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名师制作优质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知道文化创新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比较鲁迅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通过学习,加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主体的认识;增强投入社会实践,融入人民群众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三、教学过程导入:《功夫熊猫》视频片段。
《功夫熊猫》大家喜欢吗看吗,为什么?功夫熊猫自全球上映以来,就受到各国观众们的热烈评论,有褒有贬,且不论评论如何,应该说它有很多值得大家欣赏的闪光点。
它将现代高科技影像技术同中国典型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展示出了完美的令人震撼的视听场面和效果,它蕴含富有哲理的故事情节令人回味无穷,给世界动漫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地推动了世界电影文化的发展。
看似平常的一些事物经过《功夫熊猫》的演绎,给人的感觉却全然不同。
为什么呢?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电影文化的发展,也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板书)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播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多媒体显示)歌曲及作者介绍: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大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群众喜爱。
请同学们想一想,王洛宾为何能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深受群众喜爱音乐作品?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回答:略教师总结分析: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文化不是人脑凭空想象的,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
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5课《文化创新》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5课《文化创新》教案设计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理解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认识文化创新的作用以及文化创新在新时代的价值和作用。
激发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进行文化创新的热情,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落实策略通过[创境激趣][引思明理][体验导行]三个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探究思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生成认知,并在[体验导行]中提升认识、加深认同。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情景导入年光似鸟,事事如棋。
30年多前,中国在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中拉开改革的大幕,30多年后,中国人民共享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行;300年前,数千万普通百姓走上“闯关东”的漫漫征途,300年后,一部史诗般的《闯关东》创作完成。
让我们再次欣赏其中精彩的片段——播放视频:《闯关东》片段问题:谈及《闯关东》等优秀作品的创作,有人认为,它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与聪明才智,你认为呢?方式二:话题导入播放背景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同时展示山东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并创造出众多有影响的作品的事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我们本土资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设问导入新课:乔羽先生之所以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歌词,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一要素在其他的文化创新中是否同样重要?方式三:材料导入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
他把传统的民歌加以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方式四:典型案例导入(课前准备:确定采集民歌、童谣的活动主题。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文化创新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文化创新的必然性、意义,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能力目标:运用文化创新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自觉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积极投身到实践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自觉进行文化创新。
【课前预习案】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3、文化创新的意义①②4、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6、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
①。
(2)基本途径②。
①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
(3)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朱熹曾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这些都告诉我们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哪里?合作探究二:文化创新的作用材料一: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今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后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
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说:“一个妇人发动了一场大战争。
”材料二: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配方和精选药材等前提下,吸收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有的制成瓶装汤药,有的制成冲剂,有的制成药丸。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文化创新考纲考点考情分析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2.文化创新的途径: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本课的知识点是高频考点,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考试大纲》对该课考点的能级要求也比较高。
备考时要注意对题中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大部分考题难度稍大。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可运用的材料多,复习本课时,除深入理解并扎实掌握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注意关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活动及事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理解文化创新等。
知识梳理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创新的源泉(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________。
(3)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2.文化创新的作用(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②________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③________的繁荣。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继承④__________,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2)面向⑤__________,博采众长:学习外来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⑥“______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另一种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探究突破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
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三、教学方法事例探究法、启发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问:经过这节课的分析,同学们,你们利用课件的知识结构图分析,总结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被合称为“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它不但对中国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四大发明的根本途径是()A.社会实践B.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C.创新精神D.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答案:A解析: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B.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保持传统艺术不受其他艺术的冲击答案:B解析:题干是讲如何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如何保持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开展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故选B项。
A项表述不科学,C项与题干意思不符; D项说法错误。
3.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的学生练习的曲目大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
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一些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
高中政治 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一、考纲要求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3.理解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理解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的方向二、知识梳理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
2.文化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
3.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实践,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4.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又表现为不断。
5.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6.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7.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的过程、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又是一个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四、误区警示1、文化创新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是文化事业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3、文艺作品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所以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艺工作者。
4、文化创新只要体现时代精神。
五、体验高考1.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2.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
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4.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政治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了解课本基本内容(2)完成课前预习案,初步思考探究二、教学课题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材料,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收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三、教材分析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则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无不内在的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
首先明确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及作用,感悟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把握文化创新的主体,初步树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作用;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讲授、问题探究。
五、教学过程播放《藏谜》视频【百度视频】/v_show/id_ca00XODkyMTk0OA==.html导入新课大型藏族原生态歌舞乐《藏谜》是一台涵盖了中国各个藏族地区不同风格,丰富多彩的纯藏族大型歌舞乐,是国内首部全景式的展现藏民族文化的歌舞乐诗篇。
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这样的一个表演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1:新在整体创意上,把整个生活搬到观众面前。
学生2:新在科技手段上,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表演过程中。
教师总结:正是这种创新性表演,使节目给人以震撼,这也就充分说明文化发展的需要创新。
