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最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摘要]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以来,企业减税减负效果明显,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这项政策的实施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税收收入减少,影响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应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的分享比例;科学设计结构性减税政策;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拓新的征税范围;创新新税种,培养新税源;稳妥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性支付资金支持,以保证地方财政收支的平衡稳定增长。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策

结构性减税是政府实行的减轻纳税人税负压力一项税收优惠政策。随着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行,其政策减税效应日益显现。它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水平,促进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减少,进而影响到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地方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项政策减收的问题。一、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产生的影响

(一)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对企业减税效应明显

2008年以来,安徽省为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2012年,安徽省地税局发布《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落实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皖地税[2012]83号)。意见明确提出了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等40项政策措施.通过实行这些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减税效果。据税务部门初步统计①,全省企业享受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等优惠后减免增值税约166.8亿元,企业所得税经过汇算清缴后,通过减税、免税、抵扣、加计扣除等方式累计减税98.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9.7亿元;落实个人所得税法,提高个税起征点后少征个人所得税21亿元;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困难减免0.7亿元;小型微利企业享受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和免除税务发票工本费等优惠9亿元;各项税收缓交10.9亿元;社保费“五缓四降”金额33亿元。

资料来源:2012年安徽省财政决算报告

全省通过减、免、缓、抵等措施,合计各项税费优惠达350亿元。此外,安徽省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试点3个月以来效果初现,税负下降企业直接减税1.7亿元,加上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增加税款抵扣4.8亿元,共计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6.5亿元。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安徽企业减税效应明显。

(二)实行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收入减收效应显现

由于结构性减税优惠政策的实施,使部分税收让利于企业和个人,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即使有税收增长因素的中和,仍会导致税收收入绝对量减少和增幅下降。我们根据近年公布的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汇编整理了2007年—2012年安徽省财政收支和税收情况,编制了安徽省财政税收变动一览表。具体数据见下表1:

表1:安徽省财政收支及税收变化情况一览表②

资料来源:2007-2012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2007年—2012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汇总计算

图1:2007-2012年安徽省财政收入趋势图③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从2007年—2012年间,安徽省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全省财政收入从2007年的1034.7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026亿元,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从2007年的1243.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958.6亿元,均翻了2倍。从年均增速来看,安徽省全省财政收入每年均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长。其中,2010年全省财政收入增速达到33%,为最高。2011增速为27.6%,而2012年增速则有大幅的下降,为14.9.%。2012年的全省财政收入增幅呈现较大程度下降,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变动趋势与上述趋势基本相同。另外,从税收结构来看,2007年-2010年增值税、营业税每年均以较大幅度增长,但至2011年以后,两个主要税种都呈小幅下降趋势,特别是2012年,增值税竟出现负增长,营业税的也有近10个点的降幅。究其原因,与安徽省2010以后实行的减税政策以及2012年10月1日开始试行“营改增”等减税政策有密切关系。结构性减税政策对财政的减收效应已显现。

(三)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中非税收入占比有所抬升

从表1资料可知:安徽省2008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百分比为最高。为86.4%。2010年为最低84.6%,2011年、2012年百分比分别为:85.4%,84.9%,占比呈下降趋势。在财政收入总体增长的形式下,税收占比呈下降趋势,而税收总量呈增长趋势,说明收入结构中非税收入比例在上升。地方上非税收入增长的问题值得关注,减税之后地方上财政压力增大,可能就会用非税收入来弥补。要警惕一些地方因财政吃紧而采用行政手段扩大收费范围和项目,由此加重企业负担,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缓解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的对策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呈不断增长趋势。随着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不断深化,地方税收收入的增幅则有下降趋势。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必然造成地方

资料来源:2012年安徽省财政决算报告

政府出现一定程度的财政收支“缺口”。不能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应积极合理应对,探索税改的新思路,保证地方财政收支合理增长。确保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深化税制改革,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税收的分享比例

现行税制执行的是分税制,税收按照权限的归属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和地方税收分享范围和比例明确。现行主要税种的分享比例是中央财政拿大头,地方财政拿小头。其中增值税收入的75%归属中央,25%归地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的60%归中央,40%归地方。消费税和关税两大流转税是归中央的,而营业税、资源税等一些税种归地方。这样的分配比例事实上造成了中央财政收入偏多,而地方财政收入偏少的问题。再加上正在实行的“营改增”的税制改革;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地方税种上实行的其他结构性减税优惠政策,加剧了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上的失衡。因此,可以调整现行主要税种征收范围,扩大地方财政的分享比例。如对增值税,中央和地方的分享比例可以新确定为6:4比例,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和地方可以确立为5:5比例。同时还可以改革资源税征税范围、提高城建税税率。从而增加税收来源,缓解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的影响。

(二)科学设计结构性减税政策,实现地方财政稳中有增

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不应对地方财政只做减法,应科学合理设计结构性减税政策,对税收项目应采取有增有减的方法,实现稳中有升。在税制改革中,可以采取减少增值税、改革营业税、增加财产税,稳定所得税等做法。减少增值税,可以通过扩大固定资产项目的抵扣范围,降低税收的税率,加大出口退税等措施进行。研究“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内容和程序,科学合理推行营业税改革,降低税率,保证税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积极进行财产税和资源税改革。对于财产税,应扩大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出租出售私有房产也应征收房产税。为保护优质矿产资源,应采取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改革计征方法,积极推行由从量计税改为从价计征改革。切实保证改革中地方财政能有增有减,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保证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拓新的征税范围

企业的发展是地方税收的真正的不竭来源。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技术附加值高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培养新的税源。应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和壮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征税范围,夯实地方税收的税源基础,增加地方税收收入。

(四)探索创新新税种,完善税制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