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熔窑温度智能控制系统
玻璃制造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
![玻璃制造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7e3d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0.png)
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 品质量
案例分析:某玻璃制造企业通过自 动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实现了生 产效率的显著提升
启示:玻璃制造行业应积极引入自 动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技术,以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借鉴意义:其他行业也可以借鉴玻 璃制造行业的经验,引入自动化控 制与智能化管理技术,以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汇报人:
玻璃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化、成型、 退火和切割等步骤。
原料准备:根据玻璃的种类和性能要求,选择 合适的原料并进行混合。
熔化: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熔窑中,通过高温 加热使其熔化成玻璃液。
成型:将熔化的玻璃液通过吹制、压制、拉引 等方法制成所需的形状。
退火:将成型的玻璃制品放入退火窑中,通 过缓慢降温使其消除内部应力,提高稳定性。
提高生产安全性:自动化 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可以减 少人为错误,提高生产安
全性。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玻 璃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广泛,包括温度控制、
压力控制等
智能化管理在玻璃制 造工艺中的应用,包 括生产计划管理、质 量管理、设备管理等
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化 管理的应用,提高了 玻璃制造工艺的效率
和质量
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化 管理的应用,降低了 玻璃制造工艺的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控制 系统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
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安全性:自动化控 制系统可以减少人为错误,
提高生产安全性。
智能化管理技术 在玻璃制造工艺 中的应用
智能化管理技术 的特点和优势
智能化管理技术 的发展趋势和前 景
智能化管理技术 在玻璃制造工艺 中的具体应用案 例
生产计划:智能化管 理可以实时监控生产 进度,自动调整生产 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浮法玻璃熔窑结构和燃烧系统
![浮法玻璃熔窑结构和燃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648e7e3524de518964b7d91.png)
特别是在窑龄不断延长 今天, 的 显得更为重要, 这一方面与设计有关,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密封材料 的材质和施工质量。
23一点体会 . 综观浮法玻璃熔窑的总体结构形式,在为获得合格的玻璃液方面,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 在实现的 手段上有差别, 但不是很大, 在 19 年引进了 国内 91 美国TLD 公司的 OEO 浮法玻璃熔窑设计技术后, 熔窑技 术有了很大的 提高.己 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实际的 使用过程中, 还存在以 下几个问 题: . 受投资的限制, 在浮法玻璃熔窑的耐火材料选用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 玻璃熔窑的砌筑质量
它主要包含了 玻璃熔窑的支撑钢结构的形式, 耐火材料受热膨胀的 控制和窑 炉整体的密 封等的形
式,为了 满足设备安装、 运行, 状态检测,生产操作和维护而采取的窑炉结构形式等. 在玻璃熔窑的 支撑钢结构的形式上,国内 采用的是TLD 公司的技术, OEO 相对结构比 较简单、 实用, 而国际 上有些熔窑就做的比 较仔细、 复杂, 如在窑底用液压千斤顶支撑, 便于在窑底柱有局部不平衡沉降 是可保持窑底标高不变. 大暄采用可升降的 支撑结构, 保证墙体的受热向上膨胀不会影响到破的安全性等。
投料口 熔化部 澄清于浮法玻璃工艺生产具有产量高、 产品规格 ( 厚度, 宽) 长X 范围大、 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的 特点, 如何在成型前获得合 格的玻璃液是个关键, 保证获得合格的玻璃液, 为了 玻璃熔窑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以
下 儿个主要因素: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实际上是一种平板玻璃的水平拉制成型工艺, 熔化均匀的 玻璃液经流道流入锡槽, 由于 熔融锡的 浮力作用而漂浮在锡液面上, 通过摊平抛光、 预冷、 拉薄 ( 或增厚) 成型和冷却的 过程, 然
