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振铃的产生
电源中的振铃现象
振铃振铃现象,来源于变压器漏感和寄生电容引起的阻尼振荡由于变压器的初级有漏感,当电源开关管由饱和导通到截止关断时会产生反电动势,反电动势又会对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分布电容进行充放电,从而产生阻尼振荡,即产生振铃。
变压器初级漏感产生反电动势的电压幅度一般都很高,其能量也很大,如不采取保护措施,反电动势一般都会把电源开关管击穿,同时反电动势产生的阻尼振荡还会产生很强的电磁辐射,不但对机器本身造成严重干扰,对机器周边环境也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
加入RCD吸收回路,可抑制反电动势和振铃电压幅度。
高速数字电路中信号反射的分析及解决方案:引言通常所说的高速数字电路是指电路的频率达到或超过一定数值,而且工作在这个频率之上的电路已经占到整个电子系统一定的份量。
实际上,判定一个电路是否为高速电路并不能只从信号的频率去考虑,当信号的传输延迟大于信号上升时间的2O%时,电路板上的信号导线就会呈现出传输线效应,整个系统为分布式系统,此时这种电路即为高速电路。
当前,电子系统与电路全面进入高速。
高频设计领域。
随着IC工艺的不断提高,驱动器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由原来的十几ns减小到几ns,有的甚至达到ps量级。
这时必须要考虑由传输线效应引起的信号完整性反射噪声问题,这已经成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2信号完整性概述从广义上讲,信号完整性指的是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由互连线引起的所有问题。
它主要研究互连线与数字信号的电压,电流波形相互作用时,电气特性参数如何影响产品的性能。
信号完整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类问题:单一网络的信号反射;多网络间的串扰;电源和地分配中的轨道塌陷;电磁干扰和辐射。
在这里主要讨论单一网络的信号反射噪声问题。
3.信号反射噪声的形成在高速数字电路中,信号在pcb板上沿传输线传输,遇到阻抗不连续时,就会有部分能量从阻抗不连续点沿传输线返回,从而产生反射。
其大小与阻抗失配的程度有关,阻抗失配越大,反射就越大。
反射是造成上冲。
低通滤波器的边界效应
低通滤波器的边界效应
低通滤波器是一种信号处理工具,它通过允许低频信号通过而抑制高频信号,以滤除高频噪声或信号中的高频成分。
然而,在使用低通滤波器时可能出现边界效应。
边界效应是指在信号处理中,滤波器在信号的边界(信号结束的位置)引起的一种影响。
在信号处理的开始或结束时,滤波器可能无法准确处理因其工作原理导致的问题。
对于低通滤波器,边界效应可能表现为以下情况:
1.振铃效应(Ringging Effect):当信号在边界处截断时,可能出现振铃效应。
这意
味着在信号截断的位置附近会出现尖锐的过渡,导致信号在截断位置附近产生振荡或震荡,这种现象称为振铃。
2.频率响应失真(Frequency Response Distortion):在信号的边界处,因为滤波器
的特性,可能引起频率响应失真。
这可能导致截断点附近的信号频率失真,产生不良的影响。
解决低通滤波器边界效应的方法:
•信号补偿:在信号处理之前或之后,对信号进行额外处理,如补零、加窗等方式,以减轻边界效应带来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滤波器设计和参数:使用适当的滤波器设计和参数,例如优化截止频率、斜率等,可以减少边界效应对信号的影响。
•信号预处理: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之前,对信号进行预处理,使信号在边界处更加平滑,减少突变,以降低边界效应的影响。
边界效应是信号处理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对于信号截断和滤波的应用场景。
合理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减少边界效应对信号处理结果的影响。
运算放大电路振铃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运算放大电路振铃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嘿,咱今儿就来唠唠运算放大电路振铃这档子事儿!你说这运算放大电路啊,有时候就跟那调皮的小孩似的,会弄出振铃来。
那这振铃到底咋来的呢?其实啊,就好比一辆车在路上跑,路要是不平整,它不就颠得厉害嘛。
这运算放大电路里的信号传输,要是遇到了不合适的阻抗啦、不恰当的反馈啦,就像车遇到了坑坑洼洼的路,可不就振铃啦!比如说,布线不合理,这就好比路修得歪七扭八的,信号能顺畅跑吗?当然不能呀,于是振铃就出现啦。
那咋解决这麻烦事儿呢?这可得有点招儿。
首先呢,咱得把那“路”给修修平整咯,也就是把布线弄好,让信号能顺顺当当跑。
然后呢,调整好反馈网络,这就跟给车调个好的悬挂似的,让它稳稳当当的。
还有啊,咱得注意元器件的选择,就像给车选好的轮胎,质量得过硬呀!要是元器件质量不行,那不是更容易出问题嘛。
再打个比方,这运算放大电路就像一个乐团,每个元器件就是乐团里的乐手,要是有个乐手不靠谱,那整首曲子不就乱套啦?所以呀,每个环节咱都得重视起来。
咱还可以给电路加上一些滤波的装置,就好比给乐团加上隔音设备,把那些杂七杂八的声音给过滤掉,让声音更纯净。
或者呢,通过调整电路的参数,就像给乐团调整演奏的节奏和力度,让整个演出更完美。
你想想看,要是咱的运算放大电路一直振铃,那得多闹心呀!就像你听音乐,一直有杂音在那嗡嗡响,你能受得了吗?所以呀,咱得赶紧把这振铃的问题解决咯。
总之呢,要解决运算放大电路振铃,就得像个细心的医生一样,仔细诊断出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可不能马虎大意呀,不然这振铃可就一直缠着你咯!咱得让咱的电路稳稳当当工作,别给咱添乱子,对吧?所以呀,大家可得把这些方法记住咯,遇到振铃别慌张,咱有办法对付它!。
