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目录1.doc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质量工作记录管理制度1.doc

医疗器械质量工作记录管理制度1.doc

医疗器械质量工作记录管理制度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一、首营企业、首营品种的质量审核制度1、“首营品种”指本企业向某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医疗器械产品。

2、首营企业的质量审核,必须提供加盖生产单位原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证照复印件,销售人员须提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委托授权书,并标明委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还应提供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

3、首营品种须审核该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印件及产品合格证、出产检验报告书、包装、说明书、样品以及价格批文等。

4、购进首营品种或从首营企业进货时,业务部门应详细填写首营品种或首营企业审批表,连同以上所列资料及样品报质管部审核。

5、质管部对业务部门填报的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和样品进行审核合格后,报企业分管质量负责人审批,方可开展业务往来并购进商品。

6、质管部将审核批准的首营品种、首营企业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二、质量验收的管理制度1、商品质量验收由质量管理机构的专职质量验收员负责验收。

2、公司质管部验收员应依据有关标准及合同对一、二、三类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质量进行逐批验收、并有翔实记录。

各项检查、验收记录应完整规范,并在验收合格的入库凭证、付款凭证上签章。

3、验收时应在验收养护室进行,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经营品种的质量验证方法,包括无菌、无热源等项目的检查。

4、验收时对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进行逐一检查。

5、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产品同批号的产品检验报告书。

6、对验收抽取的整件商品,应加贴明显的验收抽样标记,进行复原封箱。

7、保管员应该熟悉医疗器械质量性能及储存条件,凭验收员签字或盖章的入库凭证入库。

验收员对质量异常、标志模糊等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商品应拒收,并填写拒收报告单,报质管部审核并签署处理意见,通知业务购进部门联系处理。

8、对销后退回的产品,凭销售部门开具的退货凭证收货,并经验收员按购进商品的验收程序进行验收。

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为确保医疗器械销售过程的规范化和高效性,保障公司利益和客户权益,订立本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的订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医疗器械销售活动。

第三条定义3.1 医疗器械: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法》规定归类为医疗器械的产品。

3.2 销售人员:公司布置从事医疗器械销售工作的员工。

3.3 销售区域:指销售人员负责的地区范围。

3.4 销售目标:公司依据市场情况和经营策略订立的销售业绩指标。

第二章销售流程第四条销售工作布置4.1 公司销售部门依据销售目标订立销售工作计划,并布置销售人员进行销售活动。

4.2 销售人员在接到工作布置后,应及时订立销售计划和行动方案,并报部门负责人审核。

第五条销售准备5.1 销售人员在进行销售活动前,应认真了解所销售的医疗器械的特点、用途、性能等相关信息,并掌握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5.2 销售人员应提前准备好所需销售资料和样品,确保能够充分呈现产品的优势和功能。

第六条销售活动6.1 销售人员在进行销售活动时,应乐观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需求,供应专业的技术咨询和解答。

6.2 销售人员应依照公司订立的价格政策进行报价,并及时处理客户的询价和订单。

6.3 销售人员应及时向销售部门汇报销售情况和进展,包含销售额、销售目标完成情况、客户反馈等。

第七条销售合同签订和履行7.1 销售人员与客户达成销售协议后,应及时订立销售合同,并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

7.2 销售人员应认真核对客户信息和订单内容,确保销售合同签订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7.3 销售人员应监督和跟进销售合同的履行情况,并及时处理客户的售后服务需求。

第八条销售数据记录与分析8.1 销售人员应记录销售活动中的关键数据,包含销售额、销售渠道、销售时间等,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法性,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医疗器械分类和监管机构医疗器械根据其安全风险分为I、II、III类,监管机构分别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级卫生健康委员会。

三、医疗器械注册和备案医疗器械必须经过注册或备案才能上市销售和使用。

注册资料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单位、适用范围、性能特点等。

备案资料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单位、适用范围等。

注册或备案的医疗器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四、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单位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和条件,不得生产和销售未经注册或备案的医疗器械。

