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与吕祖谦政治思想比较
17中国教育史:陈亮的教育思想
教育家陈亮 (1143~1194)陈亮,中国南宋思想家。
字同甫,浙江永康人。
为人豪侠,喜谈兵,励志恢复失地。
因攻击时政,得罪了当权派,三次被捕入狱。
宋光宗朝擢进士第一名,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未到任便死了。
陈亮的思想特点是提倡“实事实功”,讲究“立国之本末”,厌恶“安于君父之仇”、“低头拱手以谈性命”。
认为整日侈谈“正心诚意”的理学家是麻木不知痛痒之人。
他倡言“道”是不能离开实际事物而存在,要从事物中去找出宇宙间的道理和规律。
在教育思想上,他主张造就“非常之人”。
他认为,在南宋内忧外患交迫的艰危时局中,要收复失地、重整河山,如果依靠那些平庸无才的文臣武将是不可能负荷这样重任的。
造就“非常之人”的主要方法,在于严格锻炼。
好像金银铜铁,“炼有多少,则器有精粗”。
锻炼程度不同,决定着材器的精粗和好坏。
其次,主张为学必须勤奋专一。
说:“士之于学,农之于田,朝斯夕斯,……不虔不力,误我丰年。
工贵其久,业贵其专。
”只有这样,学业才有所长进。
他主张做人要谦虚而不自满,说:“君子之道不以其所已能者为足,而尝以其未能者为歉。
”千万不能因稍有成就便自满起来,应该以有所不知和不能而加强学习。
他又提出要注意教育对象的年龄发展程序,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
”因此儿童时期则注重记诵能力的培养,少壮时期适宜于知识学问的增益,老成时期重在德业的修养。
这个说法是片面、机械的观点,显然也是不科学的。
但他能够看到人的发展阶段,提出按不同对象给予不同要求,这一点还是可贵的。
他也讲究个人涵养,这就是喜怒哀乐爱恶之情,要“得其正”,即处理“得当”。
平日既不可“纵欲”,也不可“灭欲”,自己须认真陶冶正当的喜怒爱憎感情,使能成为有益于世的“非常之人”。
实质上是批判了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腐败说教。
陈亮的著作有《龙川文集》。
【开题报告】吕祖谦吏治思想探析
开题报告人文教育吕祖谦吏治思想探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吕祖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他所开创的“吕学”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
较多学者大都关注与吕祖谦的哲学思想、伦理学说、教育思想及他的历史观,而深入研究吕祖谦的政治思想或吏治思想的书籍或论文都较少。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结合宋代社会特点,对吕祖谦的吏治思想作一系统研究,从一个侧面了解“吕学”的时代特点是有积极意义的。
2、选题意义理论意义:吏治的清浊得失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
南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都致力于寻找这一矛盾的方法,号称“婺学之宗”的吕祖谦,便是其中的一员。
在吕祖谦的政治思想中,“法德并举”的吏治主张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在当时具有代表性,对他的吏治思想进行一番深入研究,对我们认识封建时代的吏治观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现实意义:吕祖谦主张的吏治必须要坚持“法德并举”,“威恩并重”原则,这一既重视法治,又注重德治的主张,具有一定的辩证思想,有其合理的成分。
因此,研究吕祖谦的吏治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干部队伍建设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基本内容引言一、吕祖谦的生平及为官经历二、吕祖谦吏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南宋的社会局势(二)南宋的吏治状况三、吕祖谦吏治思想内容(一)吕祖谦重视法治的吏治思想(二)吕祖谦重视德治的吏治思想(三)吕祖谦尚贤养才的思想(四)吕祖谦吏治思想的特点(五)吕祖谦吏治思想产生的原因四、吕祖谦吏治思想评析(一)吕祖谦吏治思想的合理性(二)吕祖谦吏治思想的局限性结束语:吕祖谦主张的吏治必须要坚持“法德并举”,“威恩并重”的原则,吕祖谦重视法治,但是他尤其重视德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意义。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吕祖谦的生平及为官经历2)南宋的社会形势及吏治状况,吕祖谦吏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3)吕祖谦吏治思想的特点与价值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阅读吕祖谦本人著作及后人研究吕祖谦的成果。
吕祖谦与金华学派1487
吕祖谦与金华学派1487金华学派:后人一般注意朱、陆两种观点的对立,而没有注意到另外一个主要的参与者吕祖谦(1137——1181年)。
吕祖谦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宋史》本传记:“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
”也就是说张载的“关学”和二程的“洛学”对吕祖谦都有深刻的影响,而其涉猎却极为广阔。
哲学史家黄宗羲的传人全祖望这样写到:“荣阳少年不名一师,初学焦千之,庐陵(欧阳修)之再传也。
学于康节(邵雍),亦尝学于介甫(王安石)而归宿于程氏,集益之功,至广且大”(《宋元学案·荣阳学案》)。
毫无疑问,吕祖谦学说的形成是一个求索的过程,也是他所生活的区域正在发生的,中国东南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理论上寻求依据和指导。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南宋婺州(浙江金华)人,人称东莱先生。
