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李刻本校勘原委与学术价值

合集下载

试论桐城派和清代乾嘉时期的文统之争

试论桐城派和清代乾嘉时期的文统之争

试论桐城派和清代乾嘉时期的文统之争阮宏玲清代诗坛有神韵派、格调派、性灵派、肌理派之争,清代词坛有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之争,与之对应,清代文章领域的汉学派、史学派、桐城派、骈文派之争亦颇为壮观。

乾嘉年间,戴震、章学诚、姚鼐、阮文等纷纷为某一类“文”争正宗地位,一方面表明对文章美感特征的界定尚存争议,另一方面也是特定作者群不同文化宗旨的体现。

一、桐城三祖与汉学派、史学派鼎立的是桐城派。

其古文统系脉络清晰:唐代的韩、柳,宋代的欧、苏、王、曾,明代的唐宋派。

桐城派以辞章为依凭,自会将“文人之能事”摆在首位。

它的第一任盟主方苞曾以“义法”论文。

从顺序来看,方苞置“义”于“法”之前,似乎更重作品的义理,其实,他心里看重的还是“法”,还是文体对写作的规定和限制。

徐珂《散体文家之分派》云:“苞尝与宸英论行身祈向,曰:‘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继韩、欧之间。

’故其论文严于义法。

今约举其大旨如下:一、非阐道翼教,有关人伦风化,不苟作。

二、凡所涉笔,皆有六籍之精华。

三、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

”三点“大旨”中,第一点属于“义”,但视为“法”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仍属制约古文题材选择的体裁规范。

第二、第三两点更只能作为“法”来理解。

桐城派的第二任盟主刘大櫆将方苞潜在的重“法”意图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他在《论文偶记》中以“神为主”取代了“理为主”的习惯说法。

“理为主”是理学派的基本思想;“神为主”才真是桐城派的心得所在,且已偏于对一种韵味的感受,显然与诗论相通。

桐城派以前,韵味论大体属于诗学的范畴,何以将之纳入古文理论中来?这是受到理学派和史学派挤压的缘故。

当“义理”和“事”这两个古文要素被理学派、史学派攫取之后,留给桐城派的便只有辞章了。

以辞章为焦点,他论“神”、“气”、“势”,格外注重音节。

按照通常的看法,语言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讲述性语言,一是歌唱性语言。

讲述性语言旨在表意,故较为朴实、明了,发音平缓,声调变化幅度不大,同时以规则性的旋律一以贯之。

2020智慧树,知到《文献学概论》章节测试完整

2020智慧树,知到《文献学概论》章节测试完整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2020 智慧树,知到《文件学概论》章节测试完好答案智慧树知到《文件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古典文件学研究哪些内容?A:古籍的分类、编目B:古籍的版本、校勘C:古籍的辨伪、辑佚D:古籍的说明、编纂答案 : 古籍的分类、编目 , 古籍的版本、校勘 , 古籍的辨伪、辑佚 ,古籍的说明、编纂2、广义的校雠学由 ( ) 创始。

A:杜预B:郑樵C:欧阳修D:刘向、刘歆父子答案 :刘向、刘歆父子3、刘向:“一人念书,校其上下,得其错误为校” ,“一人持本,一人念书,若冤家相对,曰雠”。

下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

A:比今日的“校勘”意思狭小B:比今日的“校勘”意思广泛C:是对校的意思D:和今日的“校勘”意思同样答案 :比今日的“校勘”意思狭小, 是对校的意思4、文件学是以文件和文件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和保留文件资料。

A:对B:错答案 :对5、古典文件学是文件学的一个分支。

A:对B:错答案 : 对第一章1、我国古代文件的载体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甲骨B:简帛C:纸张D:羊皮纸答案 : 羊皮纸2、和竹几乎接有关的字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典B:册C:椠D:卷答案 :卷3、“缥”的意思是以下哪一个?A:青色B:青白色C:通“漂”D:漂白答案 :青白色4、“韦编三绝”是指念书勤劳,连缀竹简的牛皮绳断了三次。

A:对B:错答案 :错5、“卷”和“帙”是互相配合之物,卷子每十卷为一帙,故合称“卷帙”。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以下内容属于编述的有 ( ) 。

A:六朝义疏B:史部群书C:两汉传注D:先秦诸子答案 :六朝义疏,史部群书,两汉传注2、别集的编纂包含 ( ) 。

A:两人合著B:作者自编C:多人合著D:别人代编答案 :作者自编,别人代编3、以部下于地方志内容的有 ( ) 。

A:山川B:职官C:物产D:民俗E:艺文答案 :山川,职官,物产,民俗,艺文4、佛典包含 ( ) 。

【品读】姚鼐《古文辞类纂》纂集序目(全文附注释)

【品读】姚鼐《古文辞类纂》纂集序目(全文附注释)

