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课边塞诗的类型和主题的把握

合集下载

边塞诗鉴赏满分要点

边塞诗鉴赏满分要点

【导语】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活和⾃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发展的黄⾦时代,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最丰富,艺术性的⼀部分。

⼀、边塞诗概况1、概念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个以反映边界战争⽣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产期在“⼤唐盛世”,从⽞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强盛,开疆拓⼟,不少⽂⼈,或投笔从戎,或置⾝幕府,因⽽出现了⼤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2、标志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怨》、王昌龄的《从军⾏(其⼆)》等。

3、代表诗⼈有⾼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以岑参、⾼适为最,故⼜称岑⾼诗派。

⾼适的《燕歌⾏》、岑参的《⽩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边塞诗内容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2、统治者------穷兵黩武3、家乡------思乡念亲4、将⼠------ 艰苦⽣活、报国豪情5、友⼈------惜别感伤、壮别感奋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四、边塞诗语⾔特点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五、边塞诗常见意象1、与战争有关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门关;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胡、羌、羯、夷、单于、吐⾕浑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明⽉、雪⼭、⿊⼭、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阔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旌旗、烽⽕、⽻书、⼽、⽭、剑、戟、斧、钺、⼑、铩、号⾓、战车、辕门、烽⽕等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等。

六、边塞诗的主旨1、歌颂将⼠奋勇杀敌、以⾝许国的豪情。

边塞诗类型

边塞诗类型

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

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二、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

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三、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

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四、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

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解析: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也表达了因长期戍边又毫无结果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边塞诗鉴赏方法及边塞诗代表作分析

边塞诗鉴赏方法及边塞诗代表作分析

边塞诗鉴赏方法及边塞诗代表作分析边塞诗鉴赏方法及边塞诗代表作分析边塞诗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第一、这种类诗主要有以下几类:1、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2、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5、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6、讽刺统治者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

7、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第二、这类诗歌的主要风格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第三、分析鉴赏这类诗歌方法1、知人论世由于这类诗歌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就边塞诗来说,它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分析鉴赏这类诗歌时,首先必须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推敲诗歌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1)了解诗人及其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2)了解诗的主要内容。

以下以李贺的诗歌为例,说说对诗人诗歌内容的了解。

就李贺来说,诗歌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

他写这类作品,主要表现了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

个人发愤抒情。

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其诗歌究反映了在官时的生活感受。

写神仙鬼魅的题材。

李贺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他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咏物等其他题材。

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借助咏物等来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

(以上来源《中国文学史百题解读》)(3)诗歌分析下面分析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诗歌如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歌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边塞诗知识点

边塞诗知识点

边塞诗知识点
边塞诗是以歌咏边塞风光、展现战争状况与男儿豪情壮志为主的诗歌流派。

在唐代,边塞诗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而兴盛,成为唐诗中一个重要的类别。

下面是一些关于边塞诗的知识点:
1. 主题与内容:边塞诗的主题多集中于边疆戍卫、民族战争、边塞生活等方面,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反映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奋发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牺牲。

2. 意象与象征:边塞诗中常常出现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等,这些景物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成为边塞诗独特的艺术符号。

3. 情感表达:边塞诗的情感表达非常强烈,既有豪情壮志的激情抒发,又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眷恋,以及对战争的控诉和反思。

4. 语言特点:边塞诗的语言质朴自然,多用白描手法,注重形象刻画和意境创造,同时语言节奏鲜明,音韵铿锵有力,读来让人感受到浓烈的边塞气息。

5. 历史背景:边塞诗的兴起与唐代国力的强盛和疆域的拓展密切相关,唐代为了保卫边疆地区的安全和拓展疆土,派遣大量军队驻扎边疆,同时也有许多文人志士前往边疆地区游历或从军,他们的诗歌创作丰富了边塞诗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6.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性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壮美风光和将士们的生活风貌,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以上是关于边塞诗的一些知识点,通过了解和学习边塞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边塞诗教案初中

边塞诗教案初中

边塞诗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边塞诗,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分析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边塞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使学生感受边塞诗的豪迈、悲壮之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边塞诗的定义和特点2. 边塞诗的表现手法3. 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边塞诗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边塞诗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2. 教学边塞诗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定义和特点,如写作背景、地域特色、表现手法等。

3. 教学边塞诗的表现手法:通过具体诗例,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表现手法,如夸张、比喻、象征等。

