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学案
教案《奇妙的克隆》
教案《奇妙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克隆。
2.掌握克隆概念的简单例子。
3.培养思维逻辑和实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克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奇妙的克隆实验。
3.克隆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引导•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克隆吗?克隆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克隆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学生参与•学生讨论并互相分享自己对克隆的理解和应用案例。
2. 探究克隆的实验教师演示•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克隆实验。
•步骤:1.教师取出一颗有机蔬菜的种子。
2.教师将种子切成两半。
3.将两半种子分别播种在不同的土壤中。
4.注水、施肥,保持相同的环境条件。
5.观察和记录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
学生实践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每组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根系的生长情况等。
3. 结果讨论和总结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小组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对比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全班分享•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并分享自己小组的观察结果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四、课堂延伸1.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类似的克隆实验,如利用细胞分裂实现克隆。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克隆的前沿研究和应用案例。
3.学生可以根据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并进行其他有关克隆的实验。
五、课后作业1.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阅读相关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克隆的知识,并撰写读书笔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克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掌握一种克隆的简单例子。
课堂中引入了学生参与的环节,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
同时,在课堂延伸和课后作业中,鼓励学生进行更多探究和学习,激发了他们对克隆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逻辑的训练和实验观察的能力培养。
《奇妙的克隆 》教案【4篇】
《奇妙的克隆》教案【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奇妙的克隆》教案【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奇妙的克隆》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1 克隆技术的定义1.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2. 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2.1 细胞核移植2.2 胚胎移植2.3 基因编辑3. 克隆技术的应用3.1 医学领域3.1.1 治疗性克隆3.1.2 器官移植3.2 农业领域3.2.1 培育优良品种3.2.2 保护濒危物种3.3 生物研究领域3.3.1 基因编辑技术3.3.2 研究发育过程4.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4.1 克隆人引发的伦理争议4.2 克隆动物的伦理问题4.3 克隆技术的伦理规范5. 我国在克隆技术领域的成果5.1 我国克隆技术的发展概况5.2 我国在克隆技术应用方面的成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应用及伦理问题。
2. 教学难点: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克隆技术的相关问题。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安排1课时(45分钟)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克隆动物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讲授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3. 讲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和基因编辑,让学生掌握克隆技术的核心知识。
4. 介绍克隆技术的应用,包括医学、农业和生物研究领域,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5. 探讨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包括克隆人和克隆动物的伦理争议,让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带来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七、课堂互动1.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解答学生对克隆技术的相关疑问。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克隆技术的应用和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奇妙的克隆 》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潜在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
3.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4. 我国在克隆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潜在影响。
3.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克隆技术的相关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潜在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4. 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克隆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克隆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3. 分析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讲解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生物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4. 探讨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潜在影响,如克隆人类、克隆器官等。
5. 介绍我国在克隆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克隆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每组挑选一个案例进行分享。
2. 课堂展示: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克隆技术应用案例的展示,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克隆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2.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奇妙的克隆教案精选4篇
奇妙的克隆教案精选4篇奇妙的克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和事例,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题融入教学过程中。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展开竞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
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
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交流查找的资料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学生出示仙人掌并加以说明;土豆、桂花、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蔬菜、果树的嫁接;水螅除夏末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3、感知课文,展开竞赛按课文四个版块,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展开。
(第一部分一个小组,第二、三部分一个小组,第四部分一个小组)⑴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另外同学发掘问题。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生物*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问: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
(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教师补充提问: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
奇妙的克隆优质课教案
奇妙的克隆优质课教案【篇一:奇妙的克隆优质课教案】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连读,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把握本文说明对象。
提示:本文揭示了作为无性繁殖的一种好方法克隆的奥秘,介绍了克隆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提醒人们要严肃地考虑克隆的含义,使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现代文整体阅读的要求,此环节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并概括要点的能力,并对本课所说明的克隆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二)再读课文,感知全文思路。
