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药物在麻醉中的应用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f1507f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2.png)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在麻醉科急救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用于处理急性麻醉相关事件和紧急情况。
这些药物具有迅速、有效地恢复患者生命体征和稳定患者病情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急救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1. 术中急救药物:- 心血管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硝普钠等。
这些药物用于处理手术中浮现的心律失常、低血压和心肌缺血等情况。
- 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用于处理术中的剧痛或者术后疼痛。
- 镇静药物: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用于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 解痉药物:如氯化钙、氯胺酮等,用于处理术中浮现的肌肉痉挛或者抽搐。
2. 术后急救药物:- 镇痛药物:如吗啡、氯胺酮等,用于处理术后疼痛。
- 解痉药物:如氯化钙、苯妥英钠等,用于处理术后浮现的肌肉痉挛或者抽搐。
- 抗恶心药物:如异丙嗪、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用于处理术后恶心和呕吐。
3. 麻醉急救药物:- 心血管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硝普钠等。
这些药物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心律失常、低血压和心肌缺血等情况。
- 呼吸急救药物:如氧气、异丙嗪等,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呼吸抑制或者呼吸暂停。
- 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等,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过敏反应。
4. 麻醉中毒急救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纳洛酮、丙戊酸等,用于处理麻醉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 心血管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硝普钠等,用于处理麻醉药物过量引起的低血压和心律失常。
5. 麻醉过敏急救药物:- 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等,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过敏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急救药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遵循正确的用药剂量和途径。
- 在使用药物前,应对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用药史进行充分了解,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或者不良反应的药物。
- 使用药物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类型。
- 使用药物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心血管手术中麻醉诱导的应用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心血管手术中麻醉诱导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537232376baf1ffc4fadaf.png)
小 , 静作用强而且 起效迅速 . 镇 平稳 , 因而被广泛 用于各种 心脏直视手术 的诱导和维持。本研究 皆在总结依托咪酯在 心血管直视手术麻醉的诱 导和维持过程 中对血流动力学的
影 响。
依托咪酯和丙泊 酚均 为近年来较为理想 的静 脉麻 醉药 , 但是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有所不 同。 依托咪酯对 心血
f n etei. o a a sh saI Hn n wi p o o o o e 0 d t . e t so o y n ma s t h r p f l r tmi a eAn s he il g . 1 9 , 6 7 5 7 3. 9 27 :2 — 3
内, 组见 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 . P 0 5为有显著性差异 。 0 两组年龄 , 体重 , 病种之 间无 显著差异 , 两组患者均顺 利完成麻醉及手术 。I 2例出现注射疼痛 , 例 出现注射 组 5 后肌 肉震颤 , 牙关禁 闭 , 颈项强直 的症 状 , 无一例有 明显 的
依托 咪酯和 丙泊 酚在 心血管手术 中麻醉诱导 的应用
职勇 刘 旭
(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麻 醉科 , 河南
【 关键词 】 依 托咪酯 ; 酚; 丙泊 心血管手术 中麻醉诱导 ; 应用
驻马店, 3 0 ) 4 0 0 6
由于依托咪酯 ( 州恩华药业生产 ) 徐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3 讨 论
组 (< . )插管后 2分钟 ,组 H S PMA ,V P 00 ; 5 I R,B , PC P与诱导 前相 比均无显著差异 , Ⅱ组 H ,B , A ,V R S PM PC P与诱 导前相 比均有 明显下 降( < .5 , 与 I P 0 )且 0 组相 比较均 有显著 差异
依托咪酯应用于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分析
![依托咪酯应用于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6953f7bcd126fff6050bbe.png)
依托咪酯应用于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分析目的对依托咪酯应用于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抽选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上述患者均为2015年~2016年期间入院,所有患者均于麻醉诱导以后使用依托咪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患者接受麻醉诱导期间的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HR与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后使用依托咪酯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给予维持,效果可观,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标签:依托咪酯;心血管;麻醉诱导心血管疾病是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及生活水平提高而常见于临床中的疾病,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该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1]。
由于患者的血管弹性较差,不同的麻醉诱导药物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亦存在差异,可极大程度上改变患者的血流动力。
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全麻诱导可改变患者的血压与心率,对手术的安全性存在不良影响,为此临床应当为患者选择其他合理有效的麻醉药物,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给予维持。
依托咪酯是具有较强的镇静及催眠作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可以将药物对患者心血管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减小。
