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皴法
中国水墨山水画
中国水墨山水画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在绘画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我国土地广大,地质也因地域而不同。
以描线为基本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凹凸)的方法比较多。
不过,主要的方法可分为下面六种,其概要说明如下:斧劈皴——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披麻皴——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
卷云皴——表现古老山脉的圆形山顶的主要方法,能表现出苍劲的感觉。
雨点皴——表现被烟雾所笼罩的山岳的主要方法。
荷叶皴——表现水成岩所形成的山和岩的主要方法。
折带皴——表现水成岩所形的山岳,特别是崩塌的斜面和堤防的主要方法。
以上各种皴法的应用,须视地质构成的关系而定,必要时可将两种方法混合或折衷使用。
皴法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
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
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
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以线条勾勒轮廓,之后敷色。
随着绘画的发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
其基本方法是以点线为基础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因地质构造的不同,表现在山石的形貌亦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类型的皴擦方法与名称,一般称为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云头皴)、雨点皴(雨雪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斫皴、点错皴、豆瓣皴、刺梨皴(豆瓣皴之变)、破网皴、折带皴、泥里拔钉皴、拖泥带水皴、金碧皴、没骨皴、直擦皴、横擦皴等。
清?郑绩将它列为十六家皴法。
《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古人写山水皴分十六家。
曰披麻,曰云头,曰芝麻,曰乱麻,曰折带,曰马牙,曰斧劈,曰雨点,曰弹涡,曰骷髅,曰矾头,曰荷叶,曰牛毛,曰解素,曰鬼皮,曰乱柴,此十六家皴法,即十六家山石名目,并非杜撰。
披麻皴
披麻皴概述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长披麻皴表现方法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
”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
披麻皴以柔韧的中锋线的组合来表现山石的结构和纹理。
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
披麻又分长披麻、短披麻两种。
[1]种类长披麻皴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中锋用笔,圆而无圭角,弯曲如同画兰草,一气到底,线条遒劲,不可排列须有参差松紧,点法如“一”字或“混点”。
宜表现江南土石丘陵等。
创自五代董源、巨然、赵孟頫、黄公望等不少画家均以披麻为主。
明·陈继儒《论皴法》作“麻皮皴”,工艺绘画亦多用。
短披麻皴短披麻的用线较短,亦为中锋用笔而连续出之,势态和长披麻类似。
其特点是结短披麻皴的表现方法构丰润,历代山水画家多用长短披麻共同表现南方的山水特点,为描绘山之坡脚为最多。
此画法最讲求用笔的起落、用墨的浓淡相宜和用线的错落有致,只有长期联系和对自然界的仔细观察揣摩,才可以灵活运用。
元代黄公望、明代的沈周等多用此法。
[2]鉴赏披麻皱是山水画上的肌理也是一种文化痕迹—画家曾在那里上演自己真实的人短披麻皴与小斧劈皴的山水画[3]生,演绎动人的情感。
然而怎样才能在千年以后,透过这一历史遗存把握画家的生命情感与艺术脉搏,最终洞悉这皱法的秘密。
也许只有借助历史的光线才能看清那帛绢上似麻的线条中写着的是绘画意识的动人旋律—体道、图真、抒情。
一、笔墨意识与写“道”的披麻效山水画中,披挂在山体上如同麻线一般的线条,构成了山石的肌理,这是披麻皱的外部形态。
而究其本质则是由长短、浓淡、干湿、疏密、虚实等线条排列组成的一种“笔墨”形式。
如果说董源是以此来表现山石质感与地域特征的,不如说是用来彰显宇宙的本象—阴阳之道。
国画山水皴法技法详解
国画山水皴法技法详解
国画山水皴法是中国国画中常见的一种技法,主要用于描绘山
水的纹理和质感。
皴法是一种用毛笔在纸上或绢上以快速、连续的
笔触表现出山石、树木、水面等自然景物纹理和形态的技法。
下面
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国画山水皴法的技法。
首先,皴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毛笔的笔尖或笔锋,以不同的力
度和角度在画面上反复涂抹,使墨色呈现出不同的浓淡、粗细和质感。
这种手法要求画家对笔墨的运用非常熟练,需要灵活掌握笔尖
的变化和墨色的深浅,以表现出山石的轮廓和纹理。
其次,国画山水皴法的笔墨运用非常讲究,主要包括点、勾、提、按等技法。
点法是用笔尖轻轻点画,表示远山的模糊轮廓或树
