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的教案
大学教案《长恨歌》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长恨歌》教学目标:1. 了解《长恨歌》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
2. 掌握《长恨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长恨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长恨歌》中的诗歌意象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长恨歌》中的爱情主题和悲剧色彩。
2. 把握《长恨歌》中的象征手法和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长恨歌》的作者白居易及其生平事迹。
2. 介绍《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
二、讲解《长恨歌》的主要内容1. 概述《长恨歌》的故事情节,包括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安史之乱等。
2. 分析《长恨歌》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唐玄宗、杨贵妃、李龟年等。
三、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色1. 阐述《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韵律特点。
2. 探讨《长恨歌》中的象征手法,如长恨、天长地久等。
四、布置作业1. 请学生阅读《长恨歌》全文,做好笔记。
2. 思考《长恨歌》中的爱情主题和悲剧色彩。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长恨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引导学生思考《长恨歌》中的爱情主题和悲剧色彩。
二、深入分析《长恨歌》1. 分析《长恨歌》中的爱情主题,探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长恨歌》中的悲剧色彩,如安史之乱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痛苦。
三、探讨《长恨歌》的艺术风格1. 分析《长恨歌》中的象征手法,如长恨、天长地久等。
2. 探讨《长恨歌》的艺术风格,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对《长恨歌》的感悟。
2. 引导学生讨论《长恨歌》中的爱情主题、悲剧色彩、艺术风格等方面。
五、总结1. 总结《长恨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强调《长恨歌》在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对《长恨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长恨歌教案
长恨歌教案《长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学生能够理解《长恨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学生能够背诵《长恨歌》的部分章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讨论、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长恨歌》的内涵。
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长恨歌》中所表达的爱情悲剧,培养学生对爱情的正确认识。
让学生体会《长恨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让学生领略《长恨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长恨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长恨歌》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的分析。
《长恨歌》的背诵和朗诵。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长恨歌》中所表达的爱情悲剧。
如何让学生体会《长恨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主题和艺术特色。
分析《长恨歌》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长恨歌》中所表达的爱情悲剧。
引导学生讨论《长恨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朗诵法指导学生朗诵《长恨歌》的部分章节。
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长恨歌》的艺术魅力。
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1. ◦ ◦ ◦2. ◦ ◦ ◦3. ◦ ◦ ◦ 1. ◦ ◦ ◦ 2. ◦ ◦ ◦ 1. ◦ ◦ 2. ◦ ◦ 3. ◦ ◦4. ◦四、教学过程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讲解讲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讲解《长恨歌》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长恨歌》中所表达的爱情悲剧。
引导学生讨论《长恨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朗诵指导学生朗诵《长恨歌》的部分章节。
《长恨歌》教案设计(附试题及答案)
《长恨歌》教案设计(附试题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3)能够背诵并默写《长恨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恨歌》;(2)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长恨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爱情、生命的热爱和追求;(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爱情和婚姻,珍惜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长恨歌》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3. 背诵和默写《长恨歌》。
难点:1. 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 对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感悟;3. 对比分析《长恨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长恨歌》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的大意;(2)让学生结合注释,认读和理解诗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讲解:(1)重点讲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对比分析《长恨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5. 背诵默写:(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长恨歌》;(2)检查学生的默写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长恨歌》;2. 写一篇关于《长恨歌》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与《长恨歌》主题相近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写一篇分析报告,不少于400字。
五、测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长恨歌》的作者是()。
A. 白居易B. 王之涣C. 杜甫D. 李白答案:A(2)《长恨歌》描写的是()的爱情故事。
A. 秦始皇与杨贵妃B. 唐太宗与武则天C. 唐玄宗与杨玉环D. 宋徽宗与李师师答案:C2. 填空题:(1)《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的无限眷恋和深切思念。
长恨歌白居易优秀教案
长恨歌白居易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诗歌主题及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2.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读。
2.诗歌中情感表达的细腻之处。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长恨歌》原文及注释,相关背景资料,PPT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长恨歌》,了解诗歌背景。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吗?这个故事在古代诗歌中有没有体现呢?2.学生回答:是的,这个故事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体现。
(二)诗歌背景介绍1.教师简要介绍《长恨歌》的创作背景。
2.学生了解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三)诗歌内容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诗歌,重点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第二课时(一)诗歌主题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提炼主题。
