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推进结构性减税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②提高进程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题干中明确的限定条件是再分配中的措施,②项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中的措施,排除②;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等,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故①④正确;增加对农民的贷款不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故排除③。
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关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中提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
”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做加、减法,即增收减负。
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政府做好“增收减负”提出合理化建议。
(10分)【答案】做好增收(加法:)①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分)②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2分)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2分)做好减负(减法:)①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减轻居民个人的税负以及企业的税负。
(2分)②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
(2分)【解析】本题是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背景材料,考查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政府做好“增收减负”提出合理化建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可从做好增收和做好减负两个方面来回答,做好增收,可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完善社保等角度等角度考虑,做好减负,可从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物价总水平等角度考虑。
关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意见建议和建议
关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意见建议和建议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贸易摩擦频发的背景下,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成为了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
为了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升国内市场的活力和韧性,我有以下建议和意见。
首先,加强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
财政政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通过提高政府财政支出来刺激内需,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投入,推动国内需求的增长。
同时,应加大对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力度,推动消费者增加支出,激发消费潜力。
其次,加强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控。
货币政策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灵活调整。
应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激发投资需求。
同时,要注重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推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等方式,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水平。
同时,要加快推进税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负,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另外,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的开放程度,吸引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可以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放宽市场准入等举措,扩大进口,满足国内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进口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此外,要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进一步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最后,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消费者加大支出,带动国内需求的增长。
可以通过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孵化基地,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和促进科技创新。
什么是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的意义
什么是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的意义结构性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
那么你对结构性减税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结构性减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结构性减税的简介结构性减税既区别于全面的,大规模的减税,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结构性减税更强调有选择的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
结构性减税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强调贴近现实经济的步伐,相对更为科学。
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意味着税收的基数和总量基本不变;而结构性减税则着眼于减税,税负总体水平是减少的。
在2008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
结构性减税的时机1、减税呼声不断。
美国《福布斯》杂志2007年发布的一份“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显示,中国税负仅次于法国、比利时,名列世界第三。
虽然不能断定这个排名的科学性,但是我国公众对税负过高一直呼吁不断。
根据中国税负现状,顺应全球性减税趋势,选择“完善税制、适度减税”的税改政策必将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2、税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税收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辅助的,如果总量太小、占比太低,对刺激经济所起的作用就更小。
中国税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2007年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22%,减税会对刺激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力。
所以,正是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好时机。
3、优化税制结构的需要。
中国现行的税负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增长。