木的细枝;勾法是用笔锋或笔尖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和树木的枝干;
提法是用笔尖提起墨色,表现出山石的质感和光影效果;按法是用
笔尖或笔锋轻轻按压,使墨色在画面上渐变出深浅不一的效果。
另外,国画山水皴法还注重对比的运用。
画家在运用皴法时,
要注重对比的处理,通过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粗细、形体的大小等
方面的对比,使山石、树木、水面等景物在画面上产生明暗、虚实、
远近的对比效果,从而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最后,国画山水皴法的技法还需要画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理解。
画家需要通过对山水的观察,理解山石的形态特点、树木的生长习性、水面的波澜纹理等,从而在运用皴法时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自然景物的特征和气质。
总的来说,国画山水皴法是一种需要丰富的笔墨运用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理解的技法,通过对墨色、线条和形体的处理,使山水画作呈现出丰富的质感和立体感。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国画山水皴法的技法。
【美术课件】国画山水篇《披麻皴法》
零
国 画 基 础 知 识
认识国画
人物
可分为古今两类:古装人物,或者是历代英士为一类;现代服装,或者模特 儿写生为一类。由于人物要有动作、表情,所以人物画是比较深奥的制作。
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花鸟
花鸟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 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种雀鸟称为翎毛。
各 自然界中的山石、树木表面的纹理脉络似
种
粗糙的皮肤,画家为表现山石树木的脉络
皴 法
、纹路、质地、阴阳、凹凸等关系,逐渐 创造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技
法—皴法。随着画家的不断观察、提炼概
括,创造并命名了数十种皴法。
肆
绘 画 步 骤 与 范 画 参 考
披 披麻皴:柔韧的中锋线的组合,表现山石的结 麻 构和纹理。线条轻松灵活,适于表现有植被的土 皴 质松软的纹路或较长的土山山脉。因用线长短 的 有别,有长披麻和短披麻之分,代时期的董源多 运 用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被麻皴。 用
山水
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 先储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 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不必斤斤计较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
零
国 画 基 础 知 识
国画工具与材料
笔:分大、中、小号。有羊毫、狼毫、兼毫之分。 墨:常用的有有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是油烧出的烟子制成
擦是再皴后的基础上,用干笔侧锋擦出肌理的平滑、粗糙
质感。
点意思是用不同形态的点,点出物象上的附属物体抽象感
受。
染是在皴擦点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淡墨大笔罩染出物象的
皴法是什么的技法
皴法是什么的技法?山水名画的各种皴法如果说中国画的线法(十八描)是人物画的核心要素,墨(色)法是花鸟画的核心要素的话,那么,山水画的皴法可谓山水画的核心要素,所以历代山水画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山水画的皴擦法是山水画独有的用笔技法和绘画语言,可以说,不懂皴法就不懂山水画。
皴法是指用不同的运笔方法或点或染、或勾或刷、或皱或擦皱擦出山石、树木的纹理皱折。
古今皴法有几十种之多,现在还在创造发展不同的皴法,大体可分为四大类,点皴、线皴、面皴和染皴。
一.长短披麻皴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照片比对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照片比对巨然《万壑松风图》局部照片比对明沈周《京江送别图卷》局部照片比对二、大斧劈皴马远《踏歌图》局部照片比对三、小斧劈皴宋松峰《楼观》局部照片比对宋松峰《楼观》局部照片比对明倪端《聘庞图》照片对比四、雨点皴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照片对比《溪山行旅图》图局二照片对比五、刮铁皴照片对比六、钉头皴照片对比七、豆瓣皴范宽《雪景寒林图》局部照片对比《雪景寒林图》局部照片对比照片对比八、折带皴元倪瓒《枫落吴江图》局部照片对比倪瓒《幽河寒松图》照片对比九、卷云皴北宋郭熙《早春图》局部照片对比《早春图》局部二照片对比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局部照片对比十、解索皴元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照片对比元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照片对比明沈周《庐山高图》局部照片对比十一、米点皴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照片对比吴湖帆先生米点照片对比十二、荷叶皴清兰孟《仿松雪山水图》局部照片对比清石涛游华阳山图照片对比十三、乱柴皴近代贺天健《兰江山水》局部照片对比古代山水画家在长期创作和自然观察中,在儒道潜意识的影响下,创造了有别西方纯客观的(人体感官感受到的光影)。
