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与蒙牛战略比较
伊利与蒙牛战略比较
伊利与蒙牛战略比较伊利与蒙牛战略比较伊利、蒙牛战略对比国内乳品业的“龙头”伊利公司,2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成长业绩,获得了很多让人艳羡的荣誉。
同时,近年来崛起于同城的蒙牛公司.也因快速成长和成功扩张创造了一个个神话。
其中蒙牛和伊利可以说是处在乳品业的龙头企业。
下面将从两家企业的发展过程来进行战略对比。
1. 行业进入。
(先入者与后入者?)伊利:善用时机的先动战略。
先动战略是指抢先进入产业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上的领先、对稀缺资源的先占以及消费者存在转换成本这三个因素获得先占优势。
伊利的起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善用时机的先动优势。
如伊利在奶源基地建设、“草原概念”倡导、借力媒介资源、产品和通路开拓等方面基于先动战略而强化了竞争力。
其后续成长与最初奠定的基于先动优势的基础不可分割。
在行业竞争尚不激烈的“黄金时期”研发出“黄金产品”,抓住机遇迅速占领市场,使伊利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同时,伊利在取得了成功后采用了柔性的动态能力提升战略,持续的产品开发,设备提升以及柔性地根据情况的变化采用更加适应市场的经营模式,这使得伊利作为市场先入者很好的保证了自己的地位。
蒙牛:母体企业的资源吸附战略。
早期的乳品业由于技术、运输和产地依附等原因地域限制比较严重,基本上是处于“南北分制”的状态。
而伊利当时则是在北方地区的乳业巨头,是内蒙古民族产业的骄傲。
这样蒙牛作为一个新建的小企业就具有很强的资源劣势。
但是蒙牛的创业者牛根生是从伊利集团走出来的,拥有强大的网络关系体系,同时对伊利的运作和资源都有深入的了解。
新建之处的蒙牛没有把伊利作为竞争对手,而是以很低的姿态跟随其后,其产品和工艺与伊利并没有多大区别:设备供应商相同,渠道销售模式类似,牛奶和包装原料等也没有多大差异。
蒙牛不但在产品资源上吸附与伊利,还很好的主导企业和地区资源的免费搭乘战略。
蒙牛在创建之初,就提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创建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并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
“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比较研究
在渠道选择上,伊利 主要依靠经销商和直 营店,而蒙牛则更加 注重线上销售。
在促销手段上,伊利 更倾向于传统广告和 促销活动,而蒙牛则 更倾向于社交媒体和 内容营销。
研究展望
随着中国乳制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两家公司的营销策略也需要不断调整和 创新。
在未来,两家公司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健康和营养,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的需求。
品牌的认知和信任度。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对伊利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持续创新
伊利在产品研发和营销策略上应继续保持创新精 神,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
拓展国际市场
伊利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国 际竞争力。
深化品牌建设
伊利应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品牌 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
01
伊利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公司类型
02
伊利公司是一家大型的综合性乳制品企业,涵盖了液态奶、冷
饮、奶粉、酸奶等多个产品线。
股权结构
03
伊利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其股权结构较为多元化,包括机构
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蒙牛公司概述
成立时间
蒙牛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 区呼和浩特市。
爱。 • 线上营销力度大:蒙牛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的营销投入较大,善于利用网络营销手段与消费者
进行互动。 • 劣势 • 产品质量问题:近年来,蒙牛有些产品曾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了其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 • 品牌形象不够稳定:蒙牛的品牌形象还不够稳定,有时会出现与品牌形象不一致的情况,影响了消费者对
详细描述
蒙牛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产品, 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相比之下,伊利更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塑 造,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强大的品牌推广来吸引消费者。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本文将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包括市场地位、产品竞争力、品牌形象、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比较。
二、市场地位蒙牛和伊利均是中国乳制品市场的领导者。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蒙牛在中国乳制品市场的份额约为30%,而伊利的份额约为25%。
两家公司在市场份额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蒙牛略微领先于伊利。
三、产品竞争力1.产品品质蒙牛和伊利都注重产品的品质。
蒙牛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伊利则在原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优质。
两家公司的产品在品质方面都有一定的竞争力。
2.产品种类蒙牛和伊利都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包括牛奶、酸奶、奶粉等。
蒙牛在产品创新方面更加积极,不断推出新品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伊利也在不断扩大产品线,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品牌形象1.品牌知名度蒙牛和伊利都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知名品牌。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蒙牛的品牌知名度略高于伊利。
蒙牛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赞助体育赛事等活动,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2.品牌形象蒙牛和伊利的品牌形象都较为正面。
蒙牛倡导“健康、快乐、进取”的品牌形象,强调产品的健康价值和消费者的快乐体验。
伊利则强调“科技、健康、责任”的品牌形象,注重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
五、营销策略1.广告宣传蒙牛和伊利都在广告宣传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蒙牛通过明星代言和创意广告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伊利则注重情感营销,通过温馨的家庭场景和感人的故事传递品牌价值。
2.渠道拓展蒙牛和伊利都在渠道拓展上下了一番功夫。
