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三讲 气压带和风带

合集下载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水圈和水循环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水圈和水循环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水圈和水循环一、选择题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

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 000 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

据此回答1~2题。

1.“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②有高大山脉分布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⑤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A.①②B.③④C.②⑤D.④⑤2.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A.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B.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降低C.补给依靠江河、湖泊D.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解析:1.C 2.D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这个地带多高大山脉,形成冰川较多,冰川融化提供较多的优质水源。

第2题,由材料中信息“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可判断答案D项正确。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

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4.读图1和图2,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解析:3.D 4.D第3题,图示取水管作用是把集水器收集的淡水取出,类似于水循环的径流环节。

第4题,图示膜下气温高于膜上气温,主要是塑料薄膜增强了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

该装置主要是利用膜内热量来蒸发水汽,再利用膜外温度低于膜内,使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故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为膜内高温且膜内外温差最大的时段,即10~18时之间。

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含答案 精品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含答案 精品

课时达标检测(二十)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

1.影响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降水2.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 )①植被覆盖率②土壤类型③水源分布④种植业区⑤工业区⑥人口分布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②④ D.③⑤⑥解析:1.B 2.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铁路、城市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为优越的南部地区。

第2题,气候条件影响人口、农业的分布,进而也影响工业的分布,它们的分布规律与铁路和城市的分布规律大体一致。

(2017·厦门质检)美国阿拉斯加州地广人稀,人口一半居住于城市。

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州区域图,读图回答3~4题。

3.安克雷奇市人口占阿拉斯加州人口的二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低,气候温暖②不易遭受风暴潮、台风等灾害侵袭③地势较低,交通便利④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与安克雷奇市相比,费尔班克斯市的区位优势是(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水平高C.地区开放程度高D.附近有河流经过解析:3.B 4.D 第3题,阿拉斯加州纬度高,其城市主要布局在纬度较低、热量相对充足的地区。

风暴潮、台风等灾害发生在中低纬度地区。

阿拉斯加州沿岸有暖流流经。

第4题,从图中可知,费尔班克斯市位于河流附近。

(2017·南通质检)读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5~6题。

5.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水源B.交通C.地形D.能源6.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A.该区域包含10个城市等级B.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C.银川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吴忠市的服务范围解析:5.A 6.C 第5题,该区域降水较少,受水源影响城市多沿黄河分布。

第6题,银川为行政中心城市,等级最高,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达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达

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九)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

1.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可持续发展处于良好、较好状态,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环境状况较好B.资源与环境水平相对落后C.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藏环境质量比较差,交通不便,可持续发展能力弱B.四川能源缺乏,能源保障程度很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C.青海交通不发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D.山西矿产资源短缺,污染较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解析:1.C 2.C 第1题,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第2题,青海省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交通不发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西藏交通不便,但环境质量好;四川水能资源丰富,能源保障程度高;山西煤炭资源丰富。

(2017·湖北七市模拟)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3~4题。

3.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导向类型属于( )A.市场导向型B.原料导向型C.劳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4.该生态工业园区( )A.最可能位于湖北B.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商品都能循环利用D.具有高效的资源利用及和谐的生态功能解析:3.B 4.D 第3题,图中主导产业链是蔗田系统、有机甘蔗、制糖系统、酒精系统,则主导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

第4题,图中显示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各个系统中的废弃物也被充分利用,节约了资源,也减轻了环境污染,则其有和谐的生态功能。

下图是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

据此完成5~6题。

5.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①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②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④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6.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⑥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解析:5.C 6.D 第5题,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玉米草等牧草属于空间上的合理利用,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是养殖业的生产需要,二者都不属于废弃物的再利用;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都属于循环经济中对废弃物的再利用。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达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达

课时达标检测(十八)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是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A.0~500 m B.500 m左右C.500~1 000 m D.1 500 m左右2.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适宜B.水源充足C.林业的发展D.采矿业的发展解析:1.C 2.A 第1题,从坐标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在500~1000 m左右的海拔高度,人口比重最大。

第2题,该地区最可能位于热带地区,海拔较低的地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于人的居住。

海拔在500~1000 m的地带温度适宜,适宜人类居住。

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km2的地区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4.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 )A.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东北平原解析:3.B 4.A 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300人/km2的区域。

第4题,K地区面积较小但人口密度大,结合图中四个选项即可判断应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2017·宝鸡期末考试)读表,回答5~6题。

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6.按表中数据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解析:5.B 6.D 第5题,从所给表格内容来看,此题考查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自然因素。

