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刘宗周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总结)【圣才】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王守仁的心学体系)【圣才出品】
第8章王守仁的心学体系一、“心即理”说1.王阳明(1)王守仁(公元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因常讲学于会稽山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
他一生的语录、书札及其他论学诗文,被后人收集编为《王文成公全书》(现名为《王阳明全集》)四十一卷流传于世。
(2)王守仁心学是明代儒学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学中与朱熹并立的一个高峰。
他之所以能在朱学的统治下登高一呼,天下向风,主要是因为他的为学路向体现了宋明儒学将天理向人伦日用落实的指向;而他之所以背弃朱学,敢于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也主要是以其凡事“求之于心”的道德实践为支持的。
2.“心即理”的提出王守仁从格竹致理失败至数次被贬,在生死煎熬的经历中解决了埋藏多年的格物疑团,找到了心与理的“凑泊吻合处”。
贬谪期满回到越中老家时,对其弟子将“龙场大悟”的内容作出理论表述,即是“心即理”命题的首次表述,也标志着其“心即理”思想的首次确立。
3.“心即理”的论证(1)“心”的内涵①“心”是指心之本体,这是在本体论的层面上说心;②“心”是指个体的发用流行之心,这是修养论上的心。
(2)对“天理”涵义的认定与把握①从本体论的角度王守仁始终把“天理”概念运用在伦理道德一义上,在这一条件下,天理不仅直接就是人的至善之性,而且舍性就无所谓天理,从而将“心即理”的观点确立在了宋明理学公认的“性即理”的基础之上。
②从修养论的角度从理与性及心之本体的区别来看,理一如孔子“非道弘人”的道,而性所代表的恰好是“人能弘道”的人,这样,性与心之本体就必然有其发用流行的一面。
当心无私欲之蔽时,理就成为其自然的发用表现了。
(3)本体论与修养论的关系①本体论是修养论的前提和基础,修养论是本体论的现实和表现;②从本体论上看,心、性、理三者同一;从修养论上看,理又是心之发用流行的产物。
二、“知行合一”说1.“知行合一”提出的角度(1)从道德的角度由于王守仁已将天理做了伦理道德的规定,因而履践天理的“知行合一”便不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纯粹的道德实践与道德修养问题。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道学初创)【圣才出品】
第1章道学初创一、北宋三先生1.北宋三先生宋仁宗庆历前后,胡瑗(公元993~1059年)、孙复(公元992~1057年)、石介(公元1005~1045年)被称为北宋三先生。
他们教书授徒、著述立说,提倡廓清政治、重整纲常,明显具有为庆历新政制造舆论的学术思想倾向。
2.北宋三生生在学术思想上的特征(1)在经学方面,特别注重《春秋》和《周易》;(2)对韩愈的道统说大加推崇,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董仲舒、扬雄、韩愈等的治国安民之道和人生哲学为儒学道统前后相续的深刻教理;(3)提出重整伦理纲常,弘扬道德名教。
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易通》1.周敦颐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
著有《太极图》《太极图说》(即《易说》)、《通书》(即《易通》)、《养心亭记》《姤说》以及《同人说》《爱莲说》之类诗文等。
他建构了一个包括宇宙论(自然哲学)、人性论(伦理哲学)、政治论(含法哲学在内的政治哲学)三位一体的哲学体系。
由于文辞简约而意蕴深厚,因此被后世尊为理学开山。
2.“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衍化论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衍化论,基本次序为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与人类。
通过这个宇宙衍化秩序,周敦颐提出了“万”与“一”的关系问题以及“立人极”的思想。
(1)第一图一个圆圈。
周敦颐认为《周易》的“太极”与老子的“道”或“无极”同义,只绘了一个圆圈,义为“无极即是太极”,象征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的无象无形的状态。
(2)第二图坎离互含之象。
认为太极在动中会生出阳气,动到极点便会静下来,生出阴气。
因而周敦颐取此二卦象征太极初分之状况,其意似为阴阳初分即为互含,阴阳不可能独立孤存。
(3)第三图五行交错之象。
不取五行相克次序,而取此五行数次序,意在说明“阳变阴合”而生五行的先后过程。
由五行引申出“万”与“一”的关系,即“万”指事物的多样性,是“一”的自身拓展与扩充;“一”指多样性的统一,是“万”的潜在形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程颢、程颐的“义理之学”)【圣才】
第3章程颢、程颐的“义理之学”一、“惟理为实”的本体论1.二程(1)程颢(公元1032~1085年)字伯淳,后人称为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1107年)字正叔,后人称为伊川先生。
两兄弟为河南洛阳人,二程融会诸家,贯以“天理”二字,在北宋道学的开创中起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
(2)在思想观点上,二程所传之学被后人称为“洛学”。
“洛学”与汉唐以来注重词章、训诂的学风不同,而重视对经典“义理”的阐释,弘扬“四书”,确立以《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心传与天理人欲之辨为正统。
(3)二程的言论与著作,后人编为《二程全书》,包括《二程遗书》《二程外书》《明道文集》《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程氏经说》《二程粹言》等。
2.“理”与“天理”(1)二程以“理”或“天理”作为宇宙本体的“太极”,是无迹而所以迹的形而上者;(2)“理”自身是真实不妄的。
“太虚”以“理”为体,且只有“理”才是最真实充满的;(3)理因为真实无妄,所以可以立本;正因为充实自足,所以可以独立流行;(4)“天理”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性,所以“天理”必为终极意义上的一般。
3.“理”与“阴阳”“动静”(1)“理”与“阴阳”理是形而上者,气是形而下者;理气相即,形而上者在形而下者之中。
阴阳是气,是形而下者,理是一阴一阳之道、所以阴阳之道。
(2)“阴阳”与“动静”动静的根源在于阴阳对待之理,在于“所以运动变化”的神妙作用。
在此基础上,二程概括出了一套描述事物必变的原理;另一方面,二程也维护和重新解释了“中庸之道”。
(3)“理”的范畴天理与心性是贯通的,仁即此理此心此性,忠恕之道近乎仁。
以仁为天理,为学问之本,这是儒家与佛老的分界线。
(4)二程在天理与心性的联结上的区别①程颢的天理是一个具有活活泼泼生命形态的能动的天理,心性就是天理;②程颐的天理则近于一个静态的对象化的客观之理,性即是理,但心却是一个涵养、认知的主体,因此心与理呈二分对峙状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颜元、李塨与实学学派)【圣才】
第4章颜元、李塨与实学学派.一、颜元对理学的批判1.颜元颜元(公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自号习斋,河北博野人。
其主要著作有《四存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和《习斋记余》。
2.对理学的批判(1)颜元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以“实学”来批评宋明理学的“虚文”;(2)在理气关系上,颜元认为理气相融;(3)在心性论问题上,颜元认为真正的儒家应该是体用一致,而不能割裂体用关系。
二、“格物”新解与重“习行”的认识论1.朱熹的认识论朱熹从他的理本论的哲学体系出发,将认识的任务规定为“穷天理”。
