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银行息差管理的思考

合集下载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下)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下)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 ————以交通银行为例以交通银行为例以交通银行为例((下)2018年03月22日(2)到期期限结构中,长期资产和短期重定价资产占比较低。

在资产期限结构中,静态来看,较长到期期限资产占比越高,整体收益率越高。

因此,在流动性管理得当的前提下,要优先配置较长到期期限资产。

动态来看,即当基准利率或市场利率处于上行或下行通道中时,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的边际变化还要看重定价期限结构。

重定价期限(重定价日和到期日孰短者)越短,越能更快消化利率下行的负面影响,更快享受利率(基准利率或市场利率)上行的收益,因此,在看多利率时,宜缩短重定价期限,否则拉长。

从表6可以看到,截至2016年末,交通银行资产余额中3个月以内到期或重定价的资产占比48.94%,低于招商银行8.46个百分点。

这使得招商银行在当前市场利率抬升阶段,可以更好更快地改善息差水平,也是2017年以来交通银行相比招商银行息差收窄加快的重要原因。

表6 2016年末各到期期限或重定价资产占比3个月以内 3个月-1年 1—5年 5年以上 招商银行57.41% 18.90% 11.80% 8.74% 交通银行 48.94% 23.38% 15.86% 8.00%(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影响交通银行息差收窄的其他因素分析1.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息差稳定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与宏观经济的繁荣萧条息息相关。

经济新常态下,伴随着经济增速换挡,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高增长、高息差和高利润的“三高”时代已成过往。

今年以来,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央行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央行将表外理财资产纳入MPA 广义信贷,经济结构调整、监管升级、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冲击、客户需求多元化,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体系价格变动和资金逐利性流动更加频繁,在这样的监管和市场环境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趋紧,银行同业负债成本显著上升,但资产收益却没有同步上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实践读后感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实践读后感

英文回答:The book Commercial Bank Asset Liabilities Management Practice provides a systematic summary and summary of the Bank ' s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providing a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underlying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tools of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methodologies and strategies in actual cas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current challenges and trends facingmercial banks was carried out。

This is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 to those engaged in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ibutes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t is to be hoped that you will learn and learn from it and actively explore innovative developments in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in the light of the realities of the situation and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bring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ourmercial banks to a new level。

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若干思考与建议【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中面临着各种操作风险。

本文首先解释了操作风险的概念,然后探讨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点以及对银行的影响。

接着提出了降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方法,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最后分析了监管机构在管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中的作用,强调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对操作风险的深入思考和建议,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义、特点、影响、降低、方法、监管机构、引言、结论。

1. 引言1.1 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承担着资金媒介、信用中介和风险管理等重要职能。

在日常运营中,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操作风险是一种常见且影响深远的风险类型。

操作风险是指由内部系统、流程、人员或外部事件引起的错误、失误或失控所导致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中出现损失或损害声誉。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操作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操作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往往是突发事件或意外失误导致的。

操作风险具有潜在性和积累性,一次小的失误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大的损失。

操作风险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到经济效益,还可能损害到声誉和信誉。

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各项业务的监测和控制。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

加强对外部市场、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因素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在监管机构的监督下,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操作风险,保障自身的稳健经营和客户利益。

操作风险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只要积极应对和有效管理,商业银行就能够降低潜在风险带来的影响,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基于商业银行净息差分析的若干判断

基于商业银行净息差分析的若干判断

基于商业银行净息差分析的若干判断今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利用LPR 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引导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意图较为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净息差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如果将净息差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等联系起来,则更容易解读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密码。

看板块,看趋势,关键要看战略入表净息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银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资产的均值。

2019年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为2.16%,其中,上市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平均净息差分别为2.13%、2.24%、2.10%、2.51%。

就净息差的分析而言,第一要对照同类银行净息差的平均水平、先进水平,找出影响本行净息差的主要因素。

对有的银行而言,影响净息差的主要因素可能是资产结构以及付息成本。

对于有的银行而言,影响因素主要是信用风险。

第二,将净息差率公式进行转化,分解为信贷业务净息差、金融市场业务净息差、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业务净息差的加权平均。