(二)诗歌艺术特色分析1.教师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三)诗歌鉴赏练习1.教师出示诗歌鉴赏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课时(一)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二)作业布置1.学生背诵《长恨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读《长恨歌》,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于诗歌的背景知识掌握不够,导致在诗歌鉴赏时难以深入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长恨歌》的理解程度。
《长恨歌》教案
《长恨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长恨歌》。
本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歌结构宏伟,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
2. 分析诗歌的的表现手法,领会诗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把握。
难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学生对唐代社会背景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影视剧片段,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解释诗歌中的难点词汇和表现手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诗歌中的一段进行朗读,并解释其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恨歌》唐玄宗杨贵妃爱恨交织悲剧收场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长恨歌》读后感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对《长恨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对唐代社会背景的讲解上,时间稍显紧张,可以适当延长课堂时间,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首诗的背景。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白居易的其他诗歌,了解他的文学地位和影响;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叙事诗,锻炼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课文内容理解:本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长恨歌白居易教案
长恨歌白居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课文为白居易的《长恨歌》。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长恨歌》,了解诗歌背景,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对唐玄宗和杨贵妃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恨歌》。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3. 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恨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难点: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画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3.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诗歌的背景,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为例,讲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恨歌背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命运结构:起承转合韵律:平仄平平,韵脚优美表现手法:意象、意境、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默写《长恨歌》。
2. 请学生结合课文,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使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美。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生平事迹,欣赏其他表现爱情主题的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长恨歌》教案设计(附试题及答案)
《长恨歌》教案设计(附试题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长恨歌》,使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理解爱情的价值,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重点:1. 《长恨歌》的背景及基本内容。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3. 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诗歌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长恨歌》的文本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长恨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对诗中爱情的理解和感悟,讨论爱情的价值。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附:试题及答案1. 《长恨歌》的作者是谁?答案:白居易2. 《长恨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长恨歌》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
3. 诗歌中的“天长地久”象征了什么?答案:象征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永恒。
4. 诗歌中的“海枯石烂”象征了什么?答案:象征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坚定不移。
5. 诗歌的韵律特点是什么?答案:诗歌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长恨歌》与其他古代爱情诗歌的异同,如《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 探讨《长恨歌》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如何看待爱情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七、课堂活动:1. 举办《长恨歌》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精品教案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四章《唐五代诗歌鉴赏》中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全诗共八百余字,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把握《长恨歌》的故事情节,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领悟作者通过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爱情悲剧的描绘,表达对人生、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
3. 分析并评价《长恨歌》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美、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领悟。
教学重点:诗歌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诗歌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长恨歌》注释、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唐代宫廷画《长恨歌图》,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的背景故事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长恨歌》。
