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练习岳麓版选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学案 岳麓版选修1(202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学案 岳麓版选修1(20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学案岳麓版选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学案岳麓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学案岳麓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问题导学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变法的不同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为了扩大税源,增加收入,齐国管仲首先从经济入手,实行“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因势利导,适应土地私有这一历史潮流,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私田"“公田”一律“履亩而税"。

从此,井田之外的“私田”开始纳税。

(1)材料一中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探究其实质。

材料二李悝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

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重要的官职由有才能的人担任,有功劳的人才能享受优厚的俸禄。

李悝又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设农田水利.李悝还强调法治的作用,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

(2)在内容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中的改革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探究思考材料二与材料一中的改革相比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试从发生时间、变法内容、变法成效等方面,比较管仲改革和李悝变法的异同.(1)时间:管仲改革发生在春秋时期;李悝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名师精编作业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名师精编作业

2014-2015学年岳麓版选修一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作业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铁器和牛耕逐渐推广B.水利工程的兴建C.私田荒地的开垦D.井田制逐渐瓦解解析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A2.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的最突出表现是()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变法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D.奴隶起义频繁解析西周时期的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

答案 B3.平王东迁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的主要原因是()A.周王室内乱,元气大伤B.诸侯势力日益发展C.王畿缩小,经济拮据D.诸侯国拒绝纳贡解析本题为材料题,关键是理解材料,通过“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可知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其主要原因是诸侯与国王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诸侯势力发展。

答案 B4.《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鲁国实行“初税亩”B.齐桓公“尊王攘夷”C.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D.李悝提出“尽地力”解析从材料中的“管子”和“不忘其功”“不惮劳苦”可知是管仲改革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C5.管仲有一句名言:“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仲的政治活动中,既有利于强国又能够“富民”的一项是()A.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B.严格尊崇周礼C.推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D.剥夺贵族特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管仲改革的认识。

“相地而衰征”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又调动了私田主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C项正确。

答案 C6.春秋时期,鲁国实行了“初税亩”,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共同后果有()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春秋时期的“初税亩”和“相地而衰征”是鲁国和齐国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而采取的改革措施,其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同时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同步练习卷: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同步练习卷: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一、选择题1.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分析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齐桓公曾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B.管仲改革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C.管仲改革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D.管仲改革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2.李悝以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A.奴隶主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D.农民3.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4.关于魏文侯变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战国时期最早的变法②包括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③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内容相同④强调法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公元前8世纪周平王东迁后,出现的现象是( )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周王室的衰落C.诸侯争霸D.周朝统治腐朽7.春秋管仲改革中最易推动社会形态转变的是( )A.“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B.对政治的改革C.对军事的改革D.“相地而衰征”8.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改革措施。

其实质是( )A.确立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B.巩固与维护井田制C.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建立封建地主的经济制度9.魏文侯变法与管仲改革的相同点是( )A.废除了世卿世禄制B.废除了井田制C.破坏了井田制D.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10.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变法的主要不同是( )A.是否有利于富国强兵B.是否任用有识之士进行改革C.是否触及上层建筑D.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

高中历史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后训练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后训练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后训练岳麓版选修1一、选择题1.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A.重振周王室的统治地位B.团结诸侯,抗击夷狄C.壮大自己,称霸中原D.为了天下黎民百姓2.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C.“恶金(指铁)以铸锄……试诸壤土”D.“伐木而树谷……火耕而水耨”3.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A.促使土地国有制转向私有制B.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C.减轻了农民负担D.确立了封建制度4.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5.李悝说: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招徕四方之士”。

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奴隶主贵族 B.商人C.新兴地主 D.农民6.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改革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①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②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③改革的性质完全相同④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做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材料二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然后)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然后)其事立。

历史选修ⅰ岳麓版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练习.

历史选修ⅰ岳麓版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练习.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B.私田的增多C.各国的赋税改革D.新兴地主阶层的壮大解析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A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A2.管仲为发展生产、增加赋税收入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尊王攘夷”B.实行“初税亩”C.“相地而衰征”D.“尽地力”答案 C3.春秋时期,鲁国出现公田转化为私田的现象,所产生的最深刻的社会影响是()。

A.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瓦解B.国君的收入迅速增加C.刺激了新农具的广泛使用D.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解析公田化为私田,也就意味着在事实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这是后来新兴地主的主要形成途径之一。

答案 D4.下图为齐桓公与管仲画像砖,在2 000多年以前的管仲改革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某历史研究小组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管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B.管仲改革最重要的措施是“相地而衰征”C.管仲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的私有制D.管仲改革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解析管仲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没能触及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

