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模版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 副本 (5)
导学案模板(B5纸张)
主备审核包科领导编号
班级_ 小组_ 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 导学案
学习目标 >>
1、
2、
3、
4、
重点:
难点:
预习案Previewing Case
一、教材助读
(此板块可设计成问题形式或者知识填空的形式)
二、预习自测
(此板块设计2~3个基础题,题目不宜过难、题量不宜过大)
三、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第1页/共2页
探究案Exploring Case 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此板块设计几个有关该课内容的问题)
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1.?
2. ?
【探究点二】
1. ?
2. ?
【探究点三】
1.?
2.?
三、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此板块题量尽量控制在5题以内)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第2页/共2页。
unit5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Unit 5 It must belong to Carla第二课时: sectionA2a—2c 编写人:邹华丽授课教师: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秋第周星期第节本单元主要学习情态动词: must / may / can / might / could 表推测的用法,学会用这些情态动词谈论某种可能性。
【学习目标:】一掌握本课时生词的正确发音及拼写:1,belong 属于2,belong to 属于3, author 作家,作者4,picnic 郊游,野餐5,hair band 发带6, possibly 可能地(30%的可能性)二掌握短语belong to 的用法。
三掌握情态动词:must / may / can / might / could 表推测的用法。
四、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动脑观察,比较事物的特点与区别,逐步培养自己的推理、判断能力。
【学习重难点】1 belong to 的用法。
2 情态动词:must / may / can / might / could 表推测的【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前复习下列句型:用whose 询问物体所有者,用be 和所有格及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进行回答:A,这是谁的书?_____ ______ is this? 或:_____ is this book?B,这是王平的书。
This is __________ book. = This book is _____________C,这是他的/我的书。
This is ____/ _____ book.= This book is ____/ _____.(二) 合作探究:1、belong to 的用法:重点词组,意为:“某物属于某人或某人属于某个组织或团体”后接宾格。
如:这是我的书。
This book belongs to me.=This book is _____= This is __ book .我是这个游泳俱乐部的成员。
导学案模版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 副本 (5)
课题:《桂林山水》第2课时主备人:宋瑞静李雅静审核人:宋合民
学习目标
1、品味桂林山水的奇秀之美。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
3、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预习任务:பைடு நூலக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3、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自主、合作、探究: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2、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学习重点
1、理解、体会漓江水“静、绿、清”和桂林山水“奇、秀、险”的特点。
2、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及清晰的结构布局。
上课流程:
预习合作课:解读目标—自学—对学—群学—老师精讲—整理导学案—检测
展示探究课:重示目标—小组预展—大展—整理导学案—测评
上
课
流
程
知识链接:
从桂林市区南行,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头伸长鼻子在江边吸水的“大象” ,现在一般称它为象山、象 鼻山。课文中说的“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只是举例说明桂林的山形态各异。实际上,在漓江两岸, 独秀峰、叠彩山、洑波山、南溪山、葫芦岩、七星岩等都很有名。
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图表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比较分析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耕作制度、农作物、民俗民风等方面的差异。
4、知道北方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和主要的工业基地。
学习重难点:1、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
2、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自主预习〗1、我国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面积约占全国的20% ,人口约占全国的40% 。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本地区以旱地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产区。
东北平原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由黄河、海河冲积而成,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共同被称为黄土地,是我国冬小麦、高粱、棉花、花生、谷子的主产区。
5、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也有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还有鞍山、迁安等大型铁矿。
6、北方地区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工业城市,并拥有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基地。
【合作探究】1、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地势特征)2、找出渤海、黄海,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及京杭运河。
3、“春旱”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常见的自然灾害,你能说说它产生的原因吗?【巩固练习】1、关于北方地区的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A)A、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玩为主B、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C、太行山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D、长白山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2、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海鲜,内蒙新疆西藏人喜食牛羊肉,说明影响饮食习惯的主要是( B)A、土壤B、物产C、经济水平高低 D 