 了解“ 么办 ” 让 怎 。从 “ 么 看” “ 么 办 ” 怎 到 怎 体现 了 推 进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理 念 的 重 大 转 变 。 这种新 理念 实 现 了从 单 纯 注 重 思 想 认 识 一 个 维 度 向综合 考量认 识和利 益两个 维度 的根本 转变 。
和政府 的各 项 应 对 措 施 以及 对 人 民大 众 的利 益 安
这 样一个 经 济 文化 落后 的东 方 大 国在 极 短 的 时 间
里 就取得 了举 世 瞩 目的 巨大成 就 。当然 , 们 也要 我 清醒地 看 到 , 在新 的历 史 条 件 下 , 进 当代 中 国 马 推 克恩 主义 大众 化 还存 在 着 一些 困难 和 问题 。例如 , 教育 、 医疗 、 房 等 制 度 的市 场 化 改 革 使 得 人 民群 住
M a. r 2 2 01
推 进 当代 中 国马 克思 主义 大众 化 的两 个 重要 维 度
刘 向 军
( 宁 师 范 大 学 政 治 与行 政 学 院 , 宁 大连 1 6 2 ) 辽 辽 10 9
摘 要 : 进马 克思 主义大众 化 的两个 重要维 度就 是 , 推 既要 不 断提 高大 众认 识 , 要切 实 维护 也 大众 利益 。长 期 以来 , 多理 论工作 者往 往把推 进 马克 思 主义 大众 化 问题单 纯 视 为思 想认 识 很
党 的路 线 方 针 政 策 的 大 众 立 场 也 存 在 着 质 疑 。所
有 这些 质 疑 严 重 阻 碍着 当代 中 国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收 稿 日期 :0 11 — 2 2 1 — 11
针政策 在政治 、 济 、 化 、 经 文 民生 等 各个 领 域 都 能 够

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三个维度

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三个维度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9 0 3 (0 10 —0 9 0 10 — 39 2 1 )500 —4
推动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在十七大
上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一
( ) 论 的创新 维度 一 理
“ 抓住 了事物 的根本” 首先要表达人民大众 的根
通俗性 、 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主义 ” 三 “ 与具体 问题 结合 的维度
个重大创新理论都是在前面重大创新理论体系的
基础上进行 的, 是对前面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 是 同一理论主题的不断彻底化过程, 它永无止境 。 正如 恩格斯所说 :不存在任何最终 的东西、 “ 绝对的东西、
本 ”” 【 。所谓抓住 了事物的根本 , 有多层涵义。
求, 如邓小平关 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中明确的“ 消灭 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 ,三个有
收 稿 日期 : 0 卜 0 —1 21 8 2
作者简介 : 小明, 解放军西安政 治学院基础 系硕士研 究生 , 究方向为 当代 中国马克 思主义。 裴 男, 研

裴小明 : 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三个维度
利于”标准明确的 “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 平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明确的“ 代表最广大人 民
群众 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 明确的“ , 坚持 以人为
毫不损害伟人 的理论家形象。通俗化也不能以降低
理论的真理性为代价 ,即便是宣传教育者 面向文化 素养低的群众进行宣传时 ,也不能降低马克思主义 的真理性, 使其简单化 、 庸俗化。坚持整体性与点滴
本 ” 都鲜明地体现了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这 等, 个理论体系又是一个开放 的理论体系 ,它是在理论 与实践 的双 向互动中逐步发展完善的 ,由于实践 的 继承性与逻辑性决定 了理论的继承性与逻辑性 , 每

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维度

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维度

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维度胡长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08月03日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命题,至少包含着两个重要维度,即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维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的反映,表达着马克思主义对于掌握群众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通过不断把自己尘世化,来掌握群众,为群众所接受并运用的群众化。

这里一方面是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群众,让群众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让群众懂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在此,实现话语范式从学术向生活的转换、用群众听得懂的群众性话语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明白是关键,实质是理论揭开神秘面纱,抛却艰深晦涩的学院语言,走下神坛,走向大众,走向日常生活,把自己生动化和通俗化。