信贷业务可以进一步划分成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

与同类银行平均净息差进行对比,找出影响本行净息差率的业务板块。

判断一:净息差表现不好的银行,未必是战略管理入表做的不好的银行。

但是净息差方面表现好的银行,往往是战略入表做的好的银行。

净息差并非越高越好,好的净息差表现特征是绝对水平较高且稳定,但凡在净息差方面表现稳定的银行,都是战略入表方面做的好的银行。

招商银行是战略最为清晰且有效执行的商业银行,2017~2019年,招商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2.43%、2.57%、2.59%。

生息资产收益率和付息负债成本率保持稳定。

2018~2019年,招商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34%、4.38%,付息负债成本率均为1.9%。

平安银行2019年净息差为2.62%,为上市股份制银行之首,这与平安银行坚定不移地推进零售战略有关。

常熟银行净息差位居全部上市银行首位,主要原因是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战略。

行业分析:银行、医药

行业分析:银行、医药

2018年第34期行业·公司|机构鉴股Industry ·Company银行:息差扩大盈利改善西南证券在外部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内部宏观经济增长压力加大的双重因素下,市场缩量反弹表明当前投资情绪短期内或将难以得到扭转。

在大概率的震荡盘整行情下,我们认为作为价值优选品种的银行股更能凭借其天然的避险属性和估值优势,在三、四季度的低利率市场环境和低信贷风险偏好背景下录得较为明显的相对收益,在当前时点理应受到更多价值型投资者关注。

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首先,以稳定经济增长预期为目的进行的经济政策微调使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维持在相对充裕状态,在疏通货币传导机制的政策导向下,下半年银行信贷规模有望延续扩张趋势,推动板块业绩增长。

第二、负债成本边际下降,息差水平有望提升。

受定向降准因素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影响,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流动相对充裕,同业拆借利率持续向下,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滑对部分银行负债端成本形成边际利好。

同时,资产端受信贷投放的结构性调整影响,银行在资产定价方面的地位有望上升,推动行业息差水平走扩。

第三、资产质量改善,降低拨备释放利润。

受益于周期行业盈利好转和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加快,银行贷款质量改善趋势明显,在行业风险偏好仍然较低背景下,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控仍较严格,下半年行业不良率有望进一步下降,从而使拨备降低释放更多业绩。

重点推荐: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平安银行。

1、息差水平有望提升。

2、降低拨备释放利润。

中泰证券经历7-8月的事件打击,医药板块调整幅度较大,在中报密集发布期,不少龙头公司用业绩证明了医药板块的基本面,不少公司业绩表现优异,也带来了板块的反弹。

医药板块长期基本面稳健,子行业龙头企业增速较好,创新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积极看多板块。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上涨2.77%,处于28个一级子行业第4位,医药行业较多公司陆续披露2018年半年报,大部分符合预期甚至略超预期,行业平均增速较好。

浅析中小银行净息差管理策略

浅析中小银行净息差管理策略

浅析中小银行净息差管理策略摘要: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换挡、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中小银行净息差水平呈逐步收窄态势。

本文通过分析中小银行净息差变动趋势、净息差管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小银行净息差管理策略,包括加快零售业务转型、加大低成本资金拓展力度、提升定价能力与资产质量等方面。

关键词:中小银行净息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中小银行是指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内经济运行压力加大,金融脱媒态势加速显现,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呈逐步收窄态势,利息收入占比居高的中小银行净息差管理压力上升,盈利能力下降。

一、中小银行净息差变动趋势净息差是利息净收入与生息资产总额的比值,是评价商业银行生息资产收益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利息净收入是我国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80.19%。

从上市银行看,2021年4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平均占比为76.32%,其中六大行、股份制银行分别为73.62%、72.21%,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75.34%、83.30%,中小银行对利息净收入的依赖程度更高。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净息差逐步收窄。

2021年,我国银行业净息差为2.08%,较2019年下降12BP;其中,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91%、2.33%,较2019年分别下降18BP、48BP。

从上市银行看,2021年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平均为2.10%,较2019年下降17BP;其中上市城商行净息差平均为1.99%,低于上市银行平均11BP,较2019年下降12BP;上市农商行净息差平均为2.22%,较2019年下降达27BP。

整体看,作为中小银行代表的城商行净息差显著低于银行业整体水平,农商行净息差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平均,净息差管理压力显著上升。

