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分层突破课件北师大版选修2_1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1课件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3
预习效果检测
6
课时作业
课前自主预习
1.可以判断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语句叫作 命题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作________ 真命题 ,判断为假的语 ________
假命题 . 句叫作________ p,则q ”的形式,其中p是条件,q 通常把命题表示为“若 ________ 是结论.
2 .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成才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学
北师大版 ·选修2-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孟子说过一句“废话”:人人亲其 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句话的意思是
“只要人人孝顺自己的双亲服从自己的
尊长,天下就太平”.从逻辑的角度看, 这句话虽然有条件关联词,却不是条件
关系,而是同一个意思的重复,它的前
后两句是可以颠倒的,“只要天下平, 人人而亲其亲长其长”.真正的条件关 系,前后句是不能颠倒的,就如“只要 你给我钱,我就高兴”不能颠倒成“只
有关系.
知识要点解读
1.对命题概念的两点认识 (1)命题是对一个结论的判断: 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 糊不清,命题的实质是对某一前提条件下相应结论的一个判
断,这个判断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所以不能认为只有真命
题才是命题而假命题不是命题.
(2)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构成:
要我高兴,你就给我钱”.
逻辑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逻辑常指人 们思考问题时从某些已知条件推出合理结论的规律.人们说某 人逻辑性强,就是说他善于推理,能得出正确结论.你想成为 有逻辑思维的人吗?
链接生活:
第一章 1.1 命题
1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归纳总结课件北师大选修21
(互为逆否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总结反思] 当一个命题的真假性不便于证明时,可证明 其逆否命题的真假性.一定要正确写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判断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 若ab≤0,则a≤0或b≤0. [分析] 要判断一个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的真假,可以分 别写出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再判断其真假;也可以 利用它们之间的等价关系,由一个命题的真假推断出另一个命 题的真假. [解析] 逆命题“若a≤0或b≤0,则ab≤0”为假命题,否命 题 与 逆 命 题 等 价 ; 逆 否 命 题 “ 若 a>0 且 b>0 , 则 ab>0” 为 真 命 题.所以逆命题与否命题为假,而逆否命题为真.
a≤B.
[分析] 将“对任意非正数c,若有a≤b+c成立,则a≤b” 视为原命题.要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可以考虑证明它的逆否 命题“对任意非正数c,若a>b,则有a>b+c成立”为真命题.
[证明] 若a>b,由c≤0,∴b≥b+c,∴a>b+C.
即“若a>b对于任意非正数c,则a>b+c”是真命题.
5.准确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 义,熟练判断“p且q”、“p或q”、“¬p”形式的命题的真 假.
6.要注意: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是不同的,如果原命题 是 “ 若 p 则 q” , 那 么 这 个 原 命 题 的 否 命 题 是 “ 若 非 p , 则 非 q”,而这个命题的否定是“若p,则非q”,可见:否命题既 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而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例如,原命 题“若 ∠ A=∠B , 则a =b” 的否命 题 是 “若 ∠A≠∠B,则
④若m∥α,α∩β=n,则m∥n.
北师大版选修2-1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小结课件
三、独立事件 1.独立事件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对两个事件 A,B,如果 P(AB)=P(A)·P(B), 则称 A,B 相互独立.若 A,B 相互独立,则 A 与 B ,A 与 B, A 与 B 也相互独立. (2)事件 A 是否发生对事件 B 发生的概率无影响.
2.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求法 P(AB)=P(A)P(B). 3.相互独立事件往往与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在题目中综合考 查,要注意正确运用公式. 四、独立性检验 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 (1)列出 2×2 列联表; (2)代入公式计算 χ2=a+bcn+add-ab+cc2b+d; (3)根据 χ2 的值的大小作出判断.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复习小结》课件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 称命题,特称命题的 否定是全称命题.
江西省202X年春季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课程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小结
江西省| 赣教云平台| 高中数学| 在线课堂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例4 已知函数gx log2 x m,
解:1由题对任意的x 1,4,
1对任意的x 1,4,使得gx 0成立, 使得gx 0成立,
常用逻辑用语
命题
充分条件与 必要条件
全称量词与 存在量词
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 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 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 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 量词的意义,能正确 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 命题进行否定
逻辑联结词 “且”“或”“非”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 辑联结词“且”“或”“非” 的含义
则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等价转化——借助全称量词与 存在量词对条件进行转化
江西省202X年春季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课程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小结
江西省| 赣教云平台| 高中数学| 在线课堂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
1.真假判定 p且q:有假则假,p或q:有真则真,p:真假相反;
2.集合观点 交集:p且q,并集:p或q,补集:p.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小结 【课堂小结】
命题
江西省| 赣教云平台| 高中数学| 在线课堂
等价转化的思想
常用逻辑用语
充分条件与 必要条件
全称量词与 存在量词
逻辑联结词 “且”“或”“非”
江西省202X年春季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课程
正确地使用常用逻辑用语,不仅是学习 这一部分的内容,而且还需要在今后的 学习中,通过不断地正确使用常用逻辑 用语,加深对常用逻辑用语的认识.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本章高效整合课件北师大版选修2_1
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知能整合提升
热点考点例析
阶段质量评估
2.命题与逻辑联结间“且”“或”“非” (1)逻辑联结词 数学中的逻辑联结词有且、或、非,简单命题是
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复合命题是由简单命题 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复合命题的结构有p 且q、p或q、非p三种形式,“非p”是命题p的否 定.