中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确定了“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但在实际运行中,流转税收入在税收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高达约70%,所得税的比重却仅为20%左右,“双主体”税制实际上是“跛足税制”。
因此,实行结构性减税也是优化现行税制结构的需要。
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意义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推进税制改革,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尧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础上,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断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确立,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框架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平均每十年翻一番,家庭财产稳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实践证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总体相适应的。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再分配调节功能,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彻底取消农业税,大幅增加涉农补贴,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持续提高,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同时,也要看到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有待优化。
这些问题的产生,既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阶段性特征,也与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不到位、政策不落实等直接相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2020年时政专题精粹(十)减税降费(8)
2020年时政专题精粹(十)减税降费(8)1.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持续推进减税降费。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对企业来说是减负,对政府而言却意味着可能减收。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平衡年度预算收支、确保财政可持续的目标,政府部门可以通过( )①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提高可用资金空间②减少国内货币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③收缴集体企业税后利润,拓宽财政收入来源④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为重点支出腾出空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8年10月15日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这是年内第四次降准与此同时,财政部也采取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全年规模超过1.3万亿元。
专家指出:降准减税措施将助力我国经济发展。
其传导过程是()①降准—释放增量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②降准—增加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③减税—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④减税—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和物价上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头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相关工作由多部委协同推进。
有专家指出,建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长效机制,推进减税降费是关键环节。
从企业角度看,不考虑其他因素, 推进减税降费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路径是()①降低企业经营成本②企业研发投人增加③提升企业营利能力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⑤员工劳动收入增加⑥企业生产规模扩大A.①—③一⑤B.②—①—⑤C.④—②—③D.②一③一⑥4.财政部强调:2019年,在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为明显的降费措施。
下列国家政策及其影响符合材料所述精神推导的是( )①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②降低创业创新成本③扩展初创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④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动力⑤促进扩大就业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风险A.②→③→④B.①→④→⑤C.③→②→⑥D.⑥→④→⑤5.2018年1~8月,我国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国税收收入增速放缓,非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3.1%.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减税降费是国家实施积极货币政策的体现②收入分配政策是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③正确处理与国家的分配关系是企业的核心战略④积极财政政策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减税;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落实好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2 O 3 0 3
索建 立科技 成果入股、 岗位分红 权激励 等多种分配办法 ,保 障技术成果 在分 配中的应得份额。 完善 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 津贴 制度。允许和 鼓励 品牌 、创意等参与收入分配。 9 . 多渠道增加居 民 财产性 收入 。 加 快发展 多层 次资本 市场 ,落 实上 市公 司分红 制度 ,强化 监管措 施 ,保 护投资者特别是 中小投资者合法权 益。推进利 率市场化 改革 ,适 度 扩 大存 贷款 利率 浮动 范围 ,保 护存 款人权 益 。严 格规 范银行 收费行 为。丰富债券基金 、货 币基金等基金产 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 实施 员工 持股计 划。拓 宽居 民租金 、股息、红利 等增收渠道。 1 0 . 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 制。 全 面建 立覆盖全部 国有企 业、分级管理 的国有 资本经营预算和 收益 分享 制度 ,合理分 配和使 用 国有资本 收 益,扩 大国有资 本 收益上交 范 围。适 当提高 中央企业 国有资本 收益上交比例 , “ 十二五” 期间在 现有 比 例上再提高5 个百分点左右,新增部分 的一定 比例用于社会保障等 民生支
出。
1 1 . 完善公共 资源 占用及其 收益分配机制。 建立健全资源 有偿使 用制度和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完善公 开公平公 正 的国有土地 、海域、森林 、矿产 、水 等公共资源 出让机 制,加强对 自 然垄 断行 业的监管 ,防止通过不 正当手段无偿或低价 占有 和使用 公共资 源 。建 立健 全公共资源 出让 收益全 民共享机制 ,出让 收益主要用于公共 服务支 出。