二、中小银行净息差管理面临的挑战1、让利实体经济,低利率环境常态化。

关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分析

关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分析

关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分析彭滨波 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面对当前全球风云变幻的经济与金融形势,在新时期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面临着存贷利差收窄、不良贷款攀升、流动性紧缺、资本补充受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商行的经营与发展。

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成为新时期城商行研究和分析的重大课题。

本文就新时期城商行财务风险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展开叙述。

关键词:城商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364-02引言城商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群体,大多数由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其控股股东主要是当地省、市政府。

近些年其发展速度较快,资产规模与利润呈几何增长趋势,但在经济下行周期时,由于城商行成立时间较短,家底单薄,客户结构单一、产品研发滞后、服务效率低等因素,财务风险已经蔓延到银行各个业务领域中,严重制约了城商行的经营与发展。

因此,要正确认识财务风险管理在城商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风险概述财务风险是指企业或许丧失偿债能力和股东收益变化性的风险。

银行的财务信息能够反映银行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这就是银行的财务风险。

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是银行稳健运营的重要抓手,有利于银行提升综合管理效率和科学评估风险。

二、我国城商行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成因分析我国城商行当前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包括利差、信用、流动性、资本和内部决策等风险,其中利差风险和信用风险最为凸显,下面就展开分析:(一)利差风险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向纵深推进,城商行传统的存贷利差受到严重侵蚀,2018年上半年全国上市城商行净息差均值为1.9%(未上市城商行数据未能调取数据统计,预计更低),比全国上市的国有银行均值2.06%低1.06个百分点,比全国上市银行均值1.95%低0.0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鉴于城商行当地政府的股东背景,负债端核心存款主要是社保存款、公积金存款和医保存款等财政类高息存款,资产端核心贷款主要是政府平台、国有企业等低息的大客户贷款,当存款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各家商业银行价格战的影响,势必会进一步推高城商行存款利率,简直就是雪上加霜;而城商行资产端主要以大客户为主,议价能力差,同时受自身内控能力影响,短时间无法向较高收益的中小客户转型,因此城商行呈现“资低债高”的被动利润格局加剧。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进策略研究——与美国银行业的比较分析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进策略研究——与美国银行业的比较分析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进策略研究——与美国银行业的比较分析陈卫东 张兴荣 熊启跃1摘要:本文基于详细的净息差数据,系统分析了美国银行业的净息差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银行业净息差与银行规模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地区的净息差异质性较大,不同业务类型银行的净息差呈现出较大差异。

美国银行业高息差的形成与实体经济的增长,以存贷款为主的资产负债结构,融资结构和银行业市场结构趋稳,较为成熟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各州间差异化的监管机制,以及实施差别、累进和高补偿利率的准备金制度有关。

当前,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面临经济增速下滑、资金“脱实向虚”、同质化竞争加剧、存贷款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偏低、杠杆水平攀升,以及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低补偿利率等方面的挑战。

下一步,应借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的经验,在保持稳健宏观经济环境、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完善银行业市场定价机制、提升银行业杠杆管理能力以及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保持在平稳健康区间。

关键词:净息差;存贷款定价;同质化竞争;杠杆率中图分类号:F830.3;F832.3 文献识别码:A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提速以及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显著下滑。

如何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管理净息差,已成为当前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与此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宽松货币政策,利率水平相继跌入历史低位;另一方面,各国金融监管强度不断上升,银行体系面临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大幅提升。

在货币环境宽松、监管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银行净息差明显收窄。

1 陈卫东,经济学博士,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张兴荣,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熊启跃,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联系方式:xiongqy_hq@。

本文为作者学术思考,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和编辑部的意见,文责自负。

新形势下银行做好息差管理的三重境界

新形势下银行做好息差管理的三重境界

04Finance Economy@金融市场去杠杆加力和今后一个时期货币政策框架的逐步转型,又给银行息差带来了新的考验。

新形势下银行做好息差管理 的三重境界息差越高越好吗?息差是“管”出 来的吗?息差是过程还是结果?文I仇高擎几年来,受存贷款基准利率多次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等周期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息差持续、显著走低。

金融市场去杠杆加力和今后一个时期货币政策框架的逐步转型,又给银行息差带来了新的考验。

新形势下应如何尽量稳定息差?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厘清银行息差的误区、提升息差管理的境界。