4. 教学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通过分析具体诗例,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如豪迈、悲壮、思乡等。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选取代表进行分享。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边塞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边塞诗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分析一首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边塞诗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分析边塞诗的特点和主题。

但在情感分析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唐代边塞诗的主题演讲稿

唐代边塞诗的主题演讲稿

唐代边塞诗的主题演讲稿唐代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描绘边塞风情和塞外风光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军事和民生疾苦。

唐代边塞诗家们以其雄浑豪放的诗风,塑造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瑰宝。

今天,我将就唐代边塞诗的主题进行一番探讨。

首先,唐代边塞诗的主题之一是歌颂边塞风光。

在唐代,边塞地区是中国的重要边防线,那里的风光壮美,景色独特。

诗人们通过描绘边塞的山川河流、日出日落、牧歌风情等,展现了边塞地区的壮美风光,表达了对家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其次,唐代边塞诗的主题之二是歌颂边塞将士。

边塞地区常年战乱,需要将士们日夜守护边疆,保家卫国。

唐代边塞诗家们以慷慨悲壮的诗歌语言,歌颂了边塞将士的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塑造了一大批崇高的英雄形象。

再次,唐代边塞诗的主题之三是抒发边塞人民的苦难和生活。

边塞地区的人民常年受到战乱的困扰,他们的生活艰辛,饱受疾病、饥饿和流离失所之苦。

唐代边塞诗家们通过诗歌,抒发了对边塞人民的同情和关怀,呼吁社会关注边塞地区的民生问题。

最后,唐代边塞诗的主题之四是反映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唐代边塞诗作为当时社会政治和军事的重要见证,通过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的变迁,展现了唐代边塞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情。

总之,唐代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不仅展现了边塞地区的壮美风光和英雄风采,也抒发了对边塞人民的同情和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的变迁。

唐代边塞诗的主题丰富多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唐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唐代边塞诗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永远熠熠生辉。

边塞诗整体讲解(上课用)

边塞诗整体讲解(上课用)

※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分析“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
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征讨来犯之敌,进行的是正义之战
※匈奴进犯的底气何在?
A.天时——秋天,战马草料充足 B.地利——恶劣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番怎样的场景?
分析“君不见”至“随风满地石乱 走”
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环 境?使用了哪些手法?在全 诗中有什么作用?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可怜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 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 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 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中晚唐国势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 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
[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 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吹遍《行路难》。碛里 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 夫,一字仲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
走近作者 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 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 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后客居梁、宋 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高适为著 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 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笔力雄健, 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 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高 常待集》。
背景简介
此诗是诗人在任长安西 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青出 兵西征,于是就写下了此诗 为其送行。

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

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

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第一篇: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

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边塞诗阅读赏析指导附答案

边塞诗阅读赏析指导附答案

边塞诗阅读赏析指导(附答案)(2) 边塞诗阅读赏析指导(附答案)(2)文章来自:古诗题材的分类之——边塞诗(慷慨悲壮,意象雄阔)【边塞诗的基本知识】(一)概念——边塞诗是以写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杜甫、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二)特点——读边塞诗应注意以下几点: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①盛唐之诗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②中晚唐诗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③宋代之诗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另: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

(张说)——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总的来说是: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1.边塞诗举例:《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等2.归纳特征(1)从内容看特征------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家乡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等。

什么诗叫边塞诗,边塞诗类型是什么

什么诗叫边塞诗,边塞诗类型是什么

什么诗叫边塞诗,边塞诗类型是什么什么样的古诗才叫边塞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出来的关于边塞诗的类型,希望对你学习有所帮助!1简介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诗人,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1、边塞风光;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内容不仅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陆游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边塞诗代表人物是:王昌龄,岑参,李贺。

2基本信息相关起源近几年学术界对唐代边塞诗涉及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已经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这既有助于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但也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认识:似乎仅唐代才有边塞诗。

这种把边塞诗作为唐代文学专利品的看法是很难令人苟同的。

边塞诗最早起源于先秦时代,更准确说,它起源于西周。

根据是:先秦时代已具备边塞诗产生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土壤,《诗经》中已有完整的边塞诗篇。

边塞概念边塞即指边疆,应该说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正式的形成。

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不但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机器,而且不断发展和扩大其统治领域,可见疆域一开始便成为统治阶级非常有兴趣的中心问题。

