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地生活”何以可能——论海德格尔对萨特的批评
《伊凡·伊里奇之死》与《墙》——海德格尔与萨特的死亡观差异探究
‘伊凡㊃伊里奇之死“与‘墙“海德格尔与萨特的死亡观差异探究刘家玉㊀陈国雄摘要:托尔斯泰的‘伊凡㊃伊里奇之死“直接影响了海德格尔死亡观的建构,而‘墙“则是萨特死亡观生动的文学表达㊂死亡与生存意义的关系,是萨特与海德格尔死亡哲学中对立最突出的部分㊂海德格尔认为,死亡之作为 悬临 ,使人产生 畏 这种最本真的情态,由此人才得以 向死而在 ;萨特在‘墙“中回击了海德格尔 死亡具有本己性和不可通约性 这一论断,并表达了 死亡是荒诞的 观点㊂海德格尔与萨特死亡观差异的核心是:海德格尔力图在存在本体论的建构层面上理解死亡,而萨特直接从现实的㊁有意识生存出发考虑死亡问题㊂二者死亡观的差异,构成了存在论哲学中一种独特的张力㊂一方面揭示了存在论内部思想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极大推动了死亡哲学在现代哲学语境下的进一步发展㊂关键词:海德格尔;萨特;‘伊凡㊃伊里奇之死“;‘墙“;死亡观中图分类号:B516.54;B565.53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2-0153-04㊀㊀死亡是哲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其不仅是人类思维和想象的形而上建构,更与每个个体的现实人生有着深刻的关联㊂段德智先生这样评价死亡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从越来越深的层面上猜度死亡的历史㊂ [1]而对于死亡的理解,往往是最能体现不同哲学家㊁哲学流派思想特点的因素㊂随着神学世界观的解构和现代哲学的兴起,哲学对死亡的理解愈发深入,在这之中,存在主义是现代哲学中对死亡问题探讨较多的一派,并且,其代表思想家的死亡观都与文学作品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伊凡㊃伊里奇之死“直接影响了海德格尔死亡观的建构,而‘墙“则是萨特死亡观生动的文学表达㊂一㊁本己之死与荒诞之死在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中,死亡的本己性问题首当其冲㊂他人之死和个体自身之死,这两种意义完全不同的死亡,在此前的思想史讨论中,没有被严格地区分开㊂在他看来,死亡是一个没有被完全澄清的概念㊂人可能见证过死亡,但是人永远不可能把死亡作为一种经历,因为死亡本身就是人 能经验 之可能性的消亡㊂所以,我们对于死亡始终只是 在傍 ㊂ 海德格尔对死亡的 事件性 的消解,可以浓缩为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死亡不可能作为一种对象性的事件被经验㊂ [2]然而,死亡固然不可被经验,但是由于死亡这种 只属于个体本身 的专属性,能够帮助沉浸日常生活的现代人排除外界的搅扰,获得关注自身存在的机会㊂从而由关注 死 ,带给 生 丰富的意义㊂死亡的个体性是开启死之启示的一把钥匙,人必须把死作为自己 最本己的和无可关联的可能性 来把握,把死当做自己的死来拥有,才能把 生 的意义发掘出来㊂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㊃伊里奇之死“,就是对海德格尔死亡观的最佳注解㊂从形式方面看,小说采用倒叙的叙事手法,表现了文本在形式方面对死亡之本己性的强调㊂作者把处于故事内时间最末端的葬礼提到开篇处的叙事安排,既突出了小说的死亡主题,又是对每一位读者的警示,他提醒世人:重新反思死亡㊁真诚地面对死亡㊂从内容方面看,在小说的第一章中,伊凡之死作为一个冷冰冰的事实,赫然横在开头,强调了身边人对伊凡之死冷淡㊁漠然的态度㊂文中对伊凡的亲友对待其死亡的态度有这样的描写: 怎么?他死了;可是你瞧,我却没死 每个人都这样想,或这样的感觉㊂伊凡伊里奇的一些熟人,也就是所谓的朋友们,这时都不由得想到㊂ [3]联系后文伊凡在面对自己死亡时的态度,不难发现,这是海德格尔哲学中死亡个体性的文学预演㊂这段叙述表达的不止是旁人对伊凡之死的态度,而且也是对死亡本身的态度㊂这种庆幸,正是对个体死亡的闪躲㊂这种把死亡看作 他人之事 的倾向,暗含着对自己将来之死亡,即对死亡本己性的回避㊂海德格尔把这提炼为: 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㊂在伊凡的朋友伊凡内奇探视伊凡遗351体时,又有了如下描写: 那神态还在责备活人或者提醒他们什么事㊂ 实际上,伊凡的遗容所要提醒生者的事,正是海德格尔的死亡的个体性想要给予世人的警示:死亡是人最本己的,无可关联的可能性,要把死亡作为自己的死亡看待,面对有限的㊁本真的自己,从死中,求解生的意义㊂ 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只有把我的死亡带给我自己,本真的存在对我才有可能㊂ [4]与海德格尔不同,萨特认为荒诞性才是死亡的基本性质㊂他把死亡看作是一个外在于个体存在的㊁与人的生存结构没有任何联系的偶然事实㊂死亡具有彻底的荒诞性,它丝毫不可被等待㊁被预测,也就无法真正对人生产生任何影响㊂在小说‘墙“中,萨特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把死亡之荒诞,刻画得入木三分㊂相比‘伊凡㊃伊里奇之死“,承载了表达萨特个人死亡哲学重任的‘墙“,在视角选择上带有更强的目的性㊂‘墙“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是萨特基于其哲学基础和写作目的的必然结果㊂他与海德格尔最大的不同,就是把 以此在为基础 改进成了 以意识为基础 ㊂换句话说,萨特的 自为存在 与海德格尔的 此在 最大的区别,就是把自为严格限定在 人的意识 这一范围之内,意识使人的存在具备了本体的意义㊂可以说,二者对死亡看法的根本不同,是由各自哲学基础的差异决定的㊂因此,‘墙“的叙事建构在自为存在的意识范围内部,即主人公伊比埃塔在特定时空内的所见所闻所想之中㊂这种处理使小说得以立足于具体的人生处境中㊁从多方位展现出了作为个体的现代人面对死亡时最真切的感受,表达了站在其时代最前沿的㊁对死亡哲学的深沉思考㊂一般来说,思想性较强的文学作品,往往不以情节见长,而萨特以其巧思有力地打破了这一成见㊂不读到小说的最后,大多数读者都会理所应当地认为,‘墙“是一部意在描绘在可预计死亡之前,个体真实的身心状态的小说㊂但是,萨特的妙思在小说的尾声处掀起了真正的高潮㊂本应躲在藏身处的格里斯鬼使神差地跑到了墓地去,被伊比埃塔的玩笑骗到墓地的长枪党人在那里打死了他,预想中对敌人的嘲弄㊁勇敢的赴死变成了事实上的背叛㊂求生的格里斯死在乱枪下,求死的伊比埃塔却捡回了性命㊂在‘墙“中,把文学作品的主旨升华到其哲学高度的,正是结尾处这一出人意料的转折㊂这一反转设计可谓神来之笔,把死亡的荒诞性表现得极其透彻而富有真实感㊂一方面,萨特用 格里斯确实替代了伊比埃塔去死 这一事实,回击了海德格尔 死亡具有本己性和不可通约性 这一论断㊂另一方面,这一出人意料的结局印证了萨特对死亡的理解,即 死亡是荒诞的 ㊂二㊁意义的开显与意义的取消死亡与生存意义的关系,是萨特与海德格尔死亡哲学中对立最突出的部分㊂海德格尔认为,死亡之作为 悬临 ,使人产生 畏 这种最本真的情态,由此人才得以 向死而在 ,脱离人群,站在个体的角度筹划自身㊂使得生之意义,在死的限定下,得以敞开和澄明㊂在‘伊凡㊃伊里奇之死“中,海德格尔的这一思索,是由病床上濒死的伊凡对自己一生的反省而开显出来的㊂患病后的伊凡对死亡的态度,以第七节受到盖拉西姆的启示为分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㊂第四到第六节是伊凡的顽抗阶段,第八到第十二节结束是反思阶段㊂第七节中,伊凡通过与仆人盖拉西姆的接触,感受到他身上一种自然的㊁本真的,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㊂由此开始,伊凡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不再通过非本真的 操劳 与 操持 来逃避死亡,而开始了对自己人生㊁对死亡的思索㊂随着他生命力的日渐垂危,他对死亡的思考,也变得越来越深入㊂概括来说,伊凡反思死亡的核心在于两点,第一, 之前的生活到底哪里过得不对头? 第二, 应该怎样过才算 对头 ? 当然,托尔斯泰只是 现代之死 的预言家,对这一 不对头 的原因,在小说中留下了悬念㊂这一问题在近半世纪后,由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给出了明确回答:首先,伊凡生病前的生活,长期处于日常的 沉沦 状态,本真的生存状况受到了遮蔽,不曾在 畏 的情绪中,面对过 死 这种可能性;其次,伊凡应该先行到死㊁向死而在,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就是: 带到主要不依靠操持而是去作为此在自己存在之前的可能性之前,而这个自己就在热情的㊁解脱了常人幻想的㊁实际的㊁确知它自己而又畏着的向死的自由之中㊂ [5]305就情节来说,患病前的伊凡,以 维持快乐和体面 为信条,他没有想过,这种虚浮的快乐与他人眼中的体面,与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其实毫不相关㊂在他患病前,他从未从迷梦中醒来,倾听一次自己内心的倾诉㊂这足以解释垂死时的伊凡为什么产生了 所以那些美好的日子现在看来一点也不美好,只有童年除外 这样的困惑㊂随着人的成长,操劳㊁操持活动的增加,人越来越远离本真的自我存在,迷失在滚滚而来的 日常生活 中㊂而这种 日常生活 对死亡之本己性的遮蔽,使得只有借死亡之畏才可得以澄明的本真生存意义愈发模糊不清㊂而伊凡在反思中感到痛苦㊁无助的真正原因,正是过了一辈子这种 不向死而生 的糊涂生活,才让自己在临终时丝毫感451受不到生活的意义㊂而萨特的反对海德格尔把生存意义与死亡相结合的观点,他认为死并不能从外部赋予生命以任何意义㊂段德智先生在‘死亡哲学“一书中,把萨特这一说法解析为两个前后联系的部分:首先,死亡是自为存在的毁灭,而自为存在是生命意义的赋予者,所以死亡是生命意义赋予者的取消㊂其次,因为自为存在自主筹划自身的意义,而这种筹划要求一种 后来的存在 ㊂死亡恰好取消了自为成为这一 后来 的可能性,故死是人全部意义的筹划的毁灭和生命意义的取消㊂二者死亡观的对立鲜活地在不同文本中得到了反映,与‘伊凡㊃伊里奇之死“中,伊凡在临死前对人生意义的恍然大悟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萨特笔下的伊比埃塔在临死前落入了形存神灭的麻木不仁中,甚至连爱情㊁友谊㊁爱国这些曾经在伊比埃塔的生命中长期留存的价值追求,也顿时显得黯淡无光㊂在‘墙“中,萨特对死亡的这种理解,主要通过主人公伊比埃塔的心理独白得到反复的展现㊂在文中,面对来看望死刑犯的医生时,对主人公有以下心理描写: 我们三人都在看着他,因为他是个活人㊂他做出活人的动作,有着活人的忧虑,在这个地窖里像个活人一样冻得发抖;他有一副营养良好,听从自己指挥的躯体,我们这几个人却不大感觉得到自己的躯体了㊂ 他蜷着腿,支配着自己的肌肉,并且他可以想明天的事㊂ 为什么活生生的人会把自己当作死人看待呢?