2. 诵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讲解诗歌:详细讲解诗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与《长恨歌》主题相似的诗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注释,分析并评价《长恨歌》中的名句,提高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长恨歌》2. 诗人:白居易3. 故事情节: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4. 人物形象:唐玄宗、杨玉环、宫女、太监等5. 艺术特色:韵律美、意象丰富、对比手法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爱情悲剧的看法。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语言流畅,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但对诗歌韵律美的感悟尚需加强。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作品,如《琵琶行》、《问刘十九》等,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长恨歌教案
【 - 话题作文】【篇一】长恨歌教案《长恨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2、把握长恨歌人物形象及主题;3、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形象2、诵读全文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
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
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
”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
”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
”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
白居易见到顾况说:“顾大人,我是来向您请教的。
我写了一卷诗,请大人指教!”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
当他看到诗卷上的名字是“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我是在乡下居住,很快就要回去。
只是听说您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过目。
要是您重任在身,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
”说罢,白居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并收白居易为弟子。
顾况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居’天下何难!”二、幻灯介绍白居易及写作背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重视诗歌讽喻功能,强调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
《长恨歌》教案5篇
《长恨歌》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单元《唐诗》中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根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本节课将重点学习第一、二部分。
详细内容:1. 第一部分: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杨贵妃的美丽与奢华。
2. 第二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唐玄宗与杨贵妃逃往四川,途中杨贵妃被迫自缢身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恨歌》的背景,了解唐代历史及诗歌创作特点。
2. 分析《长恨歌》的诗歌结构,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 体会诗人白居易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同情及对人生的感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对历史背景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分析《长恨歌》的诗歌结构,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3. 诗歌解析:分析《长恨歌》的诗歌结构,解读诗歌内容。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短篇唐诗,分析其诗歌结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长恨歌》中的某一小节。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背景及作者2. 诗歌结构分析3. 重点词汇解释4. 课后作业布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你最喜欢的一节,阐述理由。
2. 答案:学生需结合诗歌内容、韵律、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次教学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唐诗,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结构分析2. 诗歌韵律与节奏3. 历史背景的理解4. 课后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结构分析1. 诗歌的起承转合:起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总领全诗,点明主题;承句详细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转句“渔阳鼙鼓动地来”,转入安史之乱,杨贵妃被迫自缢的悲剧;合句“此恨绵绵无绝期”,抒发诗人感慨。
《长恨歌》教学教案设计完美版
《长恨歌》教学教案设计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长恨歌》。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全文及课后习题。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唐朝盛衰的历史画卷。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掌握长恨歌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3. 领悟《长恨歌》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引发学生对《长恨歌》的兴趣。
2. 诵读: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诗歌背景,讲解诗歌的创作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分析:详细讲解诗歌中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象征意义。
5. 例题讲解:结合课后习题,指导学生如何解答相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长恨歌》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2. 内容:作者:白居易背景:唐玄宗、杨玉环情节:爱情、悲剧、历史人物:唐玄宗、杨玉环、宫廷内外艺术特色:叙事、抒情、象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诗歌象征意义的理解。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长恨歌》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作品,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中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长恨歌教案教学
长恨歌教案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教材第四单元《长恨歌》。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背景介绍,诗歌的朗读与解析,诗句的意境赏析,以及诗歌主题的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学会朗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分析诗句,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提升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赏析,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与解析,诗句的意境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
学具:教材,《长恨歌》课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引发学生对《长恨歌》的兴趣。
2. 朗读:让学生集体朗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 意境赏析:选取典型诗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如“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5.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爱情的理解。
7.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讲解其修辞手法。