我院为探究将依托咪酯用于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特抽选部分患者进行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其中包括21例男性患者与29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5.39±1.96)岁。
1.2 方法于术前30 min,取0.3 mg东茛菪碱与8 mg吗啡为患者肌肉注射,对其血样饱和度与血压水平进行密切的监测;进行局麻的过程中为患者实施桡动脉穿刺处理。
取5 ug/kg芬太尼与0.1 mg/kg哌库溴铵及力月西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完成诱导5 min以后,取0.3 mg/kg依托咪酯為患者静脉注射结束麻醉诱导6 min以后为患者开展气管插管。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66f806d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d.png)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负责为手术患者提供麻醉和镇痛服务。
在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急救情况,因此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急救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1. 呼吸道急救药物- 气管插管药物: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用于促进气管插管的顺利进行。
- 气道开放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用于扩张气道,改善通气。
- 支气管扩张药物:如沙丁胺醇,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促进气道畅通。
2. 心血管急救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用于紧急提高血压。
- 心脏抑制剂:如阿托品,用于解除心脏传导阻滞。
- 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用于纠正心律失常。
3. 镇痛急救药物- 镇痛药物:如吗啡,用于缓解剧痛,提供镇痛效果。
- 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用于局部麻醉,减轻手术疼痛。
4. 血液急救药物- 凝血剂:如氯化钙,用于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 血浆代用品:如白蛋白,用于补充血容量。
- 红细胞生成素: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促进红细胞生成。
5. 镇静急救药物- 镇静药物:如丙泊酚,用于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
- 镇静辅助药物:如咪达唑仑,用于提供额外的镇静效果。
以上仅为麻醉科急救药物的部分例子,具体使用药物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的急救效果。
此外,麻醉科急救药物的储存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药物的有效期应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过期药物。
在使用药物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量和有效期,以避免错误使用。
总之,麻醉科急救药物在麻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务人员应熟悉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患者在急救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同时,对于药物的储存和管理也要严格把控,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8f3406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c.png)
麻醉科急救药物一、引言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在麻醉科急救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用于处理意外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科急救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麻醉科急救药物的种类1. 心血管系统急救药物心血管系统急救药物主要用于处理心血管系统相关的急症,如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等。
2. 呼吸系统急救药物呼吸系统急救药物主要用于处理呼吸系统相关的急症,如窒息、呼吸衰竭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氧气、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等。
3. 神经系统急救药物神经系统急救药物主要用于处理神经系统相关的急症,如癫痫发作、中风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地西泮、苯妥英钠、氯胺酮等。
4. 代谢系统急救药物代谢系统急救药物主要用于处理代谢系统相关的急症,如低血糖、酸中毒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葡萄糖、碳酸氢钠、胰岛素等。
5. 其他急救药物除了上述几类常见的急救药物外,麻醉科急救药物还包括其他一些特殊用途的药物,如镇痛药、抗过敏药等。
三、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作用机制1. 心血管系统急救药物的作用机制心血管系统急救药物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心率等方式,恢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2. 呼吸系统急救药物的作用机制呼吸系统急救药物通过扩张气道、促进肺泡通气等方式,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保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3. 神经系统急救药物的作用机制神经系统急救药物通过抑制神经传导、减轻神经兴奋性等方式,控制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防止进一步损伤。
4. 代谢系统急救药物的作用机制代谢系统急救药物通过补充缺乏的代谢物质、调节酸碱平衡等方式,纠正代谢系统的紊乱状态。
四、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1. 心血管系统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心血管系统急救药物通常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赋予,剂量和速度需根据患者情况和急救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呼吸系统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呼吸系统急救药物可以通过吸入、雾化、静脉注射等途径赋予,具体方法需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病情来确定。
探讨舒芬太尼麻醉在心血管手术应用中的临床研究
![探讨舒芬太尼麻醉在心血管手术应用中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c890fcbd64783e08122b3a.png)
探讨舒芬太尼麻醉在心血管手术应用中的临床研究目的对舒芬太尼应用在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将本院在2015~2016年收治的接受心血管手术的患者共计20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对照组)组与舒芬太尼(观察组)组,每组患者有100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
结果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比较相似。
结论两种药物都可以用在心血管手术的麻醉中。
标签:舒芬太尼;芬太尼;心血管手术;效果舒芬太尼属于一种μ阿片受体高选择性的激动药,为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