蒙牛通过与超市、便利店等渠道的合作,扩大了产品的销售范围。
伊利则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提高了产品的销售效率。
六、市场前景蒙牛和伊利在市场竞争中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潜力。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乳制品需求的增加和消费升级,乳制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蒙牛和伊利都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本文将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品牌定位、产品创新、渠道拓展、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趋势。
二、品牌定位1. 蒙牛蒙牛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以“健康、营养、品质”为品牌核心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产品。
蒙牛在品牌定位上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2. 伊利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另一家知名企业,以“健康、品质、责任”为品牌核心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乳制品。
伊利在品牌定位上注重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推动乳制品行业的绿色、环保发展。
三、产品创新1. 蒙牛蒙牛在产品创新方面投入巨大,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口味的乳制品产品。
例如,蒙牛推出了多种口味的酸奶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此外,蒙牛还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不断研发新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2. 伊利伊利也非常注重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口味的乳制品产品。
伊利推出了多种功能性乳制品,如低脂奶、高蛋白奶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此外,伊利还注重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四、渠道拓展1. 蒙牛蒙牛在渠道拓展方面非常积极,通过与各大超市、便利店等零售渠道的合作,将产品覆盖面扩大到全国各地。
此外,蒙牛还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渠道,通过互联网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
2. 伊利伊利也在渠道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与各大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渠道的合作,将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到全国各地。
此外,伊利还积极发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
五、营销策略1. 蒙牛蒙牛注重品牌营销,通过广告、促销活动等手段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蒙牛还积极参与体育赛事的赞助,提升品牌形象。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近些年来,我国的乳制品业飞速发展。
伴随快速增长的乳业需求,伊利、蒙牛、光明和三元等乳品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乳业市场的巨头。
但是经过08年的震惊社会各界的三聚氰胺乳业行业危机事件,乳业市场经历了新的一轮洗牌,乳业市场的竞争更加规范更加激烈。
而纵观现在整个中国乳业市场,品牌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是蒙牛和伊利了,他们都来自内蒙古大草原,有着相似的产品系列及供销渠道,无可避免的要发生激烈的碰撞。
下面是我在资料收集作出对这连个品牌的策略分析。
一、品牌定位策略伊利集团以生产“纯天然、无污染”的系列优质奶制品而闻名全国,事实上,伊利现在能稳坐国内乳业市场的龙头位置,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其一贯的品牌主张是密不可分的。
伊利集团在很早以前就喊出的一句口号是:打造乳业第一品牌。
经历了20多年的苦心经营,目前,伊利也已经成功的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地位,在2005年度,伊利品牌经过权威机构专业数据、资深专家严格评估验证,名列中国食品行业榜首。
而在几次权威调查中,伊利的无与伦比的品牌价值与影响力都体现其作为中国食品行业龙头大哥地位的无可争议性。
蒙牛也非常聪明,自成立起,蒙牛就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现状,懂得运用品牌比附定位的策略来壮大自己的品牌,这也是蒙牛能创造今天的奇迹的主要原因之一。
蒙牛从产品的推广宣传开始就把自己和伊利联系在一起。
没有第二的情况下,绑定第一就是第二。
为此,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写的是“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利用伊利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自身品牌的影响。
二、品牌传播策略伊利:“政府”营销与“公益”营销伊利深谙“政府”营销之道,在这方面长期投入巨大,无论是对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做得比较出色。
2005年年末伊利投资3000万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还与团中央发起“中国青少年发展伊利梦想基金”,与全国妇联等部门长期主办相关哺乳知识普及教育。
另外,伊利的高利税是其政府营销最有利、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其纳税总额已近50亿元,接近蒙牛的两倍。
伊利与蒙牛的对比
伊利与蒙牛的对比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先后为奶源基地累计投入8 亿多元,建设标准化奶站、奶牛小区,使奶源基地建设与管理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今天的伊利集团,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提出"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作为自己核心的企业文化,以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为己任,力争在2012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并实现销售收入与自由现金流的动态平衡,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
伊利的营销策略伊利放言争做中国乳业第一,全力打造“中国伊利”这一全国性品牌。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伊利必须进行战略调整。
分析伊利的战略包括几个主要内容:1地域扩张,进行全国性市场布局。
2选择全国性市场扩张的策略,策略有三种:(1)用现有的强势产品进行地域扩张;(2)资本运作+新产品;(3)以上述两种策略中的一种为主,进行混合型扩张。
3配合扩张策略实施销售渠道改造。
4品牌重新定位,以适应全国性市场策略。
1地域扩张策略在地域扩张过程中伊利选择了混合型扩张策略,突出资本运作与新产品策略的威力。
2001年9月16日,伊利北京乳品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投资1.1亿元,日处理生奶能力200吨,主要生产保鲜盒装奶、酸奶,这标志着伊利进军巴氏杀菌奶领域的开始,正式与光明、三元正面交锋。