四、加快健 全再分 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 以税 收、社会保 障、转移支付为主要 手段 的再分配调节机 制。健全公 共财政体 系,完善 转移支付 制度 , 调整财 政支 出结构 ,大力 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改革个人所得税 ,完善 财产税,推进结构 性减税 ,减轻 中低 收入者 和小 型微型企业税 费负担 , 形 成有利于结构优 化、社会公 平的税 收制度 。全 面建 成覆盖城 乡居 民的 社会保障体系 ,按 照全覆 盖、保基本 、多层 次、可持续方针 ,以增 强公 平性 、适应流 动性 、保 证可持续性为重 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险 、社会 救 助和社会福利制度 ,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实行全 国统一 的社会保 障卡制 度。 1 2 . 集 中更 多财力用于保障和 改善 民生 加 大对教育 、就 业、社会保障 、医疗 卫生、保障性住房 、扶贫开发 等方 面的支出,进一步加大对 中西部 地 区特别是革命老 区、 民族地 区、 边 疆地 区和贫 困地 区的财力 支持 。严 格 控制行 政事 业单位机 构编 制 , “ 十二五 ”期间 中央和地方机构编 制总量只减不增 ,减少领 导职数,降 低行政成本 。坚决反对铺 张浪费,严 格控制 “ 三公”经费 预算,全面公 开 “ 三公” 经费使用 情况 “ 十二五”时期社会保 障和就业支 出占财政支 出比重提高2 个百分点左右。 1 3 . 加大促 进教 育公平力度 。 合理配 置教 育资源 ,重 点向农村 、边远 、贫 困、民族 地 区倾斜 。全 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 免费政策,严 格规 范教育 收费行为。进一步完善 普 通高中、普通本科 高校 、中等职业学校和 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 困难 学 生国家资助政策 ,逐 步提高补助标准 。为 家庭 经济困难儿童 、孤儿 和残 疾儿童接受学前教 育提供补助。切 实解决农 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 受义务 教 育和参加 当地 中考 、高考 问题。 1 4 . 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 加快建 立综合与分 类相 结合的个人所得税 制度 。完善高 收入者个 人 所得税 的征 收、管理和处罚措施 ,将各 项收入全部纳入征 收范围,建 立 健全个人 收入 双 向申报制度和全 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 ,依 法做 到 应 收尽 收。取 消对外籍个人从 外商投 资企业取得 的股 息、红利 所得免征 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 1 5 . 改革完善房地产税 等。 完善房产保 有、交易等环 节税 收制度,逐步扩大个 人住房房产税 改 革 试点 范围 ,细化住 房交 易差别 化税 收政策 ,加 强存 量房 交易税 收征 管 。扩大资源税征 收范围,提 高资源税税负水平 。合 理调整部分消 费税 的税 目和税率 ,将部分 高档 娱乐消费和高档奢侈 消费品纳入征 收范围。 研 究在适 当时期开征遗产税 问题。 1 6 .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全 面落 实城镇 职工基本 养老保 险省 级统筹,“ 十 二五”期 末实 现基 础养老金全 国统筹 分类推进事 业单位养 老保 险制度 改革,研 究推进公 务 员养老保 险制度改革。提高农 民工养 老保险参保率 。健全城 镇居 民和 新 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建 立兼顾 各类人 员的养老保 障待遇确定机 制和正 常调整机 制。发展企 业年金 和职业年金 ,发挥 商业保 险补充性作 用 。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 立社会保 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部分题型专练题型六经济推理类选择题
题型六经济推理类选择题1.某国是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国。
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 )①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③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④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2.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下列关于税收调节作用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开征环境保护税→防止企业偷漏税行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②调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扩大制造业企业盈利空间→激发实体经济活力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供给④降低进口汽车关税→增加市场竞争压力→倒逼我国汽车行业加快转型升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哈尔滨六中阶段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并将“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纳入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阶段目标中。
若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传导路径是(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收入差距——释放消费红利——拉动经济增长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纳入按劳分配的人数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者减少——实现公平发展——促进社会稳定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老旧小区公共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
全国需改造的老旧小区约17万个,初步估算综合改造投资总额可达4万亿元。
通过完善水、电、气、通信、道路、绿地、养老服务、助餐、抚幼、家政等设施,可带动上下游多个行业的发展,加装入户电梯、增加停车位等,会使房屋价值增加10%~20%,为居民带来看得见的利益,对稳经济保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增加→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环境②完善养老助餐等服务→第三产业水平提高→改善所有制结构→服务业盈利增强③老旧小区公共设施改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科技水平④增加电梯停车位等→促使房屋增值→提高出租和卖者财产性收入→扩大其消费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导致我国发展也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所以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旨在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什么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
什么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结构性减税作为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载体,引起理论界和实际经济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那么,什么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它是怎么来的?如何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这篇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编者结构性减税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
20xx年以来结构性减税政策成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头戏,在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决定今年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再次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那么,什么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它是怎么来的?如何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基本内涵(一)什么是结构性减税政策所谓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政府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通过调整优化税种及其构成要素减轻居民和企业税负,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结构性减税政策。
