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海洋水体 3.2 海水的运动学案 中图版选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8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8

高中地理选修2 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高中地理选修2 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运动”,课时二“洋流”部分【课标分析】课标: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指导学生利用“世界风带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及其性质,在此基础上了解世界各海区洋流的具体分布。

【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经典内容。

洋流的分布规律、大洋环流形成的过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之一。

本节课在中学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但初中地理知识欠缺,特别是这节课涉及到洋流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盲区,因此在这一部分应有所侧重,应重点引导学生从洋流的成因入手,分析世界洋流分布图等地理图像而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洋流的概念、成因类型、性质分类。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3、结合所归纳的洋流模式图,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具体分布。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实验,提高学生动手与观察能力,增强对洋流成因的直观认识2、借助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对比,从而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通过洋流与其流经海区水温的比较,理解暖流和寒流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实验,以及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对比,培育学生严谨的求知理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勤于学习、善于分析自然规律的精神。

【教学难点】1、洋流的形成原因。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教法学法】以课堂实验为主,辅之归纳式讲授。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以美国宇航局制作的洋流分布图,导入课堂,结合陆地河流(包括中国河流图)对比,引导学生直观了解洋流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6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6

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说明波浪、潮汐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注重地理素养的养成。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法、探究法【学习过程】一、波浪1.主要要素(读图3.9波浪要素示意)2.常见形式及成因常见形式成因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涌浪风浪传到无风海区或风停息以后的余波近岸浪或拍岸浪风浪或涌浪传至浅水区时,受海底摩擦作用,能量衰减,出现破碎和卷倒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等引起海水的波动3.产生的影响(1)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2)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

(3)波浪造成的颠簸影响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

4.以好望角为例印证前面的知识点二、潮汐通过图3.11引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1.概念: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称为汐,合称潮汐。

2.成因: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海水主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二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月球引潮力。

思考:为什么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大于太阳(学科融合)3.类型(结合课本图3.13大潮与小潮示意讨论分析)(1)根据涨落程度的不同可将潮汐分为小潮、大潮。

(2)河口潮汐按潮差大小分为三类:强潮河口、中等强度潮汐河口、弱潮河口。

在过程中注意巩固学生对月相和潮汐内在关系的理解另以钱塘江涌潮为例说明河口地区潮汐大小受天体引力、河口现状、风向及风力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4.影响:潮汐的涨落守时守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在海边的生活和生产。

【随堂练习】阅读下列描述海浪的文字,完成1~2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②海面上飘着一叶孤舟,在随海浪的波动而起伏。

这时我想起不知是哪位诗人的诗句“碧海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2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22

3.2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一)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中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2.通过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以地轴为中心)。

3.在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并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扎实的基础。

4.能运用表层洋流分布图,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气候、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1.教材第一部分的顺序是:先给学生解释洋流的概念并介绍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

之后,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

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三)学生基础分析1.初中地理中对这部分的知识没有涉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的系统。

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

针对这一事实,应该在设计时让学生反复充分阅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以熟悉洋流的名称,并最终反复运用图3.5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在通过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对洋流的主要成因的分析找不到突破口【教学目标分析】(一)三维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②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③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2.过程与方法目标。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海洋水体第2节海水的运动教案人教版选修2.doc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海洋水体第2节海水的运动教案人教版选修2.doc

第二节海水的运动[学习目标] 1.理解波浪和潮汐的成因和作用。

2.了解波浪和潮汐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3.理解洋流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重点)5.洋流的成因。

(重难点)一、波浪1.特征:是海洋表层水体最常见、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类型及成因3.影响(1)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2)提供能源。

(3)给人类的海上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1.读教材第28页图3.9“波浪要素示意”,分析描述波浪形态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提示:波峰、波谷、波高、波长。

二、潮汐1.定义: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2.主要动力:月球引潮力,它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3.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在海边的生活和生产。

2.读教材第31页阅读“钱塘江涌潮”,试分析钱塘江涌潮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提示:河口地区潮汐大小受天体引力、河口形状、风向及风力大小等因素影响。

三、洋流1.含义: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又叫海流。

2.影响因素: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此外地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会迫使洋流的流向发生改变。

