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1-2
重症医学科简介ppt课件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 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
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 识、ICU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ICU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病人 集中管理的单位。
传 统 ICU 设 计
ICU的规模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 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 2~8%为宜
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
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 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 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 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
◦ 体外起搏器 ◦ 纤维支气管镜 ◦ 电子升降温设备等。
ICU选配设备
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
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
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 输液加温设备。
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 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
特别经历2003年SARS、2008和2009年汶川-玉树大 地震的医疗救援,ICU的医疗功能和效益已为社会 认可。重症医学作为一门医学专业已为学术界肯 定。
2008年,二级学科,学科代码:320.58。
北欧更多地以呼吸科医师负责ICU,南欧国家更多 地以麻醉科医师负责,北美一度由外科医师占统 领的地位。ICU在兴起之初,不同的历史背景形成 了多元性特点。
⑴ 各种类型循环衰竭; ⑵ 严重感染; ⑶ 急性大出血及严重多发创伤; ⑷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⑸ 各种高危手术及术后重症(尤其是有合并者); ⑹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必须作呼吸管理的病人;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单选题]1.下述关于呋喃丹口服中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作用快B.恢复快(江南博哥)C.对红细胞胆碱酯酶的亲和力小于血清胆碱酯酶D.毒性作用范围较宽,相对安全E.一般不引起迟发性脑病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呋喃丹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其对红细胞胆碱酯酶的亲和力大于血清胆碱酯酶,可以使神经靶酯酶氨基甲酰化,但不会老化,因此不引起迟发性神经病。
[单选题]2.下列关于地西泮不良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剂量常见共济失调等肌张力降低现象B.治疗量口服可产生心血管抑制C.治疗量可见困倦等中枢抑制作用D.久用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如失眠E.长期服用可产生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地西泮(安定)不良反应为:后遗效应、耐受性、成瘾性比巴比妥类轻,安全范围大。
但长期用药也可产生依赖性,停药后产生戒断症状;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呼吸循环抑制。
[单选题]3.患者,女性,36岁。
2天前因发热服用非甾体抗炎药,1天前出现全身水肿,14小时无尿,血压180/100mmHg,肌酐531μmol/L,血红蛋白120g /L。
最可能的诊断是A.AKI第一级B.AKI第二级C.AKI第三级D.高血压危象E.心功能不全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KI分级标准:第一级:血肌酐绝对值增加≥0.3mg/dl(26.4μmol /L)或增加值≥基础值的1.5~2倍;尿量少于0.5ml/(kg·h)至少6小时。
第二级:血肌酐增加值是基础值的2~3倍,尿量少于0.5ml/(kg·h)至少12小时。
第三级:血肌酐增加值>基础值的3倍,或绝对值≥4.0mg/dl(354μmol /L)伴急性增加至少0.5mg/dl(44μmol/L);尿量持续24小时少于0.3ml/(kg·h)或12小时无尿。
[单选题]4.患者,男性,72岁。
有吸烟史。
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年。
重症医学科管理工作制度
重症医学科管理工作制度一、ICU科室管理制度1、服从科主任、护士长领导医务人员各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
2、病房应保持整齐、舒适、安全、安静。
工作人员做到“四轻”,即说话轻、操作轻、走路轻、关门轻。
3、进入病区的人员要严格执行ICU入室制度,从探视通道进入。
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川4、按时参加医院、科室组织的学习和科会,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5s ICU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主班、夜班值班制度,在班期间应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安全。
6、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7、做好ICU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定点放置。
8、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做好特殊药品的保管和使用记录。
9、遵守安全防范制度,防止科室发生火灾、水灾、盗窃等意外事故。
10、做好病区财物管理,指派专人保管帐目,定期清点,管理人员变动时,应做好交接手续。
11、严格实行ICU分区管理,医务人员不得在医疗区内用餐、聊天、会友等。
12、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迟到、早退及旷工。
履行请假制度。
13、统一病区陈设规范,室内物品和床位摆放整齐,位置固定,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14、保持病区及卫生间清洁;医护人员定时整理所管区域卫生;禁止吸烟。
15、节约水电,洗刷后及时关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二、ICU医护人员培训制度1ICU住院医师培训制度(1)住院医生按计划到内科、外科、心电图、放射科等科室进行轮科培训。
(2 )参加科室组织的ICU专科技能培训,掌握深静脉穿刺置管、动脉穿刺置管,床边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医疗技术。
(3)完成ICU相关理论课程培训。
2、ICU轮转医生培训制度(1)安排参加日常医疗活动。
(2)指定带教老师,负责一定床位的医疗工作。
(3)按计划掌握危重病医学相关基础技能,诸如心肺复苏、机械通气。
(4)基本掌握外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救治处理和治疗原则。
(5)参加ICU相关理论培训。
三、ICU医护人员准入制度1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附件4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人员基本技能要求(一)救治中心相关医护人员应当接受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须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具有相应资质,能够胜任对危重孕产妇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二)救治中心相关医师应当经过相关学科轮转培训,完成专科业务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救治中心相关医师应当具备高危妊娠和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识、救治中心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四)救治中心妇产科医师应当掌握高危妊娠的基本理论知识:1.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产科出血、休克、DIC、羊水栓塞、严重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症等);2.妊娠合并症(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外科合并症等);3.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艾滋病;4.阴道助产技术;5.新生儿急救的基础理论;6.危重孕产妇救治需要的其他知识。