银行息差的认识误区第一^息差越高越好吗?通常的观点可能是,从银行自身角度看,息差肯定是越高越好。

但遍览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的绝对息差水平差异很大,即使在一国范围内,各家银行之间的息差也可能差距不小。

从宏观上看,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周期阶段、银行经营范围大相径庭。

从微观上看,各家银行的市场定位、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各擅胜场。

因此息差有很大的不可比性,不一^定是越高越好。

那么,为什么大家喜欢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的息差呢?这大概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经营方略大同小异(虽然也存在差异且逐步加大),适合进行比较也便于进行比较。

但即便如此,用息差高低来评价25银行Banks银行优劣也要带着几分谨慎,一是因为利息收人属于 “毛利”,商业银行最独特的成本一风险成本并没有计 算在内,而银行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其中的“大头”信 用风险天然带有极强的滞后性、隐蔽性、周期性和波动 性。

必须要结合银行的风险情况,看其长期息差表现。

二是因为息差属于“价”的维度,还要看“量”的维度 (生息资产)。

量价乘积最大,营业收人才最高。

如果因 为片面追求高息差,导致客户和业务的大量流失,总体 上看反而是不利的。

总之,息差长期太低肯定不是好事,但息差短期过高也不见得值得点赞。

第二,息差是“管”出来的吗?在我国商业银行经 营管理的词典中,“息差”往往是和“管理”联系在一 起的。

银行息差管理想法

银行息差管理想法

息差管理想法
息差是指银行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之差。

一、息差管理的权限,应更多地配置到前台板块和经营单位。

息差配置管理的功能,应更多地配置给资产负债管理部门。

息差战略管理的职责,应更多地由高管层来通盘考虑和推动落实。

二、稳定息差的若干措施
1、稳定息差绝不仅仅是哪个管理部门的职责,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息差管理也不仅仅是日常性、操作性管理,需要全行上下、前中后台、总分支行在经营理念、战略定位、风险偏好、业务模式、资负配置、风险定价、组织架构及激励考核等方面通盘考虑、协同一致、整体推进。

2、依靠战略稳息差。

在搞好日常息差管理的同时,必须切实提升息差管理的层级,更加重视息差的战略管理,将稳定长期息差的重点聚焦于优化客户结构、渠道结构、业务结构和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经营优势,让较高而稳定的息差成为银行战略“水到渠成”的结果。

3、经营风险提息差。

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所在。

银行应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经营特点、长期战略和客户结构等来确立适合的息差模式。

打造平衡型风险文化,合理设置风险偏好,既不为了提高息差而不顾风险、贸然加大对高风险资产配置,也不对新业务、新模式畏缩不前。

通过主动提升风险经营能力来获取优质、高收益资产。

最后,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息差管理问题,特别是思想上要重视、分析上要到位、举措上要落地;二是明确措施,稳定息差;三是要紧盯市场,对标同业。

招商银行净息差管理经验及启示

招商银行净息差管理经验及启示

38
26 29
25
30
18 11 14
6
56
41 42
4548
49
51
45 44
47 42 45 45 35
26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
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
计息负债成本率降幅
(数据来源:各银行年报及作者计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同)
行均值高29个基点,比9家主要上市 银行平均值高27个基点。是什么因素 使得招商银行近年净息差能够在同业 保持领先优势?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调整和 定价能力提升促净息差逆市上扬
净息差又称净利息收益率,指商 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平均生息资产的 比重,体现了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和 管理能力。净息差=净利息收入/生息 资产平均余额=平均收益率-平均成本 率×(计息负债平均余额/生息资产 平均余额)
2015年我国9家A股主要上市银行 计息负债平均余额与生息资产平均余 额比值基本为0.93左右,净息差表现 不同的主因来自于资产端的平均收益
图 1 2015 年 A 股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计息负债成本率降幅比较
( BP ) 60 50 40 30 20 10
0
72
49
44
44 42
34 33
36
三是加强定价管理,有效提高了 净利息收入。一方面,招商银行在 降息周期前及降息周期中提高固定利 率贷款占比,并拉长贷款及投资久 期。从贷款期限来看,2015年招商银 行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比2014年增长 20%,而短期贷款平均余额比2014年 仅增长7%;公司中长期贷款占公司贷

银行业净息差压力的解决方案

银行业净息差压力的解决方案

银行业净息差压力的解决方案
银行业净息差压力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因此解决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调整贷款定价策略: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或降低存款利率来增加净息差。