8.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长恨歌》诗句,提升创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2. 背景介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3. 诗句解析:重点诗句及含义4. 意境赏析:典型诗句及分析5. 主题探讨:爱情、悲剧、历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你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
作业答案:《长恨歌》主题: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绘,表现了爱情与权力的冲突,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2. 拓展作业:请收集有关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其他文学作品,并进行对比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朗读诗歌、解析诗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长恨歌》的内容与意境。
《长恨歌》课文教案
《长恨歌》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长恨歌》这首古文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分析韵律和结构的方法,提升对古文诗的鉴赏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仿写创作古文诗,营造中国古代文学的氛围。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长恨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2. 熟悉《长恨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仿写创造类似古文诗的作品。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阅读《长恨歌》教师提供《长恨歌》的全文给学生,要求学生静下心来,阅读诗歌。
让学生注意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象,同时提醒学生关注古文诗的韵律和句式。
2. 分析《长恨歌》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长恨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可以发言讨论,教师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加深理解。
3. 学习《长恨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教师给学生介绍古文诗的韵律和结构特点,如平仄、押韵、对仗等。
通过分析《长恨歌》的诗句,学生可以逐步理解这些特点,并且掌握分析古文诗的方法。
4. 仿写《长恨歌》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话题,要求学生仿写《长恨歌》的形式,以创作类似的古文诗。
学生可以参照《长恨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同时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五、课堂延伸活动1. 朗诵《长恨歌》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朗诵活动,通过朗诵来展示对《长恨歌》的理解和感受。
2. 古文诗欣赏分享学生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文诗,进行欣赏分享。
分享的内容可以包括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韵律和结构的分析,以及诗歌给自己带来的思考。
六、课后作业1. 完成仿写《长恨歌》的作品。
2. 阅读并分析一首古文诗,写一篇文章进行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长恨歌》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不仅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古文诗的情感表达,还能够分析诗歌的韵律和结构。
在写作方面,学生通过仿写古文诗,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此外,通过朗诵和分享活动,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整体而言,本节课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长恨歌教案设计(精选6篇)
长恨歌教案设计长恨歌教案设计(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恨歌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恨歌教案设计篇1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长恨歌》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二选修)的第一首诗。
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她以高超的艺术性,丰富的人文性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长恨歌》里所涉及的李、杨爱情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希望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使学生能对李、杨爱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学会用“以意逆志”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 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3 引导学生树立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 难点:诗歌的主题把握。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复习《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是白居易写的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
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
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
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年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2024年人教版《长恨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长恨歌》。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诗歌鉴赏、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长恨歌》,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感悟作者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主题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长恨歌》朗诵视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课文解析:逐句解析课文,分析诗句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5.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艺术特色、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鉴赏。
6.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诗句,创编故事。
7.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长恨歌》的鉴赏题,讲解解题方法。
8.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长恨歌》的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
9.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2. 生字词:重点标注,便于学生记忆。
3. 课文结构:用图示表示课文结构,清晰明了。
4. 诗歌鉴赏:列出鉴赏要点,指导学生鉴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长恨歌》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
2. 答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艺术特色、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及时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长恨歌》的研究资料,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学习2. 课文朗读3. 诗歌鉴赏4. 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6. 主题探讨7. 板书设计8. 作业设计一、生字词学习1. 音、形、义的讲解要到位,确保学生掌握。
《长恨歌》教案:背诵美学与情感体验