故他将“格”训为“至”字,“格物致知”意即“即物而穷理”。
2.王守仁的认识论王守仁从心学体系出发,认为心外无物,人先天地具有“良知”,人们只要发明本心,去恶归善,就能合乎“天理”,所以他又将“格”训为“正”,“格物”即是以“正念头”为入手的道德实践活动。
3.颜元的认识论(1)颜元从实践的角度解释“格物”,认为“格物”即是“犯手实做其事”。
他反对宋元以来儒者“皆习静”的通习,要求儒者皆能亲身投入到实际的、具体的活动之中,使知与行紧密地结合起来。
(2)他肯定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肯定“物”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的感官之外的;又肯定了实践是人的理性得以展开的条件。
(3)他认为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方能了解其中的奥妙。
(4)相对于朱熹和王守仁来说,他的认识论更强调感性认识在“致知”过程中的作用。
三、实学的经世指向1.以“实”代“虚”颜元认为明亡的根源在于空谈心性的腐朽学风,因而他提倡“实学”,主张以“实”代“虚”。
他主张以学、习、行、能代替道学家的讲、读、著、述。
2.经世致用颜元倡导经世致用的新学风,他认为博学即无所不学。
颜元的“实学”重视“能”的重要性。
3.思想特点他的哲学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重“实”反“虚”,重实行而反空谈,重经验而反先验的普遍之理;表现在知行观方面,则具有比较鲜明的唯物论和经验论的色彩。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1)“三皇”传说①三皇a.有巢氏有巢氏是至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①伏羲氏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1)五帝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①大规模战争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
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指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商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1)以氏族制为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绪论)【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复习笔记第三编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绪论一、社会历史概况1.宋代变化状况(1)宋代门阀士族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大量的中小地主阶级;(2)门阀大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佃耕制取代了荫户制,农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
2.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北宋统治者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带兵的权力;(2)北宋统治者在军队实行将军与士兵分离的政策,并派遣大量的文官做地方官,直接管理地方的财政,使地方节度使成为毫无实权的虚衔;(3)北宋统治者继续完善科举制,使科举制成为士人出仕的主要渠道,这就将大量的庶族地主吸引到统治阶级营垒中来了;(4)北宋政府实行扩军政策,每遇饥荒,就大量地招募流民,既防止流民起义,又扩大了武装力量。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后果(1)科举与恩荫造就了大量的官吏,为其政治体制带来了一个致命的顽症——冗官;(2)扩军与将兵分离的政策造成了其军事体制中的一个顽症——冗兵;(3)冗官、冗兵以及北宋向辽、夏、金的纳贡,造成了经济体制当中的顽症——冗费。
4.北宋的改革(1)庆历新政,其核心是吏制,即试图通过精兵简政、振顽起懦,以解决冗官、腐败与办事不力的问题,但最后却败于“朋党”之议;(2)王安石变法,其核心是解决财政问题,即试图通过开源节流以解决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但最后却废于新旧“党争”。
二、儒、佛、道三教的并存与相互吸取1.三教并存(1)隋代以来,佛教一直居于三教的峰巅,至唐代又形成了最具中国文化灵秀之气的禅宗,并深入人心;(2)唐代,道教充分利用皇家宗教的招牌,从宗教的组织规模到教理理论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3)随着韩愈反佛的呼声与古文运动的崛起,儒学正以新的形式萌生着复兴的希望。
2.三教相互吸取(1)佛教中国化当佛教以“格义”的形势走进中国时,就已经开始向中国文化靠拢了。
而禅宗的形成,则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2)道教向儒家靠拢中唐以后,当道教的形式与理论基本具备以后,主要向儒家靠拢,表现为从外丹神仙之说向内丹心性理论的发展。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张载的本体论与境界论)【圣才出品】
第2章张载的本体论与境界论一、对佛、道的批判1.张载(1)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宋代关学的创始人。
张载祖籍河南开封,其父去世后,张家徙居陕西眉县横渠镇,故人称张载为横渠先生;(2)张载以“气化”论批判佛、老,论析和拓展儒家的心性理论,在由气学、理学、心学等学术流派构成的宋代道学中,张载是气学的代表人物;(3)张载的哲学著作主要是《正蒙》《易说》等。
2.张载哲学思想的建立张载是由儒学而进入佛道之学,在深研佛道之学的基础上批判佛老二教,然后回归儒学,借助儒学中的《周易》《中庸》等思想资料,建构了自己的“气化”论和人生哲学。
3.批评佛道的本体观(1)张载通过界定“气”与“虚”的涵义和辨析两者关系,否定佛道哲学中的本体观念;(2)张载认为,道家哲学主张以“无”为本,肯定“有生于无”,割裂了“有”与“无”之间的联系,而“有”与“无”都是事物的存在状态,“有”指事物有形,“无”指事物无形;(3)张载认为,佛教哲学将客观现实事物存在的根源归之于人们主观的“见病”,割裂“形”与“性”“物”与“虚”之间的联系,把本体与现象、事物与事物的属性对立起来。
4.批评佛道的生死观(1)张载认为,佛教和道家哲学不了解“一阴一阳”的变化是“范围天地”的法则,因而其对于人的生死的理解也是违背常理的;(2)张载的“气化”理论认为,“气”为事物存在的本源,人作为物中一物,其生死实际上也是“气”运行变化的表现。
与人的生死关联的鬼神观念,实际意义是“归”“伸”,是“气化”的形式。
二、“太虚即气”与“天道神化”1.“虚空即气”与“一物两体”(1)虚空即气在张载看来,客观世界存在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气”,就其普遍性而言是“至实”,就其本然的存在状态而言则是“太虚”。
气是“至虚”与“至实”的统一,虚实统一的特性使“气”可以转化成各种事物,成为世界的本原。
(2)一物两体张载肯定“气”是一个兼含阴阳,包含对立面的统一体,“虚实”“动静”都是“气”一物两体的具体体现。
《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
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
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
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
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
