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在肺炎患者中的血药稳态浓度和肺组织中的浓度比较[一类严选]
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Linezolid-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Linezolid 【成份】100ml含利奈唑胺0.2g与无水葡萄糖4.6g。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淡褐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非复杂性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
【规格】100ml。
【用法用量】复杂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院内感染的肺炎,11岁以下儿童每8小时,10mg/kg,静注或口服,成人每12小时,600mg静注或口服,疗程10-14天,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及伴发的菌血症,11岁以下儿童每8小时,10mg/kg静注或口服,成人每12小时,600mg静注或口服,疗程14-28天,纯性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5岁:每8小时按10mg/kg口服,5-11岁:每12小时按,10mg/kg 口服。
成人:每12小时口服400mg,青少年:每12小时口服600mg,疗程10-14天。
【不良反应】成人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头痛和恶心。
其他不良事件有呕吐、失眠、便秘、皮疹、头晕、发热、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真菌感染、局部腹痛、消化不良、味觉改变、舌变色、瘙痒。
利奈唑胺上市后见于报道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各类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病(有的进展至失明)、乳酸性酸中毒。
这些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用药时间过长(超过28天)的患者中。
利奈唑胺合用5-羟色胺类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患者中,有5-羟色胺综合征的报道。
【禁忌】本品禁用于已知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
(利奈唑胺注射液中的非活性成分有:枸橼酸钠、枸橼酸、葡萄糖。
利奈唑胺口服干混悬剂中含苯丙氨酸)。
【注意事项】为减少细菌对药物耐药的发生和保持利奈唑胺和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利奈唑胺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或预防。
利奈唑胺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利奈唑胺注射液汉语拼音:linaianzhusheye【成份】利奈唑胺【性状】注射液的非活性成分为枸橼酸、葡萄糖和水。
钠离子含量为0.38mg/mL(相当于300mL输液袋中含5mEq;100mL输液袋中含1.7mEq)。
利奈唑胺注射液为无色至淡褐色的澄明液体,为供单次使用的、即用型的软塑料输液袋,外包装铝膜袋,输液袋和接口不含乳胶。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发的菌血症。
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可能需要联合用药。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化脓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
尚无斯沃用于治疗褥疮的研究。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应考虑进行联合用药。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链球菌引起。
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多药耐药的肺炎链球菌[MDRSP]是指对于如下2种或更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
抗生素包括:青霉素、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和SMZ/TMP),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所致。
为减少细菌对药物耐药的发生和保持斯沃及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斯沃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或预防。
当获悉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应当考虑选择或调整抗菌治疗。
如缺乏这些资料,当地的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性状况可能有利于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规格】 300ml:600mg【用法用量】1、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院内感染的肺炎(指特定的病原体,见适应症):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每12小时600mg,静脉注射或口服;儿童患者*(刚出生至11岁):每8小时按10mg/kg 静脉注射或口服。
利奈唑胺在血液科的应用进展
利奈唑胺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潜在相互作用
利奈唑胺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 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VS
注意事项
在使用利奈唑胺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强 效酶抑制剂和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巴比 妥等。
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
常见不良反应
利奈唑胺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 腹泻、头痛等。
利奈唑胺在治疗骨髓炎中的应用
总结词
利奈唑胺在治疗骨髓炎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尤其对于由MRSA等耐药菌引起的骨髓炎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详细描述
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由耐药菌引起。利奈唑胺对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 的骨髓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利奈唑胺常与万古霉素等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抗菌效果,降低耐药 菌株的产生。此外,利奈唑胺的口服制剂也广泛应用于骨髓炎的治疗,方便患者使用。
CHAPTER 02
利奈唑胺在血液科的应用Βιβλιοθήκη 利奈唑胺在治疗血液感染中的应用
总结词
利奈唑胺在治疗血液感染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 尤其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 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详细描述