早在80年代,国外的许多医院就已经广泛的开始应用舒芬太尼了,但直到现在,我国对其的临床应用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本文对舒芬太尼应用在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现将有关的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在2015~2016年收治的接受心血管手术的患者共计20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对照组)组与舒芬太尼(观察组)组,每组患者有100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觀察组:我们给每个患者应用舒芬太尼的用量小于等于250 μg/支×6。
对照组:每个患者应用的芬太尼的用量小于等于500 μg/支×30。
舒芬太尼是由协和药业提供的,芬太尼是由湖北宜昌人福药业生产的。
在手术前2小时,为患者应用地西泮10 mg进行口服,手术前半小时应用吗啡10 mg(或者是应用东莨菪碱0.3 mg)进行肌肉注射。
若患者为冠心病患者,可以为患者应用必要的心血管活性药。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对患者的Ⅱ导联ECG和SpO2水平进行监测,给患者吸氧,桡动脉置管对血压进行监测。
麻醉诱导应用咪唑安定,剂量为0.03~0.1 mg/kg、舒芬太尼,剂量为1~4 μg/kg或者是芬太尼10~40 μg/kg,并且应用肌松药。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ee6f50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7.png)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用于麻醉科急症患者的药物,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控制症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药物。
在麻醉科急救中,正确使用适当的麻醉科急救药物对于救治患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麻醉科急救药物及其作用:1. 镇痛药物:- 吗啡:吗啡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受体结合,减轻或者消除疼痛感。
它可以用于控制术后疼痛、急性重症疼痛等。
- 氟哌利多:氟哌利多是一种非阿片类镇痛药物,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来减轻疼痛。
它常用于急性疼痛的缓解,如骨折、严重创伤等。
2. 镇静药物:-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等,能够产生镇静、安抚和抗焦虑的作用。
它们常用于麻醉科急救中的镇静诱导、镇静维持等。
- 丙泊酚:丙泊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物,具有快速起效、短效持续时间和良好的镇静效果。
它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和镇静诱导。
3. 心血管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用于急性心力衰竭、休克等情况。
-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普钠、尼卡地平等,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
它们常用于高血压危象、心绞痛等急性心血管疾病。
4. 抗惊厥药物:- 苯妥英钠:苯妥英钠是一种广谱抗惊厥药物,通过增加神经元膜的稳定性来抑制癫痫发作。
它常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作等急性情况。
5. 气道管理药物:-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能够扩张血管的药物,通过放松平滑肌,使气道扩张,有助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和呼吸难点。
它常用于急性哮喘、支气管痉挛等情况。
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麻醉科急救药物,实际使用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判断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其剂量。
在使用麻醉科急救药物时,医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用药原则和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此外,麻醉科急救药物的储存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788f9c5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f.png)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在麻醉科急诊情况下使用的药物,用于处理麻醉相关的急救状况。
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使用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生或者麻醉师的指导和监督,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一、常用1. 心血管类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用于维持血压和心率稳定。
-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普钠、尼卡地平等,用于控制血压和心率。
-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艾司洛尔等,用于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
2. 呼吸道类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茶碱等,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道通畅。
- 气管插管辅助药物:如虎魄胆碱、咪达唑仑等,用于促进气管插管顺利进行。
3. 镇痛类药物:- 麻醉药物:如芬太尼、丙泊酚等,用于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
- 镇痛药物:如吗啡、布洛芬等,用于缓解疼痛。
4. 抗过敏类药物:- 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扑尔敏等,用于缓解过敏反应。
-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用于抑制过敏反应。
5. 抗心律失常类药物:- 钠通道阻滞剂: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等,用于抑制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用于控制心律失常。
二、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使用原则1. 根据病情判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麻醉科急救药物进行应用。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3. 监测患者反应:在使用麻醉科急救药物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防止药物过量: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6. 遵循规范操作:在使用麻醉科急救药物时,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 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血压升高或者降低、心率改变、心律失常等。
依托咪酯应用于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研究 王贝贝
![依托咪酯应用于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研究 王贝贝](https://img.taocdn.com/s3/m/18ec6898312b3169a551a407.png)
依托咪酯应用于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研究王贝贝【摘要】目的:对依托咪酯应用于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研究。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需行全身麻醉手术的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
