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材料题解体思路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在答题时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寻的。
下面为大家整理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1)递进式材料题。
答好第一问是解题的关键。
答对了第一问,其它问会迎刃而解。
因此,答第一问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多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
(2)归纳式材料题。
可采用划分段落的办法: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别找出各段段意;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这样层层分析,有助于将材的有效信息全部提取出来。
(3)小论文式成文式材料解析题。
这种着眼于文字表达的命题方问方面,第一步提出要求,指示作答的方向;在表述方面,要求成文,有时还了字数限制;在评分方面,采取分档给分的办法。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解答这类题,除了对材料题的一般要求外,更应注意:①由于小论文式的材料题的设问比较笼统,因此,不可能用设问来提示阅读。
所以审题时,对材料的阅读要更加求精求细,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有息。
②处理材料时更要注意理解,把握其立场、观点,理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把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人已学知识的体系中去,才能形成正确结论。
③回答此类解析题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表述成文。
它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
第二,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材料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
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
因此,历史小论文不管是评述题,还是论证题,都应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
第三,文章应体现论说文的三要素。
观点要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
第四,对文字的组织要更加注意抓住关键,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
高中历史“史料价值类”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
高中历史“史料价值类”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史料分析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又是史料分析活动中的一种,对于学生而言,只有正确认识、分析问题和正确解答才能获得有效分数。
那么,高中历史“史料价值类”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是什么?
1.正确认识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
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分析并理解史料的价值,从而认识历史,以及运用史料支持对历史事件的分析。
由于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不同于传统史料分析题,其解题思路也有所不同。
2.以史料为基础,结合历史事实分析史料价值
做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必须首先从史料本身入手,仔细阅读史料,结合历史情况,分析史料的价值,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
3.深入分析史料的价值,分析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
在深入分析史料的价值时,可以从史料的角度,思考史料可能部分掩盖或忽视的历史内容;也可以从历史事件的角度,思考史料可能没有反映出或隐藏着的事实,以及造成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
4.总结结论,归纳分析史料的价值和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
最后,要在所分析的史料的价值及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结论,归纳出史料的价值和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
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的解题思路,就是首先正确认识史料价值类
的分析题,以史料为基础,结合历史事实分析史料价值,深入分析史料的价值,分析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最后总结结论,归纳分析史料的价值和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要结合实际,调动起自身的思维能力,逐步掌握史料价值类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以便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历史解析材料题答题思路和方法指导(共34张PPT)
非选择题的结构一般包括材料和设问。 答题过程中要在仔细审题后,有效整合材料中有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有条理的答题。
高中历史复习解题方法指导系列 ——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 思路和方法指导
• [解题思路]非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 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考生在材料解析题 上的失分较为明显。除了因为该项试题的发 展呈现材料源广、信息量大、设问角度活、 考查功能全、能力要求高的趋势外,还有, 一些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没有掌握一套 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能熟练解题的步骤。 现系统介绍一下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 (三)答——是解答的落点
• 材料解析题的读、找只是为最后的解答作准 备,答才是最终的落点。这个落点是否准确、 恰当、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 还要做到“六个注意”:
• 1.注意答好第一问。除了材料小论文外, 每道材料解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设问间 往往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而第一个设问的 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 的作答。因此,第一问作答要细心推敲,力 求全面准确。对起点设问的错认,将会误及 后面的答案。
(一)材料信息整合要注意: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 读题要做到三读:读题引、读正文、读出处。
(二)材料题设问结构——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 材料题设问结构一般分类
定向词
定法词
定位词
根据材料回答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
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2007年以来的历史高考题,都是新材料、新情境试题。
其中历史材料题解题基本步骤和方法有何规律?我以"近年各地高考文综卷"非选择题一部分示例:一、从设问角度在认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基础上。
我们既要注意在平时答题当中的一些答题套路和"公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正确的作答思路。
