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统计整理 (1)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名词解释数据分组次数分布 (频数分布) 单变量分组组距分组组距组限组中值次数(频数)频率向上累积频数(或频率)向下累计频数(或频率)统计表二、填空1.每个组只有一个变量值的分配数列叫________,各组组距不相等的组距列叫________。

2、在组距数列中,说明总体单位数值变化界限的数值称为_____ ,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_________。

3、在变量数列中,各组单位数称_______,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称________。

4、数据分组的原则有和____________。

5、对总体进行统计分组关键在于。

三、选择1.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 ( )。

A.组距 B.组数 C.组限 D.组中值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 )A.统计表的横行标题 B.统计表的纵栏标题 C.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 D.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3.数据整理的步骤一般为()()()()()()。

(排序)A.数据的预处理 B.编制统计数列和统计表 C.选择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D.数据汇总E.计算和汇总 F.统计复查4.下列各项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企业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月收入分组E.企业按年产值分组 F.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5.构成分配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组数的多少 B.各组组距大小 C.统计分组 D.各组标志值的大小E.各组次数大小 F.分配在各组的单位数6.统计表从形式上看,它是由()()()()()构成的。

A.总标题B.纵栏标题C.横行标题 D.主词E.指标数值 F.宾词第四章指标一、名词解释总体单位总数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指标算术平均数权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二、简答1、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概念、特点。

3第三章统计整理

3第三章统计整理
(3)适用性审核 弄清楚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口径以及有关的背景材料 确定这些数据是否符合自己分析研究的需要
(4)时效性审核 应尽可能使用最新的统计数据
(5)确认是否必要做进一步的加工整理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二)差错的更正与处理
通过上述审核,如发现有缺报、缺份和缺项等情况, 应及时催报、补报;如有不正确之处,则应分别不同 情况作如下处理:
10. 爱尔兰 拥有大学学位人群所总人口占比例:37% 年增速 (2000-2010年): 7.3% (最高)
9. 澳大利亚 拥有大学学位人群所占总人口比例:38% 8. 芬兰 拥有大学学位人群所占总人口比例:38% 7. 英国 拥有大学学位人群所占总人口比例:38% 6. 韩国 拥有大学学位人群所占总人口比例:40%
统计学
第三章 统计整理
河南科技大学 历次人口普查中,每10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
大专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1982 1990 2000 2010
615 1422 3611 8930
Hale Waihona Puke 6779 8039 11146 14032
17892 23344 33961 38788
35237 37057 35701 26779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三、统计整理的程序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资料的审核
资料的分组和汇总
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数据审核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
收集 数据
真实 数据
虚假 数据
科学地计 算与分析
假数真算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一)第三章统计整理a) 组距=上限-下限b) 组中值=(上限+下限)÷2c)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d)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第四章综合指标i. 相对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2.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3.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4.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实际完成程度(%)/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ii.平均指标1.简单算术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或iii.变异指标1.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2.差: 简单σ= ;加权σ=3.差系数:第五章抽样估计1.平均误差: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2.抽样极限误差3.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4.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第七章相关分析1.相关系数2.配合回归方程y=a+bx3.估计误:第八章指数分数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1)数量指标指数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相对数变动分析:= ×绝对值变动分析:- = ( - )×( -)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①由时期数列计算②由时点数列计算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a.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公式为:b.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第三章--统计整理-幻灯片(1)

第三章--统计整理-幻灯片(1)

如某班学生按年龄分组:17岁,18岁,19岁, 20岁, 21岁,22岁。
组距式分组
将作为分组依据的数量标志的整个取 值范围依次划分为若干个满足互斥性
和包容性的区间,用这些数值区间作
为组的名称。
某班学生统计 学原理成绩分 组
60分以下 60—70分 70—80分 80—90分 90分以上
组距式分组中的一些概念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 统计整理
对教师 的分类
按性别分类
男性 女性
高级 按职称分类 中级 共计7组
初级 2+3+2
青年 按年龄分类
中年
复合分组体系
对教师 的分类
按性别 分类
按职称 分类
按年龄 分类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 统计整理
共计12组 男 2×3×2
女 高级
中级
初级 青年 中年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资料的再分组
• 统计资料的再分组就是把统计分 组资料按某种要求,重新划定各 组界限,再将资料中的单位数或 比重分布重新做出调整。
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 个体组合起来,在同一组内则保持着相同的性 质。
分组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 统计整理
25%
33%
分组前
分组后
42%
作用:1·区分事物的性质
例:按所有制性质划分,我国现有8种经济类型: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 澳台投资经济
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
统计整理 学的分类和汇总,使之成为系统化、
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研究总 体的特征。
地位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前提 和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学原理与技能训练 第3章 统计整理

