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部编人教版《我爱这土地》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语文《2我爱这土地》人教版 (共23张PPT)

九年级上册语文《2我爱这土地》人教版 (共23张PPT)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读:鲜明的节奏
四读:炽热的情感
第一节:对主题的抒情性的铺 陈描述。
第二节:对主题的高度概括。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背景介绍: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
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 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 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 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 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 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 国诗篇。
活动一:深情朗读 活动二:细腻体味 活动三:尝试创作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0
背景材料:南京大屠杀(1937年13 公元1937月年1133月日1)3日,南京,这座已经“无抵抗的
都市”沉没于血海之中。 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
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 大屠杀拉开了帷幕。次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 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南京这座历史名都陷入了历史上 最黑暗的日子里。
《朝日新闻》从军记者今井正刚说:“我于十二月十五日 夜间,在大方巷《朝日新闻》办事处前面马路上,看到数千人 头攒动,一望无际的中国人群,被赶赴下关屠场。在天色微明 的扬子江畔,一片黑黝黝的尸体堆垒如山,在尸山里蠕动着人 影,总有五十人乃至一百人以上,
14
我爱这土地
“爱”,“爱” 字鲜明地表达了 作者对土地的热 爱。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 的祖国
(意象)
15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我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爱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地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艾青
1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美丽
2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富饶
3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繁荣昌盛
4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强大无比
5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文化灿烂
6
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 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 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 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 193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3年 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 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 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 族而13 月13日)

(部编)人教《我爱这土地》ppt实用课件

(部编)人教《我爱这土地》ppt实用课件

儿 女 心象 中征 的郁 悲积 愤在 之中 情华
——
悲永 愤远 的汹 河涌 流着
我 们 的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激怒的风
——象征人民 对侵略者暴行 的反抗精神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光明未来
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 黎明límíng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 黎明límíng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1938年10月21日 ,日军占领广州。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③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感悟1:热爱祖国的情感,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体内。 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 1938年10月27日 ,日军对中国军队进行毒气战。 这永远汹涌着 / 我们的悲愤的 / 河流, 日本侵略者想掠夺它而百般蹂躏,中国的英雄志士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艾青】(1910~1996) 三、土地与太阳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
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 3、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
这永远汹涌着 / 我们的悲愤的 / 河流, 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吗?为什么? 《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创作于1938年11月的名篇,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
情 基 调:
连羽毛 / 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沉、
艾 青
为什么 / 我的眼里 / 常含泪水?
因为 / 我对这土地 / 爱得深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45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45张PPT)
满腔 悲愤
风 黎明
抗争 精神
解放区
诗人以鸟儿对土地歌唱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 处于苦难中的祖国的热爱和甘于为之奋斗献身之情
5.最后两句诗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这“泪水” 融入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你有什么感受?
最后两句诗人运用了设问,直抒胸臆,抒 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感受:诗人对祖国真挚而深沉的热爱之情; 我们的祖国母亲,饱经风霜,历尽磨难,越来越 强大;我们应该更加热爱她,为她的繁荣富强贡 献自己的力量。
诗词朗读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上下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 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激怒的风
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 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 光明美好的胜利、充满生机的解放区
那来自林间的无比 温柔的黎明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祖国大地遭 受的苦难,表达了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 往和希冀。
3.为什么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 腐烂在土地里面”?
上下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11 月,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正在遭受日本侵 略者铁蹄的践踏。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 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 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 不屈不挠的斗争。作为爱国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 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 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 歌手”而写诗的。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课《我爱这土地》(共12张PPT)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课《我爱这土地》(共12张PPT)

(2)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文
学奖候选人,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8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
主要事迹,突出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 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
《中国的土地》(正文P4)
10.“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什么? “黄金般的相思”是指华夏子孙对祖国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歌的第二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诗人主要抓 住哪些具体内容从而使诗歌层次井然有序? 主要写了中国人民的“美丽”。先写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递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对校领导不能用“责成”;B.“董事长、 总经理”与“匹夫”矛盾,文白相间,语体色彩不 协调;C.对菜农应用口语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美国发起贸易战不仅仅针对中国,而是对国际贸 易规则的公然践踏。(把“而是”改为“而且是”) B. 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12月18日进行了亮灯 仪式,标志着澳门口岸工程正式进入收尾及口岸设备。 (在“设备”后加上“调试阶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23张PPT)