这是因为在可见的死亡面前,已经被剥夺了自己作为自为存在,即自身存在意义赋予者的权利㊂因为意义赋予者即将毁灭,所以生命所包含的各种意义,甚至包括支配躯体㊁感知寒冷等纯粹的生理意义,也被眼前的死亡一并剥夺㊂另外,对 死亡通过阻碍自为存在通向未来而取消所有意义 这一论述,小说中也使用了大量笔墨加以对象化展现㊂伊比埃塔被宣判死刑后,往昔他所珍视的,多彩的生活体验㊁乃至于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再也不能在他心中激起一丝波澜㊂在萨特的死亡观中,伊比埃塔此刻对一切漠然的态度不难理解㊂因为自为存在一切的存在意义都依赖于 后来的存在 ,死亡如同一堵墙一般,隔断了伊比埃塔通往存在之 后来 的道路㊂因此,自为存在无法展开进一步自我筹划,也就不能赋予其即将毁灭的生命任何意义㊂三㊁ 向死自由 的叛徒与 绝对自由 的英雄在‘存在与时间“的论述中,死亡与自由具有天然的血肉联系㊂可以说,海德格尔前期的自由观,就是直接从其死亡哲学中导引出来的,即人的自由其实是一种 向死的自由 ㊂具体来说, 向死而在 者先行到死亡之中,以死亡为其存在方式,此在立足于这种本真状态展开的自我筹划,就能把死亡作为最本己的可能性自己承担起来㊂这种意义上此在的谋划被海德格尔称为 决心 ㊂此在的自由,就寓于这种决心之中㊂因为此在在这时能够 面对着自己的死亡,凭自己的良心自己选择自己,自己筹划自己,自己把自己的可能性开展出去㊂ [5]306其自由观念,依赖于 向死而在 这一过程,是由此在的死亡之 悬临 而派生出的一种可能性,通过此在在进入本真状态后的朝向有限性的自我筹划开展出来㊂这种对死亡与自由关系的思考,在托尔斯泰对伊凡人生态度㊁人生选择的表现中,得到了充分的文学化展现㊂‘伊凡㊃伊里奇之死“的第二节是对伊凡的生平的记述,此节的开头处这样写道: 伊凡㊃伊里奇过去的生活经历是最普通㊁最平常,但也是最可怕的㊂ 这段话极富深意,至少包含着两个矛盾㊂首先, 最简单㊁最平常的 人生,不应该是 最可怕 的;其次,伊凡从小就是家里的佼佼者,长大后成为了事业上较为成功的上流人物,并且经历过仕途的坎坷起伏,其身世并不简单㊁平常,也谈不上可怕㊂实际上,这种矛盾的表述恰好表达了托尔斯泰关于人生与众不同的看法:首先,极其普通㊁平常的人生,就是极其可怕的;其次,人生过得到底如何,并不由他人的评价决定,而是取决于个体本身对待人生的态度㊂这两点在海德格尔 向死的自由 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㊂这里的 普通 和 简单 ,并非是对人生丰富性的规定,而是着眼于个体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即人是否能怀揣着一种本真的态度,自主地选择㊁筹划自己的人生,以此免于在 常人 中遗忘掉自己的存在整体㊂ 常人 是海德格尔用来区别 能死者 的概念,主要指一类退到自己以外的世界及其他同类此在构成的此在集合中的此在,他们以牺牲存在的完整性为代价,长期处于非本真的状态以免受 畏 的侵扰㊂换句话说,常人就是那些不愿意承担起自己的死亡㊁无法展开本真的自我筹划的人㊂托尔斯泰之所谓 极其简单,普通的人生, 实际上就是指这种 常人 的人生㊂伊凡正是这样一位为了逃避 畏 的侵扰,而牺牲自由逃遁到群体中的 常人 ㊂相较于海德格尔,自由在萨特存在论哲学中,拥有更彻底的意味和更本体的地位㊂萨特哲学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 人是虚无而自由的存在㊂ 这种观点把人的自由看作是绝对的㊁无条件的㊂在死亡观中,这种自由表现为:与死亡毫不相干㊂萨特认为,人即使在极端受限的情551景中,在被步步逼近的死亡抹杀掉一切生命意义的条件下,人的自由选择仍然丝毫无法被动摇㊂小说‘墙“的主人公伊比埃塔的言行,正是萨特这种论述的对象化,是一位 存在主义自由英雄 ㊂在小说的结尾处,长枪党徒们让主人公出卖战友,以换取活命的机会㊂由此引出了文本中最精彩的一段心理描写: 我在这里,我可以出卖格里斯来换取自己一条命㊂可我拒绝这样做㊂我觉得这有一点可笑,因为这是顽固㊂我想: 难道就应该顽固? 出卖或者就义,面对看似非此即彼的两种必然选择,伊比埃塔都不屑一顾㊂在其心理活动中,彻底地体现着自为存在的自由选择本质:否定一切既定现成,朝向自己所不是去选择自己㊂出卖战友根本不被他纳入考虑,而选择英勇就义,成为一个 世俗的英雄 也不被伊比埃塔所接受㊂他大胆地开辟出了第三条道路:通过戏弄长枪党人,自主地把未来引向未知㊂伊比埃塔把这一荒唐选择解释为 顽固 ,其实这一连生死都不屑的 顽固 ,就是人对自由的坚持㊂在‘墙“中,萨特让我们领会到,人的绝对自由,不但不会在死亡的威胁下有所折损,而且会在所有希望之火都被死亡所浇灭的至暗时刻,放射出无比耀眼的英雄主义光芒㊂结语结合两个小说文本以及两位哲学家死亡观的对照阐述,以及以上三个层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海德格尔与萨特死亡观歧见的核心在于:海德格尔力图在存在本体论的建构层面上理解死亡㊂所以在他看来,死亡对人生意义重大,他从本真性的启示㊁生存意义的揭示㊁自由感的源泉等角度,在此在本真在世结构中赋予了死亡不可或缺的地位㊂而萨特直接从现实的㊁有意识生存出发考虑死亡问题,所以在他的小说中,他把死亡表述为彻底荒诞的㊁取消人生一切价值和意义的㊁阻碍自为向前 去存在 的 墙 ㊂二者死亡观的歧见,构成了存在论哲学中一种独特的张力㊂一方面揭示了存在论内部思想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极大推动了死亡哲学在现代哲学语境下的进一步发展㊂这为后世人们思考死亡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㊂参考文献:[1]段德志.西方死亡哲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余平.论海德格尔的死亡本体论及其阐释学意义[J ].哲学研究,1995(11).[3]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M ].许海燕,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183.[4]巴雷特.非理性的人[M ].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98.[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 ].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14.作者简介:刘家玉(1994 ),男,汉族,云南昆明人,单位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西方现代哲学㊁西方文论㊂陈国雄(1977 ),男,汉族,湖南新化人,哲学博士,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㊁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美学㊂(责任编辑:董惠安)651。
存在主义(萨特)的观点及其内在矛盾
存在主义(萨特)的观点及其内在矛盾战后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是法国的萨特。
萨特的人的发展观是以“存在先于本质”为前提的“绝对自由”的发展观,其理论本身存在内在矛盾,通过六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说明萨特的观点是无视社会对个人的决定性作用的自我中心理论。
存在主义非理性自由价值个人存在主义作为现代西方最大的人本主义流派之一,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社会危机、信仰危机、科学危机的产物,它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进入90年代以来,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虽然已成强弩之末,然而其思想已积淀下来,仍旧对中国当代青年的人生发展观发生着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19世纪的基尔凯戈尔。
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和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存在主义的重要来源,它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战后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是法国的萨特,由于他企图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人们又称他的存在主义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一、让·保尔·萨特关于人的发展观的论述让·保尔·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在人的发展观上做过诸多论述。
第一,萨特在人的发展观上,“存在先予本质”被其称为存在主义第一原理,指出先有人的存在,经过世人的自由选择,然后才可能有具体的人的本质。
这里,存在是作为个体存在的自我意识和主观性,本质是指个体身上所具有的那些特殊质的规定性。
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于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按照这个自我设想去自我行动。
第二,在人的根本特征问题上,萨特指出“人就是自由”。
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出发来论证自由,得出“自由是人的本质”的结论。
“我们被判了自由这样一种徒刑。
”从个人的主观性出发,任何选择都是合理的。
第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萨特主张“他人就是地狱”,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相冲突,个人与社会根本对立,这也是由个人的绝对自由观引出的必然结论。