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知能整合提升
热点考点例析
阶段质量评估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 x∈(A∪B),则 x∈B”的逆命题与逆否命 题; (2)“若自然数能被 6 整除,则自然数能被 2 整除” 的逆命题; (3)“若 0<x<5,则|x-2|<3”的否命题及逆否命 题; (4)“若不等式(a-2)x2+2(a-2)x-4<0 对一切 x ∈R 恒成立,则 a∈(-2,2)”的原命题、逆命题.
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知能整合提升
热点考点例析
阶段质量评估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反映了条件p和结 论q之间的因果关系,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判断的步 骤是:第一步,分清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第二步,尝试用条件推结论,用结论推条件;第 三步,确定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要证明命题 的条件是充要条件,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 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是证明条件的 充分性,证明逆命题是证明条件的必要性.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知能整合提升
热点考点例析
阶段质量评估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与应用 (1)数学命题“若p⇒q”蕴涵多层含义:它表示 “若p则q”为真;表示“由p经过推理可以得出 q”;表示“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表 示“如果q不成立,那么p一定不成立”;表示 “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对于 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作出以下概括: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4逻辑联结词“且”“或”“非”课件北师大版选修2_1
若 p 为假 q 为真,则 a≤0 或 a≥1,且 a>12,所
以 a≥1.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为a0<a≤12或a≥1
.
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学课前预习学案
讲课堂互动讲义
练课后演练提升
◎已知命题p:f(x)=-(5-2m)x是减函数,若非p为 真,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错解】 ∵命题 p:f(x)=-(5-2m)x 是减函数, ∴非 p:函数 g(x)=-(5-2m)x 为增函数, ∴0<5-2m<1,∴2<m<52, ∴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2,52.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学课前预习学案
讲课堂互动讲义
练课后演练提升
(2)“p 或 q”:Q R 或 0∈Z; “p 且 q”:Q R 且 0∈Z; “¬p”:Q R. (3)“p 或 q”:x2+1≠x-4; “p 且 q”:x2+1>x-4,且 x2+1<x-4; “¬p”:x2+1≤x-4.
数学 选修2-1
()
A.p或q C.非p 答案: B
B.p且q D.以上都不对
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学课前预习学案
讲课堂互动讲义
练课后演练提升
2.若p:3+2=5,q:2>3,则下列正确的是( ) A.p或q为真,非p为假 B.p且q为假,非q为假 C.p且q为假,非p为假 D.p且q为假,p或q为假 解析: 因为命题p为真,q为假,所以p且q为假,p 或q为真,非p为假. 答案: A
[思路导引] p真,求a的范围 ―→ q真,求a的范围 ―→ p,q一真一假,求a ―→ 结果
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学课前预习学案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课件北师大版选修2_1
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学课前预习学案
讲课堂互动讲义
练课后演练提升
[强化拓展] 关于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可看 作: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命题为逆命 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命题是 否命题; (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 得命题是逆否命题.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学课前预习学案
讲课堂互动讲义
练课后演练提升
3.已知命题p:如果a>b,则ac2>bc2(a,b∈R), 则命题p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 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 解析: 由于原命题当c=0时不成立,故为假命题 ,从而其逆否命题也是假命题;又由ac2>bc2可知 c≠0,从而c2>0,故a>b成立,即逆命题为真,从而 否命题也为真,故共有2个真命题. 答案: 2
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学课前预习学案
讲课堂互动讲义
练课后演练提升
1.命题 (1)把用__语__言__、__符__号__、或__式__子__表达的,可以判 断__真__假__的__语__句__叫做命题. (2)判断为__正__确__的语句叫做真命题. 判断为__错__误__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学课前预习学案
讲课堂互动讲义
练课后演练提升
2.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1)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 的__条__件__的__否__定__和__结__论__的__否__定____,则把这样的两 个命题叫作互为否命题.
(2)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 的__结__论__的__否__定__和__条__件__的__否__定____,则把这样的两 个命题叫作互为逆否命题.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1课件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3
4.否定命题时,要注意特殊的词,如“全”“都”等.常 见关键词及其否定形式如下表. 关键词 等于 能 至少有一个 都是 没有 否定词 不等于 不能 一个都没有 不都是 至少有一个 关键词 大于 小于 至多有一个 是 属于 否定词 不大于 不小于 至少有两个 不是 不属于
预习效果检测
1 .命 题 “所 有 能被 2 整除的整数都是偶 数 ” 的 否 定 是 ( )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 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 [答案] D
真,必须对给定的集合中每一个元素x,p(x)都为真;但要判定
一个全称命题为假,只要在给定的集合内找到一个x0,使p(x0) 为假即可.
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先对量词进行变化,全 称量词变为存在量词,存在量词变为全称量词,然后把结论 p(x)否定.