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常规组患者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等量的依托咪酯。
对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进行观察并记录。
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各指标比较差异不大,P>0.05;麻醉诱导后实验组的MAP显著低于常规组,且差异较大,P<0.05,SPO2及HR比较差异不大,P>0.05。
结论:麻醉诱导后应用依托咪酯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可更好地维持心血管病患者全身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依托咪酯;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中图分类号】R5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83-02心血管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年龄大于55岁,此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受到手术创伤应激、气管插管刺激,导致机体内儿茶酚胺等应激物质分泌的增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可能导致心肌缺血或者心肌梗死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阻碍手术的顺利进行。
临床上一直致力于维持心血管病患者麻醉期平稳药物应用的研究,依托咪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被用于心血管病患者麻醉方面的研究[1]。
本研究实验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需行全身麻醉手术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依托咪酯应用于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报道见下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实验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需行全身麻醉手术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5例。
其中实验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介于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4. 45)岁;常规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介于43~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8±4.29)岁。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7f3bd3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0.png)
麻醉科急救药物引言概述:麻醉科急救药物是在麻醉科医生处理急救情况时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快速、有效的作用,可以迅速控制患者的症状,保证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五个主要部分,包括镇痛药物、镇静药物、肌松药物、气道管理药物和心血管支持药物。
一、镇痛药物1.1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具有强力的镇痛作用,可用于急性剧痛的缓解。
1.2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酮洛芬等,可用于轻度到中度疼痛的缓解,常用于术后镇痛。
1.3 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可用于局部麻醉和神经阻滞,适用于手术和疼痛管理。
二、镇静药物2.1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具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可用于镇静、催眠和预防惊厥。
2.2 吡拉西坦类药物:如异丙酚、咪达唑仑等,具有快速起效和短效的特点,适用于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
2.3 α2受体激动剂:如地塞米松、氟马西尼等,具有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可用于镇静和镇痛的辅助药物。
三、肌松药物3.1 非去极化肌松药物:如琥珀胆碱、罗库溴铵等,可用于促进肌肉松弛和减少肌肉抵抗。
3.2 去极化肌松药物:如琥珀胆碱、醉酒菜碱等,可用于快速诱导和维持肌肉松弛。
3.3 选择性肌松药物:如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等,具有选择性作用,可用于特定病例的肌松需求。
四、气道管理药物4.1 气管插管用药物:如利多卡因、琥珀胆碱等,可用于气管插管时的表面麻醉和预防咳嗽反射。
4.2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可用于支气管痉挛和气道梗阻的缓解。
4.3 气道清洁药物:如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溶液等,可用于气道湿化和清洁,保持气道通畅。
五、心血管支持药物5.1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可用于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时的血管收缩和升压。
5.2 心律调整药物:如胺碘酮、普鲁卡因胺等,可用于心律失常的纠正和预防。
5.3 血液稀释剂:如羟乙基淀粉、白蛋白等,可用于补充血容量和维持循环稳定。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f287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e.png)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依托咪酯是一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广泛用于临床麻醉操作中。
尽管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但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分析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该药物的使用。
依托咪酯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全身麻醉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GABA受体的抑制性效应来产生麻醉效果。
依托咪酯具有快速的起效、维持时间短以及出麻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依托咪酯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依托咪酯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
这是由于依托咪酯具有明显的抑制心血管系统的效应,容易导致术中或术后出现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的情况。
临床医生应及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情况,必要时采取积极的对策。
依托咪酯在呼吸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和支气管痉挛。
依托咪酯的麻醉作用易导致呼吸抑制,尤其是在药物的给药速度快、剂量大或者与其他镇静药物联合使用时更容易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
依托咪酯还可导致支气管痉挛,尤其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更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