这是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维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表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以一种反思的精神,从宽广的历史视野出发客观分析人们的现实实践,特别是分析现实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因为问题往往孕育着理论致思的方向,成为理论发展的动力。

其次是通过具体的抽象,坚持与时俱进,把现实中具有历史合理性和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上升为理论,揭示现实实践的本质及其历史必然性,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这是群众创造理论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内容创新,其基本要求是“想着说”,而不是“照着讲”,是要给人类提供新知识、创造新理论,而不是摘摘抄抄给人们重复到处可见的旧观念,是对人们现实实践的反思和总结,而不是对已有理论照本宣科地复制和剪贴。

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人们更多只是自觉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维度,而忽略了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维度,更多只是注意到了理论掌握群众的要求,而忽略了大众实践发展理论的作用。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维度_郑第腾飞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维度_郑第腾飞
④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如果不 能及时呼应时代生活主题, 就会丧失了解构、 超越、 引领现实生活的现实力量, 最终丧失其生 。 命力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 — —这是为这样工作尽的一份力— — —首先不是联系原本, 而 ⑤ ” 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指出, 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来进行的 。 副本即哲
《东南学术》 2016 年第 2 期 再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鲜明的生活指向 。马克思主义大众形态过于凸显, 也会相对消解 革命性和超越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性 、 的精髓和灵魂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实现马克思主义批判性、 革命性和超越性与现实生活的契 合。马克思主义在对大众生活深刻反思和总结的同时 , 应该对现实生活永远保持警醒, 实现对 大众生活的超越性引导, 做时代的开拓者和领路人。 人民大众由于其自身受资本逻辑和政治 逻辑的奴役和压迫, 有时候会丧失独立人格和否定、 超越意识, 只懂得在现实生活面前亦步亦 趋, 沦为现实生活的奴仆和婢女。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 须实现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启蒙, 启发大众的批判意识和超越意识, 提高人民自我解放的觉悟, 从生活的自发走向生活的自觉。同样, 作为学术形态主体的哲学家必须走出书斋对当下中国 , 问题和中国道路进行深入研究 立足于解决现实生活的重大问题, 洞悉时代脉搏, 呼应现实生 活的诉求,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 最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的价值旨趣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目标就是最大程度 地整合政治形态、 学术形态、 大众形态, 凝聚三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处 理好意识形态一元和社会价值多元的关系 , 即在承认现实生活基本矛盾的前提下 , 注重与各种 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对话和交流, 以期实现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引导 , 达到社会最大程度的 。 。 共识 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之一 马克思主义并不故步自封, 其创始人反对 “圣经” , “会给我过多的荣誉, 将自己的理论看成是包揽一切的完美的 因为这样 同时也会给我 瑡 瑏 , 而是以科学的、 过分的侮辱” 开放的态度注重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对话和扬弃。 这是马克 思主义最宝贵的理论品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并不像中世 而是正视现实, 将社会价值多元看成是社会进 纪宗教那样对异教徒进行无情打击和残酷迫害 , 步的一种体现。马克思主义没有迷失其对现实生活基本矛盾的判断 , 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 瑢 瑏 , “ ” , 的价值主导性立场不动摇的同时 坚持 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 契合生活多样性的要求, 注 重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对话, 兼顾到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诉求 , 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各种社会思 实现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程度的认同。 当下马克思主义必 潮和价值诉求的规范和引导, 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 , 用共同理想来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 注重和各种非 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对话, 从而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总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实现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对话 , 关键 , 、 , 在于马克思主义不能迷失方向 不能丧失为时代立言 为大众立命的使命 不能丧失对当今时 代和现实生活的理解、 批判、 建设和引导的愿望和能力。马克思主义要想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作 为, 就必须关怀人民大众、 关心现实生活、 关注中国问题, 走大众形态、 政治形态和学术形态相 统一的发展之路。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马克思主义被许多人认为是高深的理论,专门用来探讨社会结构和历史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神其实并不高深莫测,而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虽然在学术界有其专业化的分支,但其实质是一种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和分析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变身边的社会现实。