3 .同一个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由于自然语言的不同, 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在应用中可以灵活选择. 特称命题 (1)存在x∈A,使p(x)成 (1)所有的x∈A,使p(x) 立; 成立; (2)至少有一个x∈A, (2)对一切x∈A,使p(x) 使p(x)成立; 成立; (3)对有些x∈A,使p(x) 表述方法 (3)对每一个x∈A,使 成立; p(x)成立; (4)对某个x∈A,使p(x) (4)任意一个x∈A,使 成立; p(x)成立; (5)有一个x∈A,使p(x) (5)若x∈A,则p(x)成立 成立 命题 全称命题
2.存在量词和特称命题 (1)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 ∃ 存在量词,并用符号“________ 通常叫做________ ”表示. 存在量词 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特 (2) 特称命题:含有 ___________ 称命题“存在 M 中的一个 x0 ,使 p(x0) 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x0∈M,p(x0) ,读作“存在 M 中的一个元素 x ,使 p(x ) 成 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选修2-1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ppt本章整合课件
-3-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Z 知识网络 HISHI WANGLUO
Z 专题探究 UANTI TANJIU
【应用 1】 命题“若抛物线 y=ax2+bx+c 的开口向下,则 {x|ax2+bx+c<0}≠⌀ ”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结论成立的是( )
A.都真 B.都假 C.否命题为真 D.逆否命题为真 提示:借助于命题之间的等价关系来判断.
Z 专题探究 UANTI TANJIU -2-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Z 知识网络 HISHI WANGLUO
Z 专题探究 UANTI TANJIU
专题一 四种命题的问题
本专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四种命题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确定原 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对条件与结论进行交换、否定,就可以得到各种形 式的命题.二是命题真假的判断,依据是:命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判断正确与 否反映了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根据互为逆否命题的命题具有 相同的真假性来判断.
所以 Δ=4m+1<0,即 m<-14≤0,则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
-17-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Z 知识网络 HISHI WANGLUO
Z 专题探究 UANTI TANJIU
2.分类讨论思想 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分类讨论问题已成为高考中考查知识和能力 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其一,分类讨论问题一般都覆盖较多知识点,有利于 对知识面的考查;其二,解分类讨论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一定的分类 讨论思想与技巧,因此有利于对能力的考查;其三,分类讨论题常与实际问题 和高等数学相联系. 解分类讨论问题的实质是:整体问题化为部分问题来解决,化成部分问 题后,从而增加题设条件,这也是解分类问题总的指导思想.
高中数学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分层突破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2-1(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分层突破学案北师大版选修2-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分层突破学案北师大版选修2-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分层突破学案北师大版选修2-1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自我校对]①互逆②逆否命题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四种命题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图1。
1所示。
图1.1其中,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同真同假的,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原命题的否命题是同真同假的,通常我们说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q<1,则方程x2+2x+q=0有实根;(2)若x2+y2=0,则x、y全为零。
【精彩点拨】根据四种命题的构成形式给出其他三种形式.同时注意:(1)“否定"即“取其补集”(2)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或同假.【规范解答】(1)逆命题:若方程x2+2x+q=0有实根,则q<1,为假命题.否命题:若q≥1,则方程x2+2x+q=0无实根,为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方程x2+2x+q=0无实根,则q≥1,为真命题.(2)逆命题:若x、y全为零,则x2+y2=0,为真命题。
否命题: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为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x、y不全为零,则x2+y2≠0,为真命题.[再练一题]1。
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 )A.若f(x)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B.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C。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复习提升课件北师大版选修2_1
当 q 为真命题时,g(x)=x-2x+ -22+a=1+ax-+22在(2,+∞)上是增函数,
∴a+2<0,即a<-2.
∵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
∴p与q一真一假,
∴a的取值范围是(-∞,-2)∪(1,+∞).
解析答案
3.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指的是在处理数学问题时,能够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 几何图形有机结合起来思索,促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和谐复合,通 过对规范图形或示意图形的观察分析,化抽象为直观,化直观为精确, 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本章中数形结合主要体现在命题真假的判断、充要 条件的判定上.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1 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p:圆x2+y2=r2与直线ax+by+c=0相切,q:c2=(a2+b2)r2(其中r>0); 解 若圆 x2+y2=r2 与直线 ax+by+c=0 相切,圆心到直线 ax+by+c=0 的距离等于 r,即 r= a|2c+| b2,所以 c2=(a2+b2)r2; 反过来,若 c2=(a2+b2)r2,则 a|2c+| b2=r 成立,说明圆 x2+y2=r2 与直线 ax+by+c=0 相切,故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 3
命题
p:函数
f(x)=lg(ax2+2x+1)的定义域为
R;命题
q:函数
x+a g(x)=x-2在
(2,+∞)上是增函数.如果 p 或 q 为真命题,p 且 q 为假命题,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 当p为真命题时,ax2+2x+1>0恒成立,
a>0, a>0,
a>0,
∴Δ<0, 即4-4a<0, 解得a>1, ∴a>1.
高中数学模块复习课1常用逻辑用语课件北师大版选修21
第十八页,共33页。
专题
(zhuāntí)归
纳
高考(ɡāo
kǎo)体验
反思感悟1.命题“p且q”“p或q”“非p”的真假判断
“p”“q”的真假决定“p且q”“p或q”“非p”的真假,一般要
借助真值表来判断,因此要熟练掌握真值表.