、海拔高低3、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B)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君何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4、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滚”“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区是(A)A、黑龙江海南B、河南江西C、辽宁江苏D、陕西云南5、下列地区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D)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D、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6、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B、饮食习惯----南米北面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D、传统交通----南船北马7、哈尔滨的学生寒假长,而武汉的学生暑假时间长的原因是( A )A、尊重当地的气候特点B、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C、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使用的教材授课时间长短的不同8、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C)A:平原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9、下列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A)10、华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D)A.地震B.滑坡和泥石流C.台风D.干旱。
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鸦片战争》导学案导学部分一、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
2.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3.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基础部分:一、自主预习,课前小热身:(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19世纪上半期,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为了开辟、推销、掠夺廉价的,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3)为了牟取暴利,英国向中国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经过:(1)林则徐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被派往广东禁烟。
(2)年6月3日,林则徐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
3.意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
(二)、鸦片战争(1)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从广东沿海北上,攻陷,继续北上,直逼。
(3)1841年初,英军占领。
(4)1842年,英舰到达长江江面,清政府求和,中英签订。
5.影响: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是中国的开端。
(三)、《南京条约》时间:年内容 1.2.3.4.二、导学探究:1.认识强大的英国。
(英国是怎样强大的?)2.鸦片输入给中国(清政府)带来的危害有哪些?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4.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6.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7.如何理解“近代史”的含义?(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8.如何认识毒品问题?拓展部分1.19世纪上半期,西方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是 ( )A.美国B.法国C.英国D.西班牙2.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是因为( )A.可以使清军丧失战斗力 B.造成清朝财政困难C.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D.可以牟取暴利3.“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MicrosoftOffice》导学案
第三章排版与打印【本章目标】1、熟练掌握设置字符格式、间距、边框、底纹和中文版式的技巧。
2、能够熟练运用格式刷复制各种样式。
3、熟练掌握设置段落对齐方式和缩进格式的方法。
4、灵活运用设置段落间距和行间距的方法。
5、能够使用格式复制功能快速设置格式。
6、掌握分栏排版的技巧。
7、掌握设置边框与底纹的方法。
8、掌握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的方法。
9、能够熟练打印各种格式的文档。
【本章重点】1、设置字符格式。
2、设置段落格式。
3、设置页面格式。
【学习目标】1、能够设置字体、字形、字号、文字的颜色、下画线、着重号及其他效果。
2、能够对字符进行缩放,设置字符的间距及动态效果。
3、掌握给字符添加边框和底纹的技巧。
【学习重点】1、字体、字形、字号和文字颜色的设置。
2、添加边框和底纹。
【学习课时】6课时。
第一讲设置字体格式【学法指导】字符格式就是字符的外观。
设置字符格式,可以用格式工具栏操作,可以用右键快捷菜单操作,也可以用菜单栏的命令进行操作。
在学习时,我们必须先弄清字体、字形、字号和字符效果的含义,再参照书上的示例,找出适合于自己操作的快捷方法。
【自学交流】阅读教材第51至53页,思考下列问题:1、字符包括哪些?字符格式又是指的哪些?2、输入文本与设置字符格式的先后顺序通常是怎样的?3、设置字体格式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操作?【上机释疑】打开《陋室铭》,进行如下设置:1、字体设置:标题为黑体,作者为隶书,诗文为楷体,“简介”二字黑体,简介正文仿宋。
2、字形设置:标题为加粗倾斜,“简介”二字加粗。
3、字号设置:标题为三号,作者为小三号,诗文为四号,简介为小四号。
4、字体颜色设置:标题红色,作者深红色,“简介”二字为蓝色,简介正文为紫罗兰。
5、下划线设置:标题加双下划线,下划线颜色为蓝色;简介中最后一句话“本文通过对自己……思想情趣。
”加红色波浪线。
6、着重号设置:“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一句加着重号。
7、字体效果设置:标题设置空心、阴影效果;简介正文中“铭,是古代文体……戒勉之作”加双删除线。
导学案模板及各版块要求
上来,而且要主要依据学生生成的感悟,必要时候要澄清错误,考查
目标一定要课本节目标链接起来,选题要精、准,讲求命中率、有效
性。
学会为根本目标,有效为第一原则,实在为课堂标准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子层数
,核电荷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
【当堂检测】
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
学习目标1针对性训练
渐
。
目标反馈部分要求必须 针对本节目标设计对应 检测,非本节目标题目
1.有三种金属元素 A、B、C,在相同条件下,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 可以从 C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C。则这三种金属 元素的失去电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高中部导学案模板及相关要求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郑州励德双语学校诱思导学稿(导学案)
学习目标部分为整个
备 课过 程中 的课核堂心导内入: 课题 第一章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主备人
范丽君
学生姓名
容,要求根据课程标准
及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学习目标】
B.⑤⑥
C.①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
5.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
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 X>Y>Z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K12教育文档)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word版可编辑修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主备张玉周辅备督查日期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学习重难点1.通过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学法指导1、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宜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2、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知识链接介绍燕子的体型、生活习性。