1.题目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
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这类问题因为题目要求做了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因此我们只能从题目的限定角度"经济"和"思想"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2.题目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
如08山东高考T27第二小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题目要求在分析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的限定,只是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于这类题目,"根据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等分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题目要求中的时代背景大概的实践范围,二是根据时间范围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政府政策等角度思考。
注意:历史学科基本的要素为时间,因此大家无论在回答任何题目时都要在时间上做一个准确的判断。
3.根据题目的"求答中心语"形成答题思路: 原因类(背景、条件):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类(评价):积极—消极;直接——深远等;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的影响; 作用类: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类(趋势):由??到??;越来越??等启示类(注:学生容易将其与概括类和说明类的题混淆)[题型特点]启示,按中文意思是指"启发指点,使有所认识"。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一、答题步骤: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链接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
1、审题抓关键词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
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
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
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
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例:①材料题的一种:文字型材料题:“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墨子》问题: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解析:问题问的是生产方式最早出现的时间,我们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先看提示性文字:出处——《墨子》,得知墨子是战国时期人,该情境应该发生在战国或战国之前,再找材料中的有效文字“农夫…耕嫁,妇人纺织”,知道讲的是“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得出结论: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②材料题的另一种:图表型材料题。
3、链接所学内容(回扣课本)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切忌脱离课本漫天讲。
4、组织答案答题问答题题干一般有四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全国卷文综 历史 41题解体思路
③文化:在启蒙运动之前,由于中国古代实行朝贡外交,明清又推行闭关锁国政 策,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限于感性认知,启蒙运动后期开始,西方对中国的认 识逐渐偏于理性。
认识: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不断美 化中国的器物、制度、思想。第二阶段认识:视中国为野蛮、落后的象征。 西方对于中国形象认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 ①经济。在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达,农业、手 工业、科技的发展仍旧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而西方虽然开辟了新航路, 但依旧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初级阶段。启蒙运动后期开始,随着工业革命 的开展,西方列强积极对外扩张,经济快速发展,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②政治:在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国家大多分崩离析或处于封建 帝制时期,而中国长期统一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从启蒙运动后期开始, 西方主要国家逐步建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而中国仍旧处于封建专 制制度统治之下。 ③文化:在启蒙运动之前,由于中国古代实行朝贡外交,明清又推行闭关 锁国政策,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限于感性认知,启蒙运动后期开始,材料中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 (说明:围绕材料中的一个阶段或两个阶段的认识展开评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解题思路:
一、展示材料中的观点。(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
认识: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不断美化中国的器物、制度、思想。 第二阶段认识:视中国为野蛮、落后的象征。
第一步:展示材料中的观点。
观点:应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历史性进步,否定改革 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2分)
第二步:判断该观点的是非对错。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1分)
第三步:用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合理之处:认识到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历史性进步。 1、政治上:提出“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文化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高中历史史上最全材料题答题套路
高中历史材料题最全答题套路公众号【高中历史教学】出品一、原因(背景)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来源、回答方式以及核心知识点。
1.知识来源方面,主要有“根据材料”“依照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种规定;2.回答方式方面,需要具体回答与详细分析的关键词有“说明”、“分析”等等,而一般可以简单分析的关键词是“指出”、“概述”、“简析”等;3.知识点方面,往往选取比较重要的考点,或者是上课的重难点。
解法与技巧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内、外因方面,或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方面去思考。
1.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1)涉及政治史问题时,可以从政治制度、政府政策、政治事件、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
(2)涉及经济史问题时,可以从经济政策、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去分析,或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
