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送别怀人
送别怀人诗
手法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 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4)想象(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 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应用体验] [例4]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送别怀人诗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雨霖铃》(柳永)、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内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 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 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酬”。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 大意象。(“长亭”“短亭”“阳 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 中出现)
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望、远壑;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②[景、事] (写景)春风吹过,蜀地的枯树骤然变绿,孩子在自家 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 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何遁山人 刚刚返乡,燕子也随即归来了。
(叙事)作者想象所送之人何遁山人回家时的情景。
内容情感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 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离别。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祝福);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 却不杂乱无章。
4.定情感:①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 诚的祝福;②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送别怀人诗鉴赏
二、送别诗的诗题特点:
送别诗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 有官职加人名的)归(之、游、还、入、赴、 迁等)某地” “留别(别) ××”/“赠××”
唐代许多诗人在诗题中往往并不记具体的离 别的对方。如李白《渡荆门送别》、《送友 人》、《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送 别》、《送友人入蜀》、《白雪歌送友人》 等。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4:虚实结合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5:比喻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反衬;哀景衬壮情。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 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体现了诗人乐 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提示语注意
第一眼: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 第二眼:注意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象 第三眼: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的描写)与所表达情感 的联系点 第四眼:看清题目要求
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
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 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 往——壮士、游子、怀人。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 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 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游历、游学、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戍、乡旅、归隐等。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话别,因此送别成了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诗人通过托物寓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类诗歌的感情有的是谢别之意,如李白的《赠汪伦》;有的是离愁之感,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的是劝勉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是依依不舍之情,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规律总结][链接高考]7.(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11分)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解析:选BD 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
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
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
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
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
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寒蝉凄切,
——王实甫《长亭送别》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
风格和抒情方式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两类:伤感型和豪 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 (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 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 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 ,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 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 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
除了上面几种还有: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 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 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 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 者的愁绪。
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 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 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 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 顺利之意。
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送别怀人诗阅读训练精编
一、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多家认为是唐玄宗时的著名琴师,音乐圣手。
具体身世末详。
②高适(700—765),唐诗人,诗与岑参齐名,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并称“高岑”。
③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暗景色。
⑴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色?有何作用?(3分)⑵送别诗多凄婉缠绵,而这首诗则别开生面。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后两句诗:(3分)答: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的荒寒壮阔的景色;烘托了送别友人凄凉悲苦之氛围。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答少于三点扣1分;荒寒壮阔,1分;烘托了送别友人凄凉悲苦之氛围,1分)⑵而后两句,作者一扫前两句的落寂悲苦,表现出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1分)劝慰朋友不要为离别而难过,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一定会结识许多新的知心朋友。
同时,也是诗人对自己有这样好的朋友的而感到自慰。
(2分,后一句不答亦可)能讲出道理亦可给分。
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分)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送春归”“和春住”。
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三、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2019年高考复习之 送别怀人诗鉴赏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
托物寓情: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
的情感。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
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
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问人间, 谁管别离愁? 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
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明确送别诗鉴赏方法
抓意象 析手法 品情感
听歌找意象: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天之涯,地之角, 一觚浊酒尽余欢, 芳草碧连天。 夕阳山外山。 知交半零落。 今宵别梦寒。
注:代和西周早期。
请指出诗中的意象: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李白《送殷溆》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长亭
(南浦)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 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
送别怀人诗鉴赏技巧
常见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 情人送别。
主要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 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范例试炼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题1: “渺茫”一词包含 作者怎样的心情?