统计学原理与技能训练 第3章 统计整理

四、统计分组的方法 1.根据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两种 (1)按品质标志分组 例如按性别这一品质标志可将班级的学生 分为两组。 (2)按数量标志分组 如按成绩这一数量标志可以将班级学生分 为三组:60分以下为一组,60~80分为一组, 80分以上为一组。
2.根据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两种 (1)简单分组 按一个分组标志分组。 (2)复合分组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分组。如按性 别可以将人口分为两组,在此基础上又可以按 年龄将各组的人分为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 和老年组。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一)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整理方案 (二)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 1.逻辑审查: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审查数 据是否符合逻辑,内容是否合理,各项目或数 量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现象。 2.计算审查:是指审查调查表中的各项数 据在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上有无错误。如各分 项数字之和是否等于相应的合计数,各结构之 和是否等于1或100%等。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一、统计整理意义 (一)概念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 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 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科学 化,从而得到表现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 料的统计过程。 另外,对于整理过的初级资料进行再 整理,也属于统计整理。
(二)意义 1.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 计分析的前提,它在统计研究中起着承前 启后的作用。 2.资料整理得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整 个统计研究任务的完成。不恰当的加工整 理,不完善的整理方法,往往使调查得来 的丰富、完备的资料失去价值,得不到正 确的结论。
表3 -3
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表
向 上 累 计 向 频 下 数 累 计 频 数 频 率 频率
按零件数分组 频数 频率 (人) (%) (个/人)

三章节统计整理

三章节统计整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27
⒈对数据进行排序
①打开 “成绩.xls” 工作簿,选定“英语成绩”工作表。 ②利用鼠标选定单元格 区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28
③在菜单中选择“数据”中旳“排序”选项,则弹 出排序对话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29
④在排序对话框窗口中,选择“主要关键字” 列表中旳“英语”作为排序关键字,并选择按 “递增”排序。因为所选用数据中已经包括标 题,所以在“目前数据清单”中选择 “有标题 行”,然后单击 “拟定”按钮,即可得到 排序 旳成果。
函数是其中旳一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37
频数分布函数 (FREQUENCY) 能够对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旳频数分布。
频数分布函数 (FREQUENCY)旳语法形式为: 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
其中:Data_array为用来编制频数分布旳数据,Bins_array 为频数或次数旳接受区间。
3. 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是一种交互式工作表,用于对已经 有数据表和数据库中旳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旳 一种工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14
4. 统计图
Excel能够绘制许多图表,其中大部分是统计 图,可用于数据旳整顿与分析,能够直观形
象地描述现象旳数量规律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15
第二节 统计分组与分配数列
3
第一节 统计整顿旳概念
一、统计整顿定义 二、统计整顿旳内容 三、EXCEL中统计整顿工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4
一、统计整顿旳定义
统计整顿是根据统计研究旳任务,对 统计调查所搜集到旳大量原始资料进行 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 化,以得出反应事物总体综合特征旳资 料旳工作过程。

统计学第3章统计整理

统计学第3章统计整理

14
7.0 21 10.5 193 96.5
4 90 —100 31 15.5 52 26.0 179 89.5 5 100—110 65 32.5 117 58.5 148 74.0
6 110—120 52 26.0 169 84.5 83 41.5
7 120—130 8 130—140
23 11.5 192 96.0 31 15.5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
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分组以后, 用以反映总体各单位分配情况的统计 数列,称分配数列,又可称次数分配, 或次数分布。
它由两部分组成: 总体所分的各个组和各组所拥有的 单位数(次数或频数)。

月工资分组(元) 工人数(人) 占总数比重(%)
1000 以下
210
39.6
1000-1500
组距式 分组
以变量值变动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区间的 距离称为组距。适用于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 变量的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在进行组距分组时,会涉及到一 些问题,包括: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 组、组限、组中值。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等距 分组
不等距 分组
各组组距均相等。如: 10—20 20—30 30—40
组中值 = (上限值+下限值)÷2
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 缺下限:组中值=本组上限— 相邻组组距/2
缺上限:组中值=本组下限+ 相邻组组距/2