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会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和市场份额,因此需要谨慎考虑。

优化负债结构:银行可以通过增加低成本负债,如活期存款、同业拆借等,来降低资金成本,从而扩大净息差。

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资金稳定性。

提高资产质量:银行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减少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的损失,从而提高资产质量。

这将有助于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并扩大净息差。

推进数字化转型:银行可以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并扩大市场份额。

这将有助于银行增加收入并扩大净息差。

加强成本控制:银行可以通过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运营成本和管理费用,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这将有助于银行在净息差收窄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开展中间业务收入:银行可以通过开展中间业务收入,如手续费、佣金等,来增加收入来源。

这将有助于银行在净息差收窄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银行可以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

例如,银行可以争取更多的定向降准、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从而降低资金成本并扩大净息差。

综上所述,解决银行业净息差压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调整贷款定价策略、优化负债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成本控制、开展中间业务收入以及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等。

商业银行净息差走势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净息差走势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净息差走势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一、一季度银行业净息差持续走低5月3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

从数据来看,呈现银行息差持续收窄,利润表现较弱,不良贷款率基本持平等特点。

商业银行2024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723亿元,同比增长0.7%,平均ROE为9.57%,平均ROA为0.74%,不良贷款率为1.59%。

从近年来最为关注的净息差指标来看,并没有止住下滑的趋势。

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较2023年四季度的1.69%下滑15个基点,再次创下历史新低。

同时,净利润同比增速也从2023年的3.2%降至0.7%,下降2.5个百分点。

分不同机构类型来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47%、1.62%、1.45%、1.72%,国有大行、民营银行净息差下滑最为明显,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均低于行业均值。

初步判断,一季度重定价压力的集中释放导致息差下滑幅度略有扩大。

二、宏观调控及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是净息差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业务规模增长带来净息差压力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2017年7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的重要原则之一。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面临较大压力,金融在其中的支持作用更加重要。

我国始终坚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推进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

从今年的政策导向来看,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2023年全年,1年期LPR累计下调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为10个基点。

2024年2月,LPR年内首调,1年期LPR为3.45%,保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 为3.95%,下调25个基点。

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力度明显。

价格方面,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新发放贷款利率为3.67%,处于较低水平。

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的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的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净息差作为衡量商业银行利息收入能力的关键指标,正面临着不断下降的风险。

从营业收入的结构显示,过于依赖利息收入是国内商业银行的突出特征。

通过观察16家上市银行近5年的净息差走势,发现五大国有银行的净息差较为平稳,近3年均值2.53%。

股份制商业银行净息差波动较大,近三年均值2.49%。

而城商行在2013年后,净息差缓中有升,近3年均值2.49%。

进一步对比中、日、英、美四国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位居首位。

同时成本收入比和不良贷款率也远低于美、日、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本文选用16家沪深A股的上市银行在2007至2016上半年的面板数据,对银行净息差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银行的所有者权益比率(权益资产/总资产),市场规模(贷款总额),存贷款基准利差与净息差有着正向的相关。

成本收入比,非利息收入占比,货币供给量M1(对数)以及股票市场(上证综指的区间涨跌幅)与银行净息差有着负向的相关。

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增长率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与净息差的关系不显著。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银行的净息差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案例分析。

结合实证检验结果和银行的实际运营情况指出,为提升净息差,银行在资产端应保持贷款的平稳增长,优化贷款结构。

在负债端,应严格控制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预防信贷成本恶化。

同时,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应制定清晰的数字化战略,打造高效低成本的运营体系,实现产品的精准投放。