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及详解)-(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编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一、填空题1.宋初三先生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胡瑗;孙复;石介2.在宋明理学中,理的意义可以分为五种:宇宙的普遍法则,可以称为______;人性的理可以称为______;伦理与道德规范的理可以称为______;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可以称为______;作为理性的理,如在理气相胜问题中的理,可以被称为______。
【答案】天理;性理;伦理;物理;理性3.宋明时期,知识分子把注意力由唐代注疏______改变为讲求______,由尊崇______变为尊崇______。
【答案】五经;四书;周孔;孔孟4.周敦颐提出了______的思想,即如何了解颜回在贫困中保持心灵快乐的问题,对二程有重要的影响。
周敦颐还提出了______的命题,认为一个人应该把成就圣贤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答案】“寻孔颜乐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5.邵雍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__。
【答案】《皇极经世书》;《击壤集》6.邵雍思想体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有一个象数学的特征,故有人称其学为______。
邵雍的宇宙推演程序被程颢称为______,宇宙终始过程被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答案】数学;“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元;会;运;世7.用王安石的话说,他的宇宙生成脉络是“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
两是指______,三是指______,五是指______。
【答案】阴阳;冲气;五行8.张载因久居陕西凤翔府郧县横渠镇讲学,所以后人称他为______。
张载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______,其哲学以______为根本。
张载学问的宗旨可以用______来概括。
【答案】横渠先生;关学;气;“知礼成性,变化气质”9.二程创立的道学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对立面的。
【答案】辞章;训诂;佛老10.朱熹字______,号______,师从杨时再传弟子______。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罗钦顺、王廷相的气学)【圣才出品】
第9章罗钦顺、王廷相的气学一、气学兴起1.罗钦顺(1)简介罗钦顺(公元1465~1547年),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
著作有《困知记》,取“困而知之”之意;另有《整庵存稿》20卷,《整庵续稿》13卷,是其诗文与书信的汇集。
(2)思想形成过程①对佛教禅宗的学习和研究;②“慨然有志于道”,学习研究儒家典籍及理学中濂、关、洛、闽诸家著述;③“有见于心性之真,而确乎有以自信”,晚年整编了其著作和书稿。
2.王廷相(1)简介王廷相(公元1474~1544年),字子衡,号浚川,河南仪封人。
史载其“幼有文名”,是明代文学著名的“前七子”之一,著作有《王氏家藏集》和《内台集》,其中《雅述》《慎言》《性辨》《太极辨》《横渠理气辨》等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
(2)思想王廷相注重“经世之学”,也形成了他独特的理性批判风格。
在哲学上,他继承、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对北宋至明代的理学思潮进行了深入批判。
二、气本论的复兴1.宋时期学者的气本论(1)王安石创“新学”,提出“道气一元论”,把五行阴阳说从象、数、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元气(太极)——五行——万物”的宇宙模式,使元气上升为宇宙本体。
(2)张载用“动非自外”的内因论和“一物两体”的矛盾观,进一步把形而下的阴阳之气上升为万有之源,把宇宙的统一性归结为物质性的“气”,创立了气一元论哲学体系。
2.明时期学者的气本论(1)罗钦顺明确坚持“理气为一物”,从气之运动、往来、转折说明理的形成,论证“理只是气之理”,这已全是气学的立场了。
(2)王廷相回到了张载的气一元论,并进一步将“气化”与“气本”相结合,坚持以气本为基础,他已将张载的气化论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三、罗钦顺的“理气一物”说1.“理只是气之理”(1)罗钦顺认为宇宙来源于一气,气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气之往复变易有其内在的根据和法则,这就是“理”。
(2)理与气并不是二物,理只是气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
不可能有没有理的纯粹的气,也不可能有离开气而独立自存的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圣才】
第2章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一、概述1.方以智科学哲学的形成原因(1)理学的发展本身酝酿着反理学的种子;(2)传教士来华、西译书籍的传入推动气学的发展,明政权的灭亡加剧知识分子对理学的反思与对格致实学的重视。
2.方以智(1)简介方以智(公元1611~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
明季“四公子”之一,后为清兵所捕,死于南昌解运广州的途中。
(2)哲学思想①方以智自觉地借鉴了西方的质测之学,形成了“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使气学形成了一次重大的转向,使其落实于格致实学之中;②方以智继承气学传统,形成了气-火互诠互释一元论,并用“无二无一”“合二而一”表达其矛盾观;③方以智依据质测之理,第一次区别心脑的不同作用。
二、“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1.知识的分类(1)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
(2)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相当于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
(3)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相当于现在的哲学。
2.对方以智知识分类的评价(1)从认知方式来看,质测与宰理都具有实证实测的性质,因而都属于具体的实证学科;(2)通几,它既难于证实,又难以伪证;(3)方以智划分这三种学科实际上就相当于哲学与具体科学,其关系也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质测即藏通几”“通几护质测之穷”(1)质测即藏通几①方以智从质测的角度看通几,认为质测包含着通几,即具体科学包含着哲学的道理,通几落实在实证科学之中,通几只有质测化才能真正发挥通几的作用;②方以智的“质测即藏通几”不仅包含对前人的批判与反思,对于新崛起的气学,也有明确将其格致化、质测化的指向。
(2)通几护质测之穷方以智从通几的角度看质测,认为质测不能穷究天地万物所以然之理,而通几则可以“护质测之穷”,对质测的缺陷进行弥补,因而通几有不可废弃、不可或缺之处。
质测只有以通几为方向和指导,才能真正发挥其经世宰物的作用。
4.质测通几不可偏废(1)质测和通几①只重质测,不重通几,就会限制质测作用的发挥;②只重通几,不重质测,难以发挥通几高屋建瓴的作用。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戴震的哲学倾向)【圣才出品】
第5章戴震的哲学倾向一、“气化即道”的宇宙观1.戴震(1)戴震(公元1723~1777年)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安徽屯溪市)人。