在使用依托咪酯时,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防止出现不良的呼吸系统反应。
依托咪酯在消化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食管反流。
这主要是由于依托咪酯的麻醉作用容易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食管反流等不良反应。
临床医生在使用依托咪酯时,应注意术前禁食禁水,术后给予适当的抗恶心、抗呕吐治疗,并提供必要的食管保护措施,以减轻不良的消化系统反应。
依托咪酯在神经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和麻醉后遗症。
依托咪酯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易导致术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和麻醉后遗症,表现为意识模糊、记忆丧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在使用依托咪酯时,临床医生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术后不良的神经系统反应。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cc0c8d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3.png)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在麻醉科临床急救中使用的药物,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急性紧急情况。
这些药物通常具有快速、有效的作用,能够迅速控制病情,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麻醉科急救药物及其作用:1. 心血管急救药物:- 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作用,用于心跳停止等紧急情况。
- 硝酸甘油: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流,用于心绞痛等急性心血管疾病。
2. 呼吸系统急救药物:- 氧气:用于缺氧、窒息等急性呼吸窘迫情况,能够迅速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 呼吸兴奋剂:如氨茶碱、沙丁胺醇等,可扩张支气管,促进呼吸道畅通。
3. 镇痛镇静急救药物:- 吩噻嗪类药物:如氟哌利多、氯丙嗪等,具有镇静、抗焦虑的作用,用于急性焦虑、兴奋状态等情况。
- 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异丙酚等,可用于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控制患者的疼痛。
4. 抗过敏急救药物:- 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用于急性过敏反应,能够减轻过敏症状,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5. 血液稳定剂:-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用于血压下降、休克等紧急情况,能够增加心输出量和血压。
在使用麻醉科急救药物时,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患者的安全。
此外,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效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使用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不可擅自使用或滥用药物。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总之,麻醉科急救药物在麻醉科临床急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迅速控制病情,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合理、准确地应用这些药物,对于麻醉科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阐述
![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阐述](https://img.taocdn.com/s3/m/a1c0933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2.png)
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阐述
田烨晖;费宏亮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24(19)1
【摘要】右美托咪定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具有高选择性、镇静镇痛作用显著等特点,在近年临床麻醉中使用频率、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促使临床麻醉质量不断提升。
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在近年不断上升,心血管手术实施率自然也随之增加,此类手术具有创伤性大、难度与风险性高等特点,麻醉质量对手术安全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等均有直接影响,相关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不仅具有显著镇静、镇痛作用,同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炎性水平、心肌功能及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等均具有一定改善效果,从而保障患者安全,避免其因此产生其他不良症状,以此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
本文将以此展开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特性、作用机制及在不同年龄段心血管手术中的具体应用状况等,促使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手术中可发挥最大作用。
【总页数】3页(P175-177)
【作者】田烨晖;费宏亮
【作者单位】北京燕化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右美托咪定在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围麻醉期应用观察
2.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手术中对舒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分析
3.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4.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5.右美托咪定在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655473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1.png)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在麻醉科手术中,用于紧急救治患者的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使用旨在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急救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1. 心血管急救药物:-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心血管急救药物,常用于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下。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提高心脏输出量。
-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常用于心绞痛、高血压危象等情况下。
它通过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阻力,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增加血液供应。
2. 呼吸道急救药物:- 氨茶碱:氨茶碱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常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情况下。