【品读】姚鼐《古⽂辞类纂》纂集序⽬(全⽂附注释)鼐少闻古⽂法于伯⽗姜坞先⽣及同乡刘耕南先⽣,少究其义,未之深学也。

其后游宦数⼗年,益不得暇,独以幼所闻者,置之胸臆⽽已。

乾隆四⼗年,以疾请归,伯⽗前卒,不得见矣。

刘先⽣年⼋⼗,犹善谈说,见则必论古⽂。

后⼜⼆年,余来扬州,少年或从问古⽂法。

夫⽂⽆所谓古今也,惟其当⽽已。

得其当,则六经⾄于今⽇,其为道也⼀。

知其所以当,则于古虽远,⽽于今取法,如⾐⾷之不可释;不知其所以当,⽽敝弃于时,则存⼀家之⾔,以资来者,容有俟焉。

于是以所闻习者,编次论说为《古⽂辞类纂》。

其类⼗三,⽈: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

⼀类内⽽为⽤不同者,别之为上下编云。

论辩类者,盖原于古之诸⼦,各类所学著书诏后世。

孔孟之道与⽂,⾄矣。

⾃⽼、庄以降,道有是⾮,⽂有⼯拙。

今悉以⼦家不录,录⾃贾⽣始。

盖退之[5]著论,取于六经、孟⼦;⼦厚取于韩⾮、贾⽣;明允杂以苏、张之流;⼦瞻兼及于《庄⼦》。

学之⾄善者,神合焉;善⽽不⾄者,貌存焉。

惜乎!⼦厚之才,可以为其⾄,⽽不及⾄者,年为之也[9]。

序跋类者,昔前圣作《易》,孔⼦为作《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传[10],以推论本原,⼴⼤其义。

《诗》、《书》皆有《序》,⽽《仪礼》篇后有《记》,皆儒者所为。

其馀诸⼦,或⾃序其意,或弟⼦作之,《庄⼦天下》篇、《荀⼦》末篇,皆是也。

余撰次古⽂辞,不载史传,以不可胜录也。

惟载太史公、欧阳永叔表志叙论数⾸,序之最⼯者也。

向、歆奏校书各有序,世不尽传,传者或伪,今存⼦政《战国策序》⼀篇,著其概。

其后⽬录之序,⼦固[14]独优已。

奏议类者,盖唐、虞、三代圣贤陈说其君之辞,《尚书》具之矣。

周衰,列国⾂⼦为国谋者,谊忠⽽辞美,皆本谟诰[15]之遗,学者多涌之。

其载《春秋》内外传[16]者不录,录⾃战国以下。

汉以来有表、奏、疏、议、上书、封事之异名,其实⼀类。

《古文辞类纂》:“二千年高文略具于此”

《古文辞类纂》:“二千年高文略具于此”

《古文辞类纂》:“二千年高文略具于此”作者:钟岳文来源:《月读》2020年第03期中国古代的文章选本很多,我们较为熟知的有《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经史百家杂钞》等。

其中清乾隆时期姚鼐编纂的《古文辞类纂》是一部体现桐城派文学主张的古文选本,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当时及后世文学特别是古文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作用。

在中国文学史上,姚鼐(1732-1815)是一位少有的“全才”,既有理论,又有创作,还有自己选编的文章选本。

这几者相互参证,构建了他的文学思想体系。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姚氏是桐城的世家大族,人丁一直很兴旺。

姚鼐出生时,其家族在桐城已居住了300余年。

姚鼐出生于一个官宦书香人家,其先祖姚旭为明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入《明史·循吏传》。

高祖姚文然,康熙时任刑部尚书;曾祖姚士基,曾任湖北罗田知县,二人均贤良清廉,辞世后皆人祀名宦祠。

伯父姚范,进士及第后为翰林院编修,他读书刻苦,学贯经史,常书见解于卷端,与桐城派祖师之一的刘大樾情深意笃,这就使姚鼐可以跟他学习经史,并有机会和刘大櫆学文。

姚鼐自幼嗜学,在跟从刘大櫆学习古文时,常常显露出才华,深得刘大櫆的器重,称其“时甫冠带,已具垂天翼”,又说“后来居上待子耳”。

姚鼐二十多岁考中举人,本以为从此可以平步青云,不料連续五次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第六次应试才中了进士,授选庶吉士。

后来做过礼部仪制司主事,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

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

这个职位本应翰林充任,姚鼐能够破格当选,足见其造诣之高。

《四库全书》修成后,姚鼐乞养归里,不入仕途。

大学士于敏中等以高官厚禄相请,他也没有接受。

此后,姚鼐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致力于教育,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南方各省。

古文辞类纂(共两册)

古文辞类纂(共两册)

目录分析
过秦论上 过秦论中
过秦论下 论六家要指
原道
原性
原毁
讳辩 对禹问
获麟解 改葬服议
1
师说
2
争臣论
3
守戒
4 杂说四首录二

5
伯夷颂
封建论 桐叶封弟辨
晋文公问守原议 复性书三首录其末
本论三首录其次 朋党论在谏院进
为君难论二首 唐论
易论 乐论
诗论 书论
1
明论
2
谏论二首并序
3
管仲论
4
权书十首录四
等州观察处置
等使、上柱国、
陇西郡开国公、 赠太傅董公行
2
状圬 者 王 承 福 传
3
种树郭橐驼传
4
方山子传
5
兵部知制诰谢 公行状题脱
“员外郎”三