利奈唑胺作为一种新型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通过 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在血液感染的 治疗中,利奈唑胺对多种常见的血液感染病原体,如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都具 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的血液感染,利奈唑胺是首选药物之一,能够有 效降低病死率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性质
利奈唑胺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容易透 过细胞膜,在细胞内达到高浓度,有 效抑制细菌的DNA合成。
利奈唑胺的抗菌机制
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治疗药物监测实施细则
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治疗药物监测实施细则利奈唑胺是一种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结核分枝杆菌等引起的感染。
1、NMPA批准的适应证利奈唑胺用于严重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链球菌、MSSA)、医院获得性肺炎(MSSA、MRSA、肺炎链球菌)、非复杂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MSSA、化脓性链球菌)、复杂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MSSA、MRSA、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VRE)。
2、超说明书用药WHO在2016年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中将其归为MDR-TB的核心治疗药物。
2019年的《WHO耐多药或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中,将利奈唑胺调整到治疗耐药结核病A组的核心药物。
3、利奈唑胺作用机制利奈唑胺作用于50S亚基上核糖体23S结合位点(P位点),抑制70S 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最终产生抑菌作用。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有研究表明,利奈唑胺在内毒素或病原体的刺激下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以及免疫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
4、利奈唑胺药动学特点(1)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100%,不受食物、抗酸药物影响。
口服1-2h 可达Cmax,口服峰Cmax约12~21mg/L。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静脉给药Cmax 约13~15 mg/L。
(2)分布:利奈唑胺为亲水性抗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31%,表观分布容积40~50L。
在肺上皮细胞衬液、肺泡巨噬细胞渗透性良好,在皮肤及软组织药物浓度高,同时其脑脊液穿透性较好。
(3)代谢:主要经肝脏代谢(50%~70%),但不通过人体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也不抑制人体细胞色素同工酶活性。
在体内代谢为两个无活性产物(氨基乙氧基乙酸、羟乙基氨基乙酸)。
(4)排泄:利奈唑胺约35%以原型经肾排泄,非肾脏清除率为65%;t1/2为3.5~6h。
5、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1)监测原因:利奈唑胺的药品说明书推荐成人标准剂量为600 mg q12h,说明书建议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须调整剂量。
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曲俊兵【摘要】通过相关资料文献,从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综述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利奈唑胺是具有给药途径优势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0(019)001【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利奈唑胺;唾唑烷酮类抗菌药物;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者】曲俊兵【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相关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导致治疗MRSA感染的有效药物品种数量变少。
因此,除优化给药方案、减少耐药菌产生、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外,开发新的有效抗菌药物是当务之急。
具有新型结构的抗菌药物利奈唑胺的开发和应用,为治疗MRSA感染提供了新的选择。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化学结构及抗菌机制利奈唑胺为化学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不仅化学结构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作用机制也具有新特点。
利奈唑胺主要与细菌50 s亚基上核糖体RNA的23 s位点结合,阻止形成70 s始动复合物,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抑菌作用,而以往的抗菌药物均未将此阶段作为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靶位。
由于利奈唑胺具有独特的作用位点和方式,不易与其他抑制蛋白合成的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性,体外也不易诱导产生耐药性,使其对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DRSP)等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2 药代动力学[1]利奈唑胺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静脉滴注或口服途径给药。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口服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与静脉给药相近,因此临床采用静脉滴注序贯口服给药方案时无须调整剂量。
食物对利奈唑胺的吸收影响较小,口服给药可不考虑进食时间。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_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棘手问题[1]。
糖肽类抗生素曾被认为是治疗革兰阳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由于其严重的耳肾毒性和较差的组织穿透率,再加上近年来其对部分球菌的敏感性有所降低,使糖肽类的使用受到限制。
口恶唑烷酮类新药利奈唑胺(linezolid)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糖肽类轻微,主要作用于翻译的起始阶段,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阻止70S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