它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环磷酸腺苷(cAMP)的浓度,从而放松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气道。
- 丙酚:丙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常用于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等情况下。
它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肌松等作用,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呼吸。
3. 血液凝固急救药物:- 氯化钙:氯化钙是一种补钙药,常用于严重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下。
它通过提高血浆钙离子浓度,促进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增强血液凝固能力。
- 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是一种含有丰富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常用于急性出血、凝血因子缺乏等情况下。
它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促进血液凝固。
4. 镇痛急救药物:- 吗啡:吗啡是一种强效镇痛药,常用于术后疼痛、严重创伤等情况下。
它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传导,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 盐酸曲马多:盐酸曲马多是一种镇痛药,常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的缓解。
它通过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减少疼痛感受,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以上是麻醉科常用的急救药物及其使用方法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并遵循药物使用的相关指南和标准操作程序。
此外,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过敏史、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心脏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前准备与用药
![心脏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前准备与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e2ef71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b.png)
心脏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前准备与用药一、调整心血管用药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前常用的心血管用药包括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洋地黄类药和利尿剂等。
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应继续应用至手术日。
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药、中枢作用的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可乐定)、硝酸甘油或钙通道阻滞药会引起心肌缺血、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因此,原则上均不能随便停药。
ACEI和ARB类抗高血压药建议手术当天停用,否则麻醉后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低血压。
1.洋地黄类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或房扑等,以改善心功能不全和控制心室率,目前常用药物为地高辛。
洋地黄类药由于治疗窗小,逾量会引起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
术前应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以便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调整药量。
低钾会加重洋地黄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要注意血钾水平,尤其是急性低钾影响更大。
目前一般主张在术前1d或手术当天停止服用地高辛,然后术中、术后按具体情况经静脉用药。
如服用地高辛的目的是控制快速房颤的心室率,则应服用至手术当天。
2.利尿药常用噻嗪类利尿药治疗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纠正体液过度负荷。
因为利尿药缓解心衰症状最为迅速而确切,所有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均需应用。
但长时间应用利尿药会引起低钾,通常用药2周以上,即使血钾在正常范围,体内总钾量常会下降30%~50%,应重视术前补钾并维持血钾在3.5mmol/L以上。
此外,血容量不足也不能忽视,显著利尿会使血容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造成麻醉期间低血压,因此应适当纠正容量。
目前,已有大量证据表明,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在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国际心衰治疗指南的综合意见是:全部心衰患者,均需应用ACEI,并建议与利尿剂合用。
ACEI可抑制利尿剂引起的神经内分泌激活,而利尿剂可加强ACEI缓解心衰症状的作用。
轻度心衰选择噻嗪类利尿药,中度以上一般均需应用襻利尿剂,必要时可合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edd36a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2.png)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用于麻醉科急诊情况下的药物,用于处理各种麻醉相关的急救情况。
这些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等医疗场所,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急救事件,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麻醉科急救药物及其作用:1. 快速作用型肌松药物:如虎魄胆碱、罗库溴铵。
这些药物用于快速松弛肌肉,以匡助气管插管、减少手术操作的难点度。
2. 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
这些药物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使其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
3. 镇静药物:如地西泮、丙泊酚。
这些药物用于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使患者保持放松和肃静。
4. 快速作用型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异丙酚。
这些药物用于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以便进行手术。
5. 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
这些药物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心血管紧急情况,如心率过慢或者过快、血压过高或者过低等。
6. 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苯海拉明。
这些药物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过敏反应,以减轻过敏症状。
7. 解毒药物:如纳洛酮、氯化钙。
这些药物用于处理麻醉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毒情况,以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功能。