0 1
通议大夫、 都察院左副 都御史李公 行状
0 2
归氏二孝子 传
0 3
筠溪翁传
0 4
陶节妇传
0 6
韦节妇传
0 5
王烈妇传
先妣事略 白云先生传
二贞妇传 樵髯传
2
胡先生墓表
3
连处士墓表
4 集贤校理丁君
墓表
5 太常博士周君
墓表
石曼卿墓表 永春县令欧君墓表
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 将军唐君墓表
泷冈阡表
1
张子野墓志铭
徂徕石先生墓 2
志铭
3 太常博士尹君
墓志铭
4
黄梦升墓志铭
5 孙明复先生墓
志铭
尹师鲁墓志铭 梅圣俞墓志铭
江邻几墓志铭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
蔡君山墓志铭
3 唐故相权公墓

《古文辞类纂》系列选本及其文学史意义

《古文辞类纂》系列选本及其文学史意义

的《 古文辞类 纂 》则为古 文的推 阐发挥 了巨大作
用 。该 书 蒇事 于 乾 隆 四 十四年 ( 79) 17 ,集 中 了大
量经典古文作品,成为人们学习古文的范本。 《 古 文辞类纂 》版本众 多,当时即有康刻本 、吴刻本 、
李刻本等系列 ,随着桐城派影响的扩大,该书的增
注本 、音注本 、选注本 等层 出不穷 ,甚至有人认 为 : ‘古文辞类纂 》一书,二千年高文略具于此 , 以为六经后之第一书。…足见此书的盛行。而王先 ” 谦《 续古文辞类纂 》三十四卷 、黎庶昌 《 续古文辞 类纂 》二十八卷 、蒋瑞藻 《 新古文辞类纂稿本 》六 十卷的先后行世 ,更与姚选构成一个系列 ,反映了 桐城派创作活动与古文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变异与发 展 ,具有 深刻 的文学 史意义 。
部古 文选 本 。乾嘉 之际正是 汉学 日炽 的时期 ,姚
鼐选文兼顾 “ 义理 、考据 、辞章 ” ,编选了这部多 达 7 卷 的文章选本 ,亦隐含 了与 “ 4 破碎繁琐 ”的 汉学文章相抗衡的意味。在文章选 目 ,该书远溯 上
秦汉 ,以 《 史记 》 《 、 汉书 》为正宗 ;中推唐宋八 大家 ,尤以韩愈为最 ,选文多达一百三十余篇 ; 此 后则接 以明代 的归有光 ,而径 以方 苞 、刘 大椴 为 殿 。这正好反映了桐城派的论文蕲 向。在文章分类
《 古文辞类纂 》系列选本及其文学史意义
慈 波
( 复旦大学 中文 系,上海 20 3 0 4 3)
【 要] 姚鼐 《 摘 古文辞类纂 》问世之后 ,王先谦 、黎庶昌、蒋瑞 藻都有续作。作为分别带有承 传性质、变革性质和总结性质的古文总集,这些选本具有强烈的文统意识 ,反映 了桐城派在不 同历
【 收稿 日期/o 6 o - 7 2 o - 5 1 【 作者简介】 波 ( 99 ) 男, 慈 1 7 - , 安徽安庆人 , 复旦大学中文 系2 0 级博士生 , 04 主要从 事唐 宋文学研究。

古文辞类纂

古文辞类纂

《古文辞类纂》在文体学上的首要贡献,是姚鼐以“为用”为准则划分文体。他撇开构成文类的形式要素,从文章的用途角度着眼,辨析名实,区分文类。这不仅简化了文体,遏制了自魏晋以降日趋纷繁的文体分类,而且开启了现代文体学对文体功能“质”的“规定性”的认识,在古典文类研究 与现代文类研究之间搭建了桥梁。
在文体分类史上,姚鼐编撰《古文辞类纂》之前,文体类分的标准从未取得过统一。魏曹丕《典论·论文》曰:“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四科八体的划分,强调的是体制对语言“雅”、“理”、“实”、“丽”的要求。晋陆机《文赋》分文类为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文类的划分与风格的概括较之曹丕准确细致,且有了对文体功能的认识,如“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缘情”、“体物”是对诗、赋文体功能的准确概括。晋挚虞《文章流别志论》今存的佚文片断涉及文体十一类,且以“类聚区分” ⑤ 为编选原则。齐刘勰《文心雕龙》将文体分为三十三类,有文体论二十篇,其《序志》曰:“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⑥ 。刘氏首次从语言形式上以有韵无韵为准则,将文章划分为“文、笔”两大类,而两大类的再次划分,其标准则较为多样:“论、说、议、对是分别由形式视点去类聚的;史传、诸子分别是由题材视点去类聚的;诏、策、檄、移、封禅、章、表、书、记分别由用途视点去类聚的” ⑦ 。梁昭明《文选》,“凡次文之体,各以会聚……文以类分” ⑧ ,将文体分为三十八类。编者有着鲜明的类分意识,但未交代类分的标准,只强调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⑨ 的选文标准。此后,文体类分日趋繁细,例如:宋吕祖谦《宋文鉴》为五十八类,明吴讷《文体明辨》则为一百二十七类,而他们的分类标准也颇为多样凌杂。

