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用比例解决问题(1)(导学案)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导学案新人教版
解比例
【学习目标】
1..了解比例的含义。
2.能利用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比例意识能力。
【学习重点】
利用比例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找出比例关系。
【自主学习】
一、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35页内容,并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叫做解比例。
2、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根据比例的()可以求出另一个未知项。
3、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 1.8和0.6,这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
4、如果A : B=C : D,那么A=( ),B=( ),C=( ),D=( )
5、把下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乘积的形式。
①0.8∶X=1
8 ∶40 改写成( )×( )=( )
×( )
②56 ∶712 =X ∶2
15 改写成( )×( )=( )×
( )
③ X ∶0.3=8
15 改写成( )×( )= ( )×
( ) 6.解下列比例
X ∶10=14 ∶1
3 0.4∶x=1.2∶2 12∶2.4=3∶X
【合作探究】
要求:小组内先一对一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并标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0∶X=15∶2 18 ∶14 =X ∶19 3.2X =0.65
【巩固提高】
1、1.2∶( )=0.36∶2.5 34 ∶512 =( )∶13
3
2、依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①18与X 的比值和12与1.5的比例值相等。
②一个比例两个外项分别是0.16和3.5,两个内项分别是X 和1.4。
③甲数的59 等于乙数的2
3 ,求甲、乙两个数的比。
3、解下面的比例
15:X=3:8 5:12=X :144 0.61.8 =1.5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正确的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预设:
(一)、自学反馈
1、什么叫做解比例
2、我国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2,如果我们学校的国旗长是240厘米,求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多少厘米?
(1)你会解答吗?独立解答后,同桌间相互说说想法。
(2)反馈交流
①240÷3×2=160(厘米)
②解:设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厘米。
240:=3:2
3=240×2
=240×2÷3
=160
答: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160厘米。
(3)你是怎么想的?
(二)、关键点拨
1、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1)你明白第二种解法的意思吗?
(2)国旗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和实际长度比可以组成比例,所以可以把国旗的宽设为厘米,建立比例240:=3:2,再通过解比例求出的值。
(3)小结:这种方法叫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解比例的方法
(1)你是怎样解比例240:=3:2的?
(2)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3:2的比值,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的值。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出的值。
(4)怎样才可以确定的值是正确的?(检验)
(5)你更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解下面的比例
:10=:0.4:=1.2: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第1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正确解决问题;
2.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只是用归一法来解答,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要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等量关系,然后再设未知数,列出等式(方程)解答。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找出相等关系并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关键】弄清题中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赏识利导
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觉得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跟什么有关?(跟正比例有关)
师:说得没错,我们今天就是要运用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孔子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请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比例,关系式:。
2.全班的人数一定,每行的人数和行数成()比例,关系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实际问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难点:正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
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
二、新知探究
1、学习例5
(1)问题导入
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b5E2RGbCAP
(2)方法解读
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3)学生解答
a.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出: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p1EanqFDPw
b.学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将解答过程写在导学案上。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12.8/8= X /10
8%= 12.8 X 10
X = 128宁8
X = 16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c.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
2、变式训练
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 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并交流订正,使学生明确例 5 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
六年级数学下 比例 第5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1)(导学案)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1)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首先从复习开始,一是复习什么是相关联的量,二是复习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然后在新课教学中,围绕比例应用题的特征设问,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自主评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算术法”与“比例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
重点
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学习
难点
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正比例的实际问题。
学前
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师:谁能说一说生
活中有哪些成正比
例的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
答,板书相关的关
系式。
师:判断两种相关
联的量是否成正比
例的关键是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学
习运用正比例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学生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
量的例子。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地1.2
公顷,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
以耕地多少公顷?
答案:解:设8小时可以耕地
x公顷。
1.2/2=x/8
x=4.8
答:8小时可以耕地4.8公顷。
2.服装厂要加工2400套校
服,前5天加工了800套。照
这样计算,完成剩下的任务还
需要多少天?