但有人文理念和自然交融的几种经典画法,下面以图分别说明。
但先强调一点,绘画是对自然景色的升华艺术,高于生活,美化自然,大家看时应从整体感觉,色彩的调子和冷暖去感受。
1.拖泥带水法.任何皴法画到洒脱时,往往会大块落墨,纵笔横扫,墨韵生动,浑厚华滋,所渭皴法似有非有者,当为此法.宋箫照《秋山红树图》局部照片对比近代写意山水较多此法.明李在《阔渚睛峰图》局部照片对比2.没骨法.此法花鸟中多用,山水较少见.宋人佚名《雪景山水图》照片对比吴湖帆山水扇面局部照片对比3.浅绛法典型中国意识画法王时敏仿古山水图册照片对比清髡残《苍翠凌天图》局部照片对比4.小青绿法.明仇英《归汾图卷》局部照片对比吴湖帆浮峦暖翠图卷局部照片对比5.大青绿法.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照片对比6.泼墨法.刘海粟《七度弄云烟》照片对比7.泼彩法张大千《泼彩山水》照片对比。
36种皴法
皴法是一种绘画技法,常用于山水画、人物画等。
在中国画中,皴法被广泛应用,通过不同的皴法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纹理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皴法:
1. 直线皴
2. 斜线皴
3. 横线皴
4. 波浪线皴
5. 弯曲线皴
6. 曲线交叉皴
7. 交错皴
8. 缠绕皴
9. 散点皴
10. 点划皴
11. 细点皴
12. 横竖点皴
13. 圆点皴
14. 椭圆点皴
15. 透明圆点皴
16. 透明椭圆点皴
17. 乱点皴
18. 集中点皴
19. 云点皴
20. 抹点皴
21. 划点皴
22. 挑点皴
23. 扑点皴
24. 刮点皴
25. 细线点皴
26. 拖线皴
27. 透明线皴
28. 曲线透明线皴
29. 横线透明线皴
30. 纵线透明线皴
31. 直线透明线皴
32. 交叉透明线皴
33. 交错透明线皴
34. 重叠透明线皴
35. 云形透明线皴
36. 乱形透明线皴
这些皴法可以通过改变笔触的方向、力度、频率和形状等来实现,创造出不同的纹理和效果,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力。
“皴法”在山水画中作用[论文]
浅析“皴法”在山水画中的作用【摘要】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皴法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使山水画打破了平面化的困惑,使山水画的发展更接近于成熟;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
皴法在国画的另几种绘画类型中也得到充分的应用。
就皴法这一技法展开论述,并论述了他在山水画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皴法特殊表现形式“皴”是中国山水画中表现力最丰富的一种特有绘画语言。
作为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粗细、方圆、转折、长短的线条,表现不同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感。
随着艺术历史的发展和山水画家在艺术实践中的不断创造,皴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趋于完善。
皴法打破了山水画的平面化,使山水画发展趋于成熟。
所以,皴法的应用在山水画中有着重要意义。
一、皴法的出现及其意义“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风格繁多,从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看,山水形象出现于战国之前,滋育于东晋,初创于南北朝,独立发展于隋唐,兴盛于五代、北宋。
宋、元、明、清各有变异,产生多种技法,(包括皴法),适应着不同审美要求。
”荆浩《匡庐图》,是现存最早以皴法来表现山石形象的完整的山水作品。
它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经唐前期和中期的发展,至唐后期,进入到了新的历史进程,即皴笔山水新纪元的到来。
我们所见《匡庐图》的皴法,全然有一套规范了的皴法,它表明它由初创而传到荆浩手里,已完成了稚拙生硬的发展过程,得到了形式的完善和笔墨的成熟。
五代及北宋,董源、李成、范宽都师从荆浩,于是,皴法便由荆浩而传到北宋。
山水画发展到五代、北宋,画家辈出,风格多样,皴法繁茂,进入了一个兴盛的时期他们摆脱了隋唐以来勾勒填色及渲染无皴的简单画法,在技法上增加了皴、擦、点、染的方法,水墨山水讲究笔墨层次效果,技法日趋成熟完备。
由于“皴”的表现,使山峰、山体、山石有了明暗层次,表现出了山石的体面质感和体积感。
各种“皴”的技法被人们称之为“皴法”。
不同的皴法能够表现出各种不一样的脉纹、纹理、质地、山貌。
从隋到宋的山水画皴法发展概况
【美术理论研究】皴法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山水画中,是一种举足轻重的笔墨语言。
有关皴法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五代荆浩所作《山水节要》一文中:“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远山无皴,远水无痕,远林无叶,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阁无基。