[电话机振铃电路详解]电话振铃问题
[电话机振铃电路详解]电话振铃问题篇一: 电话振铃问题固定电话的振铃信号是局端程控机提供的,在电话机内部通过阻容隔离直流后,经过全桥电路将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27V,给振铃集成块供电,由振铃集成块输出振铃信号,所以,工频电压也可以工作,不必转换成25HZ,只要电压达到40V以上就可以.常用电话振铃集成电路型号生产厂家器件名称兼容型号ML8204ST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ML8205ST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KA2410SAMSUNG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IA6401KA2411SAMSUNG电话振铃集成电路UTC9106KA2418SAMSUNG电话振铃集成电路LS124[]0ACSC2410CHIAN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CSC2411CHIAN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SCS1240ACHIAN电话振铃集成电路LG6840ADG2411CHIAN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LS1240AST电话振铃集成电路DBL5010KIA6401KEC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UTC9106UTC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UTC2410UTC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UTC2411UTC电话振铃集成电路UTC9106UTC1240AUTC电话振铃集成电路LS1240AUTC31002UTC 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HA31002PHUM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TA31001TOSHIBA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TA31002TOSHIBA电话振铃集成电路UTC31002DBL5001DAEWOO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DBL5002DAEWOO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DBL5010DAEWOO电话振铃集成电路LS1240AMC34017MOTOROLA电话振铃集成电路LS1240A篇二: 电话机电子振铃电路的代用振铃电路是自动电话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当有其他用户给你打来电话时,电话交换机就自动向你的话机发送一个90VPP、25Hz的铃流信号,电话机中的振铃电路收到铃流就开始工作,并发出振铃声,提醒你及时摘机应答。
振铃电路计算
振铃电路计算振铃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常用于电话、传真机等通信设备中。
它的作用是在接收到来电或传真时,通过振铃装置发出响铃信号,提醒用户有新的通信消息。
本文将从振铃电路的原理、组成部分和计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振铃电路的原理振铃电路的原理基于电磁感应。
当外部输入信号引起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时,会产生磁场,进而激活振铃装置,使其发出声音。
具体来说,振铃电路包括电源、振铃装置、电感线圈和开关等组成部分。
当来电或传真信号进入电路时,会引起电感线圈中的电流变化,从而产生磁场,激活振铃装置发出声音。
二、振铃电路的组成部分1. 电源:振铃电路需要一个稳定的电源来提供电能,一般使用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
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要与振铃装置匹配,以保证正常工作。
2. 振铃装置:振铃装置是振铃电路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声音的振动来提醒用户。
常见的振铃装置有电铃、蜂鸣器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或电磁震动产生声音。
3. 电感线圈:电感线圈是振铃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能够产生磁场,从而激活振铃装置。
电感线圈的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以保证振铃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4. 开关:开关用于控制振铃电路的开关状态,当来电或传真信号进入电路时,开关会闭合,使电流通过电感线圈,从而激活振铃装置发出声音。
三、振铃电路的计算方法振铃电路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到电感线圈的参数选择和电流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电感线圈的参数需要根据振铃装置的特性和工作要求进行选取。