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利奈唑胺不易与其他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性。
体内外研究证实该药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包括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DRSP)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与糖肽类作用相仿或更优[2]。
近年还发现利奈唑胺对多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3]。
本文主要对利奈唑胺的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PPK/ PPD)研究方法及结论进行综述。
1 PPK/PPD基本概念和原理1.1 PPK/PPD传统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PK)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PD)的研究对象常为相对均一的健康受试者。
然而,临床患者在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其PK、PD值均可能有较大变异,给药方案常需个体化,不能仅根据传统PK参数制定。
PPK/PPD是将经典PK、PD或PK/PD链式模型和统计学模型相结合,分析PK/PD特性中存在的变异性,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PK/PD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PPK/PPD只需零散的血药浓度数据,易于被患者接受,是新药研究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有力工具。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药物开发指南中明确提出,2000年以后的新药申请必须报告PPK 参数。
新药“利奈唑胺”的详细介绍
1. 摘自CDC. Available at: /ncidod/dhqp/ar_mrsa_ca_clinicians.html#1. 2. Tambyah PA,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3;24:436-8. 2003;24:4363. Campbell AL,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3;24:427-30. 2003;24:427-
1.ATS/IDSA. 1.ATS/IDS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 2005;171:388-
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将导致 病死率显著提高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
70
60.8
危重患者 危重患者 2
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 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
检出率65.3%) (1995~2006 25374株金葡菌 MRSA检出率 ~ 株金葡菌 检出率 )
90检 出 率 ( % ) NhomakorabeaMRSA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IC U
中国CHINET(2006) 中国CHINET(2006)
MRSA感染的危害 感染的危害
• MRSA感染可能 MRSA感染可能
MRSA在全球日益播散 在全球日益播散
ICU患者 ICU患者MRSA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1995-2004* 患者MRSA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 1995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
* 资料来源 : NNIS系统。 系统。
摘自CDC. Available at: /ncidod/dhqp/ar_mrsa_data.html.
利奈唑胺的临床药学 王汝龙
(八)注意事项
一、一般情况 使用利奈唑胺过程中,有乳酸性酸中
毒的报道。在报道的病例中,病人反复出 现恶心和呕吐。患者在接受利奈唑胺时, 发生反复恶心或呕吐、有原因不明的酸中 毒或低碳酸血症,需要马上接受医学评价。
39
五、非复杂性的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由金 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 或化脓链球菌引起。
六、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合并有的菌血症, 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 MDRSP),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 西林敏感的菌株)所致。
40
(六)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良好的耐受性
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中发生率 2%的不良事件,并与对照药*比较
6
5
4
3 2
1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用药后时间(小时)
* 健康人药代动力学数据及药物体外抗菌活性不一定与临床疗效有关。
22 24
21
二、分布:
动物与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均证明利奈唑胺能快 速地分布于灌注良好的组织。利奈唑胺的血浆蛋白结 合率约为31%且有浓度依赖性。健康志愿者在稳态时, 利奈唑胺的分布容积平均为40-50L。
9
二、利奈唑胺的化学结构
3’-氟苯-4’-吗啉
恶唑烷酮
5-次甲基乙酰胺
10
目前上市的恶唑烷酮类药其基本结 构是恶唑环并在5位上具有5-次甲基乙酰 胺侧链,3位上具有3’-氟苯基侧链。
11
中文名 利奈唑胺 依哌唑胺
外文名 Linezolid Eperzolid
只有利奈唑胺已上市。
R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包括:
利奈唑胺超说明书使用专家共识
利奈唑胺超说明书使用专家共识01 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是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2000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疑似或确诊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复杂性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
利奈唑胺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
与其它药物不同,利奈唑胺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只是作用于翻译系统的起始阶段,抑制mRNA与核糖体连接,阻止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了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02 利奈唑胺说明书摘要1.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HAP;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CAP,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化脓性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仅用于治疗已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