3.成因分类种类成因方向主要分布区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与风向相同盛行西风带和信风带密度流各个海域的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表层海水由密度低的海区流向密度高的海区温度和盐度差异大的狭窄水道补偿流洋流使流出海区的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水平、垂直(上升流、下降流)较广泛4.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以及航海等都有重要影响。

3.读教材第32页“案例1”,说明直布罗陀海峡的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的流动方向。

提示: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学生分组探究一海水的三种基本运动形式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海水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分别是什么?提示:波浪、潮汐、洋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优质课教学设计_15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优质课教学设计_15

必修1 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视窗]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均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以我国或国外主要海洋航海事件,如2006年我国南极科考、中国海军出访美、加、菲三国等为切入点,考查洋流的名称、性质和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生物、航运、海域污染等的影响。

[知识网络]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1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按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3影响洋流的因素:盛行风、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

4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大洋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北印度洋形成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的季风洋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多形成著名渔场,如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北海渔场位于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寒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2气候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对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3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海不利;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给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4海洋污染加速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例题分析]例1.(2006北京模拟)下图表示两股洋流和海水表面温度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是南半球暖流B.乙是大陆东岸的寒流C.甲是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D.乙是暖流,为赤道逆流[解析]:甲图中等温线自北向南递增,应为北半球。

乙图中等温线自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甲乙洋流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故甲乙都是暖流。

从水温可知,两地都应在中低纬海区,故乙为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暖流,应为大陆东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教学设计第三章海水的运动之洋流第3节以北印度洋洋流为例(第2课时)【教材分析】洋流是自然地理的重要内容,属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范畴,是后面学习气候、交通等内容的知识基础和理论依据。

对洋流的学习在地理科学学习方法、地理理性思维上具有典型性和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教学中应挖掘这一因素,突出过程分析和方法运用,使之成为训练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的有效载体。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在理解洋流概念、分类的基础上,以北印度洋洋流为例,重在理解洋流的形成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虽然是具体的地理现象,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些抽象。

【课标内容】通过北印度洋洋流的实例来进一步深入理解洋流的概念、分类、成因就影响。

【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1.梳理并理解洋流的概念、成因、分类及影响。

2.图文结合了解南亚季风与北印度洋洋流的关系3.掌握北印度洋洋流的动力、形成过程、类型、特点、影响及特殊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教学,掌握分析洋流的方法,理解北印度洋洋流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洋流的概念、成因、分类及影响。

2.通过绘制北印度洋洋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习北印度洋洋流,思考洋流对从波斯湾出发去马六甲海峡的油轮的影响,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理解南亚季风与北印度洋的关系,索马里洋流的性质与南亚季风的关系,索马里季节性渔场的形成,北印度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海洋航行的影响等,使得学生认识到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使学生树立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理念,用综合思维、辩证思维和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

高中地理第三章海洋水体3.2海水的运动课件中图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海洋水体3.2海水的运动课件中图版选修2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2019/7/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3thankyou! Nhomakorabea2019/7/9
3.2海水运动
波浪
1,潮汐是在
月__球_____太__阳__
的引力作用下 发生的周期性 涨落现象
2,海水一天涨落—两—次,白天叫—潮—,晚上 汐
叫—
朔望月时有—大—潮出现,潮差大 上(下)弦月时有—小—潮出现,潮差小
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 定的沿一定方向作大规 模的流动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14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14

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要求目标1.了解洋流的主要形式及其成因。

2.运用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目标综合概括:通过分析教师所给资源,掌握世界洋流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洋流模式图的绘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三)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讲述二战时期德国潜艇偷袭盟军的故事,引入新课。

思考问题。

用一个战争的故事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好,请问大家德国潜艇为什能消无声息的偷袭盟军。

谁起决定运用。

一、讲解基本概念洋流的概念:洋流二、洋流的类型(根号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三、对比分析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1、观察洋流模式图和全球大气环流图,联系风带分布引出洋流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地形阻挡、地转偏向力等。

2、运用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

让学生观察洋流分布模式图小组讨论、思考北半球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的洋流分布规律。