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家之一,创立的“婺学”颇具影响。
谢山(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人,为黄宗羲私淑弟子,创立谢山学派)《札记》记,吕祖谦、吕祖俭、吕祖泰三兄弟同为《东莱学案》吕祖谦学说称“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与朱熹的“闽学”都在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性,这一点相似于北宋时期各个学派形成的内在意义,并非单纯的地方喻义。
后来,在明代学社、党派林立,终成党争,同样并非纯粹学术之争,决定性的因素是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差异以及经济利益的矛盾。
在这里把朱熹的学说称为“闽学”,是指它内涵的中国海洋文化的特性。
而作为朱熹理学,则涵盖的是朱、陆、吕三种学说及其分枝。
吕祖谦受到张载“气即理”说的影响是比较深的,他以百工治器为喻,认为:“百工治器,必贵于用,而不可用,工弗为也。
学而无所用,学将何为也。
”(《宋元学案》)学以致用是金华学派的特色。
吕祖谦批评了尚虚而不务于实的风气,全祖望说:“乾、淳之际,婺学最盛,东莱兄弟以性命之学起,同甫(陈亮)以事功之学学起”《宋元学案·说斋学案》)。
论吕祖谦蒙学伦理道德教育思想
胡 氏传 家 录 》 等 , 也 有 前 人 的 著 作 , 如 《 颜 氏 学 的 伦 理 道 德 教 育 越 来 越 受 到 了人 们 的 重 视 ,特 别 是 受 友 杂 志 》 《
到 宋 代 理 学 家 和 教 育 家 的 重 视 和 提 倡 。 他 们 在 蒙 学 伦 理
家训 》《 后汉 书 》《 三 国志 》《 南史 》《 北 史》《 世 说新语 》
礼 记 》 的 篇 名 , 其 内容 是 记 贵 族 子 弟 应 学 的 礼 蒙 。启 迪 童 稚 , 消 除 暗 昧 称 之 为 启 蒙 , 或 称 之 发 蒙 、 训 仪 》 是 《
蒙 、养 蒙 、 开 蒙 。 而 对 “蒙 ” 的 更 具 体 解 释 则 融 会 于 渐
仪 , 此 书 因为 “ 训 课幼学而设 ” ,所 以也 用 “ 少 仪”名篇 。
道 德 教 育 上 有 着 自 己独 特 的 见 解 和 主 张 。其 中 吕祖 谦 就 等 。 所 引 录 的材 料 , 在 每 则 之 末 都 作 了说 明 。文 中主 要 着 是 南 宋 时 期 著 名 的 理 学 大 师 , 他 在 蒙 学 伦 理 道 德 教 育 上 眼 于 为 学 生 学 习 理 学 打 基 础 , 同 时 也 涉 及 不 少 儿 童 的 学 习
渐 形 成 体 系 的 伦 理 思 想 中 。儒 家 经 典 《 易经 ・ 蒙 卦 》 中 有 “ 然 中 间 杂 引 前 哲 之 懿 行 嘉 言 , 兼 及 于 立 身 行 己 、 应 世 居 “ 蒙 以养 正 , 圣 功 也 ”“ 而 养 正 莫 先 于 礼 ” 之 说 。 受 这 种 官 之 道 ,所 该 繁 富 , 不 专 于 洒 扫 进 退 之 末 节 ,故 命 之 日 外
高中语文 浙东学术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浙东学术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内容提要:从南宋浙东学派到明清浙东学术的基本精神是求真务实,经世致用。
浙东学术精神的特色是:道欲通方,业须专一;学有宗旨,不守门户;严于去伪,慎于纠偏;临文主敬,论古必恕;真修实悟,崇尚性情;砥砺气节,重视践履。
浙东学术精神构成要素是:血气(情)——刚健动进,狂狷中和;知虑(知)——实学求是,经世致用;志意(意)——胸怀天下,爱国利民。
民族精神是学术精神的土壤和源泉,学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导向,区域精神是民族精神和学术精神的特殊体现。
浙东学术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学术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现代浙江精神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关键词:浙东学术精神特色构成要素作者:杨太辛,男,1935年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
区域文化研究开发的主题,应该是探索、提炼、拓展区域精神,以在更深层次上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区域精神,主要包括草根意识和学术精神两个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土壤和基因,后者是前者的凝聚和提升。
从南宋的浙东学派到明清的浙东学术,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可以称之为浙东学术精神。
这种精神远绍先秦汉唐的中原文献之学,近启近现代的经世致用和维新变革思潮,上达于国家中枢,下及于民间百业,绵延流泽至今,成为浙江精神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浙东学术的基本精神自南宋的浙东学派到明清的浙东学术,名家辈出,各有胜义。
细按之,则因宗主或宗旨不同,再可分源别派;统言之,则无论其为金华、永康、永嘉,还是台州、四明、绍兴,不管是宗程朱或宗陆王,还是自成一家,由于地域、师承、交往、学风的综合作用,都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姑名之曰浙东学术精神。
学术,是觉道效术的过程和结果;精神,是知识、情感、意志的总体。
学术精神,主要是指人们在觉道效术的学术活动中的指导原则、感情气质和心理倾向。
浙学各派,虽宗旨有异和个性不同,但有一个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共同具有的心理倾向,我们称之为基本精神。
浙东学术的基本精神是:求真务实,经世致用。
陈亮政治思想新探
!"!