”皴法的成长由涓涓细流渐渐汇为江河,在巨然、范宽时,虽已经出现了披麻皴、雨点皴的用笔,但那是画家在描绘山石时注重对物象的自主表达,连郭熙都不曾给自己《早春图》中的皴法冠名,他虽第一次以画家身份提出了“皴”,但是仍和“擦”联用,其技法的区分,待后世艺术鉴赏家命名后才逐渐成立。
清代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中列十六家皴法,也有人总结出三十六种,这些都是古代画家根据不同山石纹理构造的形态而创作出来的。
清代画家松小梦解释说:“皴法名目,皆以人两眼看出,似何形则名之曰何形,非人生造此名也。
”谢赫所写的“六法论”中,“应物象形”是要求表现事物要根据物体本身,合理地再现自然物象。
而皴法便是在“应物象形”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营造立体空间,也能表现山石结构,引起观者共鸣。
有了理论的支撑,实践变得更为重要。
于是画家们在“骨法从隋到宋的山水画皴法发展概况殷贾点墨摘要:在绘画中,皴法是对自然山石纹理结构的总结,是用笔墨把意象表达出来的一种技法。
山水画的发展与皴法息息相关。
隋唐五代时期皴法从青绿山水的笔墨中逐渐显现,发展到两宋时期,皴法发生了多样的变化,此时的山水画也在皴法的演变中走向顶峰。
文章简要概述从隋唐五代到两宋时期山水画中皴法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山水画;皴法;披麻皴;斧劈皴用笔”的基础上,对皴法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和探讨。
一、初见倪端的隋唐五代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是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
画中延绵不绝的山岗渐远渐淡,平远的河水消失在云雾之中,给人一种恬淡之美。
六朝山水画的稚拙形态得到了基本的解决。
王维所著的《山水论》说:“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
初中教育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美术 微课文档 皴法的运用
皴法的使用皴法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
在中国画的山水画中,皴法的出现标志着的山水画真正走向成熟。
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
画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
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有鳞皴﹑绳皴﹑横皴、锤头皴等。
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
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
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以线条勾勒轮廓,之后敷色。
随着绘画的发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
其基本方法是,利用毛笔运行的各种方式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复杂的地质构造,以及不同山石的形貌,所形成的各种程式化的皴擦方法与名称。
皴法能够当作山水画艺术中的一种生命看。
”无论是点皴、线皴还是面(块)皴,它不但有自身线条、力度、肌理等形式美,山水浑厚、空灵、舒展等内在美也都蕴含在皴法形式之中。
皴法是艺术家审美意象的一种外化,它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是画家思想、情感的倾注。
艺术家所使用的皴法,意不在本身,而是作为表达画家审美意象的一个载体,是画家自己通过对外在世界感悟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审美追求。
[皴法作为“程式化”的典型形态,具有形式美的因素。
皴法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线条美、力度美、肌理美等方面,这是从皴法的外在形式因素来说。
那么,什么是形式美?形式美是现实形象或艺术形象的形式之美。
它包括构成形象的色、线、形、音的美,这些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的美,以及最后形成的完整形式之美。
中国“程式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形式之美。
其中“程式”形态表现的最鲜明突出的是山水画,尤其是山水画的“皴法”最为典型。
元代的黄公望,他笔下的“披麻皴”线条也具有柔美的特点,其作品《富春山居图》中的线条排列疏松,略带弯曲,用书写化简淡笔意概括,用笔苍茫,写意中体现出“以书入画”的审美意趣。
国画山石的皴法及详解
国画山石的皴法及详解信!自古以来,岩石的画法不外乎绞、搓、打、染。
卞法是表现各种石纹的主要手段;它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技巧和象征性的形式语言;它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可以表现山水的具象景观,画家也可以通过它表现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表现自然景观也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的主要特征之一。