“鸟”
确定描写“鸟”的语句:
“鸟”
确定描写“鸟”的语句: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然也后我应死该了,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要画的“鸟”是一个勇者形象,它“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它为被压迫的土地歌唱,为愤怒、反抗的
学 生 示 例 : 河流和风歌唱,为即将到来的黎明而歌唱;“嘶哑”可以看到它的 疲累和竭尽全力。
《我爱这土地》 意象的选择与组 合
布置任务
设计《我爱这土地》的插画作为《艾青诗选》 有声读物的封面图片,并给插画配上解说词。
一.圈画诗中的典型事物,思考画出事物什么特点。
“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饱受摧残、坑洼不平、满目疮痍
“河流”:“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

怒水湍急、汹涌奔腾
析 修
“ 风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

狂风怒号----杂草树木披靡倒伏之状语
“黎明”:“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朝晖温柔和煦
写作背景
1938年11月17日
1937年“卢沟桥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象征意义:
“土地” ——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国土; “河流” ——我们因祖国苦难而汹涌的悲愤之情; “ 风 ” ——人民心中永不停息地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和反抗; “黎明” ——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作业
1.为你设计的插画写解说词,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可以另附一张插画作品; 2.录制《我爱这土地》朗读音频。
力地大声地歌唱。对着广袤
的土地、向着奔腾的河流,
在狂风中,它唱出了对土地
的热爱,唱出了与河流一样
的悲愤,唱出了风一般的激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共31张PPT)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共31张PPT)

这 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我爱这土地 ——因为她繁荣昌盛
我 爱 这 土 地
我爱这土地 ——因为她强大无比
我 爱 这 土 地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 圆润 的喉咙歌唱:
这被 和风细雨 所滋养着的土地,
河流、风
抗争精神
黎明
人们为之奋斗、 献身的独立自由 的曙光。
2.“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
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
?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
爱 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
这 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
土 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
地 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
土 13日,约有十余万难民和被解除武装的中国 课文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整体感知内容: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士兵,被日军围逼到燕子矶江边的沙滩上,数十挺 到处尸骸遍野,人血染地,南京成了一座血腥的人间地狱。
地 生前要歌唱这片土地,死后也要葬身这片土地。
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爱 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这 假如我是一只鸟,
——因为她繁荣昌盛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
次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27张ppt) 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27张ppt) 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我爱这土地》
部编版语文初中阅读课件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
我永远渴求着创作,每天我像一个农夫似的 在黎明之前醒来,一醒来,我就思考我的诗里的 人物和我所应该采用的语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 品能有一分进步……甚至在我吃饭的时候,甚至 在我走路的时候。
——艾青
创作特点
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 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 望的向往与追求。
止息 【释义】:zhǐxī停止。
温柔 【释义】:wēn róu温和柔顺。
腐烂 【释义】:fǔlàn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黎明 【释义】:límíng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创作背景】
在现代诗歌史上,艾青的《我爱这土 地》被广泛传诵。在抗战初期的1938年, 日本连续侵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 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但中国人 民在关键时刻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 的长久斗争。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 危急存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 对侵略者深深的恨,于是写下了这首慷慨 激昂的诗--《我爱这土地》。
【作者:我心永恒】
然后,我哭了, 眼泪也只是悄无声息地落下。 为什么我在梦中也要飞到遥远的天府?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情......
【题目:我爱这校园】
假如我是一颗草, 我也应该用柔嫩的腰肢舞蹈, 这被霞光所装饰的校园, 这永远孕育着年轻的梦想的摇篮, 这活跃地奔跑着的长长的身影, 和那来自教室里的一缕幽幽的书香……
四、黎明 象征着中国光明的未来
【探究与积累】
《我爱这土地》展示了诗人对祖国爱的深沉,请以四人 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和创作,以“假如我是一......” 为开头,参照《我爱这土地》的格式进行诗歌创作。