第6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9.3亿,合理人口密度100人/km2,地中海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2.25亿,合理人口密度90人/km2,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7.35亿,合理人口密度30人/km2,而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28亿,合理人口密度200人/km2,所以热带雨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跟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跟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一、选择题(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水资源及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为严重,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社会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了广泛关注的问题。

如图示意1956~2006年河北省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1~2题。

1.引起1956~2006年河北省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因素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季风气候的特点③农业过度开垦④产业结构变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河北省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农牧业减产②极端天气多发③水资源短缺④地下水水位上涨⑤海岸带侵蚀加强⑥病虫害减少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④⑥解析:1.B 2.A 第1题,据图分析可得:河北省1956~2006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升,降水总体减少。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全球气候变暖、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产业结构的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该趋势的发展。

但这与季风气候特点无关。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

第2题,河北省气温上升、降水减少会使得农牧业减产;极端天气多发;蒸发加剧,水资源相对短缺;海岸带受海浪侵蚀加剧,①②③⑤正确。

同时,地下水水位下降;暖冬会使得害虫可以过冬,从而使得来年的病虫害多发,④⑥错。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

(2018·山西名校联考)图甲、图乙分别表明了1960~2010年中国≥10 ℃积温为 4 500 ℃等值线的经度和纬度迁移规律。

读图回答3~4题。

3.1960~2010年中国≥10 ℃积温为4 500 ℃等值线的迁移规律是( )A.整体向南迁移B.整体向东迁移C.波动向西北迁移D.波动向东南迁移4.近50年来,下列我国各地地理事物变化可信的是( )A.天山雪线上升B.黄河汛期延长C.华北针叶林面积扩大D.秦岭山麓可种植甜菜解析:3.C 4.A 第3题,读图可以发现≥10 ℃积温为4 500 ℃等值线波动向西北迁移。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跟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跟

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宇宙环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太原模拟)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回答1~2题。

1.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中的自转周期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解析:1.A 2.A第1题,“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这主要是其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第2题,液态水存在与温度有关,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使地球温度适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使地球上温度适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温度无关;宇宙环境的安全性与地球上的温度无关,A正确。

(2018·孝义模拟)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如图所示①地)顺利发射升空。

据此完成3~5题。

3.“天舟一号”在什么情况下属于天体()A.在发射架上时B.发射后在大气层中上升时C.发射成功后在太空正常运行时D.任务完成返回地面后4.与酒泉、太原和西昌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相比,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选择①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A.土地成本较低B.晴朗天气较多C.发射纬度较低D.航天基础较好5.可能对卫星电视信号传输产生干扰的是()A.地球运动B.太阳辐射C.太阳活动D.月球引力解析:3.C 4.C 5.C第3题,天体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天舟一号”是人造天体,但是只有当它们脱离地球,在太空正常运行时才可称为天体。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
[典例] (2016· 江苏高考)如图 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 图。读图,回答(1)~(2)题。 (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 (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A.①②④ C.③④⑥ ( ) B.①③⑤ D.②③⑥ ( )
返回
(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4)应用领域:预测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防灾减灾、 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农业产出、解决政治或经济危机等。
返回
[温馨提示]
数字地球不等于“3S”技术的综合,而是遥感技 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 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 球的部分支撑技术。
带着问题>>>
[答案]
(1)A
(2)C
[考题精妙]
[命题出发点]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图层的获取及利用。 [命题落脚点] 考查“3S”技术的应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试题评价]
返回
(1)小切口,大考查:本题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图层为切口,切 口较小,切入清晰,但是考查要点既包括RS和GIS技术的应 用,又涉及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考查范围不可谓不广。 (2)考点务“实”,考形务“虚”:本题所涵盖的几个考点都是 考试大纲明确要求的,都是“干货”。但是考题情形设计有一 种“虚”感,对农业适宜性评价完全可以脱离题目图示背景, 直接点明其影响因素。
返回
信息获取 →传输→ __________
接收与处理 __________→分析和应用。
2.遥感技术具有的特点 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 受地面限制少、 获取信息量大 。
3.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资源普查、 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工程建设与规划。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讲义:第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讲义:第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讲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又称人口发展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阶段划分及模式类型[温馨提示](1)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除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政策影响外,与传统文化观念、宗教信仰、婚俗等地域文化也密切相关。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1.世界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和人口年龄结构失调等问题最为突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问题的比较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有何特点?如何区别?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有何差别?如何解决?以考纲为纲|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 [考题精妙](2014·福建高考)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题点全练]1.读我国M省与全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比较表(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完成(1)~(3)题。