结构性减税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政府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它通过调整税种、税目、税率和税式支出等可控变量,有选择性地减轻市场主体的税收负担,引导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按照宏观调控预期目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可见,结构性减税是一种市场导向的发挥税收作用的间接调控手段。
结构性减税通过各种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内在机制,发挥组合拳的最佳效应。
结构性减税是一个多元税收政策工具的组合体,税种的选择、税目的增减、税率的调整以及税式支出的变化都是政策工具,需要通盘考虑、统筹使用,建立各种政策工具科学组合、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内在机制,力争用最小的政策资源和代价取得最大的宏观调控效应。
结构性减税通过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的传导机制,实现总量上的扩张效应和结构上的激励调节。
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6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6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以“收入倍增”为主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议论文。
要求:参考给定材料,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
给定资料: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是我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人倍增目标.表明中央正致力于开启民富时代。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两个同步”值得关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不仅如此,报告还进一步就目标的质量和效率提出要求。
明确指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现场采访一:11月27日上午,暖暖的阳光洒满××村,一排排二层小楼整整齐齐。
虽已入冬,但水泥小道旁的绿化树依然郁郁葱葱。
村民叶××家的十多亩大棚就在新村一角,大棚内,他和妻子正在将棉壳与玉米芯的拌料装在一个20公分长的塑料袋内,经过高温蒸煮、结种子等工序,再过一个月,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袋子就会成为他们夫妻俩的“钱袋子”。
夫妻俩种蘑菇已经有十多年,起初规模并不如现在这么大。
开始,他们俩用自己家一亩多地种蘑菇.一年除去日常开销.能剩一万元左右。
感觉效益不错,且市场前景很大,决定把大棚种植面积扩大。
“一开始一亩多,然后扩展到三亩多.现在已经达到10多亩了,其中仅承包的土地就有近10亩。
”现在大棚里夏季种木耳,秋冬种蘑菇,常年都有产出,除去成本外,一年能收入10多万元。
如今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很多外出务工者纷纷选择回家创业,搞养殖种蔬菜,投入少见效快,村民们住进了楼房.生活也是蒸蒸日上。
“有了好政策,还要靠勤劳致富,才能过上好日子。
”对于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夫妻俩用一句话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2016-05-31 03:54:51 来源:评论(0)收藏(0)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
但是从整体来看,即使按照较低的标准,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也仅有30%左右。
而在1980年代的社会调查中,在美国就有66.7%的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在瑞典这一比例是75%。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近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再次提到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问题,并指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必须强化人力资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必须发挥好企业家作用,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必须加强产权保护,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只有按照要素贡献和边际报酬进行分配,才是真正公平的分配制度;针对目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的扭曲现象,只有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要素占有的公平性,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橄榄型分配格局,有利于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增长如果一个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占得比重最大,那么社会将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如果中等收入群体占的比重较小,则分配格局将呈现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如果高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规模依次增大,则社会的分配格局将呈现为金字塔型。
中等收入群体占人口的60%—70%时,形成了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民福利的提高都是最有利的。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也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由过去主要依赖外部市场,向依靠内需转变的任务。
如果中国呈现出哑铃型或者金字塔型的收入分配格局,对于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国内市场都是不利的。
新形势下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取向
1 地方财政研究/ l.第 5 8 2 2 / 期 0 5
结构性施 减税政策
对 于贯 彻 “ 以提 高 居 民收 入 水平 和 扩 大最 终 消 费 为 重 点 , 整 国 民收 入 分配 格 局 ” 调 的宏 观 调 控 决 策 , 具
有重 要 的现 实意 义 。
其次, 单纯减税会 加剧 财政收支不平衡 , 引致
更大 的 财政 风险 。“ 十二 五 ” 规划 重 点强 调 了要加 强
社会建 设 , 提高政府保 障和改善 民生的能力 , 政府 提出要加大保 障性住房建设 、 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
民生 工 程 建设 、 能减 排 和生 态 建设 、 疗 卫生 、 节 医 教
的较 好 时机 , 更 好 地 实 现 宏 观 经 济 调 控 的 目标 , 为 在今 后 一 段 时期 的经 济 调 控 中应 继 续 实 施 结 构 性 减税政策 。 首先 , 面对 复 杂多 变 的 国 际经 济形 势 及 我 国经
与 保证 财 政 收人 的增 税 相结 合 ;根 据 产业 结 构 、 经
、
结构性减税 的可持续性
原 因之一。有观点认为, 与其他国家 比较 , 我国属于 下 中等收入 国家, 义宏观税负 比同等发展程度 的 广
结构性 减税是一种有 增有减 ,结构性调整 的
[ 收稿 日 ]0 2 0— 2 期 2 1— 4 1 [ 作者简介 ] 岳树 民,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 经济学博 士, 研究方 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 、 收理论 与实务 ; J , 税  ̄ T 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 究生 , oy 研究方 向 为财政理论 与政策 。 ( 基金项 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促进资源节 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制改革研 究》 1B Y 9 ) (O J O 2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16)就业与创业(Word版含解析)