海德格尔生存论批判_陶富源
马丁·海德格尔以其生存论哲学树起了一面反叛西方传统哲学的旗帜。
然而,在其哲学内部亦存在着重重困难。
可是国内有些论者却对这一哲学给予了言过其实的肯定,而且还在“对话”和“解读”的名义下,把海德格尔与马克思混为一谈,甚至认为马克思是现代西方生存论范式或生存论转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
在我们看来,这里存在着双重误读:既误读了海德格尔,更误读了马克思。
本文的写作就是力图在马克思哲学指导下对海德格尔生存论进行剖析,以求澄清上述误读,辨明其间是非。
海德格尔生存论是一种生存本体论。
其基本思路大体是:在世界观上,它把作为过程的存在从万事万物中游离出来,作为一切存在者的根据,由此它提出了“存在优先于存在者”的观点;继而认为,存在是以此在即人之在或人的生存为基础而获得显现的,于是它主张,在者是其所是的过程,也就是人对其在的领悟过程;人之生存即人的在世,而人的在世是与操心、畏惧等情绪相联系的人的“能在”建构。
因而必须从人的“能在”建构去说明其他存在物的存在。
不难看出,在这个逻辑行程中,“存在优先于存在者”是其生存论哲学的一个前提性观点。
下面就从对这个观点的分析入手。
一、存在并非优先于存在者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与存在者是有区别的。
在二者的关系上,存在优先于存在者,“存在”是存在者的最后根据。
因此,应该从存在去说明存在者,而不能像以往的形而上学家那样,把存在与存在者混为一谈,并以存在者代替存在,这样也就造成了存在的遗忘。
海德格尔认为:“只要在的真理没有被思,一切本体论就都仍旧没有根基。
”[1](P127)即是一种无根的本体论。
那么,什么是海德格尔所指谓的存在呢?在他看来,存在不是指存在着的具体事物,即是说,不是指某一具体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
”[2](P4)但存在所标示的普遍性,不是抽去了一切特殊规定性的共相或一般,不是相对于多样性的族类上的概念的普遍性,而是使海德格尔生存论批判陶富源金承志摘要:海德格尔以其生存论哲学树起了一面反叛西方传统哲学的旗帜,但他并没有与西方传统哲学真正划清界限。
让-保罗·萨特名言
让-保罗·萨特名言1.萨特经典语录1、他人即地狱——《禁闭》2、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觉得孤独得那么可怕,以致想去自杀。
把我克制住的是这样的想法,就是没有人,绝对没有人会对我的死而感动,我死后会比生前更孤独。
——《恶心》3、在这一生里,我们是被他人界定的,他人的凝视揭露了我们的丑或耻辱,但我们可以骗自己,以为他人没有看出我们真正的样子。
——《密室》4、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你选择的那种意义。
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5、所有的人把时间花在了互相解释以及庆祝他们意见相同上。
我的天,他们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见相同“这件事。
——《恶心》6、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存在与虚无》7、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
——《自由之路》8、我只是存在着,仅此而已,而且我觉得恶心。
——《存在与虚无》9、趁现在还来得及,我想看清楚自己。
——《恶心》10、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
——《死无葬身之地》11、无需赤热的烤架,地狱就是他人。
——《密室》12、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是自由的。
——《苍蝇》13、这就是是时间,赤裸裸的时间,它慢慢来到存在中,它让你等待,可是当它来到时,你感到恶心,因为你发现它早已在这里了。
——《恶心》14、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
——《墙》15、要使一件平庸无奇的事成为奇遇,必须也只需讲诉它。
人们会上当的,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中,它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像他将的那样去生活。
然而必须做出选择:或是生活或是讲述。
——《恶心》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海德格尔存在论述论之二
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海德格尔存在论述论之二梁景时【摘要】对"存在"问题的追问,从古希腊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过,可以说存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处在21世纪现代化盛行的社会中,我们更要认识到什么是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然后找到我们自身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在人的存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关注人的存在,关心"存在者"的存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文中从海德格尔存在论中对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思想的阐述了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出发,进而阐发了海氏的基本存在论思想时后期存在主义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存的昭示.【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1)011【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存在论;存在;存在者;存在主义;生存昭示【作者】梁景时【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政法系,吉林通化,13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16.54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66),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位有独创性的、影响广泛的思想家。
他的最重要的著作是《存在与时间》(1926),由于此书,海德格尔被视为现象学学派的发展者、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存在与时间》的目的就是要具体地探讨存在的意义的问题,而且,他一生中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
关于“存在”,自古到今的思想家、哲学家们对此的解析众说纷纭,对“存在”问题的追问,从古希腊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过,可以说存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处在21世纪现代化盛行的社会中,我们更要认识到什么是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然后找到我们自身存在的价值。
特别是在以人为本及人的存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关注人的存在,关注“存在者”的存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史实可以见证,不论是古希腊哲学的存在论,还是近代形而上学哲学的存在论,都是关注存在者的情况,追问存在者的根据或前提,用对存在者的研究代替对存在本身的研究,颠倒了存在和存在者的关系,从而忽视了本真的存在。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价值论批判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价值论批判存在主义是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之思。
生命存在意义的阐明无疑是最晦涩暗昧的问题,它是一种始终处于不透明状态中,信不信由你的朦胧顿悟。
这种朦胧顿悟按照通行哲学理论的说法是既不可言说也无从表达,因此人们只可对之保持缄默的东西。
然而,这不可言说的东西因为与人的生命自由密切相关,所以,它必须借语言言说而得以敞明。
这就给存在义文学家发出了召唤,他们不得不诉诸一种新的文学语言言说来解读生命自由的意蕴,同时也更深透地阐释生命存在的哲学学说。
也就是说,存在主义的生命存在意义哲学非以新的诗意方式不能圆满言说,存在主义的文学语言言说又须始终不渝地贯穿于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运思中。
存在主义哲学是阐释生命存在意义的诗性表述,存在主义文学则是充满诗意化的哲学言说。
所以,我们有理由选择为文学舞台奉献了异彩纷呈之灿烂景观的萨特存在主义文学作“管窥蠡测”的尝试。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不少人都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作过相当的研究。
但是,正如柳鸣九先生所说:“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基本上不是一种对世界如何认识的世界观,也不是对社会历史如何认识的社会观,而基本上是一种人生观,是对某种人生态度的提倡。
”也就是说,萨特的哲学思想撇开了传统本体论中物质与精神、传统认识论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关注的是人生方式、人生态度问题。
