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PPT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PPT
《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主编) 2012版体院通用教材
授课专业: 运动训练 等 (学时64-96学时) 李广文 副教授 北体高访学者 2020.08
2012版全国体院通用教材(竞技体育学系列教材)
第二篇 运动员竞技能力 与其训练
第四章 运动员体能与训练 第五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与训练 第六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与训练 第七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第八章 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培养
1、一般训练理论
▪ 一般训练理论是普适性的训练理论,研究与阐释适用于所 有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以及训练活动的操作行为,为运动 训练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及本的原理性的理论知识。
▪ 广义的运动训练学应该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 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狭义的运动训练学则专指一般训 练理论。
▪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内容是一般训练理论。
理论建构依据 运动员经济能力提高的规律
练什么
训练内容
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
怎么练
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的实用性与时效性
练多少
训练负荷
人体对外加负荷的适应性、实现训练目标的需要
怎么组织
训练安排
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与竞技状态变化的规律
(二)不同覆盖领域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一般训练 理论
项群训练 理论
专项训练 理论
2、项群理论:
▪ 项群、项群训练理论: ▪ 将一组具有相似经济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成
为一个项群,将揭示不同项群竞技规律与训练规律 的理论程项群训练理论。
训练体系(“学”应为“理论”)
(1)项群的三大分类体系之一: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划分 (主要分类方法)
大类
亚类

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驱动和精神的愉悦; --市场经济条件下,此原则重点是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社会
价值、人文价值; --国内外动机激励的显著性区别:
国内更注重客体价值,国外更注重主体价值。
(二)满足运动员合理的需要
• 马斯洛关于人体需要的五层次原则同样适用运动员的动机 激励;
• 运动员实现目标的动机来源于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的综 合;
训练控制的理论渊源
• 20世纪60年代--苏联学者和教练员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 论等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训练活动--模式训练 体系
• 因此,科学哲学和横断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运动训练学理论和方 法的进步;
• 历史和显示都是一样,新三论在训练过程的局部已经被较好地 运用--竞技状态的混沌研究、自组织理论在技能研究中运用 等。
• 训练规律的客观性:反映训练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 外部相关因素之间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 趋势。
• 训练规律--训练原理
• 训练原则: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 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 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一、动机激励原则的适宜
• 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 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 启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创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要我练与我要练 --积极练和被动练 --国外模式和国内模式
二、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成功动机是运动员参训的重要动力 --动机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任何 人都需要憧憬未来,追求未来,但是方法和途径不同; --动态的激励可以不断激发运动员的潜力; --动态激励的标签效益; --动机激励的形式多样性。

《运动训练学》课件

《运动训练学》课件
通过瑜伽、拉伸等训练提高关节灵活性和柔韧性 。
运动员的技术与战术训练
基本技术训练
针对不同项目,进行基本技术动作的训练,如投掷、跳跃、击球 等。
战术意识培养
通过模拟比赛和实战演练,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心理调适与抗压能力训练
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运动员的营养与恢复
02
运动时,心率和血压会增加,以加速血液循环,满 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
03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降 低血压和心脏病风险。
运动与骨骼肌系统
骨骼肌系统是运动的主要执行 者,通过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运动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耐力和柔韧性,提高运动表现 。
骨骼肌的适应性和重塑过程与 运动训练的种类和强度密切相 关。
与心理学的关系
运动训练学涉及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技能 训练,与心理学密切相关。
与生物学的关系
运动训练学涉及到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生物力学 特征,与生物学有密切的联系。
02
CATALOGUE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
训练负荷与适应
训练负荷
训练负荷是运动训练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概念之一,指运动 员所承受的刺激和压力的总和,包括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两个 方面。
03
CATALOGUE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运动与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在运动中的 主要作用是提供氧气 和排除二氧化碳。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改 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提高肺活量和 呼吸效率。
运动时,呼吸频率和 深度会增加,以满足 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运动与循环系统
01
循环系统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组织,以 及排除废物。

运动训练学-4-5章

运动训练学-4-5章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P90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训练规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又称训练原理。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1竞技需要原则;2动机激励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系统训练原则;5周期安排原则;6适宜负荷原则;7区别对待原则;8直观教练原则;9适时恢复原则。

第一节竞技需要原则P91一、竞技需要原则释义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a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

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

b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D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第二节动机激励原则P94一、动机激励原则释义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二、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a成功动机是运动参训的重要原动力b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三、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B满足运动员合理的需要。

C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

D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E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f注意正确地运用动力。

第三节有效控制原则P97一、有效控制原则释义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二、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a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

第四章 运动训练原则

第四章 运动训练原则

2、运动训练原则的理论体 系



练什么 ----竞技需要原则---一般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练多少 ----适宜负荷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怎么练 ----周期安排原则----周期性原则 适时恢复原则----恢复性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激励性原则 系统训练原则----系统不间断性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控制性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区别对待原则 直观教练原则----直观性原则

