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_秩序的建构_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

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_秩序的建构_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
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_秩序的建构_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

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秩序的建构Ξ

———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

徐 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一

无论我们对于村民自治给予什么评价,它毕竟给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嵌入了一种新的机制,从而引发了新的社会历程和想象。正是通过村民自治,愈来愈多的学者进入乡村社会;正是村民自治研究的深化,乡村治理才作为一个沉寂多年的问题重新为学者所提及并关注;正是由于村民自治的发展,才激发起学者们对整个乡村社会特性、结构以及更宏大问题的思考。对乡村政治社会的学理式研究也因此在20世纪后期兴起,并陆续产生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中心近期推出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

结构的变迁》①和《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两部专著应该是这些研究成果的

佼佼之作。

这两部专著都将村庄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都以20世纪的百年变迁为历史背景,都对一个村庄的政治社会在20世纪的变迁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分析。但是他们所选择的研究对象、研究的路径、运用的研究方法,以至自身经历和特性都有很大的差异。

《岳村政治》的研究对象是湖南省中部的一个村庄。这里是改变整个中国政治面貌的农民革命的发源地,处于国家政治漩涡的中心地带,政治风浪此起彼伏一直相伴于村庄生活。《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则是四川省东部地区的一个山村。尽管这里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政治漩流,但毕竟处于整个国家政治的边缘地带,冲突性的政治更多的犹如闪电风暴,伴随村庄生活的是平和与宁静,因此,在这里也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样式。

《岳村政治》的研究路径是由外向内,由国家到乡村社会,由县到乡,再至村,由此考察中国政治是怎样一步步将一个小村庄结构化于国家政治体系之内的,并分析其结构化过程中村庄自身的反映,从而把握村庄与国家的互动关系。《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的研究路径则是由内向外,由乡土社会到国家,由村庄到乡,再至县,由此考察村庄自身的政治原生形态,并分析当国家政治介入村庄后权威与秩序的更迭,国家对村庄政治的改造和重新塑造。如果说岳村由于在激荡的政治风云中形成的村庄自主性和挑战性使乡村社会与国家处于互动之中,那么,20世纪的双村更多的是国家对乡村社会再塑造的结果,是国家介入乡村社会的产物。所以,在那里,乡村政治缺乏岳村般的激情,但却反映着大多数村庄的常态性。

《岳村政治》的作者在乡村生活过,自身是乡村“熟人社会”的一员。他运用政治社会学的方法,从查阅历史文献数据入手,一步步进入村庄,注重乡村社会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的作者一直生活在大都市,没有任何乡村记忆,是乡村社会的“陌生人”。作为一个好奇的“异文化者”,为写作《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他径直闯入崇山峻岭之中的双村,在那里与农民共同生活,在直接的生活体验和感

中国农村观察 2002.4

Ξ①于建嵘著:《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本文是作者为吴毅所著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所作的序(有改动)。

悟中考察乡村政治,感受乡村是怎样为国家政治所塑造的。他运用的是政治人类学的方法。虽然这一方法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但毕竟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所以,尽管《岳村政治》和《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都是以村庄为研究对象,但这两个村庄却极具个性化,对于把握中国乡村政治社会的变迁都具有其独特的认识价值,也是中国村民自治研究逐步深化的结果。

《岳村政治》和《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都是以村庄政治社会的百年变迁为研究线索。这是因为,20世纪的一百年是中国乡村社会发生空前也可能是绝后的大变革时期。在历史的长河里,可能不会再有如此这般剧烈的变革,产生如此这般丰富的事件,从而使整个乡村社会的特性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从乡村社会的一般特性看,我认为,中国的乡村社会经历和正在经历着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散”。分散性是中国古代农村的突出特点。在西欧国家,经济组织方式实行庄园制,庄园主和农民生活在一个社区内,农民不仅缺乏生产资料,而且与庄园主形成人身依附关系。所以,西欧的庄园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自成一体的“社区共同体”,没有凌驾于上的强大政权统治力量,这是典型的地方主义取向的封建社会。而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小农经济。“家”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即使是缺少土地的农民,在人身上也是相对自由的,自我生产,自我消费,自给自足。如老子所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各家之间,各村之间缺乏内在的经济文化联系,即缺乏组织性,农村社会呈“一盘散沙”状态。用马克思的话说好比是“一袋马铃薯”。为了将这分散状态的农村社会统合起来,在农村社会之上建立起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官僚体系,通过政治力量将农村社会联成一个整体,即将一个个马铃薯装在一个麻袋里,如此就有了“户”。国家通过“编制户籍”收取税费,维护秩序,治理社会。所以,在中国,一家一户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具有特定的政治社会意义。家是基本生产和生活单元,户是基本的行政单元。古代中国乡村社会奉行的是以家户为本位的“家-户主义”,它既不同于中世纪西欧的地方主义,也不同于近代西方的个体主义。这种“家-户主义”具有严密的内向性和强大的再生性,是社会的基点,村庄和国家都是以家户为基点扩展的。尽管这种由一个个细小家庭构成的社会具有一定的互助合作要求,但没有能形成制度化的有机组织整体,因此有着天然的分散性。