产值(万元)
第一组组中值:
50以下 50 — 60 60 — 70 70以上
50-(10÷2)= 45 最后一组组中值: 70+(10÷2)= 75
第二节 分配数列
较合适是? (c)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学(第三章)

四、统计分组方法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 划分各组界限。划分各组界限,就是要在 分组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相邻组之 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 (一)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方法 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标志作为分 组标志,界限比较明确,类型比较稳定。 如,企业按所有制分组、人口按性别分组 等。
(二)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 数量标志有离散型和连续型之分,其分 组的方法和形式也不同。 1、按离散型变量标志分组其形式有2个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2、按连续型变量标志分组其形式只有一 个(组距式分组)。
某班级学生按性别分组 学生按性别分组 男 女 合 计 人数(人) 60 40 100
2、按数量标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 就是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 为分组标志,并在数量标志的变异范围内 划定各组界限,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 若干组成部分。 3、根据分组选择标志的多少不同,统 计分组又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简单分组。简单分组是指对统计总体 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1.设计统计整理方案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3.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和汇总 4.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综上所述,设计整理方案、对原始资 料进行审核是整理的前提,统计分组是统 计整理的基础,统计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 心环节,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是统计 整理的结果。
1.2、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 统计分组既是统计认识问题的一种基 本方法,又是统计整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之 一,因此它在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
4、次数分配的类型
对称分布
右偏分布
左偏分布
正J型分布
反J型分布
几种常见的频数分布
U型分布
1、钟形分布 钟形分布的特征是“中间多,两边少”,这类 分布是以平均值为中心的,越接近中心,分配的次 数越多,离中心越远,分配的次数越少,其曲线就 像一口古钟。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填空题1、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可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资料。

2、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必然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4、对原始资料审核的重点是真实性。

5、区分现象质的差别是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

6、标志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划分组别的标准。

7、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分组,也可以按数量分组.8、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进行的分组,称为复合分组.9、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数量分布数列两种。

10、变量数列是单项变量分组、组距式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

11、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品质分布数列。

12、组限是组距变量数列中表示各组数量界限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最小值的变量值,上限是指最大值的变量值.13、组距变量数列的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与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14、组距变量数列的分布可以用次数分布曲线图表示。

1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16、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两种。

17、钟形分布、U形分布和J形分布是次数分布的三种主要类型.18、统计分组体系有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两种.19、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三种。

20、统计表从内容结构上看,是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2、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 )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3、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C )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

《应用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

《应用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

三、次数分布数列的编制

根据变量的类型和变量值的多少确定是编 制单项数列还是编制组距数列
单项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编制步骤
第一,将日产量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第二,将变量值分为若干组 第三,找出每组变量出现的次数 第四,按变量值的大小顺序编制出单项数列
【例】己知某车间有24名工人,他们的日产量(件) 资料,要求编制变量数列。
返回
第三节 统计数据分组与频数分布
一、统计数据分组的原则

穷尽原则:就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 应有组可归,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 纳总体所有的单位

互斥原则:就是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 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某一组, 而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组
二、统计数据分组的步骤和方法

统计分组一般经过三个步骤:即选择分组 标志、分组界限的划分、选用分组体系
组距式变量数列编制方法
第四,计算组限,指每组两端数值,分为上 限和下限 上限:每组的终点数值(最大值) 下限:每组的起点数值(最小值) 第五,计算次数和频数
组距式变量数列编制方法
第六,计算组中值,即各组中点位置所对应的变 量值。其计算公式为:
组中值= 或=
上组下限 本组下限 2
本组组距 2
(适用所有闭口组)
(2)从内容上来看,统计表是由主词栏和 宾词栏两个部分组成。 主词栏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组成 部分,一般都列在表的左半部分; 宾词栏是统计表用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各 个统计指标及其数值,一般都列在统计表 的右半部分。 此外,统计表还有补充资料、注解、资料 来源、填表单位、填表人等附加内容。
2、统计表的分类ຫໍສະໝຸດ 三、统计分组的应用
划分社会现象的不同类型 揭示社会现象的内部结构 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第三章_统计整理

第三章_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填空题2、统计整理包括———、———、———、和———四个方面内容。