课件演示洋流与盛行风的关系。

经过思考后,对比老师的,看看有什么区别,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总结归纳洋流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在北半球形成逆时针环流,南半球形成顺时针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环流。

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

(寒流)由于南极大陆上盛行极地东风,将南极大陆中的寒冷气流吹入周围海域,汇入西风漂流中,形成寒性的洋流。

让学生结合洋流模式图画出世界洋流分布简图,并分析各洋流的性质4.印度洋:在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

夏季——西南季风——东流——顺时针流动冬季——东北季风——西流——逆时针流动我们前面详细地分析洋流的特征、分类、分布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4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4

《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考纲知识梳理】一、世界好样表层洋流的分布1. 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暖流:从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2. 按性质分寒流:从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3. 洋流成因与分布(1)洋流的成因(2)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点名师讲解】一、洋流形成与环流模式分析1. 洋流的形成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具体分析如下:2. 大洋环流模式图解分析二、图表结合对比寒、暖流的特征寒流和暖流因其流向不同,流经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也不相同。

【例题】读图,回答1~2 题。

1. 某航海爱好者乘船从 A 到B,若从尽量利用自然条件考虑,应沿哪条航线航行()A. aB. bC. cD. d2. 图中M,N 两地沿海降水不同,主要原因是()①大气环流不同②地形条件不同③洋流影响④海陆位置不同A. ①②B.②③C.③④D. ①③【解析】1. 结合洋流流向及盛行风分布应选择 d 航线,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顺盛行风东北信风。

2. M 地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季风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N 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受副高和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

【答案】 1. D 2. D3.下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纵横直线是经纬线, 曲线是海水温度曲线( 单位: ℃), 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

(1) 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暖流还是寒流。

(2) 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5o。

, 中间一条纬线的度数为20 度,判断 A 点的纬度位置为。

(3) 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说出这支世界著名洋流名称,简述它对周围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洋流的性质、分布及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认识理解能力。

等温线数据向南减小,说明图中向南纬度升高,因此该海域位居南半球,受洋流的影响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说明该区域比同纬度海区冷,因此为寒流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2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20

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标要求]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教材分析]1、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

并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

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识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气压带和风带图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比能力。

2、通过展示和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教学重点]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和影响等。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

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鸭子舰队”引入海水不是静止不动的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自主合作探究]:利用图3.5,分组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一步:教师出示归纳地理分布规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观察2、分组对比分析3、从部分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加以整理归纳共同性4、应用教师指导学习方法,让自主学习有方法可依。

第二步:1、观察——学生读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熟悉洋流的名称、流向2、分组对比分析分四组:第①组:观察对比图1:以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第②组:观察对比图2:以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第③组:观察对比图3:以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低纬度海区第④组:观察对比图4:以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高纬度海区提示: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各组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和范围,增强目的性。

中图版选修2《海水的运动》word教案

中图版选修2《海水的运动》word教案

海水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

2.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及类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认识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人类的的发展应和海洋自身的发展相协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海洋的基本特征包括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方面,海洋的静态特征,有海水的温度、盐度的特征及其规律;本节课我们学习海洋的动态特征,即海水的运动。

[讲授新课]3.4 海水运动(板书)一、海水运动形式(板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了解海水的几种运动形式,并结合海洋的运动情况或从电视画面、影像图形中,了解每种运动形式的特点及其相关规律。

学生看完这部分内容后,老师可通过提问学生,并作讲解及总结。

海水的运动形式有多种,但主要的有以下三种:即波浪、潮汐、洋流。

1.波浪(板书)波浪是指在力的作用下,水的质点周期性发生振动,并向一定方向传播,称为波浪。

水是一种流体,在外力(风、地震)等作用下,使水的质点离开原来位置,但在内力(重力、水压力、表面张力等)作用下,又有使它恢复原来位置的趋势。

因此,水的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封闭的圆周运动或接近于封闭的圆周运动,并引起了波形的传播,便产生了波浪。

波浪按成因可分为:(1)由风的作用而产生的“风浪”,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大,能量越大。

(2)因地震或风暴而产生的“海啸”,它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它能毁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