答案 D5.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解析根源即根本原因,应从经济角度分析。

答案 C6.战国时期魏国变法中既改善吏治,又大大削弱旧贵族特权的措施是()。

A.推行“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政策B.实行“尽地力”政策C.制定《法经》D.创建“武卒”解析既改善吏治,又大大削弱旧贵族特权的措施只能选择政治方面的措施。

答案 A7.他是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尽地力”是他的经济策略,主持制定《法经》是他在法律制度方面的重大贡献。

他是()。

高中历史 第3课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自我小测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3课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自我小测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自我小测岳麓版选修1 1春秋时期最典型的政治特点是( )A.周王室不被诸侯国重视B.社会制度大变革C.井田制瓦解D.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周王室衰微 B.宗法分封制破坏C.生产力提高 D.争霸战争的需要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的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4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口号的实质是( )A.抑制少数民族对周朝的进攻B.加强和维护周天子的权威C.削弱诸侯国的势力D.借周天子之名壮大齐国势力5春秋时期,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它们导致的后果有(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6史学家认为,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根本性的重大变革。

主要是因为它( )A.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维护了周礼的权威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保障了平民利益不受损害7导致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C.各国都推行变法D.赋税制度的改革8战国时期魏国变法中既改善吏治,又大大削弱旧贵族特权的措施是( )A.推行“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政策B.实行“尽地力”政策C.制定《法经》D.创建“武卒”9下列符合李悝变法主张和措施的是( )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②铲除井田疆界,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③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④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③10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变革的最本质不同在于( )A.出现的根本原因 B.代表的阶级利益C.产生的社会影响 D.改革的具体措施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选择天下之贤者,立为天子。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学业达标测评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学业达标测评 岳麓版选修1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教材整理1 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 1.社会转型(1)政治①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②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已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2)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破坏。

(3)阶级: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4)军事: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2.各国的应对各国国君为求生存,纷纷推行了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教材整理2 管仲改革 1.背景私田大增使得占有者十分富裕,而靠公田赋税的诸侯收入却日益减少。

2.内容实行“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3.影响 (1)积极①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②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

(2)不足: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没能触及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

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目的春秋时期的各国改革仅仅是局部领域的改革,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在争霸战争中取胜;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但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从而推动了社会转型。

教材整理3 魏文侯变法 1.概况(1)对魏国: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

(2)对其他诸侯国: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

3.战国时期变法特点(1)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变法运动。

(2)它是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更加彻底。

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改革变法的认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主要是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进行的,它从各方面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通过变法,新的封建统治秩序在各国基本确立起来。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 解惑: 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探究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及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变法改革与战胜攻取的关系。

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一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训练试题

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一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训练试题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时训练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X处应填A. 铁器牛耕的使用B. “相地而衰征”的实行C. 各诸侯国的变法D. 宗法分封制解体2•我国在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的子产铸“刑书”;此后,晋国也铸刑鼎。

这些法都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

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

据此,关于上述中国古代法律表述正确的是A. 着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B. 法律成为“可以做”的文本C. 法律成为压制性的力量D. 权利是统治的基本观念3. 唐朝宰相杜佑曾评论道:“周之兴也得(姜)太公,齐之霸也得①,魏之富也得②,秦之强也得③……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

”下列填写准确的是A. ①管仲②吴起③韩非B. ①庄周②孙武③孙膑C. ①孟轲②墨翟③荀况D. ①管仲②李悝③商鞅4 •管仲把货币看成是流通手段,“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

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抓住“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 对应关系实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

对材料主旨理解准确的是A. 肯定市场调节作用B. 注重对赋税制度的变革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D. 强调变革经济基础5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其中著名的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其共同根源是A. 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C.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D. 各国君主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6 •《史记•商君列传》载,“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令行于民。

”商鞅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 取信于民,树立政府威信B. 以此挑选有胆识者C. 建立个人威信,笼络人心D. 显示其权势,以警告反对者7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 社会动荡变革B.争霸战争频繁C.思想文化繁荣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使各诸侯国A. 宗法分封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B. 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得以强化C.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D. 私田数量迅速增加9 .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的“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诸侯国内部矛盾尖锐B. 诸侯国国君势力衰微C. 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D. 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10•《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 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B. 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11.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发展B. 周王室的衰落C. 诸侯争霸D. 周朝统治腐朽1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经济基础的是A.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C. 废井田,开阡陌D. 推广县制13. 13.《诗经》中描写秦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A. 政治清明B. 经济发达C. 民风强悍D. 矛盾重重14•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起云涌,管仲、商鞅、吴起等改革者的变法是其中的代表。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时检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时检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Word版含解析