所以反其道故也。诚反其道, 则政化行, 政化行则人心同, 人心同则天时顺。天不远人, 人不自反耳。”!同上书, 卷" 《 中兴论》#由此来看, 陈亮认为统治者凝聚人心是最重要 的。虽然没有具体提出同人心的措施, 但他反对以宗教的 形式来凝聚人心, 并且认为宗教的盛行是因为 “ 祀礼废而 道家依天神以行其道矣,乡礼废而释氏依人鬼以行其教 矣, 祭礼废而巫氏依地示以行其法矣。三礼尽废, 而天下 困于道、 释、 巫, 而妖教者又得以乘间而行其说矣: 神示鬼 物举不足信, 用吾之说, 则疾病不忧, 饥寒无患; 贵贱贫富 本无差等, 用吾之说, 则上下如一, 天地适平。”! 同上书, 《 问道释巫教 之 害 》# 与 此 同 时 , 陈亮也不相信天命 卷 $% 的作用。如何行政化, 陈亮也没有提出具体措施, 但是他 一直强调关心民生, “ 诚于斯时制民之产,使主客有相依 之道, 贫富有相收之法, 疾病有常医, 死葬有常度, 室庐器 用有常制, 吉凶嫁娶有 常 时 , 士农工商有常人, 山川鬼神 有常祀, 道释土木之工 有 常 禁 , 游手末作之夫游常役, 大 经一定, 则妖教之变可以坐消, 而道、 释、 巫之教不至为已 陈亮主张建立一种维护民众基 甚之害。 ”!同上 #由此看来, 本生产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维护社会等级规范, 使贫富 差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免除宗教的危害, 构建一个规 范的国家与社会。他的这些观点, 在当时的专制体制下, 无疑是进步和超前的。 二、 法制观 陈亮认为“ 夫天下之事,孰有大于人心之与民命者 卷 $$ 《 廷对》 “ 而以法为公, 乎?”!同上书, # 人之心多私, 此天下之大势所以日趋以法而不可御也。 ”!同上书, 卷 $$ 《 人法》)所以他特别强调法的作用。 “ 古者不恃法以为 治, 惧天下之以法求我 也 ; 后世立法以听人之自取, 惧天 下之相与为私也。”!同上书, 卷 $$ 《 任子宫观牒试之弊》# 而 “ 圣人之立法, 本以公天下, 而非以避祸乱。心有亲疏, 卷《 则祸福倚伏于无穷, 虽圣者不得而防也。” !同上书, & 问 答上》 “ 使法自行者私心也, 恃公理而不恃 # 法者公理也, 使法自行之私心, 则他日必有变通而至于不穷者, 孰谓任 人、 任法、 与夫人法并行之外而他无其道乎 ’”! 同上书, 卷 《 人法》 “ 人极不立则仁义礼 $$ # 夫法度不正则人极不立,
陈亮与朱熹交游考述——兼论陈亮朱熹思想之差异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B184);长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师大社科合字〔2019〕第007号);长春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长师大BS〔2021〕1128号)作者简介:邱 阳(1980—),男,山东曲阜人,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代文学与文献研究。
① 清人王懋 在《宋朱子年谱》中言:“(淳熙九年正月,陈亮)来访于衢婺间,旬日而别。
”田浩先生认为,陈亮朱熹二人第一次相遇是在吕祖谦葬礼上;葬礼后几个月,朱熹顺路到永康拜访陈亮,并参观陈氏曾与吕祖谦共同读书之寿山石洞。
皆误。
② 《田说》,《朱文公文集》卷37《答李寿翁》作“《夫田说》”,范伯达撰,程耆说刻。
今已不传,盖系土地制度类书籍。
2021 12No 12,2021 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1年12月Dec.,2021陈亮与朱熹交游考述———兼论陈亮朱熹思想之差异邱 阳(长春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32)摘要:陈亮与朱熹在宋金对峙时代背景下皆力主抗金救国,然思想立场的根本差异决定了其政治主张亦呈现巨大分歧。
作为吕祖谦之共同好友,陈亮与朱熹在吕氏生前并未谋面。
然经吕氏介绍,二人已有一定程度的互相了解,并于淳熙八年在浙东明招山吕祖谦墓旁初会。
淳熙十年朱熹蛰伏武夷山中时,对陈亮时文中表达的观点提出批评,昭示二人思想论战已然萌芽。
淳熙十一年春至淳熙十三年秋,陈亮与朱熹展开激烈的王霸义利之辩。
思想立场的差异不仅使论辩无果而终,亦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二人之私谊。
追根溯源,陈亮朱熹思想差异之根源,不仅在于家学背景不同,二人性格相差甚大亦为重要原因。
陈亮朱熹思想论争引发历代学者的无数评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至为深远。
关键词:朱熹;陈亮;吕祖谦;王霸义利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1)12-0020-12 吕祖谦在世时,与陈亮、朱熹皆为好友。
高中语文 宋词鉴赏《陈亮词作鉴赏》素材
陈亮词作鉴赏生平简介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某某。
初名汝能,二十六岁时改名亮。
婺州永康〔今属某某〕人。
才气超迈,喜谈兵。
乾道五年〔1169〕试吏部,被黜。
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
退而杜门力学近十年。
淳熙五年〔1178〕改名同,诣阙上书,十日内凡三上,言恢复之大计,不为当政所用,愤恨而归。
尔后遭人嫉恨,二度被诬入狱,备受折磨。
淳熙十五年〔1188〕,亲赴金陵、京口观察山川形势,赋《念奴娇》二词言志。
至临安复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朝廷交怒,以为狂怪。
是年冬,赴某某与辛弃疾会于鹅湖,极论世事。
别后有《虞美人》三词与稼轩往复唱酬。
绍熙初,被诬第三次入狱,经力救得免。
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之官,逾年而卒,年五十二。
端平初,追谥文毅。
叶适为其撰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二四〕。