五代以前就已经有了画岩石的方法,到了宋代发展成各种画法,到了元明清时期又不断完善。
皴法大体可分为:披麻皴、斧劈皴、云头皴、雨点皴、米点皴、解锁皴、牛毛皴、折带皴、鬼脸皴、乱柴皴、梯田皴、石卵皴、骷髅皴、荷叶皴、磐头皴等~~不同时期、不同画派、不同画家在运用以上绘画技法时也各有特点,各有变化。
有的先勾后皴;有的皴、擦、点、染一气呵成。
因此在学习各种技法时不能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否则就会缺乏变化,呆板不生动。
国画山石画法(披麻皴)披麻皴——是中国山水画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王维、董巨是其画法的鼻祖,也是历代文人画所常用的画法。
此法在表现江南丘陵山峦有其独到之处,元代黄公望,清代四王多用此法。
其画法要领:多用“中”“偏”锋(笔含水份要少),行笔时用笔肚走出飞白来,尽量做到空灵透气,笔笔清晰,切忌粘黏。
也有高手用中峰画出“毛”而空灵之感,如元四家的黄公望,他的披麻皴多用中锋画成,难度甚大。
国画山石画法(斧劈皴)斧劈皴——是中国山水画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五代卫贤已初见苗端,成熟盛行于宋代。
李成、李唐是其画法的大师,南宋时期的马远、夏硅也是其画法的杰出代表,明代的唐寅又有所变化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此画法又有所兴盛。
此法之所以在北宋时期大为兴盛,主要是因为, 统治者要求画家着力表现国家的兴盛山川的秀丽。
斧劈皴法有利于表现北方大山大水的大国气度,比较应和北宋国情的需要,这一时期是我国绘画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国立画院的设立,院体画风的兴盛,画家可以登堂入室,声名显赫,受朝廷俸禄,诸多力作多出于这一时期。
此画法的要领:中锋勾勒外轮廓线,侧峰皴擦渲染,也有高手在勾勒轮廓线时,与皴法巧妙结合,虚实相兼,变化多端。
山石皴法
山石皴法山石皴法山水画着色一般分为淡彩法和清绿法。
1.淡彩法:水墨为主,稍有淡色,以褚石为基调,加染汁绿(藤黄+花青+墨)、墨绿、花青等透明色、着色不能一次上足,要层层谊染,避免火气。
②青绿法:分为大青绿和小青绿,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石青、石绿、朱砂、朱磦等矿物质颜料(不透明),如要厚色可多施几层,同类矿物质颜色有深浅之分《如石绿分头绿、二、三、四绿,头绿最深、四绿最浅)。
底色的浓淡深浅直接关系矿物质色的施用。
在山水画技法中,皴法是最重要的技法、山石皴法分为两大类,即披麻类(表现土山)和斧劈类(表现石山),其他方法,都由此两派演变派生出来。
如披麻类皴法经变化义衍化成解索、荷叶、豆礴、卷云、牛毛等皴法,斧劈类皴法经变化又衍化成刮铁、马牙、雨淋墙头等皴法。
山的画法:山可以从正、侧、歌、斜等不同角度来表现,或雄浑险峻,或清丽俊秀,有的怪石峨峋,有的草木葱郁、形态气势各不相同。
画山先勾勒脉络、山有脊、由脊分脉、由脉分络,一般从主峥画起,然后依次画出远近,大小诸峰,结合山形的峰恋、岗岌、丘壑的变化,走笔要畅势如飞龙、气脉赏通,根据不同的山石加上不同的皴法,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一块山石一般必须经过勾、皴、擦、染、点等五个步骤,有时也可根据需要连勾带效一气呵成.①勾:将物体的外轮廓,主要脉络勾勒出来,它实际起到撑起骨架的作用、勾勒运笔要有顿挫、转折。
②皴:皴是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线的长短阔狭来表现山石的明暗、纹理、质地的一种技法,是画山石峰峦的重要手段。
③擦:皴后用干笔侧锋轻扫、笔触松柔,也可皴擦并用,更显皴笔的丰富浑厚。
擦须恰到好处,不可太过、过则腻、则脏。
④染:用淡墨一次或多次染出山石的明暗,使凹处深暗、凸处浅明.③点:亦称苔点。
用来表现山石上的草木苔醉.在山石的脉络结构上或在明暗交界处或在画的醒眼处加浓点。
点的笔法很多,有圆点、横点、直点、破笔点等,点时要注意大小、聚散、疏密、呼应。
披麻类皴法:长短披麻皴,勾皴线川中锋,作人字交叉、要有条理,有变化、一般先勾(轮廊)后皴,长披麻皴,也可连勾带皴,落笔肯定,一气呵成,由淡到浓,也可从浓到淡,层层加皴,显出山石之阴阳向背,董源、巨然首创此皴法。
山水名画的各种皴法
山水名画的各种皴法如果说中国画的线法(十八描)是人物画的核心要素,墨(色)法是花鸟画的核心要素的话,那么,山水画的皴法可谓山水画的核心要素,所以历代山水画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山水画的皴擦法是山水画独有的用笔技法和绘画语言,可以说,不懂皴法就不懂山水画。
皴法是指用不同的运笔方法或点或染、或勾或刷、或皱或擦皱擦出山石、树木的纹理皱折。
古今皴法有几十种之多,现在还在创造发展不同的皴法,大体可分为四大类,点皴、线皴、面皴和染皴。