关键词:商业银行、净息差、面板数据、案例研究IDETERMINANTS OF BANK NETINTEREST MARGINABSTRACTAs a key index to commercial banks’ business performance, net interest margin is at great risk of declining. Banks in China are over dependent on interest revenue shown from the structure data of operating income. By analyzing the 16 listed banks in A-share market, we found that net interest margin has a mean value of 2.5% in recent 3 years. And it is much higher than other 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in Japan, Britain and America. G-SIBs in China also have a better quality of asset management, with lower non-performing loan and cost to income ratio.By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16 listed banks in A-share market from 2007H2 to 2016H1(downloaded from Bankscope and Wind), we aim to analysis the determinants of banks’ net interest margin in mainland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an volume, ratio of equity to total assets and benchmark interest spread has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 with the net interest margin(short for nim). Cost to income ratio, trend of stock market and the volume of M1 supply will bring negative impact to the nim.Base on the research as mentioned, we choose Bank of China(short for BOC) as the object for case study. Combine BOC’s daily business performance with regression results, we give 3 suggestions to increase the net interest margin: 1.keep smoothly growing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loan volume. 2. rigid control over loss of asset impairment to prevent the increasing of credit cost. 3. make clear strategy to build digital operating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recisely connection between client and bank product.KEY WORDS:commercial banks, net interest margin, panel data regression, case studyII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研究方法及框架 (4)第二章文献综述 (5)2.1 净息差的基本概念 (5)2.2 文献综述 (6)2.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6)2.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8)2.2.3 研究成果小结 (10)2.3 本章小结 (11)第三章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市场表现 (12)3.1 国内商行的分类及市场概况 (12)3.2 国内上市商行的净息差表现 (13)3.3 国内与发达国家商行的净息差对比 (15)3.4 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面临的挑战 (18)3.4.1 数字化技术对净息差的挑战 (18)3.4.2 经营业务转型对净息差的挑战 (19)3.5 净息差变化对营业收入影响的情景分析 (20)3.6本章小结 (21)第四章国内商行净息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4)4.1 数据来源、模型说明与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24)4.1.1 数据来源 (24)4.1.2 模型说明 (24)4.1.3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28)4.2 实证分析结果 (30)4.2.1 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 (30)4.2.2 回归模型确定 (31)4.2.3 回归结果分析 (32)4.3 本章小结 (34)III第五章净息差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 (36)5.1 中国银行净息差的市场表现及分析 (36)5.2 中国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的市场表现及分析 (37)5.3 中国银行提升净息差途径的研究与启示 (40)5.4 本章小结 (43)第六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45)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45)6.2 建议与对策 (46)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47)参考文献 (48)致谢 (5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2)IV图录图3-1国内商业银行2010-2014市场份额(按资产) (12)图3-2上市银行净息差均值(按类别,2011-2015) (14)图4-1货币供给量M1和PMI指数走势(2007S2-2016S1) (34)图5-1中国银行净息差的市场表现(2007S2-2016S1) (36)图5-2中国银行4类净息差近5年走势 (37)图5-3中国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因素与其均值之比 (38)图5-4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情况(2008-2015) (39)图5-5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单位:人民币元) (40)V表录表1-1中国及世界主要发达区域银行业CR5行业集中度(%) (1)表1-2中,美,德三国金融体系结构图(2014) (2)表1-3国内上市商业银行收入结构(2010-2014) (3)表2-1五大国有银行净息差及净利差均值(2011-2015) (6)表3-1上市银行净息差值明细(2011-2015) (14)表3-2中、日、英、美部分G-SIB S银行净息差水平(2011-2015) (16)表3-3中、日、英、美四国G-SIB S银行经营指标均值(2011-2015) (17)表3-4上市银行部分控股(参股)子公司 (19)表3-5样本银行部分经营指标(2015年) (20)表3-6净息差变化的情景分析 (21)表4-1样本银行明细 (24)表4-2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及其与净利差相关性 (27)表4-3样本数据的综合描述性统计 (28)表4-4样本数据的纵向描述性统计 (29)表4-5样本数据的横向描述性统计 (29)表4-6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30)表4-7协整检验结果 (31)表4-8H AUSMAN检验结果 (32)表4-9回归分析结果 (32)表5-1中国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的市场表现 (38)表5-2中行生息资产和计息负债项目明细(2015内地人民币业务) (41)VI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净息差又可以被成为净利息收益率,是衡量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在平均生息资产中所占比例的指标。

银行利差收窄应对策略

银行利差收窄应对策略

银行利差收窄应对策略1. 引言银行利差是指银行在贷款和存款之间的利率差异,是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监管政策的变化,银行利差收窄已成为当前银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银行利差收窄的原因及其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 银行利差收窄原因分析2.1 金融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金融市场开放和竞争加剧,各类金融机构涌入市场,使得贷款和存款供给量大幅增加,导致资金供给过剩,进而压缩了银行贷款和存款的利率水平。

此外,新型金融科技企业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新兴业态也对传统银行业务形成了竞争压力。

