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提升练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

核心素养提升练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解析】选B。

夏商时期,国君与“服国”是一种政治伙伴和同盟关系,而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国君与诸侯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动,二者形成了上下级的政治依附关系。

易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2.(2019·石家庄模拟)西周所立地方封国的人口由周宗室贵族、周贵族率领移民以及土著群构成:地方封国不仅拥有作为国家的权利,而且负有作为更大的西周国家积极参与者应履行的义务。

这说明在西周( )A.以分封为纽带形成政治架构B.中央集权体制面临挑战C.政治统治依赖于周王的权威D.异姓诸侯政治地位较低【解析】选A。

材料中体现出在分封制下,诸侯应尽的义务,说明以分封制为纽带构建政治框架,故选A。

3.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

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

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解析】选C。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与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相符,故C正确。

4.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并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

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

这种现象(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解析】选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限时特训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限时特训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限时特训新人教版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固基题组]1.[2016·某某月考]“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对材料中“天下变局”理解准确的是 ( )A.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B.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C.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D.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答案 A解析秦结束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管理上,变分封制为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地方管理更加有效。

故选A。

2.[2015·某某某某期中]《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答案 B解析题干信息“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意思是说:官员只是充数而已,丞相大臣都是按皇帝谋划好的事情去做,所有事情都由皇帝决定。

因此B项正确,而A项概括不全面。

秦朝中央集权已经有中央与地方行政系统,比较完备,C项说法错误。

材料并没有反映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故D项不正确。

3.[2016·某某师大附中月考]据《左传》记载:“宣公三年,楚国兼并了陈国,就‘以陈为县’;昭公二十八年,晋国魏献子当政时,‘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

”根据材料,以下对县制判断正确的是( )A.县的出现时间比郡的时间更早B.春秋时期已经设立县管辖地方C.以陈为县标志我国县制的开始D.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答案 B解析由材料中“楚国”“晋国”等信息,判断此时期是春秋时期,由“七县”“三县”,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已设县的史实,故选B项。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评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评新人教版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小卷(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

〞上述材料说明( )A.周公取代周天子,稳固了西周的统治B.西周形成了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政治格局C.西周完成了从政权稳固到制度建立的过程D.西周完成了从分权政治到集权政治的转变2.?左传?记载:“史佚之(西周初年太史)?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地域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B.宗法制度由此确立C.诸侯国离心倾向渐趋强烈D.“文化认同〞是区分种族的主要标准3.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认为适宜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4.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说明( )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权力分工构造表达原始色彩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5.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材料说明柳宗元( )A.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分封制C.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D.主张公正合理地选拔人才6.?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作业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作业新人教版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一)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间 /40分钟一、选择题1.?后汉书·祭祀?载:“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

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据此可知( )A.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体系B.商周时期监察制度已具备雏形C.上古先贤倡导道德教化、诚信治民D.印玺尚未具备强烈的政治功能2.禹在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出征三苗时誓师说:“济济有群,咸听朕言。

……蠢兹有苗,用天之罚。

〞这说明( )A.王位世袭制确实立B.禹君主专制地位确实立C.禹已掌握最高王权D.“禅让〞观念的消除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管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君主专制4.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有缴纳贡赋的义务。

贡赋可以是马匹、粮食,也可以奉献地方特产、珍鸟奇兽。

材料说明西周( )A.贡赋的标准并不统一B.具备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C.用血缘解决继承问题D.用经济手段控制地方5.西周初期,王室能够推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期那么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一变化说明春秋时期( )A.华夷之争已日趋剧烈B.王权的影响已经不复存在C.君臣契约关系的解体D.王权衰微与大国争霸并存6.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根底,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 )A.一夫一妻多妾制习俗长期延续B.“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C.皇位继承“立嫡以长不以贤〞D.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

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那么无以弭天下之争。

〞材料主要说明( )A.宗法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C.西周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8.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

2023年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202

2023年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202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综合过关规X 限时检测时间:50 分钟总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4 分,共计48 分。

在每一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23·某某三模)卫国为殷商故地,周初分封卫国时,周公命始封君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

据此可知,周初( D ) A.形成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B.承袭殷商的地方治理模式C.承受儒法并施的治理策略D.对殷商遗民实施怀柔政策[解析]周公命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

这说明周初对殷商遗民实施了怀柔政策,故D 项正确;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强调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故A 项错误;明显,这不是承袭的殷商地方治理模式,故B 项错误;此时还没有儒法思想,故C 项错误。