随着北京工厂二、三期工程开展,日处理生奶能力达500吨之后,在华北地区的保鲜奶、酸奶市场中光明、三元、伊利三大巨头,尤其是伊利与三元,究竟谁最终执市场之牛耳,目前成为一个悬念。
伊利全力进攻保鲜奶、酸奶市场,通过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来实现地域扩张的目的,这是基于液态奶各类产品市场吸引力的客观事实。
从目前国内液态奶各类产品的产量占比及今后发展趋势分析,杀菌奶的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要明显强于灭菌奶。
蒙牛PK伊利
蒙牛PK伊利:产品、营销、战略三大方面蒙牛和伊利具有相同的产品,共同的市场,剪不断的渊源,他们之间的竞争从蒙牛创立之初就没有停止过,并在伊利2003年度从光明手中夺得中国乳业老大座次的同时升级为PK对决。
经过04、05、06三个年度的比拼,两家企业已成长为中国乳品业的两极,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两个对手在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发展战略等领域的巅峰对决。
产品创新为增强盈利能力,伊利和蒙牛的竞争已从初级的同质化产品价格竞争,转入消费行为细分,寻求差异化、创新化发展,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价格战。
液态奶产品PK液态奶是中国乳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占据中国乳品业的60%市场,液态奶的市场份额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排名,这是蒙牛和伊利争夺的主战场,他们在液态奶产品的UHT 奶、乳饮料、酸奶等三个主阵地展开猛烈的争夺。
UTH奶:功能型伊利“早餐奶”和蒙牛“晚上好奶”,高端型蒙牛“特仑苏”和伊利“金典”,逐对比拼在经过长期价格大战后,伊利在2005年首先推出了功能型的伊利“早餐奶”,向大众灌输营养早餐的理念,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蒙牛紧随其后,推出蒙牛“晚上好奶”,向消费者者传递,牛奶的营养与安睡作用,并相继推出蒙牛“早餐奶”、“未来星成长奶”等系列功能奶。
2006年蒙牛推出高端奶“特仑苏”,蒙语即金牌牛奶,向消费者宣扬其源于纯正奶源,高科技、高营养,得到了轰动性的市场效果,该产品”还在2006年度的IDF大会上获得“新产品开发大奖”。
伊利也推出高端新品“金典”,宣传其奶牛MIP概念,同时不忘奶源地、高科技和高营养概念,并开展“关爱精英健康计划”市场推广活动为“金典”销售助力。
持续的产品创新,使两家巨头在价格竞争激烈的UTH市场中稳定地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并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
但蒙牛产品种类更丰富,获益也更大。
另外,根据AC尼尔森数据,截止2006年6月,蒙牛和伊利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1.7%,22.7%,这也正是两家在该产品领域竞争最好的评述。
企业战略管理--伊利蒙牛的比较
企业战略管理--伊利蒙牛的比较
伊利和蒙牛都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它们在企业战略管
理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伊利的企业战略主要集中在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方面。
首先,伊利注重科技创新,大力投入研发,不断推出高品质、高附加
值的乳制品新品种,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其次,伊利注重品牌建设,通过营销活动和广告包装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提升品牌价值和美誉度。
最后,伊
利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蒙牛的企业战略主要侧重于品牌建设、多元化经营和制度创新。
首先,蒙牛也注重品牌建设,强调品牌内涵的塑造和传递,致力于
打造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
其次,蒙牛推行多元化经营战略,
逐步扩大产品线,进行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品牌经营,希望通过多元
化业务的发展来增强竞争力。
最后,蒙牛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很
多成就,特别是在营销到店、供应链管理、新品规划等方面进行了
制度创新,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
总体来说,伊利和蒙牛都注重创新和品牌营销,但在重点领域
上存在一些差异。
伊利注重国际化战略,而蒙牛则注重多元化经营
和制度创新。
从蒙牛vs伊利看企业跟随战略
从蒙牛vs伊利看企业跟随战略蒙牛和伊利是中国最知名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这两家公司在中国乳制品市场上一直竞争激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企业跟随战略的角度分析蒙牛和伊利的竞争策略和成果。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蒙牛。
蒙牛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蒙牛以"中国的蒙牛,世界的牛奶"作为品牌口号,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乳制品。
蒙牛采取了一种跟随战略,即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和行动,然后进行类似的操作来获取竞争优势。
蒙牛在产品品质和品牌推广上投入大量资源,并致力于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蒙牛还注重创新,在产品开发和营销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这种跟随策略使蒙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同时,伊利也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伊利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的乳制品企业之一。
伊利以"健康中国,伊利我爱"作为品牌口号,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乳制品。
伊利同样采取了跟随战略,通过学习竞争对手的经验和战略,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市场竞争力。
伊利在产品质量上强调安全和健康,并进行了大量的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
此外,伊利还注重创新,并加大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投入。
伊利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体而言,蒙牛和伊利都采取了跟随战略,通过学习竞争对手的经验和策略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这种战略既能抓住市场机会,又可以避免犯错,从而确保企业的成功。
然而,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蒙牛和伊利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产品开发上,蒙牛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蒙牛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而伊利则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伊利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品牌推广上,蒙牛更加注重营销和品牌推广活动。
蒙牛大战伊利,谁才是中国乳品老大?背后又结多少仇?