一.长短披麻皴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照片比对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照片比对巨然《万壑松风图》局部照片比对明沈周《京江送别图卷》局部照片比对二、大斧劈皴马远《踏歌图》局部照片比对三、小斧劈皴宋松峰《楼观》局部照片比对宋松峰《楼观》局部照片比对明倪端《聘庞图》照片对比四、雨点皴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照片对比《溪山行旅图》图局二照片对比照片对比六、钉头皴照片对比七、豆瓣皴范宽《雪景寒林图》局部照片对比《雪景寒林图》局部照片对比照片对比八、折带皴元倪瓒《枫落吴江图》局部照片对比倪瓒《幽河寒松图》照片对比九、卷云皴北宋郭熙《早春图》局部照片对比《早春图》局部二照片对比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局部照片对比十、解索皴元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照片对比元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照片对比明沈周《庐山高图》局部照片对比\十一、米点皴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照片对比吴湖帆先生米点照片对比清兰孟《仿松雪山水图》局部照片对比清石涛游华阳山图照片对比十三、乱柴皴近代贺天健《兰江山水》局部照片对比古代山水画家在长期创作和自然观察中,在儒道潜意识的影响下,创造了有别西方纯客观的(人体感官感受到的光影)。
但有人文理念和自然交融的几种经典画法,下面以图分别说明。
但先强调一点,绘画是对自然景色的升华艺术,高于生活,美化自然,大家看时应从整体感觉,色彩的调子和冷暖去感受。
1.拖泥带水法.任何皴法画到洒脱时,往往会大块落墨,纵笔横扫,墨韵生动,浑厚华滋,所渭皴法似有非有者,当为此法.宋箫照《秋山红树图》局部照片对比近代写意山水较多此法.明李在《阔渚睛峰图》局部照片对比2.没骨法.此法花鸟中多用,山水较少见.宋人佚名《雪景山水图》照片对比吴湖帆山水扇面局部照片对比3.浅绛法典型中国意识画法王时敏仿古山水图册。
浅析中国写意画中的皴法
浅析中国写意画中的皴法皴法在中国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历史上主要的皴法进行大概归类分析,对不同历史时期皴法的发展进行纵向性研究,以及对同一时代不同画家的表现手法的不同的横向性研究。
了解对皴法发展形成主要影响的因素,发现不同皴法所存在的特征,梳理皴法所固有的、潜在的共性,阐述皴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及其在写意画中的地位和影响,以便与对中国写意画皴法的学习与研究。
标签:皴法;对比;特性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中,中国画直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它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塑造可视的艺术形象,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类艺术形式。
写意山水正是中国古代先人们以画面来表达对大自然美的一种意象表达,而皴法又是画家们将意象付诸于画面的一种艺术手法。
一、皴法(一)何为皴法在历史上“皴”字首次被提出是与“擦”字共同使用来表示绘画上的新技法。
随着绘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了成熟的写意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皴法”。
(二)皴法的种类皴法的主要类别包括斧劈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拖泥带水皴、披麻皴、解锁皴、米点皴、荷叶皴、折带皴等。
(三)皴法的产生山水画最早是作为人物背景的山石树木,这段时期属于山水画的萌芽时期。
山水画从隋代开始发展,到唐代受到普遍重视和喜爱。
五代、两宋时期是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皴法定型和发展的顶峰时期。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山水画派中皴法的对比(一)五代时期的皴法五代时期,荆浩首次在山水画创作中创造使用皴法。
南北方的山水画派都具备各自的特点。
北方画派亦作大气磅礴的画,山石勾、皴、擦、染、点等技法都在画面中得到体现。
南方山水画派更易作苍茫古朴、怪石林立,或是烟雨江南、山水淡墨的浑朴自然的画。
(二)宋代时期的皴法北宋前期,山水画尤其繁荣。
南宋时期,较以前更为具体和分化,布局则更为奇巧,独具匠心,有意趣有意韵,用笔大胆随意。
(三)元、明、清时期的皴法元代时期的绘画是以山水画最为繁荣,创作性的思维,艺术风格上的追求,风格面貌上的创新,均反映了当时画坛的主要趋势。
山水画的五种皴法
山水画的五种皴法
(1)五种皴法分别为:披麻皴、斧劈皴、卷云皴、折带皴和雨点皴。
(2)披麻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
(3)斧劈皴,比如马远的《踏歌图》。
斧劈皴的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
(4)雨点皴,比如范宽的《雪山萧寺图》。
雨点皴也叫豆瓣皴,为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常用中锋稍间以侧锋画出。
它能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
(5)折带皴,倪瓒的《渔庄秋霁图》折带皴是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
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
这种皴法用以表现方解石和水层岩的结构。
(6)卷云皴,比如郭熙的《窠石平远图》。
卷云皴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故而得名。
世山水画中勾、皴、擦、点的开端。...
