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结肿大严重吗,这些影响要重视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也称恶性淋...
【疾病名】纵隔霍奇金淋巴瘤【英文名】Hodgkin disease of mediastinum【缩写】【别名】纵隔何杰金病;纵隔淋巴肉芽肿;纵隔帕-斯病;hodgkin lymphoma of mediastinum【ICD号】C81.9【概述】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也称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恶性程度不一。
淋巴瘤分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原发性和转移性淋巴瘤是纵隔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不论对儿童或成人,在考虑纵隔内肿块时,一定要想到淋巴瘤的可能性。
纵隔霍奇金病好发于青壮年期,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特点为出现典型的Reed-Sternberg细胞。
1997年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认为:既然近年的研究已经确立霍奇金淋巴瘤中肿瘤细胞为淋巴细胞性质,故更名为霍奇金淋巴瘤。
它首先于1832年被Hodgkin所描述,此病的名称却是由Samuel Wilks于1865年所命名的。
【流行病学】国外报道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为3/10万。
根据1983年上海市统计材料,霍奇金淋巴瘤男性及女性发病率分别为0.35/10万和0.26/10万,标化后为1.39/10万和0.84/10万。
在欧美国家,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45%左右,而我国只占10%~15%。
与其他肿瘤不同,霍奇金淋巴瘤在发病年龄上有双峰现象。
如美国:10岁以下发病少见;10岁以后发病率显著上升;20岁达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至45岁;45岁以后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稳定上升,达到另一高峰。
第一高峰在我国和日本不明显,可能与其结节硬化型发病率低有关。
【病因】霍奇金淋巴瘤病因不详,在组织学上是很独特的,缺乏带有侵袭特征的优势恶性细胞,肿瘤在结构和细胞组成上的多形性是基于肿瘤细胞固有的性质和机体的反应性。
正是这种组织学非典型性的共有性,表明霍奇金淋巴瘤所表现的是单纯的一个疾病整体。
霍奇金病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①遗传学异常:许多研究都集中在组织相容性抗原方面。
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诊断标准
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诊断标准淋巴结转移在影像学上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小,淋巴结转移通常会导致淋巴结增大。
对于颈部、腋窝和盆腔等区域的淋巴结,一般认为直径超过1厘米是异常的。
对于腹部淋巴结,直径超过1.5厘米可能被认为是异常的。
但对于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这个标准会有所不同。
2. 形态,正常淋巴结呈椭圆形,边界清晰,而转移淋巴结可能呈现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或呈现分叶状。
3. 密度,转移淋巴结在CT或MRI影像上常常呈现不均匀的增强,甚至出现坏死、囊变等现象。
4. 位置,转移淋巴结的位置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比如在特定癌症中常见的转移淋巴结的部位是有规律的。
5. 功能性影像学,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结合代谢活性示踪剂,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单纯依靠影像学很难对淋巴结转移做出100%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由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或肿瘤科医生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关于纵隔淋巴结分区你了解多少
关于纵隔淋巴结分区你了解多少我想大家都知道,淋巴是我们身体之中一个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
而且,如今,淋巴癌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因此,我们应当关注这一部分的健康状况,同时了解以及学习一些必要知识,这要才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纵膈淋巴结分区你了解多少?纵隔淋巴结分区的方法有哪些?纵隔淋巴结分区的方法很多,目前采用美国胸科协会提出的淋巴结分区法(修改),以便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1最上纵隔淋巴结(1区,位于头臂静脉上缘以上层面);2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区,头臂静脉下缘以上);3左上气管旁淋巴结(2L区);4血管前3A)及气管后(3P)淋巴结;5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区,包括奇静脉淋巴结);6左下气管旁淋巴结(4L区);7主动脉一肺动脉窗淋巴结(5区);8主动脉旁淋巴结6区,位于主动脉弓上缘以下,升主动脉、主动脉、无名动脉外方的淋巴结);9隆突淋巴结(7区,隆突角下淋巴结,但与下叶支气管或动脉无关);10食管旁淋巴结(8区);11肺韧带淋巴结(9区,包括下肺静脉后壁及下方淋巴结);12右侧气管、气管淋巴结(:10R区);13左侧支气管旁淋巴结(10I。
区);a目肺内淋巴结(11R区、llL区);14膈上淋巴结(14区)。
纵隔的分区和各分区内所包含的组织结构是什么?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胸骨之后、胸部脊柱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上自胸廓人口,下为隔肌。
( l )纵隔最常用的四分法:以胸骨角至第4 胸椎下缘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两部。
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三部分。
心包前壁和胸骨体之间的部分为前纵隔;心包后壁和脊柱胸段之间的部分为后纵隔;心脏、心包和出人心脏的大血管根部所占区域为中纵隔。
纵膈的分区以及各个分区内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纵膈淋巴结分区的方法有哪些。
我所提供的关于纵膈淋巴结分区你了解多少的知识包含这两个方面,以上的这些知识从构造到方法的介绍都非常地详细。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分析
(41:267—2∞.