2.命题“p且q”“p或q”“非p”的应用
此类问题往往是已知“p且q”“p或q”“非p”的真假,来求某个
归纳
高考(ɡāo
kǎo)体验
专题一 四种命题及其真假判定
【例1】 已知下面(xià mian)四个命题:
①对于任意x,若x-3=0,则x-3≤0;
②命题“若非零向量a,b,a·b=0,则a⊥b”的逆命题;
③“m>n>0”是“方程mx2+ny2=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④已知p,q为两个命题,若“p或q”为假命题,则“(非p)且(非q)”
专题
(zhuāntí)
归纳
高考(ɡāo
kǎo)体验
∈R
1
< 2 < 8
,B={x∈R|-1<x<m+1},若
2
变式训练2已知集合A=
x∈B成立的一个(yī ɡè)充分不必要条件是x∈A,则实数m的取值范
围是(
)
A.[2,+∞)
B.(-∞,2]
C.(2,+∞)
D.(-2,2)
解析:A= ∈R
1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shuōfǎ)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
打“×”.
(1)“x2+2x-3<0”是命题.(
数学选修2-1北师大版: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2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习目标 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2.会求某些简单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知识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p⇒q,并且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若p⇒q,但q⇏p,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q⇒p,但p⇏q,称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知识点二充要条件思考在△ABC中,角A,B,C为它的三个内角,则“A,B,C成等差数列”是“B=60°”的什么条件?答案因为A,B,C成等差数列,故2B=A+C,又因为A+B+C=180°,故B=60°,反之,亦成立,故“A,B,C成等差数列”是“B=60°”的充要条件.梳理(1)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此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2)充要条件的实质是原命题“若p,则q”和其逆命题“若q,则p”均为真命题,如果p 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即如果p⇔q,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3)从集合的角度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其中p:A={x|p(x)成立},q:B={x|q(x)成立}.1.q是p的必要条件时,p是q的充分条件.(√)2.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p和q是两个相互等价的命题.(√)3.q不是p的必要条件时,“p⇏q”成立.(√)类型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例1下列各题中,试分别指出p是q的什么条件.(1)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全等;(2)p:一个四边形是矩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3)p:A⊆B,q:A∩B=A;(4)p:a>b,q:ac>bc.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解(1)∵两个三角形相似⇏两个三角形全等,但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相似,∴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p⇒q,而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q⇏p,∴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p⇒q,且q⇒p,∴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4)∵p⇏q,且q⇏p,∴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反思与感悟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两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①确定谁是条件,谁是结论;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若条件能推出结论,则条件为充分条件,否则就不是充分条件;③尝试从结论推条件,若结论能推出条件,则条件为必要条件,否则就不是必要条件.(2)命题判断法①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是p的必要条件;②如果命题:“若p,则q”为假命题,那么p不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也不是p的必要条件.跟踪训练1指出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1)p:ax2+ax+1>0的解集是R,q:0<a<4;(2)p :|x -2|<3,q :6x -5<-1;(3)p :A ∪B =A ,q :A ∩B =B ;(4)p :⎩⎪⎨⎪⎧ α>2,β>2,q :⎩⎪⎨⎪⎧α+β>4,αβ>4.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解 (1)当a =0时,1>0满足题意;当a ≠0时,由⎩⎪⎨⎪⎧Δ=a 2-4a <0,a >0,可得0<a <4.故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易知p :-1<x <5,q :-1<x <5, 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3)因为A ∪B =A ⇔A ∩B =B ,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4)由⎩⎪⎨⎪⎧ α>2,β>2,根据同向不等式相加、相乘的性质,有⎩⎪⎨⎪⎧α+β>4,αβ>4,即p ⇒q ,但⎩⎪⎨⎪⎧ α+β>4,αβ>4⇏⎩⎪⎨⎪⎧α>2,β>2,比如,当α=1,β=5时,⎩⎪⎨⎪⎧α+β=6>4,αβ=5>4,而α<2,所以q ⇏p ,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类型二 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 命题角度1 充要条件的探求例2 求ax 2+2x +1=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考点 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 题点 寻求充要条件解 (1)当a =0时,原方程变为2x +1=0,即x =-12,符合要求.(2)当a ≠0时,ax 2+2x +1=0为一元二次方程,它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Δ≥0,即4-4a ≥0,∴a ≤1.①方程ax 2+2x +1=0只有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Δ≥0,x 1x 2<0,即⎩⎪⎨⎪⎧a ≤1,1a<0,∴a <0.