(五)救治中心重症医学医师应当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基本理论知识:1.复苏;2.休克;3.呼吸功能衰竭;4.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5.急性肾功能不全;6.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7.严重肝功能障碍;8.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9.急性凝血功能障碍;10.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11.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2.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13.镇静与镇痛;14.严重感染;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6.免疫功能紊乱。
(六)救治中心相关医师应当掌握孕产妇危重症诊疗和救治的基本技能:1.分娩期并发症包括子宫破裂、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及其并发症、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及其并发症等处理措施;2.产后出血及失血性休克防治措施;3.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各种救治技能;4.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及早产儿处理:5.危重孕产妇救治需要的其他技能。
(七)救治中心相关医师除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技术外,应当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1.心肺复苏术;2.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3.机械通气技术;4.纤维支气管镜技术;5.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6.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7.胸穿、心包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8.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术;9.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技术;10.持续血液净化技术;11.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
急危重症护理学
ICU的设置与管理
(二)区域布局 1.医疗区域 主要为病室,可为开放式、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
尽量多设单间或分隔式病室。至少配置1~2个单间病室,用 于隔离患者。设正、负压病室个1个。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ICU的设置与管理
2.医疗辅助区域 包括中央工作站、通道、治疗室、配药 室、仪器室、医护人员办公室、值班室、示教室、家属接 待室、实验室、营养准备室和库房。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病床:配备适合的病床,最好是电动床,每床 配备防压疮床垫。
(3)监护系统: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 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 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至 少配备1台便携监护仪。
(4)呼吸机:三级综合医的ICU原则上每床配备1 台呼吸机,二级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 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为便于安全转运 患者,每个ICU至少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布局
❖医疗区 分诊台: 病人登记+测量生命体征 抢救室: 诊疗室: 内外清创室或急诊手术室 治疗室: 观察室: 急诊观察室(EICU) 急诊病区(留观室、急诊病房)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ICU的设置与管理
ICU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高科技现代化医疗 设备,对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测、治疗、护理的特殊 医疗场所。ICU的建立是医院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其规模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 要。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 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 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 基础,研究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学科学管理的 一枚综合性应用学科。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的一门新学科。
2.院前救护: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讲入医院前的急救护理。
研究范围包括院前救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3.ICU:是指专业医护人员将各类危重病人集中管理,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先进的临床检测技术对病人迸行严密的监护、有力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使病人能度过危险期,为康复奠定基础,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4.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即院前救护、急诊室救治、重症监护治疗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5.B LS即基础生命支持:指当病人突然发生心搏、呼吸停止时,在缺少器械、药物的现场,可进行简单的人工通气和心脏按压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
6.A IS即进一步生命支持:指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实施BLS,进行初步复苏后或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急救医疗器械和急救技术,建立和维持可靠的全人工气道通气和维持血液循环,包括氧疗和药物治疗。
7.急诊分诊:是根据病人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以便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的技术。
8.首诊医生:第一个接待急诊就诊病人的医生称为首诊医生。
9.医院感染:凡是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因在医院期间遭受感染而引发的任何显示症状的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称为医院感染。
10.内生肌肝清除率(Ccr):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的能力。
11.中心静脉压:插入右心房或在靠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处所测得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
1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ICU病人自身存在的细菌引起的感染。
13.外源性感染称交叉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或医院中的工作人员、医院环境中存在的细菌,以及未彻底消毒灭菌或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血液制品及生物制品等。