(3)涉及文化史问题时,可以从历史传统、文化政策、政治背景、理论体系等角度去思考与分析。
2.内因与外因(1)对于“内因”与“外因”的分析,一定要弄清楚问题考查的历史对象的内涵与外延。
(2)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人物,那么内因就是历史人物的性格、意志品质与个人经历等,而外因就是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3)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事件,那么内因往往是该历史事件的主观条件与直接原因,以及该历史事件策划者、组织者的历史活动;而外因往往是导致该历史事件发生的间接相关事件,以及客观的外在条件。
(4)如果题目问的是国家或重要社会组织的因素,那么内因就是这个国家与组织内部的人物活动、历史事件等,对于国家而言,其外因是国际局势、对外关系;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其外因是不同社会组织间的联系,以及政府政策、社会环境等等。
(5)有时题目会要求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两个角度去分析,其实这与内因、外因的分析方法大致相同。
3.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1)对于深度层次分析,往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社会理论,譬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诸如此类。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答题模式及答题思路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三看三思”的方法。
审题干“三看”: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
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实;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特别要注意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1.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技法(一)题型特点: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
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
(二)解题技法:(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
比较分析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2.组合选择题解题技法(一)题型特点: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此类题考查的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得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二)解题技法: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历史材料解析题是高中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解析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历史材料,对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地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1. 仔细阅读材料:在回答问题前,首先要仔细阅读提供的历史材料。
理解材料中的主题、观点和事实,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
2. 分析材料的来源和作者:了解材料的来源和作者的背景对于理解材料的观点和偏见很重要。
考虑作者的角度、目的和时间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其观点。
3. 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识别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可以帮助你确定材料中的主题和观点。
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通常与问题相关,所以要把握好它们。
4. 运用历史知识和背景:解析题要求学生能够将提供的材料与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背景相结合。
运用相关的知识和背景,对材料中的观点和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
5. 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解析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观点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过程。
6. 结构化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清晰地组织自己的思路,合理地分段和连接句子。
使用恰当的历史术语和表达方式,确保回答准确和简洁。
7. 综合材料和个人观点:解析题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解释,但也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观点。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参考提供的材料,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8. 多练解析题:通过多做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练,提高解题的技巧和水平。
阅读更多的历史材料,培养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总之,要解答好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分析材料,运用历史知识和背景,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并结构化地回答问题。
通过多练习,不断提高解题的技巧和能力。
高中历史高考大题突破技法-读材料、审设问、条理答“三步法”解答材料型非选择
汉朝:郡国并行制。原因:刘邦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郡国 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秦制之得”作出合理的解释。(8 分)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 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 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 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 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 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 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 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 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与汉朝初期选择地方统治形式的不同及其原 因。(10分)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 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 献。(8分)
[解题指导]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核心词语。文字材料要仔细阅读,注意材料分为几
个层次,表达的关键信息,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商周文献、诸子之
读材料
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可知,以 “六经”为代表的先秦文献和秦汉典籍;据材料“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