(16)就业与创业1.王某是某理工大学已经退休的教授,受聘于某市高新技术开发公司。
总公司人事部经理对王某非常满意,但考虑其年龄已达62岁,双方没有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达成口头协议。
一年后王某被总公司通知解聘,王某不服,与总公司交涉。
总公司解释说王某是退休人员且没有与总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因而可以随时不予雇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可以随时解聘劳动者B.退休人员再就业不必订立劳动合同C.退休人员再就业,仍然需要签订劳动合同D.用人单位不能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2.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总工会等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实施‘护薪”行动,全力做好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处理工作。
通知从进一步做好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预防协商工作、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调解工作、提高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仲裁质效、强化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等四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上述举措有利于: ( )①增加农民工工资收入,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②拓展农民工维权途径,增强劳动者法律意识③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贯彻劳动法规,进一步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这为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国家之所以重视劳动和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成功的必经之路③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④劳动者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甲餐饮公司(甲方)与乙科技公司(乙方)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甲方授权乙方在指定区域经营快餐配送业务,乙方员工工资由甲方通过银行直接代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合理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合理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合理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合理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来自:搜狐网 1天前|1 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会议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
【解读】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拉动消费应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
现在正处在消费释放的历史拐点,但关键是要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这完全符合中国下一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实际。
改善民生,就是在再分配上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民生建设既对公平有重要作用,又对改善消费预期和促进消费增长有重要作用。
会议提出的这么多消费领域,都跟服务业有关。
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对调结构有重要影响,也是拉动消费的基础。
增加低收入群众的收入,要在初次分配中逐步提高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协调机制,使劳动者的报酬有增长;再者就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
2 财政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会议摘要】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解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减税、税制的调整,减轻企业负担,激活市场活力,同时加大民生支出,提高转移支付扩大内需。
此外,民生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需要有大幅度的资金投入。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方向跟上次比较应该有所调整,更多投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农村水利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快资源要素改革的财税补贴,进行结构性减税。
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新趋向
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新趋向作者:李长安来源:《人民论坛》2021年第04期【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储蓄率经济风险【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并将“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纳入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阶段目标中。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驱动力逐步从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更多依靠消费拉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态度的转变带来了信贷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相对应的是,储蓄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金字塔型”社会向“橄榄型”社会的过渡阶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60%以上比重的中等收入群体相比,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相对比重较低,其特征在具有广泛共性的同时也具有典型的中国特性。
在社会层次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大多都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与文化修养,有较为体面及相对稳定的工作,多处于社会中层;在消费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已经由基本的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靠拢,渐趋享受型消费,更多地偏向于文化娱乐消费,在高档耐用品上也显现了较大的消费倾向;在收入方面,中等收入群体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固定资产方面,中等收入群体有着购车、买房的能力,基本上在货币、汽车、房屋、金融产品等方面有一定的资产或者财产积累。