14.母婴感染:分她讨程中胎儿经胎盘或产道所发牛的感染。
卫生部重症医学科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卫生部重症医学科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保证重症患者安全,规范我国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组织与管理,卫生部重症医学质控评价中心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重症医学科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本规范适用于重症医学科,以实现高质量、系统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为基本要求。
第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监督,卫生部重症医学质控评价中心代表卫生部医管司具体实施对我国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实施行业管理,制定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评价标准,并具体组织评价语监督,全面促进我国重症医学快速、科学、系统发展。
第四条医院应当加强重症医学科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不断提高重症医学的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五条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
重症医学科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
第六条从事重症医学工作的医师应持有重症医学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应持有护士资格证书和护士执业证书。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应该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
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必须是副高职称以上,持有重症医学医师资格证书;二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应当持有重症医学医师资格证书,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重症医学科负责人必须具备丰富的重症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工作经验。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
第九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第三章医疗环境第十条重症医学科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重症医学科服务的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
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重症医学科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试卷1
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试卷1(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自由基是指(分数:2.00)A.极易被电离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B.极易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C.具有单价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D.外层轨道上具有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E.外层轨道上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解析:2.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因素是(分数:2.00)A.无复流现象B.钙超载C.氧自由基介导的损伤√D.微血管损伤E.白细胞浸润解析:3.下列与细胞内钙超负荷发生无关的是(分数:2.00)A.细胞膜外板与糖表面分离B.Na +一Ca 2+交换加强C.儿茶酚胺减少√D.钙泵功能障碍E.线粒体功能障碍解析:4.氧输送(DO 2 )是常用的氧代谢监测指标,可用于计算氧摄取量,下列和氧输送无直接相关的是(分数:2.00)A.心排量(CO)B.SaO 2C.PaO 2D.HbE.SvO 2√解析:5.再灌注时细胞内钙超载发生的直接机制是(分数:2.00)A.H + -Ca 2+交换加强B.Na + -Ca 2+交换加强√C.K + -Ca 2+交换加强D.Mg 2+ -Ca 2+交换加强E.P 3+ -Ca 2+交换加强解析:6.再灌注时白细胞增多与下列物质增多有关的是(分数:2.00)A.补体B.激肽C.前列腺素D.白三烯√E.组胺解析:7.反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代谢指标是(分数:2.00)A.ATP减少B.eAMP增多C.cGMP减少D.乳酸增多E.过氧化脂质增多√解析:8.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分数:2.00)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动一静脉短路E.以上都不是解析:9.关于微循环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微循环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成分B.微循环既具有脉管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征C.微循环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D.微循环既具有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等代谢的共同性质,又表现出其所在脏器实质细胞代谢的一些特征E.微循环既主要受全身性神经、体液的调节,又受局部的调节√解析:10.参与体温调节的微循环结构是(分数:2.00)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动一静脉短路√E.微静脉解析:二、 A2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1.患者,女性,35岁。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正文:----------------------------------------------------------------------------------------------------------------------------------------------------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各市(州)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委直属医疗保健机构,国家委在川医疗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川委发〔2016〕21号)和《“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川委发〔2017〕7号)有关精神,全力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切实加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根据《四川省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卫发〔2016〕113号)和我省《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川卫发〔2017〕14号)等工作要求,我委制定了《四川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严格对标建设和管理,有效保障儿童生命安全。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6月19日四川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是指以新生儿病房为依托,具备危重新生儿监护诊疗能力,承担区域内危重新生儿救治、转运、会诊和新生儿专科技术培训、业务指导的医疗保健机构。
各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应达到相应级别要求的技术能力。