叨M如KJ,s出删L calIiIl R4d.cD4屯D25叮∞cellB卯pP瑚8缸 咄imⅢune pmhol哪thI珊曲c外obDe_dq'endem m盹haIli暑mB叨.J I却
preope训ve 舡1d metastasis 0f media酊nal lymph nodeB f南m lu“g can。eL g讯叩i“g出ese characte五s石cs c曲ilnpmve
diagno_
sis 0fMLNM.
【Key words】Lung c如c蜗Medi∞bnal lymph node;Meta她is
万方数据
CHlNA MEDfCAL HERALD巾国医药导曩17
·论著·
2007年10月第4卷笨29期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肺癌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 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术前没有纵隔淋巴结的病理分期 情况下。光靠CT上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来判断有无转移不 是很准确。2002年1月.2007年1月期间.我们共手术治疗 肺癌86柳,为了提高对臃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的认识。我 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肺部良恶性病变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尸!O.00),肿大与不肿大的纵隔
淋巴结其癌转移卒(MLNMR)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如.05)。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主要发生在第2、3、5和7组。病
程越长、原发病灶的T分级越高,则MINMR越大(P<O.05),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MLNMR依次增大(P<0.05),有毛
tion between耐aIed f如to碍肌d MI埘M.Remns:11Ie di&陀眦e 0f lyInphom咯aIy mte betWeen nol咖lali印anl卸d mali印粕t
纵隔淋巴结肿大
4R:位于线2与线3,气管中 线的右侧 4L:位于线2与线4,气管中 线之左侧,动脉韧带内侧
10组:叶近端部淋巴结, 位于纵隔胸膜反摺外,脏 层胸膜内,右侧还包括邻 近中间段支气管的淋巴结。 X线上,肺门和叶间淋巴结 增大均可使肺门阴影增大
7组淋巴结:位于5线以下隆突下,但 和肺内的下叶支气管和动脉不相连。 8组淋巴结:位于6线以下,食道两侧 9组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位 于下肺静脉后壁和下部。
3组淋巴结:位于线2以 上,血管前、气管后, 位于中线属于同侧
1组淋巴结:位于左头臂 静脉上缘水平线上方 2组淋巴结:位于线1和 线2之间
5组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主动脉和
左肺动脉的外侧,左肺动脉第一分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近侧,并位于胸膜反折点以内。 6组淋巴结位于线2以下,升主动脉、主 动脉弓及无名动脉的前方或外侧
巨淋巴结增生症弥漫型, 2R、4R淋巴结肿大,轻 中度强化,其内见囊变区
结节病:多发淋巴结肿大,其 内见蛋壳样钙化、不定形钙化
右中肺叶见小结节状、 网格状阴影,双肺门淋 巴结肿大,
Castleman病
又称巨淋巴结增生症,是一 种少见的良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
病理分型
透明血管型
临床、影像学表现及预后
95%
局限型
弥漫型
浆细胞型
Castleman病 CT征象
局限型:孤立的或某一组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受累
1996标准淋巴结分组示意图
CT判断胸部淋巴结的位置
CT在判断淋巴结所在位置及大小上有重要作用,在CT 图象上可根据假定的6条解剖上的水平线,方便地把 所见到的淋巴结归入胸部淋巴结图中的14个组中。 1, 左头臂静脉上缘(气管前方的中线处) 2, 主动脉弓上缘 3, 右上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4, 左上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5, 气管隆突角 6, 右中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淋巴结稍饱满的意思
淋巴结稍饱满的意思
淋巴结稍饱满通常是指淋巴结在触摸时有一定程度的肿胀或增大。
淋巴结是人体淋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帮助过滤淋巴液并参与免疫反应。
当淋巴结稍饱满时,可能是由于身体正在对抗感染或炎症,导致淋巴细胞增多或淋巴组织肿胀。
这种情况通常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
淋巴结稍饱满的原因可能包括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牙周炎等)、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淋巴系统疾病(如淋巴瘤、淋巴结结核等)以及其他炎症性疾病。
在某些情况下,淋巴结稍饱满也可能是肿瘤的表现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淋巴结稍饱满并不总是表示有病理问题,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