一般来说,电感线圈的电感值、电流和电阻值等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需要确定振铃装置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根据振铃装置的规格书或数据手册,可以得到其额定电压和电流数值。
然后,根据电源的电压和电流,结合振铃装置的参数,可以计算出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和电阻值。
需要计算电感线圈中的电流。
电感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与振铃装置的工作要求和电感线圈的参数有关。
一般来说,电感线圈的电流应该在振铃装置的额定电流范围内,以保证振铃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振铃现象汇总
振铃现象汇总找个数字电路,接上电源让它跑起来,然后⽤⽰波器去看看有规则波形的信号。
把⽰波器的采样率调到⾜够⾼,并利⽤沿触发模式捕捉波形,你能观察到波形在沿(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之后有振幅很快衰减的⾼频振荡,那就是数字电路永远甩不掉的“振铃”。
振铃和过冲什么是过冲(overshoot)?过冲(Overshoot)就是第⼀个峰值或⾕值超过设定电压――对于上升沿是指最⾼电压⽽对于下降沿是指最低电压。
下冲(Undershoot)是指下⼀个⾕值或峰值。
过分的过冲(overshoot)能够引起保护⼆级管⼯作,导致过早地失效。
什么是下冲(undershoot)(ringback)?过冲(Overshoot)是第⼆个峰值或⾕值超过设定电压――对于上升沿过度地⾕值或对于下降沿太⼤地峰值。
过分地下冲(undershoot)能够引起假的时钟或数据错误(误操作)。
什么是振荡(ringing)?振荡(ringing)就是在反复出现过冲(overshoots)和下冲(undershoots)。
信号的振铃(ringing)和环绕振荡(rounding)由线上过度的电感和电容引起,振铃属于⽋阻尼状态⽽环绕振荡属于过阻尼状态。
信号完整性问题通常发⽣在周期信号中,如时钟等,振荡和环绕振荡同反射⼀样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振荡可以通过适当的端接予以减⼩,但是不可能完全消除。
⼀般指LC回路的⾃由衰减振荡。
如在开关电源中,变压器漏感与开关管(或整流⼆极管)结电容就会产⽣振铃。
例如某个频率信号,上升沿的顶峰超过平均⾼电平很多就是过冲,下降沿的顶峰超过平均低电平很活就是负冲,上升或下降产⽣波浪就叫振铃这类现像多数与电路中分布参数有关,例如电路板上两线之间的分布电容,导线⾃⾝的电感,芯⽚输⼊和输出端对地的电容,等等,很难完全避免。
在含电感的电路中更有电感⾃⾝的分布电容、变压器漏感等等。
频率较⾼时还需要考虑传输线的反射。
每个电路,电原理图可能完全相同,但实际制作时元器件布局不同,电路板布线不同,这种振铃和过冲也不同,没有具体布局布线,很难分析。
闹钟工作原理
闹钟工作原理
闹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时间提醒工具,它能够在设定的时间点发出
响亮的声音,提醒人们起床、做事或者进行其他活动。
那么,闹钟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闹钟的工作原理。
首先,闹钟的核心部件是振荡器。
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周期性信号的装置,
它能够稳定地输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在闹钟中,振荡器会产生一种特定频率的信号,这个频率就是设定的闹钟时间。
当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点时,振荡器会输出信号,触发闹钟发出声音。
其次,振荡器的信号会被传输到闹钟的声音装置。
声音装置通常由扬声器和音
频放大器组成,它们能够将振荡器输出的信号转化为人们能够听到的声音。
当振荡器输出信号时,声音装置会将这个信号转化为声音,并通过扬声器放大后传播出去。
此外,闹钟通常还会配备一个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当前的时间。
显示装置一般
采用数码显示或者指针式显示,它们能够清晰地展示当前的时间。
当闹钟的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点时,显示装置通常会有闪烁或者变化,提醒人们时间到了。
最后,闹钟通常还会配备电源装置,用于提供电能给振荡器、声音装置和显示
装置。
电源装置一般采用电池或者电源适配器,能够为闹钟提供稳定的电能,保证闹钟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闹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振荡器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然后通过声音
装置转化为声音,再配合显示装置和电源装置,最终实现时间提醒的功能。
闹钟的工作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通过多个部件的配合和协调来实现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闹钟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振铃的时钟信号分析
存在振铃的时钟信号分析理论分析反射现象信号沿传输线向前传播时,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一个瞬态阻抗,这个阻抗可能是传输线本身的,也可能是中途或末端其他元件的。
对于信号来说,它不会区分到底是什么,信号所感受到的只有阻抗。