5、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为———,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称为———。

9、统计汇总技术主要有———和———两部分。

12、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程度可分为———、———和———三种。

二、是非题2、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4、所谓“上限不在其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6、手工汇总中的折叠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一旦出错需从头返工。

()7、手工汇总中的点线法只能汇总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

()10、统计表中各项标题应按合乎逻辑的顺序排列,主词栏通常用甲、乙等文字编号,宾词栏用1、2、3等数字编号。

()11、综合汇总就是将逐项汇总和集中汇总结合起来进行的汇总组织形式。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确定组数与组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5、组距数列中每组上限是指()A、每组的最小值B、每组的最大值C、每组的中点数值D、每组的起点数值7、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A、宾词是否分组B、主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9、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应用()符号表示。

A、0B、—C、XD、...11、不等距分组适宜于()。

A、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B、变量变动不均匀的情况C、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D、一切变量。

12、手工汇总中只能用来汇总总体单位数的是()A、划计法B、过录法C、折叠法D、卡片法四、多项选择题4、在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是()A、总体单位数多少B、变量值大小C、组数D、组限E、组距5、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B、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C、在开口组中无法计算D、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E、就是组平均数7、变量数列中,()A、各组频率大于0B、各组频率大于1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D、总次数一定时频数与频率成正比E、频数越大该组标志值起的作用越大8、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有()A、逐级汇总B、集中汇总C、手工汇总D、综合汇总E、电子计算机汇总10、组距式分组仅适合于()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D、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小E、连续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五、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有哪几个程序?六、综合题要求:设计一张主词按甲、乙企业分组,宾词作复合设计的统计表,表明甲、乙企业的职工总数和不同工龄中男、女人数。

(完整版)第3章统计整理

(完整版)第3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学习要求:明确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承前起后的地位;掌握分组的方法和汇总技术;认识统计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学会统计表的编制并能熟练地运用。

§1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一、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调查所搜索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实现了从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

二、统计整理的方法: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整理的目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标志进行区分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科学的分组是搞好统计整理的前提条件)2、汇总是对分组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汇总,并计算各组的单位数和合计数,计算出说明总体和各组情况的统计指标数值。

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汇总技术:①手工汇总: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

②电子计算机汇总。

3、编表:经过汇总,得出表明社会现象总体和各个组的单位数和一系列标志总量的资料,把这些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表格上表现出来。

§2 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意义:统计分组的含义: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联系的几个部分。

统计分组是在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①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组成部分。

②对个体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组合起来。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二、统计分组的种类1、按统计分组任务和作用不同分:类型分组:划分社会经济类型;结构分组:研究同类总体的结构;分析分组: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类型分组、结构分组:现象总体按品质标志分组,多属类型分组(例如工业生产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私营、集体);现象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多属结构分组(例如企业按职工人数分------1000人以下、1000-5000人、5000人以上)。

第三章 统计整理习题(1)

第三章 统计整理习题(1)

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1)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一)一、单选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A.组中值B.组距C.组数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2.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

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3.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A.变量值的大小B.组数C.组中值D.组距4.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再分组D.平行分组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以二都不对6.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7.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8.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A.7108 .B260 C.1560 D.34809.在组距数列中,对各组的上限与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