戴震博通经学、史学、文字音韵、训诂考据、天文历数,开创了乾嘉朴学中的“皖派”。
(2)戴震是18世纪中国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考据学家,其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有《原善》《孟子私淑录》《孟子字义疏证》和《答彭进士允初书》。
(3)戴震借考据学形式,对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予以猛烈的批判,通过对道、理和分理、性、命、才、诚、自然、必然等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批判了清王朝的文化专制主义,含蓄地表达了自由、个性、平等和科学的近代思想。
2.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戴震认为,“形而上”者是指成形以前,“形而下”者是指成形以后,两者指气化流行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
他将“道”统一于物质性之“气”,使人类的思维抽象与物质世界的运动在“气化即道”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3.一阴一阳之谓道戴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朱子的形而上、形而下标准进行了批评,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他从汉语本身的语法特征来阐述传统哲学的含义,力图摆脱宋儒纯粹从先验观念出发来构筑哲学体系的思辨特色,具有哲学思考方向性转向的意义。
4.程朱学派的理论失误戴震认为程朱学派的理论失误就在于把人类对事物所以然的认识当成了一种实体。
5.“道”与“理”戴震主张把人对客观事物的必然性、规则性的认识之“道”与“理”看做是“虚语”。
“道”是自然界与人事的根本性规律,在自然界中是指“天道”,在“人事”中则是指“人道”,属“实体实事”的感性存在;而“理”则是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与规则,是思维的产物。
戴震的哲学重点在于如何“察分理”,这是他与朱子“格物致知”相通并深化之处。
二、“察分理”与“去蔽”的知性精神1.察分理(1)理的二重涵义①是指万物自身所具有的“不易之则”;②是指对这种不易之则的把握。
(2)把握“理”戴震认为“理”虽然存在于万物自身,但必须通过人对客观之理则的准确把握,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固有之性质的把握,他强调“理”与“则”的客观性以防止人们从主观的角度去理解“理”。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2宣扬禅让制度3天下为公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尚书是记述三代君王霍先圣先哲言论与行事的典籍最有价值的是德的观念的提出《洪范》记住了周武王攻灭殷商之后向其贤臣萁子讨教治理国家的方略五行出现《易经》1以繁杂的莁法取代只问一正一反的的龟卜意味着对宇宙多样性的丰富感受2以易为名体现着古人对事物变化性的认识3从数字到爻词体现了对经验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了解获得宇宙论的支撑后来的儒家借助体认宇宙生生不息的原则而成就人的生生之德就使易经获得中国传统中又一重要的价值源头的意义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周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所灭历时420年春秋开始于前722年止于前481年战国开始于前476年周平王东迁意味着周王室的分裂与诸侯国的离心还有深层次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殷商处在半渔耕半农耕的时代殷末周初转入以农耕为主但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由于生产力低下耕作的方式是集体协作全国土地归王族所有臣属以井田制方式划分土地先治公田后治私田西周末年春秋时期铁器发明牛耕使用个体经营方式出现这种阶级变动所显示出来的重要特征是贵族阶级的衰落和战国之际平民地位的上升2变法潮流1废弃氏族制的管理方式转向区域制郡县制的设置与推行既体现了这种转向2废弃世卿世袭制选贤能担任官员加速不同阶级的上下流动3打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做法制定公开而严明的各种法律贫民由之获得与贵族平等的权利4推行耕战政策3《诗经》的忧患意识与先秦思想史的理性走向宗教信仰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周颂》表现了周人的基本的宗教信念大雅小雅毕竟出现了一批具有浓厚忧患意识的作品天作为有灵性有人格的神的意识进一步消退了人们的思想进入了理性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还是持守着传统中的德持守着对良好秩序礼和良好教养的一种理想这仍然是超越的仍然具有宗教性《诗经》在这些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气质正是贵族气质降及战国各国内部的社会构成渐次由平民取代贵族国与国的交往渐次功利化权谋化社会精神风貌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四士阶层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格局在西周时期士不构成为独立的阶层到春秋士这一阶层终于成为有教养有学识又有才干的士人而为社会看重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的士人都有志于构建自己的一套理论已立世出现百家争鸣《庄子天下篇》把先秦思想区分为三个时期1沐浴在神明的临照时期人们依一定的术数达到天意生活在纯一与和谐中2浸润在诗书礼乐之教的时期人们都显得十分有理性和教养3逮变为百家之学时期个人只把捉住事物的一个片面却自以为是个人只顾及一己之私而自以为得人们开始自觉地思索宇宙的起源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并借助这种思考构起种种理论形态人的理性得到张扬心灵与思想的自由得到巨大发展儒墨曾经在春秋末年战国初年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显学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怀着崇高的价值理想作入世拯救的工作的他们的淑世精神赢得了后人的永远尊敬道家名家一度流播于战国中期立场是批判性的解构性的借对社会与文化及其进步的深刻反省法家阴阳家则受宠于战国中后期他们的努力是重新建构的当阴阳五行家热衷于对宇宙发生发展的蓝图的玄想时法家却依功利性的与工具的原则为消解氏族贵族统治之后的具平民化色彩的新的国家与社会运作体制提出了方案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典范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范畴并借助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进而把德同治联系起来阐发自己的治国理想命仁德治四者的特殊连接构成基本思路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从天到命的变化到春秋时期天的主宰地位遭到怀疑其人格神色彩淡化孔子虽也提到天但有的时候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动情况有时候指道德价值的终极来源于意义从一开始就使儒学奠基在人文理性的基础上命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这种状况是偶然的暂时的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终极支配意义的天道就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就是天命孔子没有明确的把时命转为天命