日常生活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可以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观察。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而这种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得到体现。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会发现工作和职业对于个人和家庭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正是生产关系对于个体的表现。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思考工作和职业对于生活的影响,进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而这种社会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

家庭、社交、人际关系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关系往往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和情感。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分析这些关系背后的社会现实和利益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关系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类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而这种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常常会面对压力、挫折、困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社会现实和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解放。

日常生活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运用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变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现实,进而提高个体的认识能力和生活品质。

我们应该积极推进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探讨,为日常生活的改善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维度谈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难题

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维度谈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难题

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维度谈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难题[摘要]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历了一百多年,期间出现过诸多问题,相应的也提出过诸种的解决方法。

这些问题与解决方法都是从政治维度出发,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的维度。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日常生活的思想方向,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了思维开拓作用,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单纯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有利于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四大难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维度大众化难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又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命题,从马克思主义传入到中国那一刻开始就纠缠困扰着我们。

考量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出现诸多的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泛化倾向”、“马克思主义神圣化倾向”、“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倾向”、“马克思主义混乱化倾向”、“马克思主义形式化倾向”、“马克思主义兜售化倾向”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学者结合中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也提出诸多的解决方案。

例如,有的学者站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执行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上认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深入研读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

在宣传普及上,应该“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

在实践中,应“走出书斋”,“及时把握重大舆情,为人民群众释疑解惑”;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者——政府的角度上,认为政府,尤其是党,应该加强思想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构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阵地”;还有的学者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认为群众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抵制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

其一 ,人们 自己的生活 ”是 马 克思 主义 实践 哲 生活 和 日常生 活 。 日常 生 活是个 人 全部 的 活生 生 的 “
学的根本视域 ,是世界观得 以产生的基础。早在任 感 性 活 动, 会 经 济 、 治 、 社 政 文化 构 成 了非 日常生 活 《 茵 报 》 编 时期 , 莱 主 马克 思 就 曾批 判 青 年 黑格 尔 派 领域 。 对二者 的关 系理 解 中 , 克思 主义 认 为现实 在 马 把 现 实生 活排 除在理 论 视 阈之外 、陶醉 于纯粹 的抽 世界和意识存在 的前提是人们的 1常生活 ,是在实 3 象思 辨 、 造 自我完 满 的哲学体 系 的做法 。 一方 面 际生 活 中的现 实的个 人 。 克思恩 格斯 在《 构 他 马 德意 志意 批评德 国哲学脱离实际 , 涩 、 艰 孤芳 自赏 的弊端 , 另 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 的第一个前提无疑 “
[ 关键词 ] 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 , 日常生活世 界 , 理论 自觉
[ 中图分 类号 ] A8 [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0 4 4 7 (0 2 0 — 0 0 0 10 — 15 2 1 )5 0 4 — 3


马克 思主义 与 日常生 活世 界的 内在逻 辑
展 。 ”… (3 以 , 克思 主义 视 阈 中 的世界 是 现实 p) 7所 马
化 的理 论 自觉 。 关 照 日常 生活 , 日常生 活 进 行 批 判 和 改造 是 马克 思 主 义 的 理论 旨趣 。 以 日常 生活 维度 对
推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就是要将 马克思主义 内化 为人 民群众生活的行动指南 ,成为推 动社 会经济发 展, 提升个体生活幸福 , 促进人 的全 面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

论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V o 1 . 3 1 N o . 5
O c t .2 0 1 3
【 哲学阐赜】
论 日常 生 活 维 度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王 益 仁
( 中国人 民大学 哲 学院, 北京 1 0 0 8 7 2 )