第二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统”。进入20世纪,实现现代化成为中国的紧迫任务。现代化是全方位、总体性的,即对传统农业文明的整体改造。由此就需要国家对分散的农村社会进行整合,如兴办新式学校,修建交通设施,对传统农业的改造等。为达到这一目的,国家行政权力开始下沉,从“王权止于县政”到在县以下建立国家政权。但是,由于内外原因,国民党的统治是以对农民强制剥夺为代价的,这种高成本的统治不仅没有达到整合农民的目的,反而激起农民反抗,共产党就是利用这一条件争取到革命胜利的。共产党的重大成就就是在历史上第一次将亿万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革命胜利后,党乘势而为,适应农民的互助合作要求,开展集体化运动,最后形成人民公社体制。

人民公社体制的突出特点就是“统”,由政社合一、权力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集体组织直接管理农村社会,农民的生产生活完全依靠集体。在这一体制下,家户被统合到国家组织体系内,并被结构化,“家—户主义”为国家—集体主义所取代。在乡村社会,实行统一生产,统一劳动,统一分配,一度甚至统一消费。家不再是基本生产单位,农民被紧紧地吸附于国家———集体组织。但是,农民毕竟不同于城市工人,难以享受国家固定的生活保障。村庄集体对于农民的生存来说更具有直接意义。而当由国家行政权力支配的村庄集体难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农民将主要希望寄予可由自家支配的自留地时,便发生了农民对统一性集体的背离。正因为如此,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并从最贫穷的农村地方启动。

第三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分”。农村改革的基本特点就是“分”,分田到户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此基础上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农民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主权,因此出现了社会分化;乡村财政上的统收统支改为分级包干;农民重新以家为单位,分户经营。“分”的重要社会后果是家重新成为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户成为交纳税费的基本单元。传统的“家-户主义”意识再次萌生。当然,由于土地等生产

资料的村庄集体所有制和村成为自治共同体,使农民仍然保持与村庄集体一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联系,这是与传统“家-户主义”的背景所不同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村民自治的进入以及农民的自由流动,唤起农民个体的权利意识,并冲击着传统的亲缘集体主义纽带。

第四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合”。家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难以抵御自然、市场和社会等多重风险,个体主义必然造成乡村社会的离散化。为此,乡村社会将进入一个由分化到整合的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强化农民间的合作,增强农民的自组织性和地方治理的自治性。以个体利益为基础,建立个人与集体、农民与国家的良好互动关系的合作主义因此将兴起。

乡村社会的变迁必须伴随乡村权威与秩序的重构。权威与秩序是政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根据恩格斯的国家观,作为特殊公共权力的国家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将激烈的社会冲突保持在一定的秩序内,这种保持秩序的力量便属于权威的范畴。

尽管权威与秩序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但其解读方式和结论却是多种多样的。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看,权威和秩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社会内在力量形成的内生性权威和依靠这一权威力量整合社会形成的自然性秩序;一是由外部的国家力量加之于社会的规定性权威及依靠这一权威力量整合社会所形成的建构性秩序。它们的背后蕴含着两种价值取向:一是社会本位;一是国家本位。当然这种区分仅仅只是就权威来源和秩序形成的不同类型而言,是有意义的。事实上,具体到社会,更多的是不同权威和秩序的混合体。特别是与西欧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离相比,中国的国家与社会更多的是二元一体,权威与秩序的混合性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中国传统的乡村常态社会,由于家户基础,乡村权威主要源自于社会内部的家族权威。因为,乡村不过是由扩大了的家族所构成。由行政机构和政府官员构成的显形国家权力并没有进入乡村社会。但是,国家在对乡村成员进行“编户齐民”的过程中,势必将乡村社会行政化,如乡里、保甲制等。在这一体制下,国家虽然外在于乡村社会,但乡村权威必然要为国家所认可,并结构化于国家权威。所以,古代乡村权威事实上是一种规定性的内生权威。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中国农民受“政权、族权、神权和父权”的统治,即意识到中国权威来源的混合性。乡村秩序正是在多种权威的支配下形成的,是一种建构性秩序的总体格局之下的自然性秩序。这种秩序尽管没有显形的国家行政力量加以直接整合,但国家(皇权)权威却无处不在。高高在上的皇上对于农民的日常生活并不是虚幻的,而是受到顶礼膜拜的至上权威,缴纳皇粮国税成为天经地义之事。但是,一旦完成国家的税赋差役,皇权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又是十分遥远和陌生的。所以,皇权的强大可以将一盘散沙的农民整合为一个整体。但这种强大的皇权往往是以农民支付更高的成本为代价的,接踵而至的是农民对不可忍受的皇权的反叛,皇权由盛而衰的过程也是乡村社会趋于一盘散沙的过程。只是由于家户强大的再生性和内聚性,乡村的内生性权威和自然性秩序很容易恢复,并为新的皇权所认可,从而重新恢复传统的总体性权威和秩序。