2.2 监管政策调整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银行业务的监管力度,推出了一系列限制银行收费和贷款利率的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银行利差水平。

2.3 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增长放缓会导致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下降,使得银行贷款需求减少。

同时,投资回报率下降也会导致存款利率水平下降。

这些因素都会对银行利差收窄产生影响。

3. 银行利差收窄对业务的影响3.1 收入减少银行利差收窄意味着银行在贷款和存款上获得的利息收入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特别是对于传统以存贷款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3.2 风险增加在利差收窄的情况下,为了保持盈利能力,一些银行可能会采取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模式,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敞口。

一旦市场出现波动,这些高风险业务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风险损失。

3.3 竞争加剧利差收窄使得银行业务竞争更加激烈。

为了吸引客户和扩大市场份额,银行不得不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产品创新。

这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因为它们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

4. 应对策略4.1 转型创新银行应积极转型创新,拓展非利差收入来源。

可以通过发展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增值服务来提高收入水平。

此外,结合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银行对利率下行的建议

银行对利率下行的建议

银行对利率下行的建议
以下是银行对利率下行的建议:
1. 扩大信贷政策:降低利率会刺激借贷需求,银行可以通过扩大信贷规模来满足市场需求,帮助企业和个人获得更低成本的借款,促进经济增长。

2. 降低存款利率:降低存款利率可以鼓励居民转化资金流向投资领域,从而提高投资活动的活跃度,并推动经济增长。

3. 注重中小企业贷款:降低利率可以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更具影响力。

银行可以专门推出一些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更低利率的利率优惠,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4. 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房地产市场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利率可以降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提升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

但需要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防止出现泡沫。

5. 配合财政政策:银行应与财政部门密切合作,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等手段刺激需求,而银行则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满足需求。

以上建议旨在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利率政策时需要考虑通胀、经济周期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以确保降低利率的效果和风险的平衡。

净息差调研报告

净息差调研报告

净息差调研报告封面页:净息差调研报告日期:[填入日期]1. 研究目的与背景1.1 研究目的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净息差的相关因素,为决策者提供净息差管理的策略建议。

1.2 研究背景净息差是银行业务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净息差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银行收入的多寡以及获利能力。

因此,从风险管理和盈利性角度来看,对于银行而言,有效管理净息差具有重要意义。

2. 数据来源与方法2.1 数据来源本研究使用了[填入数据来源]的相关数据,包括银行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等。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净息差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3. 净息差的定义与计算方法3.1 净息差的定义净息差是指银行从各项存贷款业务中获得的利率差额。

一般情况下,净息差等于银行贷款利率减去存款利率。

3.2 净息差的计算方法净息差的计算公式如下:净息差 = (贷款利率总和 - 存款利率总和) / 贷款笔数4. 净息差的影响因素4.1 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4.1.1 国内经济增长率4.1.2 通货膨胀率4.2 银行内部因素的影响4.2.1 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组成4.2.2 利率管理策略5. 净息差管理的策略建议5.1 风险管理层面的策略5.2 盈利性管理层面的策略5.3 利率风险管理层面的策略6. 结论在净息差管理中,银行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以保证净息差的稳定和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按照引用顺序编号]。

净息差监管标准

净息差监管标准

净息差监管标准摘要:1.净息差的定义和重要性2.净息差监管标准的含义3.净息差监管标准的制定背景和目的4.净息差监管标准的具体内容5.净息差监管标准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正文:净息差是银行核心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所谓净息差,是指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的差额,是银行从存贷款业务中获取利润的主要渠道。

因此,净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净息差监管标准,是指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净息差设定的一个标准,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操纵净息差获取不当利益,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净息差监管标准的制定背景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务的日益复杂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种类和复杂度不断提高,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积累。

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净息差进行监管,以防止金融风险的传递和扩大。

净息差监管标准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定净息差的上限和下限,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的机构需要向监管部门报告和解释;二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计算净息差时,要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分类和计算;三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净息差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净息差监管标准的实施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净息差监管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经营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净息差监管标准的实施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净息差监管标准是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银行息差管理的思考
作者:葛立新
来源:《金融理财》2018年第04期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本质上是风险管理,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化的风险管理。

包括:第一是内部资本充足管理,即非预期风险的管理;第二是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第三是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管理。