A.组中值B.组平均数C.组距D.组数10.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标志值单一组B.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C.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D.将此值归人作为上限的组或下限的组均可11.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Vl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A.2608B.215C.230D.28513.统计整理主要是整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单项式分组:
工人平均日产量资料
工人平均日产量(件) 2 3 4 5 6 合计 工人数 绝对数 比重(%) 10 8.7 15 13.0 30 26.1 40 34.8 20 17.4 115 100.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组距式分组:
某工厂工人完成生产定额情况表 工人完成生产定额分组(%) 工人数 绝对数 比重(%) 80~90 30 16.7 90~100 40 22.2 100~110 60 33.3 110~120 30 16.7 120~130 20 11.1 合计 180 100.0
某班学生籍贯分布表 地区分 绝对数人数 安徽 30 非安徽 10 合计 40
比重(%) 75 25 100
第3章 统计整理
42
单项式数列:一个变量值代表一组。
工人生产情况表 产量(件) 工人数
第3章 统计整理 11
2、统计分组目的: 总体经过分组,能够突出组与组之间的 差异,抽象掉组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 使数据变得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研 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3、统计分组的原则
⑴穷尽性
就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 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所有的单位。 例如:从业人员按文化程度分组,分为小学 毕业、中学毕业(含中专)和大学毕业三组,那 么,文盲及识字不多的以及大学以上的学历者则 无组可归。如果将分组调整为:文盲及识字不多、 小学程度、中学程度、大学及大学以上,那么就 可以包括全部从业人员的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程 度,符合了分组的穷尽性原则。
位数。
频率(f/∑f):次数的相对数,各组次数占总
次数的比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㈡统计分布(分配数列)的分类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1.分组标志的选择原则 (1)应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例如,同一个工人总体,有多种不同分组方法: ①如果研究学历对收入的影响时,应选择“文 化程度”作为分组标志。 ②如果研究资历对收入的影响时,则应选择 “工龄”作为分组标志。
(2)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 例如,研究职工生活水平的高低情况时,可 以用“职工的工资水平”作为分组标志,也可以 用“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收入水平”作为分组标志。 应该选择后者作为分组标志。 (3)要根据现象的历史条件变化来选择分组标志。 例如,前面讲到研究职工生活水平问题,如 果要列出“职工生活贫困户”一组,则“贫困户” 的标准就随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而且不同地区 标准也不相同。
第三节,变量数列(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次数分布)的概念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 归类整理,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 位数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布,又称分布数列 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叫次数,又称频数 (fi)。各组次数与总次数(Σfi)之比称为比 率,又称频率。 分配数列(次数分布)有两个构成要素:一 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统计分布的实质:把总体的全部单位按某标 志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数列。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 • 统计分组的含义: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 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 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联 系的几个部分(或组)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 划分各组界限。而核心问题是正确地选择 分组标志。 (下)
• 在一个总体中,单位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其标志表现可能是互不相同的,总体内部各 个单位间存在许多的变异标志又是人们把总 体进一步分为性质不同的几个部分的客观依 据。 • 统计分组是在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分类。兼 有“分”和“合”的双重含义:对总体而言 是“分”(分为范围更小的总体),而对总 体单位而言是“合”(合为性质相同的组); 对分组标志而言是“分”(按分组标志划分 总体成为标志表现不同的许多组),而对其 它标志来说又是“合”(其它标志表现的差 异消失了)。