直到进入20世纪,中国乡村权威和秩序才发生结构性的变革,国家力量对于乡村社会的渗透日益深入,国家权威日益强大。其主要标志就是由行政机构和政府官员构成的显形国家力量直接进入乡村社会。乡村社会的整合愈来愈依靠外部国家力量,乡村内生性权威力量急剧弱化,建构性权威的力量迅速突出。民国时期,国家开始在乡村社会设立行政机构,派驻官员,即便是保甲也与传统社会不同,更多的是体现着官意。对于农民来说,国家已不再是遥远的,更不是虚幻的。头顶草帽的他们可以经常看见象征国家权威的大盖帽。国家政权的下沉,对于整合离散的乡村社会,输入现代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治理秩序,有着重要意义。但这种外部整合往往需要支付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首先是迅速增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需要支付酬金。特别是在缺乏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约束下,行政权力所具有的天然扩张性势必带来效率低下和官员腐败。特别是为了迅速建构总体性秩序,民国政府的军事力量迅速膨胀,更加大统治成本。而这些成本主要得由农民支付。因此,民国时期的国家对于乡村社会,更多的是掠夺性整合。这种依靠强权的整合又大大弱化

了乡村内生的权威,进一步造成乡村的离散化,如《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对乡村社会中“抓壮丁”的描述。正是这种掠夺性整合和社会的离散化无法将冲突控制在一定秩序内,才导致革命从底层兴起。

底层革命的重要结果是乡村权威与秩序的根本性改造与重建。当然这种改造与重建是在国家政权的更迭后才得以进行的,因此更主要的是依靠新型国家外力的动员和整合。下派乡村的干部成为主导性力量。依靠由意识形态和纪律维持的党组织,国家前所未有的将离散的乡村社会整合为一个整体。乡村的权威主要是国家授予的,乡村秩序主要是建构性秩序。当然,由于底层革命结束不久,依靠人民(在农村表现为依靠贫下中农)的意识形态仍然发生着重要作用,使得这种主要依靠国家外力建构的权威和秩序具有相当的草根性基础。这正是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生全国性大饥荒但没有出现大规模反叛的重要原因所在。但是,主要由外力支配的权威和秩序毕竟会抑制社会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并会造成农民对于这一权威和秩序的离心性。

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意味着乡村权威和秩序的再重建。只是这种重建是在国家政权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框架下进行的。国家对于乡村权威与秩序的构造仍然具有主导性地位。当然,由于乡村社会自身和国家价值的变化,乡村权威与秩序的构造有了许多新的形式。其中之一,就是伴随家户本位和个体权利的萌生,国家在乡村实行村民自治。这一制度具有现代民主的制度外形,是乡村社会不曾有过的。但国家实行村民自治的重要目的是试图增强乡村权威与秩序的草根性,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这对于意识形态的约束愈来愈松驰的乡村干部来说,显然有着特殊的意义。然而,在许多现代性因素还相当稀缺的乡村,村民自治的民主形式在乡村社会的生长是十分艰难的,这一形式往往受制于乡村自身的逻辑。《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关于“海选”进入双村后的演绎便提供了一辐生动的场景。这正是许多以研究村民自治开始的学者逐步深入到乡村社会内部结构,研究乡村社会特性和乡村治理过程的重要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杨 敏)

?书介?

《农民经济变迁研究———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徐浩著。本书叙述、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和农民经济问题的观点和理论,对清代华北农业、英格兰农民经济的发展变迁进行了系统、缜密的分析,探究了英格兰何以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而清代华北何以落后的深层原因。

《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毛育刚著。本书运用大量的国内已公开发表的统计资料和研究论文、论著,结合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特别是借鉴台湾农业发展经验,全面、深入、客观地分析、研究了农业发展各个层面的问题。

中国乡村变化文献综述(精)