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以下简称救治中心)承担辖区内危重新生儿的救治、转运和会诊工作;负责对辖区内市(州)、县(市、区)级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及技术培训,提高全省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有效保障新生儿安全。
【基本要求】(一)省级救治中心将依托新生儿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或三级妇幼保健院(含儿童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并根据择优确定、科学布局、区域医疗服务需求、分级诊疗的原则,设立多个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
目录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草案)………………………………..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草案)……………………………………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导意见.......................................................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一、引言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和ICU的组织与管理,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为促进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规范我国医疗机构ICU的组织与管理,经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反复酝酿、讨论,特制订《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
随着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本会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时做出修订。
二、基本要求(一)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
ICU建设与管理指南35214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4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引言】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和ICU的组织与管理,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为促进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规范我国医疗机构ICU的组织与管理,特制订《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基本要求】(一)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
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
(二)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
(三)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ICU的规模】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
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重症医学科管理规定
一、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1、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必须履行各自的职责,严格遵守重症医学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排定的班次未经批准不得私自更换;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查对制度,严防医疗缺陷发生;3、重症医学科内各种仪器及急救车内物品做到定位存放、定量储备、定时补充、定时消毒;急救仪器、监护设备专人保管维修,按操作规程操作,操作前熟悉仪器性能和注意事项,每次抢救患者后由专人管理、检查,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并按规定放回原处;4、一切仪器在工作期间,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拨动,如患者需要,需有关人员先调试,然后向主管护士交班;5、重症医学科内应保持清洁、安静、舒适,非有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内;6、工作时间内不准因私事向外打电话;接听电话时,应以最短的时间结束通话,以免影响工作;7、对转出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要提前与有关科室联系,并负责将患者安全送到转入科室,同时做好交接工作;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每个病人都详细床头交接班;9、科主任及质控员随时监控科内的质量,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所有与质量有关的信息资料,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活动一次,由科主任、业务骨干组成,讨论相关质量问题,拟定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好相关记录;二、重症医学科患者收住制度为合理使用重症医学科病床,充分发挥重症医学科人员和设备的配置优势,方便管理,特制定本收住制度;1、收住原则:1收住各科具有监护指征的危重患者;2谢绝各类可能造成传染性扩散的患者和精神病类者;2、收住指征:1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2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3各种类型休克;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5心、肺等外科重大手术后;6急性高位截瘫,格林巴利氏综台征;7心脏创伤性检查或介入治疗后;8ARDS和ACI9脑血管意外;10酒精中毒和各种药物中毒;11重症感染12四类手术病人手外科除外;13术中输血≥400ml;14需进行特级护理的病人;15行全身麻醉后的病人;16年龄在12岁以下或75岁以上的术后病人;17需进行呼吸管理和呼吸支持的患者;18各类休克;19心肺脑复苏的病人;20ASAⅢ级及Ⅲ以上的手术;21车祸、坠落等造成较严重多发伤、复合伤;22多发肋骨骨折伴胸腔引流;23消化道大出血;24溺水、电击伤;25内分泌急症如甲亢危象、甲低危象等3、收住注意事项:1收住需办理转科手续或住院手续;2所有患者入科时均进行一次APACHE评分;3转科前有关科室将患者的病种、病情、可能需要监护的项目,准备采取的诊治措施,及时通知重症医学科,便于重症医学科做好相应准备;4病情稳定后及时转出重症医学科;5医保患者收住,参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6特殊原因需收住者,必须经分管院长批准;7有收住指征但无经济承受能力者,必须请示行政总值班;三、重症医学科收住患者病情评估制度1、为了客观评估新入住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的预后,对所有入住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2、评估的方法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昏迷的患者加用GCS评分系统;所有新入住重症医学科患者采取评价时间窗在24小时内病情最危重时;3、24小时内死亡患者暂不予以评估;4、有关病情评估的相关检查由接诊医师完成;5、主管医师负责每位患者APACHEⅡ或GCS评分,最迟应在患者入住我科48小时内完成评分;6、所有转出重症医学科或出院患者APACHEⅡ或GCS评分表装入病历归档保存;重症医学科联合查房制度为了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得到持续医疗救治,落实多科联合查房的职责,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良好的医疗行为和医疗习惯,制定多科联合查房制定;联合查房作为重症医学科常态医疗活动,程序与要求如下:一、联合查房适用对象1、外科手术术后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2、疑难患者:诊断难以确定者,涉及多脏器严重病理、生理异常者,涉及重大手术治疗者;3、存在医疗隐患、纠纷隐患的危重患者;4、科内难以解决,需多科讨论研究的特殊病例;二、联合查房参加人员1、术后患者住进ICU,相关手术专科的医生应在术后三天内联合ICU医生查房;2、相关科室病人病情变化转入ICU,存在医疗隐患、纠纷隐患的危重患者,相关专科医师和主任联合ICU医生查房;3、必要时可邀请医务科、护理部参与;三、联合查房程序1、重症医学科科主任或相关专科科主任均可发起联合查房,并共同确定查房时间;2、查房过程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持;3、听取管床医师汇报病情,上级医师补充,科主任简要介绍目前诊疗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并提出需要相关专科解决的问题;4、相关专科主任检查病人及相关检验、检诊报告,并做双向交流,必要时进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已给出诊疗意见或建议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及医疗护理要点等;5、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对查房过程进行汇总;6、管床医师如实记录联系查房过程,病情记录中单列联合查房记录,经参与查房的专科医师审签后,再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审签;7、联合查房所做出的医疗决策及存在的医疗风险,须共同与患方沟通;四、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1、为保证重症医学科清洁整齐,达到医院感染要求,须严格控制入室人员;2、工作人员按规范洗手、更衣.