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泛论经学时代) 【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南北朝之玄学(上))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南北朝之玄学(上)) 【圣才出品】

第5章南北朝之玄学(上)一、玄学家与孔子1.玄学古代思想中,道家最重自然主义。

南北朝时,道家之学兴盛,称为玄学。

2.三玄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周易》。

3.玄学家袁粲、严植等人。

4.尊孔玄学玄学是指道家化的孔子之学,推尊孔子为最大圣人,以其学说为正统思想。

二、何晏、王弼及玄学家之经学1.何晏(1)简介曹魏玄学家,正始玄学的代表人物,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

(2)《道论》发挥《老子》“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思想,认为“夫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全焉。

”(3)《无名论》推崇自然,认为“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

2.王弼(1)简介曹魏玄学家,认为圣人有自然之情,但能“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主张“有生于无”。

(2)解《老子》①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认为“凡有皆始于无”。

②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认为“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3)解《周易》①注“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认为道为无,惟其为无,非事物,故能“无通也,无不由也”。

②注《易》,开以道家之学注经之风气。

3.孔子道家化玄学家之经学是指以道家之学说,释儒家之经典。

王弼《易》注开以道家之学注经之风。

(1)何晏集解《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认为“其于庶几每能虚中者,唯回怀道深远。

不虚心,不能知道”。

(2)沈居士注《论语》“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认为“导之以德,使物各得其性,则皆用心不矫其真,各体其情,则皆知耻而自正也”。

(3)孙绰注《论语》“六十而耳顺”,认为“朗然自玄悟,不复役而后得”。

(4)郭象注《论语》“颜渊死,子哭之恸”,认为“人哭亦哭,人恸亦恸,盖无情者,与物化也”。

(5)顾欢注《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认为“夫无欲于无欲者,圣人之常也;有欲于无欲者,贤人之分也”。

(6)太史叔明注《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认为“颜子上贤,体具而微则精也”。

三、阮籍、嵇康、刘伶1.阮籍(1)简介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尤好庄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中国哲学的背景)【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中国哲学的背景)【圣才出品】

第2章中国哲学的背景一、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

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

在中文里,有两个词语常常被用来表达“世界”,一个是“普天之下”,一个是“四海之内”。

二、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1.中国的农业经济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

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

俗语“男耕女织”最为直接地表现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特征。

2.中国社会经济思想中国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

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端,在中国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的理论和政策都重农轻商。

三、《上农》《上农》为《吕氏春秋》书中的一章,该书认为农业和商业相比,不仅农业对国家更重要,而且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比商人的生活方式高尚,这就是为什么要以农业为上。

四、“反者道之动”1.概念儒道两家共同的一种理论思想,就是都注意到,无论在自然和人生的领域里,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朝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

借用黑格尔的哲学术语,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

这是哲学思想的一个主题,也是儒家阐发《易经》时的一个主题。

2.影响(1)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深信这个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即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失望。

(2)这个理论还对儒家和道家都主张的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

“不为已甚”“毋太过”成为儒道两家共同的格言。

五、对自然的理想化(道家)道家对农民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加以理论化,道家从这一点出发,谴责文明,鼓吹返朴归真;把儿童的天真烂漫理想化,鄙视知识。

道家把农民对自然地爱慕发挥到淋漓尽致,同时把属于自然和属于人的东西严格区分:一个是自然的,另一个是人为的。

自然令人快乐,人为给人痛苦。

道家这种思想最后发展到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与宇宙合一。

六、家族制度1.背景农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无法挪动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韩非子)【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韩非子)【圣才出品】

第14章韩非子一、概述西周封建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礼和刑。

1.礼礼包括仪文、礼节、举止行为的规定以及社会习俗所构成的不成文法,它的应用范围只限贵族,称为“君子”。

2.刑刑即惩罚,它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即“庶人”,又称“小人”。

二、法家的社会背景1.西周封建社会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和联姻关系把天子、诸侯和大夫联结在一起。

贵族实行个人统治,靠刑罚来迫使庶民服从。

各种社会关系主要是靠个人接触和个人关系来维持的。

2.西周封建社会制度瓦解后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变化(1)社会各阶层原有的僵硬界限逐渐被打破。

公侯君子和庶民小人的社会分野逐渐模糊。

(2)大国用侵略、兼并的手法,扩大统治的领土。

各国都需要集中权力,强化国家的统治,使政府的结构和行使职权都日益复杂化。

(3)在这种形势下,有少数懂得现实政治的谋士便为君王公侯出谋划策,告诉统治者怎样统治广大的封地、怎样把权力集中到统治者的手里,他们鼓吹的统治方略及其理论根据构成了法家的思想主张。

三、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1.法家三派(1)第一派以慎到为首,慎到和孟子是同时代人,他主张在政治和治国方术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

(2)第二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即政治权术。

(3)第三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即法律和规章制度。

2.韩非子韩非子,韩国公子,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四、法家的历史哲学1.儒、墨、道三家的历史退化观儒、墨、道三家的哲学家在历史观上都认为: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在过去,而不在将来。

