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00年七年级第6单元第4课_童趣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趣》导学案
初一年级语文学科编写:宋红茹、李丽杰审定:
2009年8月14日评价等级:
温馨寄语:童年是什么?是树上的蝉,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伙伴的迷藏……总之,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幸福美好的。

学习目标:
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疏通文意。

3、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4、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词句。

2、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2、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学习方法指导:
1、认真阅读导学案,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再仿照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

2、对课文不理解的字词、意思进行圈点勾画。

3、课堂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各抒己见。

学习时间:共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疏通文意。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A)
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

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2)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3)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2.查阅资料,了解一点作者和其作品的知识,写在下面。

二、自主学习:(A)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粗知文章大意。

正音:
(1)项为.()之强(2)鹤唳.()云端
(3)怡.()然称快(4)凹者为.()壑.()
(5)土砾.()凸者(6)二虫尽为.()所吞
2、照下面的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节奏、停顿。

示例:能/张目·对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说明:“/”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三、合作探究:(B)
文言词语的解释,最常见的方法是添字组词法和换用同义词替代法,如: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昂(抬)首(头)观之。

请按此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
..()称快。

把1、2段中你不清楚词义的词语、不理解句意的句子都写在下面。

词语:
句子:
四、当堂检测1、2段重点字词的解释及句子翻译:
解词:1、():2、():3、():4、():5、():6、():7、():8、():
翻译:
五、作业布置:
1、掌握本文1、2段的重点词语及句子的解释
2、熟读课文,背诵1、2段。

六、学生小结
感言:
第二课时
温馨寄语:一种平常的景物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成美丽而奇特的东西。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3、认识“物外之趣”这一精神体验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巩固掌握(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

(A)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物外之.()趣
3、私.()拟作群鹤舞于.()
空中 4、项.()为之强.()5、徐喷以.()烟 6、作.()青云白鹤观.()7、果如鹤唳.()云端8、为之怡然
..()称快
三、自主学习(B)
1、朗读课文3、4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加点字词解释在括号里,不清楚意思的词语,用红笔圈起来。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
其中,怡然
..()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
...
物.(),拔山倒树
....()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把
3、4段中你不清楚词义的词语、不理解句意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词语:
句子:
四、合作探究:(C)
1、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1)
(2)
2、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1)
(2)
五、拓展延伸:(D)
1、结合《童趣》,说说作者沈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生活的态度如何?
2、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3、4段。

2、记住文后列出的本课出现的成语,并在书上解释出它们的意思。

七、学生小结:
感言:
第三课时《童趣》检测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灵棺夜行/seshu/10382/index.html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②私.拟作群鹤舞空()
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④怡然
..称快()
⑤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⑥鞭.数十,驱之别院()
⑦徐喷以.烟()
⑧果.如鹤唳云端()
⑨方.出神()
⑩驱.之别院()
2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

(1)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
(3)为之.怡然称快()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
3.翻译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6.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7.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8.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9、学了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中考链接:
1、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细察其纹理(细小)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C、方出神(正)
D、徐喷以烟(慢慢地)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蹲其身,使与台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下面句子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并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

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
2、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
A.明察秋毫B.物外之趣C.怡然称快
3、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

”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