(3)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波”。

(4)由气压突变引起的“气压波”。

(5)因船行作用而产生的“船行波”等等。

对于这部分内容,老师可找一些波浪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增强感性认识。

2.潮汐(板书)在海边,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的涨退。

到了一定时候,海水退下去,露出了大片海滩,人们拣拾着贝类和海藻,过了一些时候,海水又慢慢上涨,又淹没了海滩。

这种海水涨退具有明显的规律,有的地方一天涨退一次,有的地方一天涨退两次。

高中地理3.2 海水的运动 教案 中图版选修2

高中地理3.2 海水的运动 教案 中图版选修2

第三章海洋水体3.2海水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的概念;理解潮汐及各种洋流的成因。

能力:分析某些地区风暴潮形成原因及防灾、减灾措施。

德育:认识到海岸植被对海堤的生物保护作用,增强环保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洋流的形成。

教学难点:潮汐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

教学设想:“海水运动”是本单元中的重点和基础内容,是人类了解、开发海洋必备的知识。

在学习“波浪、潮汐”时多联系实际,了解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学习“洋流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时,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洋流的成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复习、导入:由海水的温度、盐度等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差异,导入海水的运动。

新课教学:一、海水运动形式[指导自学]思考海水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并指出它们的成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讨论、归纳、板书]首先归纳海水的运动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大潮、小潮)洋流[出示投影片] 列表分析成因及对人类影响。

1、波浪(1)风浪首先理解风浪的形成。

[思考]风浪对人类有何影响?[讨论归纳](1)航海;(2)对海岸的破坏,形成海岸地貌。

(2)海啸首先分析成因: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

[联系实际、德育渗透]教师介绍1960年5月22日智利8、9级大地震引起的海啸,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潮汐(1)、概念及成因[自学]理解潮汐的概念和成因。

[引导读图]理解海水涨落的周期变化。

[引导读图]出示投影片——大、小潮成因示意图,分析大、小潮的成因(与月相的变化结合起来)。

[归纳]大、小潮的成因——与三球的位置有关。

(2)、潮汐对人类的影响[分组讨论]潮汐对人类的影响。

[联系实际]教师介绍钱塘潮的概况。

[启发思维]然后提问为什么钱塘潮声势如此壮观?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原因。

[师生讨论、归纳][德育渗透]介绍南方红树林在保护海岸方面起的作用,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3、洋流理解概念[导入]从洋流的一些概况(规模、影响),导入下一部分的内容——洋流的形成、分布、影响。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8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8

《海水的运动》问题导读-评价单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解释洋流的概念,了解洋流的类型及成因。

2、分析并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环保意识;确立探索海洋、开发海洋的信念;2、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预习评价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的流动。

2.洋流的分类(按性质)(1)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2)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3.洋流的影响因素主要动力:。

洋流在前进时,还受到、等因素影响。

4.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世界风带图和世界洋流模式图)(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南)(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南无)(3)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和南极环流。

(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洋流(冬夏)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促进高低纬度间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

2.沿岸气候:(1)暖流。

(2)寒流。

3.对海洋生物的影响(1)寒暖流交汇:渔场、渔场、渔场。

(2)上升流海区:渔场。

4.对航海的影响:(1)顺流可。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对航行不利。

5.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1)使污染范围。

(2)污染海域程度,加快了速度。

简答题1、如何区分寒流:暖流:2、北半球低纬度海区大陆东、西两岸分别是何种性质的洋流?东岸:西岸:3、北大西洋暖流:秘鲁寒流:4、为什么在寒暖流交汇处和有上升流的地方能形成大渔场?预习自测1.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中的海水沿一定的方向流动就是洋流。

B.海洋中的海水沿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就是洋流。

海水的运动-中图版选修2海洋地理教案

海水的运动-中图版选修2海洋地理教案

海水的运动-中图版选修2 海洋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的运动形式和产生的原因。

2.掌握海水的主要运动参数。

3.学会利用水文学图表分析海水的运动。

4.掌握海流的分类和名称。

5.了解海洋环流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二、教学内容1.海水的运动形式2.海水的主要运动参数3.水文学图表分析海水的运动4.海流的分类和名称5.海洋环流的重要性及其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海水的主要运动参数。