中国乡村变化文献综述 学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已有的研究不仅为后来者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资料准备,更有助于问题意识的产生。回顾既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个案研究最初多出自于一些社会学家,尤其是人类学家之手,产生了林耀华的《义序的宗族研究》、《金翼》,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等这样一批作品。这些著作多以研究村庄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为主,同时,也较多地关注了乡村政治的变迁及村庄社会的权威与秩序等问题。 20世纪中期,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学者难以从村庄从事田野调查,不过,仍有一些海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其著述的主要特征是,关注这一时期中国村庄社会的政治变迁,并且将这种变迁置于一个更大的革命化政治时代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如1966年,威廉?韩丁出版了他以40年代革命根据地的调查为基础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纪实》,杨庆堃出版了以广东鹭江村调查为基础的《共产主义过渡初期的一个中国农村》一书,1956年,W?R?葛迪斯来到费孝通所描写过的“江村”,并撰写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对革命前后开玄弓村的社会变化进行了研究。 8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学者们重新进入村庄从事田野工作成为可能。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以村庄的叙事作为文本表达方式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如陈佩华、赵文词、安戈1984年合作出版了《陈村:毛泽东时代一个中国农村地区的近代历史》和1992年出版了《当代中国农村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继其之后,黄宗智利用满铁调查资料撰写了《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此外,同样给黄宗智带来巨大学术声誉的还有其后的《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上述颇具影响的研究和著作多为海外学者所作,这很大程度上与这一时期中国大陆严肃的社会科学研究传统缺失有关,重新积聚能量尚需时日。进入90年代以后,一批由本土学者所撰写的村庄研究的个案性著作相继问世,极大地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1997年4月,王铭铭出版了他根据自己对福建安溪县美法村的调查而撰写的《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一书,该书以“国家与社会”理论作为研究框架,所描述的,是几个世纪以来不同的历史在同一个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224个)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224个) ★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诚信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诚信教育的经验)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试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际能力培养研究 ★反“和平演变”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竞争意识之浅见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思考 ★运用网络技术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三个代表”与人才培养 ★网络化趋势下高校德育研究 ★各国德育之比较研究(各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研究)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教育 ★我国三代领导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 ★浅析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 ★试析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可能路向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未来:文化一元化,还是文化多元化? ★儒学所倡导的“内在超越”与依法治国 ★经济全球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主义”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久发展 ★“中和”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专制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的人才及教育观 ★儒家人才观及现代意义 ★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 ★论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论行政领导的创新能力 ★试论国家公务员的形象重塑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人民的抗争(二)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人民的抗争(二) 1945年8月15日12时,日本天皇裕仁宣读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坚持了八年浴血抗战的中国人民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我们终于胜利了!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和日本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反思: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究竟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 一、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走上了对外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2、既定国策:1936年,日本制定了所谓《国策基准》,正式把侵略中国定为基本国策。 3、有利条件: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侵华表现 (1)军事上:野蛮的军事侵略——不断扩大侵华战争,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等。 (2)政治上:狡诈的殖民统治——实行“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对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 (3)经济上:疯狂的经济掠夺。 (4)文化教育上:阴险的奴化教育。 2、日军暴行 ⑴南京大屠杀 ⑵细菌战和毒气战 ⑶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 3、当代日本对其罪行的否认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对于这段史实,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战后中国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十个地方成立的审判日本战犯法庭均认定:侵华日军在南京对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进行了疯狂屠杀。总计被集体屠杀者19万人,被分散屠杀者15万人,被害总数30万以上。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不断发现的大量史料一再证实这两个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件判决的正确性。然而日本右翼势力却全然不顾事实,一再制造事端,妄图掩盖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右翼否认侵华历史也总是从否认南京大屠杀做起。其卑劣手法有二:一是以质疑三十多万被害者人数来否定大屠杀本身的存在;二是以战争中有伤亡乃天经地义、日本人也有伤亡为由否认屠杀罪行。如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称:“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大量中国民众。关于这一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有许多疑问点,有各种各样的见解,现在还在持续争论。”该书通篇渲染日本士兵和平民的伤亡人数,对亚洲各国的巨大损失和伤害情况却只字不提。战后都60年了,但日本对侵华战争一向坚持“三不政策”:不认罪、不道歉、不赔偿,甚至日军当年遗留的一些武器还在继续残害中国人民! 三、全民族抗战(重点) 1.背景──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加深。 早在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就狂妄地提出了“征韩侵华”计划,以后两次入侵朝鲜都以失败告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逐渐成熟——首先吞并朝鲜、台湾,然后占领中国东北,次之征服全中国,最后称霸亚洲和全世界。此后的60多年里,日本一直处心积虑地执行这个计划,先后发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挑起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战争逐步扩大,到1935年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保证抗战的胜利,需要全民族精诚团结,一致对外。中国团结抗战的一面旗帜诞生了。 2.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 (1)制定方针: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形势谷曼

2013年 Vol.28 No.2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2013-01-16 作者简介:谷 曼(1981-),女,陕西眉县人,助教,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研究。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一体化的深入,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化,使得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的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探寻新的工作方法,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够更加的贴近大学生的实际。 一、现阶段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之下,要想全面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现阶段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的研究,只有全面了解并掌握了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校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奋斗目标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理想主义渐渐地被社会现实主义所取代,成为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思想。其次,因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不够成熟加之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使得大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功利意识,团队观念渐渐变得单薄,错误的价值观念又使大学生的信念理想发生了扭曲,致使其人生目标出现了偏差。正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使得当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面对较大的阻力,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二)大学生的思想包袱过于沉重 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当前的大学生普遍会背负的较为沉重的思想包袱,而这思想包袱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种是感情上的思想包袱,一种是生活上的思想包袱。首先,感情上的思想包袱。很多学生在走进大学校园之后,都会选择谈恋爱。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谈恋爱只是为了能够使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完善,而并非是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加之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一但出现失恋等情况,就会变得十分消沉,丧失了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其次,在一项针对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和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先,在参与调查的三个地区十几所高校中,有20%-30%的学生存在着经济困难的问题,其中,又有10%的学生属于特困生。在这些学生之中,有一多半的学生都存在着拖欠学费的情况。这就使得学生既要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又要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使得其渐渐地形成了羞涩、自卑的性格,具体表现为:不能够很好地协调学习与课余生活之 间的关系,对金钱的理解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错误,夸大了金钱的作用,使自身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这些思想包袱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严重的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开展,甚至使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抵触情绪。 (三)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对大学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长久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的教育制度,虽然当前的素质教育已经完全的取代了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并非是能够在一朝一夕中就完全消除的。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受一种“考上大学就算成功”的教育,致使其错误的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其在考入大学之后,变得十分散漫,不再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加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使得很多大学生将学习和娱乐的主次关系倒置,形成了以娱乐、休闲为主,学习为辅的生活状态,对于这样的生活状态来说,其不但会严重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还会阻碍大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思想,开创具有时代气息的工作新局面 在当前的形势之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紧密的贴合时代形势的发展,要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时代性,必须要与实践的发展形势和时代前进的脉搏保持高度的统一,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加强对国内外发展形势的研究,必须要坚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思想。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当今形势的变化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要想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实现其教育目标,就必须要找准工作的重点,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育的方法,而这一切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都是科学发展观。只有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找到工作的重心并合理的调整工作方法,才能够打开具有时代气息的工作新局面。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高,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使得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 (二)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立足于“细节”之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 浅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形势 谷 曼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广东广州 510520) 摘 要: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其是我党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是十分宝贵的经验法宝,是政治上的突出优势。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高校改革、全面构建和谐校园、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全面了解、掌握存在于其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发展;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3)02-0013-02