古代抄本渊源及价值考略

古代抄本渊源及价值考略

普遍 的书籍材料 。唐 、 宋、 元仍抄书 , 今多不传。明代著名 的 抄本有 : 叶盛 菜竹堂抄本 、 吴宽丛 书堂抄本 、 文徵明玉兰堂抄 本、 沈 与文野竹 斋抄本 、 毛晋汲 古 阁抄 本 、 谢肇涮 小 草斋抄
本 。清代抄本流传最多 , 比较珍贵 的是清初抄本和乾嘉时期 的名家抄本。清代著名 的抄本还有 : 钱谦益绛 绰云楼抄本 、 朱 彝尊潜采堂抄本 、 吴骞拜经楼抄本 、 钱熙祚守山阁抄本 、 姚觐
书, 缮录抄写达 3万余卷 。 隋炀帝时秘 阁增至近 9 万卷 。 唐毋
煲《 古今 书录》 著录藏 书 3 0 6 0部 , 5 1 8 5 2卷 , 佛、 道经 2 5 0 0余 部, 9 5 0 0余卷。如李泌 、 苏异 、 柳公绰等私家藏书也 已达 到万 卷之数。刘 国钧 《 中国书史 简编 》 在列数上述事实之后说道 : “ 如果我 们理解到这些都 是靠手抄写 , 那就不难想象 这是多 么伟大的举动了。” 但是 , 在历经 1 0 0 0多年的无情岁月之后 , 能保存 至今 的隋唐写本却十分稀少 , 在敦煌石室秘籍发现之
书的 价 值 与 意 义 , 最后 介 绍 了明 清 两部 最 大的 官修 抄 本 。 【 关键 词 】 古代 抄 书 【 分 类号 ] G 2 5 1
1 古代 抄 本 渊 源
写本 书即古代 的手抄本 , 抄本 图书是古籍版本 的形式类
别之一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 , 书籍著作全靠手写抄 录流 传, 在相当长的历史 时期 内, 抄本书籍 ( 包括竹简书 、 帛书 ) 是 图书 的唯一形式【 J 】 。 雕版印刷术 发明后 , 抄本渐渐降为图书版 本的辅助形式 , 但其数量之多 , 仍然十分可观。一则古人 习惯 把抄 书当作读 书的一种方法 , “ 手写一 ,敌 口诵 十” ,抄 书不

古文辞类纂序目

古文辞类纂序目

古文辞类纂序目古文辞类纂序目是一部整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文集,该文集被编纂出版于清代中期。

该文集收录了成千上万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了从先秦到明代的名篇佳作,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演变、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文辞类纂序目以类目分奇特著、经史子集、诗词赋、笔记杂录、小说话本、戏曲曲谱、译注外国等七类。

每个类别中又配有详细的大项、小项,比如经史子集类别下有《论语》、《孟子》等,而诗词赋类别则包括了《全唐诗》、《红楼梦》等等。

该文集中不同类别的作品代表了不同的阶段和风貌,风格多样,涵盖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是一部博大精深、极富学术价值的全面文学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古文辞类纂序目的编纂过程是历经三百年才完成的,由得才国士龚自珍创作。

它并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成果,而是历代的著述家,一起汇聚交错乃至成形后的。

该文集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巨大宝库,也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

如今,《古文辞类纂序目》已成为大家研究古代文学的标志之一。

在教育和文学研究领域,它也经常被用来作为教学资料,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思想。

同时,该文集对于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也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另外,该文集的编纂历程也很值得一提。

龚自珍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整理这些珍贵的文学作品。

他不仅详细记录了每个作品的起源和作者,还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了点评和评价。

这些非常详尽和丰富的信息使得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每个作品的背景与意义。

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文化和社会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古文辞类纂序目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并保存了很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信仰、情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有浓烈的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

由于它的实用性和学术价值,古文辞类纂序目在历史上备受钦佩,并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经典之一。

古书的文体知识

古书的文体知识
21
从形式特点来看,说理文最重要的体 裁有:论、说、辩、原。
论和说性质相近,目的都在说理。 论,即议论,它的说理方式以论证为主。
要求观点正确,逻辑严密。比如贾谊《过 秦论》、苏洵《六国论》 。 说,则侧重于说明解释,写法灵活,篇幅 短小。比如韩愈《师说》、柳宗元《捕蛇 者说》、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
错《论贵粟疏》、诸葛亮《出师表》、李斯《谏
逐客书》、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等。其
中对策是选拔人才时应对者针对皇帝策问命题陈
述自己见解的奏议。
奏议的特点是讲究目的明确、语言典雅、论 必有据、条理清晰。
26
2.诏令
诏令是皇帝给臣下的书信、命令。其内容包 括授官、册封、敇戒、明罚、用兵、罪己等。 诏令的行文讲究典雅庄重、温润浑厚。
此时还出现了专门的论述文体的专著挚虞文章流别集和李充翰林论可惜此二书都已不南朝梁刘勰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其中近一半的篇幅是论述文体的流变
古书文体知识
1
文体,即文章的体裁。古代的文体与 今天的文体在种类、内容、风格等方面都 存在着较大差异。我们学习古代汉语,不 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古代的文体。了解古代 文体的一些特点和流变等基本知识,对于 正确地理解古文,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无 疑很有帮助。
2
一、古人对文体分类的研究简况
文体的分类起源很早。《尚书》一书就将所收 的文章分为典、谟、训、诰、誓、命等类。宋代陈 骙《文则》认为《左传》中有命、誓、盟、祷、谏、 让、书、对等八种文体。可见先秦时期,文体已经 非常丰富。
对文体的研究,始于魏晋时代。曹丕《典论·论 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 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备其体。”