“渺茫”
景语 春江正茫渺 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
情语 何处泊 断人肠 写诗人心中的茫然 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送别怀人诗”鉴赏技巧 ——“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题材特征: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
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常见标志:
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常见意象:
“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 怀人诗中出现)
常用手法 语言风格
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想象、虚实相生,③比喻,④衬托、烘托。⑥ 从对方写来
华美、清新、典雅
一、景物描写的特点:1.指出手法(动静结合、五觉、视角的变换、色 常考题型及 彩、修辞、景情关系等)2.结合诗词内容具体分析。二、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思路 要结合诗词内容具体分析,合理推断,要点要全。三、人物形象特点:要
常见的结构、写法:
1、送别怀人诗(教师)
送别怀人诗鉴赏技巧【知识梳理】题材特征: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常见标志: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
(“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常见情感内容: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常见的结构、写法:一般是即景抒情,开头叙事或写景,然后是抒情表意。
就律诗(绝句)而言,首联叙题写意;颔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颈联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颔、颈联或颠倒并说亦可)尾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常用的手法有:(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
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经典示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及效果。
参考答案:(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设问、想象(虚写)的手法。
友人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既抒发了离情,又不尽显露,余味深长。
【赏析】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
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
人生感慨
通过送别怀人诗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 思考,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 和反思。
通过对人生的短暂、无常、悲欢离合 等主题的Biblioteka 绘和思考,表现出对人生 的感慨和感慨。
壮志未酬
表达对友人离去后未能实现壮志的感慨和惋惜,通过对友人的才华、抱负、追求 等进行描绘和赞美,表现出对友人的敬仰和钦佩。
通过表达对友人离去后未能实现壮志的惋惜和感慨,表现出诗人自身的壮志未酬 之感,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和追思。
体会情感与哲理
要点一
情感
深入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思念之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 悟。
要点二
哲理
领悟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思考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 指导意义。
比较阅读与拓展
比较阅读
将该诗与其他送别怀人诗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拓展阅读
阅读与该诗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拓宽视野,丰富对送别怀人主题的 认识。
文化传承
送别怀人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 代社会中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THANK YOU
历史背景与发展
历史背景
送别怀人诗源于古代,与交通不便、通讯困难的时代背景密 切相关。人们常常因离别而难以相见,因此借助诗歌表达情 感。
发展
随着历史的演变,送别怀人诗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古代 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从《诗经》中的离别诗到唐诗宋词中 的送别佳作,送别怀人诗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诗人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 景物相结合,创造出情景 交融的意境,使诗歌情感 更加深沉。
虚实结合
送别怀人诗中常运用虚实 结合的手法,通过想象和 回忆来表现离别的思念之 情和未来的期盼之意。
送别怀人诗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送别怀人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送别怀人诗,以及其特点和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送别怀人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手法和技巧创作送别怀人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送别怀人诗的形式和特点。
2. 学习欣赏和分析著名的送别怀人诗。
3. 掌握创作送别怀人诗所需的技巧与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和理解送别怀人诗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2. 运用适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创作送别怀人诗。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一幅画作或播放一段音乐,引发学生对送别怀人的情感反应和思考。
2.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送别怀人诗的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3. 分组合作探究法:分成小组,学生们通过合作分析欣赏著名的送别怀人诗,提炼出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4. 创作性实践法:学生在了解和掌握送别怀人诗的表现手法后,进行创作实践,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别离场景的画作或播放一段悲伤的音乐,观察学生的情感反应,并引导他们思考别离和怀念的情感表达方式。
2. 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送别怀人诗”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它是一种以抒发别离之情为主题的诗歌形式,并强调其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的重要性。
3. 欣赏著名诗歌(15分钟)分组合作,每组选取一首著名的送别怀人诗进行欣赏和分析。
学生们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描绘手法,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
4. 创作实践(30分钟)学生们根据所学的送别怀人诗的特点,尝试创作自己的送别怀人诗。
鼓励他们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以展现出自己对别离和怀念的感悟和情感。
5. 交流与评价(20分钟)学生们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创作的送别怀人诗,可以展示出诗歌的适当段落,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描绘别离场景的绘画作品2. 著名的送别怀人诗的选集3. 创作送别怀人诗的提示和指导材料七、教学评估1. 情感反应观察:通过学生在导入环节对展示的画作或音乐的反应来观察其对别离和怀念主题的情感反应。
送别怀人诗复习(三)
岳珂《柽史》说“庐陵在淳熙间有二士”一个是刘过,一个就是刘仙伦。仙伦不但与刘过在地方上地 位相当,即词风也有相似之处。比如这首词所表达的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就是刘过词中常见的主题。
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刘仙伦 艅艎①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试问襄州②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叔子③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 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注】①艅艎:大船。②襄州:襄阳,京西南路所在地,南宋时宋金对峙的前沿。③叔子:西晋人羊祜的字,他镇守襄阳十年,曾积极策划灭吴,后人 因此为他在岘山立碑。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①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 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②与颈联写自己的苦闷心情形成反衬,又以心情的苦闷来衬托尾联对友 情的执著,从而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
望江怨
送别
清 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抓住“怪”这个描写, 着重分析其对抒发词人情感的作用。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 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体会语句的含意离不开分析其使用的 表达技巧,结合表达技巧体会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词人在友人 离开后,仍立在江头痴痴远望,夕阳将落,有人催词人回家,词人却以 “还有一竿高”为由,“责怪”那人这么“早”就催他回去。一个“怪” 字将依依不舍之情推向顶峰。全词情景交融,含蓄淡雅,不言离别,而 离别之情溢于言表。
_诗歌鉴赏——送别怀人
②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 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无限思念,此类 送别诗给人情感上的审美感受。
③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健康高雅的格调。 有开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4、具体意象: (1)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2)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3)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 士、游子、怀人。 (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5)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6)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7)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8)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9)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2020年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们: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 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送别怀人的诗
送别怀人的诗
送别怀人的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常见,下面列举一些著名的例子:
1.《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些诗歌都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其中不乏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这些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古诗送别怀人诗
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 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
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 长亭、渡口、南浦
劳劳亭歌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 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 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 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 词。
鉴赏训练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 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 反衬孤舟。
“渺茫”是遥远而 模糊不清的意思,从字 面上来看似是形容春江 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 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 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 时的怅然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 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及 效果?