乡村精英国家政权和农民的互动

中国农史(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2010.4 传统乡规民约的历史反思及其当代启示 —乡村精英、国家政权和农民互动的视角 —— 党晓虹1,2樊志民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资源管理系,Parkville,vic.3010) 【摘要】乡规民约是乡村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乡规民约是在乡村精英、国家政权和农民三方力量博弈和互动中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乡村精英阶层是乡规民约的倡导者、制定者和执行者,国家政权是乡规民约的监督者和制度保障者,而广大农民则是乡规民约的主要施受对象,是决定乡规民约能否顺利贯彻实施的主要力量。只有保证它们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和正确的角色分配,特别是确保农民阶层在乡规民约制定、实施过程中话语权和参与权的实现,才能保证当代乡规民约良性发展和有效实施。 【关键词】传统乡规民约;国家政权;乡村精英;农民 【中图分类号】S-09;K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59(2010)04-0100-06 The Historical Reflection and Modern Inspi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 elites,state and peasants —— DANG Xiao-Hong1,2FAN Zhi-min1 (1.College of Humanities,Northwest Agriculture&Forestry University,Yang ling712100; 2.Department of Resources M anagement and Geography,the University of M elbourne,Victoria3010,Australi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way of village control,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evolved and developed continually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illage elites,governments and peasants.Within this sys-tem,these three powers played different roles.Village elites were advocators,constitutors and executants of these rules,the governments of the different levels were supervisors and supporters of them,and the peasants determined whether or not these tradition rules were successful.So,we should ensure smooth relationship and correct allocation of rules between them,especially ensure the peasants’right of speak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villager regulations and rules in order to ensure a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execution of modern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Key words: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government;village elites;peasants 在传统乡规民约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浮现出国家政权、乡村精英阶层以及农民阶层三方力量的身影,他们之间的博弈和互动,直接影响到传统乡规民约的发展路径和乡村“自我管理”的具体成效。相较于古代农村社会,当代农村社会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乡村精英阶层、国家 [收稿日期]2010-07-01 [作者简介]党晓虹(1975-),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资源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樊志民(1957-),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 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史与农业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 100

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doc

生物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华侨中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将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核心素养[1]。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内化的带有生物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2]。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要能够掌握生物学知识,养成勇于探究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用理性的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以生物知识为载体,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有效课堂教学逐步培育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对生物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与一些思考。 将生命观念渗透进课堂教学中。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品格和能力。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生命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 以“进化与适应观”为例:在教学中渗透进化与适应观,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种的产生、群落的演替、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理解生物体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微观到宏观的变化历程,从而形成科学的进化发展观。进化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优胜者不一定是最强的个体,而是最适应环境的个体。这些观点都能让学生积极应对生活,应对学习,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倍增的选择转向主动的适应,使生活更有质量,生命更有价值。 第二、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理性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4]。 以“模型与建模”为例,在“有丝分裂”一节教学中,教师提供磁性教具,让学生主动建构有丝分裂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物理模型。学生通过展示模型,讨论染色体行为变化和数目变化的规律,总结出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建构有丝分裂染色体和DNA、染色单体变化的数学模型,从而理解有丝分裂核心概念。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5]。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科学探究是理性思维的实证过程。探究的过程就是在理性思维驱动下完成,一般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若论证错误,则需要重新“猜想与假设”。 以“实验设计”为例,在实验“探索酶的最适温度”中,我尝试让学生写出

