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 专题三:企业价格策略
管理经济学之定价策略

这是一种以产品边际成本为基础来确定价格的策略,即按照变动成本加一定的边际贡献来制定销售价 格。
详细描述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基础来确定销售价格。在确定价格时,企业需要考虑产品的边 际贡献,即每个单位销售收入中能够覆盖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金额。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适 应市场变化,但需要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否则可能导致亏损。
总结词
这是一种根据企业目标利润水平来设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详细描述
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企业预期的利润水平来确定销售价格。在确定价格时,企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状况 以及产品特点等因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但需要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否则 可能导致价格不合理。
边际成本定价法
的认知。这种定价策略要求企业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价值观,以便制定出更符合消费者期望的 价格。 • 适用范围:适用于消费者对产品价值有较高认知度的市场,如奢侈品、高端消费品等。 • 实施要点: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价值观,通过市场调研、顾客访谈等方式获取消费者对产品 价值的认知和预期,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价格策略。
。
市场占有率
通过分析市场占有率的变化, 评估定价策略的效果。
消费者满意度
通过调查问卷、客户反馈等方 式了解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满
意度。
竞争状况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 和市场表现,评估自身定价策
略的优劣。
定价策略的调整与优化
数据分析
通过对市场数据、消费者反馈 和竞争状况的分析,找出定价 策略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适用于各种市场环境和 企业类型,特别是竞争 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 化的市场。
企业需要保持敏锐的市 场洞察力,及时了解市 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 变化,灵活调整价格策 略,同时保持与竞争对 手的竞争优势。
管理经济学第三讲厂商的生产决策与价格策略

对于企业决策是否真的以利润最大化 为目标一直存在争议。 所有者自己管理的小企业,利润几 乎决定了企业的全部决策; 大公司的经理有某种程度的偏离,可 能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企业要长期发展,把利润作为优先 考虑目标和最大化假设是合理的。
生产理论:问题的提出
1994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国内钢材价格 看涨。在年初钢材价格大幅度上升之后,美国的 钢铁企业都计划在年末将板钢的价格再提高10个 百分点,与钢材市场紧密相连的电镀产品的市场 价格有望上升20个百分点。 为了消除国内钢材价格上涨的影响,美国的汽 车厂商开始到海外寻找新的供应商;同时,设法 在生产中使用其他原材料,例如,到1995年,各 家汽车公司都在发动机、传动装置、车体、空调 和避雷装置中增加了铝的使用,以替代铸铁和钢 材的消耗;另外,汽车公司还增加了科研经费, 用于开发塑料、美和废旧原料在生产中的使用。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大量使用劳动替代 资本时,劳动的边 际生产率下降;大 量使用资本替代劳 动时,资本的边际 生产率会下降。 随着一种投入的投 入量的不断增加, 其替代另一种投入 的能力越来越弱 (递减)。
每月投入资本 5 4 3
K= 2
L=1
2
K= 1 K=2/3 L=1 K=1/3 Q2=90
企业的价格策略

企业的价格策略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竞争是一种重要的竞争。
在前面我们已介绍了许多价格决定的理论和模式以及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产出决策方法。
本章从多个角度介绍企业经营管理者可能会碰到的若干种主要的价格策略,它可以使企业获得比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更多的利益。
这里介绍下列几种策略:两次收费、整卖、成套出售、歧视性价格。
第一节影响定价决策的因素分析企业在做出定价决策时,有以下问题需要认真分析。
一、企业目标的分析不同的企业目标有不同的定价方法。
虽然我们承认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效果最灵敏、最综合的指标,但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并不总是能够把追求利润极大化作为企业的目标,因为有其他重要的变量(像市场份额、社会责任等)需要考虑。
所以企业在定价时需要考虑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定价策略。
例如,企业为了使产品进入市场,在定价时不宜为了追求一时的利润把产品价格定得过高,而需要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新的顾客。
以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企业环境的分析定价的行动,决不是可以不顾及周围可能发生的各种反应而采取的。
我们必须注意有关方面对定价和价格变化的态度和反应,主要有:1.中间顾客。
企业在定价时不仅要考虑最终顾客的反应,而且要考虑中间顾客的反应。
许多商品不是直接由生产企业销售给最终顾客的,而是要经过批发部门。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许只能考虑判定批发部门所能接受的价格水平,而让批发部门自行确定出售给零售企业以至消费者的价格。
之所以要这样做,因为这些中间顾客比较熟悉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和价格偏好。
这种做法的缺点就是生产企业不能直接控制最终价格。
因此,另一种方法就是由生产企业规定价格,然后由生产企业和中间顾客进行协商,保证中间顾客的利润。
对于中国顾客来说,重要的问题似乎并不在于考虑批发价格和最终价格之间的差额大小,而在于这种差额乘以由最终价格导致的销售量的结果大小。
2.供应者。
投入要素的供应者常常会注意到产品价格的变化。
如果产品价格上升,投入要素的供应者就会认为企业因此而赚取了较前为多的利润,也许会提出提高投入要素价格的要求。
价格策略综合概述