②方程ax 2+2x +1=0有两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Δ≥0,x 1+x 2<0,x 1x 2>0,即⎩⎪⎨⎪⎧a ≤1,-2a<0,1a >0,∴0<a ≤1.综上所述,ax 2+2x +1=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a ≤1.反思与感悟 探求一个命题的充要条件,可以利用定义法进行探求,即分别证明“条件⇒结论”和“结论⇒条件”,也可以寻求结论的等价命题,还可以先寻求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再证明它也是其充分条件.跟踪训练2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1)2+t (t 为常数),试问t =-1是否为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请说明理由. 考点 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 题点 寻求充要条件 解 是充要条件.(充分性)当t =-1时,S n =(n +1)2-1=n 2+2n . a 1=S 1=3,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1. 又a 1=3符合上式, ∴a n =2n +1(n ∈N +), 又∵a n +1-a n =2(常数),∴数列{a n }是以3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故t =-1是{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 (必要性)∵{a n }为等差数列, 则2a 2=a 1+a 3,∵a 1=S 1=4+t , a 2=S 2-S 1=5, a 3=S 3-S 2=7, ∴10=11+t , 解得t =-1,故t =-1是{a n }为等差数列的必要条件. 综上,t =-1是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命题角度2 充要条件的证明例3 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 <0. 考点 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 题点 充要条件的证明证明 充分性(由ac <0推证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ac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判别式Δ=b 2-4ac >0, ∴原方程一定有两不等实根, 不妨设为x 1,x 2,则x 1x 2=ca <0,∴原方程的两根异号,即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必要性(由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推证ac <0),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不妨设为x 1,x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ca <0,即ac <0,此时Δ=b 2-4ac >0,满足原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综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 <0.反思与感悟 对于充要条件性命题证明,需要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证明,需要分清条件和结论.跟踪训练3 求证:方程x 2+(2k -1)x +k 2=0的两个根均大于1的充要条件是k <-2. 考点 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 题点 充要条件的证明 证明 必要性:若方程x 2+(2k -1)x +k 2=0有两个大于1的根,不妨设两个根为x 1,x 2,则 ⎩⎪⎨⎪⎧Δ=(2k -1)2-4k 2≥0,(x 1-1)+(x 2-1)>0,(x 1-1)(x 2-1)>0,即⎩⎪⎨⎪⎧k ≤14,(x 1+x 2)-2>0,x 1x 2-(x 1+x 2)+1>0.即⎩⎪⎨⎪⎧k ≤14,-(2k -1)-2>0,k 2+(2k -1)+1>0,解得k <-2. 充分性:当k <-2时,Δ=(2k -1)2-4k 2=1-4k >0. 设方程x 2+(2k -1)x +k 2=0的两个根为x 1,x 2.则(x 1-1)(x 2-1)=x 1x 2-(x 1+x 2)+1=k 2+2k -1+1=k (k +2)>0. 又(x 1-1)+(x 2-1)=(x 1+x 2)-2=-(2k -1)-2=-2k -1>0, ∴x 1-1>0,x 2-1>0,∴x 1>1,x 2>1.综上可知,方程x 2+(2k -1)x +k 2=0有两个大于1的根的充要条件为k <-2.类型三 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求参数的值(或范围)例4 设命题p :x (x -3)<0,命题q :2x -3<m ,已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 题点 由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范围 答案 [3,+∞)解析 p :x (x -3)<0,即0<x <3; q :2x -3<m ,即x <m +32.由题意知p ⇒q ,q ⇏p ,则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如图所示,则m +32≥3,解得m ≥3,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3,+∞).反思与感悟 (1)在有些含参数的充要条件问题中,要注意将条件p 和q 转化为集合,从而转化为两集合之间的子集关系,再转化为不等式(或方程),从而求得参数的取值范围. (2)根据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求参数范围的步骤 ①记集合M ={x |p (x )},N ={x |q (x )};②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 ?N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N ?M ,若p 是q 的充要条件,则M =N ; ③根据集合的关系列不等式(组); ④求出参数的范围.跟踪训练4 设A =⎩⎪⎨⎪⎧⎭⎪⎬⎪⎫y ⎪⎪y =2x 2x +1,x ∈R,B =⎩⎨⎧⎭⎬⎫y ⎪⎪y =13x +m ,x ∈[-1,1],记命题p :“y ∈A ”,命题q :“y ∈B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 题点 由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范围 答案 ⎝⎛⎭⎫13,23解析 由题意知A ={y |0<y <1}., B =⎩⎨⎧⎭⎬⎫y | m -13≤y ≤m +13,依题意,得B ?A ,故⎩⎨⎧m -13>0,m +13<1,∴13<m <23.1.“x >0”是“x 2+x >0”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答案 A解析 由x 2+x >0⇔x <-1或x >0,由此判断A 符合要求. 2.对于非零向量a ,b ,“a +b =0”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 A解析 当a +b =0时,得a =-b ,所以a ∥b ,但若a ∥b ,不一定有a +b =0. 3.“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x ∈R 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0<a <1 B .0≤a ≤1 C .0<a <12D .a ≥1或a ≤0 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 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答案 B解析 当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x ∈R 恒成立时,应有Δ=4a 2-4a <0,解得0<a <1.