1 第 3 课春秋战国期间的变法运动一、选择题1.公元前 8 世纪周平王东迁后,出现的现象是()①周室衰微,王命不可以②迁都屡次,异姓反叛③列国内争,诸侯吞并④“尊王攘夷” ,大国争霸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选 C。

周平王东迁后,国都向来在洛邑,故②错误,清除含②的选项。

2.春秋期间我国奴隶制崩溃的根来源因是()A .生产力的发展B.周王室的衰败C.诸侯争霸D.周代统治腐败分析:选 A 。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剖析、理解能力。

根来源因应从生产力角度去考虑,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 C、 D 三项均为上层建筑层面,故 A 项正确。

3.春秋管仲改革中最易推进社会形态转变的是()A .“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分析:选 D。

此题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 相地而衰征” 的本质是认可私田主人对土地的全部权,土地由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开始形成,应选 D 项。

4.春秋期间,管仲相齐,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改革举措。

其本质是()A .确定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B.稳固与保护井田制C.认可私田主人的土地全部权D.成立封建地主的经济制度分析:选 C。

“相地而衰征”的含义是不论公田、私田,一律依据土地的利害征收实物税,进而认可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全部权。

5.察看以下图,联合所学剖析以下有关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齐桓公曾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分析:选 D。

此题考察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管仲改革是春秋期间一场成功的改革,它适应了当时的发展潮流,在齐桓公的支持下,使齐国强盛起来,齐桓公成为春秋期间的第一个霸主,故A、 B、C 三项说法均正确,不切合题意。

此次改革是在保护奴隶主利益的前提下,为实现富国强兵,重视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故 D 项说法错误,切合题意。

6.李悝认为治理国家应该“食有劳,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以来四方之士”。

这一主张的推行打击了()A .奴隶主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D.农民分析:选 A。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练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练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练习题七第1题【单选题】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

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

”这表明他主张( )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春秋后期鲁国“初税亩”和齐国“相地而衰征”的共同影响是(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

此主张旨在( )A、废除世卿世禄制B、整顿官场风气C、削弱王室的特权D、废除分封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变法带来的变化是( )A、以礼治国取代以法治国B、血缘宗法制度从此消失C、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度转变D、国家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钱穆认为“春秋到战国,世袭特权推翻,制约经济解放,凝固的定型消失了,许多新的力量都在潜滋暗长,都在迈步向前”。

“许多潜滋暗长”的新力量包括①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②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与同时代的吴起、李悝变法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在于( )A、以法家思想为变法的指导思想B、适合时代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方面的创新C、通过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势力D、全面彻底地扫荡了旧制度并确立了新的封建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是大国争霸的时期,先后形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同时,这一时期又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争霸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

其中著名的有管仲改革和魏文侯变法。

它们变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变法又给它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变化?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各国变法的基本史实。

2.分析比较春秋时期的变法(或改革)与战国时期的变法在历史条件、变法内容、性质和影响上的异同。

一、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1.政治上:进入春秋时期,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到了战国,宗法分封制已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2.经济上: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

3.阶级上: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改革成为社会的主要呼声。

4.军事上: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进行兼并战争,各国君主也想在争霸中求得生存,进而成为霸主。

因此,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相继发生了。

♨温馨提示:推动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时期生产力进步的标志就是铁农具的使用与推广以及牛耕的出现与普及。

二、管仲改革1.时间:春秋时期。

2.内容: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3.实质: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4.评价。

(1)进步性: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局限性:未能触及到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

三、魏文侯变法1.时间:战国时期。

2.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3.历史意义。

(1)变法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以强化。

(2)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温馨提示:战国时期魏文侯变法取得突出成效,主要是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不但内容全面,而且深刻彻底。

命题视角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各国的应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为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向鲁国求赙(助葬费用)。

以后桓王还向鲁国求过车。

材料三(1)从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看,春秋时期周王室面临什么状况?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三中的人物进行的改革是什么?主要改革措施及影响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变法的背景及目的,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联系教材内容不难回答。

第(1)问学生要抓住“状况”和“措施”作答。

第(2)问要抓住“措施”和“影响”作答。

答案:(1)状况: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宗法分封制维护了他的“天下共主”地位;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

措施: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

(2)齐国的管仲改革。

春秋前期,管仲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管仲改革的影响:①对齐国;增加了齐国的财政收入,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客观上打破了井田制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②对其他诸侯国:其他各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没能触及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

命题视角二春秋战国三位改革家改革措施是改革指导思想的体现。

在课堂讨论中,老师展示了下列三幅图片。

同学们就管仲、李悝、吴起三位改革家的思想派别产生浓厚兴趣,将他们与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对号入座,各抒己见,讨论得非常热烈。