所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的存在主义文学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论的提倡,它意在张扬一种直面现实人生,同时又超越现实人生的主观精神选择。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深远意义与奥妙就是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不幸的现代西方人提供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方式。
也可以说,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是最直接、具体表现现代西方哲学价值论转向的文学现象,它以自己的文学艺术实践不仅深化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情感意蕴和审美寄托,而且丰厚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追求。
研究萨特存在主义文学就是在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幽深灵魂展开意味深长的对话。
浅议萨特的自在与自为
浅议萨特的自在与自为摘要: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存在先于本质是其自由哲学的核心,自在的存在是其存在的前提,但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面临的终究问题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存在与虚无,自在的存在与自由的存在,自由与选择终将是萨特哲学的矛盾体所在。
本文试图在介绍萨特的自在与自为之时,再深一步的说明作为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哲学的道路。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自为与自在萨特是20世纪伟大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观对20世纪的西方文化产生了难以估计的影响。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受到了他之前很多哲学家的影响,后来研究者将萨特的哲学称为一种杂乱的堆砌,但显然这么界定是不对的,因为与其说萨特直接是对一些思想的继承,还不如说是他对前面这些哲学家思想的一种“扬弃”,是一种批判性的、选择性的继承。
他的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为性,追求人的自由,是20世纪非理性主义的思想代表。
萨特的哲学始终处于存在主义的浪尖上,阐释着人类的存在和自由,他认为存在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的问题,“存在先于本质”是他的一句哲学名言,所以,要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前提就是要先明白他对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的理论。
一、萨特存在主义的继承,即虚无的存在传统。
一种思想的出现并不会使凭空的想象臆造,它必然的是要建立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之上而成立。
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更是如此。
以往哲学深受宗教影响,觉得是“本质先于存在”,在莱布尼茨和笛卡尔时期,把人都视为“上帝”或“单子”的创造物,即使是在具有主观性的单子中,即在一个单纯的实体中,一个单子对另一个单子所发生的理想的影响,它也只是通过上帝为中介,才能产生它的效果,是对上帝的一种妥协、退让。
因为在上帝的观念中,一个单子有理由要求上帝在万物发端之际规范其他单子时注意到它。
因为一个单子既然不能对另一个单子的内部发生一种物理的影响,那就只有靠这种办法,一个单子才能为另一个单子所依赖。
即使到了18世纪,虽然上帝被禁止了,但变相的“神造人”也就是“本质先于存在”的思想仍旧存在,不论是狄德罗、伏尔泰还是康德,都认为人具有一种普遍的人性,每个人不过是它的特殊例子。
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异化
一 . 异化是一般人本主义的哲学范畴自从卢梭提出异化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一直是人本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在 1844 年前后,曾一再地使用异化概念来痛责资本主义制度,而且,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超出了一般的人本主义立场,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
对于 20 世纪的哲学思潮来说,理解“人”似乎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异化。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抨击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化现象,寄希望于历史的总体运动来克服这种物化。
卢卡奇无疑是从“人”的角度来谈论物化的,但在卢卡奇那里,这个“人”不是个体的人。
虽然卢卡奇没有对“人”的范畴作较为详尽的阐发,但从卢卡奇从私有制度这一特定环境下来分析物化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把物化与私有制度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物化应当被合理地理解为私有制条件下人与对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形式。
在卢卡奇之后,由于海德格尔对异化问题作出了颇有成就的研究,以及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使异化问题成了 20 世纪极具诱惑力的热门话题。
海德格尔作为一代存在主义大师,他致力于发展起来的异化范畴,不象在以往的人本主义者那里那样,是为了用来批判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用来理解人的存在状态和把握人与人的关系。
在当代,异化问题派生出许许多多学术见解,但概括起来,诸多学术见解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源于海德格尔的人的普遍异化,即从个体的人出发,把异化理解成人的生存的普遍形式;另一类是源于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异化观,把异化与私有制度联系起来考察。
萨特的的异化观却介乎于这两类思想之间,或者说他把这两种相互抵牾的异化观合为一体了。
因为,就他从物的匮乏去追寻异化的根源,和要求通过人的实践的总体化来克服异化而言,他是比较接近于后一类异化观的。
但由于他不是把匮乏看作私有制度的特有现象,而是看作普遍存在于人类始终的,并且他又极其重视个体的人的非理性因素,所以萨特的异化观又是隶属于海德格尔以来的存在主义传统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重读萨特
萨特的文学作品同样体现了这种责任感的重要性。在他的作品中,每一个角色 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他们的行动或许无法改变外界环 境,但是却能改变他们自身。这种改变不仅是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一种肯定, 也是对人类存在的一种最深刻的表达。
总的来说,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作品是他对人类存在的一种 深入的思考和表达。他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人类存在的新的视角,他 的文学作品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体验和理解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重读萨特,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启示和理解,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我 们自己的生活和存在。
参考内容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念的独特 解读
让-保罗·萨特,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评论家,是二十世纪存在 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文学、哲学、政治学等各个领 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次演示旨在探讨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念的内涵及其在 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萨特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责任,认为人的存在是偶然的,没有任何先 验的目的和意义。这种思想反映在文学领域中,就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念。在 萨特看来,文学作品应该是对人存在的状态的反映,尤其是人的自由意志和选 择。他认为,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能够为读者提供对生活和存在的深 刻洞见。