自古代的“黄金时代”以来,历史是在日渐退化。

因此,人的拯救不在于创立新的,而要靠退回到古代去。

2.法家的历史哲学(1)法家认为每个时代的变化,都有它不得不变的原因,因此只能现实地对待世界。

(2)韩非子认为,由全新的情况产生的新问题,只能用新的方法解决,只有蠢人才看不到事实的变化,而这类蠢人是的确存在的。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篇一:《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

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

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

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

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

”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

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

哲学在中国能够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在对哲学与宗教作了一番深析后,冯友兰老先生随后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

他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出世的哲学,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是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实用而不肤浅。

这些在人们看来都是对立的反命题,而将这些反命题统一起来就是中国哲学所追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

冯友兰老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求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朱 子)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朱 子) 【圣才出品】

第13章朱子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理学集大成者。

宁宗庆元六年卒,年七十一。

一、理、太极1.形上学朱子的形上学以周濂溪《太极图说》为骨干,以邵雍之数、横渠之气、程氏弟兄形上形下及理气之分相融合。

故朱子之学,可谓集道学家之大成。

2.理(1)无理则无物。

(2)天然之物各有其理,人为之物也各有其理。

(3)理在物先。

3.太极(1)事物之理就是事物最完全的形式,就是事物最高的标准。

(2)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和,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标准。

(3)太极之中,万理毕具。

(4)太极永久是有,太极无方所,无形体,无地位可顿放,无动静。

(5)一切事物,除其自然之理外,都具有太极。

太极在一切物中。

二、气1.气形而上世界中只有理,形而下世界的构成有赖于气。

2.理与气(1)世界是“无形迹”的“净洁空阔的世界”,理在其中,“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

形而下世界为气所创造,气的创造依据于理。

(2)理在具体事物之中,具体事物由气所创造。

(3)依事实言,有理即有气;依逻辑言,理在气先。

理是超时空不变者,气在时空中可以变化。

三、天地人物之生成1.阴阳二气太极中有动静之理。

气之动者,流行而为阳气;气之静者,凝聚而为阴气。

2.天地人物之生成(1)阳变阴合,生水、火、木、金、土。

阴阳是气,生五行之质,天地生物,五行为先。

(2)阴阳为气,五行为质。

气之清者为气,浊者为质。

气之清者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

(3)天地生物,先轻清,后重浊。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土在最后。

(4)形而下世界中,每类生物之生都先“气化”后“形生”。

四、人物之性1.人物之性理与气合成为具体的个人。

气中之理就是性,人与物都有性。

一物之性,即一物之理。

2.理无不善、气有清浊(1)理至善,因为被气所累而不能完全。

(2)人有得气之清者,有得气之浊者。

气清明者为圣人,昏浊者为愚人。

(3)性不是具体事物,性无不善。

情是具体的世界中的事物,须从心上发出。

性是气中之理,心统性情。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1-4章)【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中国哲学的精神一、哲学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1.哲学的概念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

反思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

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

2.宗教与哲学(1)宗教也和人生相关联。

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

(2)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是充满哲学意味的。

(3)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

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3.关于中国哲学(1)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我所说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2)中国哲学传统对于“学”和“道”是有所区别的。

“学”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增长正面知识,“道”则是心灵的提高。

哲学是在后一个范畴之中的。

二、中国哲学的问题和它的精神1.两种对立的哲学就做人来说,最高成就是什么呢?按中国哲学说,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成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

(1)“出世”的哲学一个圣人要想取得最高的成就,必须抛弃社会。

甚至抛弃生命。

唯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的解脱。

(2)“入世”的哲学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

这种哲学只谈道德价值,因此对于超越道德的价值觉得无从谈起,也不愿去探讨。

(3)评价①站在入世哲学的立场上,出世的哲学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因而是消极的。

②从出世哲学的立场看,入世哲学过于实际,也因而过于肤浅;它诚然积极,但是像一个走错了路的人,走得越快,在歧途上就走得越远。

2.中国哲学是否是“入世的哲学”(1)从表面看,这种看法不能认为就是错的,因为持这种见解的人认为,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关注政治和伦理道德。

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关心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关心他的来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隋唐之佛学(上))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隋唐之佛学(上)) 【圣才出品】

第8章隋唐之佛学(上)一、吉藏之二谛义1.吉藏隋、唐时僧人,俗姓安,本安息人。

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后迁金陵。

七岁从道朗法师出家。

唐高祖武德六年卒,年七十五。

吉藏曾住会稽嘉祥寺,世称嘉祥大师。

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制疏,对三宗论贡献巨大。

2.二谛义(1)有为世谛、无为真谛;(2)有无二为世谛、非有非无为真谛;(3)二与不二为世谛、非二非不二为真谛。

(4)释名中,明二种二谛,即教二谛和于二谛,以随名释、因缘释、显道释、无方释四种解之。

3.评述吉藏注重在三重二谛皆须废,此为大乘空宗之说。

此宗之形上学虽与道家异,然其所说实相一切皆非之意,颇与老子言道常无名,庄子主张不知无言之意,在表面上有相同处。

故亦为中国一部分人所喜。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1.玄奘玄奘,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人。