2.(2023·某某某某月考)春秋初期,各诸侯国始终沿用西周的法律。

公元前536 年,X 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

公元前513年,晋国将 X 宣子所制刑书“铸之于鼎”,正式公布晋国的成文法。

之后各诸侯国纷纷公布本国法律。

这一现象反映出( D )A.各诸侯国间争霸战斗频繁B.各诸侯国中心集权的加强C.周天子的权威得到了稳固D.西周的礼法制度遭到破坏[解析] 材料表达的是春秋时期局部诸侯国不再使用西周的法律,纷纷自己进展立法,这说明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D 项正确,C 项排解;材料未涉及诸侯争霸战斗,A 项排解;材料未涉及中心对地方的把握力加强,B 项排解;应选D 项。

3.(2023·某某二模)周代分封制是“本大而末小”,“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以构成“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等君臣隶属关系。

据材料可知( B )A.周代国家地方自治政权普遍建立B.王权至上、强本弱末是根本原则C.分封地域掩盖了中华民族发祥地D.受封诸侯有“以供王职”等义务[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而没有强调地方自治政权的普遍建立,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本大而末小”“‘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等君臣隶属关系”可知,题干重在强调分封制王权至上、等级森严、强本弱末的根本原则,故 B 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分封制的掩盖X 围,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下的隶属关系及等级秩序,而没有明确受封诸侯的义务具体是什么,故D 项错误。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训练汇编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训练汇编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48分)1、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2、《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桓何以贵?母贵也。

”这一做法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3、《礼记》中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这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天子为“天下共主”4、至迟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末年王畿内原邑的人质,便会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

材料反映出A“人民”以周王室联姻为荣 B 分封制疏远了同族同宗的关系C王畿内的人比诸侯国的地位高D宗法制把王室后裔逐步推向社会下层5、《尚书》中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则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

其后子孙虽有罪,使其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

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

”以下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作为诸侯私有财产的采地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B子孙贤者是封国采地的唯一继承人与维护者C血缘关系是周初封邦建国的唯一依据D世代相传的采地维系宗法制的重要纽带6、始皇二十八年的峄山该石词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秦始皇认为“兵不复起”的原因是A确立皇帝制度B实施虎符分执制度C实施朝议制度D全面推行郡县制度7、春秋时,晋秦等国已开始了县的设置,但县大夫等仍由卿大夫及其子弟担任。

战国时逐渐形成了郡县两级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县令多由国君自行任免。

这说明。

A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普遍实行郡县制B县的设置早于郡,所以县的地位高于郡C郡县制经历了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演变D秦朝最先推行郡县制8、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掌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

解析:材料所反映的制度都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不是材料反映的根本,故 A 项错误;中 央集权对应的是地方分权,而材料强调的是加强皇权,故 B 项错误;材料要求回答的是中央机构改革中一贯的理念,不 是强调对制度的不断完善,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相权 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因此一贯的理念指的是强 化君主集权,故 D 项正确。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整合提升课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特点及历史影响 1.演变历程
(1)经历了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时期)→
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汉至 明清时期)的演变历程。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战 国、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经过历朝发展完善,到明清时期
臣、宦室)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
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 外。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 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 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
项目
相 同 点 作用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
西方雅典民主政治
进入文明时代,中国、雅典在政治、经济、 思想、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均与制度密切相关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 文明的延续;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 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明清 时期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 (2)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 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用; 但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分散,是古希腊文 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检测试题(时间分钟满分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湖北武汉调研)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 .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化认同感。

“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一方面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说明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项正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代是前后相继的过程,不属于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故项错误;材料是“祭祀”方面,属于宗族意识,不是政治制度和农耕经济方面,故、两项错误。

.西申、犬戎联合攻灭西周.周幽王因失信于诸侯致亡.周幽王主动兴兵自取灭亡.携惠王是西周最后一位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两则材料都有“申侯与西夷犬戎进攻幽王,周亡”的记录,说明项比较符合史实。

项只在第一则材料中体现出来、两项只在第二则材料中体现出来,故、、三项可以排除。

.(·湖北八市联考)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破坏。

“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说明宗法血缘关系逐渐被下级对上级的忠代替,并逐渐成为重要道德规范,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影响力减弱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政治伦理、道德规范,应为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展排除;秦朝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提升学案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提升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提升(一)1.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优劣的争论,从秦汉到明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宋代以前辩论焦点,主要围绕着两者的优劣比较。

如魏晋时陆机(西晋文学家)认为分封“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而认为郡县下,一处有乱则天下大乱。

唐朝争论则一边倒,皆主郡县制。

如柳宗元:“有叛国无叛郡”“有叛将无叛州”等。

(2)宋元时期,学者认为两种制度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必须根据客观环境来决定选用哪一种制度。