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
(2)根据(1)的结果绘制直方图、次数折线图 和累计次数折线图。
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大陆人口年龄分布:
人口按年龄分组 14岁以下
15 —— 64 65岁以上 合计
人口数(亿人) 2.8979 8.8793 0.8811 12.6583
比率(%) 22.89 70.15 6.96
100.00
2、构成:
由两部分构成:(1)各组 (2)各组次数(或频率)
3、种类: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可分为: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资料整理 的程序、统计分组的方法以及分布数列的编制、统 计汇总的组织形式和技术方法,以及设计和编制统 计表。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分布数列 第四节 统计汇总 第五节 统计表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一、概念
原始统计资料
综合统计资料
(1)周延性:即不能遗漏(又称穷举原则) (2)互斥性:即不能重复(又称互斥原则)
即:要求保持组内资料同质性和组间资料的差异性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1、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3、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三、分组标志(分组标准)
1、概念:即分组的依据 2、选择: (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 (2)选择具有本质性的重要标志 (3)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条件
200
1.000
100.0
1、条形图
其他广告 2
广 招生招聘广告 告 房地产广告 类 型 金融广告
10 16
9
服务广告
51
商品广告
某0城市居民关注不同类4型0 广告的人数分布图 80
112
人数(人)
2、圆形图(饼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
我国出口商品构成(%)Fra bibliotek年份1950 1960 1970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农副产品 农副产品加工品 工矿产品
57.5
33.2
9.3
31.0
42.3
26.7
36.7
37.7
25.6
18.7
29.5
51.8
17.5
26.9
55.6
13.0
29.2
18
10000以上
10
流通费用率(%)
11.2 10.6 9.9 8.7 7.8 7.0 6.3
三、分组标志的选择
1. 分组标志:是指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 的组的标准或依据。
2. 分组标志选择的要求:
–要符合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 –必须选择最本质的标志作为分组依据 –要考虑社会经济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
1、重合式:
• 指相邻两组中,前一组的上限和后一组的下限数值重合。 • 一般用于连续型变量。 • 组距=上限-下限 • 例如:身高1.60m~1.70m、1.70~1.80m、 1.80~1.90m……… • 所谓重合只是形式上相重,实际上两组没重合,一般采用“含下
限不含上限”原则处理
组限
2、不重合式
第二节 统计分组
•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 三、分组标志的选择 • 四、统计分组的方法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 统计分组:指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和统
计研究的任务,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 总体分成若干部分的科学分类。没有统计分组 就没有科学的统计
• 统计分组的关键:
1、选择分组标志:使组间差异大,组内差异小 2、划分各组界限。
一、统计整理的作用
• 统计整理介于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之间,在统计工作 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既是统计调查阶段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 提,它实现从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 的指标值过渡,
• 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 过渡阶段,是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的必要前提。
N 15-24 25-44 45-89 90-179 180-359 360-719
n5
6
7
8
9
10
适用条件:
1.近似正态分布
2.现象特性适合等距分组
组限
组限:指每组两端数值。分为上限和下限。 上限:每组的终点数值(最大值)。 下限:每组的起点数值(最小值)。 组限的形式:与变量的特点有关,重合式和不重合式
• 完整性: 检查应调查的 单位或个体是否有遗漏, 所有的调查项目或指标 是否填写齐全
• 及时性:检查填报单位 是否按时报送了有关
(二)审查资料的正确 性
• 数据是否真实反映 客观实际情况 • 内容是否符合实际 • 数据是否有错误 • 计算是否正确等
准确的资料是 进行正确统计 分析的关键。
三、统计资料的审核
57.8
7.3
26.2
66.5
5.2
25.1
69.7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划分社会现象的依存关系
按商品销售额分组(万元) 商店数(个)
100以下
25
100500
70
500 1000
130
1000 3000
75
3000 5000
40
5000 10000
• 统计整理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是统计工 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审核,确保符合研究 目的要求和准确无误
选择整理的指标,并进行划类分组 将分组资料进行汇总 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三、统计资料的审核
(一)审查资料的完整性 和及时性
全距R = 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组距 = 各组最大标志值(上限)-各组最
小标志值(下限) 在等距分组的条件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2.组数、组距确定的斯特杰斯经验公式
n 1 3.3lg N d R X max X min
n 1 3.3lg N n : 组数,N:总体单位数,d:组距,R:全距 X max :最大变量值,X min :最小变量值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 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类型 • 揭示社会现象的内部结构 • 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划分社会不同类型
按商品分类分组 食品类 衣着类 家庭设备用品类 文化娱乐用品类 交通通讯类 医疗保健类 居住类 杂项商品类 合计
构成(%) 40.6 4.7 7.5 11.6 10.8 4.7 14.4 5.7 100
四、统计分组的方法
• 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
• 组数:即将总体分为几组。 • 组数的确定分下面两种情况: (一)品质分组的组数
由两个因素决定: • 1、事物本身的属性特征 • 2、统计研究的要求
(二)数量分组的组数和组距
1.组数由两个因素决定:
• 总体的全距R
• 组距(class width)
他单位。 • 对严重错误,应发还重填,并查明错误原因。
四、统计汇总
1、统计汇总:即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统计资料
归并到各组中去,并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合计数(包 括单位总数和标志总量)的工作过程。
2、统计汇总的形式:
• 逐级汇总 • 集中汇总 • 汇审汇编 • 综合汇总
3、统计汇总的技术
• 手工汇总 • 电子计算机汇总
(三).历史资料的审核
• 应审查资料的可靠性程度,指标含义,所属时间,计算方法 等,对不能满足现在要求,有缺漏或有疑问的资料,要进 行有科学依据的推算,弥补和订正。
(四)资料审核后的订正
• 对可以肯定的一般错误,代为更正,并通知原报单位。 • 对可疑数据或无法代为更正的错误,要求原单位复查更正 • 如果所发现错误在其他上报单位也可能发生时,应通知其
指前一组的上限与后一组的下限,两值紧密相连而不相重 复。
一般用于离散型变量。 组距=下组下限-本组下限=本组上限-前组上限 例:人口普查时,按照家庭人口数分组:1-2,3-4,5-6,
7和7以上
组 中值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一般问题
所谓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 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 之条理化、系统化,把反映总体单位的大量原始资料, 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统计工作的这一过 程,叫统计资料的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作用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三、统计资料的审核与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