(1)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大的年份是( )A.1995年B.2000年C.2010年D.2014年(2)目前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为( )A.高—高—高B.高—高—低C.高—低—高D.低—低—低(3)由表可知该省( )A.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的快B.存在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D.人口出现负增长解析:(1)D (2)D (3)C 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可知,2014年M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两者相差4.1‰,差值在四个年份中最大。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四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四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返回
2.天体系统 (1)形成:天体间 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而成。 (2)层次:
地球 地月系 C B 太阳系 月球 A 银河系 总星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返回
[方法技巧]
天体的判断方法
返回
二、太阳 1.太阳辐射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 ①维持 地表温度 。 ②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③ 太阳能 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能源。
返回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①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 层,B 色球 层,C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其周 期约为 11 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返回
电离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扰动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磁暴 ”现象 (2)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空,产生“极光 ” 现象 影响天气、气候变化
——这是命题之“样板”
返回
以考纲为纲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
返回
[典例] (2014· 全国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 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 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
[答案]
(1)A
(2)C
[考题精妙]
[命题出发点] 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建设及产生的影响。 [命题落脚点] 考查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
返回
[试题评价] (1)“聚散两相依”:本题组呈现的“聚”的特点,就在于聚焦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讲义:第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讲义:第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讲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主要区位因素3.主导因素的阶段变化(1)古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2)现代: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温馨提示]自然条件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基础因素,相对较为稳定,但可以被人类活动改造和利用。

农业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较快,如交通运输条件的完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二、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2)分类⎩⎪⎨⎪⎧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水稻种植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

③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

④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较低。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①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

②地势较平坦。

③丰富的劳动力。

④市场需求量大。

⑤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

3.商品谷物农业(1)概念:是一种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商品谷物农业显著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3)分布: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4.混合农业(1)概念: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2)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也属混合农业。

(3)特点以澳大利亚为例⎩⎪⎨⎪⎧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市场适应性强,经济收入较稳定[温馨提示]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国外有很大不同,我国是以国营农场为主,而国外的经营方式一般以家庭农场为主。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返回
(2)图片有“趣”:作为一道目的在于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水平地 域分异规律的题目,没有选择典型的自然景观图示,而是选择 常见的城市绿化隔离带景观,并且有“修剪齐整”与“灌木零 乱”的对比,使命题背景材料接地气,给考生一种亲近、熟悉 的感觉。 (3)选材有“据”:本题目以城市绿化带景观入题,引导学生发 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体 现了课程标准中“有用的地理”的指导思想,从这一点上看, 不失为一道好题。
坡向
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 复杂
迎风坡、向阳坡的水热条件 好,自然带谱更复杂
返回
2.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影响因素
不同山体 的比较
受纬度 影响
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 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
东西
阳坡,热量条件好,
同一 走向
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
山体
主要受坡 背风坡,受焚风效应
的比 南北 向的影响 影响,同一海拔气温
气候、地貌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 等因素综合 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
作用 度南坡比北坡低
[典题领悟]
返回
(2016·全国卷Ⅰ)磷是土壤有机质
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
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
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
中磷累积量。如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
返回
NO.2 研细高考
——这是命题之“样板”
返回
以考纲为纲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
返回
[典例] (2017·全国卷Ⅰ)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 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第二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圈层相互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第二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圈层相互
[答案] 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 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
[考题精妙]
返回
[命题出发点] 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命题落脚点]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试题评价]
(1)素材“鲜活”:矿泉水,生活中的必需品,考生十分熟 悉。本题命题载体取自生活,使原本“生硬”的考题显得 “生活”化,彰显“生活中的地理”这一学科特色。
第 二 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圈层相互作用
No.1 No.2 No.3
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 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 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
课时跟踪检测
NO.1 研清教材
——这是命题之“根源”
返回
抓住要点>>> 温教材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气候条件
位于__亚_热__带__湿__润___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尤以______4月~7降水较多
地形条件
该区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 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南北纵贯全境
水文条件 _地__表__水__和地下水丰富,__流_水__侵__蚀__作用强烈
生物条件
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 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返回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学法: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
[贯通知识]
返回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
整体性 的表现
自然地 理环境 具有统 一的演 化过程
举例说明
意义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三讲 气压带和风带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三讲 气压带和风带
第 三 讲 气压带和风带
No.1 No.2 No.3
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 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 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
课时跟踪检测
NO.1 研清教材
——这是命题之“根源”
返回
抓住要点>>> 温教材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地 _高__转 低__纬偏__受向__热力__不影均响⇒三圈环流① ② ③
分日相比,大致夏季 偏北 ,冬季 偏南 。
返回
[温馨提示]
(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 称分布,而且气压带、风带为相间分布,气压带表 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 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52021/9/5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52021/9/52021/9/59/5/2021 5:59:02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52021/9/52021/9/5Sep-2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52021/9/52021/9/5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返回
第2步,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 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 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四讲水圈和水循环检测鲁教版(20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四讲水圈和水循环检测鲁教版(20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四讲水圈和水循环跟踪检测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四讲水圈和水循环跟踪检测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四讲水圈和水循环跟踪检测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讲水圈和水循环一、选择题(2017·上海市嘉定区模拟)全球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