墨技术的四大程序.下面举例说明各种皴法的特点以便将山石的特征和皴法结合起来。
(1)运用。
点皴”作画的画家中皴法也存在着差异性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见图12)体现秦陇一带突兀奇崛、林木繁茂的雄伟景象。
他的画具有显著的重量感,气势遇^,线如铁条,山如铁铸,树如铁浇,,用运用雨点皴如雨点一样密集,还夹杂一些短条子皴,犹如冰雹夹雨,体现山峦雄杰,浑厚的质感。
①而北宋的米芾、米友仁父子创造了落茄皴(米点皴1,即“凭点缀以成形”,连点成片,后以淡墨渲染破之,构成形象,这种方法最能表现江南春山云霞明灭风雨迷茫的境界。
(2)以。
线皴”作画的画家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五代董源的《夏山图》采用了披麻皴,线条圆润细长,气势博大,如披麻下坡,并缀以点子皴,描绘出江南山峦土厚、草木华滋的特点;他的学生巨然是一个和尚,也用披麻皴画画(插图1)o;巨然的<秋山问道图》虽然画的(插图1)中I荣晦麻中国山水画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ig日8.160毒以下图片均来自于:中国书画家同.htIp:佃唧^7四啊∞mf^埘目t旧缸d%h蛐-7-是直立的高山,但是用了常表现土坡的长披麻皴,焦墨点苔更在山头上累矾头,或在水边岩下布以烟云岚气,明润郁葱(见插图11);宋代郭熙普画巨障高壁,他常用云头皴画近景,中侧锋用笔,线条曲形似卷云,似乱非乱,皴后以淡墨渲染,他的t窠石平远图》等就是典型的例子(插图2)。
(插图2)(3)用“面皴”作画的画家的特点更为突出李唐用笔刚劲犀利,山石质感强,代表作《万壑松风图》山势雄伟敦厚,石质方直坚硬外轮廓网q劲,运用各种皴法,但总的看来属小斧劈皴(插图3);南宋马远的《踏歌图》(插图4)和夏琏的《溪山清远图》局部(插图5),山峰峻拔高耸,巨石绝壁,近景突出,远山低矮,空间感强,以大斧劈兼钉头皴作画,用笔剐劲有力,墨色凝重,充分表现了花岗石的坚硬质感。
(插图3).9-(插图4)(擂国5)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插图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著名 画家张躁提 出“ 外 师造化 , 中的心源 ” 的艺术语 言 , 强调对 大 自然 的摹写 , 来传 达人 的主观性情 。 在师造化这一点上 , 古人有不少成功 的例 子 : 北宋范宽提倡 “ 前 人之法 , 未尝不尽取诸物 , 吾与其 师于人者 , 未若师诸物也 ; 吾与其 师于物者 , 未若 师诸 心 , 于是深入 自然 , 终年居住 终南 山 、
云皴” 等, 这 些皴 法 让 人 感 觉 到 活 泼 、 流畅 、 升 腾 的韵 律 感 。 其二 , 笔墨美 : 塑造 一 块 石 头 , 离不开皴法 , 同时 , 还需要擦 、
皴 法虽然与 自然有着 密切 的关系 , 但是它 自身又有特殊性 , 这种特殊性 , 便构成 了皴法 的形式美的因素 。皴法 的形式美 , 主 要 表现在线 条美 、 力度美 、 笔墨美等形式之美 。
南朝谢 赫的《 画 品》 中提 出“ 六法” , 其 中就有“ 应物 象形” , 强
调对物象形 的高度概括 。 隋朝是 山水 画萌 芽时期 , 山石的造型没有模板 ; 但 是皴 法的 形 成也 不 是 画 家们 闭 门造 车 , 空想虚构的 , 是 画家 对 不 同 自然 景 观进行 长期 观察 、 写生与实践的结 果。 山水画 的皴法形 式美 , 是画家们从 “ 应物象 形” 的艺术探 索 过 程中挖掘 出来 的一种独特 的艺术表现语言 。画家在感受 自然
2 O 1 4 —1 1
文 艺生活 L I T ER A TUR E L I F E
艺 术 鉴
赏
山 水 画的皴法
范楚琴
( 福建师 范大学 , 福建 福 州 3 5 0 1 0 8 )