《宋史》有传。
陈亮也是当时名学者,与朱熹友善,然论学各不相下,盖学派判然不同。
亮与叶适共创经世济用之“事功之学〞,为“永康学派〞创始人,学者称某某先生。
尝自赞云:“人中之龙,文中之虎。
〞辛弃疾《祭陈同父》盛称其“智略横生,议论风凛〞。
有《某某文集》三十卷,《某某词》一卷。
叶适《书某某集后》谓陈亮本“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
‘“X师培《论文杂记》云:〞某某之词,感愤淋漓,眷怀君国。
稼轩之词,才思横溢,悲壮苍凉。
例之古诗,远法太冲,近师李白,此纵横家之词也。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陈亮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
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是天上余香剩馥。
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
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
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
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陈亮词作鉴赏这首词是陈亮为吕祖谦而写。
祖谦于孝宗淳熙六年〔1179〕曾任职礼部郎官,故称“郎中〞,同年四月后因病辞官归故乡某某。
吕祖谦的理学思想
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尽管吕祖谦一生屡遭不幸,但在学业上体现的那种宽宏函容和兼收并蓄的精神,仍使他独树一帜,成为南宋一位重要学者和思想家。
清代学者全祖望在校补《宋元学案》的过程中,很能发现吕祖谦为学的特点,他说:“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
三家同时,皆不甚合。
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
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
”他还说:“小东莱之学,平心易气,不欲逞口舌以与诸公角,大约在陶铸同类以渐纪其偏,宰相之量也。
”这确是吕祖谦的风格和为学特点,而表现这一风格和为学特点的,莫过于他促成了朱、陆的“鹅湖之会”。
所谓“鹅湖之会”,是指以朱熹为首和以陆九渊为首的两个针锋相对的学派,于淳熙二年(1175)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辩论会,这是我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聚会,为时三天,于当年六月八日结束。
《象山全集》所附《年谱》,引有陆九渊门人朱亨道的一段话:“鹅湖讲道,切诚当今盛事。
伯恭盖虑陆与朱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其所适从,其意甚善,伯恭盖有志于此。
语自得,则未也。
”吕祖谦自己亦曾回忆此事说:“某留建宁凡两月余,复同朱元晦至鹅湖,与二陆及刘子澄诸公相聚切磋,甚觉有益。
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入细,殊未可量;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耳。
”一个“就实入细”,一个“欠开阔耳”,一褒一贬,判然分明。
足见就总体来说,吕祖谦是倾向于朱熹,而对陆九渊是有所批评的。
吕祖谦十分注意读史。
朱熹对吕学有所评述。
一次,门人黄义刚向老师“问东莱之学”。
朱熹便回答他:“伯恭于史分外仔细,于经却不甚理会。
”又一次,朱熹问他的门弟子吴必大:“向见伯恭,有何说?”必大回答:“吕丈劝令看史。
”朱熹对此很不满意,发议论说:“他此意便是不可晓!某寻常非特不敢劝学者看史,亦不敢劝学者看经。
只《语》、《孟》亦不敢便教他看,且令看《大学》。
伯恭动劝人看《左传》、迁《史》,令子约诸人抬得司马迁不知大小,恰比孔子相似!”这里朱熹的意见显然十分偏颇,既不劝学者读史,也不劝学者看经,甚至连《论语》、《孟子》“也不敢便叫他看”,而只令“看《大学》”一种,也不过是自己的一己之见,并没有什么十足的道理可言。
陈亮功利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
想学说对 浙东学派及其学说的形成发挥了重大作用 , 因此他在南宋浙东学派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从总体来看 ,在南宋浙东学派的发展过程 中, 陈亮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陈亮之前 , 尽管有
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者 , 浙东永康学派的创
始人 , 杰出的思想家 、 政治家、 文学家。绍熙四年( 公
[ ywod ]C e in; o gogS ho; ti r ns Ke r s hnLag Y n kn coluit i i la a m
陈亮 , 同甫 , 字 号龙川 , 浙江永康县( 今永康市
龙山镇桥下村 ) 人。生 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 公元
14 年 )卒 于光 宗绍 熙五 年 ( 元 19 年 ) 是我 3 , 1 公 4 。他 1
学术界中, 他居于一个集大成地位” ¨ 他使浙东学 [, 派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成熟和系统化 , 这与陈亮对 叶 适 学术思想 的形成发展施加了重要影 响是分不开 的。“ 他们 的数十年交往情谊无疑是宋代学术史 、 文
学 史上 的佳 话 。”
谋求实事 、 实功 、 实利的观念出发 , 提倡功利主义学
元 19 年 ) , 13 春 陈亮高 中状元 , 被任命为建康军节度