学习过程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课题1、燕子课型主备张玉周辅备督查日期学习目标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学法指导1、通过领读、个体读、小组互读等形式完成目标2、通过范读、个体读、齐读以及合作交流等形式完成目标知识链接介绍燕子的体型、生活习性。
学习过程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2、古诗两首 课型主备 张玉周 辅备 督查 日期学习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导学案模版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 副本
(2)小黑板出示: 看谁读音最准确:
小径 流畅 磕磕绊绊 权利 瞬间 清香袅袅 飞翔 弧线 缤纷世界
上
课
流
程
展示探究课:重示目标—小组预展—大展—整前预习:
1、每位同学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资料,准备交流。交流提示: 可以概括热爱生命的人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 还可以具体介 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2、 本课需要正确读写的生词:
浓郁 流连 小径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扑闪 概念 弧线 飞 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逍遥镇中心小学学校四年级语文科下册导学案
课题:《触摸春天》第1课时主备人:宋瑞静李雅静审核人:宋合民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学习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上课流程:
预习合作课:解读目标—自学—对学—群学—老师精讲—整理导学案—检测
3、解释词语: 流连:穿梭: 一瞬间:清香袅袅:
4、画一句让我最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的旁边作批注。
5、我能行,我会读最感兴趣的一段给大家听
初二下第五单元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英语导学案Unit 5 When was he born? Section A (1a---2c)编制人:蔡文静复核人:使用日期:2012 4 24 编号:19 Learning Goals :1.学习并记住4个单词和12个重点短语。
2.要掌握一般过去的特殊疑问句。
2.会用本课所学四会单词、短语。
3.阅读并理解对话,能用所学词汇、句型进行情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Learning Emphasis :The usages of be born and how longLearning Difficulties :Use the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to talk about the famous athleteLearning Methods :自主学习展示提升Thinking Navigation :同学们,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你应该在上一个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它的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并且会做出相应的回答。
它的构成如下:疑问词(组)+did+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在应答时,一般是问什么答什么。
但答语是肯定句,结构如下:主语+动词的过去式+其他。
在本节课中还应该学会用你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情景会话。
Learning Activities :Ⅰ. Morning reportAbility to cultivateⅡ. Warming-upⅢ.Self-study1.大声朗读单词并背出本节课的单词学法指导:在读单词时,请按照书上的音标发音,如不会请做标记,等到组内交流时解决。
born_________ record_________ hiccup__________ sneeze_____________ 2.重点短语点拨学法指导:利用你手中的资料学习并记住短语,并能用过去时造句。
1).be born 出生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1978年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2009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 4). 在1998年5月1日的早_______________5).拟一份清单__________________ 6). 国际体育明星____________________7).篮球运动员_________________ 8). 一位出色的中国乒乓球运动________9).为期69年5个月______________ 10). 开始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_11). 停止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 12). 多久_________________3. 句型学习学法指导:根据对话,学习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
导学案第五节.doc
课题:直角三角形(1)课型:新授课备注【学习目标】[教师复备栏1、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2、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3、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重点难点】重点: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证明和应用难点:结合具体例子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及学生笔记(双色笔)]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导学案八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执笔: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知识链接】1、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2、边的关系: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等于斜边的平方。
角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3、有两个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1¥习流程】预习课本P. 14-16。
预习交流: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 o(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两个角的三角形是三角形(3)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已知:求证:证明:(4)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已知:求证:证明:2、互逆命题概念: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和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和,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3、互逆定理概念: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却是真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合作探究:1、如图,BAXDA 于 A, AD = 12, DC = 9, CA = 15,求证:BA〃DC。
2、已知:如图,此'中,CDLAB于 D, AO4, 3&3,好2。