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产品质量。

经营单位应遵守医疗器械的特殊管理规定,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医疗器械采购和使用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采购和使用医疗器械,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和检测,及时处理医疗器械的异常情况。

六、医疗器械质量监督国家和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定期抽查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单位,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对发现的医疗器械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包括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事故和损害。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处理。

有关部门应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维护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八、医疗器械监督检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医疗机构应接受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九、医疗器械法律责任对违反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等。

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器械销售行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及其从业人员。

第三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保障医疗器械的合法销售,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以下承诺:(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自觉接受政府监督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二)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三)设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四)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法制观念,提高专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五)自觉进行网络道德自律,维护行业声誉和市场秩序。

第四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依法开展销售活动,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销售虚假伪劣产品。

第五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购买的产品实行售后服务,提供产品使用、保养和维修方案和技术支持。

第六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依法保守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其他企业的商业秘密。

第七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依法竞争,不得垄断、阻挠市场竞争,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

第八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依法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章医疗器械销售管理第九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设立合法经营的销售场所,保证销售场所的卫生环境,符合医疗器械销售要求。

第十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保证销售场所的工作人员符合从业资格要求,具备医疗器械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依法取得销售资质,不得经营未取得许可的医疗器械。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保证医疗器械在销售前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存放医疗器械,防止交叉污染和损坏。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器械销售档案,记录医疗器械的入库、销售和退库等情况,保留相关凭证和证明材料。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一、医院采购医疗器械,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进行索证。

凡证件不齐者,一律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二、医疗器械投入使用前,必须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标签标识,建立真实完整的记录,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等。

三、根据采购计划、进货或送货单,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数量、日期等逐项核对、清点。

如有不相符或破损应及时做好记录,严禁投入临床使用。

四、医疗器材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

其中:1、外包装检查:包装、密封等是否牢固;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准文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清晰齐全;有关特定储运图示及使用的包装标志是否清晰。

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2、内包装检查:医疗器械内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变形、封口应严密。

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设备科事情职责制度1、负责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日常使用的监管和年度采购计划的审核、上报。

2、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验收、维修、保养、培训、等工作。

3、负责全院医用耗材的计划汇总、审核、论证及库房验收和领用等工作。

4、负责医疗计量仪器的定期强制检定工作。

5、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保证处于正常状态。

6、负责组织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并按照法规进行配置许可。

7、负责对接省、市、区的卫计、环保、药监、质监等监管部门的事务性工作。

设备科科长职责1)在院长和分管院领导的指导下主持开展设备科的全面工作。

建立健全病院医疗设备、卫生耗材管理的各类制度、人员职责及事情流程,以保证病院各项事情的顺利开展。

医疗器械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掌控,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内全部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械的部门、人员,包含医院行政、医务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医疗器械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应遵从“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重视防备、科学管理和连续改进,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维护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医疗器械采购与验收管理第四条医疗器械采购应依据医疗科室的实际需求,依照医疗器械分类管理的原则,科学选型、合理规划,确保采购的器械适用、安全和稳定。

第五条医疗器械的采购环节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采购制度进行操作,确保采购的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相关人员在采购过程中不得以任何形式接受供应商的贿赂或其他非法回扣。

第六条医疗器械采购应进行验收。

验收程序包含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和技术文件审查等。

验收合格的器械方可投入使用,并及时进行标识、登记和备案。

若经验收发现医疗器械存在质量问题或不合格的情况,应立刻停用并进行退换货处理。

同时,将问题进行记录和通报,并及时向相关监管机构报告。

第三章医疗器械存储和保管管理第八条医疗器械的存储和保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遵从“分类存储、封闭保管、定期检查”的原则,确保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医疗器械存储区应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合、防尘、防潮、无明火的地方,阻拦非法进入,严禁存放不安全物品。

第十条医疗器械的保管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熟识器械的特点、使用方法和保管要求,做好器械的登记、领用、归还和报废等记录工作,并保证器械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的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器械的有效期、包装完整性、使用情况等,并做好相应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有损坏或过期的器械应立刻报废,并按规定程序处理。