全氧燃烧玻璃熔窑的结构和应用 第六章熔窑燃烧控制系统及生产操作
![全氧燃烧玻璃熔窑的结构和应用 第六章熔窑燃烧控制系统及生产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00435a3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5.png)
6、熔窑燃烧控制系统及生产操作
6.4纯氧燃烧喷枪的安装点火
(1)全氧燃烧喷枪和喷嘴砖的安装 ①氧枪的安装要水平。在研制氧枪时,要考虑氧枪是要绝对水平安装的,不能
压缩气体管路有危害设备和伤害人员的可能性当氧气管路操作压力高于14kg/cm2 时,若因工作上需要断开管路衔接,必须将管路中的气体排放至常压,并穿戴面罩 保护。
高浓度的氧气会加速物质的燃烧,有危害设备和伤害人员的可能性。氧气浓度超 过23%将增加工作人员和机器设备的曝露于火灾的危险,一些在空气中可能燃烧的 物质,将会在高浓度氧气的条件下更猛烈地燃烧。
检查重点如下: ①火焰形状和外观。 ②燃烧喷枪耐火砖外观。 ③燃烧喷枪和耐火砖是否有过热现象。 ④氧气及天然气的燃烧备压。 若情况有明显差异时,需立即检查。
6、熔窑燃烧控制系统及生产操作
6.4纯氧燃烧喷枪的安装点火
(6)停喷枪 ①逐步降低天然气及氧气流量,但仍保持所需要之流量比例。 ②待完全关闭天然气及氧气流量后,立即关闭所有相关阀件,并将纯氧燃烧喷枪 移出。 ③移出燃烧喷枪后,立即用耐火材料封住耐火砖之开口。 ④燃烧喷枪移出后,必须将氧气使用的部份保持干净,并将软管部份用管栓封住, 燃烧喷枪则用干净的塑料袋封存。 ⑤若停喷枪之状况仅为安全互锁所造成,其状况于15分钟内排除后应立即点火, 这时不需移出燃烧喷枪。若停喷枪时间超15分钟以上,而且没有移出燃烧喷枪, 则燃烧喷枪将因无冷却而产生过热毁损。
位置。当天然气管推进熔炉热端时,会使火焰较长,且明亮度不足,反之,则会使 火焰变短且明亮度较高。
700t_d浮法玻璃熔窑设计简介
![700t_d浮法玻璃熔窑设计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90b110690c69ec3d5bb75bf.png)
700t d浮法玻璃熔窑设计简介何 威(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秦皇岛市 066000)摘 要 介绍了目前国内自主设计的生产规模最大的浮法线——江苏华润集团6080玻璃加工中心700t d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熔窑设计过程和经验,对未来超大规模浮法线熔窑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浮法玻璃 700t d熔窑 江苏华润集团6080玻璃加工中心700t d浮法玻璃生产线(以下简称华润700t d)是目前国内采用洛阳浮法技术设计并建成的生产规模最大、质量要求较高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承担了该条生产线的全线设计工作。
生产线于2001年7月23日点火,8月18日一次引板成功。
9月8日实际产量达到705t d,综合成品率96 %,玻璃板质量接近SYP实物标准,试生产阶段即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中国洛阳浮法技术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完善,已经相当成熟,生产线规模由最初的日产几十吨浮法玻璃发展到日产达几百吨。
然而,设计产量始终未能突破600t d规模,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国内设计单位尚无设计600t d以上的特大规模浮法线的经验。
该700t d全线设计从立项到施工图,整个设计阶段始终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在总结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基础上不断研究和大胆创新,经我院各专业技术骨干一年的技术攻关,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中国洛阳浮法技术无超大规模生产线的空白。
投产后该700t d生产线突出表现为如下特点:工艺流程合理;装备先进而务实;产品质量优良;能耗低、投资少,经济效益显著。
是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一条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生产线,标志着我国浮法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 熔窑设计原则熔窑是浮法玻璃生产线三大热工设备之首,是实现全线产量、质量目标的关键设备之一,必须做到能耗低、产量高、熔化玻璃质量好、窑龄长等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我院针对该700t d熔窑的特点,具体提出了如下设计原则:(1)认真总结国外同级别浮法熔窑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国内生产线的实际情况、操作特点,围绕生产优质玻璃液这个重点来进行设计。
玻璃熔制及熔窑---熔制的工艺制度
![玻璃熔制及熔窑---熔制的工艺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349b12c4b35eefdc8d333a4.png)
(4)影响到玻璃的成型作业
熔制的工艺制度
3.温度曲线 热点:不是一个点,而是玻璃液表面的最高温度带 (1)“山”型曲线 小炉序号 1 2 3 4 5 6
温度分布℃ 1430 1480 1530 1550 1520 1440