如果信号感受到的阻抗是恒定的,那么他就会正常向前传播,只要感受到的阻抗发生变化,不论是什么引起的(可能是中途遇到的电阻,电容,电感,过孔,PCB 转角,接插件),信号都会发生反射。
PCB上的走线对于高频信号而言相当于传输线,信号在传输线中传播时,如果遇到特性阻抗不连续,就会发生反射。
反射可能发生在传输线的末端,拐角,过孔,元件引脚,线宽变化,T型引线等处。
总之,无论什么原因引起了传输线的阻抗发生突变,就会有部分信号沿传输线反射回源端。
工程中重要的是反射量的大小。
表征这一现象的最好的量化方法就是使用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是指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幅值之比,其大小为:(Z2-Z1)/(Z2+Z1)。
Z1是第一个区域的特性阻抗,Z2是第二个区域的特性阻抗。
当信号从第一个区域传输到第二个区域时,交界处发生阻抗突变,因而形成反射。
纯电阻性负载的反射是研究反射现象的基础,阻性负载的变化是以下四种情况:阻抗增加有限值、减小有限值、开路(阻抗变为无穷大)、短路(阻抗突然变为0)。
阻抗增加有限值:假设PCB线条的特性阻抗为50欧姆,传输过程中遇到一个100欧姆的贴片电阻,暂时不考虑寄生电容电感的影响,把电阻看成理想的纯电阻,那么反射系数为:,信号有1/3被反射回源端。
如果传输信号的电压是3.3V电压,反射电压就是1.1V。
这时,信号反射点处就会有两个电压成分,一部分是从源端传来的3.3V电压,另一部分是在反射电压1.1V,那么反射点处的电压为二者之和,即4.4V。
阻抗减小有限值:仍按上面的例子,PCB线条的特性阻抗为50欧姆,如果遇到的电阻是30欧姆,则反射系数为:,反射系数为负值,说明反射电压为负电压,值为。
此时反射点电压为3.3V+(-0.825V)=2.475V。
电话机的振铃电路详解
• 电话机振铃电路概述 • 电话机振铃电路的组成 • 电话机振铃电路的工作过程 • 电话机振铃电路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方法 • 电话机振铃电路的发展趋势
01
电话机振铃电路概述
电话机振铃电路的定义
• 电话机振铃电路是指电话机中负责产生振铃声的电路,当有来电时,它会通过振铃电路产生铃声,提醒用户有来电。
电话机振铃电路的功能
检测来电
控制铃声的响铃时间
振铃电路能够检测到交换机送来的来 电信号。
振铃电路可以控制铃声的响铃时间, 通常为20-60秒。
产生铃声
当检测到来电信号时,振铃电路会产 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驱动电话机的 扬声器发出铃声。
电话机振铃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电话机收到来电信号时,信号线上的电压会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被电话机的电源电路检测到。
振铃继电器吸合后,电话机的电源通过继电器触点为振 铃电路供电。
电源电路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控制振铃继 电器吸合。
振铃电路中的变压器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驱动扬声 器发出铃声。
02
电话机振铃电路的组成
交流电源
交流电源是电话机振铃电路的能源, 为整个电路提供电能。
交流电源的质量直接影响电话机的通 话质量和可靠性。
检测电压
振铃电路通过检测线路上 的电压来判断是否满足振 铃信号的传输条件。
检测电流
振铃电路还需要检测线路 上的电流,以确保电流在 安全范围内。
响铃继电器的吸合
响铃继电器
响铃继电器是振铃电路中的重要 元件,用于控制响铃信号的传输。
吸合过程
当电话线路处于正常状态时,振铃 电路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使响铃继 电器吸合,接通响铃信号的传输路 径。
闹钟的工作原理
闹钟的工作原理闹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一种简单而精准的装置,能够按时发出声音或振动,用来提醒人们起床、约会或其他定时行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闹钟的工作原理,并分点列出相关内容。
一、机械闹钟的工作原理1.1 道钉原理:机械闹钟通常有一个齿轮系统,通过旋转引起振铃声音。
其中,道钉是一种突出在齿轮上的小杆,固定在声音出口,并且与闹钟机芯同步旋转。
当道钉与振铃装置接触时,会产生振动并发出响亮的声音。
1.2 绕线弹簧:机械闹钟中的动力来源于扭动的绕线弹簧,当弹簧被扭动时,储存能量,并定期释放。
释放的能量通过齿轮和道钉传递,推动振铃装置发出声音。
二、电子闹钟的工作原理2.1 数码显示器原理:电子闹钟使用LED或LCD数码显示器来显示时间。
在数码显示器的背后,有一系列的像素点,通过微电流的控制,使得特定的像素点发光,形成数字。
2.2 晶体振荡器:电子闹钟用晶体作为时钟电路的稳定器。
晶体振荡器产生固定频率的电信号,并根据这个信号计算时间。
通过晶体振荡器,电子闹钟能够保持高精确度的时间显示。
2.3 电子集成电路:电子闹钟内部有一个电子集成电路,负责处理计算时间的信号。
该电路通过晶体振荡器测量时间,包括小时、分钟和秒数,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数码显示器。
三、音乐闹钟的工作原理3.1 音频播放器:音乐闹钟内部集成有音频播放器,可以播放预先存储的音频文件或电台广播。
通过按键或电子面板,人们可以设置所需的音频。
3.2 控制系统:音乐闹钟的控制系统通过数码显示器显示时间,并根据预设时间触发音频播放。
控制系统还可以控制闹钟的音量大小、音频选择和定时功能。
四、振动闹钟的工作原理4.1 振动装置:振动闹钟通常配有一个或多个振动装置,例如电机或电磁铁。
当闹钟触发时,振动装置开始工作并产生震动,以唤醒人们。
4.2 控制系统:振动闹钟的控制系统类似于其他类型的闹钟,通过设置时间和触发条件来决定何时触发振动。