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仁的凸显与仁学的关系1仁的情感性仁从孝悌出发以孝悌为本表明孔子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被赋予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2仁的普遍性人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3仁的族群本位性个人的本质是被放置在族群关系中予以定位的4仁的践行关注人的日常具体行事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明确的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1道德义务意识爱人就是一道绝对命令2道德责任意识仁的体现是忠恕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全他人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3道德自律意识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克制物欲控制的标准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己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1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2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忠恕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温良俭让3最高的道德要求中庸中行者善于调节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求之于己2笃信好学3躬行实践最终目标是成圣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道之以德的治国方针只有实行德治和礼治才能赢得民心齐之以德不仅处于维系公共秩序的要求也出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需要一个有修养的人他的理性精神即体现于一种有序生活中至于道之以政和齐之以刑孔子虽然认为他们不能控制人心但也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的作用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最小的领导行为一是修己二是用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庶富教是孔子的安民三部曲孔子哲学的思想史价值仁学由内圣开出外王依照道德的应然性编制理想世界并借此理想世界来观照批判现实世界力图把理想世界对象化为现实世界孔子的伟大之处他不仅把外王追求理想社会看成是崇高目标而且同时把内圣追求理想的人格作为崇高目标由于理想社会取决于时命因此成就理想人格甚至有更优先的意义一方面表现为具有崇高的道德操守另一方面表现为有教养有节制的孔颜乐处老子《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的论证形成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宇宙论道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独立的无对待的不会因外在力量有所改变但是与自己的实存性本源不能是绝对的无道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的到本来不是由经验所发现实际上是从有形的世界突围到无形领域才体悟到的无是无名的缩语天下万物由有名的天地所化生天地又由道所化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用道来取代天命鬼神的权威使老子成为春秋晚期人文精神觉醒过程中又一个重要奠基者道设置于混沌未分的气之前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还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免不了被视为神秘的太一后来被奉为神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道生万物天地万物最终复归于道反一是相反二指反复老子更重视反复一切事物皆运动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里面经常相互转化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与政治诉求1自然无为自然从肯定方面讲意识是依其本性来发展无为从否定方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分2柔弱不争弱者道之用谦下守雌不争3致虚守静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不管是孔子或老子他们的追求都带有空想的性质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对道体的沉思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万物本根的理性思考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饱含睿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老子以后的哲学家均有轻外物而重精神轻知识而重境界的倾向以至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举报帖子复制贴子加为精华单贴屏蔽帖子评价使用道具[英语格言] Be considerate towards the poor要为穷人著想二墨子前480393年鲁国人生活在战国初年兼以易别的社会政治理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兼爱与非攻视人如己但与仁爱不同1反对宗法伦理主张爱无差等2在先后顺序上主张推人及己3站在功利角度提出对等互报的原则墨子认为儒家差等之爱的出发点其实是自私自利因而在最终的结果上和极端的利己主义并无不同儒家以亲族为起点的推及之爱注入了贵族性的恩泽成分无法突破此族与彼族贵族与平民在经济利益上的分割与界限墨子抹去人我差别带有平民性的空想色彩非攻比较独特处在于更偏重从战争的后果来分析危害攻伐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危害很大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尚贤与尚同墨子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尚贤使能的范围扩大到农与工肆之人从而打破了学院和阶级的界限尚同一切有关善恶是非的意见都必须统一服从上级一是思想的统一一是政治的集中社会背景是一家一户式的独立而分散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必须由氏族血缘制转向区域郡县制管理官吏的任用也由世袭制转向选举制国家的统治走向中央集权但是尚同的结果却只能是暴政经过法家的吸收改造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专制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二元分立的世界观构成崇尚天志重塑宗教信仰1天有意志有欲恶为万事万物的主宰2天全知全能无所不在3天对人的行为能够进行赏罚实际上天意就是墨子自己的哲学主张这一点恰恰与春秋战国之交天命论中一敏以代替天意的演进趋向吻合还有一层意思天子也必须依天意行事一方面分散的独立的经济构成在以国家统一为目标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走向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作为中央集权的最高主宰却又是有限的个人孔子思想被认为是贵族性的和保守的然而却倾向于理性和文明墨子思想被认为是平民性的和革命的然而却重新认同了信仰和服从提倡非命高扬力