燃料分配% 16 18 20 21 16 8~9
特点:热点突出,热点与1#小炉及末对小炉间的温差大,玻璃 液对流剧烈,泡界线清晰稳定,容易达到稳定作业;配合料熔 化滞后,难以充分利用窑的潜力。
熔制的工艺制度
“桥形”曲线: 热点前后两对小炉的温度与最高温度相差不大,温度曲线似 拱桥形。 特点:熔化高温带较长,有利于配合料的熔化和玻璃液的澄 清。热点不明显,我浓度梯度小,向投料口的回流弱,易产 生“跑料”现象,但易于控制。 小炉序号 温度分布℃ 燃料分配% 1 1490 15 2 1510 20.3 3 1540 20.7 4 5 6 1500 3.3
熔制的工艺制度
料层跑偏—因各加料机投料不一,致使沿窑宽的料层厚 度不均,数量上产生差异,料层集于一侧,极易导致泡 界线的偏斜。
d.温度
当熔化部温度高时,玻璃液粘度减小,回流速度加快, 参与回流的玻璃液量增多,配合料迅速熔化,泡界线趋 近于投料口; 熔化部温度降低时,玻璃液粘度变大,回流慢,液量少, 未熔配合料增多,泡界线挪后变远;当窑内横向温差变 大时,横向液流明显加剧,泡界线紊乱、模糊,直至偏 斜,发生“跑料”现象。
1570 1550 21.7 19
熔制的工艺制度
“双高”曲线:即“双高热负荷点”温度制度,核心是减少 处在泡沫稠密区的小炉燃料分配量,降低了此处的热负荷; 配合料入窑预助熔。 目前,国内浮法熔窑均采用此法。 小炉序号 1 2 3 4 5 6
玻璃的熔化制度及控制
![玻璃的熔化制度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b575f57168884868762d678.png)
玻璃的熔化制度及控制配合料投入熔窑之后,很快就产生含有大量气泡的一层熔融的玻璃薄膜,厚度约10余mm,熔融体不断向下流淌,逐渐形成小料堆及密集的泡沫层,最后小料堆完全消失,只有泡沫层留在熔化带内,有待进一步的澄清及均化。
配合料上表面由火焰辐射和对流,下表面受1300℃左右投料回流玻璃液传热面进行熔化。
配合料、泡沫层、玻璃液的吸热是不同的。
泡沫层为配合料吸热量的50%,玻璃液为30~40%。
玻璃液的导热系数很小,50mm深处辐射热量已被吸收约90%,依靠玻璃液的辐射传热将上层热量依次向深层传递,加热下层玻璃液,它与玻璃吸热性的关系极大。
无色玻璃透热性好,投料回流玻璃液的温度高,带的热量多,加速了玻璃配合料的熔融。
配合料不断地吸收投料回流的热量,回流温度不断降低,距投料口越近回流温度越低,比重增大而下沉,经由窑池深部又流到热点。
投料回流量大有利于熔化及节能(约占化料热耗15~20%),能延长配合料堆在熔化部高温带的逗留时间,热交换充分,还能阻止泡沫熔融体越过热点。
加大投料回流就必须突出热点,温差应为100~300度。
稳定的投料回流是稳定池底温度、熔化及泡界线的重要因素。
含铁高、颜色较深的玻璃透热性差,投料回流小、温度低,能耗也高。
一、熔化火焰及其控制火焰是进行热交换的主体,它以辐射、对流、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给配合料、玻璃液及窑体。
在耐火材料允许的条件下温度应高些,横向温差尽可能小些,火焰覆盖面积尽可能大。
各小炉的温度是由熔化温度制度决定的。
1、窑内气氛及火焰亮度在理论上,空气过剩系数等于1时为中性,小于1为还原性,大于1时为氧化焰。
对于纯碱-芒硝配合料到1#、2#小炉应为还原焰,不使煤粉烧掉,保证芒硝分解所需的煤粉,但还原性不宜太强,防止芒硝过早分解完,在澄清时过饱和不足,达不到硫澄清的目的,在玻璃液中残留的小气泡不能浮出。
如果太弱甚至是氧化焰,芒硝不能完全分解,在澄清后或均化带仍在热分解,产生SO2、、SO3气体,对于SO2玻璃液是不能吸收的,气泡残留在玻璃液中。
玻璃窑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玻璃窑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6aaf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b.png)
玻璃窑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玻璃窑炉是一种用于玻璃制造的设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玻璃生产至关重要。
玻璃窑炉的结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窑体、燃烧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
首先是窑体部分,它是玻璃窑炉的主体结构,通常由耐火材料构成,以承受高温和化学腐蚀。
窑体通常呈圆筒形,内部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熔化区、保温区和冷却区。
熔化区是玻璃原料在高温下熔化的地方,保温区用于保持玻璃的恒温,冷却区则用于使玻璃逐渐降温。
其次是燃烧系统,它提供燃料和氧气以产生高温,使玻璃原料熔化。
燃烧系统通常由燃料供应系统和燃烧器组成。
燃料供应系统负责供应燃料,常见的燃料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重油等。
燃烧器是将燃料和氧气混合并点燃的装置,以产生高温火焰。
温度控制系统是玻璃窑炉的关键部分,它通过监测和调节窑炉内部的温度,使其能够保持在玻璃制造所需的恒定温度范围内。
温度控制系统通常由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
温度传感器负责测量窑炉内部的温度,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调节燃烧系统的工作状态,以控制窑炉的温度。
最后是废气处理系统,它用于处理窑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废气处理系统通常包括烟气净化器和废气排放装置。
烟气净化器主要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
