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合集下载

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
【拼音】:gé wù zhì zhī
【解释】:1、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现代汉语词典》XX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成语接龙】:格物致知——知雄守雌——雌雄未决——决胜千里——里通外国——国步艰难——难能可贵——贵不期骄——骄奢淫逸——逸以待劳——劳燕分飞——飞蛾赴火
【反义词】:不学无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格物致知的意思和造句

格物致知的意思和造句

格物致知的意思和造句
格物致知的意思:
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干事创业,首先要把面对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了然于心,研究其中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加以解决,这就是格物致知之举。

格物致知的造句
1. 他一直秉持着格物致知的精神,通过实践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 学习科学需要有格物致知的态度,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自然规律。

3. 我们应该抱着格物致知的心态,去了解世界、探索真理。

4. 他的成功得益于他一贯的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断学习、探索和尝试。

5. 只有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才能够真正理解生命和自然的奥秘。

6. 学习历史需要有格物致知的态度,通过研究古代文化和社会制度来了解历史演变的规律。

7. 他的人生信条是格物致知,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探索,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智慧和成长。

8. 科学家们都具备着格物致知的品质,他们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来探索未知的领域。

9. 良好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10.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一直倡导着格物致知的思想,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研究,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智慧和成就。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王守仁:他在这段时期写了“训龙场诸生”。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格物致知的含义

格物致知的含义

格物致知的含义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家喻户晓,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对古代科学发展从思想上有所影响,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物,获得知识。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

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

由此可见格物致知在儒家学说中的确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广泛,这一段话,在孔子时代大概并不难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释,孔门弟子对格物致知含义亦未阐发,这导致后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义时出现很多歧义,每个人都想依据自己的哲学倾向对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释,这就使得在此问题上,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局面。

由此,我们今天倘要明白格物致知原意,就要把它放在产生《礼记·大学》的时代,参考儒家其他经典,尤其是孔子的认识论思想,综合加以考察。

据后人的研究,《礼记·大学》主要表述了孔子及其弟子曾子之意,而孔子在当时即以博物著称,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这自然与其治学方式有关。

在另一儒家经典《中庸》中,孔子的孙子子思指出了儒家所主张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叫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孔子之所以博学,其治学方式不能有异于此。

由此,《中庸》的强调可以看做是对格物致知学说的注解。

即通过广泛学习,细致研究某事某物,并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去实践体会,就可以获得真知。

所以,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检验或穷究,来获取正确认识,这可以认为是其本来的含义。

这一理解与古文献并不相悖。

格物致知的意思和用法

格物致知的意思和用法

格物致知的意思和用法
“格物致知”是一句古代中国孔子讲述的名句,原文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有译文的说法“从物质到精神,心静而情怀诚恳”。

下面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和用法。

“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是指通过客观的观察、研究和分析自然界的物质事物,来提高人类理解客观事实和规律、掌握实践技能和知识的能力。

这种从外部到内部,从物欲到精神的过程,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文化和自然界的知识。

“格物致知”的用法是相当广泛的,它的最大的作用就是激励人们不断探索,勇于接受挑战和创新,提高自身的理解力和思考能力。

它从更高的层面指导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求新、寻求真理,要不断思考、分析、运用,要坚持不懈,以真知为动力,以真理为根本,追求真知研究方向,拓展我们的学习视野。

另外,“格物致知”还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行为和决定,要求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分析问题,观察背景,以细节求真理,并要求我们的行为要有诚心。

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念,所以孔子说,要有“诚意正心”,才能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总的来说,“格物致知”的意思和用法相当广泛,它不仅鼓励我们探索学习,还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行为。