设问。友人日暮 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 到那时,人生地疏, 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 令人哀伤啊!既抒发 了离情,又不流于直 露,余味深长,言有 尽而意无穷。
鉴赏训练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 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 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送别怀人诗鉴赏
送别怀人诗鉴赏鸦、燕子、蝉鸣、泪、相思等等。
这些意象都是送别诗中常用的,能够表现出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别人的思念之情。
二、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1、古典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等。
这些手法能够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2、自然景物描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如描写夕阳、秋天的景象等等。
3、抒情词语的运用:送别诗中常用的抒情词语有相思、离愁、别恨等等,这些词语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感情。
盛唐时期的送别诗,以其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而著称。
在古代,离别是一件常见的事情,因此送别诗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送别地点、时间、季节等等,这些意象都能够表现出诗人的离愁别绪。
同时,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也很多,如古典修辞手法、自然景物描写、抒情词语的运用等等,这些手法都能够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总之,送别诗是一种充满感情的文学形式,能够让人深刻地感受到离别的苦涩和思念之情。
送别诗是表达离别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常常涉及到宦场别、友人别、亲人别和情人别等。
送别诗的情感可以表达离愁别绪、安慰、勉励、祝愿和XXX真挚友情等,常常运用寄情于景、运用至理名言、托物寓情和虚实相生等手法来表现。
在送别诗中,离别之歌、关城和御苑等意象常常被运用来表达离别情感。
烟波与风雨”暗示了旅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险阻,表现了离别时的不安和担忧。
同时,也增强了诗中的离别情感,使其更加真实和深刻。
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句“载将离恨过江南”做了铺垫,表达出诗人对离别的悲伤和无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 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 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 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 落》。 1. “聚散匆匆”一句在词的上片中有何作用?(5 分) 2.词人在抒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 诗句简要分析。(6分)
8.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2分)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 的特殊色调, (1分)渲染离别的悲凉气 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分) 9.关系是: “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 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2分) 原因是: 红笺被泪水浸湿。 (2分)由于情 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 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烘托、渲染 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细节描写 比喻、拟人、谐音双关(柳—留、丝—思)
1.我不能亲临河桥送别您了,但江头的碧树却像懂 得我的心意一样,望着远去的朋友,满怀依恋的情 怀(1分)。诗人以拟人手法/通过想象(1分), 寓情于景(1分),既抒发了不能亲自送友的遗憾, 又借“远含情”的江树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与 依恋不舍(2分)。
2.“嗟”字为“感叹”“嗟叹”之意,当中蕴含了 诗人的复杂深沉的感慨:⑴对朋友远行万里的依恋、 牵挂与担忧(1分);⑵自己因病不能相送的怅惘 与感伤(2分);⑶对朋友才华满腹却仍遭贬谪以 致于流落天涯的同情与惋惜(2分)。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请 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
离愁。 1、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意象:“江 头”“杨柳”、“杨花”、“风笛”、“离 亭” ,形成凄凉伤感的意境,间接抒发了作者 的离愁。 2、“愁杀”与“君向潇湘我向秦”则直接表达 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1.聚散匆匆,在内容上点明了诗歌的主题(1分), 写自己与友人的相聚与离别(1分);在结构上, 承上启下(2分),前两句写相聚的情形,后两句 想象离别后的景象(1分)。 2.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云边孤 雁,水上浮萍”两句,以云边的孤雁和水上浮萍比 喻离别后的自己和友人,写出离别带来的孤寂与漂 泊(2分);“尘随马去,月逐舟行”两句,以随 马而去的轻尘与逐舟而行的月亮比喻自己,表达了 对友人的依恋与牵挂(2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问:作者如何表达离别之情的?