此外,控制系统还可以配置其他功能,如灯光或音频。
mos 管电平转换电路 振铃现象
mos 管电平转换电路振铃现象摩斯(Morse)码是一种基于电报的通信方式,它使用短信和长信号来代表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
在摩斯码通信中,将电流状态转换为可识别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实现这样的转换,需要使用管电平转换电路。
管电平转换电路是一种将输入信号的电平转换成不同电平输出的电路。
在摩斯码通信中,管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流状态转换为可识别的振铃声,以便接收者能够听到明确的摩斯码信号。
振铃现象是指在摩斯码通信中,由于管电平转换电路设计或使用不当,造成电流状态的不稳定转换,从而导致接收端产生不正常的振铃响声。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电路中的元件老化、电路连接错误、电源电压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避免振铃现象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信号从发送端传递到接收端的路径没有问题。
2. 检查电源电压:确保电源电压稳定,避免电压异常引起电路运行不稳定。
3. 定期维护电路:定期检查电路中的元件是否老化,如有需要,及时更换老化元件。
4. 优化电路设计:合理设计电路,选择合适的元件,减少电路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5. 使用高质量的元件和设备:选择高质量的元件和设备,可以减少元件老化和故障的可能性,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避免管电平转换电路振铃现象的发生,保证摩斯码通信的顺利进行。
同时,定期维护和优化电路设计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摩斯码信号的传输质量。
摩斯码通信在无线电爱好者、军事通信和航海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掌握并应用正确的管电平转换电路技术至关重要。
无论是学习摩斯码通信,还是实际应用中的摩斯码通信,我们都需要理解并注意振铃现象的产生及如何预防,以确保通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一 多种信号音及铃流发生器实验
实验一多种信号音及铃流发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话通信中常用的几种音信号和铃流信号的电路组成与产生方法。
2、熟悉这些音信号在传送控制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实现方法。
二、预习要求预习有关拨号音,忙音,空号音,捆塞音,回铃音,铃流等有关内容。
三、实验仪器仪表1、程控交换系统实验箱一台2、电话机一台台3、20MHz示波器一台4、万用表一台四、电路工作过程我们知道,在用户话机与电信网的交换机之间的线路上,要沿两上方向传递语言信息。
但是,为了接通一个电话,除了上述情况外,还必须沿两个方向传送所需的控制信号。
比如,当用户想要通话时,必须首先向控制交换机提供一个信号,能让交换机识别并使之准备好有关设备,此外,还要把指明呼叫的目的地的信号(被叫)发往交换机。
当用户想要结束通话时,也必须向电信局交换机提供一个信号,以释放通话期间所使用的设备。
除了用户要向交换机传送信号外,还需要传送相反方向的信号,如交换机要向用户传送关于交换机设备状况,以及被叫用户状态的信号。
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的电话通信系统,除了交换系统和传输系统外,还应有信号系统。
下面是本实验系统的传送信号流程,见图1-1所示。
用户向电信局交换机发送的信号有用户状态信号(一般为直流信号)和号码信号(址址信号),它们的详细说明分别见实验二和实验三。
交换机向用户发送的信号有各种可闻信号与振铃信号(铃流)两种方式。
a、各种可闻信号:一般采用频率为450Hz的交流信号,例如:拨号音:(Dial tone)连续发送的信号。
回铃音:(Ringing tone)1秒送,4秒断的5秒断续信号,与振铃一致。
忙音:(busy tone)0.35秒送,0.35秒断的0.7秒断续信号。
空号音:0.6秒送,0.2秒断,0.2秒送,0.2秒断,0.2秒送,0.6秒断的2秒不等间隔断续信号。
拥塞音:0.7秒送,0.7秒断的1.4秒断续信号。
b、振铃信号(铃流):一般采用频率为25Hz,幅度为75V±15V的交流电压,以1秒送,4秒断的5秒断续方式发送。
信号振铃是怎么产生的
信号的反射可能会引起振铃现象,一个典型的信号振铃如图1所示。
图1那么信号振铃是怎么产生的呢?前面讲过,如果信号传输过程中感受到阻抗的变化,就会发生信号的反射。
这个信号可能是驱动端发出的信号,也可能是远端反射回来的反射信号。
根据反射系数的公式,当信号感受到阻抗变小,就会发生负反射,反射的负电压会使信号产生下冲。
信号在驱动端和远端负载之间多次反射,其结果就是信号振铃。
大多数芯片的输出阻抗都很低,如果输出阻抗小于PCB走线的特性阻抗,那么在没有源端端接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信号振铃。
信号振铃的过程可以用反弹图来直观的解释。
假设驱动端的输出阻抗是10欧姆,PCB走线的特性阻抗为50欧姆(可以通过改变PCB走线宽度,PCB走线和内层参考平面间介质厚度来调整),为了分析方便,假设远端开路,即远端阻抗无穷大。
驱动端传输3.3V电压信号。
我们跟着信号在这条传输线中跑一次,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为分析方便,忽略传输线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的影响,只考虑阻性负载。