所以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0≤a ≤1.4.设p :1≤x <4,q :x <m ,若p 是q 的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用区间表示)考点 充分条件的概念及判断 题点 由充分条件求取值范围 答案 [4,+∞)解析因为p为q的充分条件,所以[1,4)⊆(-∞,m),得m≥4.5.设p:|x|>1,q:x<-2或x>1,则q是p的__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既不充分又不必要”“充要”)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答案充分不必要解析由已知,得p:x<-1或x>1,则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反映了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判断时,常采用如下方法(1)定义法:分清条件p和结论q,然后判断“p⇒q”及“q⇒p”的真假,根据定义下结论.(2)等价法:将命题转化为另一个与之等价的又便于判断真假的命题.(3)集合法:写出集合A={x|p(x)}及集合B={x|q(x)},利用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加以判断.一、选择题1.“x为无理数”是“x2为无理数”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答案 B解析当x2为无理数时,x为无理数.2.设a,b∈R,则“a+b>2”是“a>1且b>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答案 B3.设x∈R,则x>π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x>3 B.x<3C .x >4D .x <4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答案 A4.在△ABC 中,若p :A =60°,q :sin A =32,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答案 A解析 因为sin 60°=32,故p ⇒q ,但当sin A =32时,A =60°或120°. 5.已知p :x 2+2x -3<0,q :1-a ≤x ≤1+a ,且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B .(-∞,0] C .[4,+∞)D .(-∞,0)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 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范围 答案 C解析 由命题p :-3<x <1,因为p ⇒q ,q ⇏p ,所以⎩⎪⎨⎪⎧ 1-a ≤-3,1+a ≥1,即⎩⎪⎨⎪⎧a ≥4,a ≥0,所以a ≥4.6.下列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a ≥b +1 B .a >b -1 C .a 2>b 2D .a 3>b 3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题点 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 答案 A解析 由a ≥b +1>b ,从而a ≥b +1⇒a >b ;反之,如a =4,b =3.5,则4>3.5⇏4≥3.5+1,故a >b ⇏a ≥b +1,故选A.7.设a 1,b 1,c 1,a 2,b 2,c 2均为非零实数,不等式a 1x 2+b 1x +c 1>0和a 2x 2+b 2x +c 2>0的解集分别是集合M 和N ,那么“a 1a 2=b 1b 2=c 1c 2”是“M =N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答案 D解析 若a 1a 2=b 1b 2=c 1c 2<0,则M ≠N ,即a 1a 2=b 1b 2=c 1c 2⇏M =N ; 反之,若M =N =∅,即两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空集时, 只要求判别式Δ1<0,Δ2<0(a 1<0,a 2<0), 而与系数之比无关.8.设函数f (x )=|log 2x |,则f (x )在区间(m,2m +1)(m >0)内不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A .0<m <12B .0<m <1 C.12<m <1 D .m >1考点 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 题点 寻求充要条件 答案 B解析 f (x )=⎩⎪⎨⎪⎧log 2x ,x ≥1,-log 2x ,0<x <1.f (x )的图像在(0,1)内单调递减, 在(1,+∞)内单调递增.若f (x )在(m,2m +1)(m >0)上不是单调函数,则⎩⎪⎨⎪⎧m <1,2m +1>1⇔0<m <1. 二、填空题9.若a =(1,2x ),b =(4,-x ),则“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是“0≤x <2”的________________条件.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答案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10.“(x +1)(x +2)>0”是“(x +1)(x 2+2)>0”的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或“既不充分又不必要”)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 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判断答案 必要不充分解析 (x +1)(x +2)>0⇒x <-2或x >-1,(x +1)·(x 2+2)>0⇒x >-1,因为x >-1⇒x <-2或x >-1,x <-2或x >-1⇏x >-1,所以应填“必要不充分”.11.有下列命题:①“x >2且y >3”是“x +y >5”的充分条件;②“b 2-4ac <0”是“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的解集为R ”的充要条件; ③“a =2”是“直线ax +2y =0平行于直线x +y =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xy =1”是“lg x +lg y =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答案 ①④解析 ①当x >2且y >3时,x +y >5成立,反之不一定,所以“x >2且y >3”是“x +y >5”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①为真命题;②不等式解集为R 的充要条件是a <0且b 2-4ac <0,故②为假命题;③当a =2时,两直线平行,反之,若两直线平行,则a 1=21,所以a =2,所以“a =2”是“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故③为假命题;④lg x +lg y =lg(xy )=0,所以xy =1且x >0,y >0,所以xy =1必成立,反之不然,所以“xy =1”是“lg x +lg y =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④为真命题.综上可知,真命题是①④.三、解答题12.判断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1)p :|x |=|y |,q :x =y ;(2)p :△ABC 是直角三角形,q :△ABC 是等腰三角形;(3)p :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 :四边形是矩形;(4)p :圆x 2+y 2=r 2(r >0)与直线ax +by +c =0相切,q :c 2=(a 2+b 2)r 2.