要: 当前学界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研 究上的误 区主要是脱 离文本 的任 意 曲解和执 着于 片面深刻 的 自圆
问题 , 如 马 克思 主 义 大众 化 理论 是 什 么 ? 马 克 思 主义 大众 化 理 论 要 干 什 么 、 怎 么 干 ?对 于这 些 问
将其 放置 在 马克思 主义 哲学 理论 这 个 大 背景 中来
讨论 , 也 就是 说 , 马克思 主义 大众 化 理 论 的基 本 精
神应 该也 必须 和 马克思 主义 哲 学 的基 本 神韵 保 持
化理 论成 为 任 人 打 扮 的小 姑 娘 时 , 所 带来 的 严 重 后果 不仅 是社 会各 界对 于 马 克思 主 义 大众 化 的 曲
解, 而且 在实践 中必将 产生 误 导 作用 , 从 而不 可 避 免地 导致 马克 思 主义被 边缘 化 。
马克 思 主义大 众化 理论 存 在 一些 久 争 不 下 的

4 0・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1 3丘
马 克思 主义 大众 化是 随 着 马克 思 主 义 理论 和 实 践发 展 的双 重 需 要 而 不 断发 展 的理 论 形 态 , 对
主 义 理论 的某一 点作 出虽 然深 刻 但失 之 片 面 的解 读 。这 一类 的 马克思 主义 大众 化 解读 往 往 是 在 马
于马克 思 主义 大 众 化 理 论 是 什 么 , 或 者 说 要 干 什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日常生活理论维度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日常生活理论维度
主义?” 8这需要将理论关切转化为对群众 日常生活的现 [o ) 3 8 r ( 6 实关怀。历史经验也表 明, 能否注意到 日常生活与非 日常生 活 的区别 , 并正 确处理好二者关系 , 对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的
理 论 和 实 践 有 重要 影 响 。
理论支撑” () p。改革开放 以来 , 7 由于正确处理了 日常生活与 非 日常生活的关系 , 使群众在拥有较高质量 日常生活的同时
能积极参与到非 日常生活 中去 。 从而极大推动 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进程。这表明,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须从 中国的非 日常 生活 与 日常生活实际出发 , 解决其 中的问题 , 二者不可偏废 , 这也是 日常生活理论所关 注的。
首先 ,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 必须针对 中国的非 日常 生活 和 日常生活特点 , 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过
编 号 :2x 2 0 0 xsD 18 5 1

1 ・ 2
认识到 日常生活与非 日常生活 的区别 , 并协调好二者 的辩证 关 系, 对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 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影 响。 新 中国成立前 . 我们党非常注重将 理论关切 转化为现实 关怀 , 同时又将 现实关怀上升 到理论层面 , 日常生 活与非 在 日常生活两个领域推动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 。一方面 , 我们 党
程 中面临的基本问题是 国强 民富 , 这体 现在 两个方面 : 在非
其次 ,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也表 明 , 能否深刻
作者 简介 : 谢加 书(9 3 ) 男, 17 一 , 华南理工 大学思想政 治学院讲师 , 士。 博
基金项 目:0 2 2 1 年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 业务 费专项资金 资助“ 新媒体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 的阶段性研 究成果 。项 目

浅论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浅论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以人 民群 众 日常生活为基础 , 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进马克思 主义在人 民群众 日常 生活 中的普及 推 深入 , 是实现 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 。 实践层 面, 在 要切 实关注人 民群众衣食住行等 日常生活的
实际问题 , 同时创新传播途径 , 写人 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亲近性 文本 。 编
上 l 匕 ^ 厶 Tr i n 』 J 一 正 r1 j £ 址 上 厶 _ | n l £ ‘ L — 、 t一 r — 一 田 —1 + — .
改革 开 放后 ,各种 鱼 龙混 杂 的西方 主 义 和思 潮
r t I 、王 ^ :1 = l I 寸| I 、 = — 一 ^ . ● t. ● 口 、 - . ’ 4 _ … 、 h
关 于 “ 活 ” 中 国生 活 学 首 倡 者 黄 现瑶 先 生 指 生 , 出 : 生 活狭 义 上是 指人 于 生存 期 间 为 了维生 和 繁衍 “
任何人都不能脱离 日常生活领域而孤立存在。所以 ,
人 民群众 日常 生活 领 域是 马 克思 主 义大 众 化需 要 关 注 和面 向的重要 领域 。
思 主义 理 论 内化 为人 民群 众 日常生 活 的指 导 思 想 ,
非 日常生 活 则是 以 “ 会 总体 或类 的存 在与 再 生 产 社 为宗 旨” 圈的活 动 , 括 社会 生 产 、 营管 理 、 共 事 包 经 公
务、 自觉的精神文化活动等 。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文 中 , 马克思和恩格斯
曾明确 指 出 :人 们 为 了 能够 ‘ 造 历 史 ’必 须 能 够 “ 创 , 生活 。但 是为 了生 活 , 先就需 要 衣 、 、 以及其 他 首 食 住
东 西 ,因此第 一历 史 活 动就 是 生产 满 足这 些需 要 的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把握好三个维度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把握好三个维度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把握好“三个维度”陈南坤(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 518055)摘要: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现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从“真善美”三个维度出发,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维度真善美作者简介:陈南坤(1983—),男,湖北黄冈人,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2]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眼于内容与规律的“真”、目的与形式的“善”、过程与方式的“美”,才能更好地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性。