蒙牛大战伊利,谁才是中国乳品老大?背后又结多少
仇?
1、蒙牛大战伊利:中国乳品行业的硝烟弥漫
蒙牛和伊利是中国乳品行业里的两大老大,他们都拥有庞大的产品线,营业额和市场份额,竞相抢夺中国乳品市场的大老大地位,一起让行业变得硝烟弥漫。
2、蒙牛的经营优势:坚持时尚和卓越性
蒙牛拥有高端定位、拥有消费领域内的内部供应能力、雄厚的市场影响力、广泛的企业文化、落实精准营销策略等优势,坚持以时尚卓越性来发展,再加上着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帮助蒙牛发展到今天。
3、伊利的经营优势:专业科学、营养确保
伊利以研发专业、科学理念为其经营理念,怀着把中国乳品营养和健康带到中国家庭的想法,吐故纳新,以“低运营成本+高品质”的经营模式,伊利也赢得了中国市场的认可。
4、蒙牛大战伊利背后的仇怨
从蒙牛和伊利的竞争中可以看出,两者的营销战术非常的激烈,蒙牛大力宣传自身的多元化和领先技术,而伊利则秉承专业科学和营养确保的理念,他们目标一致,想抢夺中国乳品行业老大的宝座,可是心怀仇怨,这就导致蒙牛和伊利之间永不停息的竞争。
5、谁才是中国乳品行业老大?
目前,蒙牛和伊利在中国乳品行业都已取得了占据第一位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是蒙牛,而伊利则排名第二,但是由于他们经营理念不同,蒙牛和伊利分别有各自的优势,所以可以说,他们是中国乳品行业里的老大老二,共同参与、共同促进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两大品牌都成为中国乳品行业中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存在。
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比较
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比较(一)伊利的营销策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极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乳品企业,是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
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1.有效的提升伊利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信心。
有权威消费者品牌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伊利无论在“品牌信赖度”还是“品牌受欢迎程度”上都排在行业前列。
2.伊利集团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和方式来促进产品销售,帮助新产品打开市场,提高影响力。
娱乐营销、异业合作等多维度的营销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伊利与大众斯柯达共同打造的“果之达人,乐绘晶锐”车身创意彩绘大赛,到伊利集团与中国民生银行合作推出的“刷民生卡送伊利营养舒化奶”大型优惠活动,伊利集团与不同行业的知名品牌强强联手,实现了1+1>2的营销功效;从伊利优酸乳隆重推出周杰伦代言广告并与浙江卫视合作,全面启动了“我就是巨星”娱乐秀,将伊利优酸乳的青春滋味进行到底,到伊利QQ星儿童成长系列牛奶与央视少儿频道合作举办“伊利QQ星挑战小勇士”大型儿童娱乐活动,有针对性的娱乐营销的手段更是花样百出,竞技、选秀手段翻新,热闹不断。
伊利通过多维度的营销活动成功的提升和维护了品牌形象,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进而增加了产品销量。
这再次说明,成功的企业必然是会花钱、敢花钱的企业。
(二)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三年时间从千名之外跻身行业四强;三年时间打造“中国驰名商标”;三年时间完成销售额19. 5倍的增长,成为《当代经理人》2002中国成长企业百强冠军。
有业内人士认为:蒙牛之所以“牛”,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蒙牛一开始并没有把自己当作“牛”,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只弱小的羔羊,需要时时刻刻左顾右盼,提防着被凶猛的对手掠杀,弱小的蒙牛像羊吃草一般,一个市场一个市场的去吃,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去吃,终于吃出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吃出了一份可观的市场份额,吃成了一头壮实的“猛牛”。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在市场竞争中展开激烈的角逐。
本文将对蒙牛和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份额、产品竞争力、品牌形象、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比较,以期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二、市场份额比较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市场份额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蒙牛的市场份额约为30%,而伊利的市场份额约为25%。
可以看出,蒙牛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略高于伊利,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三、产品竞争力比较在产品竞争力方面,蒙牛和伊利都拥有一系列的产品线,包括常规液态乳、酸奶、奶粉等。
然而,两家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蒙牛在产品创新方面表现出色,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蒙牛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品质可靠。
伊利在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产品通过了国内外多项质量认证,深受消费者的信赖。
此外,伊利还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通过添加益生菌、蛋白质等成分,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品牌形象比较蒙牛和伊利作为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蒙牛在品牌形象上注重年轻化和时尚感,通过与体育明星的代言和赞助体育赛事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蒙牛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提升品牌的社会形象。
伊利则注重品牌的健康形象,强调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效果。
伊利与多个权威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升品牌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此外,伊利还通过与儿童明星的合作,打造了亲子形象,吸引了大量的家庭消费者。