作精神不反对天命论但是对命定论非常厌恶1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运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到破坏社会出现混乱2定命说宣传天鬼之外还有另一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的绝对权威相矛盾她是继孔子子后又一次把人的主体性的另一面以系统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但有别于孔子那种向内求善的价值主体性而是向外求知并付诸于力作的行动主体性三表法与经验主义的认知主张三表法偏重于经验的证实和证伪察类明故法偏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推得三表法的经验主义取向本之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即求之于古代的典籍原之诉诸百姓耳目之实属于归纳的范围以至于没有区分直接经验中的真实与幻觉用之将言论用于政治实际相当于现在的验证方法三表法是一个完备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系统察类与明故形式规则的最早表述察类知故在论战中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保持意义的一贯从而避免把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的现象明故就是追问一个为什么以便探求问题的原因墨子体现了先秦思想逐渐走向知识理性的过程触及到推理问题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大取》类故理三表法和察类明故并未实现有机结合经验和理性的矛盾仍然存在三早期儒家早期儒家的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学的深化孔子创设儒家学派更重视的是道德践行重视于日常生活中随处指点为仁孔子很少谈到天道与人心问题他甚至把人道与天命看作是对立的早期儒家则开始为仁学建构形上学他们把仁学与天道性命贯通起来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的情性说性有善恶或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喜怒哀乐均为情在这里都被指为性这正是情生于性情作为人生而有之的一种本性当然也是内在于每个个人的只是它需要在接触外界受外物的牵引下才表现出来而已情是主体的物是外在的把主体性情归于天命禀赋天命与性情不再分立而是贯通具有浓重的自然主义色彩自然主义的精神追求在孔子那里也可以找到影迹孔子的仁就是以亲亲之情为起点情性说也是孔子思想的引申道始于情与长性者道道是从引导调适情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道之与情的关系以长养述之显见在那个时期情与理的关系并不像后来那样具有一种紧张性把对情与性的教与道归之于人而把情与性本身归于天就是说早期儒家甚至把情摆到更高的位置说明这些儒士既然固守着贵族精神的格调在信仰和理性之间在理智和情感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性自命出》视心出于教习此心无疑为后天的经验知识性的心这种心性说显然为后来的荀子所承接在子思孟子那里却非赋予先验意义《大学》《中庸》的性命观《大学》的修齐治平思想大学原指大人之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即新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就三纲追求至善这一点说本是自新就八目的指向来说包含身家国天下四个层级和修齐治平四个次第大本就是仁德格物就是以德为本儒家所说的致知并不是探索自然之物而是体悟社会之理圣人之道所以朱熹把致知称为名善之要其次修身也是以仁德为依归的最后天下止于至善也是由德来实现的君仁臣敬父慈子孝始终贯彻着以道德理想提升个人与转变社会的诚挚追求这就是由内圣开出外王的追求《中庸》致中和的体用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认可能够使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皆中节的内在本有的根底的中为性实即以善为性《性自命出》把情视为天性的时候转向了自然主义《中庸》把中中和中庸等价值信念视为天命之性的时候却使原来孔子那里属于道德理想的追求获得了存在论的支撑而进一步强化了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主自诚明是先验主义的路向《大学》讲格物致知是经验主义的路向所谓诚从字面上看是精诚纯正之义但《中庸》的作者却把它说成是贯通天人的绝对精神孔子不谈成物《中庸》以诚为贯通天与人内与外的合一之道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了孔子的仁学[英语格言] Better an open enemy than a false friend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四孟子把孔子提出的仁的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由不忍人之心论性善由性善论天与命孟子把孔子所谈及的不安之心概括为人皆有之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就使仁学得以立足于人之为人的自我内在精神心理的一种检视与反省的基础上如果说《大学》的贡献在于将内圣外王之道系统化《中庸》的贡献在于将人道与天道接通使人道获得客观的意义那么孟子则由于把仁注入人的内在精神结构中而从主体的方面加以深化了由本心论本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发为仁义礼智四德心性是先验的情是经验的从尽心知性到知天天只是借以显示主体内在本心本性的善的价值取向的先验性与绝对性的范畴他的形上学还是境界形上学孟子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学说仁义礼智的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以仁义为主仁推爱义敬长强调君臣之义智了解仁义的道理而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礼对仁义的内容通过一套仪式表现出来并使之具有典雅性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这是最切近的道路养吾浩然之气的崇高人格追求主要靠内心的培养但同时也不排除外界的磨练孟子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国理想由民惟邦本发展到民贵君轻这一思想传统实质上仍表现着氏族贵族政权构架的基本特色在这种权力架构下君与臣民的关系还保持着一种互相依存的亲和性得民得心的王道学说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如果先讲义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利益的追求就会纳入正确的轨道对老百姓则先利后义带有实用色彩统治者无法接受然而把精神价值置于人生追求的首位却成为此后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信念劳心劳力的分工主张一方面指劳动分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劳动成果交换的必要性孟子对现实政治的批判精神批判锋芒首先指向当时的暴政和暴君同时又指向各诸侯争霸而发动的战争还指向一批失去道德操守专为暴君发动战争出谋划策的士人庄子部分写得很糟国家图书馆发现了一批手稿据说是十世纪一位叫赫伯特?