1、写景抒情 2、对比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 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 舟”,以青山万里的开阔景象反衬孤舟的 漂泊无依与渺小。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时节:暮春。意象: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前一首“同为客” 点明客居 他乡的境况,表达诗人思乡之情;后一首“自 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达了归家的愿望,表现 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3)①同意;司诗送别时选用春花凋零飘落的景 色,残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伤感;雍诗选取 了初春雨后江水清澈山鸟嬉戏的景象,用早春 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伤感及思家不能归的无奈, 以乐景写哀情。 ②不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雍诗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 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魏万:诗人的朋友,也是诗人的晚辈。 1.诗的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 法?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对亲友的依恋、不舍;关怀、牵挂;盼望亲友 的归来
2.对亲友殷切的叮嘱、勉励;对亲友境遇(贬谪 /战乱)的同情与劝慰 3.与亲友间深厚的情谊
4. 别后孤寂、惆怅、落寞,前途迷茫,思念与担 忧亲友(别后情境的想象) 5.感怀身世,坦陈心志,吐心中积愤:政治失意 (怀才不遇),对朝廷不满,自身情怀高洁等
送别怀人诗鉴赏练习
1.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 长卿 2.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3. 重别梦得 柳中元 4.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5. 送李副使碛西官军 岑参 6. 送人游岭南 戴叔伦 7.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8.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9.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10.送魏万之京 李颀 11.2010年天津卷 12.2006年湖北卷 13.2012年新课标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去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 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 的?请作简要赏析。 (4分)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
“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 1. 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 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 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 化” 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 翻:翻然改变 教授 :教化
1.想象/虚写(1分),这两联是诗人想象魏万在赴 京途中的景象:鸿雁的哀鸣、云雾萦绕的群山,在 离乡游子的耳中眼中更添几分愁思;关城的树色萧 瑟清冷,京城的砧声更触动游子的情怀(2分); 诗人以萧瑟清冷的景象渲染出悲凉的氛围,表达出 对友人的牵念与关心(2分)。
2.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2分), 又表达了对友人的牵念与关心(2分),同时还有 对后辈的谆谆劝导与叮咛:莫在京城耽于行乐而蹉 跎了岁月(2分)。
——送别怀人诗鉴赏
1.时间:日暮时分、月夜、清晨(斜阳、月亮、 暮钟、晚风、飞鸟归林、鱼沉潭底、鸡栖于 埘……) 2.地点:路口、驿站、渡口(古道、长亭、短 亭、阳关、谢亭、劳劳亭、霸桥、霸陵亭、渡 头、南浦、青枫浦、江楼、西楼、渭城……) 3.物象:唐人送别习俗——折柳、饮酒、唱歌 (杨柳、杨花、远山、流水、浮云、芳草、落 叶、烟树、雨丝、浊酒;瘦马、班马、扁舟、 远帆;鸿雁、杜鹃、清猿;笛声、骊歌、离歌、 劳歌、折柳曲、阳关三叠、渭城曲……)
重别梦得
柳中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在唐德宗贞元九年同 1. 深蕴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 时进士及第,踏上仕途。唐宪宗元和九年,二 共的深情厚谊 人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次 2.年三月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 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 3. 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面对古 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宣泄对朝廷的 道风烟,茫茫前程,二人无限感慨,相互赠诗 不满 惜别。
伤感型——依恋不舍、无奈、牵挂、 担忧、孤寂惆怅、身世际遇(低沉哀 婉,伤感惆怅) 豪迈型——劝勉、鼓励、安慰、祝愿 (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2. 对于国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 途的深切关心。
送李副使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1. 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 迈气概,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2. 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 3. 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 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 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 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 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 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 2、勉励弟弟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3、表达自己的挂念之情; 4、告诫弟弟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 而归。 表达自己的顾虑担忧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② 。 [注] ①此诗作于杜审言因事贬吉州之时。 ②龙泉 剑,古代名剑,曾埋没于吉州丰城,后被有识之士 发掘。 1.诗的颔联有何特色?请作简要分析。(5分) 2.此诗以一“嗟”字,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 分点概括诗人的感情。(6分)
送人游岭南 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 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 纵有啼猿听却幽。
诗人送友人有岭南,将自己以往的见闻 介绍给友人,鼓励友人前往。
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 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 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 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 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 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