5(1)求力C的长;(2)求』力的长;(3)求45的长;(4)求证:死是直角三角形.【达标测评】1、填空:(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9、12,则斜边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13,其中一条直角边为5,则另一条直角边为 o(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6、10、8,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导学案模板(通用)
课题5.2 解方程(3)课时1课型预习+展示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目标经历解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去括号的解题方法。
二、探究释疑如何解方程:4(X + 0.5)+X = 20-3根据“旧”知识,学生会作解答:例4 解方程:解法一:去括号,得。
解法二: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
移项,得。
移项,得。
化简,得。
即:。
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
议一议:观察上述两种解法,说出它们的区别?三、巩固提升解下列方程:(1) 5(x—1)=1; (2) 2—(1—x)= —2;(3) 11x +1 =5(2x + 1); (4)4x -3(20-x)=3;(5) 5(x+8)-5=0; (6) 2(3—x)=9;(7) −3(x +3) =24; (8) −2(x −2)四、总结归纳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重难点解方程时如何去括号。
(①不漏乘括号外的因数②注意括号外为负因数时,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预习交流1、去括号① X-(X-4) ② 8-2(X-7) ③ 4(X+0.5)2、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颖带了20元钱到超市去买1听果奶和4听可乐,找回了3元,已知1听可乐比1听果奶多0.5元。
你知道1听果奶多少钱吗?如果设1听果奶x元,可列出方程:这个方程列得对吗?为什么?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想一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是:。
预习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后记学科:数学年级:七主备人:龙达海辅备人:刘诚、翟海琴、陈星明备课组长审批:刘诚教研组长审批:周次: 13 份数:序号:1课 题 解方程(1) 课时 1 课型 预习+展示 学 生 活 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目标1.通过天平实验,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用数学符号表达;2.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它们来解方程;二、探究释疑下列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中,那些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1)若x =y ,则5+x =5+y (2)若x =y ,则5-x =5-y (3)若x =y ,则5x =5y (4)若x =y ,则 (5)若 ,则bx =by (6)若2x (x -1)=x , 则2(x -1)=1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我们今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依据,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例1:解下列方程 (1)x +2=5 (2)3=x -5 (3)-3x =15 (4)2103n--= 三、巩固提升 1.解下列方程:(1)x -9=8 (2)5-y =-16 (3)3x +4=-13 (4)2153x -= (5)2x+5=5x-72、若2x -a =3,则2x =3+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等式两边同时 ,等式仍然成立.3、如果代数式8x -9与6-2x 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 .4、把 变形为的依据是( )A 等式的基本性质1B 等式的基本性质2C 分数的基本性质D 以上都不对 四、总结归纳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重 难 点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们来解方程。
国别史专题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1)“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那么请问是谁率领船队
C.美国独立战争经济危机工业革命珍珠港事件
(3)《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签署这一合约的会议对中国权益的损害直接导致了中国国内哪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年代尺
1917年1921年1941年1991年
写出这个国家在年代尺上表示的年份发生过哪些大事及其影响?
5.德国是20世纪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两次战后对德国的处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A.美国独立战争经济危机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
B.美国南北战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珍珠港事件
重大事件
代表人物
对美国的历史影响
华盛顿
美国实现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美国南北战争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罗斯福
维护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列宁的改革,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土义国家
D.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强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5.(2010·山东临沂)十九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下列关于当时英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②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③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④英国参加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美国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珍珠港事件
导学案模版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 副本
课题:《将心比心》主备人:宋瑞静李雅静审核人:宋合民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上
课
流
程
知识链接:
课文中讲到一位阿姨为老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等老奶奶过去后才松开手,“她为什么会这样做 呢?”问题一提出,一位同学这样回答:“阿姨的妈妈和这位老奶奶的年龄差不多,她只希望自己的遇 妈妈到这种情况也有人为她开门,阿姨这样的目的是: (1)能唤起人们多一份关心和一份关爱, (2)能 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从这位阿姨的言行举动和平淡的话语中说明了什么呢?一位同学回答:“说 明阿姨心灵纯洁,心地善良,是多么的善解人意、关心他人啊!”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里,如果在平 常的生活中遇事能将心比心,推心置腹地想,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使我们的社会更加 文明。
预习任务:
请参照“课前预习导学案”进行预习。
请将预习内容呈现在智慧树上。
自主、合作、交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我能复述文中的两则小故事?