右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既属于大循环,又属于小循环的环节是( )A.①④ B.②③C.③⑤D.⑤⑥2.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图中各环节水量发生变化,其中与海平面上升直接相关的是( )A.①减少B.④增加C.⑤减少D.⑥增加3.实践证明,干旱的内流区大面积造林最终可能导致干旱加剧,原因是()A.降水总量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大气水体总量减少B.地表水下渗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地表水体总量减少C.向区域外输送的大气水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D.向区域外输送的地表径流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解析:第1题,从图中箭头①可知,甲、丁位于海洋上空和海面,乙、丙位于陆地上空和地面。

⑤为海洋水汽蒸发,⑥为海洋降水,①为水汽输送,③为陆地降水,②为陆地蒸发、蒸腾,④为径流。

③既属于陆地内循环,也属于海陆间大循环;⑤既属于海上内循环,也属于海陆间大循环。

第2题,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汇入海洋的径流量增加.第3题,干旱的内流区干旱加剧,说明水分减少。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讲大气圈与大气运动检测鲁教版(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讲大气圈与大气运动检测鲁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讲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跟踪检测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讲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跟踪检测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讲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跟踪检测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讲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一、选择题(2017·保定市质检)右图为某地风速、风向随海拔高度变化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随高度增加( )A.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加大B.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减小C.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减小D.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加大2.此图所示地点位于()A.南半球B.北半球C.赤道地区D.无法判断3.引起风速、风向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地转偏向力随高度增加变大B.地面摩擦力随高度增加变小C.水平气压梯度力随高度增加变大D.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变低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随高度增加,箭头长短差异减小,说明风速增大变慢,但风向的偏转角度变化增大,即风向偏转幅度加大。

第2题,由图可知,风向右偏,该地位于北半球.第3题,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答案:1.D 2.B 3。

B(2017·杭州市模拟)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五讲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检测鲁教版(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五讲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检测鲁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五讲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跟踪检测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五讲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跟踪检测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五讲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跟踪检测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讲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2017·浙江嘉兴模拟)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1.图中南赤道暖流越过赤道向西北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陆轮廓B.地转偏向力C.东北信风D.赤道低压带解析:该洋流基本沿海岸线流动,故大陆轮廓是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A(2017·湖南怀化模拟)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图甲海域中()A.①洋流的形成主要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B.②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C.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热带草原气候D.④附近的渔场形成与经过的密度流有关3.下列关于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两岸等水温线位置不同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B.图中大气环流左侧近地面气压较高,右侧近地面气压较低C.图中右侧水温异常降低时,B处沿岸海域鱼类大量死亡D.图中右侧水温异常升高时,B处降水增多解析:第2题,②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向南流,故等温线向南弯曲;①为南赤道暖流,主要是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④附近渔场的形成与上升流有关;B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鲁教版(2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鲁教版(2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0讲气压带和风带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

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影响1.以区域分布图、统计图等形式,考查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2.以等值线图为材料,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及季风等。

考查频度高,选择题、综合题的命题形式均有呈现,分值4~8分,难度中等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

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错误!⇨三圈环流错误!2。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气压带错误!(2)六个风带错误!错误!(3)季节移动规律:①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方法技巧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各有一个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7讲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鲁教版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7讲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鲁教版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7讲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7讲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7讲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7讲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地表形态以景观图、剖面图等为背景,考查某地地质构造类型、构造地貌及其成因.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内力作用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

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深度思考1】形成有何不同吗?提示喜马拉雅山脉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而东非大裂谷则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

二、内力作用与山地地貌1.褶皱山(1)褶皱①形成原因:强大的挤压作用。

②基本单位:褶曲。

③两种形态:甲背斜和乙向斜。

(2)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板块划分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背离运动张裂区——裂谷或海洋相对运动碰撞区—-高大的褶皱山系【深度思考2提示不能,应根据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2。

断块山(1)断层①成因:强大的压力和张力。

2019教育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讲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