它启发我们把精神和实践所学的内容有机融合,同时又要求我们拥有敬畏之心,以“诚意正心”来衡量我们的行动,这也成了古人传承至今的经典名言。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x0d“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x0d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x0d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x0d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x0d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x0d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x0d 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果是这样,那初学人怎么办呢?这时他又回到日常的具体修行上来了——所以最终他也不能离开日常的渐修,而这正是程朱释“格物致知”的要点.\x0d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还是以程朱为准比较妥当.当然朱熹有些解释,也确实有一种心外求法的感觉,但问题还不是太大,因为他提倡理,这个“理”虽然本质上是神道理智化,但大体上仍属心法的范畴.\x0d“格”字的意思在上古时候很多,一说是“来、至”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这个意思是由“木长”这个本义衍生的.“木长”与“长木”的意思有一点区别,段玉裁说,木长是说木的丰美.这里面有赞的意思.所以这里引申出来的“来、至”,有一种积极的意思在里面.《书·舜典》说“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取的就是这个意思.\x0d另外,格也有“纠正”的意思,《论语·为政》说“有耻且格”.这里侧重心性上的修养,王阳明实际取的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格”就是“格除”,“格物”就是“格除”心中之物.\x0d根据儒家的思想,“格物致知”的格,实际是“明通”的意思.参究外事,明通心体.这是修心的根本方法,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都用这个方法修心.这里的物,含“物”意,也含“事”意.王阳明因为当时对“物”理解太狭隘,所以走上岐路.《孟子正义·尽心上》注云:“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礼记·月令》“兼用六物”,皆注为“物,犹事也.”而且,这个物,还包含事物的本质内容.《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就是取的这个意思.\x0d物,就是与“我”相对的存在.《易·系辞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那么修心养性,本来是自心的事,为什么要谈到他物呢?这是因为早期儒家就认为,天道“广大悉备”,及于人,就于人心有关了.也就是说,事物外相虽然不是心本身,但事物的“理”(本体)却是心.这个心到宋儒说为“理”,到王阳明说为“良知”.人的心与外物息息相关.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格物致知”.\x0d佛教讲不净观,也是先修外在的不净观想,以去除内心的贪执.如果修不净想只是在表相上,意识分别上产生一个不净的观念,而对于自己的贪性本身认识不足,事实上也就无法住于禅定,那么这个不净观就不成功.“格物致知”的道理是一样的.象王阳明那样,辛苦地去格竹子,累得病了,最后仍然一无所获.\x0d对于“格特致知”分歧的产生,我认为是对于人性的认识(或者说是立论)的不同造成的.后世许多儒士,尤其是王阳明,与早期儒家有一些不同.最早的儒家认为“明明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孟子以降,明明德则是一个“发现本来善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前者认为“明德”是学习的果,后果认为“明德”是性之本善.这个观点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对“格物致知”解释的不同.\x0d我倾向于前者,认为,“明明德”是指的学习与学习的结果,觉得这样更符合孔学的原意.性之本善固然也有道理,但性之本善是不能孤立讲的,讲性之本善,一定与学习有关,否则讲一个性之本善,等于没讲.\x0d所以,格物致知,是讲学习,诚心正意(中庸正道),是学习用于心,修身齐家,是学习用于行,治国平天下,是学习用于大道——新民、至善、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儒家仁义的全体思想.\x0d若此,天下何思何虑!。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

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

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虽然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但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

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还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而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

但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而自从明太祖开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以后,朱熹学说更是成为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

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

所以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

格物致知的名句

格物致知的名句

格物致知的名句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诗/ 偶成》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偶成》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7、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劄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

——朱熹《与长子受之》8、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书之要》10、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1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三到》12、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朱熹《秋月》13、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14、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朱熹《宋名臣言行录》15、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朱熹《秋月》16、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朱熹《水口行舟二首》17、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18、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19、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朱熹《水口行舟二首》20、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读书要三到》。

格物致知的意思和造句

格物致知的意思和造句

格物致知的意思和造句
格物致知,这一理念起源于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最早见于《大学》一书。

意为通过观察事物,研究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求得真知。

这一理念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对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有关格物致知的造句。

1.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实验和研究,终于格物致知,发现了基因编辑技术,为人类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 他热衷于探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通过格物致知,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学者。

3.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我们才能不断深入了解世界,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4.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发扬格物致知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5.这位哲学家倡导人们要善于观察生活,通过格物致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真谛。

总之,格物致知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继续弘扬这一优良传统,不断探索未知,为我国的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将格物致知的精神贯彻始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是要求人要透彻的了解事物从而获得其中隐藏的本质而不是外在。

这是一个古时候人们常说的得道的过程。

得道后仍然有后续的修行称之为合道。

就是知行合一,这句话来源于王阳明心经。

简单的意思就是透彻了规律从而顺应规律。

不去强求、不去逆行从而避免自身受外来危害。

儒家思想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安身立命,保全自己,君子不立围墙之下。

潜龙在渊后以待天时。

可以理解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理解了事物变化就是得道,得道后改变自身以顺应事物变化不去强求就是合道。