经过殷商到西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得到巩固和发展,疆域的划分逐步比前代明晰。

如《诗经·大雅·江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诗歌阅读:边塞征战诗解析与提分

诗歌阅读:边塞征战诗解析与提分

诗歌阅读:边塞征战诗解析与提分【考点解读】一、边塞诗概念边塞诗是以歌咏边塞风光为主,充分显现战争状况与男儿豪情壮志的诗歌。

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比。

其兴起的原因,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

二、边塞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序号类型例子1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3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4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三、把握作品的时代特征序号时代特点例子1 盛唐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

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2 中晚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唐诗悲壮、悲凉、感伤。

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3 宋朝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多了报国无门的愤懑、悲凉、和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四、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序号类型例子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塞诗的题材内容

边塞诗的题材内容

边塞诗的题材内容
1. 边塞的自然风光呀,那可真是壮观无比!就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望无际的沙漠,笔直的孤烟冲向天空,黄河奔腾不息,落日是那么壮美,让人震撼不已。

你想想,站在那辽阔的边塞,看着眼前的景象,怎能不叫人心潮澎湃呢?
2. 战争与冲突,这是边塞诗常见的内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场上的残酷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难道你不觉得这很让人心酸吗?战士们为了国家浴血奋战,他们的英勇和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啊!
3. 思乡之情在边塞诗中也很突出呢。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那悠悠的芦管声,勾起了多少征人的思乡之情。

就好像我们离开家乡久了,也会无比思念一样啊。

4. 边塞的英雄豪杰们,那是何等的豪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对英雄的敬仰和渴望呀。

他们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勇气,难道你不想了解更多这样的英雄故事吗?
5. 边塞人民的生活多姿多彩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依然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情感。

这不就像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会努力寻找快乐一样吗?
6. 边塞的气候环境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那恶劣的气候让边塞充满了挑战。

想想看,我们遇到一点寒冷就喊冷,那里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呢?我觉得边塞诗就是一扇窗户,让我们看
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感和精神。

我们应该好好去欣赏和品味它们。

边塞诗歌小结

边塞诗歌小结

边塞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用典 边塞诗的气象与国运的关系: 四、边塞诗的气象与国运的关系: 盛唐时期:豪迈爽朗意气昂扬一往无前。 1 、盛唐时期:豪迈爽朗意气昂扬一往无前。 中晚唐时期:意气风发的积极向上尚存, 2 、中晚唐时期:意气风发的积极向上尚存,但 是悲壮哀婉的格调越来越重。 是悲壮哀婉的格调越来越重。 宋朝时期:尚文轻武,国力孱弱,外侮不断, 3 、宋朝时期:尚文轻武,国力孱弱,外侮不断, 国难当头,情感方面就表现出报国无门, 国难当头,情感方面就表现出报国无门,为国忧 虑的无奈痛苦。 虑的无奈痛苦。
边塞诗常见的意象: 二、边塞诗常见的意象: 1 和战争有关的器物: 、和战争有关的器物: 旌旗 鼓 干 戈 盾牌 号角 战车 辕门 烽火台等等; 烽火台等等; 2 地点: 、和战争有关的人、物、地点:

楼兰 阴山 玉门关 黑山 长城 塞外 凉州 吐谷y 瀚海 单于 吐谷yù浑 羌笛 胡笳 琵琶 《折杨 柳》《落梅花》 《关山月》。
边塞诗小结: 边塞诗小结:
边塞诗常见主题形式: 一、边塞诗常见主题形式: 1 2 3 4 积极昂扬的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积极昂扬的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反对战争,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反对战争,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反应战争的状况和戍边战士的生活; 、反应战争的状况和戍边战士的生活; 将士思念家乡或者家人思念将士。 、将士思念家乡或者家人思念将士。

边塞诗主题及艺术特征

边塞诗主题及艺术特征

边塞诗主题及艺术特征略论边塞诗主题及艺术特征宋代诗人在仰望唐代诗歌的辉煌时,一直努力寻求自身的突破。

后代的唐宋之争恰恰说明,宋人在经过模仿阶段之后,已经摆脱了唐朝诗歌的限制,找到了新的路子。

就边塞诗这一题材而言,宋代的成就不及唐朝,在边塞诗史上的创新也不多,但它是有其独立形态的。

宋代在对外防御中屡次失败,而统治者不思精兵强国,却以割地赔款称臣为代价苟安于江南,其领土面积比前代大为缩减。

诗人们将眼中所见之国难,心中所忧之国愁写入边塞诗中,有较强的现实力量和时代特点。

在宋代边塞诗研究中,大家的作品比较受重视,而曹勋是一位容易被忽略的诗人。

他的诗作整体上比较平庸,但因其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他的边塞诗还是有研究价值的。