2. 用法: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12岁以上)每12小时静注或口服(片剂或口服混悬剂)600mg。
03 利奈唑胺超说明书使用超适应症腹腔感染:Birmingham等进行的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非比较性、非随机同情用药的研究项目,纳入796例患者,包括120例腹腔内感染(15.1%)病人,致病病原体包括VRE(66.3%)和MRSA(22.1%)。
结果表明,临床治愈率和微生物学成功率分别为91.5%和85.8%,利奈唑胺提供了高临床治愈率和微生物学成功率,具有非常好的总体耐受性。
2017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的腹腔内感染管理指南建议,对于肾功能正常的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重症患者,如果存在VRE感染风险(包括既往肠球菌感染或定植、免疫功能低下、ICU 住院时间长或近期暴露于万古霉素),其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案建议为利奈唑胺给药或达托霉素治疗。
革兰阳性菌治疗的抗菌药物
2.对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选择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 唑西林、甲氧西林耐药率较高。 唑西林、甲氧西林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的葡萄 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耐甲氧 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 )、 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甲氧 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耐甲氧 )、 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 )。 无论其体外试验的结果敏感与否, 无论其体外试验的结果敏感与否,应报告对 所有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包括青霉素类、 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包括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 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因为大多数多重耐药 的葡萄球菌感染者, 的葡萄球菌感染者,临床上对上述抗生素没有反 应。
1.对肺炎链球菌的抗菌药物选择
肺炎链球菌仍然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常 见致病菌。 见致病菌。 (1)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 )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 ), 可首选青霉素G, 可首选青霉素 ,或阿莫西林或大环内酯类如红霉 阿奇霉素等。 素、阿奇霉素等。 (2)对青霉素中度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ISP), )对青霉素中度敏感的肺炎链球菌( ), 青霉素和氨基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仍可选择, 青霉素和氨基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仍可选择,但 需加大剂量; 需加大剂量;也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或氟喹诺酮类或 万古霉素类。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万古霉素类。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的治疗上, 在PRSP的治疗上,美国胸科协会建议: 的治疗上 美国胸科协会建议: 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呋辛、 (MIC)≤2mg/l,可选用头孢呋辛、大剂量阿 ) 2mg/l,可选用头孢呋辛 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 莫西林、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 曲松或新氟喹诺酮类; 曲松或新氟喹诺酮类; 如果MIC≥ 4mg/l,则建议应用新氟喹诺酮 ≥ 如果 , 类、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治疗。 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治疗。
利奈唑胺病历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利奈唑胺病历点评指南一.概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是当务之急。
利奈唑胺注射液,适应症为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
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发的菌血症。
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可能需要联合用药。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化脓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
尚无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褥疮的研究。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应考虑进行联合用药。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链球菌引起。
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为减少细菌对药物耐药的发生和保持利奈唑胺及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利奈唑胺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或预防。
当获悉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应当考虑选择或调整抗菌治疗。
如缺乏这些资料,当地的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性状况可能有利于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利奈唑胺不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
如确诊或疑诊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立即开始针对性的抗革兰阴性菌治疗十分重要。
对多药耐药的肺炎链球菌(MDRS]是指对于如下两种或更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
抗生素包括:青霉素、二代头抱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和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氨嘧啶。