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
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引言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历史学科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历史材料,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考察考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解题思路,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历史材料解析题。
第一步:理解材料在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所给的历史材料。
了解材料的内容,掌握材料提供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可以运用下面的方法来理解材料:1.读懂每一段材料:阅读材料时,要逐段理解,抓住每一段的主题和要点。
可以标注关键词、划线重要信息,帮助记忆和分析。
2.寻找材料之间的联系:历史材料通常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要尝试找到不同材料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这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更全面的历史观点和论证。
3.了解材料的背景和来源: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材料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身份。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步:分析问题解析题通常会给出一个或多个问题,需要考生通过分析材料,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分析问题的要求:仔细阅读问题并理解所需回答的关键点。
明确问题的重点和范围,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分析材料。
2.比较材料的观点:在分析材料时,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观点和论点。
可以列出每个材料中的观点,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比较不同的观点,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更好地回答问题。
3.联系历史背景和事件:将材料与所学的历史背景和事件联系起来。
分析材料中提到的事件或历史人物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材料和回答问题。
第三步:构思和写作在完成材料分析之后,接下来就是构思和写作了。
在构思和写作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1.明确文段结构: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自己的观点,明确文段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可以采用问题解答型、论证型或对比型等不同的结构方式。
2.合理运用历史知识:通过分析材料和问题,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合理地运用到解答中。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1)读,解题的前提注意两点:①读懂材料。
对材料一般应读三遍:粗读,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地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细读,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带着设问重点读,提取有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材料知识的联系,把握作者的命题意图和考查方向。
②看两头。
材料的两头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介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等这些说明性文字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可能隐藏着解题的有关信息,有一定的启发性。
(2)找,解题的关键①找到有效信息。
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
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涵义往往都在几个关键词上。
②对照材料和设问找信息。
材料题,顾名思义是要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分析、运用材料上,用材料进行论证,说明问题的特点。
只有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才能发挥材料的功能。
因此,要做到一边读材料一边读设问,将设问置于材料中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进一步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方面,避免撇开材料和设问,随意发挥的倾向。
③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
虽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但必然与教材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里的联系,一是指题目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指题目的一二处设问需要从教材内容来确定大致的方向。
确定了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
当然有的设问可以在教材中直接“对号入座”。
(3)答,解题的归宿①审准设问。
在设问中,往往有限制性词语对问题回答作出限制,如:“不得摘抄原材料”、“依据材料……”、“评价材料的观点”、“比较材料”等。
②解答要完整而有层次。
解答的完整和层次性,直接影响得分。
③注意运用史观。
用史观分析材料,是历史阐释的最高要求,在高考中呈上升趋势。
运用史观分析材料,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提高判断能力。
④答题要简明。
答题时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问什么答什么,不可啰里啰唆,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2024高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步骤
2024高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步骤
第一、将全部设问仔细阅读理解。
其次、带着设问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读懂文字,关注标点符号设置,划分层意,多点概括——用白话文,一般不能摘抄原文)。
第三、一般设问为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或两者兼有的,“依据材料……”,指的是试题供应的对应的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学问”,指的是须要联系课本学问。
第四、适当留意材料中的“边角零料”——材料出处、材料文字中的注释、括弧、时间(朝代、皇帝)等,这些环节往往意味着相应的“示意”或“限制”。
第五、关注材料的多样性呈现——文字、图片(画作、照片等)、表格、柱状图、曲线图;在阅读后三类材料时,务必关注“纵”、“横”两个角度,找出失误改变的“转折点”在哪里?找出改变的阶段和发展的趋势。
第六、答题技术细微环节
A、留意答题格式:分段分层,标题化、序号化。
B、文字可以不美丽,但尽可能要工整。
C、少出错别字,特殊是重要概念,外文译音(按约定俗成的写)不能出错。
D、文字表述尽可能参照课本的科学规范表述,不能过于通俗,象散讲。
E、若需改动,用笔明确划掉,保持卷面干净。
高中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