2.利用水文学图表分析海水的运动。

难点1.掌握海洋环流的原因。

2.掌握海流的分类和名称。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2.视频讲解3.案例教学五、教学过程策略第一步:导入导入方式通过介绍海洋的重要性和对人类的贡献。

导入内容海洋对人类的贡献及海洋的重要性。

如:•海洋是资源的宝库•生命的源泉•对气候的影响•对大气的贡献•为科研提供优良的实验场所第二步:讲解1. 海水的运动形式根据形式可分为风化流、地形流和全球流。

讲解时结合海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2. 海水的主要运动参数主要有海水流速、流向和流量三个方面。

通过举例和表格等方式进行讲解。

3. 水文学图表分析海水的运动该部分主要讲解利用水文学图表(如海面波高图,海表温度等等)进行海水运动的分析方法。

4. 海流的分类和名称通过举例讲解,介绍海流的分类和具体名称。

5. 海洋环流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该部分主要讲解海洋环流的原因和影响。

第三步:案例教学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介绍不同类型的海水运动和环流特点。

第四步:讨论讨论海洋保护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其影响。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

反思: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讲解的重点和细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中的策略,以使教学实效更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二节海水的运动思维激活潮汐能指在涨潮和落潮过程中产生的势能。

潮汐能的强度和潮头数量和落差有关。

通常潮头落差大于3米的潮汐就具有产能利用价值。

潮汐能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也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潮汐电站发电示意图你对潮汐能发电有何看法?提示:人们设法在潮汐涨落比较大的海边,建几道闸门,装上水轮机就可以利用潮水来发电了。

潮水上涨以后,闸门外的海面升高了,打开闸门,海水向内流动,水流冲动水轮机,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流进闸门的海水,积聚起来,闸门内的水面也升高了。

潮水开始下落时,关掉先前的闸门,打开另外的闸门,水便向外流动,又可以推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继续发电。

潮汐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每度电的成本只相当于火电站的1/8。

自主整理一、波浪1.波浪的形成最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也会引起海水的波动。

2.波浪的作用波浪作用于____________,成为塑造____________地貌的主要动力。

波浪也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_____资源。

波浪造成的颠簸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二、潮汐1.潮汐是指海水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用下发生的____________现象。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____________,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____________,合称为潮汐。

2.潮汐的形成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____________引起的。

地球上的海水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月球对地球的____________,二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____________。

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____________。

3.根据涨落程度的不同可将潮汐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天体运动过程中,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____________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____________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就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

(2)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____________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____________在一起,形成____________。

(3)河口潮汐的形成:河口地区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影响,会形成独特的河口潮汐。

河口潮汐按潮差大小分为三类:强潮河口,如____________;中等强度潮汐河口,如____________;弱潮河口,如____________。

三、洋流1.概念海洋____________的海水,常年____________地沿着____________的流动,叫做洋流,又叫____________。

2.洋流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会使洋流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3.洋流的成因类型(1)____________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____________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____________风海流。

(2)由于各个海域的海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导致____________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叫做____________。

(3)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流出海区的海水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的海水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____________。

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

垂直补偿流又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种。

4.洋流的影响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____________、海洋生物分布和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高手笔记1.波浪的形成波浪是指在力的作用下,水的质点发生周期性振动,并向一定方向传播,称为波浪。

波浪按成因可分为:(1)由风的作用而产生的“风浪”,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大,能量越大;(2)因地震或风暴而产生的“海啸”,它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它能毁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3)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波”;(4)由气压突变引起的“气压波”;(5)因船行作用而产生的“船行波”;等等。

2.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在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在北半球的中高纬海区也有大洋环流,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南极大陆的外围,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环极的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为季风洋流。

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成西南季风,因此海水自西向东流,故为顺时针方向;冬季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信风,海水自东向西流,故为逆时针方向。

3.西风漂流西风漂流是在盛行西风的吹拂下海水自西向东大规模流动而形成的。

在北半球,西风漂流在太平洋叫北太平洋暖流,是日本暖流的延续;在大西洋叫北大西洋暖流,是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