第四章医疗器械使用和维护管理第十二条医疗器械应由经过相应培训的医务人员使用,严禁非医务人员私自使用器械。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目录1.doc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目录1.doc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目录1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目录一、医疗器械采购制度二、医疗器械产品进货验收制度三、医疗器械仓储保管管理制度四、医疗器械进、出库复核管理制度五、质量跟踪制度六、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七、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八、效期产品管理制度九、用户投拆制度十、售后服务制度十一、培训制度一、医疗器械采购制度1.目的: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2.范围:适用于采购医疗器械产品时,选择合格供货方。

3.合格供方选择过程3. 1供货方一要有《工商营业执照》,二要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具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供方提供的《工商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副本的复印件,应加盖企业印章。

3.2参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审核许可证的产品范围是否包括准备采购的产品。

3.3 许可证过期、超出产品范围,不得购入。

没有年检记录或年检有不良记录的应查明原因,否则,不得购入。

3.4 供方应提供《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其附件《医疗器械生产制造认可表》的复印件,并应加盖企业印章。

3.5 产品注册证过期或超出《生产制造认可表》批准范围的医疗器械产品,不得购入。

3.6 医疗器械包装上或包装内应有合格证明。

无合格证明,不得购入。

3.7 对于首次经营的品种,应进行质量审核,包括索取产品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必要时可到供方现场考核,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等。

3.8 对以上所有资料应建立档案,并存档。

4.为了便于检索,建立合格供方目录。

二、医疗器械产品进货验收制度1 .目的:保证使用的医疗器械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的要求,防止使用不合格的医疗器械。

2.范围:适用于医疗器械进货后验收过程。

3.验收过程3.1采购部门新购进的医疗器械应放置在医疗器械成品库房的待验区。

(或者采用挂牌的形式)3.2重点检查项目:(1)外包装是否完好。

(2)对照产品注册证,检查产品外包装上的产品注册证编号是否正确,生产日期是否在注册证有效期限内。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文件目录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文件目录

医疗器械文件目录一类、体系文件组织机构与职责文件编号文件名称质量手册HJ-SC-001-01 质量手册管理职责HJ-ZZ-001-01 质量方针和目标HJ-ZZ-002-01 组织机构设置及规定HJ-ZZ-003-01 质量管理体系HJ-ZZ-004-01 部门与人员职责管理制度HJ-ZD-001-01 文件控制程序HJ-ZD-002-01 记录控制程序HJ-ZD-003-01 培训管理制度HJ-ZD-004-01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HJ-ZD-005-01 设计开发和验证控制程序HJ-ZD-006-01 产品风险控制程序HJ-ZD-007-01 采购控制程序HJ-ZD-008-01 仓库管理制度HJ-ZD-009-01 原材料库管理程序HJ-ZD-010-01 成品库管理程序HJ-ZD-011-01 包装、标签、合格证管理规定HJ-ZD-012-01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HJ-ZD-013-01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HJ-ZD-014-01 生产作业环境与人员卫生管理制度HJ-ZD-015-01 产品批号的管理规程HJ-ZD-016-01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HJ-ZD-017-01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HJ-ZD-018-01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HJ-ZD-019-01 设备管理制度HJ-ZD-020-01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HJ-ZD-021-01 化学试剂管理制度HJ-ZD-022-01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HJ-ZD-023-01 顾客反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HJ-ZD-024-0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HJ-ZD-025-01 销售管理制度HJ-ZD-026-01 产品退/换管理制度质量HJ-ZD-027-01 合同评审和顾客沟通控制程序HJ-ZD-028-0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HJ-ZD-029-01 质量事故与不良事件报告控制程序HJ-ZD-030-01 数据统计与分析控制程序HJ-ZD-031-01 产品召回制度HJ-ZD-032-01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二类、技术文件技术标准检验规程作业指导书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三类、外来文件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号)2、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12号)3、医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局令第22号)4、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局令第10号)5、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6号)6、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局令第5号)7、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食药监械[2009]833号8、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械[2009]834号。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制度--20181.doc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制度--20181.doc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制度--20181XXX医院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制度各科室:为贯彻执行《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8号)文件精神,加强我院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有效,制定我院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制度及医疗器械使用质量检查表(见附件):一、管理机构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小组:组长:成员:二、采购、验收制度(一)医疗器械采购实行统一管理,医学装备科负责医疗设备、仪器采购,药械科负责医用耗材采购,其他部门或者人员不得自行采购。