图2为反射示意图。
第1次反射:信号从芯片内部发出,经过10欧姆输出阻抗和50欧姆PCB 特性阻抗的分压,实际加到PCB走线上的信号为A点电压3.3*50/(10+50)=2.75V。
传输到远端B点,由于B点开路,阻抗无穷大,反射系数为1,即信号全部反射,反射信号也是2.75V。
此时B点测量电压是2.75+2.75=5.5V。
第2次反射:2.75V反射电压回到A点,阻抗由50欧姆变为10欧姆,发生负反射,A点反射电压为-1.83V,该电压到达B点,再次发生反射,反射电压-1.83V。
此时B点测量电压为5.5-1.83-1.83=1.84V。
第3次反射:从B点反射回的-1.83V电压到达A点,再次发生负反射,反射电压为1.22V。
该电压到达B点再次发生正反射,反射电压1.22V。
此时B点测量电压为1.84+1.22+1.22=4.28V。
第4次反射:。
第5次反射:。
如此循环,反射电压在A点和B点之间来回反弹,而引起B点电压不稳定。
振铃现象产生的原因
振铃现象产生的原因振铃现象是怎么回事?振铃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小和抑制上冲及振铃?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振铃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抑制方法吧!振铃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任何传输线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引线电阻、引线电感和杂散电容,因此,一个标准的脉冲信号在经过较长的传输线后,极易产生上冲和振铃现象。
大量的实验表明,阴线电阻可使脉冲的平均振幅减小;而杂散电容和引线电感的存在,则是产生上冲和振铃的根本原因。
在脉冲前沿上升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阴线电感越大,上冲及振铃现象就越严重;杂散电容越大,则是波形的上升时间越长;而引线电阻的增加,将使脉冲振幅减小。
减小和抑制上冲及振铃(1)串联电阻。
利用具有较大电阻的传输线或是人为地串入适当的阻尼电阻,可以减小脉冲的振幅,从而达到减小上冲和振铃程度的目的。
但当传入电阻的数值过大时,不禁脉冲幅度减小过多,而且使脉冲的前沿产生延迟。
因此,串入的阻尼电阻值应适当,并且应选用无感电阻,电阻的连接为值应靠近接收端。
(2)减小引线电感。
设法减小线路及传输线的引线电感是最基本的方法,总的原则是:尽量缩短引线长度;加醋到线和印制铜箔的宽度;减小信号的传输距离,采用引线电感小的元器件等,尤其是传输前沿很陡的脉冲信号时更应注意这些问题。
(3)由于负载电路的等效电感和等效电容同样可以影响发送端,使之脉冲波形产生上冲和振铃,因此,应尽量减小负载电路的等效电感和电容。
尤其是负载电路的接地线过长时,形成的地线电感和杂散电容相当可观,其影响不容忽视。
(4)逻辑数字电路中的信号线可增加上拉电阻和交流终端负载,如图6所示。
上拉电阻(可取)的接入,可将信号的逻辑高电平上拉到5V。
交流终端负载电路的接入不影响支流驱动能力,也不会增加信号线的负载,而高频振铃现象却可得到有效的抑制。
上述振铃除了与电路条件有关外,还与脉冲前沿的上升时间密切相关。
即使电路条件相同,当脉冲前沿上升时间很短时,上冲的峰值将大大增加。
一般对于前沿上升时间在1以下的脉冲,均考虑产生上冲及振铃的可能。
振铃效应产生的原因
振铃效应产生的原因
振铃效应产生的原因
振铃效应是指电话线或其他类似的电路中,当有一节点发出电流时,其他节点也会被激活,产生共鸣现象的现象。
振铃效应的原因是由于电线中含有电容和电感,当电流通过一个极性时,另一端就会形成一个负反应,当另一端的电容和电感足够大时,这个反应会发生共振,从而产生振铃效应。
另外,由于电路中的线缆会有一定的损耗,这也会导致另一端的反应比起原来更加强烈,产生更大的振动,从而产生振铃效应。
总之,振铃效应是由电感、电容、以及线缆损耗等因素造成的共振现象,并且可以被用来作为震动信号传播的一种方式。
- 1 -。
can差分波形最后振铃
can差分波形最后振铃
Can差分波形最后振铃,是一种在通信领域中常见的信号处理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用于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在这个过程中,差分波形的振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标志着信息的传递的结束。
差分波形最后振铃的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首先,通过差分编码的方式将原始信号进行编码。
差分编码是一种将相邻信号的差值作为编码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减小信号的动态范围,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然后,通过传输信道将编码后的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需要进行差分解码的操作,将编码后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滤波和处理,信号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即差分波形的振铃。
差分波形最后振铃的出现,标志着信息的传输完整性和准确性。
它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证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可靠性。
通过差分波形最后振铃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小噪声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性能。