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有淋巴结稍饱满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诊断。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淋巴结稍饱满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淋巴结稍饱满可能是身体正在对抗疾病的正常反应,也
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淋巴结长在哪最危险
淋巴结长在哪最危险我们都知道人体有着成千上万的器官,淋巴结是比较重要的一种。
有一些朋友则对它不是很熟悉。
那么,淋巴结长在哪最危险呢?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哪些呢?怎么预防淋巴结肿大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淋巴结长在哪最危险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直径在0.5厘米以内,分布在颈部、腋下、和大腿内侧,不会有任何影响的存在,只要不病变,就不会有知觉的存在。
表面光滑、柔软,主要有杀灭细菌的作用。
用通俗的方式来解释,如果把人体当做社会,淋巴结就是监察局。
当人体出现炎症的时候,淋巴结会想监察局一样,消灭入侵的细菌。
但是如果当淋巴结出现肿大的时候,可能就是入侵的细菌过多,淋巴结没法完全消灭,反而被细菌感染。
这个时候的淋巴结会有痛处,不再是无痛无痒的存在,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所以淋巴结长在哪里发作起来都很危险。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哪些第一,淋巴结发炎引起。
一种是非特异性的感染,比如扁桃腺发炎。
另一种是特异性的感染,最常见的是颈部淋巴结的结核。
第二,恶性肿瘤引起。
一种是淋巴结本身生肿瘤。
淋巴瘤的特点是触摸不痛不痒且位置固定,质地较硬。
一种是转移性的肿瘤,别的地方的恶性肿瘤转移到淋巴结。
如果淋巴结触摸不痛不痒,活动度差,那么就有可能是恶性肿瘤。
建议尽快就医。
怎么预防淋巴结肿大第一,戒烟限酒。
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
其次,不酗酒。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对于预防癌症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劳逸结合。
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体内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因此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
要以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这样对于预防癌症是很好的。
第三,生活规律。
预防癌症,要保证生活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熬夜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淋巴结长在哪最危险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淋巴结肿大ct诊断标准
淋巴结肿大ct诊断标准淋巴结肿大是指淋巴组织发生异常增生,导致淋巴结体积变大的现象。
淋巴结肿大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包括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介绍淋巴结肿大CT诊断的标准和相关知识。
一、淋巴结的解剖结构淋巴结是淋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具有过滤、免疫和代谢等功能。
淋巴结主要由结缔组织和淋巴细胞构成,包括皮质区、髓质区和窦区。
皮质区分布着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免疫反应的场所;髓质区含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淋巴细胞的存储场所;窦区是淋巴液流动的通道。
二、淋巴结肿大的分类根据淋巴结肿大的形态和病因,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感染性淋巴结肿大: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链球菌、病毒性肝炎病毒等。
2.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由于肿瘤细胞在淋巴系统内的转移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常见的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瘤、转移性癌瘤等。
3.自身免疫性淋巴结肿大: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常见的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非感染性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由于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组织增生症、Castleman病等。
三、淋巴结肿大的CT表现淋巴结肿大的CT表现取决于其病因和病变程度。
一般情况下,淋巴结肿大表现为体积增大、密度增高或增低,边缘模糊或锐利,形态不规则或规则。
具体表现如下:1.感染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常呈多发、对称性分布,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缘模糊或锐利。
如结核性淋巴结炎常呈多发、低密度,边缘模糊;链球菌感染常呈多发、高密度,边缘锐利。