年十三岁出家。

于唐太宗贞观三年赴印度求法,时年二十六岁,至贞观十九年归长安。

回国后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是佛学之忠实的介绍者。

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2.唯识教双离空有(1)教义①众生皆有我法二执。

我执者,执“我”,为实有;法执者,执“法”,即诸事物,为实有。

②所谓“我”“法”,“但有假立,非实有性”。

所谓“我”及“法”之诸现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

(2)目的即欲破此二执,显示二空。

二空者,我空法空。

3.识之四分(1)漏者烦恼之异名。

带有烦恼之识,即有漏识。

“识谓了别。

”故“有漏识自体生时”,必了别其所了别,必有能了别及所了别。

能了别即能缘,所了别即其能缘之对象,即所缘。

因有能缘,故有所缘。

所缘亦识所变。

(2)相分见分所依之识之自体对于其自己之知识,名自证分。

自证分即识之自觉。

其自觉之自觉,则第四证自证分。

(3)识能变“我”“法”诸相,“变谓识体转似二分”。

二分即相分、见分。

“依斯二分,施设我法”,此施设即是假施设。

(4)外境非如识之有,内识非如境之无,此所谓离二边,契中道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两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两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 【圣才出品】

第3章两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一、纬与谶1.纬(1)概念“纬”是相对于“经”来讲的。

“纬”是“经”的支流,衍及到“经”的旁义。

(2)出现时间西汉中叶以后,就有纬书开始出现。

2.谶“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神秘的隐语,古人借此用以预决吉凶祸福。

3.谶与纬的异同(1)相同点①纬书中一些荒诞的部分,实际和“谶”很类似。

②两者都是在相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2)不同点①“纬”是经的支流,它是从经里面产生出来的。

经学家以阴阳家的学说来解释儒家的经典,所形成的新的理论体系,称为“纬”。

②“谶”是隐语,用来预判吉凶祸福,具有神秘主义和迷信色彩。

二、象数之学1.象数(1)概念象数之学是指纬书如《易》纬中的《易》理的学问,注重于对宇宙及其中各方面之事物,作出有系统的解释。

尤其注重“数”“象”。

宋代儒者称之为象数之学。

(2)发展象数之学,发达于汉,而大成于宋。

(3)争论①先秦两汉:认为先有物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②宋代以后:以为先有数,后有象,最后有物。

2.毕达哥拉斯学派(1)概念毕达哥拉斯学派又称“南意大利学派”,是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于一体的组织。

(2)各派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认识①亚里士多德的认识a.以数目为第一原理,为生存的物之质因,且为其改变与永久形状之形式。

b.数目之原质即奇偶:奇为有限,偶为无限。

他们以为“一”自此二者出,从一生出一切数目,全宇宙都是数目。

②亚历山大的认识a.一为一切物之始。

自一生不定的二,二属于一。

b.一为二之原因。

自一及不定的二生数。

c.自数生象。

自象生构成面积之线。

自线生立体。

自立体生可见之物。

d.可见之物中有四原质:水、火、风、地。

e.认为毕达哥拉斯派学者常以小石排为各种形式的程序,与以数入象者同。

3.象数之学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思想的相通之处(1)《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毕氏学派,亦以为一生二。

(2)毕氏学派所说有限无限等之十项分对,则可见有限即中国《易》学所谓之阳,无限即中国《易》学所谓之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陆象山、王阳明及明代之心学)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陆象山、王阳明及明代之心学) 【圣才出品】

第14章陆象山、王阳明及明代之心学一、陆象山1.简介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抚州金溪人。

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卒于宋光宗绍熙三年。

心学创始人,代表性思想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思想(1)“先立乎其大者”,即先知道即吾心,吾心就是道。

道外无事,事外无道。

(2)人心本是宇宙全体,普通人常有所蔽。

(3)吾人为学,要去心之蔽、复其本体。

(4)以任其自然的态度对待心,心就能应物不穷。

二、杨慈湖1.简介杨慈湖,字敬仲,慈溪人,宋理宗宝庆二年卒,年八十六。

南宋心学代表人物,继承和发扬陆九渊的心学思想,著有《象山行状》《己易》。

2.思想(1)宇宙万物都是心中之物,都与我为一体。

(2)只任本心之自然,无不得当而合宜。

三、朱陆异同1.异(1)名称朱子之学称为理学,象山之学称为心学。

(2)理①朱子言性即理,朱子认为心是理与气合而生的具体物,与抽象之理不在同一世界。

心中之理,就是性。

②象山言心即理,反对朱子的心与性的区别。

(3)实在①朱子认为的实在,有二个世界,一个不在时空,一个在时空。

②象山认为的实在,只有一个世界,其在时空。

只有一世界,与心为一体。

2.同象山认为的心与朱子认为的心相同,心就是理。

四、朱子以后之理学1.官方思想(1)儒学衰微的趋势在两宋时期有明显转变,儒士们借助佛、道思想来建构儒学的宇宙观。

朱熹理学是儒、释、道三种思想融汇的产物。

(2)南宋理宗朝,朱熹被列入孔庙配享。

(3)宋末开始,朱熹的著作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参考教材。

朱熹的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2.道学一脉(1)陆王心学虽与朱子理学形成对峙之势,但势力远不及朱子理学。