废气排放装置则负责将经过净化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以保护环境。
玻璃窑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烧系统产生的高温将玻璃原料熔化成液态,然后通过温度控制系统保持玻璃在恒定的温度范围内,最后通过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废气。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燃烧系统点燃燃料,产生高温火焰。
火焰的温度通常在1500℃至1600℃之间,可以熔化玻璃原料。
火焰通过燃烧器喷射进入窑炉内,形成熔化区。
接着,玻璃原料被投入到窑炉内,与高温火焰接触。
在高温下,玻璃原料逐渐熔化成液态,形成玻璃池。
熔化过程需要一定时间,通常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然后,温度控制系统开始工作。
温度传感器监测玻璃池的温度,并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玻璃熔窑冷却部温度控制技术
![玻璃熔窑冷却部温度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391f66b561252d380eb6e7c.png)
F /玻 壁 F )和整理,得:
么壁 = 气玻 C 壁 〔( 气10 ‘一 ( 玻 玻 T /0 ) T/
104 x 0 )]F Q 对 辐 =Q +Q 其中:
Q =a ( 一t)F 对 对 t 玻 气
而Q 辐较为复杂,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规定
明玻璃) 、正常的拉引量来考虑。在生产颜色玻璃 时,无色玻璃液与有色玻璃液温度梯度的不同,就
造成同样流量的玻璃液带到冷却部的总热量不同。 尽管生产颜色玻璃时有意加大熔化末端火焰、关闭
璃液在 8 年代初垂直引上工艺时已开始试用。当 0 时是在通路或引上室前进行吹风冷却。应该说这是 从水冷却到风冷却提高控制精度的一个突破 ( 例如
效辐射; 效 — 玻璃液表面有效辐射; 气 Q玻 E— 火焰或气体辐射能力, 气 。 o 气104 E = 气C ( /0). T
经过设定 令 s ( Q} 壁=Q 璧 =10 落 ,。 / ,即 。 =
在冷却部窑内的传热中 ( 假设为加热) ,热源
是火焰或高温气流,受热体是已具有一定温度的玻 璃液。传热过程见图 1 。玻璃液获得的热量 Q为:
C 壁 的影响,令 纽 =08 气玻 . ,绘出 C 壁 、。 气 玻 气和 中
2 3
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 玻璃》 20 年 第 6 06 期 总第 19 8期
的关系曲线 ,见图 2 。结合冷却部的特定环境 ,不
温度下 降 2 - 3 0 0℃,个别 厂家 流道 温度 降到
难看出冷却部加热与熔化部加热的区别和应该采取
与有色玻璃液的上下温差差距就与此有关 。 3 冷却部温度控制技术的产生
国外的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冷却部都有辅助 加热装置。目前我国先进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也开始 采用这一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窑炉的冷却部已同 过去不同,冷却部调温越来越类似于退火窑的分程 调节功能,既有冷却又有加热 ,所以将冷却部称为
玻璃熔制及熔窑---熔制的工艺制度
![玻璃熔制及熔窑---熔制的工艺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a1c804de80d4d8d15a4ff2.png)
熔制的工艺制度
2.温度制度的作用 (1)影响配合料熔化、玻璃形成、玻璃液的澄清均化速度: 1400~1450℃,熔制温度每提高1℃,可使熔制能力提高2%, 澄清温度提高5℃使玻璃液的再澄清带停留的时间缩短50%。 (2)影响玻璃熔窑的窑龄,增加燃料消耗量。随着熔制温度 的升高和产量的提高,耐火材料的侵蚀加快,窑龄将缩短。 (3)影响到玻璃液的对流。 (4)影响到玻璃的成型作业
熔制的工艺制度
料层跑偏—因各加料机投料不一,致使沿窑宽的料层厚 度不均,数量上产生差异,料层集于一侧,极易导致泡 界线的偏斜。 d.温度 当熔化部温度高时,玻璃液粘度减小,回流速度加快, 参与回流的玻璃降低时,玻璃液粘度变大,回流慢,液量少, 未熔配合料增多,泡界线挪后变远;当窑内横向温差变 大时,横向液流明显加剧,泡界线紊乱、模糊,直至偏 斜,发生“跑料”现象。
熔制的工艺制度
B.气氛制度的制定 主要与配合料组成、澄清剂种类、生产玻璃颜色等有关。 a.采用芒硝做澄清剂 为保证芒硝的高温分解,必须添加煤粉做还原剂,因此, 通常采用的气氛制度为:1#、2#小炉需要还原焰,不使 碳粉烧掉;3#、4#小炉是热点区,需要中性焰,不能用 氧化焰,否则液面会产生致密的泡沫层,使澄清困难; 5#、6#小炉是澄清、均化区,为烧去多余的碳粉,不使 玻璃着色,需用氧化焰。 实际生产中空气过剩系数略大些,提供过量的氧,以保 证燃料完全燃烧。
1570 1550 21.7 19
熔制的工艺制度
“双高”曲线:即“双高热负荷点”温度制度,核心是减少 处在泡沫稠密区的小炉燃料分配量,降低了此处的热负荷; 配合料入窑预助熔。 目前,国内浮法熔窑均采用此法。
小炉序号
1
2
3
4
5
6
玻璃生产线熔窑控制方案
![玻璃生产线熔窑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9c61254b73f242336c5feb.png)
燃 气混 合燃料 炉窑 的控 制 方案 为 例 进行 说 明 , 换 火流 程如 图 1 所示 。具体 的换 火步骤 如下 : ( 1 )关 东油 : 预警 响铃 , 通知 操 作 人 员准 备 换 火 ,
5 S 后 关闭东 油 同时打 开东吹扫 , 吹扫时 间一般 为 1 0 S