2.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常呈单发或多发、对称性或不对称性分布,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缘模糊或锐利。
如恶性淋巴瘤常呈多发、低密度,边缘模糊;转移性癌瘤常呈多发、高密度,边缘锐利。
纵隔淋巴结增大影像标准
纵隔淋巴结增大影像标准
纵膈淋巴结正常大小通常<1cm,若检查到纵膈淋巴结超过1cm,则表示淋巴结肿大。
同时对淋巴结的良恶性判断还需要结合淋巴结各方面特点,一般肺部感染性病变或者肿瘤会导致淋巴结肿大。
1、炎症性淋巴结肿大:胸部CT提示通常>1cm,同时淋巴结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界限清楚,血流不丰富,外形多呈现椭圆形,分布较孤立。
考虑炎症性肿大可能性,需要治疗肺部区域原发感染灶,如肺炎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这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肺结核患者需要口服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病毒感染导致肿大,需要使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肿瘤性淋巴结肿大:胸部CT提示通常>1cm,同时淋巴结形态不规则,内部血流混乱,血流整体丰富,纵横比>1,分布呈现团块状融合。
要治疗原发疾病,如食管癌或肺癌需咨询专业医生后及时切除肿瘤,同时清扫淋巴结。
如果患者是因为淋巴瘤所导致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需要进行化学药物治疗,如CHOP方案化疗。
此外,<1cm淋巴结可能也是有病变可能,有时良性淋巴结和恶性淋巴结都存在模糊、分辨不清楚的情况。
该情况下可借助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者整块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
纵隔淋巴结分区及胸部恶性病变淋巴转移
N1,station 10
N2, station 5
N3, 4R,4L和5
淋巴结分期与治疗的关系
N1期(10-14站淋巴结):在没有纵隔
侵及、恶性胸腔积液、卫星灶、及其它 转移→手术切除 N2期(1-9站淋巴结):可考虑手术, 但应结合放疗+化疗 N3期:非手术适应症 CT的作用:识别淋巴结肿大→提示转移 ,明确淋巴结肿大的部位
叶间淋巴结。淋巴结位于叶支气管之间 叶淋巴结。淋巴结邻近远侧叶支气管
第13区:段淋巴结。淋巴结邻近段支气管 第14区:亚段淋巴结。亚段支气管周围淋巴结
未完待续.......
胸部恶性病变的淋巴结累及方式
一. 正常纵隔淋巴结
主要分布:气管远端+隆突下+主支气管
周围 正常大小:CT的径线测量:最大短轴径
功能:清除间质液体+异物+抗原等 肺癌的淋巴转移途径=肺实质淋巴引流途
径
肺癌的淋巴引流
不同部位的肺癌淋巴引流途径不同
一般:肺门→纵隔 右上叶:右侧气管旁+前纵隔 右中、下叶:隆突下+右侧气管旁+前纵隔 左上叶:主动脉弓下及弓旁 左下叶:隆突下+主动脉弓下
吻合+交通的广泛存在:
谢谢!
7 隆突下 8 食道旁(隆突水平以 下) 9 肺韧带 10 肺门 11 叶间 12 叶 13 段 14 亚段
主动脉淋巴结
N1淋巴结
1996标准淋巴结分组示意图
最上纵隔(锁骨 上) 上气管旁 主 A旁 下气管旁 主A下(主肺A窗 ) 肺门 隆突下(4组 为隆突以上。 7组则至中叶 开口或隆突下 3cm ) 食管旁 肺韧带
食道旁淋巴结
8区:食管旁淋巴结。隆突水平以下,淋巴结位于食道两侧,邻 近食道壁,不包括隆突下淋巴结。
纵膈淋巴结的分区
纵膈淋巴结的分区纵膈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淋巴液的循环来对身体的病原体进行清除和防御。
纵膈淋巴结的分区是人类解剖学上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将为您介绍纵膈淋巴结的分区及其相关知识。
什么是纵膈淋巴结?纵膈淋巴结主要分布在胸腔的前、中、后三个区域,是人体淋巴循环系统的一部分。
它们位于肺和食管之间,在心脏的上方、肺静脉后方和气管的两侧。
纵膈淋巴结是人体的第一个过滤器,可以通过淋巴液的循环来清除身体的病原体和异物,对身体的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纵膈淋巴结的分区纵膈淋巴结的分区是按照解剖学位置和淋巴引流方向来进行划分的。
当前普遍采用的分区方法是根据肺和食管的解剖位置和淋巴液流动方向,将纵膈淋巴结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前上区、前下区、后上区、后下区。
前上区前上区包括颈部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等。
它们主要负责引流肺顶叶和上肺叶的淋巴液。
前下区前下区包括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和主动脉淋巴结等。
它们主要负责引流肺中叶和下肺叶的淋巴液,也是纵膈淋巴结最广泛的一个区域。
后上区后上区包括气管后淋巴结、食管旁淋巴结等。
它们主要负责引流肺尖和肺隐裂的淋巴液。
后下区后下区包括隆突上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等。
它们主要负责引流肺底、横隔膜和腹膜后淋巴液。
纵膈淋巴结的疾病纵膈淋巴结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但当纵膈淋巴结感染或肿瘤转移时,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因此,对纵膈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纵膈淋巴结的疾病中,淋巴结结核和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两种疾病。