近代以来对国家民族复兴的认识

对中国近代以来国家民族复兴的认识 091300407 英四刘凯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出现频率极高的新闻词汇,似乎中国的发展一直与民族复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此类的新闻词汇,大多数的民众选择一笑而过,认为那是政府的事,是搞政治的人所谓的政绩要求。其实不然,一个人生存必须立足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国家的一点微小变化,对于社会中的单个个体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影响,国家民族复兴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便是如此。以下浅谈我对中国近代以来国家民族复兴的见解。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相对于中华民族古代的繁荣昌盛而言的。我认为,一个国家文明的繁荣昌盛与否对于这个国家人民民族自豪感的强弱与生活品质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中华民族在古代曾经创造了高度繁荣昌盛的文明。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康乾盛世”,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经济发达、科技领先、文化繁荣,走在了同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医药学的发明更是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不言而喻的是,在古代中国处于亚洲乃至世界前沿时,民族的自豪感与人民的生活品质也是世界级的,天朝的美誉想必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下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反观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由于统治者的专制主义,为集权而阻碍国家文明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愚昧的决策,“焚书坑儒”“文字狱”“闭关锁国”等决策的实施在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之外局限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如果遭受局限,其在经济上的发展也必定会遭遇瓶颈,国家必定会在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与生活品质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便是如此。只有一个曾经繁荣的国家才能谈得上民族复兴且民族复兴势在必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相对于中华民族近代文明衰落与民族危亡而言的。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与扩张,古老的中华文明逐步走向衰落。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与中国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黎明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黄昏,西方市场经济机制的确立与中国自然经济机制的延续,西方产业革命的高歌猛进与中国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停滞不前……种种差距使中华民族的发展落在了后面。落后就要挨打,文明衰落必然导致民族危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主权遭践踏,领土被分割,跌到了文明发展的谷底。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中华民族踏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就像是一个人只有挨打的时候才会觉得疼,中华民族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压迫下无法喘气才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只有一个有远见且谦恭的国家,才能时刻保持警惕,做出明智的抉择,紧随世界发展的步伐,在国际舞台上得到尊重与敬畏,让挨打的机会降至最低。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踏上的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可谓坎坷。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人民斗争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而为中国人民昭示了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方向。28年的民主革命,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扫除了障碍。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这样一个原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所面临的困难必然很大,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必然很多,必须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探索的道路是曲折前进的,会有成功,也会受到挫折。我们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发生过一些严重的失误,如文革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失误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失误降到最低,探究失误的本源,以史为鉴。 以上便是我对中国近代以来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认识。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6302618.html,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 作者:李佳妮 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2年第12期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渠道,思想 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促进个人发展。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大学生、教育者和学校管理者等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现状分析;路径探索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目前,我国正处于急剧转型的时期,外部与内部世界的变化都对新时期的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肩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应该具备相应的素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推进,西方的一些观念也涌入国内,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包含其中的腐朽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同时,我国在高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国内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正是由于外部环境中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显得非常必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个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好,对学生、学校、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首先,高校的和谐有赖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高校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象牙塔,但近年一系列高校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威胁到了师生的人身安全,也影响了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形成同胞之间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培养,就发挥了协调的功能,协调了各种复杂的关系,减少了矛盾的发生,从而端正了人的态度,提高了人的思想觉悟,使全体师生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直接的精神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读书期间培养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走出校园之后,就不会误入歧途,会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个人发展 大学生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

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_秩序的建构_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

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秩序的建构Ξ ———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 徐 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一 无论我们对于村民自治给予什么评价,它毕竟给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嵌入了一种新的机制,从而引发了新的社会历程和想象。正是通过村民自治,愈来愈多的学者进入乡村社会;正是村民自治研究的深化,乡村治理才作为一个沉寂多年的问题重新为学者所提及并关注;正是由于村民自治的发展,才激发起学者们对整个乡村社会特性、结构以及更宏大问题的思考。对乡村政治社会的学理式研究也因此在20世纪后期兴起,并陆续产生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中心近期推出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 结构的变迁》①和《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两部专著应该是这些研究成果的 佼佼之作。 这两部专著都将村庄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都以20世纪的百年变迁为历史背景,都对一个村庄的政治社会在20世纪的变迁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分析。但是他们所选择的研究对象、研究的路径、运用的研究方法,以至自身经历和特性都有很大的差异。 《岳村政治》的研究对象是湖南省中部的一个村庄。这里是改变整个中国政治面貌的农民革命的发源地,处于国家政治漩涡的中心地带,政治风浪此起彼伏一直相伴于村庄生活。《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则是四川省东部地区的一个山村。尽管这里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政治漩流,但毕竟处于整个国家政治的边缘地带,冲突性的政治更多的犹如闪电风暴,伴随村庄生活的是平和与宁静,因此,在这里也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样式。 《岳村政治》的研究路径是由外向内,由国家到乡村社会,由县到乡,再至村,由此考察中国政治是怎样一步步将一个小村庄结构化于国家政治体系之内的,并分析其结构化过程中村庄自身的反映,从而把握村庄与国家的互动关系。《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的研究路径则是由内向外,由乡土社会到国家,由村庄到乡,再至县,由此考察村庄自身的政治原生形态,并分析当国家政治介入村庄后权威与秩序的更迭,国家对村庄政治的改造和重新塑造。如果说岳村由于在激荡的政治风云中形成的村庄自主性和挑战性使乡村社会与国家处于互动之中,那么,20世纪的双村更多的是国家对乡村社会再塑造的结果,是国家介入乡村社会的产物。所以,在那里,乡村政治缺乏岳村般的激情,但却反映着大多数村庄的常态性。 《岳村政治》的作者在乡村生活过,自身是乡村“熟人社会”的一员。他运用政治社会学的方法,从查阅历史文献数据入手,一步步进入村庄,注重乡村社会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的作者一直生活在大都市,没有任何乡村记忆,是乡村社会的“陌生人”。作为一个好奇的“异文化者”,为写作《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他径直闯入崇山峻岭之中的双村,在那里与农民共同生活,在直接的生活体验和感 中国农村观察 2002.4 Ξ①于建嵘著:《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本文是作者为吴毅所著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所作的序(有改动)。