(2)朱子理学,又称道学,有胡居仁、陈献章等后学。

(3)宋元是理学最盛时代,明代是心学最盛时代。

五、陈白沙与湛甘泉1.陈白沙陈献章,广东新会之白沙理人,世称白沙先生,卒于明孝宗弘治十三年。

其学初宗朱学,后宗陆学。

2.湛甘泉湛若水,号甘泉,广东增城人,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圣才出品】

第2章董仲舒与今文经学一、阴阳家与今文经学家1.阴阳家(1)思想阴阳家注意于“天人之际”,以为“天道”人事,互相影响,并加以推衍,将此等宗教的思想加以理论化。

(2)流变①阴阳家,于其成“家”之时,即似有与一部分儒家混合之趋势。

②到了秦汉之际,阴阳家之言几乎完全混入到儒家之中。

2.今文经学西汉经师,皆采阴阳家之言以说经。

所谓今文家之经学,此其特色也。

当时阴阳家之空气,弥漫于一般人之思想中。

“天道”人事,互相影响;西汉人深信此理。

故汉儒多言灾异。

君主亦多遇灾而惧。

三公之职,除治政事外,尚须“调和阴阳”。

二、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1.阴阳家的宇宙间架阴阳家以五行、四方、四时、五音、十二月、十二律、天干、地支及数目等互相配合,以立一宇宙间架。

又以阴阳流行于其间,使此间架活动变化,而生万物。

2.阴阳家的宇宙间架图图2-1 阴阳家的宇宙间架三、董仲舒在西汉儒者中之地位1.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也。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

2.董仲舒的地位(1)董仲舒充分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的思想趋向。

(2)《汉书》认为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四、元、天、阴阳、五行1.天董仲舒认为天有时系指物质之天,有时系指有智力有意志之自然。

但董仲舒所说之天,实有智力有意志,而却非一有人格之上帝,故此谓之为自然也。

2.元董仲舒言万物皆有所始,其所始谓之元。

元在天地之天之前,有智力有意志之自然,是否亦有所始,是否亦始于元,董仲舒未详言。

3.阴阳董仲舒认为阴阳为两种物质的气,但一般阴阳家包括董仲舒在很多时候所提及的阴阳,并不是这些有物质的。

4.五行董仲舒提出五行相生、相胜,五行之次序,为木火土金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第一生第二,第二生第三,第三生第四,第四生第五。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 【圣才出品】

第7章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一、中国佛学与中国人之思想倾向1.中国佛学南北朝时,佛教思想有系统地输入中国,引起了思想界的大变动。

自此以后,以至宋初,中国之第一流思想家,皆为佛学家。

佛学本为印度之产物,但中国人讲之,多将其加入中国人思想之倾向,以使成为中国之佛学。

2.中国人之思想倾向(1)佛学中派别虽多,然其大体之倾向,则在于说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2)“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净”,是佛教中之三法印。

涅槃译为圆寂,佛之最高境界,乃永寂不动者。

中国人讲佛学者,多以为佛之境界并非永寂不动。

佛之净心,亦“繁心大用”,虽“不为世染”,而亦“不为寂滞”。

所谓“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3)印度社会中,阶级之分甚严。

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佛,但中国人多以为人人皆有佛性。

二、佛家与道家南北朝时期,道学极盛。

当时谈玄之士多觉老庄及佛学本无二致,故当时多有以庄学讲佛学者。

当时多用外典中之义理,比附佛经中之义理。

而“外典”中所可引以比附佛经者,当以老庄之书为最,讲佛经时,亦常以当时所谓“三玄”中之言比附之。

三、“六家七宗”1.空有问题有无,空有,是老庄及佛学所共有之问题,也是南北朝以后佛学家所讨论最多的为题。

当时人对于此问题的讨论,主要有六家七宗。

2.六家七宗梁释宝唱作《续法论》云:宋释昙济作《六家七宗论》,论有六家,分成七宗。

一本无宗,二本无异宗,三即色宗,四心无宗,五识含宗,六幻化宗,七缘会宗。

今此言六家者,于七宗中除本无异宗也。

(1)无异宗①道安道安为晋代一大佛教领袖。

本在襄阳,为秦军所获,后居长安。

秦主苻坚,极尊礼之。

“安既笃好经典,志在宣法,所请外国沙门,……译出众经百余万言。

”晋太元十年卒,年七十二。

②《性空论》元康谓道安作《性空论》。

本文今不传。

据吉藏所说,道安之《性空论》,即“一切诸法,本性空寂”之义。

此本无宗也。

(2)本无异宗僧肇《不真空论》所破本无义,元康《肇论疏》以为即法汰之说,即本无异宗。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周濂溪、邵康节)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周濂溪、邵康节) 【圣才出品】

第11章周濂溪、邵康节一、周濂溪1.简介周濂溪,名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年五十七。

著有《太极图》等。

2.《太极图说》(1)思想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2)来源①此图并非全根据于《易》。

②道藏中之《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图》中有太极先天之图,与周濂溪的太极图略同。