存在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自由:萨特认为,人类的自由是绝对的。我们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 并承担这些选择的后果。
2、强调选择:在存在主义看来,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的选择所决定的。这些 选择可能是基于理性的,也可能是基于情感的,但它们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3、强调认识:存在主义认为,我们通过认识自己和世界来理解我们的存在。 这种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海德格尔哲学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批判
海德格尔哲学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批判万兰芬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年),被西方思想家公认为是由现代跨向后现代的桥梁。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名词或概念,总是给人以虚玄空灵之感,但海氏的存在论哲学却实在是根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的,充满了现实的人文关怀精神。
他在其存在论哲学经典名著《形而上学导论》中开宗明义:哲学,“这种无用的东西,却恰恰拥有真正的威力。
这种不承认在日常生活中有直接反响的东西,却能与民族历史的本真历程发生内在的共振谐响。
它甚至可能是这种共振谐响的先声。
”(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版,第 10页。
)任何高妙的哲学,虽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影响,似乎与现实特别是常人无关,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运和历史走向。
早在1927年发表其存在哲学的奠基之作《存在与时间》时,海德格尔就有一种浓郁的危机意识,认为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精神世界在没落,精神的力量在消散、衰竭。
他认为,当时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处在俄国和美国的夹击之中,这两个国家在形而上学上是相同的,都有着对“精神”的曲解或剥夺。
“结果不再能保持那一精神世界的伟大、宽广和原始性”,“那个时代开始丧失其强大的生命力”,(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版,第46页。
)出现了精神萎靡和精神力量的溃散。
他从他老师——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处借鉴了“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通盘的批判,暴露出大量的问题,从而宣告了传统哲学的终结。
一、传统形而上学是有罪的上个世纪末,尼采有感于基督教神学对人的禁锢宣布“上帝死了”;半个世纪后,后现代主义甚至宣布“人也已死了”。
这是对当今人的生存状态的揭示,也就是说,当今人的生存状态是一种非人的状态。
不仅千百年来女性过着遭男性奴役的奴隶性生活,是非人的生活,而且男性的权力地位过分飘升,或称男性中心地位的过份飘升,也超出了人道,丧失了本性,也是一种非人的生活。
浅谈萨特的自在与自为
文化纵横浅谈萨特的自在与自为杜颖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萨特作为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存在主义思想深受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
存在先于本质是其自由哲学的核心,自在的存在是其存在的前提,但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面临的终究问题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存在与虚无,自在的存在与自由的存在,自由与选择终将是萨特哲学的矛盾体所在。
本文试图在介绍萨特的自在与自为之时,再深一步的说明作为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哲学的道路。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自为与自在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存在意蕴萨特对于存在主义的概述尽管是继承了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以及笛卡尔的思想,但是,存在主义在更深的意义上是不同于之前哲学家们关于存在的思想。
萨特在论述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时,就表示存在是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它可以细分为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从本质上看它表达了存在与虚无的关系。
(一)自在的存在萨特存在主义表达了自为的人为性特征,认为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选择自由的结果,并将存在细分为了两类存在,分别是自在的存在以及自为的存在。
其中“自在的存在”是指没有被意识到的,没有被领悟到的事物,是还没有发展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可以从三个角度上分析:一是“自在的存在”就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换言之存在是不需要事实依据的;二是“自在的存在”是具有独立性的,它不需要依赖或依附于其他事物,它是可以被自身所填满的;三是“自在的存在”就是自身,存在与自身对等,没有任何过渡和变化。
它超越了一切时间条件、空间条件、外界因素等。
(二)自为的存在而“自为的存在”存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不是其所是;二是是其所不是。
它存在否定的可能性,且这种否定因素是不断累积形成的,更具有虚化能力,能够通过否定现在,去获得新存在。
从而帮助世界重新构建新秩序,赋予世界新含义。
世界中的人正是受到虚无因素的影响才存在的,世界又是由众多人构成的,那么世界也是虚无的。
与之对应的概念则是自为之有,它否定了存在。
虚无与存在萨特与海德格尔的对话
虚无与存在萨特与海德格尔的对话在20世纪的哲学历史中,虚无主义与存在主义之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特别是在萨特和海德格尔这两位杰出的哲学家之间,他们的理论虽然表面上看似对立,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对彼此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萨特与海德格尔在虚无与存在问题上的对话,分析他们各自思想中的相似之处与差异,进而揭示出他们如何塑造了现代哲学的面貌。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通过其作品《存在与时间》探讨了“存在”的概念。
他认为,存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而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经验。
海德格尔以“现象学”作为基础,通过揭示人的存在方式——“此在”(Dasein),来深入理解存在本身。
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存在者,但其存在始终处于一种“被抛入”世界的状态中。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既要面对自身的有限性,也要面对外在世界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他强调“存在”的重要性,并认为人类必须在这种有限性中寻找意义。
人在面临死亡和虚无时,才会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同时,海德格尔提出了一个关键概念——“无”。
他认为,无并非单纯地指不存在,而是一种人类在追求意义过程中感受到的空洞与失落。
这种“无”是一种存在方式,它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自身如何定义自我,并促使我们去追寻更高层次的意义。
萨特的虚无主义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发展了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思想体系。
在他的名著《恶心》中,萨特探讨了人类存在所面临的根本虚无。
他认为,相较于其他生物,人类是“被诅咒的存在”,这意味着人在没有先验意义或者明确目的的情况下出现在世界上。
因此,各个个体必须自我创造意义。
萨特强调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去选择和承担自己的生活。
虚无并不等同于绝望,而是一种归属于个体自由选择的力量。
正因为认清了生命本质上的虚无,人才能在随后的实践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属人的自由与虚无主义的走向——萨特存在主义的阐释和反思
属人的自由与虚无主义的走向——萨特存在主义的阐释和反思作者:刘非凡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8期一、绝对自由:存在先于本质的阐述作为存在主义的先驱,海德格尔曾经提出:人的存在在于他的本质。