阿里拉夫斯基的巫师的手迹所以便请我来进行鉴定这方面的专家世界上只剩我一个了所有的理论全都是旗鼓相当不分轩轾的在各种理论中甚至还存在这样一种它主张一个人信仰什么他就会得到什么五庄子老子后道家思想沿两个方面展开一个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关切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一个以社会政治为中心最终落实为君人南面之术前者以杨朱庄子为代表杨子讲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太一生水》说对老子宇宙论的展开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老子的学说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太一生水说与老子宇宙论的差别1它提供了比老子更具体更系统的宇宙生成论2在尚气说之外提出尚水说3有一个术数的背景四时成岁的框架是古代术数的基本要素之一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即是后来术数中太一行九宫的雏形4与易学传统有相互影响的痕迹与《老子》相比得非常特别的特点1主张生成物对本源有一种反辅的作用2非常强调相反范畴之间的相反相成庄子的齐物论老子捕捉到事物的矛盾性许多时候会被转化为人生处世的一种智巧庄子暴露事物的矛盾是为了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引出万物一齐的齐物论经验知识的人为性主观性判认不同的认知主体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人之美与动物之美同一认知主体由于主观诉求的原因也会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朝三暮四。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1)“三皇”传说①三皇a.有巢氏有巢氏是至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①伏羲氏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1)五帝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①大规模战争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
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指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商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1)以氏族制为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陈亮、叶适的功利之学)【圣才出品】
第6章陈亮、叶适的功利之学一、概述1.浙东学派的分化吕祖谦和郑伯熊去世后,浙东学术派分裂为金华学派、四明学派、永康学派、永嘉学派四大部分。
永康、永嘉学派主功利之学;四明学派主心学;金华学派强调事功,与永康学趋近。
2.三学互动朱熹入浙任事,开始推动三学(朱子理学、陆氏心学、浙东功利之学)互动,三学互动以朱学为主动力量。
(1)分化瓦解甚至拉拢浙东诸学派,灌输程朱的理学思想,积极传播自己的学术主张;(2)抨击批判浙东诸学,如六劾唐仲友,在瓦解四明学者的同时批判杨简的心学,并与永康学者陈亮展开了天理人欲、义利王霸的学术争辩;(3)通过表彰吕祖谦诸位道友,招揽浙东学子。
3.陈亮、叶适的功利之学(1)陈亮、叶适①陈亮(公元1143~1194年)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浙江永康人,为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作有《龙川文集》。
②叶适(公元1150~1223年)字正则,世称水心先生,浙江永嘉人,为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作有《习学记言》《水心文集》《水心别集》。
(2)学术思想①陈亮既对不切实际的理学进行批判,又对二程表示相对的尊敬,对他们的学问曾用心体会;②叶适对理学的批判没有陈亮激烈,其所代表的永嘉学派是在程氏理学的规限内向事功方面发展,叶适之学不忘儒学之本,对王安石的新法与新学多次批判。
二、陈亮的事功思想及其与朱熹的学派论争1.事功与“道”“德”“理”(1)陈亮认为,国家的怯懦与贫弱都与理学有直接的关系,必须发展事功之学才能解救国家的危难、民众的疾苦,并把先圣的精神理想落实下来。
他为事功之学的理论开创做出了较大的贡献;(2)功利之学必然要主张即事以尽道,强调大道流行于日用之间,陈亮对道的阐发,实际上是对功用的倾斜;(3)陈亮认为理不是超然于物外的绝对体,万物并不由理分割而殊,理即物而在,他特别强调物对于理之存在的重要性。
个中要求的是由理向物、用的具体落实,要求实践、事功;(4)陈亮的事功之学强调事功即是“有德”“有理”,在具体的功用实践中表现理之一般。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
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
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
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
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
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黄宗羲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圣才】
第1章黄宗羲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一、批判专制政治的社会史观1.黄宗羲(1)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浙江余姚人。
黄宗羲一生著作宏富,主要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
(2)黄宗羲学识渊博,对天文、算术、经史百家及释道之书,无不研究。
他受学于刘宗周,承心学之绪,而明清巨变的反思也使其心学形成重大的转向,从而表现出由明向清、由心学向气学过渡的迹象。
最后,他由对宋明学术的系统梳理所形成重史学风气也深深地影响了清代史学,而他本人则成为浙东史学学派的开创者。
2.对封建专制的批判(1)黄宗羲从人的本性与国家起源的角度分析了君主的产生。
指出君主是适应天下人之需要而产生的,也应当以服务于天下人为自己的最高使命。
(2)黄宗羲分析现实的君民关系,认为君主之家天下,正是社会动乱、天下不治的总根源。
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就集中体现在对封建君主家天下的批判上。
(3)黄宗羲认为,天下与君主是主客关系,那么君臣之间也应当是平等的关系。
他们都必须服从于治理天下、服务天下这一大事。
从天下之忧乐出发规定君臣义务是他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基本出发点。
3.对未来社会的设计(1)法治黄宗羲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认为好的制度和法律超出个人的作用,说明他已经看到了人治社会的弊端,认为只有实行法制才能克服弊端。
(2)限制君权黄宗羲认为只有剥夺君主无条件的是非权,将其交给集中公议的学校才能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
学校的学官不能由政府委任,而必须由各级公众公议,才能使学校集中公议。
(3)改进科举制黄宗羲认为既要拓宽取士途径,尽可能吸取有用之才;同时还要增加荐举的比重,因为专门人才往往要从实际工作中选拔出来。
(4)社会改革①黄宗羲针对明末土地剧烈兼并的现实提出恢复井田,以缓解当时的现状;②黄宗羲针对明中叶以来工商阶层崛起的事实,主张“工商皆本”。
二、“盈天地皆心”与“盈天地间皆气”1.“盈天地皆心”黄宗羲对心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其“盈天地皆心”一说中,他不仅明确肯定“心即理”,而且认为仁义内在、与生俱来,求理即求所谓本心之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
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
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