《古文辞类纂》经典化研究

《古文辞类纂》经典化研究

《古文辞类纂》经典化探究一、引言《古文辞类纂》是一部聚集了中国古代文言文诗词散文的巨著,涵盖了从先秦到清朝的几千年间的文学精华。

这部文集对于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本文将就《古文辞类纂》进行经典化探究,以揭示其对于古代文学传承和文化演进的影响。

二、《古文辞类纂》的诞生和意义《古文辞类纂》是清代学者卢象俞所著,收录了一千余篇古代文言文作品,涵盖诗、词、传记、笔记等各类文学形式。

这部作品的问世,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承与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起首,它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广泛的文献资源,使得后人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探究古代文学。

其次,它也是文人们进行文学创作的范本,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最后,它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组织,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性,也体现了其思想和人文价值观。

三、《古文辞类纂》的分类与组织《古文辞类纂》以“四部九类”的形式进行分类。

其中,“四部”即经、史、子、集;“九类”则分别为经、文、诗、赋、辞、传、笔、记、论。

这样的分类体系可以更好地展示古代文学的全貌,同时也为后世探究者提供了明晰的探究线索。

《古文辞类纂》中所选篇目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古代文学的百态,既有琅琅上口的《论语》和《孟子》,也有美丽感人的《诗经》和《楚辞》,还有独具风格的《史记》和《资治通鉴》。

这种全面而细致的分类和组织方式,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材料,同时也便利了同砚们的进修和阅读。

四、《古文辞类纂》对古代文学的影响《古文辞类纂》作为一部经典文集,对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起首,它援助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体系。

通过这个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言文的丰富多样性,体验到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文学风貌。

其次,它对后世文人的创作起到了乐观的推动作用。

文人们可以从《古文辞类纂》中吸收灵感,借鉴其中的规范和风格,从而塑造自己奇特的文学形象。

不仅如此,《古文辞类纂》所收录的文学作品也成为后世文学评论的重要对象,学者们如鲁迅、胡适等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度的探究,大大丰富和进步了中国古代文学探究的领域。

《古文辞类纂》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古文辞类纂》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古文辞类纂》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文辞类纂》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古文总集。

《古文辞类纂》与《红楼梦》的文体教育价值

《古文辞类纂》与《红楼梦》的文体教育价值

《古文辞类纂》与《红楼梦》的文体教育价值作者:董清宇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9期摘要:《古文辞类纂》收录战国至清代文章七百篇,按照实用性文体划分为十三类。

《红楼梦》作者以一己之力,将这些文体运用到全书的章回创作中,文备众体。

这两部书是向青少年学生普及文体教育的较好教材。

它们包含的各类文体文章,基本属于上乘之作,值得初学写作者学习与借鉴。

尤其是赤峰地区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莘莘学子,要充分利用两部书的文体教育价值和其他价值,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各项资源,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古文辞类纂;红楼梦;文体教育;价值;均衡发展中图分类号:G6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9-0080-05乾隆年间问世的《古文辞类纂》,曾作为家塾教材而风靡一时。

它收录战国至清代文章七百篇,按照实用性文体划分为十三类,将《昭明文选》《文心雕龙》以来的文体分类定型化。

与之相比,略早于它诞生的《红楼梦》,被教育部最新公布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外通读书目。

全书运用定型化的各类文体,集《诗经》《楚辞》以来文学创作之大成。

我国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

既然是总体实现,就需要优质均衡发展。

在我们看来,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客观前提是均衡公平配置各项资源,主观前提是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包括传统文化资源等。

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战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全能型人才。

仅就写作能力而言,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大体上什么都能写,能写已经定型和不断涌现的各类文体。

为此,我们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集中谈论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古文辞类纂》与《红楼梦》两部书,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文体教育利用价值,并以前者划分的十三类文体,作为写作的纲领。

一、论辨(辩)文体就是《文心雕龙》题目标出的论说文。

吴曾祺《文体刍言》搜罗到其细目竟有24个之多。

《古文辞类纂》研究的开题报告

《古文辞类纂》研究的开题报告

《古文辞类纂》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古文辞类纂》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古文辞类纂》是清代学者周德清所编撰的辞赋类书籍,该书记录了从商周到明代的辞赋作品,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注释。

这本书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后来辞赋类书籍的重要基础和参考资料。

在文学史上,辞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最为重要、最为广泛、最为受到重视的一个文体,历代文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创作。