对于这些风险管理,我们跟做研究的同事们角度是不一样的。

从外部来看银行,大家都会认为,明年有哪些资产可以投,所以银行资产负债配置就会往哪个方向去。

可能明年债券会好,银行可以买很多的债券;如果明年可能债券不行了,我们可能在明年不买了,现在大量的研究文章都是集中在这样一个角度。

但是从银行实务的角度来讲,并不是这样的一个角度。

决定着银行资产配置的有许多刚性的因素,比如说债券,银行必须要配15%-20%左右的债券。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这些比例的债券就没法做流动性管理。

比如说你觉得今天债券不好,把它卖掉,卖掉之后你持有什么东西?所以它的配置更多的是一些刚性的需求。

从银行本身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管控、风险管理的逻辑来讲,更多的是一种“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管理方法。

就是说无论债券涨跌,无论利率涨跌,利润正常波动是可控的。

这是微观银行在这个经济体系当中生存的一个基础,所以说从宏观看银行和银行怎么去适应宏观变化有一个很大的差别。

这是我们整个做资产负债管理的一个大框架。

下面我们再判断明年将面临一个怎么样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的环境。

外部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讲,可简单地概括成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稳健中性,第二句话是严格监管,第三句话是利率分离。

第一句话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持续实施。

去年央行允许临时动用准备金以后,市场利率是有过一波下降的,但是下降完以后央行马上采取了“削峰填谷”的措施,市场又回到了原来的利率。

那么这个说明什么呢?就是整个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

我们做出利率判断的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这种“削峰填谷”。

我们的观点是就目前这样的稳健中性大的框架而言,简单地调整利率或调整准备金率,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限。

第二句就是严监管。

我的理解是严格的意思,重在严格执行。

不管去年还是今年出台的政策法规,实际上真正改变规则的东西不多,所以应该说是更加严格的监管执行。

第三个是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利率的分离。

以前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降杠杆之后,二者会慢慢地融合。

但我们现在发现,这两个市场的利率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运转。

贷款利率有一
些波动,但是整体上它是比较稳定或者说稳健的。

就像王剑说的,今年可能还会有一些提升,但是整体变化不大。

而真正变化大的是货币市场利率,所以只要去杠杆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整体就不会有太大变化。

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看四条线:存款利率是最低的,第二是同业负债的利率,第三是同业资产的利率,第四是贷款利率。

这样的一个排序下来才是正确,这才是整个金融体系一种合理的分工。

内部环境
从内部环境来讲,也是几句话。

第一个叫做资产刚性。

资产刚性是指:第一,银行资产,大概每年有1/3的资产会到期,大行可能适当少一点。

我们所有的资产大概有2/3,它是固定不动的;第二,除了1/3会到期的资产,实际上整个经济里面有一部分铺底流动资金,就是随时可以拿随时可以用。

第三,同业理财有一部分资产回表。

这些资产的刚性,且收益普遍偏低,是2018年一个很大的压力。

第二叫做负债的刚性。

假设我们是一家新开的银行,在新的金融主体出现的时候,你会怎么去想这个问题。

资产价格低,负债成本高,我可以选择不干。

但有资产刚性在前,负债的问题是没办法躲的,所以这样就变成了负债的刚性。

以前银行是找不到资产,而现在资产就在那个地方,因为只要利率往上走,所有的资产都不会提前还给银行。

今年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当中,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负债荒带来的流动性安全的问题。

另一个就是负债成本的问题。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在2018年我们只能采取一个防御性的资产负债管理的策略。

所以2018年我们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全覆盖的问题。

资管新规后整个银行理财的规模会发生变化,所以,任何一个遗漏项都会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大窟窿,必须全覆盖。

从这个业务范围来讲,不得不把理财、各种表外业务都要纳入表内,这是一个假设前提,接下来再去管理。

第二个问题是全要素,坚持同时推进资本、流动性、利率风险三个结构化的管理框架。

要有足够的弹性且留有足够的余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个。

第二个全要素,就是怎么样去提高银行资产的效率,即在资产不变的情况下来降低负债成本,先要把所有的能够驱动银行增长或者驱动银行效率提升的要素和产出要素都纳入到整个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第三个问题是全过程。

2018年一年,可能都在打艰苦防守战,而不是说年初做一个预算,年底做个决策那么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