佛曰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理解不了事物的规律就会强求。

自古帝王求长生徒增笑耳,为私欲而造反起义终将黄粱一梦。

得道易而合道难。

但愿人人合道,看破迷惘不在悲伤。

格物致知名词解释

格物致知名词解释

格物致知名词解释【词目】格物致知【释义】格:推究;致:达到。

从事物的根本原因入手,探求事物发展的内在道理。

指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去认识客观事物。

【出处】《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例句】~的精神,不但贯穿于改造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而且是知识分子自我完善的一种内在需要。

【近义词】推己及物、致知力行、学以致用【反义词】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曾带领他的弟子周游列国,他首先提倡的教育思想就是“学而优则仕”,但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其中有位叫颜渊的学生提出,应当“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闻”就是广泛地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寡尤”就是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赞同颜渊的主张。

“格物致知”就是说明凡事都要追根求源,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事理的发现和研究:力行以求。

(2)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3)典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学问。

”在孔子看来,“格”有探求、推究的意思,这里强调的是在求学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态度:第一步,格物,即探求外界事物的道理。

第二步,致知,即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区别于传统的“由博返约”的做法)“格物致知”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学习态度的准则。

(4)出处《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事理的发现和研究:力行以求。

(2)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3)典故事理的发现和研究:力行以求。

(2)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3)典故孔子最早把"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观点作为教育方针提出来,并用这个标准要求弟子们,这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的拼音:gé wù zhì zhī
基本解释:
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

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

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详细解释:
1. 【解释】: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2.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3. 【示例】: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格物致知的意思: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英文解释[辩证法]to obtain knowledge by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解释】: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例】: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

体现格物致知的古文

体现格物致知的古文

体现格物致知的古文
1、“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2、格,来也。

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

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此致或为至。

3、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

格,来也。

4、格,犹扞也、御也。

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

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5、格、至也。

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6、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

7、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8、格物者,格此者也。

伏羲仰象俯法,亦先于此尽力焉耳。

不然,所谓格物,末而已矣。

9、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实;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

10、“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

格物致知的理解

格物致知的理解

格物致知的理解
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研究事物本身的性质、规律以及原因,来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理念。

它强调了实证主义的思想,即只有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格物致知的基本思想是,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出发,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思考,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性质、规律和原因,进而理解和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它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强调实际、务实,培养人们的切实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人们的思维活动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现在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格物致知”包含现在所说的“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

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

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朱熹】: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格,至也。

物,犹事也。

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 此谓知之至也。

』、『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

格者,极至之谓。

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

』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王嘉"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即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

《大学》之八条目虽以"格物致知"为首,但长期以来,"格物致知"之说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作为理学思想源头之一,唐代韩愈虽在《原道》中重提《大学》之要,然而重点仍在"正心诚意"而非"格物致知"上。

直至二程才把对《大学》的重视落在了"格物致知"四字上。

南宋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继承了二程对于《大学》的观点,其作《补传》高度概括地论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并把二程的思想作了纵深的推进。

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的意思
---------------------------------------------------------------------- 致知在格物的意思是要想达到完善的理解,就需要实事求是的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物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尊重科学规律,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

致知:意为达到完善的理解。

致知在格物出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是一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著作,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主要措施、主要原则及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简要概述。

【扩展资料】
“格物致知”的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
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 zh ào )中 、注音: 2、释词: 、释词: 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 获得知识。 致知: 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பைடு நூலகம்形容受窘或发急。 3、简要介绍本文作者. 、简要介绍本文作者 不知所措 不知所措( cuò )
科学小探索 写作小论文
将两杯水放入冰箱,1 小时候,看热水先冻还是 凉水先冻?
分析探究,写一篇小论文 (周日晚自习前上交)
布置作业
学习本课后,有何启发和收获? 学习本课后,有何启发和收获?
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点: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论证结构:提出论题 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1)
议论文
分析问题
(2-----12)
得出结论
(13)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 要实现你的目标 最重要的 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 是好奇心 并且永远对自己充 满信心,大胆尝试 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 满信心 大胆尝试 做你自己认 为最正确的事. 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丁肇中
应有
精神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 “高分低能”“会读书 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 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 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 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 大的启发。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重点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重难点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德育
跳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所指出的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 、本文所指出的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2、《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 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和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和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4、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3、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 、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 现状是什么样的? 现状是什么样的? 5、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 、 精神? 精神? 6、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 月27日出生于美国.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 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他曾多次回国探亲, 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 座教授。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 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4、理清课文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