2023-2024 部编版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

2023-2024 部编版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

整体把握
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它歌唱了什 么?
土地、河流、风、黎明。
整体把握
找出这首诗的主旨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整体把握
请带着感情再读课文,体会诗的两节 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和所运用的抒情方 式。
第一节:借鸟的歌唱委婉表达对 祖国的挚爱。借物抒情。
第二节:直接抒发对祖国炽热的 爱。直抒胸臆。
排比、拟人。 语言生动形象,有气势,强烈地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爱和对侵略者的 恨。
合作探究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 里面”有何深意?
隐含了诗人愿意为这片土地献出 一切的伟大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土地、 对祖国深挚的爱。
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 这土地爱得深沉……”谈谈你对最后两 句诗的理解。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 生于浙江金华。现代著名诗人。他生长 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 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 快成为一个革命者。早期诗作多诅咒黑 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 为觉醒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代表作 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 通知》、《我爱这土地》等。其诗以土 地和太阳为主要意象。
朗读节奏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拓展延伸 下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18张PPT)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18张PPT)

5.阅读《我爱这土地》,分析本诗的内涵。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歌唱”的是“鸟”,同时 也是“诗人”;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表现了 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诗人将鸟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种本属于自然被动的结局,写成了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 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最后两句是全诗的 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 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 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 时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中 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 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 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读一读字音
hóu 喉咙
mù 坟墓
lí 黎明
yǎ 嘶哑
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 也是“我”(诗人)。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被诗人 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如“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 的祖国。
2.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 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
之处;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诗人还不 断地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 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 容鸟叫声,这是第二层强化;用一系列描摹土 地、河流等的句子,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 是第三层强化。
艾青笔名的来历
艾青原名蒋海澄。“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 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据说有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 馆的工作人员询问他的名字,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以为是“蒋介石”,便马上嚷嚷 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因“澄”的家乡口 语谐音为“青”,故在住宿登记时他填上了“艾青”这两个字。从此,他就一直用这个 名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背景材料: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
一道进城,在城内待了四天,目击日军无数暴 行。”“十二月十三日,在中山门附近城墙见到 极其恐怖凄惨的大屠杀。俘虏们在二十五公尺宽 的城墙上排成一列,许多日本兵端着插上刺刀的 步枪,齐声大吼,冲向俘虏们的前胸或腹部刺去, 一个接着一个被刺落到城外去了。只见飞溅的血 雨喷向半空,阴森的气氛使人汗毛直竖,我站在 那里,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可是,俘虏们 有人脸上浮泛着冷笑,有人若无其事的大笑,等 待着死亡。” 《朝日新闻》从军记者今井正刚说:“我于 十二月十五日夜间,在大方巷《朝日新闻》办事 处前面马路上,看到数千人头攒动,一望无际的 中国人群,被赶赴下关屠场。在天色微明的扬子 江畔,一片黑黝黝的尸体堆垒如山,在尸山里
诗歌的语言: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革命斗争声势浩大 无比温柔的黎明 ——中国革命胜利后的 美好生活
凝 练 、 形象性
诗中的意象包含的象征意义
我爱这土地
意象 鸟 土地
诗人以鸟的形 象自喻,用饱 含激情的诗句 歌唱祖国,歌 唱神圣的民族 解放战争,这 种鸟儿对土地 的痴情,表达 出诗人愿为祖 国奉献一切的 赤子衷情。
背景材料: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我 爱 这 土 地
又称“七 · 七”事变。自1937年4月开始,侵华 日军军经常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 军队挑衅,蓄谋制造大规模侵华战争寻找借口。同年7月 7日,日军以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实弹演习,深夜11时许, 日军借口宛平县城发枪数响,使演习部队“混乱”。一名 士兵“失踪”,要进宛平县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当即 遭到中中国守军拒绝,正交涉间,日军突然向宛平县城射 击,继而炮轰卢沟桥。我驻军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 安部)吉星文团,忍无可忍,奋起自卫,此即为卢沟桥事 变。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疾呼:“平津危急!华 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口号,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 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民党在“和平解决”无望 情况下,蒋蒋介石于7月17日发表庐山讲话,宣布中国 政府和军队准备自己抗战,7月20日日本撒去“不扩大 方针”面纱,发动向中国全面战争。“七 · 七”事变发生, 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的开始,卢沟桥中国守军自 卫反击,标志着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
我 爱 这 土 地
背景材料: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
蠕动着人影,总有五十人乃至一百人以上, 他们在日军刺刀的逼迫下转来转去拖拽着 尸体,丢向江流里去。作业完毕,苦力们 被排列在长江岸边,哒!哒!哒!一阵机 关枪声,只见仰面朝天、翻身仆地、腾空 跃起,一一都跌落江中,被滚滚波涛卷 走。”据在场作业的一个日本军官说: “这里被杀害的中国人大约是两万人。” 南京市崇善堂在难民区内组织了“崇字掩 埋队”,下设4个分队,从本月起,南自 中华门、通济门外,西自水西门外,东自 中山门外,城内自城南经鼓楼至挹江门以 东,共收尸112266具。
汹涌着悲愤的河流
遭受侵略蹂躏的祖国
悲愤和激怒的人民
无止息的激怒的风
来自林间的温柔黎明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生死眷恋 土地的鸟
诗人对祖国 的挚爱深情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 个怎样的形象?你怎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
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
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 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 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 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5.“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 ”好吗?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 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 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 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 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 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1938年11月17日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 爱 这 土 地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
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
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 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 地”的热爱之情? 的热爱之情。
课文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
意象
暴风雨打击的土地
【艾青】(1910~1996) 现代著名 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 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 画系,之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 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 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
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 —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 年出狱次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 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 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我爱这土地
艾青
我爱这土地—因 为它美丽
我爱这土地—因 为它富饶
我爱这土地—因 为它繁荣昌盛
我爱这土地—因 为它强大无比
我爱这土地—因 为它文化灿烂
我爱这土地—因 为它历史悠久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分析诗歌通过比喻抒发感情的写法。
3.品味凝练形象的诗歌语言。
假如诗人还健 在,面对繁荣昌盛 的祖国,还用《我 爱这土地》抒情, 他会怎样写?
假如我是一只鸟,也应该用 的喉咙歌唱:这被 所滋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 的河流,这无 止息地吹刮着的 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 的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 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嘴角常含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
品味、鉴赏
1、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 写?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 请讨论每个意象到底象征着什么?
2、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写了 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为什么鸟儿用的是“嘶哑的喉咙”来歌唱?
1. 合作探究 诗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 、“黎明”象征了什么?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 我 地,也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
背景材料: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
公元1937年12月13日,南京,这座已 经“无抵抗的都市”沉没于血海之中。 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 南京,血洗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 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拉开了帷幕。次日, 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市区,展开了大 规模的屠杀。南京这座历史名都陷入了历史上最黑 暗的日子里。 13日,约有十余万难民和被解除武装的中国 士兵,被日军围逼到燕子矶江边的沙滩上,数十挺 机枪疯狂扫射,顿时间,尸体蔽江,水为不流,至 少有5万余人惨遭杀害。14日,日军在汉西门外 又集体屠杀难民和非武装军警7000余人,江岸, 尸体纵横,血流成河,汇向江流。15日夜,被日 军俘虏的南京军民9000余人,被押往上元门外 鱼雷营江边,遭到集体屠杀,除9人侥幸逃生外,
我 爱 这 土 地
思考:
诗中“土地” 的含义是什么?
艾青是一位与“土地”联系得非常紧密的诗人,他的 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前者象征祖国,后者象征光明(在本诗中,“来自林 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也是光明的化身)。
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 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
象征
诗人自己 祖国大地
河流