③周濂溪太极图中第二图取《参同契》水火匡廓图,第三图取《参同契》三五至精图。

3.《太极图说》与《通书》(1)太极阴阳五行①《太极图说》认为太极一动一静,可以同时而有。

《通书》认为“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②《太极图说》认为五行是“五气”,《通书》认为阴阳是“二气”。

(2)人性本善①《太极图说》认为人是万物之灵,禀太极之理,具五行之性,人性本善。

②《通书》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

(3)圣人之道①《太极图说》认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②《通书》认为“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

”二、邵康节1.简介邵雍,字尧夫,范阳人。

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之上,遂为河南人。

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

熙宁时年卒,年六十七。

元祐中,赐谥康节。

2.太极与八卦(1)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

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

动之始则阳生焉。

(2)太极既分,两仪立矣。

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

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

(3)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

于是八卦成矣。

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

3.先天图与六十四卦圆图方位图(1)先天图①将经世衍易图横排之八卦,自中间断之,复将此两半各折成半圆,更将此两半圆,合为一圆,即得先天八卦方位图,或名先天图。

②所以名为先天图者,因此图所表之八卦方位,与《说卦》所说不同。

故康节以此为伏羲之先天八卦,而以《说卦》所说之八卦方位,为文王之后天八卦。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论)【圣才出品】第12章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论⼀、六种术数1.⽅术先秦的阴阳家源⾃古代的⽅术,⾏⽅术的即是术⼠。

《汉书·艺⽂志》根据刘歆《七略·术数略》,把⽅术分为六类。

2.术数的分类(1)天⽂“天⽂者,序⼆⼗⼋宿,步五星⽇⽉,以纪吉凶之象。

”(2)历谱“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之节,会⽇⽉五星之⾠,以考寒暑杀⽣之实。

”(3)五⾏“其法亦起五德(⾦⽊⽔⽕⼟,谓之五德)终始,推其极则⽆不⾄。

”(4)蓍龟①由巫史取蓍草,每两株为⼀份,最后所剩,⾮奇数即偶数。

如是六次,得出每三个⼀组的组合,再查《易经》卦象、⽘象,据以判断所问事项吉凶,称为“筮”。

②在龟甲或平⾻上钻⼀洞,放在⽕上烤,⼩洞四周受热后出现裂纹。

管占⼘的巫史据以判断所问事项吉凶。

称作“⼘”。

(5)杂占(6)形法包括相⾯术和后来所称的“风⽔”。

3.“⽅⼠”的由来周朝初年封建制全盛时期,每个贵族都有世袭的术⼠。

贵族有任何重要⾏动之前,必先问⼘。

随封建制的逐渐没落,这些贵族世家的术⼠渐渐失去地位,散落社会,但继续以⽅术为⽣。

这是“⽅⼠”的由来。

4.术数或法术的作⽤(1)术数或法术本是来⾃迷信,但它们往往是古代科学的萌芽。

(2)⽅术和科学都试图以积极态度解释⾃然现象,使⼈得以征服⾃然,使⾃然为⼈所⽤。

(3)⽅术对超⾃然⼒量不再迷信后,它便开始试图解释⾃然现象,从⽽向科学转变。

⼈类最初对⾃然⼒量的观念尽管⼗分原始简单,但它终究是科学的开始。

5.理解宇宙的两种思想路线(1)以阴阳家为代表的思想路线。

(2)由⼀些佚名的儒家,以“易传”(注释)的⽅式,写在《易经》正⽂的后⾯。

(3)这两种思想似乎各⾃独⽴地发展。

《洪范》和《⽉令》,注重五⾏,⽽不曾提及阴阳;在“易传”⾥则谈及阴阳的地⽅很多,⽽不提五⾏。

后来,这两条思想路线渐渐融会在⼀起。

⼆、《洪范》所描述的五⾏1.五⾏的含义五⾏的本义是五种动因、五种活动。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隋唐之佛学(下))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隋唐之佛学(下)) 【圣才出品】

第9章隋唐之佛学(下)一、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1.天台宗智顗为陈隋间佛学之大师,世称智者大师。