穿鞋套、戴工作帽,外出时必须穿外出服;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4、严格落实洗手和手消毒的有关规定.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应洗手用快速消毒液消毒;接触患者体液以及为保护性隔离患者和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查、护理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必须认真洗手;5、保持重症医学科室内安静,工作人员须做到说活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不得在室内喧哗、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五、重症医学科患者管理制度1、入重症医学科患者必须符合监护标准,由主管医师和护士长统一协调;2、入重症医学科患者必须及时更衣,除必需生活用品外,其他物品一律不得带入室内;3、患者及家属应认真了解“患者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履行义务,配合治疗、护理和管理;4、患者及家属对所安排的检查、治疗、护理有疑问时,可以向医务人员询问,如拒绝治疗护理,应按规定签字;5、患者在住院期间应按医嘱进食,对有特殊膳食要求的患者,护士做好膳食指导,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不可食用非医院提供的膳食;6、家属须服从医护人员管理,按规定探视,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协同促进患者康复;7、患者及家属不得随意进入医护办公室、转抄、复印病历及其它医疗文件,不得将病历带出院外;8、重症医学科患者一律不允许陪护;六、重症医学科知情同意书制度1、在重症医学科临床诊治过程中,因患者病情危重、体质特殊、需行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费用过大和试验性临床医疗等情况,医务人员应履行告知责任,详细填写知情同意书;2、重症医学科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包括:有创操作、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项目、目的、风险性及可能并发症等,也包括不执行此操作、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所带来的后果;3、紧急避险时,以维持患者生命安全为原则:1危及患者生命的手术、操作,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签完字后才能进行,这时可通知家属,讲明情况后执行;2若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通知到家属及签字者,应征得上级医师及院领导同意后方可执行;3为最大限度维护患者的生存权,对心肺复苏初期A、B、C,包括电除颤等紧急避险时,在紧急无时间先征求家属意见时,可先救命后告知;七、交接班制度1、各班医师应按时接班,听取交班医师关于值班情况的介绍.接受交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2、对于急、危、重病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接班;值班医师应将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所有应处理事项,向接班医师交待清楚,双方进行责任交接班签字,并注明日期和时间;3、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重点患者情况向病区医护人员报告,并向主管医师告知危重患者情况及尚待处理的问题;4、门急诊危重患者收入院、病区间危重患者转科、麻醉科护送术后患者时,应由医护人员护送至病房,并进行床头交班;八、重症医学科患者转科院制度1、患者需要转回原临床专科,患者病情及途中风险,取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行转科院事宜;2、根据转科医嘱,进行转移前患者各项护理准备,并通知接收科室的护士;3、检查患者护理记录齐全,记录内容完整;4、检查患者的个人卫生:转出时患者面部、手足、会阴、皮肤清洁,无褥疮;5、检查各管道应清洁通常,固定合理、牢固、引流袋清洁;注明插管/换管日期、时间、伤口敷料干燥清洁;6、检查静脉穿刺部位,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所用药物标志清楚;7、备妥病历记录、各种检查胶片、有关药品和患者的物品准备移交;8、向接收科室护士介绍患者的情况:姓名、诊断、主要治疗、皮肤及各种管道情况;转科院继续治疗原发病时,由医生向家属交代; 9、根据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安排医师护士陪同;10、转科院途中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及用物;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路通畅;11、到达新科室院后,认真与该科室院的主管医生、护士进行床旁交接班,由交、接双方填写交接记录;九、重症医学科抢救工作制度1、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功能齐全、性能完好的抢救设备,做到定品种、定数量、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消毒、及时维护,保持备用状态;2、抢救车物品定位、定量放置,每日清点登记,质管员每周核对清点,保证账物相符;3、重症医学科人员熟练掌握抢救流程、抢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4、抢救工作由科主任、主管医师、护士长负责制定抢救方案,组织安排人力、物力,及时组织抢救,并按医院有关要求上报;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服从指挥,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6、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要经复述核实后方可执行,所有药品包装、安瓿必须在抢救结束经2人查对后方可丢弃;7、详细作好抢救记录,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和抢救经过;8、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以备再用;十二、重症医学科探视、陪伴制度1、重症医学科为专医、专护.不留家属陪伴;2、家属探视:每日15:00-15:30;遇特殊事件,如抢救患者、新入院患者等,探视时间另行安排;3、传染患者一般不得探视和陪伴;4、探陪人员必须遵守院规、听从医务人员指导,保持安静;不要谈论有碍患者健康和治疗的事宜,不准吸烟、饮酒;要爱护公物,节约水电;5、每次探视时间均有护士引导家属更衣、换鞋,进入病区,原则上规定每日每床只能进入一名家属探视,其余家属以后轮候进入;6、探视、陪伴人员损坏或丢失医院物品的应予以赔偿;二十三、一次性医用消耗品管理制度1、一次性医用品储存环境应保持整洁、干燥,严格防止污染;物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距地面20cm,距墙面5cm,拆去外包装盒;2、科室领取的一次性医用品后,应按用途专柜合理放置,妥善保管,使用前认真做好查对,凡包装破损、过期或对产品质量有怀疑时,应停止使用,及时与采购部门、院感办联系,监测其消毒灭菌效果,不得私自退货、换货;3、使用一次性医用品若发生热源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必顺保留用品,送相关部门检验,做好记录,监测结果未出来前,暂缓使用此生产批号产品,确保安全;4、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用品,医院统一回收,集中消毒、毁形,再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回收,做无害化处理;严禁私自处理,避免重复使用和流回市场;5、在收集、暂存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用品过程中,应防止污染周围环境,及时清理工作场地,物品不得露天存放,回收人员应做好自身保护;6、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发放数、使用数、回收数应基本一致,并做好签名;院感科定期抽查;7、一次性医用品必须具有三证,采购部门必须严格审查,并做好质量验收;8、感染管理科对一次性医用品的采购、储存、发放、使用、回收、销毁等各环节实施监督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使用安全,废弃规范;。