关于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赣南师范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社会史》课程论文 行政班级:历史学1101 学号:110200041 姓名:谢宗意选课班级:11历史任课教师:谢敏华成绩:

关于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以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二十年(1993~2013)的变迁为例 赣南师范学院11历史谢宗意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1]可见农村发展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将以在农村生活的亲身体验,实地观察及访谈老人等方法叙述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从1993~2013这二十年的变化与变迁,以此为例进而谈谈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关键词农村社会变迁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 首先,让我来描述一下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的基本状况。村庄是一个社区,其特征是,农户聚集在一个紧凑的居住区内,与其它相似的单位隔开相当一段距离(在中国有些地区,农户散居,情况并非如此),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具有其特定的名称,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2]7。这是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提到的对村庄的定义,而新圩村牛田坑则是一个占地四平方千米,常住居民只有十家,人口总计约一百(有四户居民搬到离牛田坑约六里的地方盖了新房,但常回牛田坑干农活,另有两户人家分别在赣州市和赣县安了家,但还有父母兄弟姊妹在老家,这些人口也一并算入在内)。若在古代,牛田坑大概可以算是一个小小村庄罢,但按现代的区域划分,它只是新圩村的一小部分,甚至都找不到一个与它相对应的区域名称,暂且把它叫做村庄下的一个小地方吧。牛田坑位于龙埠村和南田村的交界处,它三面环山,坐落于山底的一个小小平原,有两条小河流经过并汇合成一条流向村里的大河。它有一条宽约三米五,长约三千米的马路(此路是牛田坑居民自己集资修建)通向村公路,此外,就是几条与外界相通的小山路。这里的房屋都是典型的客家建筑,但不是围屋。它是所有房屋整体建成一排,由一条中间通道连接所有房屋,每家都有天井,每家都有两层楼,但二楼不住人,一般是放些杂物像干柴,干稻草等。房屋都是由泥土和石头混合建成,房顶是盖瓦,楼板是木头铺成。在1999年以前,从生态环境来说,这个小地方可以说是一个“桃花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点也不夸张;从物质环境来说只能用贫穷二字概括;从文化环境来说则是落后。 自我有记忆起,牛田坑的人们还是以务农为主,农闲时男子会骑自行车外出去镇上或市里做工,赚钱补贴家用。而妇女则在家做家务,带小孩,干些农活。而年龄稍大的小孩则帮忙做家务,干农活。在我上小学前,这个小地方的基本情况就是如此,经济落后,大家都是只够温饱,谈不上别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小地方也在变化。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慢慢在变。在我上小学这五年(2000~2005),牛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申请书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 湖南省教育厅 申请书 项目名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研究申请者: 单位部门: .专业资料.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宅) (手机)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 制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 .专业资料.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用计算机打印填写。 二、封面上方的编码框申请人不填。 三、表中所列“项目负责人”应为课题研究和课题管理的主要实际负责人,只能填写一人。 四、申请书复印请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专业资料.

一、简表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二、选题依据(项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意义:我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品格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表现为强烈的个性化发展倾向。这一变化向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挑战。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在理论上,有助于我们丰富和创新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维模式,在实践上,有助于我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突破过去长期只谈“全面发展”、片面理解“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对个性化教育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笼统地谈论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开始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人的个性化培养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上来,且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但这些研究仍然是比较分散的、非系统的,而且研究者多限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国内高校比较典型的成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理论升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方面,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全面的重视。 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秉承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的思想传统,即尊重个性、鼓励人们发展个性、走个性化发展的成才之路。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也借鉴了其经验,使其国民教育上到一个新台阶。比如在美国的“公民教育”理念中,贯穿着这样的思想:“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促使青年个性自由、个性发展、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讲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教育几乎涉及到学校课程的所有领域。”英国鉴于“当.专业资料.