讲授新课(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媒体展示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t=12&word=杨丽萍材料:为了编排《藏谜》,杨丽萍曾花了四年时间去学藏语,深入到四川地区了解藏民的生活。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文化生活》(必修三)第五课第一框题《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生活》(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题。
【课标要求】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设计理念】1、“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需要和状况为主进行教学设计。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和谐发展。
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
3、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
4、重视知识的构建和形成。
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本框题分为“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三个框题,主要阐释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等问题。
其中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2、知识发展过程分析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了第三、四课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之后,必需解决文化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本节课以社会实践为中心阐释文化创新很好的回答了这些问题;立足社会实践、关注最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是文化创新的途径,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又为下一节课“文化创新的途径”奠定了基础。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学习本节课,不仅能使学生在知识上对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能使学生初步树立实践观点、群众观点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创新的相关知识,但没有深入的学习文化创新。
第三、四课学习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已经初步涉及到了文化创新,但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本节课要运用鲜活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创新,进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还没有系统的学习哲学知识,因此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一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自信课堂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和记忆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文化塑造人生的三点表现。
一、教师导学(约4分钟)三、交流展示----预习自测(约6分钟)1.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
这表明() A.艺术创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艺术创作来源于实践 D.艺术创作要有一定的灵感2.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A.文化创作者的大脑 B.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C.客观事物本身 D.社会实践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生物学家。
他曾经解剖过几百种动物,从外部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到毛发、血液等各个方面,都对动物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通过研究,他发现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错误的。
有人批评他背叛师门,亚里士多德却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由以上材料可知( )A.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必须推翻前人的观点C.真理比老师更重要 D.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的学说中得到了启发4.关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正确的是()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5.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因此,中华民族文化要实现创新就必须()A.对传统文化进行大胆的抛弃 B.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C.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D.面向世界,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6、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的儒家思想()、(1)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有深刻的影响(2)其消极作用已随时代的发展而消失(3)已经不适应今天时代的发展要求(4)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A、(1)(2)B、(3)(4)C、(2)(3)D、(1)(4)判断:1.“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因此,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依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教学设计
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第五课“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什么是文化创新,为什么要文化创新,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3)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增强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赏析杨舞“雀之灵”的成功,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2)通过探究《千年之约》的成功创新,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3)通过了解《群英荟萃》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2)教学素材的选择尽量是学生的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典型视频图片,同时尽量简约截取素材。
(3)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文化创新教案
课题:文化创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识记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构建知识体系,系统掌握本课知识之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掌握解答主观题的答题模式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对文化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文化创新是文化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过程渗透着文化创新的精神。
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
随着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文化创新的意义日益凸显出来,本课主要学习文化创新的源泉、途径和作用。
四、学情分析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二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整合能力,本课复习时采用情景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结合的教学方法,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2分钟)图片导入(二)导学案反馈(1分钟)【教师】绝大部分同学的导学案完成的相当不错,做到了内容正确、书写工整,用语规范,评价合理,老师看到了大家的进步,为我们自己鼓掌。
【教师】当然,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大家再接再厉。
存在问题:预习自测第6题个别同学出现失误,原因: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认识不到位。
(三)齐读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四)课堂设计:家喻户晓的《熊出没》,所获殊荣连连。
为了设计《熊出没》场景,主创人员多次到哈尔滨东北大森林实地考察,广泛调研,全面搜集各类素材。
在华强公司,员工们的生活格外有趣,走廊上可经常看见同事们在挤眉弄眼,模仿狗熊走路、说话。
熊大、熊二的形象借鉴了中传统熊的憨憨傻傻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又重新挖掘。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复习重难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作用。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要克服的错误倾向。
【知识梳理】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判断。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①文化创新可以适应和回答社会实践中出现动力的新情况、新问题文化创新与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社会实践的关系的资源和条件。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反作用于社会实践②文化创新可以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意义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发展②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否则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要求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基本途径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途径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创新要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3)人民群众与文化创新③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④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
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4)坚持正确方向【课堂探究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议一议:文化创新有的来源于社会实践,有的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提示:(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2)创作者的灵感是属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文化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归根结底来源只能是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
(3)推动文化创新,必须强化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中国当代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这是中国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3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文化创新的作用〔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5〕文化创新的途径〔6〕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感悟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的能力〔2〕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3〕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二、教学重难点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文化的发展本质上又是一种怎样的过程呢?这就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正文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学生活动:“忆一忆〞文化是如何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正确的态度+一律平等的原那么+尊重培育发展本民族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形成新的文化。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Why: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活动:听三首不同时代的歌曲,结合教材,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南泥湾》反映的是战后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的实践活动,《年轻的朋友》反映的是80年代的幸福生活,《走进新时代》那么反映的是当今社会变革的实践要求〕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学生活动:阅读P49的材料或是举出一个身边的文化事例,分析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高中政治 第五课《文化创新》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文化创新原因:必要性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意义:重要性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一)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原因)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②创新是一种发展,不管是文化传播、继承都包含创新③继承与创新:批判性继承是前提、基础,创新必须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融合新的实践经验的升华】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的源泉1)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渊源: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不仅指本土的还包括了外国的源泉:本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2)表现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重要根源、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②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③文化创作的灵感、动力来自社会实践④文化创造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1)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2)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4.