价格策略综合概述价格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定价时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和措施。
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企业可以实现销售增长、利润最大化以及市场份额扩大等目标。
价格策略通常是由市场需求、竞争情况以及公司目标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
首先,竞争定价是企业定价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往往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这种定价策略主要适用于价格敏感度较高的产品,以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其次,市场定位也是价格策略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市场定位需要不同的价格策略来配合。
例如,高端产品通常会采取高价策略,以突出其品牌形象和产品价值。
而中低端产品则可能采取低价策略,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还有差异化定价策略。
在差异化定价策略中,企业将产品分为不同的市场细分,为每个市场细分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这种策略有助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销售额。
最后,动态定价策略也是企业常用的一种策略。
动态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等因素,不断调整产品价格的策略。
通过动态定价,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价格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价格策略是企业在产品定价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决策和措施。
市场竞争、市场定位、差异化以及动态定价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价格策略选择。
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企业可以实现不同的目标,如销售增长、利润最大化和市场份额扩大等。
价格策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环境。
在市场定位方面,企业可以选择高价、低价或中等价位来塑造产品形象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竞争环境方面,企业需要考虑与竞争对手的价格差异和他们的定价策略。
在选择价格策略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成本因素。
企业必须确保产品价格能够覆盖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并获得可持续的利润。
其次是市场需求因素。
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水平,以确定产品的定价范围。
公司价格策略方案

公司价格策略方案价格策略是公司营销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公司的盈利能力。
一个好的价格策略可以帮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客户并增加销售额。
下面是一个公司价格策略方案的示例,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价格策略。
1.定价目标:首先,公司需要明确定价目标。
定价目标可以是盈利最大化、市场份额增加或者品牌定位。
不同的目标将导致不同的定价策略和方法。
2.竞争定价:公司可以选择参考竞争对手的价格并进行相应调整。
如果公司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类似,那么该策略可以帮助公司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然而,公司需要确保提供与竞争对手相同或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以支持较高的价格。
3.成本加成定价:该策略是以成本为基础,添加一定的利润来确定产品的价格。
公司需要评估产品的制造成本、销售和分销成本以及所需的利润率。
然后,将这些成本分配到每个单位的产品中,得出产品的价格。
4.市场定位定价:在该策略中,公司通过定价来塑造产品的市场定位。
高价定位可以传递产品高质量和高级别的信息,吸引有能力支付的高端客户。
低价定位则可以吸引更多的价格敏感消费者,增加市场份额。
此外,公司还可以选择以中等价格定位,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5.无差异化定价:当产品在市场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和竞争优势时,公司可以选择无差异化定价策略。
这意味着公司不考虑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而是根据整个市场的定价水平来制定价格。
该策略可以在同质化市场中维持市场份额,并减少价格战的风险。
6.附加值定价:公司可以根据产品的附加值来制定价格。
例如,如果产品具有额外的功能、服务或配套产品,公司可以根据这些附加值来增加产品的价格。
这需要公司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提供卓越的品质和体验,以支持附加值的定价。
7.阶梯定价:该策略可以帮助公司针对不同的市场细分定价。
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的特点、需求和购买力来制定不同的价格,并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定价方案。
这可以增加市场的覆盖范围,吸引更多的客户。
MBA管理经济学之企业定价决策