满腔悲愤
抗争精神
黎明
解放区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如何理解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 土地里面” ?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 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 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 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我 爱 这 土 地
背景材料: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
我 爱 这 土 地
余者全部遇难。16日,日军在下关煤炭 港、鼓搂四条巷一带屠杀我无辜同胞数万 人。17日,日军在下关上元门屠杀我同 胞3000余人,在三叉河杀害四五百人。 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将中国男女老 幼同胞5.7万人集体残杀,“先用机枪 扫射后,复用刺刀乱戮,最后浇以煤油, 纵火焚烧,骸骨悉数投于江中”。在这前 后,日军还在上新河一带残杀中国被俘军 人及难民28730人。到处尸骸遍野, 人血染地,南京成了一座血腥的人间地狱。 日本《东京朝日新闻》从军记者铃木二郎 记述道:“我随同攻陷南京的日军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问题: 1、诗歌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而 诗中的“鸟”歌唱了什么?作者 是怎么描写的? 2、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 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初析全诗——土地
1.点出土地情结。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 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 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 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 顾的真诚和执着,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2.倾吐土地情结。“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悲愤的河流 ”、“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对象 ,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 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庄严郑重的选择。 3.升华土地情结。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太 “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已使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 莹的泪水,涌动火一般的激情,叩击读者的心房,产生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