《长恨歌》教案:背诵美学与情感体验导语:《长恨歌》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长诗,其以唐朝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为主线,描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人间爱情,表现了作者对其所处时代婚姻制度和爱情观念的不满与关注,极具意境和韵味。
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对于美学和情感的体验? 在本篇教案中,我们将结合《长恨歌》的实例,研究如何让学生通过背诵等方式,深入体验美学和情感的重要性。
一、美学体验1.1 理解美学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学问。
它所涉及的一切美肌理现象都是从感性直接体验出发而继承的。
美学作为一种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审美的对象,即人们所享受的美感和感受。
1.2 通过《长恨歌》学习美学《长恨歌》是一首经典的长诗,其中涵盖着许多美学的因素,学生应重点关注诗歌的意境和细节,深入体验感性审美,进而进一步认识美的内涵和本质。
1.3 背诵《长恨歌》的好处将《长恨歌》融入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人间美好和感性审美的重要性,更有助于学生发展高效的记忆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
二、情感体验2.1 理解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面对事件和事物时,对其产生情感的一种自我回应方式。
情感体验可以通过学习效果来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从而营造出“我在识读中,识我”的文学教育环境。
2.2 通过《长恨歌》理解情感体验《长恨歌》所描绘的爱情故事,涵盖了许多情感体验,如爱与悲伤、希望与失落、甜蜜与痛苦等多种情感状态。
这些情感状态的描写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文学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提高审美素养和叙事能力。
2.3 背诵《长恨歌》的好处学习爱情长诗《长恨歌》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爱情的情感,更能让学生通过背诵,深入感受诗歌的情感状态,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解读的理解能力。
对中文语言表达方面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背诵《长恨歌》,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词语的应用、语法的构成等,进而提高中文语言的运用能力。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王昌龄;(2)能够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3)能够解读《长恨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恨歌》;(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长恨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爱情、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悟;(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王昌龄;(2)《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3)《长恨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长恨歌》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知识;(2)《长恨歌》的深层含义和主题解读;(3)对比分析《长恨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王昌龄;(2)激发学生对《长恨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歌的大意;(2)让学生标注出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知识,进行查找和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长恨歌》的理解和感悟;(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理解能力。
2. 作业评价:(1)评估学生对《长恨歌》的生僻字词和古文知识的掌握程度;(2)评估学生对《长恨歌》的主题解读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长恨歌》原文及相关注释;2. 参考资料:关于《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王昌龄的资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
六、教学步骤1. 诗歌分析:详细解析《长恨歌》的诗意,包括每一句的意象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的教案 《长恨歌 》是白居易 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长恨歌》的教案,欢迎 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复习《琵琶行 》中的名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是白居 易写的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
二、作者生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倡导新乐府, 作品有讽谕诗、 闲适诗、 感伤诗等, 风格平易自然、 浅切流畅。
作品多收录于 《白 氏长庆集》。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
他自幼聪 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
他出生的年代是 “中唐”时期,曾经集中、统一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滑坡。
1 / 10白居易出生不久, 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 他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 南北奔走, 备尝艰辛。
所以他 15 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 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还写过一首寄兄弟 与妹妹的七律:“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 夜乡心五处同。
”这些诗写出了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 也反映出当 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
贞元十六年(800),29 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进士第,结识元稹,遂成莫 逆之交,他们被后人并称为“元白”。
32 岁步入仕途,被授校书郎。
元和三年 (808) 拜左拾遗。
因得罪当时的宰相李吉甫, 白居易不幸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
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 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 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 途不顺利。
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
后 来曾被贬为江州司马。
为避嫌消灾, 也为消解烦恼, 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 并且开始信佛, 寻找精神倚托。
虽则消极、 蓄妓、 耽酒、 信佛, 但他仍政绩斐然,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任杭州刺史时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
人们为了怀念他, 把这个湖堤命名为“白堤”。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 态中。
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
后人将他与李白 、杜甫 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三、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白居易前期的政治思想以“兼济天下”为主, 写下了大量政治讽喻诗。
但贬 官江州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兼济天下”转为以独善其身为主。
在文学 创作上, 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他特别 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 要以情动人,诗歌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观点。
他的诗存 留下来将近 3000 首,诗风浅切平易,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 《琵琶行》等。