李纲(抗金名臣)提出两制应因地制宜选用其一……超脱了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

(3)明代,有些学者认为两种制度各有利弊,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不把分权和集权放到绝对对立的两极。

黄宗羲认为应兼采分封制与郡县制两者之长处,使其并存互补,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

顾炎武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即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2.关于军机处与君主专制关系的争论观点一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李治亭《清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通过分析军机处机构特点得出军机处设立使皇权加强的结论,如官员人数根据皇帝需要增减,军机大臣互不隶属,各自直接对皇帝负责;具有高度机密性,非有特召不得擅入,军机大臣必须与皇帝保持垂直联系,办公地点亦随皇帝行止而定;军机大臣地位虽高但无实权,实际上只是充当皇帝的侍从秘书;印信用毕随时缴还,分程序管理以防私自动用等。

王超《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比较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不同,指出议政王大臣会议对军国大政有一定决策权,军机大臣则仅供传述缮撰;并且认为军机处侵夺了内阁票拟批签的职权,甚至有权修改内阁票拟,政府实际重要政令的发出都在军机处而不是内阁,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大部分不经内阁,直接密封发给地方督抚,内阁已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从军机处与清代其他机构关系的角度论述军机处设立对皇权的加强的作用。

观点二军机处并非为了强化专制皇权而设立高翔《也论军机处、内阁和专职皇权——对传统说法之质疑,兼析奏折制之源起》(见《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对清史学界的“传统说法”,即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主要是为了通过削弱内阁以及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以强化专制皇权,以及军机处的设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了一个空前阶段”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对清初内阁、奏折制等问题作了分析。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优化提升学案新人教版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优化提升学案新人教版

专题优化提升(一)1.家国情怀——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是我国历史上两次大分裂时期,也是两次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政权的历史地位是平等的,都为我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及发展做出了贡献。

明清时期,统治者加强了对地方和边疆的管理,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对应训练]1.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

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

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解析:选A。

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故A项正确。

2.唯物史观——夏商周文明的传承[对应训练]2.(2021·山东济南模拟)周太王(文王祖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

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C.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解析:选B。

周太王、文王舍长子立少子、次子,周武王欲传位周公,这都反映出王位继承并没有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周公摄政之后该原则才最终被确定下来,故选B 项。

材料强调的是王位继承制而不是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信息未体现继承人贤能与否,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也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3.历史解释——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1)削弱相权: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

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①分割相权。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检测)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含答案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检测)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含答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讲一、选择题1.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

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

上述现象导学号38852017 (B)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B.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C.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之一即是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分离的差遣制度。

胥吏在司法中作用日盛以至官不能制,形成了“吏强官弱”这一普遍现象,所谓“士大夫政治,吏人社会”。

材料反映出宋代官僚制度的变化,其余选项与材料无关,可排除。

故选B项。

2.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

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

’”这反映出宋代(D)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体现了宋代州郡长官和通判之间的矛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在地方设置通判监督州郡长官,以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官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宋代御史台的察院,上自宰相,下及郎官违法、失职皆可弹奏。

材料表明古代的监察(D)A.地位越来越高可弹奏宰相B.是朝廷的耳目对朝廷负责C.解决相权威胁的主要途径D.位卑权重以小制大的范式(解析)弹奏宰相是监察官的职责,并不是因为地位高,地位越来越高与材料中“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仅七品的察院长”不符,故A项错误;“上自宰相,下及郎官”和监察官都是中央集权下的官僚,都对朝廷负责,故B项错误;皇权解决相权威胁的主要途径是分权,而非古代的监察,材料中“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下及郎官违法、失职皆可弹奏”表明并非仅仅针对相权,故C项错误;以小制大,与材料中“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相符,故D项正确。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过关训练 新人教版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过关训练 新人教版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杨宁一曾说道:“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A.统一性与集权性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D.独立性与落后性B[题干中“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说明其具有分散和松散的特性,故B项正确。

] 2.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C[根据材料中“礼经人为理性化”得出不是人的自觉意识觉醒,故A项错误;礼从敬鬼神节仪到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故B项错误;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C项正确;孔子的社会地位认可是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时,故D项错误。

]3.(2017·黄冈质检)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ǐ)。

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

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

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材料没有体现出当时经济的大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当时物质的富足,故B项错误;青铜编钟象征天子的权威,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贵族墓葬出土了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天子权威受到挑战,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2022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单元提升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单元提升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提升练(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计50分)1.(2021·四川宜宾调研)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久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