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把握好“真”的维度“真”,即合规律性,反映人同世界的认知关系,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3]也是人类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的客观前提。

因此,把握好“真”的维度,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

内容“真”,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因为我们要推进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核心要义就是要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悖离了这一点,就等于悖离了我们的初衷,推进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在推进中把握好内容“真”,一是要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概括,是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阶级性的高度结合。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探析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探析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探析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现实的人及人的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重要视角。

日常生活作为独立于非日常生活的空间和人的重要存在环境,为当下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现代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域。

重视日常生活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长空间和传播环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增强科学性、合法性与生命力的重要环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路径,对增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下中国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并非表层意识形态宣传的权宜之计,其深层目的在于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信仰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得到人们的理性认知和价值认同。

因此,以日常生活为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传播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理论阐释,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概念、必要性和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概念从理论学说、价值理想和政策主张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从理论诉求和现实需要两个角度深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性。

从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其日常生活化的现实基础和逻辑必然,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性是其日常生活化的理论旨归,马克思主义的生活性是其日常生活化的本质体现。

从现实角度看,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分离和相关理论的缺失在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日常生活领域的阐释和引导。

同时,系统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对于理论自身和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问题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进行深入分析,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日常生活渗透的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理论的生活化内涵不足、理论的通俗化表达不够、理论的现实性传播不强及理论的实践性功能不大等四个方面。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似乎有所褪色。

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想和解放人类的理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性,进而指导个人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马克思主义对个人、社会、家庭和工作生活的影响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影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实现自身的发展。

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理解,也可以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共同提高。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对个人、社会、家庭和工作生活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指导作用,为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大众化普及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作用,可以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为构建更加公平、和谐、民主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和实践路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目标作出贡献。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的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研究

动, 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 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 活就必须每 日每时去完成它, 现在和几千年前 都是 这样。 ” “ 因此任何历史观 的第一件 事情就是必须注 意上述 基本 事 实 的全 部 意 义 和全 部 范 围 , 并 给 予 应 有 的重 视 。 ” … 这一 论 述 不仅 彰 显 了马 克 思 主 义 “ 只 求深入全面地领悟 在地面上遇到的 日常事物 ” 的 理论 品质 , 也 说 明了作 为人类 一切 历史 的首 要前 提——人的生存和再生产的 日常生活活动在本体论
的本体论基础 , 丰富精神生活以提升 日常生活的真理性 内涵, 把握信息社会 以塑造 日常生活的时代化形态。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日常生活; 大众化传播
中图分 类号 : A 8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 6 9 1 7 ( 2 0 1 3 ) 0 2— 0 0 0 8— 0 4