玻 璃 生产 线熔 窑控 制方 案粜
郭 玮 , 陈祖 建
( 1 . 山 西农 业 大 学 . T - 学 院 , 山西 太 谷 0 3 0 8 0 1 ;2 沦茨 ( 上 海) 传 动 系统 有 限公 司 , 上海 2 0 0 0 0 0 )
摘 要 :介 绍 了浮 法 玻 璃 生产 的一 般 工 艺 流 程 和 控 制 要 点 ,重 点 介 绍 了熔 窑换 火控 制 方 式及 注 意 要 点 ,并 对 混
( 5 )开 西煤气 : 开西 油 2 S 之后 开 西煤 气 , 然后 进 入燃 烧 过 程 , 设 定燃 烧 时 间. 燃 烧 过 程 一 般 持 续
2 0 mi n。
蓄 热室 的热效率 与诸 多 因素有 关 , 包 括 蓄 热室 结 构、 格 子体体 积 、 换 火周 期 等 。一个 窑 炉投 产 后 , 蓄 热
第l 期( 总第 1 7 6期 )
2 0 1 3年 2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 EC H ANI CAI ENGI NEE RI NG & AUT( ) M ATI ( ) N
NO. 1
Feb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6 4 1 3 ( 2 0 1 3 ) 0 1 — 0 1 4 6 — 0 2
般为 3 0 s 左右 。
有的使 用煤气做 燃料 , 有的使用 煤油做 燃料 , 也有使 用 燃 气和燃 油混合 燃 料 。此外 换 火程 序 也 与熔 窑 结 构 、 燃料、 窑炉规模 、 助燃风 供给方 式等诸 多 因素 有关 。
3__玻璃的熔制及熔窑(2)解析
![3__玻璃的熔制及熔窑(2)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2bc43758fafab069dc028b.png)
C.窑压波动的原因 ①造成窑压过大 烟囱抽力不够; 阻力过大 。 ②窑压小 其主要原因是抽力过大 。
D.窑压控制
一般夏季的窑压比冬季低2~4Pa,窑炉后 期时窑压比前期稍低些。;
换火操作也是引起窑压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采用合适的换火程序和自控调节参数可将换 火时的窑压波动控制在1Pa。
高温计(光学高温计较为准确,热
电偶测的是后滞温度,起参考作用。)
B.温度制度的作用
温度制度对配合料熔化速度、玻璃液对流情 况、成型作业、燃料消耗、窑龄等有影响。
C.温度曲线 ①“山形”曲线
热点(不是一个点,而是玻璃液表面的最高 温度带)突出,热点与1#小炉及末对小炉 间的温差大,泡界线清晰稳定;配合料熔化 滞后。
窑产量增长率 (%)
2
1
0.7
(2)压力制度
A.压力分布 压力制度用压力分布曲线表示,压力指的是
系统所具有的静压。 气流压力分布—整个气体流程(从进气到排
烟)的压力分布; 纵向压力分布 —沿玻璃液流程的空间压力
分布 。
气流压力分布图
B.窑压稳定的重要性
窑压波动立即影响成型部,使成型温度不稳。
C.影响泡界线的因素
窑内温度分布、玻璃液流状况、成型作业和 投料情况。
D.泡界线的作用
根据泡界线的形状、位置和清晰程度,可以 判断出熔化作业的好坏,并据此予以调节。
E.泡界线的控制
a.配合料 化学组成—当原料成分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予以控
制调整,微量的变化也可能引起熔化条件的改变 均匀率—当均匀度低时,泡界线变远 ; 水 分—配合料水分大,易结团,影响均匀度的提
高,入窑后料层虚高,前进速度快,泡界线变远; 水分小,运输分层明显,投入窑后飞料严重,不仅 堵塞蓄热室格孔,加剧窑体侵蚀,而且料堆小,沉 入液面深,造成熔化困难,泡界线也会变远。
浮法玻璃熔窑中燃烧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
![浮法玻璃熔窑中燃烧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2ed46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d.png)
浮法玻璃熔窑中燃烧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浮法玻璃熔窑是当今玻璃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
而燃烧控制系统在浮法玻璃熔窑中的智能化设计是实现稳定燃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
浮法玻璃熔窑的燃烧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燃烧器、燃烧控制器以及监测仪器等组成部分。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燃烧器进行管理,可以实现燃料的精确控制,确保熔窑内的火焰持续稳定,从而保持玻璃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智能化设计的燃烧控制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精确的燃料控制是智能化设计的核心。
通过传感器对燃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可以获取熔窑内的氧气浓度、燃烧温度、燃料流量等关键数据,进而根据设定的燃烧参数进行自动调节。
通过反馈控制的方式,使得燃烧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避免过量或不足的燃料供应,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其次,智能化设计的燃烧控制系统应具备多种安全保护功能。