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
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
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
第一编第一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才能得以永享太平。
由此,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把“德”与“治”相联系,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命”——“仁”——“德”——“治”四者的特征联系,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
第一节“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一、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天:1、指天帝,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主宰着2、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本原3、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命:一、天命:1、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命运2、自然的必要性3、先天自然的禀赋二、指凶吉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命”、“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性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根源。
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的,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就是君子的态度,孔子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主张(“道”)与“命”的关系?1、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
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2、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时的,偶然的。
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有终极支配意义的。
而且,暂时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磨炼,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而非坑害人的。
3、“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也是“命”、“天命”。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从“爱人”角度看,孔子的“仁”有如下特征:其一是“仁”的情感性,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其二是“仁”的普遍性,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推升,仁获得普遍意义;其三是“仁”的群族本位性,个人生存的意义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刘宗周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总结
一、意、念之辨
1.刘宗周
(1)刘宗周(公元1578~1604年),字起东,号念台,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因讲学山阴县城北蕺山,学者称为蕺山先生,自署蕺山长、克念子等。
(2)刘宗周汲取了周敦颐、二程、朱熹、王阳明、罗钦顺等人的思想精华,加以融会锻造,成一家之言。
他致力于矫治王学末流之弊,转阳明良知之学为慎独、诚意之论,将儒家的内圣之学、成德之教发展到极致;他本人则成为心学一系的殿军。
其著作有《刘子全书》。
2.“意”为心之本
(1)“意”的内涵与功能
意作为一种心理定向,具有向善的必然性,它是主体之心先验的善良意志。
意若为心之所发,则它乃是心之外在表现;意若为心之所存,则它就是心之内在规定,这样便获得了本体之义。
(2)“念”的涵义
“念”是“意”的对立范畴,指的是超出人的正当欲望的东西,因而刘宗周又将之规定为“心祟”。
意属未发的先验理性,念是基于情欲而生的偶发性念虑活动。
3.化念归思
(1)“念”乃心之余气,其因物而感,即非正常运作之气。
刘宗周希望立“意”之主宰以化除心之余气、浮气,培养浩然之气,以获得天理之正。
而要将不善之念归于善,要通
过“化念归心”或“化念归思”来实现。
(2)对于个体而言,化念归思是唯一合理的精神活动,化念的实质是归心、归思或归于善,化念与归思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二、慎独与诚意
1.以“独”为本体,以“慎独”为工夫
(1)慎独
①刘宗周的慎独论不仅是一种具体的道德修养方法,且可融摄心性学诸义,如天人性命说、本体工夫说、性情理欲说等都可在慎独学说中加以体现。
②刘宗周将“独”与“心”相联系,把独说成是“大本达道从此出”处,心之真凑泊处在“独”,慎独就是要“明人心本然之善”。
这表明刘宗周正式提出了“慎独”学说。
(2)独知
“独知”意味着主体人格能于此隐微之地无容瞒昧,无容假作,无容自欺。
这样一来,“独知”便具有了本体论意义。
(3)独体
“独体”是心体与性体的统一,是超越意义上的自我或主体,它既能泛应曲当,物来顺应,又丝毫不违背“天道”“天理”。
(4)本体与功夫
刘宗周主张本体与功夫的统一。
他认为“独”之本体就在“慎”的工夫之中,无“慎”的工夫就无“独”之本体,因而学问不在于说玄论虚,而在于日常用行,高明的本体就在日用之一言一行上表现出来。
2.“诚意”新说
(1)刘宗周晚年对阳明的辩难
①刘宗周认为王阳明将“意”字看坏,“知”字认粗;
②刘宗周认为王阳明解《大学》有误,最后的结论则是良知非“究意义”。
(2)王阳明与刘宗周对“意”的不同理解
①王阳明所诚之意是指意念,属经验层,而所致知知是良知,属超验层,如此便有致知以诚意而正物的“一条鞭”的工夫。
诚意在王阳明那里便是使现实感性意念接受良知之主宰,听命于良知的安排;
②刘宗周认为诚意是如“意”之本来面目,因为“意”对于刘宗周而言本身就是一个超验的范畴,“意”有善无恶,故能好善恶恶。
(3)刘宗周对“意”的创新
①刘宗周把良知摄归于“意”中,把良知规定为知善知恶,把意规定为好善恶恶。
②刘宗周认为,必须由良知转向诚意,“意为心之所存”,为一主宰之定向能力,则“意”便可将阳明随感随发、活跃不已的良知加以内敛约束。
他的真实用心是试图以邃密无疑的诚意论堵住王门后学的猖狂情识。
三、对心学、气学、理学的整合及其对黄宗羲的影响
1.对心学、气学、理学的整合
(1)刘宗周学说属心学系统,受到了王阳明学说的直接熏陶。
其与王阳明之分野,属于心学系统内部学术性格之差异。
王阳明倾向于良知之发用流行的自主性,而刘宗周在心性关系中较关注性体的客观超越意义和道德意志的定向性。
(2)刘宗周同时受到罗钦顺气学的影响。
他试图将气学思想贯彻到心性论上,以气释
心,以心摄性、摄理。
(3)刘宗周所处的时代要求他兼融不同系统的学问,认为朱子在工夫践履、下学上达方面值得学习,于是将朱子有关的修养工夫论融入自己的“慎独”学说中。
(4)刘宗周认为阴阳之理实是气机流行之道,理须在气中指点,在气中看出,理是气之理,气中即有理在。
刘宗周将形上之理移落至形下之气来彰显,其目的是为了凸显形上本体的客观性,这是刘宗周理气论最突出的特点。
2.对黄宗羲的影响
与刘宗周一样,黄宗羲建立了理气合一、心性合一、心理合一和“穷理者,穷心之万殊”的哲学体系。
黄宗羲在刘宗周关于“一与万”关系论述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一本万殊”说,并以此为贯穿整个哲学体系的基本线索,其涉猎领域更为宽泛、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