一、背景概述(一)曹勋生平及历史概况曹勋(1098-1174),字公显,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其父曹组以占对开敏得到宋徽宗的赏识。

曹勋“用恩补承信郎”[1],徽宗宣和五年(1123)赐同进士出身,虽赐甲科,但“为武吏如故”[2],这就决定了曹勋的仕途要比同时代普通文人的更为坎坷。

宋楼钥这样概括曹勋的一生——先生早年入太学负时名,中更艰险,晚遂安逸。

其中对曹勋影响最大的应为“中更艰险”的时期,他主要的政治活动集中在徽宗、高宗两朝,具体如下:靖康二年(1127),金人诈骗宋徽宗出郊,俘虏徽、钦二帝北上。

曹勋此时为宣赞舍人勾当龙德宫,除武义大夫,扈从徽宗北迁。

他在《北狩见闻录》里以实录的心态记载了这一段经历。

据其记录,徽宗一行人过洺州,渡黄河,经浚州、真定、中山等,颠沛流离多日。

起程之初,燕王即因乏食而死;过浚州时虏骑“约拦百姓,不得看。

惟卖食物数人近前”[3],小商贩尽以饭食上进徽宗。

自此之后,金军只走生路,“跋涉荒迥,旬月不见屋宇”[4]。

在北迁途中,曹勋更直接地感受到了亡国之耻,,对金人的败盟之举及狡诈行为也感到愤慨。

到燕山时,曹勋奉徽宗御衣书领秘密归诣宋高宗,以谋清中原之策。

南宋建炎元年(1127),曹勋抵达南京,建议朝廷招募死士航海营救徽宗,“执政难之,出勋于外”[5],九年之内不得迁官。

边塞诗研究报告

边塞诗研究报告

边塞诗研究报告
边塞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流派,产生于北魏时期的边疆地区,主要以描绘边疆生活、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

边塞诗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雄浑奔放的诗风:边塞诗体现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忧虑,因此诗风大多雄浑、奔放、豪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 描写边疆生活:边塞诗的主题以描写边疆生活为主,包括草原牧民、戍边将士、流亡难民等,表现了作者对这些人民的热爱和关怀。

3. 忧国忧民的情感:边塞诗多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对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深感忧虑和无奈。

4. 以叙事为主:边塞诗多采用叙事的方式来表达情感,通过事实的叙述和丰富的想象展现生动的画面,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感受。

5. 以死亡和离别为主题:由于边塞戍卫的艰苦条件,边塞诗也常常表达离别和死亡的主题。

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思考。

边塞诗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代表作品,其他诸如《塞下曲》、《木兰诗》、《塞上曲》等也是著名的边塞诗作品。

总之,边塞诗是古代汉语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价值。

边塞诗鉴赏专题指导

边塞诗鉴赏专题指导

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

当时天下甫定,一统王朝的元气正徐徐上升。

但整个说来,尚觉力不从心,国家时遭侵袭,因而边塞诗中常常充盈着一种强烈的愤激之情,同时伴有沉重的压抑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 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 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 马走 ;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 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 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 角、鼓。
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诗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①龙城飞将是指西汉时名将 李广 。 ②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 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 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 的不满。全诗音韵铿锵,意 境 。 雄奇壮阔
•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 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 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 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 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 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 2.对比:
•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 (高适)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南园》李贺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 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 人。”陈陶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山。”王昌龄 •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 舞。” 高适
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 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 • • • • • •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 乱走。(岑参)
⑤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 ⑥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⑦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 王昌龄《出塞》 • ⑧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自学提纲
• 根据上面的诗句和以前学过的边塞诗 列举出边塞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 • 根据上面的诗句归纳出边塞诗表现的 思想感情有哪几类? • 边塞诗有哪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表 达效果各是什么?
边塞诗的风格
•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 • 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 • 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 • 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 • 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 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 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夸张;双关;借代;拟人;
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 一、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 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二、描写艰苦激《塞下曲》 李 白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 下 曲》 卢 纶 •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征 人 怨 》 柳中庸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 军 行 》王昌龄
•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 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 边塞环境的艰苦。
• 3.虚实结合: •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
•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 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 “怨 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
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学习目标
1.了解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情感 和常用的表现手法。
2.掌握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名句展示
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 杨炯《从军行》 ②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唐)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③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 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
边塞诗
高考题展示:(2004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
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 4.用典故:
• • • • •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 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