笔者通过对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后发现,2014年占据总人口37.4%的中等收入群体(将中低收入群体与中高收入群体合并计算)的储蓄率约为34.6%,同年居民储蓄率为48.02%,而在2018年占据总人口30%的该群体(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元—50万元)储蓄率下降到25.9%左右,同年居民储蓄率为44.91%,中等收入群体储蓄率的下降幅度约为居民储蓄率下降幅度的3.8倍。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的储蓄率略有上升,但也基本维持在45%左右,而中等收入群体储蓄率下降的趋势性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即“扩中”“提低”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即“扩中”“提低”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扩中”“提低”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1. 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所有低收入家庭的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提供免费的教育资助和奖学金制度。
2. 设立特殊教育基金,帮助特殊群体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参与度。
3. 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二、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设,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1.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包括提高低保、医疗救助等救助标准。
2. 推行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建立个人养老账户、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措施,确保低收入群体的老年生活安全。
3. 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包括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和药品,减轻低收入群体的医疗负担。
三、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1. 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贷款、税收减免和培训等支持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为中等收入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2.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中等收入群体提供更多高薪就业岗位。
3. 加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减免力度,提高其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四、加强财富分配机制和税收政策的调整,减少收入差距:1. 提高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通过增加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政策,减少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再分配。
2. 加强对超高收入者的资产管理和财产公示制度,防止财富集中和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 加强反腐败力度,打击贪污和贿赂等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和法制建设。
五、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全民就业率: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工程、科技创新等领域,提高全民就业率。
扩大内需首先要缩小贫富差距
人 口的农村 市场难 以真正启动 ,工业化快速推进所 带来 的庞 大
产能只能在 国外消化 。 国经济对 外依存度超过 5%, 我 0 国际市场 波动极 易对我 国产 生较 大影响。三是 中低收入增速赶 不上 高收
群体迈入 中等收入行列 , 特别是要 培育一批农 民中等收入 者 , 推 动社会阶层 向“ 橄榄形” 迈进 。 建议人 大加快工资法立法步伐 , 围 绕 工会和工 资分配机制等开展相 关立法和监督工作 ,促进 中等
符合科 学发展观 的模 式。 扩大 内需特 别是 消费需求 , 不仅有助 于
转变我国长期以来 出口导向、 资拉 动的经济发展模 式 , 投 真正 实
偿、 费用减 免等 ; 注重减税减 负 , 通过上调 增值 税和 营业税起征 点、 开展 增值 税扩 围试 点、 个人 所得税减免等 , 实降低 中小微 切
4 【 8 上海人大 2 1 年第 1 02 期
现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 更有助于 以此为导 向, 加快收入分配体制
改革 , 降低 基 尼 系数 , 进 社 会 公 正 与和 谐 稳 定 。 促 口
世事
圉 议
扩大内需首先要缩小贫富差距
文/ 任新 建
21 0 1年的 中央经 济工作 会议 提 出要
型企业税 负。建议人 大科 学系统地 研 究 中小微 型 企业减 税减 负方案 ,
加 强 法律 “ 层 设 计 ” 相 关监 督 。 顶 和
“ 着力扩 大国 内需求” ,并将其作为战略基
点更 多放在保障和改善 民生、加快发展服
务业 、 高 中等收入者 比重上 来” 这表明 , 提 。 中央将在调结构、 扩大消费需求、 缩小收入差距等方 面进一步加
大 力度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措施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措施
为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实施就业政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改善就业环境、加强培训和教育等措施来增加就业机会。
这不仅可以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也可以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2. 减轻中等收入者的负担: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措施来减轻中等收入者的负担,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这样可以促进中等收入者的消费和投资行为,进而刺激经济增长。
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融资、税收优惠、创新支持等措施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这样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4. 增加教育投资:教育是提高人才素质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总而言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政府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强就业政策、减轻中等收入者的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增加教育投资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
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的平衡和谐。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三大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列为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党中央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一以贯之遵循的收入分配原则的充分肯定,同时凸显出收入分配制度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意义。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制度依托。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共同追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甫始,就将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人民性”放在中心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其中按劳分配制度是基础制度。
第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由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决定,二者是内生内洽的。