重症医学资质培训-创伤救治
创伤后代谢的变化 -(糖代谢) 血糖增高
机体摄取 利用葡萄糖 的能力下降
肝糖原和 肌糖原分解 转化为葡萄糖
糖异生增强
胰岛素 抵抗
创伤后代谢的变化 -(脂代谢)
体重下降
脂肪氧化 供能增加
脂肪分解
脂血症
•碳水化合物的呼吸商=1.0
•脂肪的呼吸商=0.7
•健康人的呼吸商=0.83 •重症创伤患者的呼吸商=0.7
mmol/ L ↑
创伤后脏器功能改变 -(循环系统)
早期: 失血失液 心脏损伤
神经体液 调节
低血容量
心率加快 外周血管收缩 间质外液回渗 水排出减少
创伤致中枢及 周围循环障碍
晚期: 心泵衰竭 心律失常 感染性休克
代偿维持 循环稳定
未纠正
休克
创伤后脏器功能改变 -(呼吸系统)
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
肺顺应性↓ 肺不张
创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
神经-体液反应
产生各种生理效应
创伤刺激 传入中枢
交感肾上腺髓 质系统兴奋 HPA轴兴奋
各种应激 激素释放
创伤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
创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
创伤后代谢的变化 第一期 :“退潮期”(ebb phase)或称休克期
生命活动受到抑制,持续数小时到1-2日
第二期 :“涨潮期”(flow phase) 或称高代谢期
创伤后机体反应及生命支持
---多发创伤病人的救治
目的要求
• • • • 掌握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概念及机体病理生理改变。 熟悉创伤后代谢和脏器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常用创伤评分方法。 掌握创伤病人的早期评估方法及处理原则。
2
病例
危重症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指导
危重症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指导一、认识ICUICU和普通病房有什么不一样?IeIJ是重症医学科的简称,是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进行集中管理、连续监测治疗的病房,其配备各种先进、精密的监护和治疗设备,经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在先进的监护和治疗设备辅助下,对患者实施全面的24h不间断的动态监护和治疗。
ICU配备各种监护及治疗仪器,包括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床旁CRRT机、心电图机、床旁B超机、除颤仪、血气分析仪、胃黏膜PH监测仪、呼气末CO2监测器、颅内压监测仪,以及一定数量的输液泵、微量注射泵、饮食泵、振动排痰仪、辅助咳痰机、呼吸训练器、防血栓压力泵、控温毯等。
IClJ一般实行封闭式管理,限制探视,不留陪家属。
患者所有的生活护理均由ICU护士承担,包括进食、床上擦浴、洗头、修剪指甲、清理大小便、协助床上活动等。
专科ICU和综合ICU有什么区别?综合性医院大多设置有综合ICU和专科ICU两种。
综合ICU是对各科需要强化治疗的患者进行集中加强监护、治疗与抢救,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场所。
由于危重患者的问题涉及多个系统,并不限于某一个器官、系统,专科IClJ的医生缺乏处理复杂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经验,所以涉及多专科的危重患者均需收治在综合IeU。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lJ)主要对大手术后、外科休克、大出血及各种严重创伤患者进行集中加强监护、治疗,集中于外科病房。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主要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及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进行集中加强监护、治疗。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是对各种内科性呼吸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如在呼吸道感染、肺心病伴呼吸功能不全时进行机械通气、呼吸支持,使患者度过呼吸功能不全期。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是设置于急诊科内的监护病房,对各种内、外科危急症患者,如急性中毒、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昏迷、复合外伤、失血性休克等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治和抢救,取得时间后再进行进一步的专科处理。
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1_真题-无答案
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A1型题1. SIRS发生时,可出现以下各种病理生理反应,但不包括A.体温改变 B.血压改变 C.心率或脉率改变 D.呼吸频率或通气改变 E.血象白细胞计数改变2. 脓毒症的判断标准中,正确的是A.具备SIRS的诊断标准,存在明确的感染部位和(或)病原 B.存在明确的感染部位和(或)病原,但不需要具备SIRS的诊断标准 C.具备SIRS的诊断标准,不需要有明确的感染部位和(或)病原 D.脓毒症的本质就是SIRS,故SIRS等同于脓毒症 E.脓毒症与SIRS无直接关系3. 参与SIRS发生、发展的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中,属于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是A.血小板活化因子 B.白介素-4、白介素-10 C.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 D.活化的补体 E.花生四烯酸4. 参与SIRS发生、发展的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中,不属于炎症介质的是A.白介素-6 B.白三烯 C.血小板活化因子 D.活化的补体 E.花生四烯酸5. 下列关于氧输送的描述,错误的是A.氧输送即每分钟心脏向外周组织输送的氧量 B.反应心肺功能和血红蛋白的量水平 C.由心排血量及动脉血氧含量所决定 D.动脉血氧饱和度或血红蛋白减少时,氧输送可维持稳定 E.若心排血量降低,氧输送下降不明显6. 下列关于氧消耗(VO2)的描述,不正解的是A.VO2即每分钟机体实际的耗氧量 B.VO2由氧输送、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的P50、组织缺氧量及细胞的摄氧能力决定 C.病理状态下,氧输送和氧消耗可呈线性关系,即氧消耗表现为氧供依赖 D.正常情况下,氧输送和氧消耗可呈线性关系,即氧消耗表现为氧供依赖 E.生理状态下,氧消耗与氧输送是匹配的7.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生理状态下,氧消耗随氧输送的减少而减少,两者呈线性关系 B.氧供临界点即氧消耗开始下降的点对应氧摄取达到最大的那一点,代表充足的组织氧合所需要的最低水平氧输送 C.危重患者可出现病理性氧供需依赖,即无论氧输送上升或下降,氧摄取均保持不变 D.氧债即在缺血缺氧期间所积累的、必须在组织供氧恢复时偿还的氧缺失量 E.因组织灌注减少引起的氧债是引起器官衰竭和死亡潜在以及首要的病理生理机制8. 下列哪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符合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 E.静脉血氧含量下降9. 与计算氧消耗无关的指标有 A.动脉血氧含量 B.血氧容量 C.静脉血氧含量 D.心排血量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10. 某患者血氧检查为: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为11.4ml/dl,氧分压100mmHg(13.3kPa),动静脉氧差3.5ml/dl,患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慢性支气管炎 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慢性贫血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1. 