总结起来,Can差分波形最后振铃是一种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信号处理技术,它通过差分编码和差分解码的方式,保证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可靠性。
差分波形最后振铃的出现,标志着信息的传输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差分波形最后振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
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引言: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是指在电路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存在,导致电路输出端出现不稳定的波形振铃现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进行详细介绍。
一、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的原因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是由于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存在,导致电路输出端出现振荡现象。
在电路切换过程中,由于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能量储存和释放,会产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从而导致输出端出现波形振铃。
二、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的影响1. 降低电路的稳定性: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会导致电路输出端的波形不稳定,可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2. 增加功耗:波形振铃会导致电路输出端出现额外的能量损耗,从而增加功耗。
3. 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波形振铃会导致信号失真,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三、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添加补偿电路:通过添加合适的补偿电路,可以对电路输出端的振铃现象进行抑制,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2. 优化电路参数:合理选择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数值,可以减小振铃现象的发生,提高电路的性能。
3. 优化开关时序:合理设置开关器件的时序,可以减小开关过程中的能量转移,从而减小振铃现象。
四、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的应用领域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存在于电源管理、交流变换器、无线通信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领域中,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抑制波形振铃现象对于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五、总结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是由于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存在,导致电路输出端出现波形不稳定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添加补偿电路、优化电路参数和优化开关时序等方法。
在电源管理、交流变换器、无线通信等领域中,抑制波形振铃现象对于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来说,全桥MOS管DS波形振铃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实际电路设计和应用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滤波 吉布斯效应
滤波与吉布斯效应1. 引言滤波是信号处理中常见的一种技术,用于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或者对信号进行平滑处理。
而吉布斯效应则是滤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它会在信号边缘产生振铃效应,使得滤波结果失真。
本文将详细介绍滤波和吉布斯效应的概念、原理以及解决方法。
2. 滤波的基本原理滤波是通过改变信号频率特性来实现的。
常见的滤波器可以分为两大类:时域滤波器和频域滤波器。
2.1 时域滤波器时域滤波器是直接对信号进行加权求和或者卷积运算来实现的。
常见的时域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低通滤波器可以通过去除高频成分来平滑信号,高通滤波器则可以去除低频成分,而带通滤波器则可以保留某个频带内的信号。
2.2 频域滤波器频域滤波器是通过将信号转换到频域进行处理来实现的。
常见的频域滤波器有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