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需严格控制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将利奈唑胺列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故需加强评估,保证合理使用。
利奈唑胺在肺炎患者中的血药稳态浓度和肺组织中的浓度比较课件
使用方法
剂量与给药方式
利奈唑胺的常用剂量为600mg/天,分2次给药,每次300mg。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注 射的方式给药。
疗程
利奈唑胺治疗肺炎的疗程一般为7-14天,具体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 定。
治疗效果
抗菌活性
利奈唑胺对肺炎常见病原体具有 广谱抗菌活性,能够有效抑制病 原体的生长繁殖,缓解病情。
用药间隔
02
03
饮食影响
合理安排利奈唑胺的用药间隔, 确保药物在体内保持有效浓度, 同时避免药物蓄积。
注意饮食对利奈唑胺吸收的影响 ,避免与影响利奈唑胺吸收的食 物同时服用。
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
疗效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与其疗效具 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完全线性关系。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临床疗效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利奈唑胺治 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 著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治愈率。
不良反应
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较少,常见 的有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但总 体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03
CHAPTER
利奈唑胺在肺炎患者中的血 药稳态浓度研究
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监测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的常 用手段。
处理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止吐、止泻、 输血等。同时,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促进康复。
06
CHAPTER
利奈唑胺在肺炎治疗中的临 床应用前景
当前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在评估利奈唑胺在肺炎治疗中的效 果,这些试验主要关注利奈唑胺对不同类型肺炎的疗效和 安全性。
利奈唑胺耐药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利奈唑胺耐药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利奈唑胺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等真菌性疾病。
然而,随着利奈唑胺的广泛应用,利奈唑胺耐药现象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该药物的疗效和临床治疗效果。
为了更好地规范利奈唑胺的使用和防止耐药性的进一步扩散,制定利奈唑胺耐药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利奈唑胺耐药标准的重要性、制定原则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利奈唑胺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针对利奈唑胺耐药标准这一课题进行概述,介绍利奈唑胺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以及利奈唑胺耐药现象的发展和影响。
同时,阐述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引导读者对该主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正文部分,将进一步探讨利奈唑胺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分析利奈唑胺耐药现象的发展和影响,重点讨论利奈唑胺耐药标准的重要性和制定原则。
通过各种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全面深入地分析利奈唑胺耐药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强调利奈唑胺耐药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展望未来利奈唑胺耐药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同时,提出未来利奈唑胺耐药标准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利奈唑胺耐药标准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探讨利奈唑胺耐药标准的重要性和制定原则,旨在加深对利奈唑胺耐药现象及其对临床应用的影响的理解。
通过对利奈唑胺耐药标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在使用利奈唑胺时的决策,减少耐药性发展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在制定利奈唑胺耐药标准的原则方面,本文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指导,确保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今后的利奈唑胺耐药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2.正文2.1 利奈唑胺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利奈唑胺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真菌活性。
利奈唑胺的临床药学ppt课件
二、利奈唑胺的化学结构
3’-氟苯-4’吗啉
恶唑烷酮
5-次甲基乙酰胺
10
目前上市的恶唑烷酮类药其基 本结构是恶唑环并在5位上具有5-次甲基 乙酰胺侧链,3位上具有3’-氟苯基侧链。
11
中文名 利奈唑胺 依哌唑胺
外文名 Linezolid Eperzolid
只有利奈唑胺已上市。
R
12
三、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2、由于缺乏对二种主要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的临 床意义的认识,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利奈唑胺 应权衡用药与其代谢物蓄积潜在危险间的利弊。
29
3、利奈唑胺及其二种代谢产物都可通过透析 清除。没有有关腹膜透析影响利奈唑胺药 动力学特性的资料。
4、利奈唑胺给药后3小时开始透析,在大约3 小时的透析期内约30%的剂量可清除。因 此,利奈唑胺应在血透结束后给药。
药物浓度 (mg/L) 血浆/血清 组织/体液 穿透率(%)
13.4
25.1
200
18.3
16.4
104
15.8
8.6
60
15.8
13.4
94
脑脊液4
10 mg/kg ( 600 mg) IV (4-5剂) 10.3
7.5
71
腹膜透析液5
600 mg PO (1剂)
11.2
6.9
61
* 健康人药代动力学数据及药物体外抗菌活性不一定与临床疗效有关。 23
30s核糖体抑制剂 四环族类(包括替加环素) 氨基糖苷类
13
Neu. Science 1992;257:1064.