《古文辞类纂》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古代文学分类研究的空白,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古文辞类纂》为核心,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首先,通过对该书的文献考证和文本校勘,梳理该书编纂的历史背景和编纂过程。

其次,系统地分析该书对中国古代辞赋发展的贡献以及对后世辞赋类书籍的影响。

最后,通过对书中收录的典型作品的篇目、作者、内容、风格等进行分类、解读和分析,深入探究中国古代辞赋艺术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

本研究将采用文本分析法、历史比较法、文化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本研究的目的。

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该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究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学中辞赋文体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扩展和拓展中国传统文学史研究的领域和深度。

本研究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深入研究《古文辞类纂》,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学思想,最终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丰富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发展。

预期成果将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观点和新的素材,同时也将在学术上促进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交汇与融合。

古文辞类纂最好的版本

古文辞类纂最好的版本

关于古文辞类纂的最好版本,这取决于您的具体需求和兴趣领域。

古文辞类纂通常包括古代文学作品、诗歌、词曲、散文、典籍等多种内容,有很多版本和编辑可以选择。

以下是一些备受推崇的版本和系列:
1. 《古文辞类纂》,钱穆编著:这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文化学者钱穆所编纂的一部古文辞典,包括了大量古代文学作品、诗词、典籍、名言警句等,是广泛使用的经典之一。

2. 《文库拾遗》,吴汝纶编著:这是清代吴汝纶编纂的一部汇编文学作品的古文典籍,包括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佳作,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3. 《文选》,贺知章编著:这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所编选的一部文学集,收录了大量唐代文学名篇,被誉为古代文学的精华之一。

4. 《全唐文》,裴松之编著:这是唐代文学家裴松之编纂的一部收录了全唐文学作品的文集,是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5. 《全宋词》,辛弃疾、陆游编著:这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和陆游合编的一部收录了全宋时期词作品的文集,对研究宋代词学具有重要价值。

要选择最适合您的版本,建议您考虑以下因素:
- 您的研究领域和兴趣:不同版本可能侧重于不同的文学时期或类型,选择适合您研究兴趣的版本。

- 语言要求:一些版本可能提供了注释和解释,有助于理解古文,特别是对非专业人士来说。

- 印刷质量和排版:考虑到版本的质量和可读性,尤其是对于收藏和长期使用而言。

最好的版本可能因人而异,取决于您的具体需求。

您可以查阅图书馆或在线书店,阅读评论,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您的版本。

重温经典 领略中国古文字之美——《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出版杂记

重温经典 领略中国古文字之美——《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出版杂记

THE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2015年7月号 总第170期92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

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

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郭沫若《殷契粹编》正值2015年全国第11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合作开展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书法的研究展示,与展览同时推出的,是一本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甲骨文、金文的大型专题图书——《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以下简称《甲骨文金文集粹》)。

这是继国博《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法》之后的又一书法类藏品整理研究的重要出版成果,是国博人百年心血的结晶。

该书从国博馆藏三万余件珍贵的中国古代书法藏品中整理、遴选出殷商甲骨16件、商周秦汉青铜器76件,共计92件古代书法精品文物与拓片,其中不少书迹是历代众多书法名家心慕手追的法书典范,包括了诸如土方、方征伐涂朱卜骨刻辞,大骤风涂朱卜骨刻辞、众人协田卜骨刻辞以及后母戊鼎、利簋、大盂鼎等赫赫有名而世人难得一见的国之重器,还有不少是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征集的藏品,属首次传拓。

《甲骨文金文集粹》内容分为甲骨文、金文2部分,每一部分有概述,每件藏品不仅有文物和拓片的高清图版,还有极具学术价值的文字著录内容,包括名称、时代、材质、规格、出土或流传情况、字体书体、艺术特征、历史价值、释文等诸多信息,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每件藏品的多重文化价值与学术意义,同时书后还设置了索引,也便于读者观览、检索。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文物的拓片多为旧拓、原拓,字口清晰,按版本原大尺寸呈现,更好地还原了经典原貌;释文随图配置,并将复杂生僻的原字放大呈现,非常便于读者学习研究和临摹。

岛田翰《古文旧书考》所载佚书珍本之价值

岛田翰《古文旧书考》所载佚书珍本之价值

岛田翰《古文旧书考》所载佚书珍本之价值
李春光
【期刊名称】《学术问题研究》
【年(卷),期】2012(008)001
【摘要】岛田翰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所著《古文旧书考》一书影响甚大。

书中对日本所藏汉籍的各种版本进行了极为认真细致的研究,颇有见地,自唐钞宋刻至元明清韩版刊,均参辨其异同,订正其讹夺真伪,条分缕析,辨证极为精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岛田氏对中国的一些亡佚典籍涉及甚多,为我们进行亡佚典籍的搜求和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而难得的信息,对我国古籍的研究、整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4页(P97-100)
【作者】李春光
【作者单位】仰恩大学,福建泉州362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52
【相关文献】
1.全祖望辑《永乐大典》佚书考 [J], 史广超
2.岳珂佚书考 [J], 朱寅
3.蒐北魏之佚籍成学术之大观——论朱祖延先生《北魏佚书考》之价值 [J], 郭康松;黄首禄
4.日藏《成化处州府志》所载宋佚序的文献价值 [J], 吕冠南
5.胡安国佚信《答罗仲素书》考说 [J], 黄觉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文辞类纂的内容