2019教育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讲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

返回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成雾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 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 至出现交通事故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 大气污染 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
害人体健康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 对航空造 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 成影响 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
返回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综合应用——昼夜温差大小的 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 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个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 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 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山谷风
返回
(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2)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 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 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返回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 [学法: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
返回
[贯通知识]
一、基本原理 1.大气受热过程:
返回
2.
返回
二、原理应用 1.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 → 空气稀薄 →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 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温馨提示]
(1)大气逆辐射在白天和夜晚都存在,而且白天比 晚上还要强烈,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 小时(14时)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光照较强 ( )
(2)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返回
[解析]
第(1)题,S市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
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大气中的水汽不易被风带走, 故易形成雾。第(2)题,S市位于30°N~40°N的大陆西 岸,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全 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返回
(2)问题设计“步步深入”:题干材料给出雾的形成,图示材 料给出了特定区域,而问题设计则把两者结合起来。第(1)题 考查当地“被雾笼罩”的原因,当考生回答出“风力较弱” 时,第(2)题就要求学生探讨“风力较弱”的原因,所以问题 设计“步步深入”,思维逻辑性较强。 (3)思维认知“由虚到实”:在本题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由材料中雾的形成的理解,到实际区域中多雾存在的原因的 分析;二是判断图示区域气候特点,然后再探讨气候特点, 阐释当地的气候现象,整个题目总是引导学生把“虚”的理 论落实到“实”的环境应用中来。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返回
气压中心M是 亚洲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
副极地低气压带 。 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 亚洲低压 ,其切断了 副热带高气压带 。
返回
3.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1月 7月 成因 A_____ 西北 季风 C_____ 东南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返回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北半球的东 北信风带内,沙尘的扩散主要是由东北信风从沙源地撒哈 拉沙漠带来大量沙尘所致。第(2)题,沙尘扩散如甲所示 时,东北信风带的最北位置可以达到北纬30°,可以看出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是7月。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赤道低气压 带 A为__________ 1七个气 C为 副热带高气压 带 南北半球同 压带 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纬度各有一个 G为 极地高气压 带
返回
信风 带 B为 南北半球同 (2)六个风带D为西风带 F为 极地东风 带纬度各有一个
返回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题点全练]
题点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返回
1.(2018· 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 空间分布图,回答(1)~(2)题。 (1)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 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 B.信风 ) C.西风 D.季风 ( D.10月 )
返回
带着问题>>> 进课堂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返回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何规律?对气候有何影响? 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产生怎样的影响? 3.典型季风环流分布在哪些地区?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
返回
NO.2 研细高考
——这是命题之“样板”
返回
以考纲为纲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以真题为范
[典例]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
返回
(2013· 全国卷Ⅱ)雾是近地面大
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 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 时,就易形成雾。如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 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 )
南亚季风 B_____ 东北 季风 D_____ 西南 季风
气压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___
风带的季节移动 ______________
返回
[温馨提示]
(1)1月份,东亚地区的西北季风和南亚地区的东北季 风的成因、源地都是一样的,都是来自亚洲高压。由于离 源地距离不同,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程度不同,所以 具体风向不同;由于东北季风经过的纬度较低,因此性质 较为温暖湿润。 (2)1月份,当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移而越过赤道 时,同样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会向左偏转,因此在澳大利 亚的西北部会形成西北季风。
(3)季节移动规律: 随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 分日相比,大致夏季 偏北 ,冬季 偏南 。
返回
[温馨提示]
(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 称分布,而且气压带、风带为相间分布,气压带表 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 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答案:(1)B (2)C
返回
2.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
(2)下列关于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的叙 述,正确的是 A.M表示3月份、春季 C.M表示12月份、夏季 ( B.N表示7月份、夏季 D.N表示1月份、冬季 )
第 三 讲 气压带和风带
No.1 No.2 No.3 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 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
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
课时跟踪检测
返回
NO.1 研清教材
——这是命题t;> 温教材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返回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① 低纬环流 圈 高低纬受热不均 ⇒三圈环流② 中纬环流 圈 地转偏向力 ___________影响 ③ 高纬环流 圈
[答案] (1)C (2)D
返回
[考题精妙]
[命题出发点] [命题落脚点] 的影响。 (地中海气候区)S市多雾的原因分析。 考查地中海气候特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
[试题评价]
(1)情景设计“以小见大”:本题以“雾”这种普通地理事象 切入,考查该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题干材料从理论上阐释 了雾的形成,而问题从客观上要求学生探讨该地雾的形成和 气候特点的影响因素。切口小,思维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