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解 (1)∵|x |=|y |⇏x =y ,但x =y ⇒|x |=|y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ABC 是直角三角形⇏△ABC 是等腰三角形,△ABC 是等腰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四边形是矩形,四边形是矩形⇒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圆x 2+y 2=r 2(r >0)与直线ax +by +c =0相切,则圆心(0,0)到直线ax +by +c =0的距离等于r ,即r =|c |a 2+b 2, ∴c 2=(a 2+b 2)r 2;反过来,若c 2=(a 2+b 2)r 2, 则|c |a 2+b 2=r 成立, 说明圆x 2+y 2=r 2(r >0)的圆心(0,0)到直线ax +by +c =0的距离等于r ,即圆x 2+y 2=r 2(r >0)与直线ax +by +c =0相切,故p 是q 的充要条件.13.已知p :2x 2-3x -2≥0,q :x 2-2(a -1)x +a (a -2)≥0,且命题p 是命题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题点 由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范围解 令M ={x |2x 2-3x -2≥0}={x |(2x +1)(x -2)≥0}=⎩⎨⎧⎭⎬⎫x ⎪⎪x ≤-12或x ≥2,N ={x |x 2-2(a -1)x +a (a -2)≥0} ={x |(x -a )[x -(a -2)]≥0}={x |x ≤a -2或x ≥a }.由已知p ⇒q 且q ⇏p ,得M ?N ,∴⎩⎪⎨⎪⎧ a -2≥-12,a <2或⎩⎪⎨⎪⎧a -2>-12,a ≤2, 解得32≤a <2或32<a ≤2,即32≤a ≤2.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2,2.四、探究与拓展14.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充要条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p :m <-2或m >6,q :y =x 2+mx +m +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②p :f (-x )f (x )=1,q :y =f (x )为偶函数; ③p :cos α=cos β,q :tan α=tan β;④p :A ∩B =A ,q :∁U B ⊆∁U A .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 充要条件的判断答案 ①④解析 对于①,q :y =x 2+mx +m +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q :Δ=m 2-4(m +3)>0⇔q :m <-2或m >6⇔p ;对于②,当f (x )=0时,q ⇏p ;对于③,若α,β=k π+π2(k ∈Z ),则有cos α=cos β,但没有tan α=tan β,p ⇏q ; 对于④,p :A ∩B =A ⇔p :A ⊆B ⇔q :∁U B ⊆∁U A .15.已知P ={x |x 2-8x -20≤0},非空集合S ={x |1-m ≤x ≤1+m }.若x ∈P 是x ∈S 的必要条件,求m 的取值范围.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题点 由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解 由x 2-8x -20≤0,得-2≤x ≤10,∴P ={x |-2≤x ≤10}.由x ∈P 是x ∈S 的必要条件,知S ⊆P .则⎩⎪⎨⎪⎧ 1-m ≤1+m ,1-m ≥-2, ∴0≤m ≤3.1+m ≤10,∴当0≤m ≤3时,x ∈P 是x ∈S 的必要条件,即所求m 的取值范围是[0,3].。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归纳整合课件(北师大版选修2-1)
命题趋势 1. 高考中主要考查三个方面: 一是四种命题及原命题与逆否命 题的关系;二是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三是必要条件、充分条件 与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尤其值得注意, 常常在高考中出现,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 2. 考试中主要考查命题的转换、 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主 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例 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 x∈A∪B,则 x∈B 的逆命题与逆否命题; (2)若自然数能被 6 整除,则自然数能被 2 整除的逆命题; (3)若 0<x<5,则|x-2|<3 的否命题及逆否命题; (4)若不等式(a-2)x2+2(a-2)x-4<0 对一切 x∈R 恒成立,则 a∈(-2,2)的原命题、逆命题.
A.若 a≠-b,则|a|≠|b| B.若 a=-b,则|a|≠|b| C.若|a|≠|b|,则 a≠-b D.若|a|=|b|,则 a=-b 解析 只需将原命题的结论变为新命题的条件,同时将原命题 的条件变成新命题的结论即可,即“若|a|=|b|,则 a=-b” . 答案 D
5.(2011· 天津)设集合 A={x∈R|x-2>0},B={x∈R|x<0},C ={x∈R|x(x-2)>0},则“x∈A∪B”是“x∈C”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A∪B = {x∈R|x<0 或 x>2} , C = {x∈R|x<0 或 x>2} , ).
解
(1)逆命题:若 x∈B,则 x∈A∪B.
根据集合“并”的定义,逆命题为真. 逆否命题:若 x∉B,则 x∉A∪B. 逆否命题为假.如 2∉{1,5}=B,A={2,3},但 2∈A∪B. (2)逆命题:若自然数能被 2 整除,则自然数能被 6 整除. 逆命题为假.反例:2,4,14,22 等都不能被 6 整除.
高中数学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知识体系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2-1
【解析】 将函数 y=sin2x 的图像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得 到函数 y=sin[2(x-3π)]的图像,而不是得到函数 y=sin(2x-π3)的 图像,即命题 p 是假命题.
函数 y=sin(x+6π)cos(3π-x)=sin2(x+6π)=12[1-cos2(x+6π)], 故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22π=π,即命题 q 是真命题. 所以“p 或 q”为真命题,“p 且 q”为假命题,
0<a<1, 当 p 真 q 假时,a≤-12或a≥12, 解得12≤a<1;
a≤0或a≥1, 当 p 假 q 真时,-12<a<12, 解得-12<a≤0. 综上,可知-12<a≤0 或12≤a<1.
规律方法 由复合命题的真假求参数时,关键是先求出命题 p 和 q 分别为真时参数的取值情况,然后由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 规则判断出 p 和 q 的真假,二者结合可列出不等式组求解.
“綈 p”为真命题.真命题的个数是 2,故选 B.
规律方法 本例是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问题,需先判断构成 新命题的简单命题的真假,再根据规则判断.“或命题”符合同 假才假,“且命题”符合同真才真,“非命题”与原命题真假相 反.