临床上还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嗜酸性肉芽肿、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这些疾病都可以引起纵膈淋巴结的增大或增生。
纵膈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它对人体的防御和清除病原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纵膈淋巴结的分区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预防和治疗纵膈淋巴结的疾病。
纵隔淋巴结肿大肺纵隔淋巴结肿大
纵隔淋巴结肿大肺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篇1: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总结: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结节病·、转移瘤·、淋巴瘤·、淋巴结结核·、矽肺·、巨淋巴结增生症等。
结节病:的CT表现以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纵隔淋巴结肿大以隆突下、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及主动脉弓旁淋巴结肿大最常见。
增强后肿大淋巴结呈中等度以上均匀强化,边界清楚,融合少见。
增大的淋巴结最终可以钙化,结节病钙化倾向于双侧,而结核往往是单侧。
因此,当双侧肺门及纵隔出现结节样钙化时,结节病的可能性大于结核。
肺内转移瘤:常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纵隔淋巴结肿大常呈单侧非对称性分布,大小不一,相互融合,一般为气管前血管后间隙及主肺动脉窗淋巴结肿大较明显,增强扫描可有轻度不均匀强化或仅有边缘强化,中心区域可坏死不强化。
胸内淋巴瘤:以霍奇金淋巴瘤较多见,影像学表现为前、中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以血管前间隙和气管前血管后间隙最常见,常与颈部周围淋巴结、两侧纵隔淋巴结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同时存在。
最常见的强化方式为均匀轻中度强化且相互融合,部分淋巴结内可发生囊变,可压迫周围大血管,形成血管淹没征,此为淋巴瘤特征表现。
纵隔淋巴结结核:常见于气管旁淋巴结,伴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增强后淋巴结呈边缘环形强化,中心干酪坏死不强化;大部分患者伴有肺内结核灶;一般情况下,结核病的淋巴结直径显著小于结节病。
矽肺:淋巴结肿大也为双侧性,淋巴结内常有粉末状钙化,蛋壳样钙化较有特征,两侧肺纹理增粗、肺间质增厚,肺内有多发性矽结节影,结合职业史不难诊断。
纵隔淋巴结肿大篇2:纵隔淋巴结增大常见于哪些部位?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CT对于纵隔淋巴结的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CT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和清晰的横断层面影像,因此对纵隔淋巴结检查的敏感性很高,甚至不足5 mm的淋巴结都能被发现。
在观察纵隔淋巴结时,应该了解淋巴结肿大最常发生的部位,不要把其他结构误认为是肿大的淋巴结,同时应正确认识其临床意义。
肺纵隔淋巴结肿大是什么引起的
肺纵隔淋巴结肿大是什么引起的
肺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是肺结核引起的淋巴结核,而听到这种疾病,人们都会觉得恐惧和慌张吧,因为它给我们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和威胁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就需要知道一下,面对这种疾病的一些科学治疗方法,只有我们注重这些常识了,才能够真正达到有效的治疗功效。
纵隔淋巴结肿大,很可能是肺结核引起的淋巴结核。
只要是结核,治法是一样的,如淋巴结核、肺结核、骨结核等。
至今医院中及药厂生产的西药药物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西药治疗一是服药时间长,一年以上,二是西药的副作用大,能伤肝,医生在开给患者治结核的药的同时,会同时开给养肝护肝的药,并且,会先让患者去化验一下肝功,如果肝功不好的话,还不能吃那个西药了,因为吃药后会使肝脏雪上加霜。
副作用大,还吃药时间长,就可知对身体的伤害程度。
三是西药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大。
以上就是肺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一些常识,还要治疗问题介绍,通过这些分析和介绍,那么大家对于这些疾病,应该格外的注重治疗和预防,如果不注意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我们的健康,自然会产生更多的影响和威胁。
淋巴结肿大的鉴别
淋巴结的鉴别诊断(1)急性淋巴结肿大:见于急性感染,如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风疹;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等。
(2)慢性淋巴结肿大:见于慢性感染,如结核、AIDS、放线菌病、梅毒;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如淋巴瘤、转移瘤;原因不明,如结节病。
(3)由于淋巴引流部位的关系,故淋巴结发生肿大的部位对疾病的诊断有帮助,这些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往往反映该引流部位的疾病。
1)耳前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眼睑、外耳、颞部、颊部。