这些滤波器可以通过去除或者抑制特定频率成分来实现信号的滤波。
3. 吉布斯效应的原理吉布斯效应,又称为吉布斯现象或振铃现象,是指在信号边缘出现的明显振铃效应。
它是由于信号过渡边缘处存在高频成分而产生的。
吉布斯效应的原因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展开来解释。
当一个信号在过渡边缘处发生突变时,其傅里叶级数展开会收敛到一个有限和值。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我们通常只取有限项进行计算,这就会导致在过渡边缘处出现明显的振铃效应。
4. 吉布斯效应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吉布斯效应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4.1 增加滤波器阶数增加滤波器阶数可以提高滤波器对高频成分的抑制能力。
通过增加阶数,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会更加陡峭,从而减小了吉布斯效应的影响。
4.2 使用窗函数窗函数可以在时域上对信号进行加权,从而减小信号过渡边缘处的突变。
常见的窗函数有汉宁窗、汉明窗等。
通过使用窗函数,可以有效地抑制吉布斯效应。
4.3 采用平滑处理平滑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去除吉布斯效应的方法。
通过对信号进行平均或者滑动平均处理,可以使得信号过渡边缘处更加平滑,从而减小吉布斯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yi©电子产品世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信号完整性之信号振铃的产生
在电源完整性设计一文中,推荐了一种基于目标阻抗(target impedance)的去耦电容设计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从频域的角度说明了电容选择方法。
把瞬态电流看成阶跃信号,因而有很宽的频谱,去耦电容必须在这个很宽的频谱内使电源系统阻抗低于目标阻抗(target impedance)。
电容的选择是分频段设计的,每一种容值的电容负责一段频谱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的,由其他电容负责构成低阻抗路径。
有些人可能对这种频域方法有些困惑,本文从另外一个更直观的角度来说明去耦电容的这种特性,即电容的去耦时间。
构成电源系统的两个重要部分:稳压电源、去耦电容。
首先说说稳压电源的反应时间。
负载芯片的电流需求变化是极快的,尤其是一些高速处理器。
内部晶体管开关速度极快,假设处理器内部有1000个晶体管同时发生状态翻转,转台转换时间是1ns,总电流需求是500mA。
那么此时电源系统必须在1ns时间内迅速补充上500mA瞬态电流。
遗憾的是,稳压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反应不过来,相对于电流的变化,稳压源显得很迟钝,有点像个傻子,呵呵。
通常说的稳压源的频率响应范围在直流到几百k之间,什么意思?这从时域角度可能更好理解。
假设稳压源的频率响应范围是直流到100kHz,100kHz对应时域的10us时间间隔。
也就是稳压源最快的响应速度是10us,如果负载芯片要求在20 us 内提供所需的电流,那么稳压电源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因此可以提供负载所需要的电流。
但是如果负载电流要求的时间是1ns的话,对稳压电
源来说太快了,稳压源还在那发呆呢,瞬态电流的需求已经过去了。
负载可不会等着稳压源来做出反应,不能给它及时提供电流,他就把电压拉下来,想想,功率一定,电流大了,电压必然减小。
哦,这就产生了轨道塌陷,噪声产生了。
因此,所说的频率响应范围,在时域对应的是一个响应时间问题。
电容也同样存在响应时间。
电源要10us才能反应过来,那从0到10us 之间这段时间怎么办?这就是电容要干的事。
按电源完整性设计一文中,加入一个31.831uF电容,能提供100kHz到1.6MHz频段的去耦。
从时域来说,这个电容的最快反应时间是1/1.6MHz=0.625us。
也就是说从0.625us到10us这段时间,这个电容就可以提供所需电流。
稳压电源发呆就发呆吧,别指望它了,电容先顶上,过10us后再让稳压源把活接过来。
从0.625us到10us这段时间就是电容的有效去耦时间。
加一个电容后,电源系统的反应时间还是很长,625ns,还是不能满足要求,那就再加电容,放一些很小的电容,比如13个0.22uF电容,提供1.6MHz到100MHz的去耦,那么这13个小电容最快反应时间为1/100MHz=1ns。
如果有电流需求,1ns后这些小电容就做出反应了。
通常这个反应时间还不够,那就在加一些更小的电容,把去耦频率提到500MHz,反应时间可以加快到200ps,一般来说足够了。
不同电容产生去耦作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是去耦时间。
不同的去耦时间对应不同的有效去耦频率段,这就是为什么去耦电容要分频段设计的原因。
这里给出的是一个直观的解释,目的是让你有一个感性的理解。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从信号的角度来说,瞬态电流有很宽的带宽,要想很好的满足电流需求,必须在他的整个带宽范围内都提供去耦,才能满足波形的要求。
不要认为稳压源反应慢,就认为它没干活,这是不对的,稳压源对瞬态电流中的低频成分还是起作用的。
电流由很多频率成分组成,稳压源、大电容、小电容、更小的电容分别负责补偿瞬态电流中不同频率的部分,这些作用合成在一起,才能产生一个类似阶跃信号的补偿电流。
电源系统设计要物尽其用,稳压源、大电容、小电容、更小的电容各司其职,协同工作,这个团队能否很好的合作,就看你的管理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