五、营销策略比较蒙牛和伊利在营销策略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蒙牛注重广告宣传和推广活动,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渠道,广泛传播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
此外,蒙牛还通过与知名餐饮企业合作,推出联名产品,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伊利与蒙牛的品牌策略比较
伊利与蒙牛的品牌策略比较在中国所有的奶业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蒙牛与伊利了,伊利一直是中国奶业的老大哥,而蒙牛作为后起之秀,近几年大有扶摇直上之势,动摇着伊利第一奶业的地位。
二者都是成功的,然而二者在品牌策略上却不尽相同。
在此将对二者的品牌策略做出比较,亦可从中借鉴宝贵的经验。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蒙牛与伊利都能够很好的利用了先天的优势,那便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蒙古大草原土地肥沃,芳草鲜美,最重要的是没有污染,因此这里生产的奶源品质自然是比其他奶业要更胜一筹。
而蒙牛与伊利也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做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从包装上来看,不管是蒙牛还是伊利,都画上了大草原的图案。
这是很能打动消费者的,因为消费者都喜欢健康的食品,而大草原的图案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气息,在无形之中,建立起了对品牌的好感。
而在广告策略这方面,蒙牛和伊利却各有特色。
可以说,蒙牛几乎是随着“超级女声”一炮而红。
当年看“超级女声”的人都知道,蒙牛在期间做了大量的广告,最有名的莫过于蒙牛酸酸乳,一句“酸酸甜甜就是我”几乎成了每个年轻人得口头禅。
而且当时蒙牛请来在超级女声具有很高人气的张含韵代言,张含韵可爱的形象和蒙牛酸酸乳可爱的包装相得映彰,迅速使得这一产品收到年轻人的青睐。
反观伊利,最成功的莫过于抓住了北京奥运会这个平台,期间提出的全民健身的口号在民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且体育明星的代言也更进一步提高了伊利的知名度。
伊利成了奥运会指定的专用奶,如此殊荣,使得伊利花开四处,收益丰厚。
不过真要说到在品牌定位这方面,蒙牛真是更让人佩服。
蒙牛在开业初期,当时的蒙牛,资金缺,名气小,势力薄,想做牛奶连起码的奶源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工厂设备,还有市场!更恐怖的是蒙牛当时正在伊利的势力之下,同城而居。
正所谓,一山不可有二虎,做为从伊利走出来的一员老将——牛根生——知道自己的路不好。
,伊利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经营管理正规,市场稳定,无论如何与他竞争都是不明智的。
蒙牛vs伊利成功战略剖析
蒙牛vs伊利成功战略剖析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为了尽快赶上领先的企业,经常采取“跟随战略”,选择一个跟随对象,然后在产品、定价、甚至包装等方面模仿领先企业。
这是弱势企业避免被领先企业甩开的好战略。
蒙牛在起步初期,就是以跟随战略迅速缩短了与伊利的差距,在2004年以后,又逐步开始超越。
1999年初,蒙牛刚成立,但是蒙牛的力量非常弱小,资金只有一千多万元,这在乳品行业实在是微不足道;同时,蒙牛的生存环境却非常恶劣,根源就在于牛根生。
1.放低姿态:避免和伊利直接冲突牛根生实质上是被伊利驱除的,伊利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叛将过得太好,这会让伊利很没有面子。
蒙牛的管理团队,几乎都是从伊利叛逃的,这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伊利打压蒙牛,既是为了出气,也是一种震慑,稳定住自己的人马,防止更大规模的叛逃。
所以,蒙牛从一诞生起,就遭遇到很多莫名的挫折。
例如,蒙牛的一些运奶车半路被人截住,牛奶被当场倒掉。
蒙牛做的户外广告牌,刚树立起来就被砸坏好几块。
明眼人都知道,这些事情是谁干的。
这时,牛根生的江湖智慧发挥了作用。
他明白一个道理:这种事情即使是犯法,蒙牛也很难拿到证据,即使拿到一些证据,以当时蒙牛微弱的地位,也没处说理;如果对着干,就会把矛盾更加激化,甚至断送了蒙牛。
所以唯一聪明的做法就是“忍耐”。
为了减少冲突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不抢夺伊利的奶源,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三个“凡是”政策:第一,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奶站;第二,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第三,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
这些措施,把蒙牛和伊利的利益区隔开,从而避免了直接冲突。
2.暗度陈仓:宣称要做“内蒙第二品牌”忍耐只是防守性的行为,更聪明的是化被动为主动。
聪明人善于把坏事变为好事,把危机转化为机遇。
在2000年前后,蒙牛提出了“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创意。
当时内蒙乳品市场的第一品牌当然是伊利,蒙牛当时还名不见经传,连前五名也进不去。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在市场竞争中展开激烈的较量。
本文将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包括品牌定位、市场份额、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比较,以期为了解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提供参考。
二、品牌定位蒙牛和伊利在品牌定位上有所区别。
蒙牛以“健康、营养、美味”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产品。
伊利则强调“科技、健康、幸福”的品牌定位,注重科技创新,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两家公司在品牌定位上都强调健康和科技,但蒙牛更注重口味和美味,伊利更注重科技创新。
三、市场份额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蒙牛和伊利在中国乳制品市场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截止目前,蒙牛在市场份额方面略高于伊利,占据约30%的市场份额,而伊利则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
这两家公司合计占据了乳制品市场的近一半份额,说明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乳制品行业竞争的重要方面。
蒙牛和伊利在产品创新方面都有所突破。
蒙牛推出了一系列新品,如高钙乳、有机奶等,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和多样化的需求。
伊利则注重科技创新,推出了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高蛋白乳等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功能性乳制品的需求。
两家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