智顗居天台山,故此派世称为天台宗。

此宗以《法华经》为本经,故世又称为法华宗。

此宗以慧文为第一祖,慧思为第二祖,智顗为第三祖。

2.真如、如来藏(1)名称宇宙之全体,即是一心,此心名为真如,又称为如来藏。

(2)教义①此心“体具染净二性之用,能生世间出世间法”,一切诸法,凡所有者,其性皆“藏”于此心中,故此心有“藏”之名。

②此心虽“包含染净二性,及染净二事”,所藏虽多,而却能“无所妨碍”。

③每一法性,即是如来藏全体。

每一部分即是整个的全体。

3.三性(1)三性真实性、依他性、分别性。

(2)内涵①真心中含有染性。

染性为染事。

染事即具体的事物。

②明三性即明染业之所由起。

三性即真实性、依他性及分别性。

③染浊依他性,及染浊分别性,即现象世界所由起。

④现象世界之本身为依他性。

然推其根本,则即心之真实性所现。

4.共相识与不共相识(1)区别:众生同业所现之事物,均能见之,受用之。

其别业所现,则只其自己能用之,他人不能用之。

(2)原因:一种之行为,能引其同类之性,使现为事。

故一种之行为愈多,则其所引起同类之性亦愈多。

故“一一凡圣,造业不同”,所得之报亦异。

5.万法互摄(1)现象世界中各个事物,即所谓事者,虽万有不同,而皆可圆融互摄。

(2)事以性为体,每一性皆如来藏全体,故每一事亦是如来藏全体所现也。

(3)就空间言,大小可以体融相摄;就时间言,长短可以体融相摄。

(4)每一现象,皆为真心全体所现,与外道真心遍一切处之说不同。

6.止观(1)欲脱离苦海,须修行。

(2)所谓除“真实性”者,即不以依他分别二性之无为真如性。

(3)涅槃境界。

然诸佛为利他起见,亦可复起现象世界,复人生死以化度众生。

前者为止门作用,后者为观门作用。

7.诸佛染性(1)一一诸佛,心体依熏,作涅槃时,而不妨体有染性之用。

(2)净染二性俱是不改之性,非习成者。

故众生虽依染性现染事,而其净性完全不坏。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圣才出品】

第24章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一、概述进入北宋到公元11世纪下半叶,更新的儒家分成两个不同的学派,分别以周敦颐的两个学生,程颢、程颐两兄弟为创始人,他们被称为“二程”。

1.程颐程颐(1033~1108年)号伊川,世称“伊川先生”,他创立了自己的学派,由朱熹(1130~1200年)集大成,史称“程朱学派”或“理学”。

2.程颢程颢(1032~1085年),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他创了另一个学派,由陆象山(1139~1193年)和王守仁(号阳明,1472~1528年)完成,史称“陆王学派”或“心学”。

二、程颢对“仁”的认识1.程颢哲学的中心程颢十分称许张载的《西铭》,因为它所揭示的“万物一体”这个主题也是程颢的哲学中心。

(1)“仁”的主要特性是人达到视自己与万物一体。

(2)做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懂得万物一体的道理,并且真诚用心去做,不矫揉造作。

2.程颢的“仁”程颢对“仁”的诠释带有更多形而上学的意味,即“天地之大德曰生”。

(1)这里的“生”字,可以理解为“产生”,也可以理解为“赋予生命”。

(2)在程颢和其他新的儒家的思想里,“生”的含义主要是“生命”或“赋予生命”。

他们认为,万物本性天然是向着生命,这便是天地之仁。

3.程颢的哲学主张(1)在程颢看来,万物之间有一种形而上的内在联系。

孟子所称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正是表现出人和万物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

(2)人们的“不忍人之心”往往被私心或欲望所蔽,使人丢失了原有的与万物一体的意识。

(3)人所需要的是记起自己与万物原是一体,真诚用心地照着去做,这将使人逐渐恢复与万物一体的意识。

三、程朱的“理”的观念的来源程朱“理”的观念直接来自“易传”。

1.道家、“易传”所讲的“道”(1)道家所讲的“道”是宇宙万物所由出的“太一”。

(2)“易传”所讲的“道”是宇宙万物中每一类事物内含的原理。

程颐和朱熹正是从“易传”所讲的“道”,发展出他们所讲的“理”。

2.直接启发(1)张载“气”的观念对程朱的启发①张载用“气”的聚散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消灭,但这一理论无法解释万物为什么分成不同的门类。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古文经学与扬雄、王充)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古文经学与扬雄、王充) 【圣才出品】

第4章古文经学与扬雄、王充一、“古学”与刘歆1.“古学”(1)在西汉之时,即有一部分人不满于以阴阳家学说说经之经学家,遂另立一种经学。

(2)“古学”是指古文家的经学。

其说经不用纬书谶书及其他阴阳家之言,一扫当时“非常可怪之论”,使孔子反于其“师”的地位。

2.刘歆对“古学”的发展(1)刘歆是提倡“古学”最显著的一人。

“古学”初起时,只在民间。

而刘歆以其当时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地位,出死力为“古学”奋斗,是“古学”的领袖。

(2)刘歆所作的《七略》,综论上古学术的源流派别,不杂“非常可怪”之论,依据古文经学家的见解进行的阐述,在当时实为一部革命的著作。

二、扬雄从哲学史上看,扬雄、王充的思想可见两汉、魏晋两时代间思想转变的轨迹。

1.扬雄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

2.《太玄》(1)“以三起”《太玄》认为玄是宇宙的最高原理,万物的发生运动,与其间的秩序,都是玄作用的结果。

玄分为三方,三方又分为九州,九州又分为二十七部,二十七部又分为八十一家。

此所谓“方州部家,三位疏成”也,所谓“以三起”也。

(2)“八十一首,岁事咸贞”扬雄《太玄》亦以其八十一首分配于一岁之四时中,以见“八十一首,岁事咸贞”之盛。

就人之行事言之,一事亦可分为九段。

(3)评价这些都是“老易”的学说,扬雄只是把它以书的形式著述立说。

最终未能完全摆脱阴阳家的见解。

3.《法言》(1)对各家学说的见解扬雄的学说以儒家为主,以孔子为宗。

《法言》中论及了《老子》,儒家外别家之学圣人之书等。

他认为,圣人留存下来的《易》《书》《礼》《诗》《春秋》诸经,应该成为后人立言的标准。

而阴阳家之说,扬雄以为不合于圣人。

阴阳家的言论都是“巫鼓”之说。

当时迷信盛行,扬雄的言论起到了摧陷廓清的作用。

(2)对人性的见解扬雄对人性有独到的见解,“人之性也善恶混。

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与孟子不同,但是他很推崇孟子。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西方哲学的传入)【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西方哲学的传入)【圣才出品】