学生精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
1、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概括回答什么是克隆?2、《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四个小标题,自然分成四部分,这四个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但前后又有紧密的逻辑关系。
浏览一下课文的小标题,对课文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并体会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3、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4、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写了很多实验,又没有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为什么?5、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汇报探究成果,如有不当之处,互相进行补充纠正,教师对学生交流的情况作评价。
明确:1、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个体或一群个体,都叫克隆。
2、(1)通过浏览小标题,就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
①克隆是什么?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在克隆是什么一小节里,作者把这门科学技术说得浅显易懂。
首先,从我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这样就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
接着,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原意,让我们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的含义。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范文三篇
【导语】“克隆”⼀词是英语词clone或cloning的⾳译。
我国以前曾将其译为“⽆性⽣殖”或“⽆性繁殖”。
什么意思呢?“⽆性”,当然就是没有阴阳结合的过程,⽽是由同⼀个“祖先细胞”通过*⽅式繁殖⽽形成纯细胞系。
这个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由于基因(遗传信息)彼此是相同的,从⽽决定了每个细胞由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例如细胞的个头性状)是彼此相同的。
由于上⼀代和下⼀代的遗传信息是⼀致的,所以可以简单地说,克隆是⽣命的全息复制。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1、知晓“克隆”的相关知识。
2、学会快速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法。
3、进⼀步学习说明⽅法和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学习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法。
教学难点:了解“克隆”的有关知识。
教学理念: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各采众长、全⾯提⾼学⽣的语⽂素养。
教学过程 ⼀、情境导⼊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
他神通⼴⼤,有⼀绝招,经常在紧要关头拔⼀把猴⽑变出⼀⼤群和它⼀样的猴⼦来妖魔作战。
这⼀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作家吴承恩独特的设想。
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克隆)。
今天我们⼀起⾛进国际遗传学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喜欢的⽅法读课⽂,了解课⽂每⼀部分所写内容,把相关内容画出来。
然后⼩组合作交流。
全⽂分四部分:(四个⼩标题) 第⼀部分:什么是克隆;第⼆部分:怎样克隆;第三部分:克隆的意义;第四部分:克隆的作⽤。
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这些信息的依据是什么?第⼀和第四个信息是⼩标题直接告知的,第⼆个信息是要根据课⽂内容来提炼,第三个信息是要根据总结段落,即第三部分最后⼀段来提炼。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法:1、根据⼩标题筛选;2、根据⽂章的总结段落来筛选;3、根据⽂段内容筛选。
) 三、研读探究 1、克隆是什么 (1)读课⽂第⼀部分,画出⽂中直接告诉什么是“⽆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找到后,⼤声念出。
《奇妙的克隆》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案
教学内容:
主题:科学与技术
课型:阅读理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科技知识水平;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克隆的了解程度。
2.介绍克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二、阅读(20分钟)
1.教师提供《奇妙的克隆》文章,学生进行静默阅读。
2.学生阅读完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小组讨论,共享自己的理解和问题。
三、讲解(15分钟)
1.教师与学生共同整理出克隆的定义和产生克隆的原理。
2.教师利用电脑或投影仪,展示幻灯片讲解“克隆的类型”、“克隆的应用”等相关知识点。
四、思考(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克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伦理问题。
2.学生结合课堂讲解和自己的理解,进行个人思考和讨论。
五、总结(10分钟)
1.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总结性问题,梳理所学内容。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布置综合性思考题:如何看待克隆技术在现代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2.学生完成并在下一堂课上进行交流讨论。
教学延伸:
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实验,如利用植物进行植物克隆实验,或通过观察昆虫克隆现象等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并培养其实践能力。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科研探究,在网上或科学期刊上查找相关的克隆研究,并展开更广泛的科技讨论。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精选12篇)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精选12篇)《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篇1中学导学单年级:初二班级:小组:姓名:创建人:使用时间:XX12课题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学习重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方法指导练习,概括流程一、自主学习自读文章第一部分“克隆是什么”,思考下列问题:1.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2.在文中直接画出(用)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3.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分析其作用。
(书上批注)二、自我检测1、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2.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三、合作探究1、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2、研读课文、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4:“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四、课堂检测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2)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2、[中考巡礼](资阳)(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身处顺境,不能因为有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让赞美声冲昏头脑,更不能以自己优越条件而玩世不恭。
《奇妙的克隆》教案(15篇)
《奇妙的克隆》教案《奇妙的克隆》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奇妙的克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奇妙的克隆》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蟾蜍、胚胎、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
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德育目标1.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2.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教学难点】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贝多芬;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说说对“克隆”的认识,然后通过教学媒体资源介绍“克隆”。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用简洁的话条理清楚地介绍什么是克隆?克隆的作用?(学生读课文时,以轻音乐陪衬,出示克隆绵羊、鱼、牛等动物的图片)(认识一个新事物应由简到繁,由易入难。
奇妙的克隆教案(4篇)
奇妙的克隆教案(4篇)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单元模块中预习本课内容,训练学生阅读较长说明文的能力,体会说明文语言的文体特色。
学会快速过滤筛选有效信息。
2、在阅读中体味文中科学家锲而不舍、严谨求实、追求高远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优秀品质。
3、辩证看待事物,理性分析现象。