学生甲认为:管仲、李悝、吴起——法家代表。

学生乙说:吴起是兵家的代表。

老师布置你做发言记录,请你将他们的陈述摘要展示出来。

(1)学生甲分别结合三次改革的措施和法家思想的特点作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乙论证了吴起是兵家代表的理由,他发言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三次改革的具体措施,对应诸子百家中法家、兵家的主要思想主张予以论证。

答案:(1)管仲、李悝、吴起——法家代表。

管仲对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李悝主张改变世卿世禄制度,号召大家铲除井田的疆界,强调法治的作用并制定《法经》;吴起大胆进行军事改革。

这些措施都体现了他们反对保守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这些属于法家思想的特征。

(2)吴起——兵家代表。

吴起创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强化军事训练。

体现了他强调国家和军队内部协调统一;军队必须严格执行命令;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

这属于兵家思想的特征。

一、选择题1.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是(D)解析:A、B、C三项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局、思想领域的表现,D项明显与争霸战争不符。

2.(2015·北京西城期中考)战国时期“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冲击的制度是(D)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C.井田制 D.世卿世禄制解析:禅让制属于夏朝以前实行的制度,故A项错误;王位世袭制属于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与战功大小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井田制属于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与授军功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世卿世禄制属于贵族享受特权制度,军功授爵冲击了他们的特权,故D项正确。

3.2006年,对中国农民来说是个“转折年”。

1月1日《农业税条例》的废止,使延续2 000多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9亿农民站在了发展新起点上。

农业税最早始于(A)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解析: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了我国的农业税。

4.(2015·北京朝阳期中考)唐朝宰相杜佑曾评论道:“周之兴也得(姜)太公,齐之霸也得①,魏之富也得②,秦之强也得_③……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

”下列填写准确的是(D)A.①管仲②吴起③韩非B.①庄周②孙武③孙膑C.①孟轲②墨翟③荀况D.①管仲②李悝③商鞅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管仲相齐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而秦国的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选择D项符合题意。

5.春秋后期,鲁国实行了“初税亩”,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有(A)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基本上是在相同的背景下进行的,作用基本相同。

即都增加了国家收入,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6.李悝说: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A.奴隶主贵族 B.商人C.新兴地主 D.农民解析:材料中李悝指出只有对国家有功劳才能享受高的待遇,并且提出要赏罚分明。

这一主张使得原先靠世袭的奴隶主贵族受到打击。

7.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C)①变法内容所侧重的领域不同②春秋时期改革主要是维护旧贵族的统治,战国时期变法主要是冲击旧秩序A.①正确②不正确 B.①不正确②正确C.①②均正确 D.①②均不正确解析:春秋时期改革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主要是经济基础的变化,战国时期变法主要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主要是上层建筑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的赋税是以井田为单位征收的。

在井田制下,每户土地都是百亩,所以每井所出的赋税和劳役都是一样的。

《孟子》说“周人百亩而彻”。

材料二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帮助齐桓公实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而分等征赋。

材料三公元前548年,楚国令尹(最高行政长官)子木在整顿楚国军赋时,推行“量入修赋”的原则。

具体做法是:登记全国土泽田地的具体情况,度量山林水泽的出产,分清丘陵高土,注明盐碱地,计算水淹地,划分小块地,并规划肥沃土地上的井田等等,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土地情况及其产品种类和数量来确定赋税。

请回答:(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管仲的赋税制度与西周时期相比,有何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2)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其赋税政策有何一致性?二者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解析:本题以赋税制度的演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问中的“变化”主要是指征收标准不同;第(2)问中的“一致性”即相似点。

答案:(1)变化:西周按井田以户征收,管仲以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即征收标准不一样。

评价:改变旧税制,按土地等级征税,既可增加收入,又有利于公平、公正,具有进步性。

(2)一致性:都适合新情况采用的新税制;征收标准和方法相似。

时代特征: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

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可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

材料二下图为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及其图案展开效果。

其中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

第二层左图是一幅宴乐武舞图像,右图为弋射和习射图;第三层左为攻防图,右为水战图。

以水陆攻战为主题,本身就是战争作为战国时代特征的显著反映。

请回答:(1)变法改革与战胜有什么关系?(2)图片反映战国时期社会的突出特点是什么?魏国是如何应对这一形势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注意联系兵家和法家思想进行分析。

解答第(2)问时,要注意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变法的内容来思考。

答案:(1)关系:各诸侯国只有通过改革变法,发展封建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