而萨特更进一步,根据意识的自由,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对该命题做出了阐释: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是指什么呢?意思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人除了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之外,什么都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海德格尔和萨特都不承认人的存在有其固有本质,给予人以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但相较于海德格尔人之两种状态的观点,萨特显得更为激进。
萨特认为人的任何状态都只是人的自由选择,存在的过程就是自由选择的过程,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因是在于人的自由选择,“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是人的本质成为可能”。
在萨特那里,人是与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相区分的,其他事物的存在类似于机械决定论,其存在是完全有本质决定的。
树木之所以为树木,是因为其未经选择本质即为树木。
但人却有异,于人而言,无有可能想象有未经选择而仅仅能成为一事物的现象存在。
在萨特那里,人类的存在是一个具体化的意识主体。
从肉体上而言,我们可以说我们存在于世界,而后意识到世界,进而对世界产生作用。
但是从逻辑上看,意识是独立于世界的。
即人在各种情形都可以自由地做出不同的选择。
萨特的自由主义是对自基督教以来所形成的目的论( 或言之命定论、决定论) 的一种反驳。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上帝作为一个最高最完善的存在者,规划了人的一切,使人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只能沦为上帝的奴隶与附庸。
而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者因为学说的不能自证必然将求证于一个神圣理性。
在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的中,人的一切都是被规定好的,而在斯宾诺莎的万物有灵论中,每个人都仅是神的意志的展现。
即使是在为人立法的康德那里,仍旧是本质先于存在的,人具有一种先天存在的先验自我,这仍旧是关乎人的一种普遍规定性。
论萨特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改造及其意义—存在主义生存本体论的一段内在理论演进
论萨特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改造及其意义——存在主义生存本体论的一段内在理论演进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建立了一种以虚无为核心的独特的生存本体论,其基本思想主要源自于对海德格尔此在生存本体论的继承与改造。
萨特采取了两大改造步骤,一是将此在展现、了解为意识的存在,此在为“根”改造为直接以意识为“根”;二是将意识本身的存在(自为、人)进一步阐发、详尽论证为虚无而自由的存在,此在生存本体论被“发展”为虚无—生存在体论。
萨特对海德格尔的改造以彻底贯彻主观性原则并将其引向绝对自由论为总体特征。
文章最后深入剖析了萨特作这番改造的理论及社会意义,并对“误解说”、“倒退说”作了具体辩析。
作者袁久宏,1965年生,198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现在东南大学文学院执教。
通过人的存在或生存(Existence,译为人的存在、生存或实存均可)来揭示存在的一般意义,这是海德格尔以来存在主义本体论的共同特点,存在主义建立的本体论因此可统称为“生存本体论”。
生存本体在不同的存在主义者那里具有不同的形式,这主要可归因于他们对人的存在何以具有本体的意义及人的存在的本质特性为何等问题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在生存本体论的发展中,海德格尔与萨特的生存本体论影响最大。
这是两个既有重大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生存本体论思想体系。
一般认为,萨特的生存本体论虽有多方面思想渊源,但最主要的是源自海德格尔此在生存本体论。
进一步的问题是,萨特究竟是如何继承与改造海德格尔思想的?经过一番改造后萨特建立起了怎样一种生存本体论?改造及其结果的意义何在?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意在廓清生存本体论发展的一段历史,展示从海德格尔此在生存本体论到萨特虚无—生存本体论的一段内在演化过程,深化我们对存在主义发展的认识与研究。
一、将此在为“根”改造为意识为“根”1927年海德格尔发表巨著《存在与时间》,该书试图通过对此在(Dasein)这一特殊的存在者的生存状态的分析,来达到哲学史上几千年来一直蔽而不明的存在(Sein)问题的解答。
形而上学批判对西方理性主义的瓦解: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批判对西方理性主义的瓦解:海德格尔1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一直在同尼采斗争;而海德格尔和巴塔耶则聚集到了尼采的麾下作最后的反抗。
20世纪30/40年代初,海德格尔曾以《尼采》为题举办讲座。
我在这里想先根据这部讲稿来追溯一下,海德格尔是如何逐步把狄奥尼索斯的弥赛亚主义吸纳到自己理论体系当中的,海德格尔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跨越后现代思想的门槛,从内部克服形而上学。
沿着这样一条思路,海德格尔建立了一种历史化的源始哲学。
根据我的理解,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解读和批判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首先,海德格尔让哲学重新占据统治地位,而由于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哲学一度曾失去了这种统治地位。
当时,精神的解崇高化还是用黑格尔自己的概念来实现的——即针对内在而扞卫外在、针对精神而扞卫物质、针对意识而扞卫存在、针对主观而扞卫客观、针对知性而扞卫感性、针对反思而扞卫经验。
唯心主义批判所导致的结果是哲学失去了权力——不仅是针对科学、道德和艺术领域的自主逻辑,而且也针对政治-社会世界的固有权利。
相反,海德格尔把哲学一度失去的权力给找回来了。
因为,在他看来,一种文化或一个社会的历史命运具有怎样的意义,是由集体对在世界中发生的一切的前理解来决定的。
这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前理解,它依赖于形成视界的基本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预先设定了存在者的意义:“然而,任何存在都可被阐释,不管是作为唯心论意义上的精神,还是作为唯物论意义上的物质和力量,或是作为生成和生命、作为意志、作为实体和主体、或作为能量、或作为同一性的永恒回归——在任何情况下,存在总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出现的”。
而在西方,形而上学最清晰地表达了这种前理解。
存在理解的跨时代变化,集中反映在形而上学的历史当中。
对黑格尔来说,哲学史成了把握历史哲学的关键。
而形而上学的历史在海德格尔那里也获得了同样的地位;借助于形而上学的历史,哲学家把握住了每个时代显耀出自身光芒的根源。
2)这个唯心主义视角对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存在主义的主要观点
存在主义的主要观点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先于本质”为萨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
这种形而上学同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般给“本质”赋予了普遍的、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征,而且一般认为在时间上来说,本质先于存在。
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规定,它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
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
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他自己的。
萨特说过,“说存在先于本质,这里是指什么呢?他的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
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如果人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最初他什么也不是,只是到后来他才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样的人……人不仅是他想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冲入存在以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
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
”可见,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不是给定的。
萨特的这一段话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存在主义之“存在”的涵义。
关于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1.“存在”的认知观理解是:从发觉、识别、属性、了解、功能;到作用、利弊、用途、效果、控制等系统化的归纳。
2. 是指人的存在,不是指某种‘物’的存在。