五、营销策略蒙牛和伊利在营销策略上也有所差异。
蒙牛注重品牌推广,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体育赛事赞助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伊利则更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两家公司的营销策略各有特点,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六、市场前景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增加,乳制品市场的潜力巨大。
蒙牛和伊利作为行业领导者,将继续在市场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两家公司将继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份额。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其他乳制品企业也将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七、结论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市场竞争激烈。
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比较研究
渠道策略比较
01
直销渠道
伊利和蒙牛都采用直销渠道,即通过自己的销售团队直接向消费者销
售产品。然而,蒙牛更注重拓展线上渠道,而伊利则更注重拓展线下
渠道。
02
经销商渠道
伊利和蒙牛都采用经销商渠道,即通过经销商向零售商销售产品。然
而,蒙牛的经销商网络更加庞大和复杂,而伊利的经销商网络则更加
稳定和高效。
03
蒙牛在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中采 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如针对年轻消费 者的创新营销、针对高端市场的品牌 形象塑造等。其他企业可以学习蒙牛 的营销策略灵活性,根据市场需求和 消费者特点灵活调整营销策略,提高 营销效果和市场占有率。
蒙牛通过与上游供应商、下游渠道商 等合作,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其他企业可以借鉴蒙牛的资源整合 策略,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 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 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05
伊利与蒙牛营销策略对其 他企业的启示
伊利的启示
要点一
产品质量是关键
伊利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口感,通过优 质的原材料和严格的加工工艺,确保 产品的质量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其他 企业可以借鉴这一策略,通过提高产 品质量来增强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 度。
要点二
品牌建设与推广
伊利通过大量的广告和营销活动来提 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其他企业可以 学习伊利的品牌建设策略,包括品牌 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品牌传播等方 面,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
本研究还可以为学术界提供有关中国 乳制品市场的研究素材,推动相关领 域的研究发展。
研究目的
比较分析伊利和蒙牛的营销策略及其效果。 探讨两家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 为中国乳制品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伊利和蒙牛虽说是都是的乳制品公司,但它们的品牌策略也有着不同,各自占领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品牌策略方案都是根据自己的公司的发展情况,实事求是,抓住时机,利用好广告,在人们心中树立一个美好形象的品牌。
伊利和蒙牛在竞争中也有自己的一套品牌传播方式。伊利长期坚持“天然”的品牌诉求,天然成为品牌的特质。来自牧场、品质天然,是消费者的第一品牌联想,后来发展到以草原为主要视觉和诉求,到以事件传播为主,实现了品牌的跳跃,形成了自然纯厚健康向上的品牌形象。再考虑到购买液态奶的消费者大多是已婚女性,以“新鲜、健康”为核心品牌诉求点,建立了新鲜、健康、具有现代都市感和家庭感的品牌形象。“好牛好奶100%好奶100%无抗奶有健康有光明分享光明分享家的味道好奶来自牛爸爸”等这些口号也在大多数消费人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一开始伊利以天然为主打口号,再到天然融入我们的生活,再发展到天然形成了伊利品牌的烙印,这也的赞助,提高了自己品牌的影响力度,2008年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这不仅巩固了国内的市场,而且也向国外宣传了自己的品牌。而蒙牛的传播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蒙牛是一个舍得花钱在广告上的企业,而且每次做广告都有时效性强,影响力大的特点。为快速树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蒙牛2004年以3.1亿的投放一举成为当时央视的广告标王。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上,蒙牛以2亿元,获得了2010年上半年电视剧特约剧场标的。同时,蒙牛又注重地方卫视、户外和终端售点广告的投放。讲究点面结合。除此之外,2004,2005年蒙牛也把广告瞄准了明星,利用超级女声的平台,接住了明星,营造人气。
对蒙牛与伊利的营销策略比较
1首先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经营理念,这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消费者最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这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将以健康的产品为先导,将消费者健康作为一贯追求的目标,这便使得两家企业能够在1999年因出现多起劣质奶粉事件而日益不受信任的中国奶粉市场中脱异而出,成为中国人相信的放心品牌。
2永远不忘产品的核心优势和品牌的核心价值,两家出自茫茫蒙古草原的企业,在远离污染、贴近自然,其液态奶尤其鲜奶自然让人放心。
对于奶源的优势这点上,两家企业毫无保留的进行宣传,给以消费者良好映像,。
3始终警惕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社会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的、体育的、文卫的、社会的、经济的等等,都是企业可以利用的机会。
在这点上,蒙牛在抓住机遇方面,有着极其敏锐的眼光,蒙牛的神舟5号公关活动,抓住了中国人五千年来飞天梦实现的一瞬,在关键时刻的写上这一笔,最为绝妙的,还带上了全民强身的色彩。
不得不让对手屈服。
4要清醒认识执行是保证公关成功的关键,确保执行的及时性与层次性,蒙牛在神五成功返航之时及时地进行了广告攻势,这攻势渗透到了每一个可以覆盖的角落,具有深层次性,起到了深入人心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当年奥运会期间的伊利火炬冰淇淋,那也是这条原则的体现,只是当时蒙牛依然是个小工厂,这些是题外话了。