如何看待早期专项化? 早期专项化与专业化的区别? 结合我国的实际如何解决专业化和体教 结合的矛盾?
李红新是被辽宁省破格录用的教练员,他在平时的训练中就爱 钻研,曾经参与研制了20多项专项训练器械,针对运动员的上肢、 腰部、腿部等各个部分进行专门训练 。 李红新研制了新型出发器类似国际比赛发令器,其特殊的自动分 段计时功能,避免了过去教练员手动计时造成的误差,这也是和国 际接轨的重要体现。更重要的是它能直接提供运动员比赛的中途数 据,使教练更好地掌握运动员的节奏和速度,及时弥补训练中的不 足。投入使用一个多月来,姜翠华的成绩明显提高,教练员安排训 练内容也更有的放矢以往。 中国运动员只能在大型比赛前临时到赛场适应出发器。去年的 斯图加特世锦赛中,江永华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起跑时机,被起跑 器夹住,最后只获得第五名。新型出发器的投入使用将有助于运动 员在平时训练中适应国际比赛要求,进一步提高起跑速度,这对正 在全力备战奥运会的中国车手来说无疑是一个新起点。 起跑是自行车比赛的重要环节。径赛项目对起跑给予高度重视。这 正是竞赛的一个环节,如不能进行训练势必影响运动成绩。
2.科学基础

动机理论

动机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成功动机是运动员参训的重要原动力。

运动训练学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PPT讲稿

运动训练学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PPT讲稿

5
(二)、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 训练和比赛 2、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3、按竞技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4、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10/4/2020
运动训练学
6
第二节 动机激励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 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 原则。
18
(二)掌握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大周期、小周期 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单周期、多周期 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 素的关系:比赛时间与竞技状态 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10/4/2020
运动训练学
19
第六节 适宜负荷原则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 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 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获 取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一)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基础
4
第一节 竞技需要原则
竞技需要原则是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 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 内容、方法、手段、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一)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 导向作用 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3、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势
10/4/2020
运动训练学
竞技状态的形成 保持 消失
10/4/2020
运动训练学
14
(二)贯彻系统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 健全多级训练体制 • 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 •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 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
2、按阶段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训练周期:准备期、竞赛期、恢复期; 训练课: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技术练习:初步掌握、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运动训练学4章》PPT课件

《运动训练学4章》PPT课件
7729/23=336余1,说明其处于体力的低潮时期
---
在周期安排训练计划时要考虑年节律和 周节律
好的工作能力表现在周三和周四, 而年节律中,在我国,工作能力第一个 高潮在5~6月,第二个高潮在8~ 1O月, 这为运动训练周期的安排和重大比赛的 安排提供了科学的生理学依据。
---
第三节 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
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思考:我国目前的多级训练体制的优缺点
---
高级 国家集 形式
训队
省、市、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解放军、行 业系统、高校代表队
高级 业训 形式
体育运 动学校
竞技体育学 校
中级形 式
中级 业训 形式
重点业 余体校
体育中学
专项业余 体校
初级 业训 形式
普通业余 体校
体育传统项目 学校
任务
适应性机制 (对训练负荷的应
答性提高)
动员性机制 (动员心理、生理 能力的潜能,各系
统高度协调)
保护性机制 (机体拒绝继续高
强度工作)
发展一般和专项竞 技能力促进竞技状
态的形成
提高专项竞技能力 发展稳定的竞技状
态创造新成绩
积极性恢复 消除心理、生理疲

时期 准备时期 比赛时期 恢复时期
---
三、贯彻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的训练学要点 (一)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
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做直接的 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 的目标 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超量恢 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
---
(三)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 素的组合
周期安排原则的依据是人体竞技能力变化和适 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后者是决 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前者则是变异因素。

运动训练学04

运动训练学04



(二)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 竞技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不 同的竞技能力结构。 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能、 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 运动智能,在不同项目竞技能 力结构中的作用又都是不同的 (表4-1),
第一节 竞技需要原则
(Basic Principle of Sport Training)

第一节 竞技需要原则
(Basic Principle of Sport Training)

(三)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现代运动竞赛中的竞争性和对抗 性日益激烈,促使人们把提高专 项比赛能力的任务和为提高这一 能力的专项训练放在首要的位置, 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及 负荷都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趋向。

第三节 有效控制原则
(Principle of Effective)

(三)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尽管人们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努力使计划具有更高的 科学性和预见性,但同时,训练计划又永远只是对 末来训练实践的理论设计,它永远也不可能完完全 全地与训练实践的要求相吻合。由于人类机体的复 杂变化及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预先制定的训练 计划与运动员的状态不符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这 时,则需要对原定的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严格说来,在训练实践中完完全全实现预定计划的 事例几乎是没有的。。
第四节 系统训练原则
(Principle of Systematic)

一、系统训练原则释义 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 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 原则。
第四节 系统训练原则
(Principle of Systematic)