判官厅公事 , 然而未及赴任即辞世 。陈亮生活在阶 级矛盾和 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南宋时代 , 置身于当 时 国势极度疲敝 , 理学高度繁荣 的背景下 , 在现实 政治层面上 ,陈亮坚决要求抗金 以收复故疆之半 ,
呼吁 实施 各项 制 度 改革 。在 学术 探 讨层 面 上 , 他从
新、 讲求实效” 的浙江精神的一个重要 的历史基因。 陈亮和浙东 学派学说 的影 响一直渗透在浙江这片 土地上 , 在其影响下形成的浙江 区域文化 , 与其他 地区相 比, 文化中“ 功利 、 务实 、 创新” 的特性相当明 显。因此在今天考察 陈亮的功利主义思想 , 仍具有
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论朱子与陈亮的德性与功业之争
的调和之下 , 并没有完全展开 , 陈亮对朱熹的挑战也 不明显。在 吕祖谦去世后 , 二人有了正面的接触 , 期 间不断有书信往来 , 而此时的陈亮 , 失去了 吕祖谦这 一缓冲带后 , 也不再避讳 , 在朱熹面前力争汉唐 , 认
为三 代是 受孔 子 点化 而成 为 儒 者 理 想 之 三 代 , 汉 而
的理学 与心 学 之辩 , 一个 是与 陈亮 的往 复争 汉唐 , 唐也 未 尝不 可被 点化 而成 为 当世之 理想 ; 另 在他 看 来 ,
即德性与功业之争。这一 问题 , 也是 中国学术思想 史上“ 郁郁不发 , 暗而不 明” 的大问题。解决这一争 议对于中国哲学的中心意义则在于道德判断与历史 判断如何综合 的问题 。因此 , 本文就 以朱陈论战而
js cnie n h te epro ar do t oa t; hncudo l seteo g a vleo f , ut o s r gw e rh esncr e u r i C e o l ny e r il a fi di h t i m ly h in u le w i h oln h n evr et b bet e. ho g o p r gtetop r et e n kn hl Z ucud ’ca g iu o eojci T ru h cm a n w e p c vsa dt ig e t t v i h s i a a nls b u e teti n a ese , h ts it rt no rl u g n n i o cl na a i a oth m,h r o e nb en ta i, ne a o f a jdmet dhs r a ys t hd c g i mo a t i
jd m n. u g et
南宋浙东学派陈亮的事功思想探析
□西京学院齐阿曼陈亮对于浙东事功派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其关注事功的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的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即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对当时居于主导地位的正统学派的道德性命说教相对立的事功派代表人物陈亮的相关思想做一检视。
一、“义利王霸”:朱熹———陈亮《宋史·陈亮传》载:陈亮,“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公元1127年,北宋王朝被北方女真政权金朝所灭,南宋政权偏安一隅。
陈亮“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始有经国致世的抱负。
其后,陈亮坚持事功德论,在相关史籍中所记载的他与朱熹的“义利王霸”之争最为精彩。
在三十岁前后,陈亮思想成长的时期中偏道学思想。
从1168年至1177年间他思想的发展中显示出从一个道学的学习者转变成为一位较独立的功利主义的思想传布者[1]。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l184年)春,陈亮因受乡人诬告而被关进牢房,作了将近百日的囚徒才获释放。
朱熹闻陈亮获释时,写了一封信给陈亮,对他进行规劝。
说:“老兄高明刚决,非吝于改过者,愿以愚言思之,绌去‘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而从事于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之事,悴然以醇儒之道自律,则岂独免于人道之祸,而其所以培壅本根、澄源正本、为异时发挥事业之地者,益光大而高明矣。
”(《朱文公文集》卷三六)陈亮不同意朱熹的观点,于是关于“义利王霸”的争论开始了,这是当时思想界的一个重要事件。
朱熹认为“天理”为“义”,“人欲”为“利”,要“存天理,灭人欲”。
陈亮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望的客观性,并认为这是必须要满足的。
说:“耳之于声也,目之于色也,鼻之于臭也,口之于味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
”(《陈亮集·问答七》)[2]“百骸九窍具而为人,然而不可以赤立也。
必有衣焉以衣之,必有食焉以食之,必有室庐以居之,有一不具,人道为有厥。
”(《陈亮集·问答九》)陈亮认为,这种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的满足,便是“利”。
浙东事功学派名词解释
浙东事功学派名词解释一、浙东事功学派简介浙东事功学派,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儒家学派,起源于我国南宋初年,主要活跃在当时的浙东地区。
该学派以注重实际、崇尚事功为特点,与当时的其他儒家学派有很大的不同。
它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古代哲学在南宋时期的一种转向,即从纯理论的研究转向关注社会实践和现实问题。