热爱科学、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1、跨知识的阅读与理解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不要拘泥于文章内容本身所传达的具体知识,而要跳升到语文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从而体会说明文语言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在文章理性客观的描述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领悟科学精神的:不畏失败,勇攀高峰,锲而不舍,严谨求实。
3、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教学建议:1、读:多读课文,走进文中的科学世界,对于感的知识或话题要积极的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查:这篇文章是遗传学泰斗谈家桢写的一篇关于前沿科学的科普文,其中涉及许多在克隆研究中的案例和事实,大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查阅这方面的信息,扩充你的知识域面。
对于本文的作者,更应该有深刻的了解。
建议同学们多从课外搜集资料,为我所用。
3、写:学习语文,不能离开语言表达,除了与你的学习同伴探知讨论、各抒己见之外,一定要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整理成文字,这样会促进你的写作水平提高,也可使你的思想闪光得到永久保存。
方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各采众长。
一、情境导入:克隆羊多利(激发兴趣,引发思考)二、步入课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克隆”一词也经常被用到,只不过我们平时所说的克隆含义更加灵活、更加广泛。
你能举一些生活中可以叫做克隆的例子吗?(畅所欲言,将科学术语通俗化,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学生活动:生活中的“克隆”(二)整体感知我们这篇文章是科学家写的一篇关于前沿科学的科普文,那就了文章的内容应该是准确严谨。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及答案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会搜集、筛选信息。
【自主预习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囊胚期()蟾蜍()蝌蚪()鄞县()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孵化()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2)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3)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4)形容本领大,办法多。
()(5)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
()3.选词填空。
(8分)(1)繁衍繁殖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后代,这就是无性()。
(2)成熟成功鱼类换核技术的()和两栖类换核的(),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4、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的有关介绍,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课文教案6篇
《奇妙的克隆》课文教案6篇《奇妙的克隆》课文教案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奇妙的克隆》课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奇妙的克隆》课文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音形义。
2、了解课文内容,能知晓关于“克隆”的知识,学习课文中举例子、列数据、作诠释、引用等说明方法和特别的说明顺序。
3、能从文中找出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学习其精神。
4、能就“克隆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特别的说明顺序,对“克隆人”的讨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由课文前的“导言”自然引入,学生看课文,明确课文各部分之间关系。
由克隆含义到克隆实验,再讲到克隆的重大发展,最后说对克隆问题的思考。
二、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生字词的学习:囊(náng) 繁(fán)衍(yǎn) 蟾(chán)蜍(chú) 鳞(lín)片(piàn) 脊(jǐ)椎(zhuī) 两(liǎng)栖(qī) 濒(bīn)临(lín) 克隆胚胎相安无事永无止境让学生找出在书上的位置,知晓大意,读准字音,抄写识记两遍。
三、学生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思考这些题。
教师通过抽问学生完成对课文的讲解,板书如下:克隆——无性繁殖的生物技术举例、引用、作诠释体现科普说明文的特点克隆鲫鱼突出中国在这方面的成果和贡献两栖类科学追求无止境(说明顺序迥异)哺乳类克隆绵羊:证明动物体细胞具有与受精卵一样发育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挽救珍稀动物治疗疾病、延长寿命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关于“克隆”的知识及说说明方法,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
二、学生再看课文,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奇妙的克隆》(学案模板)
渝北区龙山中学年级学科导学案(学生版)班级:姓名:自评:互评:教师评:课题学习过程疑问、笔记课前学习(20分钟左右)目标导航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培养严谨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培养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习惯。
知识链接关于克隆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
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
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
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繁衍()胚胎()濒临()蟾蜍()免疫()细胞()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繁衍:濒临:神通广大:拍案叫绝:相安无事:难能可贵:克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5、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我的问题读了《奇妙的克隆》一文你还有哪些疑问?二、课内探究导航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培养严谨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培养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习惯。
学习过程初读感知:1、作者介绍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开辟()脊椎()率先()频率()潜在()濒临()挽救()繁殖()渗透()免疫()繁衍()囊胚期()蟾蜍()性腺()分泌()胰蛋白酶()()匍匐()两栖()3、解释词语。
繁衍:濒临:神通广大:拍案叫绝:案:相安无事:难能可贵: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3)、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4)、“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5)、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二、品读揣摩:(一)研读第一部分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26、奇妙的克隆优秀学案
26、奇妙的克隆一、学习目标与学法点拨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学法点拨:朗读、合作、交流二、教学重难点: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回忆旧知:说明文的根本知识。
四、超前体验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繁衍〔〕囊胚期〔〕蟾蜍〔〕蝌蚪〔〕鄞县〔〕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孵化〔〕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2〕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3〕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4〕形容本领大,方法多。
〔〕〔5〕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觉察的。
〔〕3.选词填空。
〔8分〕〔1〕繁衍繁殖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局部的扩大来〔〕后代,这就是无性〔〕。
〔2〕成熟成功鱼类换核技术的〔〕和两栖类换核的〔〕,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冲动不已。
4、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五、合作探究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的有关介绍,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吗?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3、快速阅读第一局部,圈点批注: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
5、“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7、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8、克隆技术不断在开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他们的努力?9、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技越开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六、达标练习1、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奇妙的克隆 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案课程名称: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1. 了解克隆的原理和过程;2. 探索克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索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克隆在农业、医学、科研领域的应用;3. 学生自主设计并实施一个小规模的克隆实验。