历史材料题解答方法及万能模板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方法一、粗审材料第一遍,粗读看,明白大体内容,不要在个别字、词上纠缠,明确材料指向的是哪个知识板块;二、审准设问首先,审出问题的条件限制词语:即解题的范围;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根据材料概括”,“比较材料a跟材料b”“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作答时则要紧扣材料;2、注意问题中的形容词;其次,审出问题的中心词:即解题的对象或内容,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比如问题“李鸿章、康有为的主张在近代中国难以成功实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中心词即为“根本原因”,那你就知道应该怎么作答了吧最后,审分值:注意问题后面的分值,一般“分值大,答案详尽一点;分值小,答案简略一点”,切不可因问题正是自己擅长的便进行长篇大论的分析;三、二审材料,这一步主要做到两点:1、审材料出处,即要注意材料的开头结尾;特别是材料末尾下划线后紧跟着的书名号:例如——1914年袁世凯祭孔令,便可得出人物、事件、时间等有效信息;2、划中心词和中心句,提炼材料的大意和中心思想;一般中心句置于材料的开头或是结尾;而中心词的则主要与课本结合起来,即自己平时经常在课本、习题、试卷中碰到的词语,往往就为材料的中心词;根据中心句和中心词确定材料的中心思想;这一步尤为关键,同学们只要在平时多加强训练,火眼金睛,指日可待;四、三审材料:带着审准的问题再仔细好审材料,一一对应好每一个问题的材料所在,开始给出答案的雏形,即可在草稿本上列出答案的小提纲,把握答案的大方向,防止在正式作答时出现偏误;五、组织答案:指导思想——材料第一,教材第二即答题时紧扣材料,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根据自己所划的条件限制词和中心词进行作答;作答主要分三步1、按问按分列,答好第一问,分多详写,分少简写;如果某一问有几个要求回答的中心词,那么在作答时最好把表示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具体答案前面;同时组织答案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一般一问为一段,一问有几个答案要点的话,用序号标示出来;2、运用辩证观点,保证答案全面性;即对于“评价”“启示”“说明”“经验教训”类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和组织答案,不要在某一个方面展开叙述或分析,当然对于共产党这种总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一般只出示它好的一面;对于认为很难的问题,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空题,因为高考评卷时,对错答的不负分,另外,对于那些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评分标准往往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实际上给每位考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3、语言要精简,要使用正确的历史名词、历史术语;从高考文综历史评分细则来看,其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或者不给分;历史学科中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例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土地所有制、君主立宪制、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世界格局、全球化等,必须准确表达,不能张冠李戴高考历史材料题分析方法和公式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2、历史特点类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3、历史原因类: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政治+经济+思想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4、根本原因类: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6、比较类: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7、影响或意义类: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9、性质分析类: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10、历史评价类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11、启示、认识类: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12、开放性问答题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否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不管面对多难的试题,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同学们一定要有相信自己的霸气即面对问题时,握紧你的小拳头“小样,姐男同胞请自行改成哥,前面的小也请去掉要是搞不定这破题,姐就……请自行添加你的霸气宣言”;我推荐“诅咒出卷的老师一辈子吃方便面,只有调味包,没有面”反正我不吃方便面。
高中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 ~ j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梅 荣历史材料题是高中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要求我们通过给出的历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主旨,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解答历史材料题,需要同学们具备一些思维技巧和方法,结合平时做题所积累的经验,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一、认真审题,理解材料在解答历史材料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要求的问题。
了解问题是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筛选出相关信息,避免偏离主题。
在回答问题之前,要充分阅读和理解历史材料。
仔细阅读并标记重要的信息和关键词。
在充分理解历史材料后,可更好地回答问题。
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理解其意义和背景。
这有助于抓住重点和关键词,了解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事件。
其次,要注意时间和地点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理解事件的经过和原因至关重要。
最后,要辨别材料类型。
不同类型的材料会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政治漫画可能比文章更加幽默和57讽刺,而官方文件则比私人日记更为正式和客观。
因此,要根据材料类型辨别特点,以采用相应的分析方法。
例如,所给材料一为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简表,材料二为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的发言(1819),材料三为玻利瓦尔起草的玻利维亚宪法(1826)(部分)。
问题为:概括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
二、逐条解析,列出观点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题目要求逐条解析材料,并画出相关的思维导图或者列出提纲,将每个要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答案。
材料题所给的材料一般是多个,每一个所包含的信息或观点是不同的,在解析材料的同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了解它们的含义和背景,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在阅读完材料后,要尽量列出其中的主要观点和事实。
这有利于整理思路和准确回答问题。