由于这两支洋流是从低纬流向高纬,因此属于暖流。

在南半球,由于海陆轮廓的影响,各大洋的西风漂流连在一起,形成环绕地球一周的范围最大的洋流,其性质为寒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而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气温极低,必然影响其周围海水的温度;②从南极延伸出来的冰舌进入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浮冰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海水温度降低;③南极大陆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加剧了周围海水的降温。

名师解惑1.潮汐的形成剖析: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一天中,我们可观察到海水的涨落现象,一般有两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海面升高,海水涌上海岸,叫涨潮;海面下降,海水从岸上后退,叫落潮。

涨潮时海水面最高处称为高潮,落潮时海水面最低处称为低潮。

高潮与低潮的高差,即是潮差。

潮差是以朔望月为周期变化的。

潮差最大时叫大潮,潮差最小时叫小潮。

按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吸引力的大小,一是决定于物体的质量,二是决定于距离的远近。

宇宙间星球很多,但离地球太远,引力也就不大了,对地球引力较大的也就是月球和太阳,但月球离地球更近,所以最容易把地球上的海水吸着凸出来。

据计算,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2.25倍,所以潮汐的成因主要是月球。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太阳、月亮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对海水的引力合在一起,形成的引力就更大了,海水面凸出更高了,即“大潮”;每逢农历初八、二十二,太阳、月亮和地球互相垂直成直角,引力被抵消了一部分,海水面凸起比较少,即“小潮”。

潮汐是有规律的,以朔望月为周期。

掌握其运行规律,使它为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服务,是一本万利的事。

例如,当河口涨潮时河水受海水顶托,水流增高,两岸农田就可以更方便的引水灌溉。

海边盐田,在起潮时打开闸门,让海水自动流入盐田,退潮时关上闸门,把海水晒干,便剩下白花花的大片盐巴。

大轮船在涨潮时进港,在潮水将退时出港,这就方便多了。

此外,利用潮汐涨落所产生的潮差发电,可以获得大量廉价的电力。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剖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对全球热量输送和交换的影响,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对航海事业的影响,从而,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其水温比流经海区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例如,西欧海洋性气候向北方扩展;如巴伦支海沿岸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因此水温较其他北冰洋沿岸偏高,俄罗斯北部的摩尔曼斯克海港因此也成为一个终年不冻港。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其水温比流经海区低,等温线向低纬凸,使沿岸降温减湿,例如:南美、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在寒暖流的交汇处,一般是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聚集的海域。

同时,当寒暖流交汇时,冷暖海水发生搅动,引起上下层海水对流,下层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吸引大量鱼类,形成渔场。

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都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了日本北海道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以及挪威暖流与北极寒流的交汇处形成了北海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形成了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的形成与那里的上升流密切相关。

在秘鲁寒流沿海岸北流过程中,因受到离岸风的吹拂,使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海水上泛。

大量磷酸盐、硅酸盐被带到海水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使沿海200海里左右的范围内成为广阔的渔场。

(3)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逆洋流航行则减慢航速,多耗费时间和燃料。

寒暖流相遇,多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例如,纽芬兰岛东南海区,海雾茫茫,影响海上航运。

有些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如拉布拉多寒流。

(4)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洋流可以把某个海域的污染物质带到其他海域,加快净化速度;但使其他海域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讲练互动【例题1】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浪、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B.海啸是风浪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能量C.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D.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下落称为汐解析:正确理解海水运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包括风浪、海啸。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它是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

答案:C绿色通道:常见的思维障碍是不能区别波浪、风浪、海啸概念的种属关系,风浪、海啸都是波浪的表现形式。

本题还有一个思维障碍是认为海水下落称为汐,其实,潮是一次海水涨落,汐也是一次海水涨落,只不过是早上海水涨落为潮,晚上海水涨落为汐。

变式训练1.引起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日、月等天体的引力B.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C.大气的运动D.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差异解析:海洋水体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成因与大气运动有关,在风力的作用下能形成波浪;盛行风吹拂海面,形成了风海流,可见引起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的运动。

答案:C【例题2】我国浙江杭州湾的钱塘潮举世闻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