二、系统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系统的持续训练是取得理想训练效应的必要条 件,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必须通过有机 体自身的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各部肌肉乃至 每个细胞的变化,一点一点地去实现。 2、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运动员在负荷作用之下所提高的竞技能力,无 论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还是 心理能力的变化都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运动训练学PPT-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PPT-运动训练学
2020/12/23
• 1、竞双技模子型模的共型性和特非征和衡个特性征特点补的偿非一效致应性理论
• 2、不平衡特征(非衡特征):
• 刘大庆、田麦久(1997)研究表明:每一名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的发展大都呈 现不均衡状态,这种非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
• 3、取长补短(补偿效应):
•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中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 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 的补偿效应。优势能力对薄弱能力补偿机制是训练过程尤其是比赛中需要贯彻的重要意识。
竞技能力
运动成绩
运动训练
木 桶
双子模型
积 木
体能 技能 战术能力 心理能力 知识能力
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训练理论
准 则:原则 练什么:内容 怎么练:方法 练多少:负荷 组 织:安排
一般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 专项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学
2020/12/23
运动训练学重要词语关系图
一、竞技体育
• 竞技体育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实践活动 • 包含:
• 测量类:竞速、竞距、竞重,表现形式位移速度、位移距离、举起重量 • 裁判评分类:体操、艺术体操,表现形式是表演得分 • 命中得分类:无设防(射击)和设防类(篮球等),表现投中,击中等 • 绝对致胜、命中得分类:拳击、柔道、摔跤,绝对致胜或击中进攻得分
2020/12/23
(三)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2020/12/23
八、训练理论
• 根据不同的维度可将 • 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2020/12/23
九、运动训练
• 定义: •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 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8
第三节 有效控制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和比赛活动中,对训练和 比赛的实效进行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控制论有新三论和旧三论:新三论是协同论、突变论、 耗散结构理论;旧三论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一)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
1、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 其进行有效控制
2、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3、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变更理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有近30%的课次在具体实施过 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更。 变更原因:体力状态不好、运动创伤、技术状态不好、课 间作用变化、周期作用变化。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1
参考内容:广义控制思想
对运动员、队“三个作风”的培养 “思想作风 ” :女排精神:团结协作、顽 强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训练作风”:严格要求、刻苦训练 “比赛作风”:胜不骄、败不馁,赛出风 格赛出水平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9
第六节 适宜负荷原则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 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 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获 取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一)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基础
1、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 物适应现象 2、过度负荷下机体的劣变
4
第一节 竞技需要原则
竞技需要原则是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 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 内容、方法、手段、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一)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 导向作用 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3、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势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3
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特征
机体对一次适宜负荷的反应: 负荷 疲劳 恢复 超量恢复 训练效应消失
机体对较长时间负荷的反应: 竞技状态的形成 保持 消失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4
(二)贯彻系统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健全多级训练体制 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
5
(二)、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 训练和比赛 2、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3、按竞技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4、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6
第二节 动机激励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 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 原则。
2、按阶段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训练周期:准备期、竞赛期、恢复期; 训练课: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技术练习:初步掌握、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5
第五节 周期安排原则
周期安排原则是指依据运动员机体的生物节奏变 化规律,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运 动员竞赛安排的周期性特点,按一定的动态节奏, 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 (一)周期安排原则的科学基础
1、物质运动周期性的规律 2、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3、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6
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负荷 能量物质消耗
提高 能量物质的超量补充
恢复 能量物质再生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7
竞技状态的周期性特征
竞技状态发 生物学基础 时期 展过程
形成
适应性机制 准备期
保持
动员性机制 比赛期
消失
保护性机制 恢复期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8
(二)掌握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大周期、小周期 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单周期、多周期 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 素的关系:比赛时间与竞技状态 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2
运动训练原则
练什么 怎么练
训练内容 训练方法 训练安排
练多少
训练负荷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3
第四章 运动训练原则
第一节竞技需要原则
第五节 周期安排原则
第二节动机激励原则
第六节 适宜负荷原则
第三节有效控制原则 第四节系统训练原则
第七节 区别对待原则 第八节适时恢复原则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20
(二)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
负荷量的评价指标 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
2、逐步增加负荷的量度 3、科学地探索负荷量的临界值 4、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 5、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21
第七节 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 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和不同的训练条件, 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 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2
第四节 系统训练原则
系统控制原则是指按照运动训练规律持续地、循 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一)系统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
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适应—不适应—再适应
2、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竞技能力提高—停滞—再提高
3、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第四章运动训练的 基本原则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运动训练原则的概念,重点掌 握训练原则的应用要求,并能指导自己的日常训练。
学习重点
运动训练原则的概念 各训练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应用要求 学习难点
对各训练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应用要求的理解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2、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训练控 制的理论基础
3、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 必备条件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9
训练控制系统的完整结构
输入
控制主体
控制信息 被控对象
输出
反 馈 输 入
修订信息





评估信息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贯穿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一)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
1、成功动机是运动员参训的重要原动力
2、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
激励运动员的参赛动机
5/26/2020
运动训练学
7
(二)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2、满足运动员的合理需要 3、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4、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 5、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 6、注意正确的运用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