周锡瑞: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

周锡瑞: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 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4-08-31 他的期著作《现代中国:一部革命的历史》《中国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义和团运动的起源》等,及最近出版的《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民族主义都是贯穿其中的重要线索。他在此次访谈中也说:“二十世纪几乎所有积极参与政治的中国人都是民族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试图在现代世界恢复中国的尊严、地位和主权。” 您最近在中国接受采访时曾谈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您的经历对后来的研究影响很大。能具体谈谈吗? 周锡瑞: 1964-1965年我在香港学中文,放假期间,我跑到了越南当自由撰稿人。我当时对越南还一无所知,但我看到的情况让我坚信,西方国家与越南民族主义的对决将注定遭到失败。1965年我返回美国在伯克利读书时,反越战运动已经开始。我的同学大卫·马尔(David Marr)是越南史专家,从他那儿我知道了不少越南的情况,渐渐地,我也参与了反战运动。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攻读亚洲政治、历史的博士生组成了一个小组,后来小组成了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伯克利分会。作为亚洲问题专家,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美国人了解亚洲的反殖反帝运动。我们特别想要解释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亚洲民族主义运动常常由共产主义者来领导。在美国,爱国的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被看作是对立的。可是,共产党人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越盟)就从不被看作与民族主义对立,相反,越盟倒是越南民族主义的领导力量。作为中国研究专家,我相信,民族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努力说明:亚洲的共产主义常常和民族主义相结合;就像美国没能阻止中国革命一样,美国也无法阻止越南革命,所以应该避免卷入其中。 您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早已成为经典。这本书出版于1987年,二十多年过去,您认为有什么地方需要修订?您怎么看待其他学者关于义和团的研究,如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相蓝欣的《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佐藤公彦的《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等? 周锡瑞:我对群众运动的社会起源问题一直很感兴趣,我在《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中也很关注这一点。你提到的书研究意图和我非常不同。柯文在他的新书《对历史说话:二十世纪的越王勾践故事》中特别关注了历史编纂学的问题:历史是如何被书写以及被利用。他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关注的也是同样的问题。这和我的兴趣是最接近的,柯文的叙事方法也和我非常类似,尤其是他提醒我们,当时身处事件中的人们并不知道历史会如何发展。相蓝欣的《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主要关注在义和团运动中清朝宫廷政治和国际层面的问题,这是本扎实有用的书,但和我的研究差异很大。佐藤公彦的《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与我的书最相似,是有关义和团运动的组织源流的代表作,当然,他的研究取向我并不同意,我的书试图提供另一种解释。 至于需要修订的地方,我的想法是:如果让我重写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我会更关注清廷的高层政治,这部分在我的书中过于简单了。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中描写的义和团对千千万万逆来顺受的农民的动员,令人印象深刻。有人称赞义和团是爱国主义运动,有人贬低义和团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运动,还有人说,义和团运动仅仅是一种对中华民族简单、质朴的认同情感,最多只能说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原始形态。对此,您作何评价? 周锡瑞:我想说,历史学家最根本的工作是分析人类过去发生的事件的背景、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评价工作最好留给政治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历史学家只能寄希望于那些评论者参考他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 民族主义是一个贯穿了整个近代中国史的主题。公平地说,二十世纪几乎所有积极参与

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

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 【内容摘要】政治从来离不开精英,乡村政治尤其如此,这种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政治文化的选择,政治从来不可能超越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文化是乡村精英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也是规制乡村精英政治行动的软环境,如何规范乡村政治文化来规制乡村精英促进乡村治理的发展,是目前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关键词】乡村精英;治理;政治文化。 【作者简介】张芳山,政治学博士,南昌大学廉政中心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 从事乡村治理研究。 熊节春,哲学博士,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外政治哲学研究。 涂宪华,南昌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与当代经济发展。 乡村精英是乡村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它的存在影响着乡村的治理和建设,因而引发了很多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历时二十年的乡村基层民主实践一直在探寻实现村民自治的终极目标,但客观上却在走着一条精英治理的道路。这种精英治理模式的弊端已逐渐凸显。这也许是中国这样一个缺少民主传统和民主训练的国度的政治文化惯性延续的必然结果,也可能是当前中

国乡村政治生态的客观要求。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今天的中国乡村,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执掌着乡村治理权力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乡村的各类能人。可以预见,乡村精英治理模式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在中国农村是有生命力的,这种治理模式注定会成为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 精英政治是中国的国情,尤其是在乡村一级,精英的角色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乡村的治理。但与此同时,乡村精英往往会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角色摇摆,会垄断乡村本已稀缺的资源,会破坏乡村的民主化治理;如果没有规制或规制不完善,精英治理就会成为百姓所不愿意看到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局。 一、乡村精英政治:偶然与必然 关于何谓精英,我们一般援引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v.pareto)的定义,他曾经将精英分为“治理精英”(governingelite)与“非治理精英”(n on-governingelite)两类。显然,政治精英只是治理精英中的一个部分,后者还包括军事上的领导者、有影响力的经济集团的领导者等。政治精英是政治体系中的精英分子,具体到中国,所谓乡村精英就是在村级组织中拥有领导地位的人,或者说是在村级组织决策中有影响力的人,这里指的乡村精英是一种狭义的精英概念,主要是指乡村政治精英。 “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 社会的文化发展”[1]。为什么乡村选择了这种精英体制?文化上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管理制度中查看更多范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本文关键词:发展现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本文简介:[摘要]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媒介传播环境,而且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为出发点,在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探讨。[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本文内容: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媒介传播环境,而且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为出发点,在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优化策略 一、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新媒体信息传播优势的展现,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理论得到了持续的丰富,与此同时,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践也在各个高等院校中火热的开展。从当前我国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来看,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普遍具有较高的认可程度和应用热情,这不仅是因为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也是因为新媒体已经逐渐渗透到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将新媒体融入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当中也就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另一方面,当前许多高校都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为出发点,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新媒体矩阵,包括微博、微信等在内的自媒体都被纳入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在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