【例 8】 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 或 q”“p 且 q”“綈 p”形式的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专题二 命题的真假判断 含有表示全体的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全称命题,含有表示个体
或部分的存在量词的命题叫特称命题,判断全称命题为真,需对 限定集合中每个元素验证成立,判断其假,只需举一反例;判断 特称命题为真,只要能在给定范围内找到一个满足条件的元素即 可,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 p:{x|xx+ -21≥ 0≤0, 0 };q:{x|1-m≤x≤1+m,m>0}.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练一题] 1.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 A.若f(x)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 B.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C.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 D.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
【解析】 原命题的否命题是既否定题设又否定结论,故“若f(x)是奇函数, 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B选项.
指出下列命题的真假. (1)命题:“不等式|x+2|≤0没有实数解”; (2)命题:“-1是偶数或奇数”; (3)命题:“ 2属于集合Q,也属于集合R”; (4)命题:“A (A∪B)”.
【精彩点拨】 先判断命题所含的逻辑联结词,然后再判断命题的真假.
【规范解答】
(1)此命题为“綈p”的形式,其中p:不等式|x+2|≤0有实数
(2)利用集合的关系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①A⊆B,就是若 x∈A,则 x∈B,即 A 是 B 的充分条件,B 是 A 的必要条件; ②A B,就是若 x∈A,则 x∈B,且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 A,即 A 是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 是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A=B, 就是 A⊆B 且 A⊇B, 则 A 是 B 的充分条件, 同时 A 是 B 的必要条件, 即 A 是 B 的充要条件; ④若 A B,A⊉B,则 A 是 B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因为x=-2是该不等式的一个解,所以p是真命题,即綈p为假命题,故原命 题为假命题; (2)此命题为“p或q”的形式,其中p:“-1是偶数”,q:“-1是奇 数”.因为p是假命题,q为真命题,所以“p或q”为真命题,故原命题为真命 题; (3)此命题为“p且q”的形式,其中p: 2 属于Q,q: 2 属于R.因为p为假命 题,q为真命题,所以p且q为假命题,故原命题为假命题;
①若 p⇒q,且 q p,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若 q⇒p,且 p q,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 是 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若 p⇒q,且 q⇒p(或綈 p⇒綈 q),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此时 q 也是 p 的充 要条件; ④若 p q,且 q p,则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四种条件的判断
(1)直接用定义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能够保证一个事件一定发生的条件,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充分条件;一个事 件要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一个条件既能保证某个 事件发生,同时又是这个事件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就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充要 条件.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充要条件的文字还有“当且仅当”“有且仅有”“必 须且只需”等.用逻辑符号表示为:
【解析】 {an}为等比数列,an=a1qn-1,由a1<a2<a3,得a1<a1q<a1q2即a1 >0,q>1或a1<0,0<q<1则数列{an}为递增数列,反之也成立故选C.
【答案】 C
命题的真假
命题真假的判断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解答时应注意简单命题的真假判断, 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以及含有量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的不同方 法和技巧. (1)简单命题的真假判断: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通常用直接法判断,当不易 判断时,还可用间接法(转化为等价命题或举反例).用直接法判断时,应先分清 条件和结论,运用命题所涉及知识进行推理论证.用转化法判断时,需正确写出 等价命题,再判断.
图11 其中,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同真同假的,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原命题的否命 题是同真同假的,通常我们说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 假: 【导学号:32550016】 (1)若q<1,则方程x2+2x+q=0有实根; (2)若x2+y2=0,则x、y全为零.
1 若 p:|3x-4|>2,q: 2 >0,则綈 p 是綈 q 的什么条件? x -x-2
【精彩点拨】 先化简p,q.再求出綈p,綈q.再由綈p与綈q的推出关系下结 论.
2 【规范解答】 解不等式|3x-4|>2,得p: x x>2或x<3 2 ∴綈p: x3≤x≤2 .
巩 固 层 · 知 识 整 合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拓 展 层 · 链 接 高 考
章末分层突破
提 升 层 · 能 力 强 化 章 末 综 合 测 评
[自我校对]
①互逆 ②逆否命题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对给定的具体命题,可以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可以判断 出它们的真假.四种命题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图11所示.
,
1 解不等式 2 >0,得q:{x|x<-1或x>2}. x -x-2 ∴綈q:{x|-1≤x≤2}. ∴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再练一题] 2.设{an}是等比数列,则“a1<a2<a3”是“数列{an}是递增数列”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B.必拨】 根据四种命题的构成形式给出其他三种形式.同时注意: (1)“否定”即“取其补集” (2)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或同假.
【规范解答】 题.
(1)逆命题:若方程x2+2x+q=0有实根,则q<1,为假命
否命题:若q≥1,则方程x2+2x+q=0无实根,为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方程x2+2x+q=0无实根,则q≥1,为真命题. (2)逆命题:若x、y全为零,则x2+y2=0,为真命题. 否命题: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为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x、y不全为零,则x2+y2≠0,为真命题.
(2)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应先确定复合命题的形式, 然后根据简单命题的真假,利用真值表判断其真假. (3)含有量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判断含有量词的命题的真假,根据题目信 息,应该先判断命题中的量词特征,再利用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判断.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判断方法如图1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