5针尖对麦芒式的成长之路,这未尝不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在刚启动市场时,蒙牛只有区区1300多万元的资金,与伊利、草原兴发这些大企业相比不过是个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小厂,为此,蒙牛将做出了“为别人做广告”的决定,将“为民族争气、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等广告打在产品包装上,事实上,这些广告看似是对伊利的赞赏,同时也使蒙牛和乳业第一巨头伊利并驾齐驱,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而蒙牛这种“谦虚、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宽广的胸襟,同样令人感到尊敬,获得了业界的口碑。
“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比较研究
“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比较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对乳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种需求的增长带来了乳品企业间猛烈的竞争。
由于乳产品的自身特点以及近年来经济环境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媒介适应的阻碍,如何在营销手段方面取得成功成为了各大乳品企业的重点。
10月19日起,中国内地网络的论坛及微薄开始流传,伊利集团旗下生产的“QQ星儿童奶”遭到恶意声誉损害系网络公关公司受雇于蒙牛集团实施的行为。
针对诽谤门事件引起的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对“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市场营销策略目录摘要 (I)一、伊利集团与蒙牛集团的简介 (1)(一)伊利集团的简介 (1)(二)蒙牛集团的简介 (1)二、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 (2)(一)伊利的营销策略 (2)(二)蒙牛的营销策略 (3)三、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阻碍因素 (3)(一)政治--法律环境 (3)(二)经济环境 (4)(三)人口环境 (4)(四)社会文化环境 (4)四、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比较研究 (4)(一)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相同点 (4)(二)伊利与蒙牛的营销策略差异化 (5)结论 (5)谢辞 (6)参考文献 (7)附录1 (8)附录2 (9)一、伊利集团与蒙牛集团的简介(一)伊利集团的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是一家极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乳品企业,是唯独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
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始终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并以极其稳健的增长态势成为了连续进展的行业代表。
现在,伊利雪糕、冰淇淋产销量已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产销量连续多年在全国遥遥领先,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自2005年起即跃居全国第一位。
2008年,伊利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5.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13%。
蒙牛伊利的战略比较优势分析
草原乳业巨头:蒙牛伊利的战略比较优势分析情况介绍:近年来,我国乳制品业快速发展。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乳业需求,伊利、蒙牛、光明和三元乳品等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乳业市场的巨头。
其中,伊利与蒙牛皆地处内蒙古,有着相似的产品系列及供销渠道,加之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使得两者在乳业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与其他品牌逐鹿中国乳业市场。
如何积极拓展市场,创造新的消费点打造过硬品牌,增强技术含量,在中国乳业市场独占鳌头成为其竞争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对伊利和蒙牛现状作具体分析,分别为其制定发展战略,对双方的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预测。
比较优势分析:1:蒙牛的比较优势分析: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 年,在短短六年的时间,主营业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 位上升至第二位,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
利乐枕包装产品全球销量第一。
资源优。
立于1983 年,经过20多年的奋斗,伊利雪糕、冰激淋连续七年产销量具全国第一,超高温灭菌奶产销量名列榜首,奶粉、奶茶产销量排名前三位。
资源优势:伊利拥有全国最大的奶源优势,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黑龙江杜尔伯特大草原,优质奶源和成本低廉是其制胜法宝。
品牌优势:伊利乳业率先抓住了中国人对大草原的美好向往,推出了“青青大草原,伊利好牛奶”的品牌口号,为了使大草原的概念深入人心,伊利开展了一系列以大草原为主题的推广活动。
正是这一系列概念的深化,推动了伊利品牌的发展,使伊利品牌与其他品牌拉开了距离,使伊利从一个区域品牌发展成为全国性品牌。
技术优势:与法国国立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乳品生产工艺联合研发实验室,公司通过该实验室从事乳品基础性分析和生产工艺研究,以全面提升科研开发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
公司还引进了国内外的乳品科研人才、营养学专家、生物工程专家,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乳品技术。
公司致力于液态奶、奶粉、冷饮三大系统产品的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开发成果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利、蒙牛战略对比
国内乳品业的“龙头”伊利公司,2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成长业绩,获得了很多让人艳羡的荣誉。
同时,近年来崛起于同城的蒙牛公司.也因快速成长和成功扩张创造了一个个神话。
其中蒙牛和伊利可以说是处在乳品业的龙头企业。
下面将从两家企业的发展过程来进行战略对比。
1.行业进入。
(先入者与后入者?)