例如,当燃烧器工作异常或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针对燃烧器的自动点火、自动关火、自动调节等功能也应在系统中得以实现,确保燃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智能化设计还应考虑到能源的节约与环保,通过优化燃烧参数,节省能源消耗。
例如,通过对燃烧过程中废气的回收利用、余热的利用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排放物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设计的燃烧控制系统还应具备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
通过对燃烧过程中各种参数的精确测量和保存,可以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提供依据。
对于燃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报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最后,智能化设计的燃烧控制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操控的能力。
通过网络连接,系统能够实现对燃烧控制的远程监测和操作,方便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综上所述,浮法玻璃熔窑中燃烧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保证生产安全的关键。
自动控制在工业炉窑中的温度控制
![自动控制在工业炉窑中的温度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afad4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7.png)
自动控制在工业炉窑中的温度控制工业炉窑在各行各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温度控制是炉窑运行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工业炉窑中的温度控制。
本文将就自动控制在工业炉窑中的温度控制进行讨论,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控制方法和应用。
一、自动控制系统简介自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反馈环路等组成的,它能够自动地对工业炉窑中的温度进行监测和调节,从而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传感器常用的有热电阻、热电偶等,用于检测炉窑内的温度变化;控制器则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执行器对炉窑进行控制操作,达到所需的温度控制效果。
二、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法1.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法,它只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炉窑的温度,并没有对实际温度进行反馈调节。
尽管开环控制简单,但由于无法对温度变化进行实时调整,其控制精度较低,适用于一些对温度要求不严格的生产环境。
2.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一种更加精确和稳定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对实际温度进行反馈调节,以达到预期的温度控制效果。
闭环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构成,其中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实际温度信号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并通过执行器对炉窑的加热或冷却进行调节。
闭环控制方法能够实时纠正温度变化,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工业炉窑中。
三、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1. 冶金行业冶金行业中的工业炉窑通常需要进行高温处理,对温度的控制要求极高。
自动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炉窑内的温度变化,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此外,自动控制系统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
2. 玻璃制造行业玻璃制造行业中的熔窑是一个关键的工序,而温度对玻璃物理性能的影响很大。
自动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控制熔窑中的温度,使产品具有更好的质量和稳定性。
3. 化工行业化工行业中的工业炉窑多用于反应和分解等过程,而温度的控制对于化学反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DCS系统在玻璃制造中的应用效果
![DCS系统在玻璃制造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d7258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9.png)