第27章西方哲学的传入一、反对更新的儒学的思潮1.对朱熹和王守仁哲学的误解和误用(1)对朱熹哲学的误解和误用①朱熹的主张人应当由“格物”入手,从中求得永恒之理,即法则。

②朱熹深信古圣先贤的言论就是永恒之理。

在他的思想中,有一种权威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成分,这个学派的思想被后来的统治者树立为官方的正统思想,更加重了它的权威主义和保守主义色彩。

(2)对王守仁哲学的误解和误用①王守仁所主张人凭直觉会立刻知道自己的意志或思想是对还是错。

它能告诉人的是应当做的事,却不能告诉人怎样去做。

他认为,在具体情况下,要想知道怎么做,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研究行动的具体办法。

②后来王守仁的追随者们似乎相信,直觉可以把样样事情都告诉人,包括“知道怎么干”。

这便走到了荒谬的地步,陆王学派的追随者们也因此而吃了苦头。

2.对更新的儒学的批判(1)批判①批判更新的儒学在禅宗和道教的影响下,都曲解了孔子的思想,把儒家思想原有的实践方面丢失殆尽。

②在反对更新儒学的人看来,更新的儒学比佛教、道教的思想更为有害,因为它貌似原来的儒学,从而更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2)评价从哲学本身说,这种指责并无意义。

更新的儒学是儒学、佛学和道家思想(经过禅学)、道教思想的融合。

从中国哲学史的观点看,这种思想融合是一种发展,因此是得而不是失。

3.“汉学”清朝的学者提倡“汉学”,就是以汉代的经书注疏为论学依据。

(1)提倡“汉学”的原因他们认为西汉离孔子的时代较近,而且当时佛学还未传入中国,因此汉代注释的儒家经典,自然更符合孔子的原意。

(2)“宋学”清代学者对遭到宋明两代新的儒家忽视的汉代学者著述十分重视,把这种研究称为“汉学”;而把更新的儒学称为“宋学”,因为更新的儒学及其主要流派都兴起于宋朝。

(3)汉学兴起的意义①由于汉学家重视古代文献的研究,清代学者在古书校勘、古文字学、历史语言学等方面,做出了成绩。

这是清代文化史上的巨大成就。

②就哲学来说,清代汉学家的思想成就比较逊色,但是在文化上,清儒使人们看到古代文化的广阔视野,起了打开人们眼界的作用。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圣才出品】

第28章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一、哲学家和哲学史家1.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1)冯友兰曾写了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是当代中国哲学精神的表现,在其中他运用清代儒家对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校勘考订的成果,并运用分析方法来澄清这些古代哲学家的思想。

(2)从历史家的眼光来看,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

这是因为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本来或者并不像现代诠释者所看到的那么清楚。

2.哲学家(1)从纯哲学家的角度看,把过去哲学家的思想予以澄清,并把这些思想引申到它们的逻辑结论,从中表明它们是正确或是谬误,比仅仅弄清楚他们的原意当然要有趣得多,也重要得多。

(2)这样做包含着“从旧到新”、从传统到现代的思想发展过程。

这种发展是上述时代精神的又一阶段。

这样做已经超出了一个历史家的学术工作范围,而进入一个哲学家的创作范围了。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哲学耕耘1.北大和清华各自的哲学传统和重点(1)北大以历史研究和它的学术水平著称,哲学上倾向于观念论,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

是康德和黑格尔派;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则是陆王学派。

(2)清华则倾向于使用逻辑分析来研究哲学问题,反映了实在论哲学的趋势,如果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它是柏拉图派;如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它属于程朱学派。

2.抗日战争时期的哲学耕耘(1)汤用彤教授写完了《中国佛教史》的第一部分,金岳霖教授完成了他的《原道》,冯友兰完成了《新理学》。

(2)后来冯友兰在昆明继续写了几本书:《新事论》(《中国走向自由之路》)、《新世训》《新原人》(《人性新论》)、《新原道》(《中国哲学的精神》和《新知言》(《形而上学方法新论》)。

3.《新理学》(1)“某个事物存在着”程朱学派,以至道家,都从这句话演绎出他们的全部形而上学思想和概念。

从“某个事物存在着”推演出“理”和“气”的观念并不困难,其他观念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演绎出来。

(2)对程朱学派权威主义和保守主义因素的消解①冯友兰认为,形而上学能够使人知道“理”的存在,但不能使人从中知道每一事物的具体的理。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南北朝之玄学(下)) 【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复习笔记 (南北朝之玄学(下)) 【圣才出品】