伊利:善用时机的先动战略。
先动战略是指抢先进入产业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上的领先、对稀缺资源的先占以及消费者存在转换成本这三个因素获得先占优势。
伊利的起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善用时机的先动优势。
如伊利在奶源基地建设、“草原概念”倡导、借力媒介资源、产品和通路开拓等方面基于先动战略而强化了竞争力。
其后续成长与最初奠定的基于先动优势的基础不可分割。
在行业竞争尚不激烈的“黄金时期”研发出“黄金产品”,抓住机遇迅速占领市场,使伊利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同时,伊利在取得了成功后采用了柔性的动态能力提升战略,持续的产品开发,设备提升以及柔性地根据情况的变化采用更加适应市场的经营模式,这使得伊利作为市场先入者很好的保证了自己的地位。
蒙牛:母体企业的资源吸附战略。
早期的乳品业由于技术、运输和产地依附等原因地域限制比较严重,基本上是处于“南北分制”的状态。
而伊利当时则是在北方地区的乳业巨头,是内蒙古民族产业的骄傲。
这样蒙牛作为一个新建的小企业就具有很强的资源劣势。
但是蒙牛的创业者牛根生是从伊利集团走出来的,拥有强大的网络关系体系,同时对伊利的运作和资源都有深入的了解。
新建之处的蒙牛没有把伊利作为竞争对手,而是以很低的姿态跟随其后,其产品和工艺与伊利并没有多大区别:设备供应商相同,渠道销售模式类似,牛奶和包装原料等也没有多大差异。
蒙牛不但在产品资源上吸附与伊利,还很好的主导企业和地区资源的免费搭乘战略。
蒙牛在创建之初,就提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创建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并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
通过与伊利的捆绑,成功地借助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响了蒙牛品牌,并与内蒙古这一地域品牌嫁接。
2.企业发展。
(面对变化?赢的规则?)
伊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是持续的稳定增长战略。
她的业务架构较广,冰淇淋、奶粉、液态奶三大主业都稳步发展,且有效地运用了三大业务战略的互相协同作用从而共同提升品牌形象;利用自己的产业地位,在乳业产业的价值链上有力的控制了上下游运营从而提高自身的价值,保持的高效稳定的增长。
随着中国乳业地域范围的打破,蒙牛开始放开拳脚,让我们看到了她快速增长的奇迹。
蒙牛吸收国际风险投资,快速壮大自己,采用核心资源外取战略,即蒙牛出标准、出技术、出品牌,由对方加工生产,从而把别人的工厂变成了自己的车间,不做资产转移.只是合作为我所用。
蒙牛让度的是自己的核心资源,如管理、经验、技术和文化等,收获的是快速、大规模的产品上市.从而创造了“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奇迹。
蒙牛快速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中国乳业几乎一夜之间从地域化竞争转向了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伊利和蒙牛并肩站在了竞争舞台上。
就在乳业品牌之间还在缠身与产品质量和价格的比较竞争之中的同时,蒙牛率先分析了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形势和环境变化,极力要塑造新的、有利于自己的产业规则。
蒙牛在营销创新方面制定了乳业市场的新规则,从此,乳制品不再只是“妈妈为了孩子的健康”所认定的产品,而成为了一种时尚,我认为这应该是乳业市场的突出进步。
伊利和蒙牛之间从产品、资源的竞争转向了战略的竞争。
可以说,蒙牛在发展壮大之后,在战略方面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眼光引领者乳业市场。
营销创新战略之后,蒙牛又采取了产品价值提升战略,价值创新是指努力超越现有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标准,使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曲线显著不同于以往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曲线,从而提供差异化的价值。
价值创新战略关注顾客需求胜于关注竞争对手,其宗旨是为顾客创造更多新的价值,该战略能够主动创造新市场,为企业经营开辟新的更广阔的空间。
蒙牛从顾客价值和需求出发,推出新产品、界定新领域,在利乐枕产品中先声夺人,在外包装上有效创新,在产品再细分和价值再定位中不懈探索,丰富产品层次,成功塑造了“特仑苏”高端品牌,在营销和服务上努力精进。
伊利传统品牌的实力也是不可小觑的,蒙牛有“超级女声”的创意营销,伊利紧随伊利优酸乳系列偶像广告;蒙牛注重公益营销,伊利紧抓政府营销且逐步带有公益性质,而且在“奥运会合作伙伴”上先声夺人;蒙牛开发“特仑苏”高端产品,伊利有“金典”同样营养丰富针对高端的产品。
同样的,蒙牛在品牌拓展方面学习伊利,打开冰淇淋市场和奶粉市场,但是在奶粉市场这个金娃娃上仍然远落后于伊利。
伊利和蒙牛之间的竞合,是全方位的,在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相互复制、相互模仿屡见不鲜。
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竞合过程中创造了默契的可能,扩充了知识的储备,为稳定成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