DCS系统在玻璃制造中的应用效果玻璃制造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来确保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DCS(分散控制系统)由于其灵活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玻璃制造行业中产生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探讨DCS系统在玻璃制造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其效果。
1. DCS系统在玻璃熔化过程中的应用玻璃熔化是玻璃制造的首要步骤,对温度、化学成分和混合物比例等参数的控制严格要求。
DCS系统通过分散控制器和监控器的结合,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熔化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这种实时反馈和调整的能力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准确地控制熔化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 DCS系统在玻璃成型过程中的应用玻璃成型是将熔融玻璃通过模具冷却形成所需产品的过程。
传统的玻璃成型过程需要人工操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且过程中需要频繁地调整温度和冷却速度等参数。
而DCS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玻璃成型过程,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并且能够根据产品要求实时调整温度和冷却速度,提高了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3. DCS系统在玻璃检测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玻璃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产品的成品率和质量稳定性至关重要。
DCS系统通过与传感器和检测设备的联动,可以实时监测玻璃的厚度、密度、硬度等参数,并将其与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
如果出现异常或不合格的产品,系统会及时报警并停止生产,从而提高了质量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4. DCS系统在玻璃生产过程中的优势4.1 实时监控和反馈能力,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4.2 自动化控制和调整,减少了人工因素和操作误差,提高了产品质量。
4.3 数据分析和报警功能,帮助提前预警和防范质量问题的发生。
4.4 系统集成和可扩展性,便于与其他设备、系统的连接和协同工作。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实践应用,可以得出DCS系统在玻璃制造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它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准确,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玻璃熔制工艺优化考核试卷
![玻璃熔制工艺优化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2e1cad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4.png)
7.为了减少玻璃熔制过程中的气泡,可以适当增加______的使用量。()
8.玻璃熔制过程中,______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9.玻璃熔制工艺中,______环节对于保证玻璃质量至关重要。()
10.在玻璃熔制过程中,______是衡量玻璃液均匀性的重要指标。()
17.在玻璃熔制过程中,下列哪种现象表示玻璃熔化不充分?()
A.玻璃液表面粗糙
B.玻璃液颜色不均匀
C.玻璃液中气泡增多
D.以上都对
18.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少玻璃熔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A.使用清洁能源
B.优化原料配方
C.提高熔化温度
D.增加澄清剂用量
19.下列哪种设备常用于玻璃熔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8. ABCD
9. BC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氧化钙
2.硫磺
3.退火
4.熔化时间
5.能耗
6.燃料类型
7.澄清剂
8.清洁能源
9.均化
10.玻璃液的粘度
3.均化处理是为了消除玻璃中的成分和温度梯度,主要方法有延长均化时间和优化均化炉设计。
4.常见缺陷包括气泡、条纹、析晶等,解决措施包括优化原料配比、提高熔化温度、延长熔化时间、加强搅拌等。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玻璃炉窑温度控制、玻璃进给控制系统设计 精品
![玻璃炉窑温度控制、玻璃进给控制系统设计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5ade29be009581b6ad9eb59.png)