(二)采购科室应当从具有资质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购进医疗器械,索取、查验供货者资质、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等证明文件。

对购进的医疗器械应当验明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验收。

对有特殊储运要求的医疗器械还应当核实储运条件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标示的要求。

(三)不得购进和使用未依法注册或者备案、无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

(四)医学装备科、药械科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进货查验情况。

进货查验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2年或者使用终止后2年。

大型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5年或者使用终止后5年;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应当永久保存。

应当妥善保存购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原始资料,确保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三、贮存管理制度(一)贮存医疗器械的场所、设施及条件应当与医疗器械品种、数量相适应,符合产品说明书、标签标示的要求及使用安全、有效的需要;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当监测和记录贮存区域的温度、湿度等数据。

(二)医学装备科、药械科库房保管是医院医疗器械一级库房质量管理责任人,按照贮存条件、医疗器械有效期限等要求进行管理,做到计划采购,杜绝积压;先进先出,避免造成医疗器械过期。

按照附件“医疗器械质量使用检查表相关内容”对贮存的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且有记录。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目录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目录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目录一、引言1.编制目的2.适用范围3.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二、质量管理体系概述1.质量管理体系结构2.质量方针和目标3.质量组织架构三、质量管理文件1.质量手册a.编制目的b.质量手册的结构和内容c.修订及审核流程2.过程文件a.编制目的b.过程文件的结构和内容c.修订及审核流程3.工作指导书a.编制目的b.工作指导书的结构和内容c.修订及审核流程四、质量体系管理1.质量目标计划和管理2.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3.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4.不合格品管理五、产品开发与设计控制1.产品开发计划2.设计输入和评审3.设计输出和验证4.设计变更和控制5.设计验证和确认6.技术文件管理六、采购与供应商管理1.供应商评价和选择2.采购程序和控制3.供应商合同和审查4.供应商变更和管理5.外包管理七、产品制造与生产控制1.生产计划和控制2.工艺和操作指导文件3.过程验证和监控4.设备和工具管理5.库存和物料管理3.包装材料和消毒处理九、质量控制与检测1.检测设备和工具管理2.检测方法和规程3.检测记录和结果分析4.标准品和校验控制十、收货、发货与售后服务管理1.收货检验和验收2.发货程序和控制3.售后服务和客户投诉4.产品召回和处理十一、培训与教育1.培训需求和计划2.培训实施和记录3.培训效果评估十二、文件管理和控制1.文件的编制、发布和控制2.变更管理和修订流程3.文件存档和保密十三、附录1.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质量管理体系示意图3.术语和缩略语解释以上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目录,该目录旨在规范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相关过程和文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具体文件内容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目录范文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目录范文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目录范文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目录一、总则1.1 目的及依据1.2 适用范围1.3 定义和缩略语二、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管理原则2.2 质量目标和计划2.3 质量管理组织2.4 责任和权限2.5 内部沟通和协作2.6 文件记录三、质量体系文件管理3.1 文件管理总要求3.2 文件编制3.3 文件审核和批准3.4 文件发行和控制3.5 文件变更和废止四、质量体系运行4.1 设备设施的选择、验证和维护4.2 产品设计和开发4.3 采购控制4.4 制造过程控制4.5 检验和测试管理4.6 不合格品处理4.7 库存管理4.8 售后服务和投诉处理4.9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4.10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4.11 供应商评价和质量管理五、法规和法规合规5.1 法规遵从5.2 法规合规要求六、风险管理6.1 风险评估6.2 控制风险6.3 术后随访和风险管理七、培训和意识教育7.1 培训需求分析7.2 培训计划和评估7.3 意识教育和宣贯八、检测和验收8.1 检测流程与方法8.2 检测设备与工具8.3 验收标准与方法九、统计与评价9.1 统计管理要求9.2 评价调查与分析十、不合格品处理10.1 不合格品管理要求10.2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与方法十一、文件记录11.1 文件要求11.2 文件控制11.3 文件归档十二、内审与管理评审12.1 内审要求12.2 内审计划与实施12.3 管理评审要求12.4 管理评审计划与实施十三、持续改进13.1 持续改进原则13.2 改进项目的确定和实施13.3 利益相关方意见反馈和改进管理十四、供应商管理14.1 供应商选择和评价14.2 供应商开发和监督十五、风险预防控制及事故处理机制15.1 风险防控原则和措施15.2 事故处理机制十六、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16.1 保密管理要求16.2 知识产权保护要求十七、应急管理17.1 应急预案的制定17.2 应急演练与评估十八、记录与报告18.1 质量记录与报告要求18.2 质量记录的保管与归档十九、违反质量管理制度的处罚与纠正措施19.1 处罚措施19.2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医疗器械公司管理制度目录