教学准备:1. PPT。
2. 实验材料:细胞培养物、离心机、显微镜等。
3. 相关案例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克隆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克隆的含义和应用。
2. 分享一些与克隆相关的新闻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释克隆是如何实现的。
2. 探讨克隆在农业、医学、科研领域的应用,并分享相关案例和实践经验。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克隆实验。
2. 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新能力进行实验设计。
3. 学生自主操作实验,观察克隆过程并记录相关数据和心得。
四、实验结果分享(10分钟)1. 学生小组轮流展示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并简要说明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
2.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提问,促进思维碰撞和合作学习。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总结并概括克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鼓励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个人有什么影响。
六、课堂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份学习笔记,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和实验心得体会。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克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做一份小结。
教学提示:1. 确保实验操作安全,并有老师和助教的指导和监督。
2. 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其实验设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3. 参与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和质量。
奇妙的克隆《奇妙的克隆》学案
《奇妙的克隆》学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1.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
2 给加点字注音
繁衍.()囊胚
..()蝌蚪
..()
..期()蟾蜍
鄞.县()性腺.()胰.蛋白酶.()分泌.()
濒.临()孵.化()
一撮切实牲畜
撮切畜
撮合切割畜牧
三感知课文
1 课文使用4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2 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 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4“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5 克隆技术能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何弊处?
第二课时
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1小节
1用一句话告诉大家什么是“克隆”?
2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这一小节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二研读第2小节和第3小节
1 第2小节和第3小节有什么关系?
2 找出这两个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语句。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拓展延伸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奇妙的克隆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优秀经典语文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克隆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好奇心。
1.1.2 利用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1.1.3 培养学生对科学话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克隆技术的定义2.1.1 克隆技术是指通过细胞核移植等方法,复制出与原生物基因相同或相似的生物体的技术。
2.1.2 克隆技术可以应用于医学、农业、生物研究等领域。
2.1.3 克隆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伦理和道德问题的讨论,如人类克隆的利弊等。
三、教学内容3.1 《克隆的奇迹》文本阅读3.1.1 学生阅读《克隆的奇迹》一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过程。
3.1.2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克隆技术在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3.1.3 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伦理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4.1 学生能够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4.1.1 学生能够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应用领域。
4.1.2 学生能够思考克隆技术对社会和伦理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5.1.1 克隆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过程。
5.1.2 克隆技术在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5.2 克隆技术对社会和伦理的影响5.2.1 学生能够理解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5.2.2 学生能够思考和讨论克隆技术对社会和伦理的影响。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师准备6.1.1 教学PPT或投影片6.1.2 《克隆的奇迹》文本副本6.1.3 克隆技术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6.1.4 讨论问题列表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2 学生准备6.2.1 笔和笔记本6.2.2 《克隆的奇迹》文本副本6.2.3 预习笔记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3 教具与学具的使用6.3.1 教师通过PPT或投影片展示克隆技术的相关信息。
6.3.2 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副本,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克隆》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阅读科普说明文,了解克隆知识。
2.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3. 说明方法的恰当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胚.胎两栖.脊椎
..濒.临繁衍
..
..哺.乳乳腺.蟾蜍
分泌.
2、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结合你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克隆”?本文主要交代了有关克隆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
1.《奇妙的克隆》一文在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2本文在说明有关克隆的知识时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三、拓展延伸:
1.在“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一节中,提到了克隆人一事,你认为克隆人是福还是祸?
1. 如果有一天,你也掌握了克隆技术,你最想克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四、达标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繁yǎn()pú()fú()濒()临两栖()分泌()
二、知识迁移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TIGR)。
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
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
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TIGR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
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的基因。
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
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
”TIGR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
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1.题目中的“造”字可用一个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
2.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说明顺序是,第②段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3.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4.从文章内容来看,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