四、大环内酯类的作用机理
大环内酯类阻止肽基tRNA从受点(A位)向供点 (P位)转运,从而阻止转肽和mRNA位移。
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
利奈唑胺注射液【适应症】1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
2、院内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用法用量】本品治疗感染的推荐剂量见表1。
表1利奈唑胺推荐剂量【不良反应】上市后的经验利奈唑胺上市后的临床应用中,有骨髓抑制报道(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参见警告)。
曾有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病变有时进展至失明的报道。
应用利奈唑胺过程中,有乳酸性酸中毒的报道。
虽然上述报道主要出现在应用利奈唑胺超过推荐的最长应用时间(28天)的患者中,但在用药时间较短的患者中也有报道。
利奈唑胺合用5-羟色胺类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s)的患者中,有5-羟色胺综合征的报告(见注意事项)。
在利奈唑胺应用的过程中有惊厥的报道(见注意事项)。
过敏性反应、血管性水肿、描述为Steve ns Joh nson综合征的皮肤水疱也有报道。
这些不良事件可能由于其严重性、报告的频度、与利奈唑胺可能的相关性,或同时伴有以上多种因素而被列出。
由于上述事件为自发性报告,无法知晓其来源于多人样本的患者人群,故不能对其发生率进行估计,也不能准确地判定其与用药的因果关系。
【禁忌】本品禁用于已知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正在使用任何能抑制单胺氧化酶A或B的药物(如:苯乙肼、异卡波肼)的患者,或两周内曾经使用过这类药物的患者不应使用利奈唑胺。
引起血压升高的潜在相互作用与5-羟色胺类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注意事项】警告在应用利奈唑胺的患者中有出现骨髓抑制的报道(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症)。
对发生骨髓抑制或骨髓抑制发生恶化的患者应考虑停用利奈唑胺治疗。
斯沃(利奈唑胺片)
斯沃(利奈唑胺片)【药品名称】商品名称:斯沃通用名称:利奈唑胺片英文名称:Linezolid Tablets【成份】利奈唑胺。
【适应症】1.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发的菌血症。
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可能需要联合用药。
2.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化脓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
尚无斯沃用于治疗褥疮的研究。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应考【用法用量】1.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院内感染的肺炎(指特定的病原体,见适应症):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每12小时600mg,静脉注射或口服;儿童患者(刚出生至11岁):每8小时按10mg/kg静脉注射或口服。
建议疗程:连续治疗10-14天。
2.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及伴发的菌血症: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每12小时600mg,静脉注射或口服;儿童患者(刚出生至11岁):每8小时按10mg/kg静脉注射或口服。
建议疗程:连续治疗14-28天。
3.单纯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成人:每12小时口服400mg;青少年(12岁以上):每12小时口服600mg;5-11岁儿童:每12小时按10mg/kg口服;【不良反应】成年患者:在疗程最长达28天的7个III期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研究中,入选了2046例患者以评价各种剂型斯沃的安全性。
在这些研究中,按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统计,85%的斯沃不良事件为轻至中度。
斯沃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发生率为2.8-11.0%),头痛(发生率为0.5-11.3%)和恶心(发生率为3.4-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相关
10
二、介绍
2. 现有研究
John E. Conte等研究了健康志愿者口服利奈唑胺的稳态肺内浓度和肺 内药代动力学参数。
研究局限: 缺乏MRSA肺炎患者的数据。 利 奈 唑 胺 的药代动力学可能 在 健康志愿
者和肺炎患者有差异。 没有静脉输注利奈唑胺研究其在上皮细胞衬液中浓度的研究。
John E. Conte, Jeffrey A. Golden, Juliana Kipps, et al. Intrapulmonary Pharmacokinetics of Linezolid.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2; 46(5): 1475–1480.
BAL2中取4ml等分 试样,立即送到实 验室进行细胞计数 和分类
镜检结束前、结束时和结 束后30~60min记录血压, 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
行业相关
四份50ml0.9%生理盐 水滴入肺中叶,并立 即吸出置于冰中
Liu YN, Cao B, Wang H, et al. Adult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a multicenter study on microb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from 9 Chinese
6h
行业相关
时间 12h (谷浓度)
14
三、研究方法
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样
四种采样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采样方式
优点
缺点
全肺组织采样
可以直接测量组织的药 不能重复进行 物浓度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可以测量肺泡病变中的 稀释率高,不能重复进
采样
药物浓度
行
痰
取样容易
不一定反映解剖目标部
位的hua Jie He He Hu Xi Za Zhi. 2012;35:
739–46.