某患者血氧指标为: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分压95mmHg(12.6kPa),动脉血氧含量19ml/dl,静脉血氧分压55mmHg(6.3kPa),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90%可见于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失血性休克 D.慢性贫血 E.氰化钠中毒12. 微循环中具有调节体温作用的主要是A.直捷通路 B.动-静脉短路 C.真毛细血管 D.迂回通路 E.微静脉13. 阻力血管主要是指A.大动脉 B.小动脉及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小静脉 E.大静脉14. 生理情况下组织微循环的血液灌流主要由A.心排血量调节 B.交感神经调节 C.局部体液因素调节 D.全身体液因素调节 E.血压调节15. 真毛细血管不具备下列哪项特点A.管壁很薄 B.管壁的通透性大 C.血流缓慢 D.管壁内皮细胞有吞饮功能 E.周期性收缩和舒张16. 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淋巴回流障碍 C.静脉端液体静压下降 D.组织间隙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血管口径增大17.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持续收缩可见于A.正常微循环灌注时 B.缺血缺氧期 C.淤血性缺氧期 D.血液淤滞发生DIC E.重要器官衰竭期18. 男性,45岁,车祸致左大腿撕裂伤,腹痛急诊入院。
重症医学题库简答名词解释
重症医学题库简答名词解释
重症医学是一个专注于重症患者的医学领域,涉及到临床、病
理生理学、药理学、急救学等多个学科。
以下是一些重症医学相关
的名词解释:
1. 重症患者,指因疾病、创伤或手术等原因导致生命体征异常、器官功能衰竭或威胁生命的患者。
2. 重症监护室(ICU),是专门用于监护和治疗重症患者的特
殊病房,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
3.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发生
功能障碍,导致全身性疾病。
4. 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来辅助或代替患者自主呼吸,维持氧
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5. 血流动力学,研究心脏泵血功能和血液循环的学科,包括心
输出量、血压、血管阻力等指标。
6. 营养支持,通过静脉或肠道途径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物质,
以维持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
7. 感染控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重症患者的感染,
包括手卫生、使用抗生素和隔离措施等。
8. 血液净化,通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技术,清除体内的代
谢产物和毒素,维持内环境平衡。
9. 气管插管,将一根管子插入气管,以确保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常用于机械通气治疗。
10. 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常见于
严重感染、创伤等情况。
以上是一些重症医学领域常见名词的简答解释,希望能对你有
所帮助。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
【引言】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和ICU的组织与管理,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为促进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规范我国医疗机构ICU的组织与管理,特制订《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基本要求】(一)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
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
(二)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
(三)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ICU的规模】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
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ICU的人员配备】(一)ICU专科医师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0.8~1:1以上。
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轮科、进修医师。
ICU医师组成应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医师,每个管理单元必须至少配备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全面负责医疗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1-2(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A1型题{{/B}}(总题数:19,分数:38.00)1.按血流动力学的不同,以下有关休克的病因分类,错误的是∙ A.低血容量性∙ B.心源性∙ C.分布性∙ D.感染性∙ E.梗阻性(分数:2.00)A.B.C.D. √E.解析:按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对休克的病因进行分类,可分为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分布性和梗阻性四大类。
感染性休克为分布性休克中的一种。
2.分布性循环功能障碍基本机制为∙ A.循环容量丢失∙ B.心脏泵功能衰竭∙ C.血管收缩舒张调节功能异常∙ D.血流的主要通道受阻∙ E.心肌梗死(分数:2.00)A.B.C. √D.E.解析:低血容量性循环功能障碍基本机制是循环容量丢失,心源性循环功能障碍基本机制是心脏泵功能衰竭,分布性循环功能障碍基本机制是血管收缩舒张调节功能异常,梗阻性循环功能障碍基本机制是血流的主要通道受阻。
3.以下哪项是循环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说∙ A.内环境紊乱学说∙ B.缺氧学说∙ C.炎症反应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 D.肠内细菌移位学说∙ E.凝血功能障碍学说(分数:2.00)A.B.C. √D.E.解析:循环功能障碍病理生理变化目前主要有三个学说:微循环学说、氧代谢学说、炎症反应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
4.以下哪项是循环功能障碍病理生理的微循环学说的第一阶段∙ A.氧代谢期∙ B.炎症反应期∙ C.微循环缺血期∙ D.微循环淤血期∙ E.全身大出血期(分数:2.00)A.B.C. √D.E.解析:循环功能障碍病理生理的微循环学说可分为3个阶段,为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
5.以下哪项不是心脏收缩功能的主要决定因素∙ A.E/A∙ B.前负荷∙ C.后负荷∙ D.心肌收缩力∙ E.心率(分数:2.00)A. √B.C.D.E.解析:心脏收缩功能主要由以下4个因素决定: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
而E/A代表心脏舒张功能。
6.保证器官灌注的两个要素是∙ A.血压和血管直径∙ B.血流量和血管大小∙ C.血管阻力和灌注压力∙ D.血管大小和外周血管阻力∙ E.血容量和血管状态(分数:2.00)A.B.C. √D.E.解析:灌注压力与血管阻力决定血流量或者是器官的灌注量。
7.目前的容量负荷指标不包括∙ A.RVEDVI∙ B.CEDVI(容量测量改良肺动脉导管)∙ C.ITBVI∙ D.GEDVI (PiCCO)∙ E.LVEF(分数:2.00)A.B.C.D.E. √解析:目前的容量负荷指标包括:RVEDVI、CEDVI(容量测量改良肺动脉导管)、ITBVI、GEDVI(PiCCO),而LVEF代表左心室射血分数。
8.循环功能障碍的评价包括∙ A.心脏功能、血管功能、容量功能∙ B.收缩功能、舒张功能∙ C.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D.血压、尿量、意识∙ E.前负荷、后负荷、血管阻力(分数:2.00)A. √B.C.D.E.解析:循环功能障碍的评价包括心脏功能、血管功能、容量功能。
9.关于血管活性药物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A.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均可兴奋α、β受体∙ B.小剂量多巴胺有肾保护作用∙ C.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酚丁胺合用可改善感染性休克的组织灌注与氧输注∙ D.肾上腺素可推荐作为感染性休克的一线治疗药物∙ E.血管加压素可使用于心搏骤停抢救(分数:2.00)A.B. √C.D.E.解析:近年来的国际合作研究提示小剂量多巴胺并未显示出肾保护作用。