医疗器械公司管理制度目录

医疗器械公司管理制度目录 1. 总则- 1.1 公司宗旨与愿景- 1.2 组织结构与职责- 1.3 法律法规遵从性- 1.4 质量管理体系2. 人员管理- 2.1 员工招聘与培训- 2.2 岗位职责与任职资格- 2.3 绩效评估与激励- 2.4 员工健康与安全3. 产品研发管理- 3.1 研发流程与标准- 3.2 设计控制与验证- 3.3 临床试验管理- 3.4 产品注册与认证4.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4.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4.2 原材料采购规范- 4.3 库存管理与物流5. 生产管理- 5.1 生产设备与环境控制- 5.2 生产过程控制- 5.3 产品质量检验- 5.4 不合格品处理6. 销售与市场管理- 6.1 销售策略与渠道- 6.2 市场营销活动- 6.3 客户服务与支持- 6.4 市场监测与反馈7. 质量管理与控制- 7.1 质量方针与目标- 7.2 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 7.3 内部审计与持续改进- 7.4 风险管理与不良事件报告 8. 信息技术管理- 8.1 IT基础设施与安全- 8.2 数据管理与分析- 8.3 软件应用与维护- 8.4 技术支持与培训9. 财务管理- 9.1 财务规划与预算- 9.2 成本控制与核算- 9.3 资产管理与财务报告- 9.4 税务遵从与审计10. 环境与社会责任- 10.1 环境保护政策- 10.2 节能减排措施- 10.3 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 10.4 企业伦理与合规11. 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理- 11.1 应急预案制定- 11.2 应急演练与培训- 11.3 事故响应与处理- 11.4 事故调查与报告12. 持续改进与发展- 12.1 创新机制与文化建设- 12.2 知识管理与学习发展- 12.3 战略规划与实施- 12.4 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目录一、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概述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1.2 管理原则阐述企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如顾客至上、法规遵从、过程控制等。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2.1 组织机构图展示企业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及其职能。

2.2 职责分配详细描述各职能部门及个人的质量管理职责。

三、人员管理3.1 人员资质要求规定从事医疗器械工作人员的基本资质和专业技能要求。

3.2 培训与考核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和考核机制,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四、设施与设备管理4.1 设施要求明确医疗器械储存、运输和销售的设施要求。

4.2 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的维护、校准和管理程序。

五、采购与验收5.1 供应商管理设立供应商选择、评估和监控的标准和程序。

5.2 采购流程规定采购流程,包括需求确认、订单管理等。

5.3 验收标准制定产品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六、库存管理6.1 库存控制建立库存管理制度,包括库存量控制、产品分类等。