在使用麻醉科急救药物时,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进行操作,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麻醉科急救药物是在麻醉科急诊情况下使用的药物,用于处理各种麻醉相关的急救情况。
这些药物包括肌松药物、镇痛药物、镇静药物、心血管药物、抗过敏药物和解毒药物等,用于保证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舒适。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效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对比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fb811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4.png)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对比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都是常用于麻醉手术的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作用。
然而,它们的药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有所不同。
本文从药理学、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面对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对比。
一、药理学对比(一)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是左旋异构体,化学结构与多巴胺相似,具有选择性结合中枢a2受体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疼痛刺激产生,并放松平滑肌,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效果。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常用于复杂手术和心血管疾病的麻醉。
(二)丙泊酚丙泊酚属于苯甲酰胺类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GABA受体的作用,抑制神经传递,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效果。
丙泊酚具有生效迅速、药效可控、清醒快、肌松度较好等优点,但是用药后可能产生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二、临床应用对比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被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焦虑,保持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稳定。
在手术后恢复期间,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右美托咪定还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反应,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手术前的镇静和催眠,以及手术中需要深度麻醉的情况下。
丙泊酚能够迅速进入大脑皮层,使患者快速入睡,恢复期间清醒迅速,不会产生明显的头晕等不适反应。
丙泊酚还常常与芬太尼和氧气等药物联用,以达到肌肉松弛、拓宽血管等效果。
三、安全性对比右美托咪定相对丙泊酚来说,安全性更高,不易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麻醉深度可调节,对患者的认知影响较小,恢复过程较为平稳。
但是,因为右美托咪定的半衰期较长,会影响术后的清醒程度和反应时间,需要根据术后情况适时撤离。
丙泊酚的安全性较为平衡,但是在麻醉深度过深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观察。
心血管麻醉相关问题思考
![心血管麻醉相关问题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a873b3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1.png)
麻醉药物选择
A
心血管麻醉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 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和手术类型
麻醉龄、性别、体重等因素进行个
体化调整
麻醉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药物的
C
副作用和相互作用,以减少不良
反应的发生
麻醉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手术的
D
紧急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选择,
以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麻醉操作技巧
提高手术效果
01
心血管麻醉有助于 减轻患者痛苦,提
高患者舒适度
02
03
心血管麻醉有助于 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04
心血管麻醉有助于 降低手术风险,提
高手术成功率
心血管麻醉有助于 缩短手术时间,提
高手术效率
减轻患者痛苦
01
心血管麻醉可 以减轻手术过
程中的疼痛
02
心血管麻醉有 助于缓解患者
间
便携式麻醉设 备:方便医生 在紧急情况下 进行麻醉操作
远程麻醉设备: 实现远程麻醉 指导和实时监
控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02 药物特性:提高麻醉效果, 降低副作用,提高患者舒适 度
03 研发方法:采用现代药物研 发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药物 设计等
04 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验 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麻醉服务
麻醉设备创新
智能化麻醉设 备:实现麻醉 剂量的精确控 制和实时监测
无创麻醉设备: 减少患者创伤 和术后恢复时
紧张情绪
03
心血管麻醉有 助于提高手术
成功率
04
心血管麻醉有 助于缩短术后
恢复时间
心血管麻醉的挑战
心血管疾病复杂性
心血管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冠心病、 01 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β
β受体阻滞产生的效应
部位
β1 心脏
阻滞时的表现 治疗效应
心率 ↓,心肌收 缩↓,A-V传导↓
副作用
心肌氧耗↓改善心 心动过缓 肌缺血,降低血压, A-V阻滞,加重休 抑制PSVT发作 克及心功能不全 加重哮喘及慢阻肺 恶心,肠绞痛,腹泻 血液重分配,改善心 加重周围血管疾病 肌血供,治偏头痛
常用药物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西拉普利→
AngⅡ受体阻断药
AT1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 脑、肾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对心血 管功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 AT2位于肾上腺髓质、中枢神经,与心血 管稳定性的调节无关 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交感神经抑制药
作用于中枢部位交感神经抑制药 可乐定,甲基多巴,胍法新,莫索尼定 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 利血平,胍乙啶 神经节阻滞药 三甲噻吩→
术中常用心血管药物用量
药物
硝酸甘油 艾司洛尔 拉贝洛尔 美托洛尔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尼卡地平 硝普钠
单次给药
50~100µg 10~100mg 2~5mg 0.5~5mg 1~5mg 2.5~10mg 10~30µg/kg --
连续给药
0.2~2 µg/(min×kg) 10~100 µg/(min×kg) ---2.5~15 µg/(min×kg) 1~10 µg/(min×kg) 0.2~8 µg/(min×kg)
心血管药相互作用要点
凡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ⅠA、Ⅲ类抗心 律失常药、三环抗抑郁药等应避免合用 增加心肌细胞cAMP和Ca2+水平的药物如 磷酸二酯酶抑制、β激动剂、洋地黄、支 气管扩张剂合用可促发延迟后除极,诱 发室速/室颤 应用心血管药物应注意血钾、镁