摘 要: 山水画的皴 法, 是 历代 山水 画家游遍 山水 大川 , 对景写 生, 从 中悟 出来的艺术语言形式 , 在 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 形成 了一套 完整 的技 法体 系, 从 而具有独特 的审美价值。皴 法在 中国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笔墨随时代转 , 在发展
廓, 青绿 着色的山水画 。 隋唐以后 , 山水画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 表 现 的形式与主题呈现多元 化趋 势。 但是 , 到五代还没皴法形式分
类, “ 皴” 只是一种笔墨技巧 。之后 , 到明清才赋予皴法的形式蕴 涵, 其原 因有 如下几点 : 第一 , 由于 山水 画家性格差异 , 对物象 的观察分析各 异 , 使
( 三) 皴 法 的 特性
从 自然灵变 , 得 出皴 法形式 , 并赋予皴法形 式感许多 因素 , 这也是画家们长期艺术实践 的结果 。 皴法形式美 的因素 , 有 以下 几点 : 其一 , 线条美 : 勾 线是 中国画“ 应 物象形 ” 的主要 形式 , 山水 画的山石结构离不 开线描 , 没有 骨架 是空洞 的。 如“ 披麻皴” 、 “ 卷
染、 点、 勾, 墨色的运用 , 用破墨 、 积墨等墨法。来 达到墨不吃线 , 线不破墨的艺术效果 。
( 三) 皴 法 形 式 美 的发 展 和 创 新 — — 外 师 造化 、 中得 心 源
二、 皴 法 形 式 美 的 审 美价 值
( 一) 皴 法 形 式 美 的挖 掘 — — 应 物 象形
水画 中 , 山石 塑造 的任务最 为重 要 , 它 与笔法 , 墨法 , 章法 , 着色
现。 延续皴法 , 画家与画家之间的绘 画技巧 的相互交流 、 吸收 , 与 其他文化元素融入皴法当中。 第三 ,总结皴法规律—— 为了便于后人 的研究 、学习和继 承, 绘 画艺术发展也随之带动绘画理论的发展 , 对 画家艺术 风貌 和成就的研究 , 得 出相应的评价和总结 , 山水 画在这方 面尤 为突
太华山 , 对山写生 , 创作 出《 溪 山行旅 图》 , 真实地刻画 出北 方 山
川 I 壮美 , 使人如身临其境。
近现代 画家在外师造化方面更不缺其例 :近代 山水画家傅
借助于皴法描绘出来 , 从而形成 了画面独特的艺术形象。
第二 , 皴法成 了画家 的代名词— —画家表现技法与风格 、 山
石 造 型 形 式 的 构 成 因 素相 对稳 定 ,是 某 一 画家 的艺 术 个 性 的 体
何为皴法? 许慎《 说文解字》 : “ 皴, 皮细起也 。 ” “ 皴” 本是指皮 肤的龟裂 , 而并非用 于解答 自然界 山石 的形体和结构。 在一 幅山
出。
等相 比, 皴法在表现技法上最为灵活多变 , 是 山水 画技法 中最值 皴 法 的 发展 历 程
从 隋唐以前山水 画中所表现 的“ 空勾无皴 ” , 大、 小李将军那 种青绿山水以罩染为主 , 线还是 白描式 , 空间立体 感基本还是靠 颜色划分。 到五代时期 , 山水画的皴 和着色并进 , 宋人 逐渐完善 , 形 成 法 。山水 画 发 展 和 皴 法 定 格 的顶 峰 时期 是 在 五 代 、 两 宋 。画 家们根据不 同山体 的地质 、 地貌特征 . 这些皴法成为 中国山水画 史 中的一面旗帜和一 笔珍 贵的财 富。
变化 中 不 断 充 实 山水 画的 内涵 。
关键词 : 中国山水画 ; 皴法 ; 审美价值
中图分 类号 . J 2 1 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3 0 — 0 0 4 5 — 0 1
欣赏一幅 山水画 , 看其构 图与意境之外 , 其中最为重要 的是
得捕捉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不同。
它 的皴法 。就是看其石头 、 树木 的塑造 , 有没有立体空 间感 。因
此, 皴 法是 山水 画的灵魂 。
一
、
皴 法 在 山水 画 中 发 展 历 程
( 一) 皴 法的 含 义
山 水 画 的 皴 法 是 一 种 绘 画技 巧 ,画 家 将 其 脑 中的 审 美 对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