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

这一变化表明白()A.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B.伦理政治的勃兴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D.对“天命”的质疑解析据材料“笃信‘天命’”“西周……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说明殷商贵族始终信任天命的存在和神权政治,故A项错误;“敬德保民”“明德慎刑”肯定程度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实行德政,慎用刑法,故B项正确;材料提及“明德慎刑”不能说明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久庇佑其统治”,殷商贵族笃信“天命”,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模拟)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A.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思想B.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C.西周的宗法制D.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解析依据材料中“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得出这一制度留意血缘亲情,韩非子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体现了建立中心集权的主见,故A项错误;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体现的是“仁政”“重民”思想,与亲情无关,故B项错误;西周的宗法制强调血缘,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主要提倡共性自由进展,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3.(2022·湖北黄石调研)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很多诸侯纷纷称“王”。

这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D.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把握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割据分裂时期,故A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不能称王,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很多诸侯纷纷称“王”说明分封制渐渐崩溃,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故C项错误;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把握,只是对材料表面现象的概括,不能反映实质,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提升练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

”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宗法制 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 D.君主专制解析分封制是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与材料“封建”意思相符,故C项正确。

答案 C2.(2017·江苏如皋模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

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材料表明宗法制( )A.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B.约束兄弟子女,迫求政治平等C.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D.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解析根据材料“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所以息争也”得出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6·江苏单科,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如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解析《史记》的记载和汉画像石的描绘不完全一致,《史记》的记载相对比较详细,而汉画像石只是描述荆轲刺秦王的瞬间,故A项错误;《史记》是通过文献记载,汉代画像石是通过图像形式表述,描绘形式不一致,故B项错误;《史记》站在官方立场,汉代画像石从民间立场,风格不一致,故C项错误;两则史料都是描述荆轲刺秦王的史实,内容一致,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7·江苏苏州调研)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 )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D.促进社会阶层流动解析曹操创设九品中正制之初,在纠正东汉末年察举征召制的弊端和选拔人才方面,确实发挥过一定的积极影响,为曹魏集团聚集了大批的人才,故A项正确。

答案 A5.(2017·江苏如皋调研)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

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

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解析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不符合材料“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B6.(2017·江苏徐州质检)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

擢才而居,委任实重。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A.匡正皇帝过失 B.执行皇帝意旨C.草拟皇帝政令 D.审批决策机要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门下省负责审核。

材料中的“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表明唐太宗鼓励上谏,故A项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故B项错误;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不是皇帝的政令,故C项错误;审批决策机要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7.(2016·江苏南京江宁区质检)《旧唐书》载:“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中央官职)。

开成初,度支左藏库(掌管财政的机构)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

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曰:‘嘉卿举职,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宣在宥。

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

”由此不能看出( )A.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B.给事中可以否决皇帝旨意C.体现了皇权独尊的地位D.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给事中有封驳权。

结合唐代三省制,拥有审议、封驳权的是门下省,故A项符合史实。

唐代门下省的五品官给事中有封驳权,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皇权的制约,D项正确。

给事中只有封还诏书的权力,但没有否决权,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故仍体现了皇权的独尊,C项正确。

B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

答案 B8.(2016·江苏镇江一模)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有许多是门第子弟。

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早已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

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

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

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

”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解析门阀政治不是科举制摧毁的,故A项错误;钱穆主要关注科举制对人才培养的局限,与扩大政权基础和促进公平无关,故B、C项错误;根据材料“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

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

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可知,唐代的科举制与人才培养脱节,故D项正确。

答案 D9.(2017·江苏无锡质检)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元史·地理志一》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边疆地区设置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

”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B.元朝边疆经济得到发展C.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解析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说明元朝在历来由少数民族统治的一些地区,也征发赋役,正式划入了元朝版图,故D项正确。

答案 D10.(2017·江苏南京模拟)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

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

材料中的阁臣( )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升降由皇帝决定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巩固了中央集权解析由“拟旨上,不从,令再拟。

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可以看出阁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故A项正确;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可以看出B项错误;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没有决策权,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A11.明朝内阁首辅高拱说:“国朝设置阁臣,初止备问代言而已,后乃隆以穹阶委以平章重务,是辅弼之臣也。

辅弼之臣,上佐万几,无专职,而其职无所不兼”。

材料表明当时内阁( )A.只是皇帝顾问 B.权力有所增大C.成为中央机构 D.能够统率百司解析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行政机构,不能统率六部百司,故排除C、D;根据材料“初止备问代言而已,后乃隆以穹阶委以平章重务”排除A,选择B项。

答案 B12.(2017·江苏徐州质检)“(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

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也。

”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 )A.防止了大臣专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C.取代了内阁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清代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

这种保密制度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故选B。

答案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

……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

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可知“封建”是指周朝分封制;第二小问,从“列国擅威命于下……以至于移祚”中概括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逐一归纳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府,说明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总体上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答案(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

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

(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