二、浙东事功学派的主要思想1.事功观念:浙东事功学派认为,学问应当关注现实世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2.实用主义:该学派强调实用性,主张研究现实问题,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经世致用:浙东事功学派主张研究现实世界,关注民生国计,提倡政治家要有务实的精神,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1.吕祖谦:作为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吕祖谦提出了“务实”、“求实”的观念,强调学术研究要立足于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2.陈亮: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重要成员,他主张政治家要有实际能力,关注国家治理和民生问题。
3.叶适:叶适是浙东事功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提倡实用主义,强调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及当代价值1.影响:浙东事功学派在南宋时期对我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当时学术研究的方向,使哲学更加贴近现实。
2.当代价值:浙东事功学派的实用主义思想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学术研究应该关注现实问题,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作出贡献。
五、总结浙东事功学派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儒家学派,它的出现改变了当时学术研究的方向,使哲学更加贴近现实。
该学派强调实用主义,关注现实问题,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中国历代大儒》第25章婺学之祖吕祖谦(共44章)
《中国历代大儒》第25章婺学之祖吕祖谦(共44章)《中国历代大儒》第25章婺学之祖吕祖谦(1137——1181)吕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卒于宋孝宗淳照八年(1181年),人称东莱先生。
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家之一。
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
一、世代宿儒家有中原文化之传吕祖谦出生于一个儒学和官僚世家,其先祖本东莱(今安徽寿县)人,六世祖时迁至开封。
北宋时期著名的大官僚吕公著即吕祖谦的五世祖,从这时起,吕家便开始成为显扬于世的儒学世家。
自吕公著开始,其家族“登学案者七世十七人” (《宋元学案》卷19《范吕诸儒学案》),全祖望考证说:考正献(吕公著)子希哲、希纯,为安定(宋初大儒胡瑗)门人,而希哲自为《荥阳学案》,荣阳子切问,亦见学案。
又和问,广问及从子稽中、坚中、硼中,别见《和靖学案》,荥阳孙本中及从子大器、大伦、大猷、大同,为《紫微学案》紫微之从孙祖谦、祖俭、祖泰,又别为《东莱学案》。
共十七人,凡七世。
(同上)这个著名的宋代儒学世家,许多家族成员都是很有名望的儒家学者,同被选入《宋元学案》,名列儒学史册。
吕祖谦的六世祖吕夷简,做过宋仁宗的宰相,封申国公(后徙许国公),显扬于时,五世祖吕公著,在此宋仁宗、英宗时历任天章阁待制等职,神宗时为御史中丞,哲宗时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死后赠申国公,是著名儒师胡援的学生,自己也是有名的儒家学者。
吕公著之子吕希哲在神宗朝历任崇政殿说书、知州等职,为北宋儒林中有名的学者之一,《宋元学案》对其人专立《荣阳学案》。
公著次子希绩、三子希哲是著名象数学家邵伯温的学生,均为儒林学者。
希哲之子好问、切问亦名列学案(《荣阳学案》中有传)。
好问在钦宗时,官至尚书右丞,恩封东莱郡侯。
祖谦的伯父吕本中,官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南宋著名诗人,也是儒学名流之一,世称东莱先生(后人称昌本中为大东莱,称吕祖谦为小东莱),其学说及生平见于《宋元学案》卷36《紫微学案》。
吕宗书评分
吕宗书评分摘要:1.吕宗书的简介与成就2.吕宗书的主要思想与贡献3.吕宗书的影响及其在后世的地位正文:吕宗书,原名吕祖谦,字宗书,号东莱,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他生于1137年,卒于1181年,享年45岁。
吕宗书是南宋“新儒家四配”之一,与朱熹、张轼、陆九渊并称。
他的学识渊博,著作等身,被誉为“东南三贤”。
吕宗书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学术自由,反对门户之见。
他的学术思想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理学,并吸收了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陆游的文学思想。
吕宗书的哲学思想以“心”为核心,认为心是万物本源,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吕宗书在教育领域也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他所创办的“东莱书院”成为了当时全国著名的学府,培养了大量人才。
吕宗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编写的《东莱博议》被誉为古代议论文的典范。
吕宗书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非常突出。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豪放、奔放、豪迈著称。
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吕宗书逝后,他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继续影响着后世。
朱熹对吕宗书的评价极高,称他为“儒者之冠”。