6.2 出入库管理规定产品的出入库流程和记录要求。

七、销售与售后服务7.1 销售管理明确销售流程、客户资料管理等相关规定。

7.2 售后服务设立售后服务政策,包括退换货、维修服务等。

八、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8.1 不良事件监测建立不良事件的监测体系,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8.2 不良事件报告规定不良事件的报告程序和责任。

九、文件与记录管理9.1 文件管理制定文件的编制、审批、发布和更新流程。

9.2 记录管理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保管方式和保密要求。

十、内部审核与持续改进10.1 内部审核设立内部审核的程序和频次,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0.2 持续改进鼓励持续改进的文化,定期回顾和优化质量管理流程。

十一、附则11.1 制度的修订说明制度修订的条件、程序和责任人。

11.2 法律适用与解释权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和解释权归属。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doc免费下载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doc免费下载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doc免费范本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doc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第二条适用范围第三条术语定义第四条监督管理原则第二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第五条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第六条地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第七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第八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的权限第三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第九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管理要求第十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许可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备案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第四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第十三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管理要求第十四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许可第十五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备案第十六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第五章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第十七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管理要求第十八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备案第十九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第六章医疗器械的监督检验和风险监控第二十条医疗器械的监督检验第二十一条医疗器械的风险监控第二十二条医疗器械的不合格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三条违法行为的处罚第二十四条法律责任的承担第二十五条强制措施的实施第八章附则第二十六条监督管理的责任第二十七条本条例解释权第二十八条本条例施行日期本文档涉及附件: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申请表》2、《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申请表》3、《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备案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病理学检验、监测、生理调节等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医疗设备、医用材料、医用软件及相关物品。

2、生产企业:指专门从事医疗器械设计、制造的企业。

3、经营企业:指经营医疗器械销售、租赁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

-------------------------------------------------------范本2: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doc第一章基本原则一、目的和依据二、应用范围三、定义术语四、监管原则第二章监督管理机构一、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二、地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三、职责和权限第三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一、管理要求二、许可和备案三、监督检查第四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一、管理要求二、许可和备案三、监督检查第五章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一、管理要求二、备案三、监督检查第六章监督检验和风险监控一、监督检验二、风险监控三、不合格处理第七章法律责任一、违法行为处罚二、法律责任承担三、强制措施实施第八章附则一、监督管理责任二、解释权三、施行日期本文档涉及附件: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申请表》2、《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申请表》3、《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备案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病理学检验、监测、生理调节等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医疗设备、医用材料、医用软件及相关物品。

医疗设施生产企业规章制度(目录)

医疗设施生产企业规章制度(目录)

医疗设施生产企业规章制度(目录)
1. 引言
2. 质量管理体系
- 2.1 质量方针
- 2.2 质量目标
- 2.3 质量管理责任
- 2.4 质量管理过程
- 2.5 质量管理文件
3. 生产管理制度
- 3.1 生产计划安排
- 3.2 生产执行
- 3.3 生产现场管理
- 3.4 生产质量控制
- 3.5 不良事件处理
4. 设备管理制度
- 4.1 设备选型和采购
- 4.2 设备验收与管理
- 4.3 设备维护与保养
- 4.4 设备报修与更替
5. 原材料管理制度
- 5.1 原材料采购管理
- 5.2 原材料质量评估
- 5.3 原材料存储与保管- 5.4 原材料抽检与退货6. 标准化操作制度
- 6.1 标准作业程序
- 6.2 检验操作规程
- 6.3 工艺文件管理
- 6.4 纪录的填制与归档7. 品质控制与验证
- 7.1 制造前的确认
- 7.2 过程控制与监控
- 7.3 产品验证与确认
- 7.4 不合格品管理
8. 计划内管理
- 8.1 内部质量审核
- 8.2 监察评估与风险预警- 8.3 符合性评价与认证- 8.4 持续改进与创新
9. 法律遵从与安全管理
- 9.1 法律法规遵从
- 9.2 产品安全管理
- 9.3 生产安全管理
- 9.4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0. 附则
- 10.1 规章制度的修订
- 10.2 规章制度的宣讲与培训
- 10.3 规章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 10.4 规章制度的解释与争议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