2)耳后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外耳部、颗部、鼻咽部。
3)枕部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枕部皮肤。
4)额下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唇及舌。
5)颌下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面颊、唇、牙龈、鼻前庭。
6)颈部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咽喉、口腔、鼻咽、甲状腺。
7)锁骨上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头、颈、腋下、胸腔、腹腔、盆腔。
8)腋窝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上肢、乳房。
9)腹股沟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下肢、生殖系统。
10)胸腔纵隔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11)腹腔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4)颈淋巴结明显肿大,直径超过5cm:发病急者,见于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淋巴结核、化脓性淋巴结炎;发病缓者,见于霍奇金病、淋巴瘤。
(5)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及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结核、坏死性淋巴结炎。
转移瘤、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无触痛。
霍奇金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多无触痛,但在饮酒后可感觉肿大的淋巴结发生疼痛,这点有一定的特征性。
(6)淋巴结质硬、与周围组织固定,常见于转移瘤,即使肿大不显著,亦应考虑为恶性。
(7)肿大的淋巴结质较软,与周围粘连,多由于炎症引起,最常见者为结核、放线菌病。
(8)肿大的淋巴结呈橡皮样硬度,与周围无粘连,多见于淋巴瘤。
(9)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等。
(10)年轻患者淋巴结肿大,多为炎症反应所致;而年长者,则应考虑有恶性疾病的可能。
纵隔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
纵隔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纵隔淋巴结分区是指纵隔内淋巴结按其位置布局进行分区划分。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筛选和过滤作用,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淋巴结分区的划分有助于指导临床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及放射治疗的设计,并对淋巴结转移的疾病进行归类和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广泛应用的纵隔淋巴结分区是根据「纵隔解剖五分区分法」划分的,即1/2/3/4/5区。
具体如下:1.1区:上纵隔或纵隔顶部淋巴结区1区位于胸骨上缘至锁骨上缘之间,包括纵隔侧胸动脉和喉返神经之间的淋巴结。
1区淋巴结包括纵隔间储的上纵隔淋巴结,属于纵隔最高、最前和最靠近颈部的限类淋巴结。
临床意义:1区淋巴结的异常可提示胸部肿瘤的转移,并且1区淋巴结环围绕大血管和喉返神经,操作时需注意避免损伤这些结构。
2.2区:上纵隔、外侧胸廓模型和桥模型淋巴结区2区位于3区腹内侧,2区淋巴结包括纵隔胸导管的上端淋巴结、肺门的外侧端开口淋巴结、内乳结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
临床意义:2区淋巴结的淋巴道与肿瘤的转移有关,亦可接受4区、5区的淋巴流。
2区淋巴结是纵隔肿瘤手术切除范围的重要部分。
3.3区:下纵隔淋巴结(腹侧三角)区3区是下纵隔或腹侧三角的淋巴结区,包括位于胸椎左侧和右侧,大静脉后方,食管旁边及膈胸膜内。
3区淋巴结沿食管旁边的大血管躯干排列,在切除食管肿瘤时需要注意保护。
临床意义:3区淋巴结的异常常见于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是肺癌的常见淋巴结转移区域。
4.4区:下纵隔、膈上下两个腹侧三角淋巴结区4区是纵隔的前下方或膈上腹侧三角的淋巴结区,包括在肺袖中的、胸骨体后方附近、大血管之后的、以及胸腔膜下腹侧三角。
4区淋巴结直接与肺癌的转移关系密切。
临床意义:4区淋巴结的切除范围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阶段,对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5区:膈下最前纵隔淋巴结区5区是指位于膈下最前纵隔的淋巴结区,包括在主动脉及其分枝之前的淋巴结。
5区淋巴结与食管癌的转移有关。
淋巴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淋巴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淋巴肿瘤的病情早期病症状表现上还不会太严重,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是非常有效,能治愈的,最重要的是病情处于良性阶段,不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刚开始表现为局部症状,主要会出现一些硬质的结节,无痛,患者会感觉到咳嗽胸闷,有轻微的呼吸困难,最后为全身症状,主要伴有发热以及锁骨和腋下出现肿痛感,经常会发生肠胃功能疾病。
★局部表现:
(1)淋巴结肿大: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质硬,多可推动,早期彼此不粘连,晚期则可融合,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
浅表淋巴结以颈部为多见,其次为腋下及腹胜沟。
深部以纵隔、腹主动脉旁为多见。
(2)淋巴结肿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主要是指深部淋巴结,如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压迫气管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紫绀等。
★全身症状:
(1)发热:热型多不规则,多年38-39C之间,部分病人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
(2)消瘦:多数病人有体重减轻的表现,在6个月内减少原体重的10%以上。
(3)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
结外病变:淋巴肿瘤可发生于全身淋巴组织,如下颔、下颚、前颈部、锁骨上、腋下、腹股沟、纵膈腔或腹部动脉旁。
有时则发生于脏器引起压迫症状;皮肤浸润引起皮肤搔痒、皮下结节;扁桃体和口、鼻、咽部浸润引起吞咽困难、鼻塞、鼻纽;若发生于胃、小肠或大肠则可能有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呕吐、便血
等消化道症状;若淋巴肿瘤侵犯骨髓,则可能产生脸色苍白、发烧、不正常出血等症状,有时外周血中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出现。
纵隔淋巴结肿大标准
纵隔淋巴结肿大标准纵隔淋巴结肿大是指纵隔内淋巴组织增生导致淋巴结体积增大。
它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能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标准有一定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标准。
首先,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标准包括淋巴结的大小、形状和质地。
正常情况下,纵隔淋巴结一般不易被触及,如果淋巴结明显增大,医生可以通过体检来判断其大小、形状和质地。
通常情况下,淋巴结肿大会导致纵隔区域凸出,质地也会变得坚实,这些都是判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标准还包括淋巴结的数量和分布。
在正常情况下,纵隔淋巴结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且呈现对称分布。
但是当纵隔淋巴结肿大时,可能会出现数量增多或者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医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判断纵隔淋巴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另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标准还包括淋巴结的活动性。
正常情况下,淋巴结是具有一定的活动性的,当身体受到感染或者其他疾病影响时,淋巴结会出现活动性增加的情况。
因此,医生可以通过触诊来判断纵隔淋巴结的活动性,从而帮助进行诊断。
最后,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标准还包括淋巴结的疼痛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在一些疾病的影响下,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导致疼痛感,并且还会影响周围组织的功能。
因此,医生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全面评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综上所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标准包括淋巴结的大小、形状和质地、数量和分布、活动性以及疼痛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对于医生来说,了解这些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查房
初步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
患者姓名:张三
性别:男
主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
既往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胸部CT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无其他明显异常
病例症状描述
01
患者年龄:45岁
05
辅助检查:CT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受压
05
饮食调整: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03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02
物理降温:使用冰袋、温水擦浴等方法进行降温
04
保持水分:鼓励患者多喝水,防止脱水
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避免劳累
06
营养不良护理
01
评估营养状况:定期监测体重、身高、BMI等指标
01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
05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03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