行业相关
4
一、背景
3. MRSA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降低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行十业二相次关 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5
一、背景
4. 利奈唑胺替代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
Staphylococcus aureus nosocomial pneumonia in Asia.The 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 2014. ISSN. 1752-6981.
行业相关
3
一、背景
2. MRSA在亚洲的流行情况
来自中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金黄 色葡萄球菌占HAP患者的13.4%, 其中87.8%为MRSA。
行业相关
9
二、介绍
1. 上皮细胞衬液(ELF)
从理化性质角度考虑,抗菌药物亲脂性越强(如氟喹 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恶唑烷酮类),上皮细胞衬液 与血浆药物浓度比值约大于 1;而亲水性药物就不常 见如此之高的上皮细胞衬液与血浆药物浓度比值。
虽然部分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可能达到了治疗浓度, 但是上皮细胞衬液内的药物浓度可能并未达标,特别 是在细菌对药物敏感性减弱之时。
行业相关
6
一、背景
4. 利奈唑胺替代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
《2014亚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院内获得性肺炎管理共识》
行业相关
7
一、背景
5. 金葡菌对利奈唑胺MIC值稳定
行业相关
8
二、介绍
1. 上皮细胞衬液(ELF)
上皮细胞衬液是最接近细胞外病原体增殖聚集处的可 测量部位,因此,优化该部位抗菌药物浓度可能决定 了治疗成败。
全身给药后,抗菌药物先穿过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到 达上皮细胞衬液内发挥药效。
影响肺泡毛细血管屏障通道的因素:理化因素(如药 物亲脂性)、抗生素药动学特征(如蛋白结合水平) 以及患者个体特征(如炎症或慢性肺部疾病等)。
上皮细胞衬液对抗生素的渗透程度,可通过上皮细胞 衬液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比值来反映。
研究方案经伦理委员会审批,使每位行业受相试关者知情同意。
12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和受试者
36名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3h,6h和12h组,每组12人。 每名受试者接受600mg利奈唑胺,静脉输注,q12h。
行业相关
13
三、研究方法
2. 支气管镜检查和采样
采样时间
第五次输注
利奈唑胺
3h
侵入性小,可以反复和 连续地进行
选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样。 行业相关
15
三、研究方法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样ELF流程
4%利多卡因局麻
纤支镜插入右肺 中叶亚段:平均 5.7min(4〜10min)
剩余BAL2以400×g离心5 分钟。分离上清液和细 胞,-70℃冷冻直到测定。 分离一份上清液,冷冻 用于尿素测定
行业相关
11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和受试者
研究类型 ➢ 前瞻性、非盲法研究
受试者
➢ 18岁以上不吸烟的确诊为MRSA肺炎患者 ➢ 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 ➢ 进行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评估和筛查 ➢ BMI在17.5~24范围内
排除标准
➢ 重大器官功能障碍 ➢ 对利奈唑胺,利多卡因过敏或不耐受 ➢ 可能与利奈唑胺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 毒品或酒精依赖史 ➢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利奈唑胺在肺炎患者中的稳态血浆浓度 和肺上皮细胞衬液浓度
行业相关
1
主要内容
背景 介绍 研究方法
行业相关
2
一、背景
1. 肺炎按感染地点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医院获得性肺炎(NP) 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Bin Cao, Thuan T. Tan, Edwin Poon,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Roberts JA,Abdul-Aziz MH,Lipman J,et al.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 Individualised Antibiotic Dosing at the Bedside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structured ncet Infect Dis. 2014; 14(6): 49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