答案:解:设完成剩下的任务
还需要x天。
800/5=(2400-800)/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doc
《解比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作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解比例。
2.能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把比例转化为外项之积与内项之积相等的式子的过程,掌握转化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比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养成认真书写和计算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意义和方法。
难点:能正确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铺垫,借题导入
1.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相关知识,请你判断一下,下面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课件出示)
2∶30.5∶0.20.6∶0.83
5∶
4
53∶1.24∶6
预设
生1:2∶3和4∶6能组成比例。
生2:0.5∶0.2和3∶1.2能组成比例。
生3:0.6∶0.8和3
5∶
4
5能组成比例。
2.交流。
师:什么叫作比例?上面几位同学的判断对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预设
生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生2:上面几位同学的判断都对,我们可以运用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3.活动激趣。
填空并说明理由。
(1)1∶3=()∶()(2)3∶8=9∶()
预设
生1:1∶3=2∶6。
生2:1∶3=10∶30。
生3:因为与1∶3的比值相等的比有很多,所以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只要比值为1 3就
可以。
生4:3∶8=9∶24,因为3与9相比较,9是3的3倍,即3扩大到了原来的3倍,要想保持比值不变,8也应该扩大到原来的3倍,所以括号里填2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
教材分析: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代数知识的范畴,是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拓宽。教材中的例5,是一道用正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只要抓住李奶奶和张大妈家(或张大妈和王大爷家)每吨水的价钱相等,就可以根据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列出比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作较好的准备。
设计理念: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导学设计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通过“读一读、理一理、列一列、比一比、议一议、想一想、用一用”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并探究获得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在导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
学习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能判断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并能运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2.经历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术法与比例法的区别和联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解比例 人教新课标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解比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比例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解比例: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3. 比例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解比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
(1)比例的意义:让学生观察实例,发现比例的特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2)解比例: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3. 巩固练习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
结合实际生活,设计问题,让学生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比例的方法和技巧。
6. 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等。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应用评价: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解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解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解比例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情感与价值观。
2、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
解比例
教学难点:
解比例的方法。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解比例的根据。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2:80和5:200
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比例:3:9=():15
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
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
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因为3:9=1/3,想():15=1/3(5比15等于1/3);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
师: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课件出示)。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
《同步导学案》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重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知识导入
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四张幻灯片:天安门的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签约仪式。老师说:“请同学们找一找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同学们异口同声:“都有国旗!”老师说:“是呀,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必须尊重它。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每面国旗中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同学们拿出笔和纸,认真地算起来。
不一会儿,同学们之间传来窃窃私语声,因为大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一,但是长与宽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大家纷纷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笑着说:你们的发现很正确,这些国旗的长与宽都是成比例的。
“比例?”同学们瞪大了眼睛,它和比只有一字之差。那么,什么是比例呢?它和比有什么不同呢?老师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说:“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大家认真听讲,把你们心中的问题解开。”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学习吧!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比例的意义
例1:我们来看看学校里的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分析:我们利用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分别求得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然后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关系。
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我们不仅可以写出每面国旗长与宽的比,也可以写出宽与长的比,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宽与宽的比,只要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
4-10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4-10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一、导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
(1)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材PXX的例XX,思考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总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3. 合作交流
(1)分组讨论:如何用比例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1:甲、乙两人分别有图书30本和40本,甲又买了一些图书后,甲和乙的图书数量比变成了4:5,求甲又买了多少本图书?
问题2:一辆汽车行驶200千米用了4小时,行驶300千米需要多少时间?