“物”只能处于“在”的状态下,等待人来发现它的“存在”。
3. 是指人的存在有别于其它‘动物’的存在。
动物的感觉不具备到达人对“存在”的理解定位。
4. 是指人类“感知到”事物的存在。
因永远有事物处于一种“在”的状态下,使人类无法觉察到它——在。
5. 指某些人感知到的‘事物’而某些人还没感知到‘此事物’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必定会在此世间——此在。
6. 人对“自身认识”的存在。
有理性的认识与非理性的认识,在此认识的过程中,体会着感性‘此起彼落’的存在效果。
7. 个体发出的一种“存在”信息,将他“感知到”的“某一事物”向大众发布,由信息反馈而获得共鸣,相互感受到彼此的‘存在’——此信息可能是隐秘的,由“接收者”感知这种隐秘的“存在。
无聊情绪与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技术/社会批判及其限度
无聊情绪与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技术/社会批判及其限度王 钊 赵卫国【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突显出来。
由于胡塞尔首先针对科学危机带来的困境而提出生活世界概念及相关问题,致使人们将“生活世界”概念赋予过多的人文主义色彩。
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中分析了三种无聊情绪及其时间根据,并探讨了世界和有限性问题。
这些讨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一方面使我们得以反观《存在与时间》中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上手状态与现成在手状态的关系,另一方面以此为基础,探究真正的“生活”世界之不同层面或维度的关系及其统一,在“人文”和“科学”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
【关键词】情绪;无聊;时间;有限性;世界中图分类号:B516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8)04-0064-07作者简介:王 钊,陕西大荔人,(西安710119)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赵卫国,山西大同人,哲学博士,(西安710119)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ZX017)生活世界(Lebenwelt)这个词及其所涉及的话题,主要因胡塞尔的提倡而被热议。
德文“Leb en”哲学上通常被翻译为“生命”或“生活”,动词“leben”有“活着”“生存”“生活”“过日子”等意思,都可用以描述有“生命”的东西。
海德格尔并没有特别关注“生活世界”这个词本身,甚至对较有“人文”情结的“生命哲学”颇有微词,但他确实曾把“Leben”和“Welt”放在一起,说“世界”是“生活”或“生命”的内容所指。
可见,他对“生活”和“世界”的解释比较中性,或者说,“生活”世界对于他来说是多层次的,并非是与抽象的“科学世界”相对立的、同样抽象的“诗意栖居”的某种世界。
胡塞尔其实也持同样看法,但他和海德格尔一样,不时被当作反科学的人文主义代表。
我们不否认两位思想家的人文情怀,但他们的思想是冷静的,人必然面对一个多层次的真实世界,这点也无需思想家来指点。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精选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存在主义出现在20世纪的初期和上半叶,是直接渊源于现象学的一种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揭示存在的真理,尤其是现代人生存的真理。
存在主义文论直接派生于哲学理论且就是哲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理论的方式较为严密地推出了存在思想,是广义的存在主义思潮的直接肇始者和确立者,其存在主义文论博大精深,有非常独特的见解。
当然这避免不了其中一些纯概念理论的玄化,使之难以理解,所以这里只对德格尔的我能理解的主要文论思想加以论述。
一、从“此在”到“存在”“存在”一词是海德格尔整个存在主义的核心,所以我们首先从它谈起。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其思想直接发端于现象学,不过很快,海德格尔与老师发生分歧。
他认为,作为老师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科学理想而并非真正的“实事本身”,事实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抛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的个人,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才是思想应回到的实事本身。
由此,早期海德格尔建立了他自己的“此在的基础本体论”,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
但是,即使在早期对“此在”的思考中,海德格尔的最高哲学旨趣也不只是探索“此在”的问题,而是企图经由“此在”的分析而揭示“存在”的意义。
只不过在探究途中,海德格尔发现“路”反了,不应从“此在”走向“存在”,应从“存在”走向“此在”,亦即对“此在”的理解必须从“存在”出发才能有可能,貌似唯有把一个历史的具体的个人放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才能看出它的意义。
“存在”(德文sein,英文being)一词在西语中乃是联接主语和谓语的系词的名词化,它表示语言表述中主语和表语之间的意义关联,不能把它理解为在汉语语境中表实在的汉语语词“存在”,而应理解为语言活动中发生的意义所在。
对“存在”的思考即对“意义之在”的思考。
显然,只有把握了“意义之在”(存在)才有可能理解“人的存在”(此在),因为人的存在在本质上即意义之在的历史性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7求知导刊2017年4月Apr.2017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人文社会科学RenWenSheHuiKeXue“本真地生活”何以可能石雨溪一、引言从工业革命开始,高度的理性化、制度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个体的个性被压制在很狭窄的范围内,个人首先必须要作为社会个体来谋划生活,然后才能作为真实的自己寻找自我。
生活因此而分裂成了两个层面,首先是被社会给定的、服从外在规定的“社会生活”,然后是自我认可的、服从内在规定的“本真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社会生活具有绝对的逻辑优先性,本真生活处于从属地位并被社会生活压抑甚至消解。
如何论证“本真地生活”的可能性是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共同面对的难题之一,其中海德格尔和萨特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两位思想巨人。
萨特对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改造,以及海德格尔对于萨特存在主义的批评,构成了在现代社会中讨论“本真生活”的逻辑起点。
二、存在与本质对“本真生活”的追求首先是对外在“社会生活”的拒斥,在哲学上就表现为“存在”与“本质”两者关系的重新界定。
在传统形而上学中,本体论将现存世界的真实依据区分为两个本原,即本质和存在,其中本质具有更为根本性的意义。
因此,根据经院哲学和古典哲学的观点,对于本质的认识是真正的知识,存在只有在本质的基础上才可以被恰当地理解。
萨特对这种思想传统进行了彻底的批评,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口号。
“本质先于存在”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共同特征。
传统形而上学认为,人通过感官获得的各种知觉和经验都只有相对的性质,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这种思维方式第一次得到了完整的表达。
柏拉图将世界被区分为两个层级,一个是本质的理念世界,另一个是现实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是变动不居、支离破碎的,而理念世界是永恒、稳定和必然的。
后来的经院哲学和古典哲学基本上延续了这种思路,哲学家往往相信“人有一种微妙的功能,如‘智慧’‘德行’等,这种功能可以达到非创造的领域,达到了本质,甚至达到了上帝本身”。
经过启蒙主义的洗礼,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从上帝转向了人本身,然而形而上学的研究方式仍然保留了下来。
近代的哲学研究者仍然相信,人类拥有一种普遍的、具有规范性的本质,也就是“人性”,人的“本质”的重要性优先于人的“存在”。
“本质先于存在”在现代生活中具有了新的含义。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人类社会进入科技生产力加速发展的时代,然而社会问题并未因此而消失。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社会问题被急剧地放大,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理想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人类通过理性设计来改造社会的尝试,却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知识界因此开始怀疑理性和本质的可靠性,并普遍地怀疑传统社会中延续数千年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支撑人类文明的理性支柱轰然倒塌。
不过,理性的式微不完全是战争的后果,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哲学内部就已经出现了拒斥理性和本质的倾向。