0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呼吸困难护理
03
监测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及时发现呼吸困难加重
04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等呼吸功能锻炼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给予氧气吸入,保持血氧饱和度
02
05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刺激患者呼吸困难
06
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缓解呼吸困难
淋巴结肿大测量标准
淋巴结肿大测量标准正常淋巴结CT表现为扁圆形,类圆形小结节,边缘光滑,内部密度均匀。
CT 以淋巴结大小为诊断基础。
很多学者认为10mm 是正常淋巴结横断面最大直径的上限。
测量最小径比最大径准确性更高(93%比%)。
颈部标准:颈部Ⅰ~Ⅵ区以淋巴结最大横径≥15mm,纵隔(Ⅶ区)以淋巴结最大横径≥10mm为诊断标准。
在CT扫描一旦发现气管食管沟内淋巴结即可确定为病变性淋巴结。
(大多数学者以淋巴结的长径10~15mm为标准,亦有以淋巴结的短径8~10mm 为标准者。
)若以较大径为诊断标准则可提高其特异性,但降低其敏感性,反之,若以较小径为诊断标准则可提高其敏感性、降低特异性,所以任何以大小作为诊断标准均有假阳性、假阴性可能。
有学者提出不论淋巴结的大小,只要淋巴结内部密度有改变且边缘较清晰者均应判定为转移淋巴结。
胸部纵隔上最重要的几处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右肺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气管前腔静脉后淋巴结;主动脉肺窗淋巴结;奇静脉弓淋巴结。
淋巴结直径≥15mm应“考虑”有病理意义,≤10mm可以“考虑”为正常,11-14mm者属于不能定性。
一般测量淋巴结的短径,5区及膈脚后区淋巴结以6mm 作为诊断阈,其他各组均以10mm作为诊断阈。
(纵隔内淋巴结长径>15mm,短径>10mm作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
若纵隔淋巴结短径<10mm,长径<11mm,95%为正常。
若长径>20mm 大多为转移,一般测短径更准确。
)若淋巴结短径>15mm ,或淋巴结融合或成簇小淋巴结;淋巴结肿大压迫喉返神经、侵犯周围血管、气管、胸上段食管 , 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均可确定为转移。
腹腔淋巴结正常值1、膈脚后淋巴结:<6mm2、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10mm3、直肠旁淋巴结:<10mm4、腹腔其他部位淋巴结:<15mm国内标准:淋巴结最大直径≥10mm或中心坏死为阳性诊断标准。
Fenando 等报道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1 淋巴结增大,孤立淋巴结横径髂腰区≥15mm、腹主动脉区≥20mm,或多个淋巴结横径≥10mm;2 融合淋巴结块;3 可疑肿块伴肠道、血管移位;4 具有清晰脂肪界面的病例,不能分辨腹膜后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隔淋巴结肿大严重吗,这些影响要重视
淋巴结肿大很多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很都时候是因为一些脏器疾病引起的,会出现吞食困难,严重的会影响呼吸,出现头,面部的肿胀,要及时诊断鉴别,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一、症状体征
纵隔淋巴结肿大可无特殊症状。
但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也可压迫气管产生呼吸困难。
如压迫上腔静脉可产生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有头、面、上胸部肿胀。
出现纵隔压迫症状以恶性肿瘤为多,少数结核性纵隔淋巴结肿大形成纵隔肉芽肿或广泛纤维化时也可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二、病情特点
1.中年男性,乏力,干咳1月,不规则发热、盗汗3周,国
外居住史
2.进行性消廋
3.查体无明显发现
4.胸部平片结果阴性,增强CT示右上气管前腔静脉后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密度不均,内有液性暗区。
右主支气管前壁有一环状强化的肿物压突出,致右主支气管外压性狭窄。
右上叶外带可见有纤维条索影。
右中叶肺纹理有局限性聚拢现象。
5.血常规血沉偏快,血常规曾有白分偏高。
6.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
★三、疾病鉴别
1.成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病变部位居上,相对较孤立,可有不规则发热、盗汗、消瘦等表现。
出现液化坏死者病变反应性较强,可有胸膜反应及肺内浸润。
2.淋巴瘤:多有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常融合成片,与疾病不太符合。
3.坏死性淋巴结炎我曾诊治过一例,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体温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
CT上纵隔淋巴结轻度肿大,质地较均匀。
4.支气管囊肿并感染:肿物位于右主支气管前壁,除非感染较严重,一般很少有纵隔淋巴结肿大。
5.肺癌:出现液化坏死者多数为鳞癌,瘤体多较大,位于腔
内可较小。
6.结节病:多好发于女性,可有肺内浸润,全身情况一般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