首先,要确定材料的来源和作者,如官方文件和个人日记的角度不同。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思路与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思路与历史学习方法高中历史材料题该怎么做?其实是有肯定的套路的,只要根据步骤来,就不会低分,我整理了相关资料,盼望能关心到您。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思路1、总体思路:联(联系课本、笔记内容,查找是否有依托的内容和观点,然后快速简洁登记稿子上)找(找回材料,印证材料是否有课本提及的观点,逐一标示出)联(对材料与课本吻合的观点,答题时尽量联系用上课本观点、专出名词)2、详细步骤:明(明中心)审(审问题)划(划材料)联(联答题)(1)明(明中心):无论题目有多少问,都总是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
明确中心后,每问都必需环绕此中心作答,不能脱离。
明确中心方法有四:①扫瞄全部的问题,看从哪一板块、哪一详细问题设题;②紧盯材料的出处:标题、解释(尤其是时间、人物、著作等);③抓住中心句:通常在段或句的首、尾、中;④依据材料大意自己提炼。
(2)审(审问题:三审一挖不分割):①审清题目力量要求(论述?比较?评析?尤其是比较,技巧性最高)②审全求答项及分值,依此定分点及观点(答点分值)。
尤其要留意结合(如背景)列举(或评价)(如措施)此类问法,别遗忘要答结合后的求答项;③审准答案来源及答题的范围(如时间)、方向(政治、经济、文化),以防止答非所问。
答案来源有以下三种状况:A、依据材料回答,则答案从材料中即可提炼完整;B、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则答案既要从材料又要结合课本所学提炼;C、请回答,则答案来源同②。
④挖:尽量挖掘题干的有效信息,答题时务必将之变为答案。
⑤不分割:要将各问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思索,因各问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
(3)划(划材料):依据问题中的求答项,在材料中用不同的序号及线条将各求答项观点分别标示出来。
要求:必需要逐段、逐句分析提炼观点,尤其是短材料更应当如此,一句话往往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观点。
(一般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依据;尤其是要留意省略号两侧的语句;部分答案可能就是句子的缩写)(4)联(联答题) :①运用好“联找联”公式②因各问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所以留意前后问是否有递进关系,前面的问往往为后面的问供应答题的思维方向(或许,回头就是答案)③简洁作答:点多、面广、话短(答案组织:A、择录材料中的某些短句、字词,但不宜过多抄袭长句;B、联系利用课本的经典结论或观点;C、自己归纳、提炼,尽量用上专出名词、习惯用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中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思路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历史的两大题型之一,具有“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
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注重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对书本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题型,它能够全面地考察考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特别是在选择性考试中能够有效地拉开学生的距离,选择最佳的学生。
很多学生对于此类题型却普遍认为“很难”或“无从下手”。
就我现在所带的三个毕业班,通过平时教学的反馈和与学生们的促膝交谈,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这类题目是无法把握,不知道如何答题。
就我个人开始教学实践而言,当初也存在这类情况。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究,我也逐渐弄通了其中隐藏的道理,其实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只要我们教师加强这方面的思考,多多注意这样的考题,把方法经验传授给学生,其这类题目的技巧还是很好去掌握的。
我认为解决学生们对这类题目困惑的关键,或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就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夯实基础,注重对课本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做到充分熟悉教材的各个模块,每个模块的每个单元,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都能把握,只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知识网络框架;二是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做到各类题目都有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三是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是学生自己加强记忆和理解,而解题技巧的掌握重在老师的总结和学生的融会贯通。
现根据我自身教学的实践,现总结如下,其解题过程分为四步:一、浏览材料,把握主题无论是高考还是平时的作业训练,每道材料题的给出,一般都有三到四个材料,它们一般都会反映一个共同的主题,体现一些社会的热点,如和谐社会、三农问题、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发展、理论成果更新等等。
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简要地浏览一下所给的材料,把握它们所反映的共同主题,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抓住出题者出题的意向。
这样也能让自己不至于偏离主题,胡编乱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后面题目的解决,提供一些解题的动向。
二、严格审题,分析材料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接下来就要认真分析,严格审题,思考出题者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中的关键字与关键词,明确作者问什么,答什么。
有问即答,不问不答。
在审题的时候,要明确是根据材料解答,还是根据所学知识解答,或者还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来答,做到全面客观公正的审题。
根据这些问题,仔细阅读和分析问题所关联的材料,要能对所关联的材料进行划分层次,知道所给材料有几句,弄懂每句意思,去除一下修饰语,找出每一句的核心,最终弄懂材料所反映问题的中心句。
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三、提取信息,联系书本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都能在材料中得出,所以,一定要根据所问,来提取需要的信息,要简练准确。
同时在搜集材料信息的同时,要做到与书本知识点的衔接,回忆书本上哪些与之相同相近的知识点。
通过去书本的联系,一方面能够加强对材料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更加客观地全面地解决所问的问题。
答题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运用课本知识,采用历史术语来答题。
这类问题的解答,千万不要随着自己,抛弃材料,抛弃课本,想到哪答到哪,胡编乱造,信口开河。
同时还要注意,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心里始终要有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解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军事等等方面来解答。
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或能否准确地回忆到课本知识,也就要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课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上述工作做完后,要对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必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问题,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四、书写答案,简洁工整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整个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知识点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轻松答题了。