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是适应我国当前生产力的所有制结构,因此决定了我国必须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第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经济制度。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分析框架下,收入分配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也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推进结构性
减税
源地址: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01-18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012年12月1~2日主办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策与体制”第7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专家提出应当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目标实行结构性减税。
一、现行税制不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1. 宏观税负过重制约了“橄榄型”社会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指出,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是,“橄榄型”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尚未形成,中等收入户可支配收入总额在居民收入总额中占比下降。
1985~1993年平均占比57.4%,1994~2002年平均占比55.4%,2003~2011年平均占比51.7%。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宏观税负过重:政府收入占GDP比例大约为31%左右,已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下限,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一般水平。
2.增值税作为主要税种具有明显的累退性,不利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黄锟、李万峰指出,从增值税看,最低收入群体的增值税有效税率是15.1%,而最高收入人群的增值税负担要比最低收入人群低7个百分点,只有8.0%,其他收入群体的增值税有效税率由低到高分别是12.8%、10.4%和8.9%,具有显著的累退性。
3.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分配调节中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
黄锟、李万峰指出,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虽然具有累进税的性质,但近年来工薪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收入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0%左右,广大的作为中低收入者的工薪阶层成为纳税的主体。
而高收入阶层缴纳的税额仅占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35%,其所占比重与1998年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指出,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总额为6054.11亿元,占整个税收总额的比重仅为6.75%。
然而,亚洲各国个人所得税总额占当年税收总额的比重平均为12.7%,非洲各国平均为11%,美国为43%,日本为38%,澳大利亚为55%。
由此可见,我国个人所得税还不完善,其调节高收入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目标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
1. 降低宏观税负,为结构性减税腾出空间。
中改院院长迟福林指出,推行结构性减税是打破制度性约束、藏富于民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
宋立认为应当适度降低宏观税负,严格财政预算管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正模建议,合理约束财政税收增长的幅度,通过减免缓中小企业和中低收入者的税费负担和财政补贴等方式,以调节在初次分配中的关系,切实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
2.降低中小企业税负。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指出,个体工商户从事工商业经营,是成为中等收入者的潜在群体或现实群体。
2011年,我国个体工商户3601.13万户,登记资金1.5万亿元,从业人员733
3.95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口比例约为10%。
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在财税方面的扶持力度,促使他们中经营成功者进入中等收入者群
体。
迟福林指出,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军,降低中小企业税负,不仅可以鼓励创业,防止资本外流,还能够为提高劳动者报酬创造条件。
同时,在未来3~5年,全面推行服务业税制由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切实减轻服务业的税负,使在服务业就业的白领阶层尽快成为中等收入者。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邹农俭指出,现行财税体制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企业经营困难,财税负担也较重,建议在中小企业、特别是自主创业的企业应该大幅度减税。
3.减轻中低收入者实际税负。
迟福林指出,考虑通胀因素和提高中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建议在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同时,同步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实际税负。
黄锟指出,要合理确定各类税种的税基和税率,如应当进一步拓宽奢侈消费品等项目的税基,提高部分奢侈品的税率;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少税率档次,改变广大工薪阶层成为纳税主体的状况,甚至还可以将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改变为综合所得税制,使个人所得税更加明显地起到对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三、完善税收制度,充分发挥税收在促进分配公平中的作用
1.加大税收的“调高”力度。
杨宜勇指出,要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征收体系,提高对高收入人群的征税,例如要通过拓宽对奢侈消费品等项目的税基、制定合理的税率和建立有效的征管机制来调低过高的收入,在总体上要提高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
对过高收入的调节,除了运用个人所得税外,还要借鉴国外经验,尽早开征遗产赠予税、物业税、特别消费税等税种,对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2.扩大土地增值税征收范围。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巡视员叶兴庆指出,要改革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将城市住宅等纳入土地增值税征收范围,去年全国城市存量土地增值收益全国达到200多亿,今后应逐步将这一收税范围扩大到住宅。
3.更多的税收应当补贴给中低收入家庭。
挪威税务管理局主任贝尔格里指出,挪威对富人征收的税较多,企业税率也达到28%,同时更多的支出补贴给中等收入家庭。
挪威城市区域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特斯理指出,挪威税收占GDP比重为40~45%之间,2009年税收占GDP的41%,与西北欧国家基本持平。
同时,政府支出主要部分是转移到私人家庭。
2011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90亿,养老支出1000多亿,其他社会事业支出也达到1000多亿。
挪威中等收入家庭占全部家庭总数的96%,家庭的转移性收入较多,包括社会保障收入、失业保险、儿童救助、护理费、住房补贴和其他各种补充性补贴等。
在挪威,即便是最低收入的人也要交税。
他们交的税比较少,但同时可以得到比较多的转移性收入。
最低收入的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质性地提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