(2)小组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XX的练习题,巩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用比例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
6. 课后作业
(1)教材PXX的习题XX。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四、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第4单元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导学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4单元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导学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
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
(1)比例的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分子与分母分别相等、比例的倒数相等等。
3. 实践应用
(1)判断题
设计一些判断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判断。
(2)选择题
设计一些选择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选择。
(3)解答题
设计一些解答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4.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
布置一些与比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学生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学课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第【1】篇〗
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识是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比例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内容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解比例的基础,和进行正、反比例教学的关键,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比例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本班学生对比例的意义以及比例的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因此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又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和数学基础知识比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这部分人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够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观察比例中的内、外项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出判断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比例的应用 人教版(无答案)
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考点:在比例尺应用题中,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
之间的关系
难点、易错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实际问题的应用。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在比例尺应用题中,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
之间关系
②能力目标:正比例应用题中的各种相关的数量有正比例关系反比例
应用题中的各种相关联的数量有反比例关系。
③情感目标:学会用比例尺来解决实际问题
1、知识点梳理: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1:100 数值比例尺 0|---|50 线段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线段的长度 图形的面积,长和宽都需要扩
大和缩小
用比例解决问题 设未知数 建立比例方程解答
2、例题详解
例题1:某公司修建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
,第二天修了全
4
,求修好的公路与没修的公路的长之比。
长的3
10
1时问小变式1:小明和小华两人一起做同样多的口算题,小明做了
3
华:“你做到哪里了?”小华说:“我还有45道题。”小明做了余下的一半时,又问小华,小华说:“正好做了一半。”如果他们做题的速度不变,求他们做题的速度比和总题数。
例题2:加工一个零件,甲、乙、丙所需时间比为6:7:8。现在有3650个零件要加工,如果规定3人用同样的时间完成任务,各应加工多少个?
变式2:某校六(1)班中参加排球队与乒乓球队的人数之比为2:3。参加排球队与足球队的人数之比为3:1。已知六(1)班有18人参加乒乓球队。六(1)班参加足球队的有几人?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8《用比例解决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内容课本P61-62
例5、例6
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 1
学习目标1.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学会用比例解决一般问题。2.通过与前面旧知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理解应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优势和好处,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法指导1.先应用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实际问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的量?它们成什么比例?
2.再应用比例的关系式正确列方程解答
重难点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实际问题。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计算达人】2
3
x -
1
2
x= 18 x:
3
5
=
5
9
:
7
10
5
6
÷
1
4
+
1
6
×4
【铺垫孕伏】(课件演示)
1.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 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
的等式。
【自主学习】
(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学习例5 (课件演示)
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1. 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
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思考: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哪种量是一定的?()
用水的数量和水费总价成什么比例关系?()追问:两家水的总价和用水量的什么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3.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学生自主完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导学案【第1篇】
教学要求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同学们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同学们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
二、新知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千米,2小时行驶180千米3小时行驶270千米,4小时行驶360千米,5小时行驶450千米,6小时行驶540千米,7小时行驶630千米,8小时行驶720千米 6 (1)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时间
路程
填表,思考:再填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板书)
(2)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教学例2
(1)花布的米数和总价表:
数量1234567
总价8.216.424.632.841.049.257.4
(2)观察图表,发现什么规律?
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总价/米数=单价(一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
铁山中心小学何逸春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例5。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正比例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自主学习法。
学法理解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排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
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
书相关的关系式。
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
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
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学生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
量的例子。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
地1.2公顷,照这样计算,8
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答案:解:设8小时可
以耕地x公顷。
1.2/2=x/8
x=4.8
答:8小时可以耕地4.8
公顷。
2.服装厂要加工2400
套校服,前5天加工了800
套。照这样计算,完成剩下
的任务还需要多少天?
答案:解:设完成剩下
的任务还需要x天。
800/5=(2400-800)/x
x=10
答:完成剩下的任务还
需要10天。
3.(2018·江宁波海曙
区)同学们参加“小厨艺”
拓展性课程学习,榨西瓜汁
720mL正好可以给6个人喝,
小红榨了1320mL西瓜汁,可
以给多少个人喝呢?
答案:解:设可以给x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
5。
2.分析解答。
(1)从图中你知道了
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后
再在小组中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解答
过程。
4.探究新知。
(1)目中有哪两种
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
系?你能用比例的知识解
答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
组内讨论交流。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1)用列表法摘录题中的已
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例5。
3.学生可能会这样算:
方法一:28÷8×10
=35(元)
方法二:28×10÷8)
=35(元)
4.(1)题目中有水费、用水量
这两种量。它们成正比例关系,能
用比例知识解答这道题。
(2)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思
路。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是在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成正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正比例应用题的关键是使学生能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新知,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师点评和总结:
【素材积累】
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成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