通过自学,谈谈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意思。
迁移训练:
(2)课文具体写了两件事,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____。
知识延伸:
读背有关“将心比心”的名言。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导学案模板样板
=34=35
力卩法和减法混合在一个算式里,应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指明学习内容和方法,即学什么和怎么学)
四【自主合作学习】
(1)、请自学书本第4――5页例1及例2, 并将例题补充完整,不会的标记下来。
(2)、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的计算的顺 序。
72+16-54
25-5X7
五【展示交流讲解】
72+ 16— 54
=88-54
=34
25-5X7
=5 X 7
=^5
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个算式里,应该从 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导学案模板
年级
时间
单元
主备人
课型
课时
课题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rrl、八 课刖 准备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学案
导案
【引入新课(预习引入)】
我们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 算的运算方法。当这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 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则混合 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 混合运算)
只有乘、除法的算式应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计算。
1、
73 — 45+ 27=18 X 4- 9=
2、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 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5元。这条裙 子多少钱?
七【拓展】
1、小结: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2、作业:练习册
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
72+ 16— 5425-5X7
二【揭示目标】学习Fra bibliotek标:1、•我能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 算顺序。
《第二节导学案》word版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主备:刘波涛备课(教研)组长:授课教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获得原电池概念和组成条件的基础上,能设计出一些原电池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 在探究设计原电池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②.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原电池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②.赞赏原电池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认识原电池的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对研究成果以及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与反思【问题导学】(请大家复习原电池原理,完成以下三个小题)1、原电池是一种将的装置2、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1)(2)(3)(4)3、原电池中负极发生__________反应,正极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子从极流向极,电流从极流向极。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42-44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完成练习册P2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部分)2.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原电池中,一般来说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作为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为极。
因此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比较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即:作为负极材料的金属的活动性作为正极材料的金属。
【合作探究】一.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内容,并展示讨论成果:(老师订正部分答案)二.小组合作讨论:(请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
然后小组展示,其他小组随机发问、点评)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原电池原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如:利用原电池原理可以设计多种电池,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等。
原电池中,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从理论上分析,任何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二)品读胖墩
1、学生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小胖墩的句子。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
硬是扳他不动。[课件相应出示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反复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人性美的光辉,鄙视那些丑恶的东西。
学习重点:体会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由读人到写人。
(四)领会人物描写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小结:(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就使我们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四、【达标检测】
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请你也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一个班上的同学,让大家猜猜你描写的同学是谁。
(1)[“使巧招”、“下冷绊子”可以看出嘎子有心计,“猴儿似的”可以看出他的动作敏捷,灵活。]
(2)指导朗读,读出嘎子的灵活。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课件出示句子3]
(1)[引导]嘎子沉不住气了,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同学们仿佛见到一个怎样的嘎子呀?[争强好胜]他争强好胜,时时刻刻想把对手打败,即使到比赛的最后,他还想使巧招!他使出了什么巧招呢?[用脚腕子去钩胖墩儿的腿]你看,小嘎子的的确确很机灵,很有心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探究:
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如:(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 松鼠尾巴„„),这是一门新的科学—仿生学,请同学们阅读资料袋,交流收集到的仿生学的资料。
上
课
流
程
逍遥镇中心小学学校四年级语文科下册导学案
课题:《蝙蝠和雷达》第1课时主备人:李雅静宋瑞静审核人:宋合民
学习目标
1、我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
学习重点
1、我认识7个字,会写12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上课流程:
预习合作课:解读目标—自学—对学—群学—老师精讲—整理导学案—检测
蝙( )捕( )蛾( )蚊( )僻( )锐( )渴( )蝇( )
扁( )哺( )饿( )这( )避( )说( )揭( )绳( )
(3)通过预习课文,我知道了科学家( ),并从中受到了启发,给飞机安装了( ),让飞机能够( )。
合作学习:
1、再次自由读全文。
2、我能与组员合作,分段朗读课文,并简要进行评价。
3、小组交流容易写错的生字。
。
4、小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5、默读第 7、8 自然段,填空。
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
迁移训练:
1、在本节课中科学家从蝙蝠在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让飞机也可以在夜间飞行,科 学家真是了不起,我将来要当一名▁▁▁,发明▁▁▁▁▁▁(分组展示)
展示探究课:重示目标—小组预展—大展—整理导学案—测评
上
课
流
程
课前预习:
1、请参照“课前预习导学案”进行预习。
2、请将预习内容呈现在智慧树上。
3、预习检查:
(1)我能正确读出本课词语。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 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2)我会给这些生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