四、背景介绍 (一)写作背景 1、历史上的李、杨爱情故事2 / 102、横向比较: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很多,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 《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
(二)创作缘起 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 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 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 间的流逝而消失。
他鼓励白居易: “乐天深于诗, 多于情者也, 试为歌之如何?”。
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五、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1.学生速读诗歌,复述诗歌故事情节 2.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 眷恋宠幸。
第二部分: 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 叙述安史之乱爆 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第三部分: 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 写李回返长安后 对杨的无穷思念。
第四部分:自“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 仍心系尘寰(huán),对李思念不已。
六、分析赏读课文 : 1、诗中那些句子 表现了杨玉环的美貌? 参考: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梨花一枝春带雨”写出了杨贵妃的凄美,哀怨。
2、白居易是在杨玉环死后大约 50 年以后写的《长恨歌》,他当然没有见过 杨玉环,不过,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见过杨玉环的,并且也写了描写贵妃美 貌的诗歌,这个人是谁呢?(李白) 出示李白的同样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三首。
《清平调》之一3 / 1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之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之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问:李白和白居易写杨贵妃的美貌有没有共同点? 学生说,师总结:李白也好,白居易也好,他们写杨玉环的美貌都不是正面 实实在在地描写,杨玉环到底长得如何,我们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她美,国色天 香, 绝世姿容。
两位诗人都是从虚处落笔, 把人比喻成花, 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 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正如同宋玉描写东家之子之美一样, “增 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我们也不知道东家 之子长什么样,也只知道是美。
而这正好是老庄推崇的“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的境界,而这就是“大美无形”了。
3、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 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教生男重生女”等。
师小结:为了自己的爱人,李隆基可以无限放纵她的家人,他给了杨玉环所 有的一切,他作为一个皇帝能给的东西都给了,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所有的一 切。
爱江山更爱美人,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的取舍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人。
殊不知,爱美人更应该爱江山,江山不保,美人怎么安在?所以,爱美人更应该 爱江山。
爱情是敌不过政治的。
所以在他们缱绻于温柔富贵乡时,却不知一场劫 难迎面而来,猝不及防。
中国一个最辉煌最伟大最强盛的王朝就此衰败,从此一 蹶不振。
4、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 刻,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学生寻找,谈论。
例如赏析“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见到 的,听到的一切事物,都引起了唐玄宗的深深思念;赏析“归来池苑皆依旧,太 液芙蓉未央柳”的,一切皆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想到以前的卿卿我我,恩恩 爱爱,而现在的形影相吊,情何以堪?有赏析“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 眠"的,此处注意提醒学生,萤火虫这个意象象征什么,运用我们以前学过 的《说木叶》里提到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萤火虫,古人认为是腐草里生长 的, 生长在坟墓荒草旁, 这里用到这个意象暗示了什么?唐玄宗此时不仅已经失 去了手中的权力,而且失去了人生自由,被变相软禁起来,他住的地方有萤火虫 说明他的孤独凄凉。
而后面,“孤灯挑尽未成眠”,又暗示了什么呢?唐玄宗在 彻骨的思念中整夜无眠,“世界睡着了,他还醒着”“人世间最痛苦的是,梦醒4 / 10了,却无路可走”,他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给他的惩罚,佳人已去,寡人还在,可 寡人这条命要来又有何用?在这里,作者反复渲染,层层铺垫,运用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唐玄宗的悲伤落寞,凄凉孤苦,辛酸无奈。
问:“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怎么可以联系在一块? 先让学生思考, 再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这句诗就 是说,在春天花开的时候,秋天叶落的时候,唐玄宗都在想念杨贵妃,每一个花 之晨,月之夕,唐玄宗也都在想念杨贵妃,总之,他就是无时无刻,时时刻刻都 在想她。
问:”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怎么理解? 君王掩面, 你揣摩一下唐玄宗的心理, 他为什么掩面?我们马上会想到李商 隐的“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他恨哪,恨自己的无能,堂堂天子 竟然救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恨臣子的无情,要逼死他心爱的贵妃,恨安禄山的 无义,自己曾经那么信任他!可是,他能做什么呢?唯有“掩面”而已,而已! “回看血泪相和流”,心中的痛啊,真是汹涌澎湃,“当年七夕笑牵牛”“七月 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当年的山盟海誓,如今随风而逝,已经变成了 一个残酷的冷笑话,是他自己亲手把自己心爱的女人送上黄泉路的!太讽刺了, 太戏剧化了, “一开始相信的是伟大的爱情, 到最后, 无力地看清强悍的是命运。
” 所以,后面描写唐玄宗对贵妃的思念或许更多的是一种痛心,一种内疚吧, 正因为这样,这痛才那样痛!这苦才那样苦,唐玄宗的世界不是开始下雪,而是 早已冰封。
5、 文中哪些诗句 表现了杨贵妃的痴情? 学生找,然后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七、分析主题 问:长恨歌,恨指的是什么意思?谁恨?又恨什么?为什么恨? 1:“长恨”二字是本诗的情感的核心。
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 是沉重的遗憾, 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
恨的含义可以根据主题定位的 不同而不同。
遗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生乙:不仅仅是遗憾,唐玄宗重美色而误国,杨贵妃迷惑君王而致“安史之 乱”,所以这里的恨,还有悔和痛的意思。
2:首先是李、杨在恨,他们真心相爱,但是却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 两茫茫。
3:还有诗人的恨、读者的恨,为李、杨的爱情悲剧而遗憾、惋惜。
4:诗人、读者不仅为爱情悲剧而恨,还有就是对爱情悲剧引发的政治悲剧 而感到遗憾。
教师总结: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5 / 10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 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诗歌主题 (1) 讽喻说。
(2) 爱情说。
(3) 双重主题说。
学生参阅书本说明,教材是偏向于“讽喻说”的。
简单介绍讽喻说的观点。
再介绍了“爱情说”的观点。
投影出示。
还有“多主题说”的,投影出示。
请学生发挥他们自己发表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这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呢?学生若回答不出来, 就请他 们看第一单元的说明“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什么是“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告诉学生,我们在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时,也应该要知人论世的,我们应该深 入探讨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