古文辞类纂的内容

古文辞类纂的内容
《古文辞类纂》是清代道光年间的文献丛书,共分十卷,由清代学者吴楚材编纂而成。

这部书主要收录了古代各种文献作品中的辞章、词句,以及旧籍、碑刻等中的文辞,其内容包括各种文辞形式,如辞表、辞章、辞理、辞彙、辞篇等。

《古文辞类纂》的内容涵盖了先秦到清初的各个时期和各个文献流派的文辞,其中包括了汉代的辞章、汉朝儒家经典中的文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辞、唐代的辞表和辞彙、宋代的辞章、辞笺、辞表、辞状等,以及明代、清代的文辞作品等,内容十分丰富。

《古文辞类纂》不仅收录了大量的文辞,还为每一篇文辞都附有注释和讲解,对文辞的意义、用法、背景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这些注释和讲解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献中的辞章和词句。

《古文辞类纂》是清代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对于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和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书以其广泛的收录范围和详尽的注释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重视。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练习题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练习题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一)单选题1。

金石的“金”指()。

(A) 银器(B)青铜器(C)铁器(D)黄金器参考答案:(B)没有详解信息!2。

()是专门记载各类典章制度的工具书。

(A) 类书(B) 方志(C)政书(D)地图参考答案:(C)没有详解信息!3. 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南朝萧统主编的()。

(A) 《昭明文选》(B)《文章流别集》(C) 《玉台新咏》(D)《古文辞类纂》参考答案:(A)没有详解信息!4。

清代《说文解字》四大家著作中,最有名者为段玉裁的《()》.(A) 说文解字注(B) 说文解字约注(C) 说文通训定声(D) 说文义证参考答案:(A)没有详解信息!5。

宋代洪迈的《()》对图书辨伪、文献考证、文本校勘、文字训诂等均有论述.(A) 三经新义(B)太平御览(C) 容斋随笔(D)金石录参考答案:(C)没有详解信息!6. 中国古代目录学萌芽于先秦,而正式兴起于()。

(A)秦代(B) 西汉(C)东汉(D) 魏晋参考答案:(B)没有详解信息!7。

张之洞所著《()》为近代目录名作.(A) 书目答问(B) 轩?语(C) 遂初堂书目(D) 郡斋读书志参考答案:(A)没有详解信息!8。

《()》为最早之词典。

(A) 说文解字注(B)尔雅(C)广韵(D) 小雅参考答案:(B)没有详解信息!9。

唐杜佑在最早的政书、唐刘秩的《政典》基础上,扩充为《()》。

(A)文献通考(B)会要(C) 通志(D)通典参考答案:(D)没有详解信息!10。

()是指纠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恢复或接近文献原貌。

(A)注释(B)辑佚(C)辨伪(D) 校勘参考答案:(D)没有详解信息!11。

我国古代目录《汉书?艺文志》继承《七略》,采用的是().(A) 四分法(B)七分法(C)九分法(D) 六分法参考答案:(D)没有详解信息!12。

()即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某书的篇名和该书各篇叙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辞类纂 》 承载桐城 派古文理 论的重要 古 是 选本 。此书较早 的三个刻本 为道光元 年康绍镛 刻 本、 道光 五年吴 昌期 刻本 和光 绪 年 间 的李承 渊 刻
本 转录滁 州李 氏求 要 堂刊 本 中 的《 刊古 文 辞类 校 纂 序 》认 为李 氏刊 本 的校勘 者 就是 李承 渊 本人 。 ,
本的校勘情 况 , 学界有 不 同的看 法 , 一些 重要 的细 节 有意无意被 掩盖 和 埋没 , 本 的学 术价 值 和历 李
氏又请桐城 萧穆合 两本而校 以他书 , 重付 剞劂 , 世
称‘ 李本 ’ ”吴孟 复《 。 文献 学家萧 穆年谱 》 说 : 也 光
绪 二十七年 ( 9 1 , 穆“ 10 )萧 代滁 州李 氏校 刊《 古文
近 代 文 学作 品的 传播 史 和 书 籍 印刷 史 上 开风 气 之 先 。
关 t词 :《 文辞 类 纂 ) 古 ;李 刻 本 ;李 承 渊 ;萧穆 ;吴 汝 纶
中 圈分 类 号 :12 2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4 3 (0 9 5 00 —0 0 3 70 20 ) — 0 1 7
著 日《 孚类稿 》 嘉兴沈 子培提学 、 敬 , 合肥蒯礼 卿观 察为鸠 资刊行 , 十六卷 。[ 吴孟 复《 献学 家 凡 ’2 。 ,] 文 萧穆年谱 》 “ :萧穆 著作甚 多……刊行者 仅《 敬孚类 稿》 十六卷 。沈 曾植 、 蒯光 典 、 徐乃 昌( 字积 余 , 南 陵人 , 名刻书家 ) 刘世珩 等助资刊刻 , 著 、 光绪丙午 刊成 。[5 沈 曾植 , 子 培 , 兴 人 , ”2肌 ] 字 嘉 晚清 时任 安 徽 提学 , 著名 的历史 学 家 。徐乃 昌, 陵人 , 南 著名
《 古文辞类纂》 李刻本校勘原委与学术价值
汪 祚 民
( 安庆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编 辑 部 , 安 徽 安庆 26 3 ) 4 13