马克 思主 义大 众化 的 日常生活 维度 研究 生 活世 界 纳 入 到 历 史 研 究 的视 野 当 中 , 这 对 于 他 们
活在表面上显得卑微无奇 , 但其背后却蕴藏着 无 限 的创造力与巨大的解放潜能 , 人们正是在 日常生活
最终超越包括康德 、 费希特 、 费尔 巴哈等在 内的一切 旧历史观而创立崭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发挥 了关键 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 历史中的决定性 因素 , 归 根结 底是 直 接 生 活 的生 产 和 再 生 产 , 历 史 不 应 被 看 成是某种脱 离 日常生活的东西。因此 , 日常生 活的
理论 维度 是 马 克 思 主义 不 可 或 缺 的 重 要 内容 , 那 种
中制造 、 传播和接受诸如哲学、 道德 、 艺术 等意识 形 态, 这些意识形态也只有在 日常生活 中才能真 正影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220现代交际·2019年14期作者简介:刘雨萌,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徐朵,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刘雨萌 徐朵(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1)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深刻含义,总的来说,它是为人民服务的主义,也应该是为人民所用的。

然而,当前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疏离,进而导致在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面临着种种考验。

因此,要实现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从理论、社会、个人等层面着手,发现问题所在,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体系,改变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图式这些具体路径来实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日常生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路径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4-0220-02自马克思传入以来,我国就一直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达到知、信、行上的统一。

而日常生活作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领域,必然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只有回归到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掌握人民的现实需求,切实解决好人民的生活难题,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场域众所周知,日常生活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的繁衍进化,步步进阶,无一可以脱离日常生活而独立进行。

同样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离不开日常生活这个重要场域。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1]首先,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作者:韩美兰来源:《理论探索》2012年第05期〔摘要〕日常生活世界是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新领域,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自觉。

关照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和改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

以日常生活维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民群众生活的行动指南,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个体生活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世界,理论自觉〔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5-0040-03一、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逻辑以日常生活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需要思考的是马克思主义能不能与日常生活对接。

的确,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特别阐释“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层次上与日常生活保持着独特关系,呈现出了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逻辑。

其一,“人们自己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根本视域,是世界观得以产生的基础。

早在任《莱茵报》主编时期,马克思就曾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把现实生活排除在理论视阈之外、陶醉于纯粹的抽象思辨、构造自我完满的哲学体系的做法。

他一方面批评德国哲学脱离实际,艰涩、孤芳自赏的弊端,另一方面又根据自己对哲学的理解,把哲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当作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 〔1 〕(P58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 〔1 〕(P73 )所以,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世界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人的世界,正是在此视阈下,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社会生活实质的实践性,发现了人类历史的秘密,构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其二,日常生活的现实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动力。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现实生活包括非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个人全部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构成了非日常生活领域。

在对二者的关系理解中,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世界和意识存在的前提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在实际生活中的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 〔1 〕(P67 )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简单事实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 〔2 〕(P776 )马克思发现了日常生活的意义,但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对实际地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与资本家的经济社会生活、日常生活进行了考察,由此构成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重要基础。

由于劳动是人对自然的关系活动,是日常生活首要内容和展开的基础,所以,马克思首先对资本主义劳动进行了批判,由此发现了一个最常见的基本经济事实,即劳动者及其产品的异化,进而指出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异化,并透过劳动异化看到了劳动与人的关联性,即劳动是人的生成过程。

所以马克思把劳动的自由、劳动的权利,劳动工具与劳动成果的归属看作是使劳动者从日常生活各种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前提条件,进而指出了劳动异化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及人的解放问题。

这就触及到了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物质根基,即只有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切入了现实生活的物质根基,而不是形而上的绝对理念式的诉求,所以才把工人阶级生活的改造,诉诸于社会矛盾的解决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改造的基础上,开启了生活改造的现实路径。

正由于此,马克思主义本质上不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变革理论,而是生产方式的革命的理论。

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与列夫菲尔、赫勒等日常生活文化批判理论质的不同。

其三,日常生活的解放是自由人联合体的最后体现。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是通过在实践中否定束缚人的社会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

自由人联合体的最后体现就是人类生活中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消灭,劳动异化消灭,日常生活的解放。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范畴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为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 〔1 〕(P85 )上述三个层面说明:第一,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内在视阈,马克思主义正是从现实的个人的生活出发创立了实践的世界观。

所以,马克思主义走向日常生活不是外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权宜之计,不是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品位,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的根本要求。

第二,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研究,是对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对人自身价值和人生存意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注人、发展人、解放人的人文情怀。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注日常生活的旨趣所在。