吕宗书的著作和思想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播,对我国古代哲学、文学、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吕宗书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他主张兼容并包,注重内心修养,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教育领域,他提倡实事求是,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文学方面,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志士----陈亮
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志士----陈亮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志士----陈亮陈亮本是天纵英豪,自许为“人中之虎,文中之龙”,意在“推到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所以喜欢谈论兵法利害,无意于铅椠之业,事骫骳之文、无根之谈而消磨心志。
他谈兵治史,论道议理,指点江山,臧否人物,巨笔如掾,洋洋洒洒,均以开社稷数百年之基为己任,以天下大势与恢复大计为旨归。
后人也极力推许,以之为“真英雄、真豪杰、真义士、真理学者”,不敢以区区文墨之事绳之。
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朱熹曾经说过:“陈同甫(陈亮)学已行到江西,浙人信向已多,家家谈王霸,不说萧何、张良,只说王猛;不说孔、孟,只说文中子。
”为此,他与陈亮进行长期的论辩。
时至今日,陈亮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教育思想等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醇液佳酿,愈久弥香。
但这样一位天才,一生历经坎坷,两次入狱,好不容易状元及第,却随即病卒。
陈亮是浙江永康人,据他自己考证,永康陈氏虽然繁多,瓜瓞绵绵,宗分支出,谱牒不曾相通,但均是皇家之后。
在他的《先祖府君墓志铭》中,陈亮自豪地宣称,自司马氏南渡建立东晋之后,颖川陈氏的后裔随之进入江南,后来陈霸先就为陈代开国之君。
虽然从陈霸先到陈叔宝,四世也不过三十年,但陈氏毕竟是在龙椅上坐过,这样的荣耀可以让子孙挺胸抬头、踌躇四顾了。
就在六朝陈代的时候,皇家的一个分支迁徙到永康,留下一座皇陵,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陈氏子孙。
三十年的国祚确实太短,留给永康陈氏的福泽也相当少,陈氏子孙很快泯然于众人矣。
陈亮的八世祖陈通已经是个农民了,不过他十分能干,辛勤劳作,勤俭持家,终于先富了起来,“以财豪于乡”,可以算是一方之大财主了。
到陈亮高祖的时候,陈家人丁兴旺,家境富裕,子孙番衍,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动辄就有数百人参加。
此后盛极而衰,逐渐没落,所谓“死生困顿,何所不有”(《祭三五伯祖父》),家族中各种各样的状况都开始出现了。
为了寻找更好地出路,陈亮的曾祖父陈知元投身于行伍,大宋宣和年间死在抗金前线。
朱熹、吕祖谦、陈亮诗词文拾遗
作者: 龚剑锋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文献
页码: 3-9页
主题词: 吕祖谦;朱熹文集;陈亮;诗词;武义县;中国古代文化史;永康学派;四库全书;集大成者;
理学
摘要: <正> 朱熹(1130~1200)、吕祖谦(1137~1181)、陈亮(1143~1194)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吕祖谦、陈亮分别是金华学派、永康学派的创始人。
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也具有较高的地位。
近年来,笔者收辑了一些散佚在方志、族谱中的朱熹、吕祖谦、陈亮之诗词文,且均为朱熹文集:《晦庵集》(四库全书本)、《晦庵先生。
南宋中后期的政局
南宋中后期的政局孝宗中兴隆兴和议后的军政、经济隆兴和议虽然是宋金达成的和议中最接近于平等的和议,但毕竟不是平等的协议,何况宋孝宗的目的是收复中原恢复北宋旧疆。
所以,隆兴和议在太上皇宋高宗迫使下虽然达成,但孝宗心中一直愤愤难平,以致多次要宋使向金世宗提出在接受金朝国书时采取平等礼仪,但遭到金朝的拒绝,宋孝宗决心以战争来达到收复中原的目的,以雪国耻。
宋孝宗原先依靠为“长城”的抗金派大臣张浚,已于隆兴二年八月病逝。
此后,孝宗转而依靠采石之战的指挥者虞允文,虞允文很快受到重用,由知府历签书枢密院事而参知政事而右相。
乾道七年(1171)三月,宋孝宗将三衙之一的侍卫亲军马军司,迁往陪都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便于将来进军中原时进驻建康以指挥作战。
次年二月行宰相新官称时,虞允文又由右仆射、同平章事升为左丞相。
宋孝宗曾对他说:“丙午(靖康元年,1126)之耻,当与丞相共雪之。
”虞允文也决心协助宋孝宗出兵中原,收复旧疆。
同年九月,虞允文以节度使任四川宣抚使,虞允文辞别时,孝宗“谕以进取之方,期以某日会河南”。
并说:“若西师出而朕迟回,即朕负卿;若朕已动而卿迟回,即卿负朕。
”①决定与虞允文东西两路出兵攻金。
孝宗决定以受书礼仪不平等作为攻金的理由,次年十月,当金使回国时“别函申议受书之礼”,同时要虞允文积极准备出兵。
当同年末金贺年使到来后,孝宗即“以议受书礼不合”,拒绝接受金国书。
太上皇宋高宗立即进行干预,孝宗只得“以太上皇有旨”,而“姑听仍旧”②,仍以旧仪接受金国书,加上虞允文到四川后,虽经过一年的准备仍因准备不足而未能定出近期出兵之期,又过了不到半年,虞允文于淳熙元年(1174)二月病死于任上,使孝宗两路出兵北伐中原的设想落空。
但孝宗仍然注意武备,经常亲自检阅军队,还调阅两浙、福建民兵,一直不忘恢复中原。
但得不到如张浚、虞允文那样的大臣支持,大臣们已满足于宋金和平相处的现状,加上太上皇宋高宗随时可能出现的干预。