第6章南北朝之玄学(下)一、向秀与郭象1.向秀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也。

雅好老庄之学。

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方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

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

2.郭象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

自注《秋水》《至乐》二篇。

3.《庄子注》郭象之《庄子注》,为一极有价值之著作。

此注不但能引申发挥《庄子》书中之思想,且亦自有若干新见解。

故此注实乃一独立的著作,道家哲学中一重要典籍也。

二、“独化”1.“无”(1)《庄子注》则直谓“无”即是数学上之零。

万物之所以如此如此,正因其自然即是这般,即“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

(2)《庄子注》之所以主张“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者,因无论吾人之知识若何扩大,吾人若尽问所以生物之原因,吾人最后总须立一“块然而自生”者,名之或为上帝、或为道、或为原子、或为电子。

2.独化事物终究是“无故而自尔”,所以《庄子注》说“物之自尔”。

他认为物皆自然而然,更无所待。

此名为“独化”。

“造物无主,而物各自造”,即“独化之理”也。

三、宇宙间事物之关系《庄子注》,事物之间有关系而且有必要的关系。

1.宇宙间之关系宇宙间之任何事物,皆与其间之他任何事物有关系。

《庄子注》:“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

故天地万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也。

”2.人事中之关系在人事中,“治”“乱”之代谢,是自然的、必然的;“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在此种整个的情形之下,必有某情形、某事物发生,此是必然。

但吾人不能指某情形、某事物,是某情形、某事物的原因,此是独化。

四、天然及人事之变化《庄子注》以为宇宙间各事物是常变的。

《庄子注》言有只是有,是就宇宙之全体言;言万物是常变的,是就宇宙间之各个事物而言。

1.社会常变社会亦常在变迁之中。

社会中之制度,皆所以为一时之用,时过即有弊而成为废物。

社会因必然之势而变,变则旧办法、旧制度即为“丑”、为“妖”。

若时变而仍执持“丑”“妖”,则即是不能顺自然,即是“矫效”,即是“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笔记《中国哲学史》笔记第一篇子学时代第一章绪论一、哲学之内容二、哲学之方法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1.中国哲学家之哲学,比西洋以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

但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

1)“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立德;外王:立功。

立言乃为最后不得已而为之。

3)中国古代由于竹简夯重,著述立言务求简短,往往仅写结论,后人虽不受此限,但亦因仍不改。

2.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不重视人之有什么。

更重视内在圣人,不重视外在知识。

3.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4.中国哲学家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六、哲学之统一七、哲学与哲学家八、历史与哲学史二者相互影响九、历史与写的历史两回事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十一、历史是进步的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1.子学时代之开始1.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初具规模。

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而从文哉,呜呼,吾从周”在孔子眼中,周朝的典章制度,实可以“上既往圣,下开来学”。

2.孔子之前,尚无私人著书立著之事。

从前贵族统治,他们是有知识的人,有想法直接就付诸于实施了,无需著书立著。

著书立著乃是后来人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不得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3.孔子一生未作官亦未做他事专以讲学为生,亦是开先河4.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在此之前,无有。

所以,中国哲学史可以自孔子讲起5.孔子同时代的没有人可以与孔子的系统的思想和理念6.孔子后,墨学杨学兴起所以百年之后的孟子才力推儒学,距杨墨1.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自春秋至汉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一大解放之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皆有根本性的改变。

具体:1. 贵族政治之崩坏。

2. 贵族政治相连带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度的崩坏商人阶级亦乘时抢占势力总之,世禄井田制度破坏,庶民解放,营私产,为富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泛论经学时代
一、西洋哲学
1.西洋哲学分期
普通西洋哲学家多将西洋哲学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时期。

2.西洋的中古与近古哲学
(1)在西洋哲学史中,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建立哲学系统,为其上古哲学之中坚。

至中古哲学,则多在此诸系统中打转身者。

(2)中古哲学的新成分与新见,很多都依傍古代哲学诸系统,以古代哲学所用之术语表出之。

(3)近代哲学家皆直接观察真实,其哲学亦一空依傍。

而所用之术语,亦多新造。

(4)中古哲学与近古哲学,除产生的时代不同之外,其精神面目,实有显著的差异。

二、中国哲学
1.中国哲学分期
中国哲学史,若只注意于其时期方面,本亦可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时期,此各时期间所有之哲学,本亦可以上古、中古、近古名之。

此等名称,本书固已用之。

但自另一方面言之,则中国实只有上古与中古哲学,而尚无近古哲学也。

2.中国的经学时代
(1)经学时代,哲学家们的观点都需依傍古代即子学时代哲学家之名来发表见解。

(2)自秦汉实现大一统之后,中国各方面都较为稳定、趋向保守,很少再接受新思想、新环境。

(3)佛学是经学时代中国思想的新成分,其所依傍之经,乃号称佛说之经,而非儒家所谓之六艺耳,但其实质上依然是经学。

(4)环境对哲学思想的形成影响很大,当旧思想不足以应对社会需要时,新思想就会应运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