10.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 A.改善组织灌注∙ B.增加心肌氧耗∙ C.兴奋β受体较强∙ D.可减少心脏做功∙ E.与多巴酚丁胺合用增加乳酸水平,加重器官缺血(分数:2.00)A. √B.C.D.E.解析: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组织灌注,但相对减少心肌氧耗,兴奋α受体较强,增加心脏做功,与多巴酚丁胺合用降低乳酸水平,而不加重器官缺血。
11.多巴胺作用不正确的是∙ A.小剂量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 B.中等剂量主要起β1、β2受体激动作用∙ C.大剂量使用时α受体激动效应占主要地位∙ D.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治疗的一线血管活性药物∙ E.多巴胺只用于升高血压(分数:2.00)A.B.C.D.E. √解析:小剂量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中等剂量主要起β1、β2受体激动作用,大剂量使用时α受体激动效应占主要地位。
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治疗的一线血管活性药物。
多巴胺可用于升高血压,并具有加快心率和强心的作用。
12.以下哪项可导致氧解离曲线右移∙ A.pH升高∙ B.T降低∙ C.H+增多∙ D.PCO2降低∙ E.2,3-DPG减少(分数:2.00)A.B.C. √D.E.解析:导致氧解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pH降低、T升高、PCO2升高、2,3-DPG增加、H+增多。
13.肺通气时最主要的阻力来自于∙ A.肺的弹性阻力∙ B.气道阻力∙ C.惯性阻力∙ D.组织的黏滞力∙ E.胸廓的弹性阻力(分数:2.00)A. √B.C.D.E.解析:肺通气阻力中弹性阻力占70%,肺的弹性阻力是肺通气阻力中最主要的阻力。
14.O2与CO2相比较,在体内的扩散系数∙ A.较小,因为O2溶解度低∙ B.较大,因为O2与血红蛋白结合∙ C.较小,因为O2的分子量小∙ D.较大,因为O2的分压梯度大∙ E.基本相同(分数:2.00)A. √B.C.E.解析:扩散系数取决于气体分子自身特性,CO2的溶解度是O2的24倍,是决定CO2的扩散系数是O2的20倍的主要因素。
15.如果呼吸频率增快1倍,潮气量减少一半,则∙ A.肺泡通气量不变∙ B.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减少∙ D.肺通气量增加∙ E.肺通气量减少(分数:2.00)A.B.C. √D.E.解析: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16.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必要条件是∙ A.氧合指数∙ B.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C.血氧饱和度∙ D.氧含量∙ E.动脉血氧分压(分数:2.00)A. √B.C.D.E.解析:氧合指数<200是诊断ARDS的必备条件。
17.在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调节中,对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有效的刺激是∙ A.PaCO2∙ B.PaO2∙ C.H+∙ D.SaO2∙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C. √D.E.解析:中枢感受器对H+的敏感性约为外周感受器的25倍,脑脊液中的H+是中枢感受器的最有效刺激。
18.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可出现下列变化,哪项是错误的∙ A.高乳酸血症∙ B.抑制细胞能量代谢∙ C.组织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D.氢离子进入胞内引起细胞内酸中毒∙ E.钠泵功能障碍引起胞内高钾(分数:2.00)A.B.C.D.E. √解析:严重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机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由于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导致钠泵功能障碍,胞内高钠而胞外高钾。
19.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是∙ A.严重感染∙ B.大量输血∙ C.DIC∙ D.误吸∙ E.以上均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诱发ARDS的因素包括:严重感染、大量输血、DIC、误吸、重症胰腺炎、肺挫伤、淹溺、吸入有毒气体等。
二、{{B}}A2型题{{/B}}(总题数:6,分数:12.00)20.男性,57岁,反复呕吐、腹泻5天,尿少1天入院,入院查血压70/40mmHg。
患者目前休克最可能的原因为∙ A.低血容量性∙ B.心源性∙ C.分布性∙ D.感染性∙ E.梗阻性(分数:2.00)A. √B.C.D.E.解析:患者有呕吐、腹泻等失液过多的病因,出现尿少、血压低等休克表现,考虑低血容休克的可能性大。
21.男性,79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主诉心前区疼痛10小时入院。
入院查血压80/40mmHg,心电图提示胸前导联ST抬高0.5mV,肌钙蛋白阳性。
以下休克最可能的原因是∙ A.心肌收缩力明显下降∙ B.前负荷明显下降∙ C.外周血管张力明显下降∙ D.有效血容量不足∙ E.静脉回流受阻(分数:2.00)A. √B.C.D.E.解析:本患者可明确诊断为心肌梗死,血压低的原因主要为心肌收缩力明显下降,而其他选项依据不足。
22.女性,69岁,因发热、咳嗽、咳黄脓痰3d入院,考虑为急性肺炎,入院查血压80/40mmHg,考虑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出现休克的主要机制是∙ A.心肌收缩力明显下降∙ B.前负荷明显下降∙ C.外周血管张力明显下降∙ D.有效血容量不足∙ E.静脉回流受阻(分数:2.00)A.B.C. √D.E.解析:感染性休克主要是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即后负荷下降,引起分布性因素为主的循环衰竭。
23.男性,55岁,因感染性休克入院。
以下哪种血管活性药物首选∙ A.多巴酚丁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血管加压素∙ E.硝酸甘油(分数:2.00)A.B. √C.D.E.解析:感染性休克首选血管活性药物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多巴酚丁胺为二线药物,多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用,去甲肾上腺素效果差时可考虑使用。
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
24.男性,58岁。
因发热、上腹痛1天入院。
入院时查血压80/40mmHg,心率140/分钟,诊断为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容量复苏后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超过2.0μg(kg·分钟),血压仍难达标,现需选用以下哪种血管活性药物∙ A.多巴酚丁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血管加压素∙ E.硝酸甘油(分数:2.00)A.B.C.D. √E.解析:感染性休克首选血管活性药物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效果差时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
25.女性,75岁,有COPD病史30余年,近1个月来气促加重并出现双下肢水肿。
查体: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增大,未闻及杂音,肝颈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经抗感染、利尿等治疗后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手足抽搐,查血气提示:pH7.27,PaCO268mmHg,PaO271mmHg,45mmol/L,K+3.0mmol/L,Na+130mmol/L,Cl-70mmol/L,患者目前存在哪种酸碱失衡∙ 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分数:2.00)A.B.C.D. √E.解析:患者有COPD和肺源性心脏病病史,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酸中毒是原发的,根据呼酸代偿公式:[*]=24+0.35×△PaCO2±5.58=24+0.35×(71-40)±5.58=29.27~40.43,患者[*]45mmol/L,超出代偿范围之外,考虑同时存在代谢性碱中毒,原因考虑为利尿过度,出现低钠、低氯性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