玻璃炉窑温度控制、玻璃进给控制系统设计一.任务书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设计题目:玻璃炉窑温度控制、玻璃进给控制系统设计1.1、设计实验条件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室1.2、设计任务1、设计玻璃炉窑温度控制控制工艺,画出控制工艺流程图。
2、写出温度控制、进给控制的工作过程,绘出系统框图。
3、用PLC控制进给过程,设计PLC进给控制硬件图,列出输入输出功能对应表。
4、编制PLC进给控制梯形图,写出语句表。
5、采用单片机对炉温进行检测控制。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要求单片机采用89S51,数据存储器采用串行存储器。
(24LC系列)字符型液晶显示器方案如(16×2LCD显示器)扩展8155矩阵键盘或分立式键盘。
A/D转换采用双积分MC14433或ICL7135,设计采集电路。
热电偶检测温度。
多路转换器实现多点检测。
可控硅温度控制电路采用固态继电器方案。
编制温度控制系统各模块流程图。
(数据采集、处理;数据存储;炉温控制;键盘、显示等)附加:1、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电路及通讯程序设计。
(传输温度等参数)。
2、采用智能调节器、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可控硅温度控制模块等组成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控制框图及接线图。
说明各种仪表结构及工作原理。
1.3、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前言(绪论)(设计的目的、意义等)主体设计部分结束语参考文献1.4、设计时间与设计时间安排1、设计时间:2周2、设计时间安排:熟悉实验设备、实验、收集资料: 4 天设计计算、绘制技术图纸: 3 天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4 天答辩: 1 天二.前言2.1温室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测温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智能化已是现代温度控制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
特别是近年来,温度控制系统已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温室温度控制一直是一个未开发的领域,却又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一个实际问题。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温室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实际意义。
浅析泡沫玻璃熔窑的温度控制及监测
![浅析泡沫玻璃熔窑的温度控制及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0ef75dc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8.png)
浅析泡沫玻璃熔窑的温度控制及监测摘要:泡沫玻璃熔窑的温度控制及监测制系统情况会对产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窑炉内温度常常被外界因素影响,若不能对其进行合理调节,势必会对产品成品率与能源消耗产生影响,有必要合理控制和监测窑内温度。
基于此,文章就泡沫玻璃熔窑的温度控制及监测工作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对熔窑温度控制工作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泡沫玻璃熔窑;温度;控制及监测前言:温度控制及监测是窑炉装备燃烧的重点,其既能反映窑炉热技术,还能充分反映窑炉质量与运行情况。
窑炉温度作为影响泡沫泡沫玻璃生产的重要因素,实际生产期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若温度控制不精准,势必会导致泡沫玻璃制造出现很多缺陷。
因此,有必要加强泡沫玻璃窑炉温度控制及监测。
1、泡沫玻璃熔化温度曲线针对操作连续的泡沫泡沫玻璃熔窑,泡沫玻璃形成不同阶段是在不同泡沫玻璃熔窑位置内进行的,且操作时间一致。
泡沫玻璃液中不同时间发生的物理反应相同,且不同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
所以,沿泡沫玻璃熔窑纵向设置,应结合泡沫玻璃熔窑原材料、结构、成型方式、熔化率等情况,创建稳定熔制的泡沫玻璃制造温度。
这一过程既符合泡沫玻璃熔化需求,还确保泡沫玻璃液有效流动,便于建立稳定清晰熔化界线,确保泡沫玻璃稳定熔化,泡沫玻璃液流向成形。
不管应用哪种温度曲线,当曲线确定完后,势必要遵照生产管理机制认真执行相关操作。
现阶段,温度制度的建立可以明显提升泡沫玻璃液熔化质量,因此这一阶段必须要合理采取措施开展熔化操作,保证熔化温度稳定。
若因某一原因造成温度曲线波动,窑内泡沫玻璃液也会发生不规则流动,则会导致不同程度产品质量波动。
尤其当热点位置出现变化后,朝着成型方向流动的泡沫玻璃液将带走部分未融化原料与气泡,有时还会带动脏泡沫玻璃层流到成形方向中,最终导致泡沫玻璃质量逐渐降低。
因而当温度出现变化时,一定要及时找出原因,然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温度制度稳定。
2、设计泡沫玻璃溶化合理温度区遵循温度曲线合理开展泡沫玻璃熔化过程,与此同时,各个温度区都应对温度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各区都应经历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