术中常用心血管药物用量
药物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苯肾上腺素 间羟胺 多巴胺 氨力农 米力农
心血管药物在麻醉中的应用
瑞金医院麻醉科 彭章龙
背景
各种手术病人可能并存心血管疾病 术中可能发生心血管系统意外或并发症 提供更佳的手术条件 心血管药物是一柄双刃剑 药物应用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心血管功能调节—神经调节
大脑皮层 延髓心血 管中枢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与交感神经协 同调节心率与 心肌收缩力
抗肾上腺素药 –β阻滞药
类别 非选 择性 选择 性β1
药物
普萘洛尔 吲哚洛尔 噻吗洛尔 美托洛尔 艾司洛尔 阿替洛尔 醋丁洛尔 拉贝洛尔
心脏选 择性 + ++ + + -
β阻断 强度 1 5~10 6 1 1 0.3 0.5
拟交感 活性 +++ -(±) + -
膜稳定 血浆半 作用 衰期(h) ++ 3~5 -( ) (±) -(±) + + 3~4 3~5 3~4 0.13其他
肼苯达嗪,米诺地尔,二氮嗪 前列环素(PGI2):半衰期2~4min,主要扩张肺血管, 对全身血管影响较小,主要用于肺高压 前列腺素E(PGE):扩张肺血管及肝脏血管,用于肺 高压和改善肝脏血供 NO:扩张肺血管,主要用于肺高压 腺苷:控制性降血压 ATP:控制性降血压
正性肌力药
2类
3类
钙通道阻滞剂-药理作用
心脏
①负性肌力 ②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 ③保护缺血心肌
血管
①舒张血管平滑肌 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完 整 ③抗动脉粥样硬化 ④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
血流动力学
①全身 ②局部:冠脉,脑,肾
其他
①舒张非血管平滑肌 ②抑制血小板聚集 ③降眼压
钙通道阻滞剂-药理作用
血管选择性(比值:心脏IC50/血管IC50) 比值 1 ~10 ~100 ~1000 钙通道阻滞剂 地尔硫桌,维拉帕米 硝苯吡啶 尼卡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 尼索地平,乐卡地平
拟肾上腺素药—α受体激动药
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间羟胺 去氧肾上腺素 甲氧明
对受体作用比较 β2 α β1 +++ ++ ± ++ ++ ++ + ± + ± -
作用方式 直接 间接 + + + + + ± -
拟肾上腺素药—α,β和β受体 激动药
药物
肾上腺素 多巴胺 麻黄素 异丙肾上腺素 多巴酚丁胺
对受体作用比较 DA α β1 β2
++++ + ++ + +++ ++ ++ +++ ++ +++ ± ++ +++ + ++
作用方式
直接 + + + + + ± + + 间接
拟肾上腺素药在麻醉中的应用
升高血压 心脏复苏 增加心率 增强心肌收缩力 减少局麻药吸收和/或增加麻醉作用
升高血压
肾上腺素:用于心脏手术、嗜铬细胞瘤、严重低 血压、过敏性休克等。 麻黄素:作用弱,时间短,快速耐受性。椎管内 麻醉引起或全身麻醉引起的低压。10~30mg/次 多巴胺: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 2~5µg/kg•min:主要兴奋DA,β1轻度兴奋。 6~10 µg/kg•min: DA、β1、α均兴奋。 > 10µg/kg•min: 主要兴奋α ,DA和β1兴奋作用 被抵消。
普鲁卡因胺 美西律 丙吡胺 苯妥英
西西里策略分类
心血管药相互作用要点
相互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 对于麻醉手术期间的影响主要是药效学 方面的影响 凡有明显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的药物合 用可加重对窦房结和房室节的抑制 下述药物合用易引起低血压:①ACEI与 利尿剂 ②α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 ③奎尼丁与维拉帕米
心脏复苏
肾上腺素: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使 心肌细颤转为粗颤利于电极去颤。 异丙肾上腺素:心室自身节律缓慢、高度 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障碍而并发的 心跳骤停。 →
增加HR
异丙肾上腺素:用阿托品效果不明显,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窦房切功能障碍 等引起的严重心动过缓。 →
增强心肌收缩力
肾上腺素: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心力 衰。 多巴胺: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心力衰。 多巴酚丁胺:正性肌力作用比正性频 率作用显著,很少增加心肌耗氧量, 也较少引起心动过速。心脏手术后低 心排、心力衰。→
压力感受器反射: 压力感受器反射:主 动脉弓外膜下和颈动 脉窦有压力感受器 容量感受器反射: 容量感受器反射:感 受器位于心室、心房 与肺血管的神经末梢 有容量感受器
心脏兴奋 血管收缩或舒张
心血管功能调节—体液调节
全身性体液调节:来自激素与神经递质进入 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器官组织,调节心血管 功能。 局部体液调节:分为自分泌与旁分泌。如内 皮细胞产生后作用于内皮细胞产生内皮素为 自分泌,作用于附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引起 血管收缩,则为旁分泌。
分类 增加细胞内cAMP,而 增加细胞内Ca2+浓度 影响离子泵或通道, 促进大量Ca2+内流 钙增敏剂 多作用机制 药物 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 抑制剂 洋地黄类,离子通道调节剂 EMD59338,EMD57033 匹英苯,撒马唑
β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异丙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抗肾上腺素药 –α阻滞药
α1受体阻滞药:哌唑嗪、乌拉地尔 哌唑嗪舒张小动脉和静脉,降低外周阻力,对肾血 流无影响,降压时不增加心率。术中很少应用。 乌拉地尔主要阻断突触前膜α1受体。其次作用于中 枢,激动5-羟色胺受体,降低延髓心血管中枢的交 感反馈调节,从而降低外周阻力,血压下降。术中 主要用于降血压。 α2受体阻滞药:育亨宾,科研工具药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为5-cAMP,其抑制 使细胞内cAMP↑ 心肌细胞cAMP↑激发Ca2+由肌浆网进入肌 浆,增强心肌收缩,正性肌力作用较洋地 黄类强。 血管平滑肌细胞cAMP↑,减少Ca2+由肌浆 网进入肌浆,使血管扩张。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和肺动脉压,改善心 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减少局麻药吸收或和/增加麻醉作用
肾上腺素 麻黄素
抗肾上腺素药 –α阻滞药
α1、α2受体阻滞药:酚妥拉明、妥拉唑啉。 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和直接舒张血管。对静脉和 小静脉的α受体阻断作用比小动脉强,肺动脉和外 周血管阻力降低。 血压下降反射性作用,部分阻断神经末梢突触前膜 α2受体,从而促进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激动β1受体, 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用于术中降血压、嗜铬细胞瘤、肺动脉高压、心力 衰竭、抗休克等,对抗拟肾上腺素应用过量,缩血 管药滴注时外漏。
升高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小剂量HR↑、SBP ↑,DBP不变。 较大剂量DBP ↑ >SBP↑,HR↓。用于嗜铬细胞 瘤、严重低血压等。 间羟胺:作用时间较长,可产生快速耐受性。 去甲肾上腺素代用品,麻醉引起的低血压、各 种休克性低血压等。常与多巴胺合用。 去氧肾上腺素:纯α1兴奋剂,产生与去甲肾上 腺素相似升压作用时,使肾血流减少作用比去 甲肾上腺素更为明显。用于麻醉引起的低血压、 心脏手术、休克等。→
洋地黄
药物 西地兰,毒毛花苷K 应用 急性左心衰 快速输液导致心脏过负荷 心脏手术(少用)
抗心律失常药
Vaughan Williams分类
Ⅰ钠通道阻 滞剂 Ⅰa 奎尼丁 Ⅰb 利多卡因 Ⅰc 普罗帕酮 氟卡尼 劳卡尼 Ⅱβ阻断药 美托洛尔 艾司洛尔 普萘洛尔 Ⅲ延长动 作电位 胺碘酮 溴苄胺 索他洛尔 Ⅳ钙通道 阻滞剂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加洛帕米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