第三,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是一种实践哲学式的关注,它从日常生活出发,但又不囿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反思和超越。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维度的实质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的内在逻辑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不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从理论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不是生活哲学;从效用上讲,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囊括大众日常生活的具体问题,为大众提供立竿见影的工具。

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伊格尔顿针对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生活的内在关系时说到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某种人类哲学或宇宙奥秘,它并不应该责无旁贷地从改变敲碎熟鸡蛋的习惯到尽快去除小黄猎犬的虱子种种事情发表意见。

马克思主义,笼统地说,叙述了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是如何转变到另一种生产方式的。

讲起体育锻炼或封嘴进食是否是最好的减肥之道,没有引起你的兴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缺陷。

妇女运动目前对百慕达三角仍然一言不发,也同样不是它缺点。

” 〔3 〕(P33-34 )看不到这点,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从日常生活的价值与意义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不是要混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把日程生活政治化。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不同于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领域。

日常生活作为个人生存和发展领域,尽管与非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毕竟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身的结构、内容和发展规律,是充分展示人的自在性、自主性和个性的场域。

改革开放前,我们也有过马克思主义走进日常生活的努力,但今天看来,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关系的误解,过于重视非日常生活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忽视日常生活领域,甚至以非日常生活挤压日常生活的现象,导致日常生活畸形。

如:日常生活中,大众的衣食住行严重的趋同非日常生活:为防止生活“资产阶级化”,个体的衣着全国上下一片绿;吃饭要经常忆苦思甜;人们的日常交往必须提高阶级警惕,与“黑类分子”划清界限,甚至找对象、结婚也要依赖组织;传统节日提倡“革命化”等等,生活逻辑被政治逻辑所代替。

这是今天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之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其实质在于对日常生活的改造与引领,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以各种形式回归大众化的日常生活场域,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批判和意义反思,通过改造生活和引领生活,内化为人民群众生活的行动指南,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个体生活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

日常生活的文化属于大众文化,指导大众日常生活的思维总体上看是经验的、非理性的,西方学者也以此来否定理性主义文化。

但当我们对实际生活进行考察时,都会发现其深层次上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人们生活、生命的价值理念,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无不隐含着不同个体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体现着不同的生活境界。

执着于理想生活,追求生活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思考的更高立意。

所谓对日常生活的文化批判,引领生活,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大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价值批判,逐步改造由于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传统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中已不适应现代人发展的传统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克服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在对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反思、生活境界提升的层面上,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渗透到大众的日常思维、日常行为准则、日常心理,引领大众,为大众提供超越日常生活物质世界实现个人价值升华的意义和信仰体系,并作为一种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当代日常生活中去。

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引领大众批判和超越现实的过程。

三、日常生活维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一般意义上讲,大众化是一种思想影响现实的模式,任何一种主义要变为现实的力量都有一个大众化的问题。

如何影响?无非是依据理论力量和实践力量两种理路。

笔者认为,非日常生活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比较倾向于用理论逻辑说服和影响大众。

从内容看,注重突出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宏大性,理论的精致性,“以理服人”;从过程来看,往往是政治家、理论家自觉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国家、政党一整套宣传理念、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大众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往往成为被教育、被影响的客体;从大众化的路径看,多着眼于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的过程的展开,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播;从手段来看,自然会把重心放在马克思主义表达方式的通俗化、传播形式大众化方面。

毫无疑问,不管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还是哲学的、文化的角度看,这种模式是必需的。

但我们如果仅仅局限于此,不触及大众基本生存形式——日常生活,就可能导致把马克思主义悬浮于大众之上,其结果必然是弱化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的影响力。

这也是造成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官热民冷”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不仅仅是停留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形式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过程、路径的新拓展。

这个过程的推进应主要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一要将理论直指大众存在状态,研究大众日常生活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话语体系,研究中国现实、解读中国实践,让大众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讨论他们自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解决他们现实的困惑,马克思主义是他们自己的理论。

近几年,中宣部理论局组织推出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理论读物《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辩证看务实办》等,在寻找理论与群众生活的结合点方面,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