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所以,文化创新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找到文化创作的灵感【基本途径: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二)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作用)1.创新的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作用1)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动力、源泉、根本目的、根本标准2)文化创新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创新的意义&作用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1.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2.文化创新主体: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3.对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要求(怎么做)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二、文化创新的途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基本途径①)【从时间上、对传统文化的角度看】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3.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高中政治《第五课 文化创新》学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2、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4、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6、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7、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8、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9、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谁就应该自觉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知识测评】一、单项选择题:C 1、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
这表明A.艺术创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艺术创作来源于实践 D.艺术创作要有一定的灵感D 2、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A.文化创作者的大脑 B.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C.客观事物本身 D.社会实践D 3、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文化继承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浙江省文联联合主办的大型反腐倡廉书画展受到群众欢迎。
据此回答4--6题。
B 4、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和浙江省漫画家协会的文艺工作者,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为主题,创作了大量形式多样的书画作品,不仅充分地反映了反腐倡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而且为深人开展廉政思想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文化创新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文化创新的必然性、意义,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能力目标:运用文化创新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自觉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积极投身到实践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自觉进行文化创新。
【课前预习案】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3、文化创新的意义①②4、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6、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
①。
(2)基本途径②。
①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
(3)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朱熹曾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这些都告诉我们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哪里?合作探究二:文化创新的作用材料一: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今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后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
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说:“一个妇人发动了一场大战争。
”材料二: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配方和精选药材等前提下,吸收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有的制成瓶装汤药,有的制成冲剂,有的制成药丸。
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提示:第一,如何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②要继承传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要体现时代精神,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④反对固守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第二,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包容性和科学分析的态度,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实现中华民文化创新发展。
④反对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和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⑤我们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课后巩固案】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
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2.2012年7月15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正式出版。
在第五版基础上新增收词语3 000多条,“环比”、“给力”、“雷人”、“PM2.5”、“酒驾”、“爆堵”、“粉丝”、“云计算”、“地沟油”等热词被收录,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诸方面。
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B.文化创新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创新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D.文化先于人们的实践活动3.2012年中国·秦淮国际灯会点灯仪式分为三个篇章,以传统儒学文化精粹的“礼”贯穿始终,用现代科技和歌舞演绎“天下文枢,智慧之光”的主题,展现南京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
这表明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传统文化总能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A.③④B.①③ C.②③ D.②④4.购买席卷海外的音乐飓风《The Voice》版权,一改过去部分电视选秀节目以毒舌、炒作、绯闻为卖点,以振兴乐坛、培养巨星为己任,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唯一宗旨,顶级导师座镇“相马”,“历史性”的节目制播分离……2012年7月,浙江卫视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一经开播,便在“限娱令”之后音乐选秀热度骤降下刮起旋风。
《中国好声音》获得成功的奥秘在于( )①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特点和优势②坚持正确的方向,发挥优秀文化节目的育人功能③汲取外来成果并对传统节目先继承后创新发展④对传统的文化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2年7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会见“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说:“‘神舟九号’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重大突破,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大作用”。
这从文化生活角度启示我们( )A.积极参与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B.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C.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于2013年在天津举行。
本届运动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盛会,东亚国家的文化将在天津碰撞出和谐的火花。
本届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更是创新无以伦比,其表现形式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古典青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风格与特色。
吉祥物由天津市市花月季花与象征“和谐、发展”的祥云组成,寓意和平、友谊与和谐、发展的运动会主题。
头戴鲜花的“津津”张开双臂笑迎八方客人,体现出天津人民喜迎各国来宾的美好愿望;头饰祥云的“东东”呈跳跃姿态,做出英文“胜利”的手形,预祝运动会圆满成功。
据此回答6~7题。
6.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盛会,东亚国家的文化在天津碰撞出和谐的火花,进一步加强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从文化的角度看( )①文化上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②文化上可以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③举办运动会是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可以扩大各自文化的影响④举办运动会是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各国文化的趋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更是创新无以伦比,其表现形式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古典青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
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一位文艺评论者说: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机的作品。
这段话说明( )①艺术创作必须源于社会实践②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③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亦步亦趋④艺术作品必须服务于实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12年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80分钟的表演,让人们领略了英伦三岛的田园牧歌,回顾了英国从工业革命走向强盛的历程,并将莎士比亚、憨豆先生、卓别林、摇滚乐等经典的英国文化和影视艺术符号精彩重现。
这告诉我们(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越是民族的文化,越是世界的文化③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④文化创新需要借鉴和融合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②④10.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11.当前,大部分国人在对圣诞文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却在“圣诞节”狂欢,漫画中的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抵制外民族文化②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③要正确对待外民族文化④要完全吸收各民族文化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2.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
《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二、非选择题1、“不创造、便死亡”这句话点出了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海信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占据市场竞争优势。
耗4年,投入巨资,终于研究出中国自己的电视机芯片。
此举必将推动我国电视机产业的更快、更好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民族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的?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海信集团基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立足实践,调查研究、刻苦攻关,终于研究出了中国自己的电视机芯片,实现了科技创新。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芯片的研究成功必将推动我国电视机产业的更快、更好发展,有利于带动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要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
③文化创新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