叔本华和尼采从根本上消解了理性在改善生活方面的正面作用,他们认为人完全是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所谓理性和本质都只是伪装或压抑自己真实意图的工具。
在传统社会中,人还需要直面自然对人的压迫,理性意味着社会生活的确定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解的可能;而在现代社会中,自然已经被隔离在社会之外,高度理性化的社会制度反而成为个体最直接的压迫。
在传统社会中,理性和本质意味着冷静和高贵;而在现代社会,所谓的理性和本质却只能带来压抑和烦躁。
现代社会转型的完成和人的生存境遇的变化,是存在与本质反转的现实基础。
三、存在与虚无为了确立“本真生活”实现的可能,就必须消解“社会生活”的逻辑优先性,也就是论证“本质”的虚幻性。
通过吸收海德格尔的思想因素,萨特创立了他的“虚无存在本体论”。
传统的二元论将世界划分为对象和意识两个领域,本质指的是意识对对象的根本性的认识,建立在本质基础上的规范也就是对“社会生活”的逻辑论证。
在萨特看摘 要:高度理性化和制度化的现代社会一方面提供了更加安稳的社会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成为压抑个性的现实力量。
萨特认为人应当通过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来创造自身,从而获得符合自身本性的本真生活。
海德格尔用“此在”概念重塑了形而上学,认为人只能通过领悟此在来达到人自身与社会的和解。
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批评萨特的虚无存在主义仍然属于形而上学的行列,萨特的方案并不能带来“本真的生活”,反而会导致对真实存在的另一种遮蔽。
关键词:海德格尔;萨特;本真生活作者简介:石雨溪(2000—),女,吉林长春人,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 100000)文章编号:2095-624X(2017)11-0157-02中图分类号:B824.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7-03-12——论海德格尔对萨特的批评2017年4月人文社会科学来,意识并不具备认识本质的能力,恰恰相反,意识本身只能是对本质、规范的否定。
人只有在不断地选择和行动过程中不断地否定着既有的规范,同时也就不断地确定着自身的本质。
人在现代社会中是自由的,然而人又习惯于逃避自由,这种矛盾的状态体现了“本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现实冲突。
自由虽然为每个人提供了过上“本真生活”的可能,但是自由同时也带来了责任和痛苦。
个人如果运用了自由的权利,那么他就要为自己的行动和选择负责,萨特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是痛苦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由选择的权利,反而通过一定的自我说教来放弃自由,将自己视为按照某种特定本质来生活的存在物。
这种生活态度就是“自欺”。
“自欺”的人一方面想要逃脱对自己行动的责任,另一方面想要逃脱他人对自己的“注视”,从而最终只能选择按照他人或者社会的规范来生活。
在萨特看来,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人的自由以及由自由带来的痛苦都是不可避免的。
与其他的存在物(包括动物)不同,人可以设定自己的本质。
自然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质规定来进行;而人却不是这样,人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行动。
因此,萨特强调“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人的本质是被自己的行动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理性或信仰预先设定的,这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此基础上,萨特区分了“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
“自在的存在”是人以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它没有自己的原因和目的,“自在的存在”本身没有本质;而“自为的存在”是有目的的,它想成为某种东西,但它又不是某种东西,因此处在不断的形成和运动过程之中,这种行动就构成了它的本质。
基于上述理由,传统形而上学中的本质概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萨特的人道主义理论也因此常被冠以“虚无存在主义”的前缀。
不过,人就是这样一种自为的存在,人的本质只能够由人自身的行动来定义,而不能用各种规范来定义,道德和宗教的说教不能也不会让人的生活更加合理。
萨特证明了,人没有放弃自由选择的外在理由,人放弃自由的理由只能是自己在逃避自由;然而这种逃避同样也是一种选择,只不过这种选择必然会导致个体的自我怀疑和厌烦,不会带来更高的自我肯定,人永远要生活在自由的选择和他人的注视中,“这种构成人的超越性和主观性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叫做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在萨特的解释框架下,人应当而且只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来积极行动、自由选择,过上自己的“本真生活”,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四、存在与真实通过“虚无存在主义”的论证,萨特将“本真生活”等同于个人基于自我意识的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
然而海德格尔不认同这种关于“本真生活”的论证,并称自己和萨特并非同道中人。
萨特虽然用意识消解了本质,然而同时也就是将意识确立为人的本质。
因此,海德格尔认为萨特的存在主义并不彻底,仍然带有传统形而上学的痕迹。
如果要达到“本真的生活”,就必须要放弃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思量和谋划。
萨特的存在主义是长期钻研海德格尔学说的“直接产物”,然而海德格尔并不认同萨特对于人道主义的解决方案。
他们的核心差异在于,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没有延续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路。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的功能是显现事物本身,“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
也就是说,哲学应当研究存在者“如何”存在,而不是去确定“什么”存在。
不过,人仍然只能通过特定的“存在者”来达到对“存在”的显现,而人是唯一能够承担这一中介作用的“存在者”;只有人才会超出自己的界限,而不是按照某一种被限定的本质来进行生存。
从这个意义上很容易看得出来萨特对海德格尔的继承的改造,同时也很容易看得出来海德格尔与萨特的差别。
海德格尔认为,萨特的人道主义仍然是一种形而上学,并不能让人获得本真的生活体验。
在海德格尔的解释中,所有的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都预先设定了人的本性,“灵魂被设定为精神或思想,而精神或思想后来被设定为主体、人格、精神”,丝毫没有改变它的形而上学性质。
在萨特的理论中,人通过“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可以超出自身原先的非本质的规定,然而这也同时意味着“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就是人的本质规定,这种解释方式与传统形而上学并无差别。
因此,海德格尔指出萨特对于人道主义的解释仍然停留在“存在者”的层面上,根本没有呈现作为“此在”的人的超越性,从而也无法呈现本真的存在。
人即使选择和行动了,也仍然无法逃脱烦躁和无聊。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只有放弃思考自己“应当”如何生活、不再以人自身为中心来思考问题,才能超越自身的限制、并达到对真实存在的体验。
五、结语综上所述,“本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分裂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生活困境,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通过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来获得“本真生活”,然而这样做显然会遇到众多的现实困境。
海德格尔对萨特的批评,实际上正是指出了获得“本真生活”不会像萨特说得那样容易。
参考文献:[1](法)富尔基埃.存在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3.[2](法)萨 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水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3](法)萨 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水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1.[4]杜小真.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59.[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1.[6](德)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9.[7]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