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知识点,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罗里罗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胡编乱造。
要千万记住你的解答内容一定要是书本上的和材料上的,实在无法从书本上去回忆,那就自己根据材料进行整理,不留空白。
最后书写时一定要字迹工整,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做不到,也一定要让人看清楚。
解答要分条来答,条理要清晰工整。
下面举例分析,加深对材料题目的解答:例题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社社员在食堂集体就餐公社社员出工前点名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2008-10-15 《中国国土资源报》材料三两年前,小岗村开始了新型合作经济模式。
严金昌和十几户农民一起,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把自家的两亩土地出租给一家上海养殖公司,发展规模养殖。
他们饲养的高山特色风味猪,直接销到上海大型超市,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两倍,年终农户们参与分红。
这些农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上海公司的返聘,成为企业员工,每人每月领取600元左右的工资。
……目前,小岗村耕地面积大约2000亩,其中60%目前出租流转被用于集中起来发展蘑菇、花卉、葡萄规模种植及家禽养殖等。
——2008-10-15 《中国国土资源报》材料四曾经担任过小岗村村长的严德友说:“种1亩葡萄的效益是种粮的10倍。
通过土地租赁和串换,方便了集中施肥、灌溉、除虫和管理。
”……安徽省“三农”问题专家何开荫说,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成片土地抛荒、闲置,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这些因素也推动了土地的合理流动。
……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材料一体现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什么特点?(6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模式实行的过程。
“分田到户”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8分)(3)小岗村的新型合作经济特点是什么? 有人对小岗村新型合作经济提出了质疑,认为将土地重新集中,是倒退回到了人民公社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8分)(4)依据材料指出目前推动土地的合理流动的因素有哪些?(6分)分析步骤如下:一、浏览材料,把握主题本材料主要介绍了农村体制改革的几个阶段,分别介绍了建国初的农村体制、70年代末的农村体制改革、当前的新经济体制模式以及土地经营权转变的因素。
二、严格审题,分析材料第一个材料中的三幅插图体现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三个特点,第二个材料从两大方面介绍了农村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第三个材料介绍了小岗村新的经济模式的出现,从两大方面介绍小岗村人民通过规模养殖和成为企业工人来实现经济的发展。
第四个材料从两个人物和一个中央出台的文件来谈土地的承保经营权的变化。
三、提取信息,联系课本教材必修2第四单元第二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的农村体制改革的知识点四、书写答案、简洁工整把材料信息和书本知识点相联系,整理答案如下:答案:(1)特点:集体消费;集体劳动;边生产边边打仗,实行半军事化管理(6分)(2)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过程:由秘密分田到政府肯定再到全国推广。
(3分)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分)(3)特点:集中利用土地、实现规模经营。
(2分)观点:不是倒退。
农民拥有对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的自主权,是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6分)(4)因素:集中经营有利于管理,生产;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土地抛荒;政府政策的推动。
(6分)例题二、中国妇女在古代和近现代的不同际遇,反映了社会文明的演进。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丈夫死了,“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
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问,妻可出(休)乎?”程子曰:“妻不贤出之何害?”(《性理大全》)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
《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
”《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
”(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材料二:见下图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古代妇女受到种种压迫的具体信息。
(8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妇女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哪些不同的主张。
(6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革命派、民主主义者和新中国人民政府在妇女解放方面做出的贡献。
(8分)(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女性获得解放的影响。
(6分)分析步骤如下:一、浏览材料,把握主题本材料主要介绍了我国妇女权益不断得到解放的过程,介绍了封建社会下的妇女所受到的身心摧残,到民主革命时期妇女身心得到解放的历程。
二、严格审题,分析材料第一个材料介绍了古代我国妇女受到礼教的迫害表现,从政治上、经济上、生活生活上、婚姻上,教育上加以进行了说明。
三、提取信息,联系课本教材必修2第五单元第一节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的知识点和必修3第五单元第二节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的知识点,以及当代妇女解放的有关知识点,可以同政治学科有关知识点联系起来四、书写答案、简洁工整把材料信息和书本知识点相联系,整理答案如下:答案:(1)信息:政治上:男尊女卑,无政治权利。
经济上:依附男性,无财产权继承权;文化上:无受教育权;婚姻上:从一而终,无幸福权;社会上,无地位和独立人格;身心上:被迫缠足,一夫多妻。
(8分。
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2)主张: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宋明理学家(二程、朱熹)提出“失节事大”的纲常名教;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说教,肯定寡妇再嫁。
(6分)(3)贡献:维新派主张“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2分)革命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2分)民主主义者: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分)新中国:土地改革,妇女同样分得土地;颁布法律,男女平等平权;实行普选,当选人大代表;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工作和国家管理;扫盲运动,摆脱愚昧落后;宣传贯彻婚姻法,婚姻自主。
(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4)影响: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女性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