要 :《 文 辞类 纂 》 刻本 的 校勘 工 作 , 要是 由桐 城 著 名 的文 献 学家 萧 穆 承 担 的。 付 印 之 前 , 经吴 汝 纶 历 时 古 李 主 又
半 年 的 审核 ; 印 出版 之 后 , 承 渊 又 作 了进 一 步校 勘 剃 版 , 终 成 为 精 善 之 本 。 由 于李 本 中 的《 刊 古 文 辞 类 纂 序 》 付 李 最 校 是
萧 穆 以 李承 渊 的 身份 代 作 而成 , 盖 了萧 穆 的 校勘 功绩 。吴 汝纶 出于 对 吴 昌 期 刻 本 的 偏 好 , 说 萧 穆 “ 吴 本 而 加 姚 氏 掩 而 用 晚年 圈 识 又抹 杀 了萧 穆 的 校雠 之 功 。萧穆 在 校 勘 中标 明句 读 , , 使李 本 《 文 辞类 纂 》 为 较 早 句 读 分 明 的 文 学 总 集 , 古 成 在
20 年 5月 09
第2 8卷 第 5期
安庆 师范学 院sC lg ( o i cec dt n ora qn T a h r ol e S ca S i eE io ) oA g e l n i
Ma 2 0 y 09 VO . 8 N 5 I 2 o.
史 意义得不到 充分显 现 , 故撰此 文 , 试作讨 论 。
有交代 出处 以资 确 证 。萧 穆 , 字敬 孚 , 作敬 甫 、 或

个刻本 价值 的高 低 , 取决 于 从 事此 本校 勘
敬父 , 安徽 桐城 人 , 清末 著名 的文 献 学 家 。他 的 《 敬孚类 稿 》 收有 《 刊古文 辞 类纂 序 ( ) 一 篇 。 校 代 》 陈衍《 穆传 》 “ 萧 : 光绪 末 年卒 于 家 , 七 十矣 。子 年 不能有其 书 , 遽鬻 于嘉兴 沈 氏、 贵池 刘氏 。刘 氏为
搜集遗 文刊焉 。 [5姚 永朴《 ”2诣 ] 萧敬 孚先生 传 》 “ :所
人员 的功力 和见识 。关 于《 古文辞类 纂 》 刻本 的 李
校勘者 , 大多数研 究者根据 此本 的《 刊古文 辞类 校 纂序 》 校勘 记》 定为李 承渊 。钱基 博就是 这种 和《 ,
意见 的代表 。他 说 :迄 光 绪之 世 , “ 滁州 李 承渊 好
姚 氏书 , 据 康 、 两 刻 , 见 《 记 》 前 后 《 参 吴 而 史 、 汉 书 》《 、 文选 》 司马光《 及 资治 通鉴 》宋元 以后 、 熙 , 康
以前各 家专集 旧椠有 关 姚 氏纂 录之 文者 , 随时 校 勘字句 , 用朱墨笔 注上下方 。其圈点则 过 自雉 本 ,
辞 类纂 》 , 代李 承 渊作校 勘记 , 成 复 又代作 序 。此 本 能 合 康 、 两 刻 之 长 , 益 加 精 审 , 为 善 吴 而 最 本 。[5 ,] , 铋以为《 古文辞类 纂 》 本 的真正校勘 者是 李 萧穆 。两说 谁是谁非 , 如何看 待呢?
吴孟复先 生 的看法 并 非空 穴来 风 , 不过 没 只
但 吴孟复《 桐城文 派 述论 》 日 :光 绪 间 , 州李 则 “ 滁
本 。李承 渊刻本后来 居上 , 是校 勘精善 、 最能代 表 姚 鼐晚年 古文 品评 的本 子 , 后传 播 甚广 的上 海 此 会 文堂书局 刊行 的正续 《 古文辞类 纂 》 订本 、 四 合 《 部 备要 》 收《 文辞 类 纂 》 所 古 即依 李 本 。关于 李 刻
而得之 雉 乡 人 兰 陵逸 叟 转 录 者 也 。既 而博 考群
书, 正其 句读 ,乞 石 砣二 十年 , 为定 本 , 传《 州 勒 世 滁
李 氏求要 堂刊本 》 也 。l 钱基博 的这段 文字 , 是 ”1 基

收 稿 日期 :2 0 —0 — 1 09 3 5 作 者简 介 :汪祚 民 , , 徽 太 湖 人 , 庆 师范 学 院 学 报 编辑 部 编 审 、 主编 , 士研 究 生 导 师 , 男 安 安 副 硕 文学 博 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