而金世宗也满足于现状,不再考虑侵宋,相反的而是防备南宋北进攻金,所以“世宗每戒群臣积钱谷,谨边备,必曰:‘吾恐宋人之和,终不可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揭示 南宋 浙东事 功学 派 的内在关 系 。
政治 思想 的共 同 出发 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民有制 , 不可无 所 止也 ”】 泽 说 ∞ 他们 主张减轻 【丽 论 集 。 2 <
面对 严重 的危 机 。 陈亮 和 吕祖谦 都 表 现 出强 烈
人 民 的负 担 , 实行 宽 民政 策 , 过 “ 民 ” 手段 达 通 养 的
吏 治 的好 坏 直 接 影 响 统 治 阶 级 与 广 大人 民的
核心 。他 们批评 因循守 旧 、 思变 通 的作 风 , 出因 不 提
时 而变 、 势 而通 的观 念 , 为 只有 实 行改 革 , 能 顺 认 才
关 系 。陈 、 吕两 人对 当时 官吏 冗 杂 、 治腐 败 。 出 吏 提 了尖锐 的批 评 。吕祖 谦在 《 淳熙 四年 轮对札子 二首》
第 l 第 2期 O卷
21 0 0年 4月
金华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V1 02 Ar0 o o.201. . N 1 D
陈 亮与 吕祖 谦 政治 思想 比较
邵建 东
( 华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江 金 华 3 10 ) 金 浙 2 0 7
摘 要 : 宋 时 期 , 州 的 陈 亮 与 吕祖 谦 既 有 相近 的 为 学 宗 旨和 学 术 性 质 , 南 婺 又存 在 明 显 的 观 点 分歧 和 思 想差 异 。 其 中家 庭 出 身、 个性 特征 、 治 实践 、 政 师承 学 源、 学思 想 等 方 面的 区别是 主要 原 因。 哲
为” 的抗金策 略 。
到 “ 民” 目的 。 治 的
德治 是 中 国封 建社 会传 统 的政 治思 想 。 浙东 事
功学 派继 承 了这 种 传统 , 希望 通 过道德 教化 使人 民 在 心理 上 和意 识上 服 从统 治秩 序 。 同时也认 识 到法
治对 德治 的补充 作用 。陈亮 的“ 霸杂用论 ” 为典 王 最
的忧 国忧 民意识 和兴 国保 民愿望 。陈亮一 生力 主抗
金 ,复仇 自是平生 志 , 谓儒 臣鬓发苍 ” “ 勿 。他 多 次向 孝宗 皇帝上 书 , 出要 收复失 地 , 雪 国耻 。他学 习 指 洗 军 事 , 地调 查 , 实 规划 方 案 , 求 击 退 金兵 , 复 中 以 收 原 。 吕祖谦 也 不 同意 主 和 。 出 了 “ 所 为 有 所 不 提 有
型 , 道 就是 用 道 德 教 化 进 行 统 治 , 王 霸道 就是 用 国
要 抗击 金 兵 , 收复 失 地 , 就必 须 大力 改 革 弊政 。
以变应 时 、以革求 兴成 为陈 亮与 吕祖谦 政 治思想 的
家 的法 律制 度进 行 统 治 。 他虽 把 王道作 为治 国的根 本 , 不 讳言 霸道 , 但并 认为 法治是 不 可缺少的 。
关键 词 : 亮 ; 陈 吕祖 谦 ; 治 思 想 政
中图 分 类 号 : 2 5 K4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 编码 : 6 1 3 9 (0 0 0 — 0 0 0 A 1 7 — 6 9 2 1 )4 0 9 — 3
南宋 时期 ,浙 江地 区作 为全 国 的政 治 中 心 , 文
克服危机 , 改变 国弱 民贫 的状 况 。陈亮 在《 孝宗 皇 上
帝 第三书 》 中说 , “ 思所 以变 而通 之 , 维持 之 若再 不 则
具穷矣” 祖谦反对历史不变论和复古论 , 。吕 认为历 史发展是有 因有革的 , 不应该借“ 谨守祖宗之法” 之 名 因循守 旧。陈 、 吕两人在 爱 国 、 革 的思想 基础上 改
一
陲 ” “ 文武 以分边 郡 ”], 挥 中央各 部 和地方 的 ,任 I 发 1 ” 积极作用 。吕祖谦 也提 出要 “ 广揽 豪杰 , 集事功 ” 共 。 陈、 吕两人 都认 识 到“ 的重要 性 。要 民“ 民” 甘心
代 人君 之力 而奉 养也 ”] 泽 说 录l, 应该 “ 当取 [丽 论 集 ) 就 2 《 l 2 上
的 主张 , 陈亮 认 为 要 改 革 职 官 的 升迁 制 度 . 精选 好
监 司 、 守 . 实践 中进 行 考 勤 考 核 。 现 “ 精 政 郡 在 实 厉
基金 项 目: 江 省社 科 联 课 题 “ 宋 前 期 婺 州 文 人 群 体研 究 ”0 M9 ) 浙 南 (6 2
作者简介 疆 建东(9 2 , 浙江金华人 , 17 —1男,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方 向为浙江地方历 史文化和高职教育。
亮 主 张 “ 六 卿 之 权 以 总 大 纲 ” “ 大帅 以 总边 重 。置
化发达 。 学术 昌明 , 涌现 了许 多 著 名 学 者 和 学 术 流 派。 中, 其 以陈亮 为代 表 的永 康 学派 , 以 吕祖 谦 为 和 代 表 的金 华 学派 影 响 较 大 。是 当时 事 功 思 潮 的 主 流 。两个 学派 既有 相 近 的为 学宗 旨和学 术 性质 , 又 存在 明显 的 观点 分 歧 和 思 想 差 异 。从 政 治 思 想人 手, 比较分 析 陈 亮 与 吕祖 谦 的学 术 体 系 , 助 于进 有
提 出一系列相 同的或相近 的政治原 则和改革 主张 。
收稿 日期 :0 0 0 — 8 2 1— 3 0
中说 :官寺充满 , “ 而偷惰苟且 , 无庶绩成熙之效 ; 降 附 布于郡 县 , 未允 于凝 沮 , 藏 于军 屯 , 而 帑 而未免 于
怨嗟 ” 。对 于如何 克服腐 败 现象 , 他们都 提 出了 自己
君 主制 是 维 护 封 建 统 治 秩 序 正 常 运行 的基 本 保证 。陈 、 吕都 坚持 君 主 制 ,全 天子 之尊 ” 维 系君 “ . 主 的权威 。但要 使统 治 坚 强有 力 。 单靠 君主 一人是 不行 的 , 必须 合 理 分 解 君 权 和 臣权 , 以臣权 补 充君 权, 这是 针对 宋 朝高 度 集权 的弊端 而提 出来 的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