中间产品定价:不存在外部市场
P和m区分表示消费事 业部和营销事业部。 厂商的边沿本钱等两 个事业部边沿本钱垂 直相加之和。最终产 品的最优产量为40单 位,是由MRm=MC决 议的,最优价钱为14 元。
由于一单位最终产品需求一单 位中间产品,所以中间产品的 转移价钱Pt等于 MCp,Qp=40,P=6元。由于在 Qp=40水平上, Dp=MRp=Pt=MCp=6元,所以 Qp=40是消费事业部消费中间 产品的最优产量。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小
珠宝的加成
• 人们都知道珠宝的加成很高
• 要对不同珠宝店中止比拟是很 困难的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 重复置办很少, 所以人们对价 钱的了解不多
• 因此, 珠宝的价钱弹性较低
• 最正确加成较高
实践中的最优加成
P = AVC [ 1 + m ]
m = -1 / (E+1)
必要的条件: 1. 一定的垄断力气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P = MC, 所以不能采取
价钱歧视
2. 市场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 3. 无法套利 顾客分开, 防止再次销售
实施价钱歧视的第一步:使总销售量的收益最
MR1(Q1)=MR2(Q2)——两个市场中边 沿收益相等
P1 P*
MRe
MR1
D1 MR1
DH MRB
DB
牛
消费进程中关联产品定价:固定比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消费进程中关联产品定价:固定比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一种关联产品过多的状况
• 过多意味着价钱将是零
• 处置方法: 添加过多产量直至需求曲线上单位弹性 那一点。这样就可以使总收益最大。
中小企业的价格策略

中小企业的价格策略中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需要制定恰当的价格策略,以获得竞争优势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的价格策略,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取得成功。
1.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在制定价格策略之前,中小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
通过深入了解自身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优势,确定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可以更准确地制定价格策略,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盈利。
2.成本驱动型价格策略中小企业通常具有较小的规模和有限的资源,因此成本驱动型价格策略是常见的选择。
在制定价格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以确保获得合理的利润。
这种策略可以通过将成本和利润率计算在内,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最低价格。
3.竞争驱动型价格策略与成本驱动型价格策略相对,竞争驱动型价格策略是基于市场竞争情况来制定价格。
中小企业需要研究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并根据自身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优势,决定是选择高于、低于还是与竞争对手价格相当的定价策略。
该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吸引更多客户。
4.价值驱动型价格策略价值驱动型价格策略注重产品或服务的附加价值。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提供独特、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使客户感受到超过价格的价值。
该策略需要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并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关系。
5.灵活策略中小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应保持灵活性。
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企业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价格,以保持竞争力并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定期评估和监控市场变化,企业可以及时作出调整,避免错过商机。
6.综合考量制定价格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成本、竞争对手、产品差异化、客户价值等。
中小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调整自己的价格策略。
结论:中小企业的价格策略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无论是成本驱动型价格策略、竞争驱动型价格策略还是价值驱动型价格策略,都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如何制定企业的价格策略

如何制定企业的价格策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价格策略对于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价格策略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客户、提高市场份额,还能够确保企业获得足够的利润来支持持续的运营和发展。
那么,企业该如何制定有效的价格策略呢?首先,深入了解市场和目标客户是制定价格策略的基础。
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等。
同时,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购买能力和价格敏感度。
比如,如果目标客户是注重品质和品牌的高端消费者,那么价格可以相对较高,以体现产品或服务的高端定位;如果目标客户是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大众消费者,那么就需要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成本是制定价格策略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企业需要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生产设备等)和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研发费用等)。
只有在充分了解成本的基础上,才能确定价格的底线,确保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服务时不会亏损。
同时,还要考虑成本的变动趋势,如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等,以便及时调整价格策略。
企业的定价目标也会对价格策略产生重要影响。
常见的定价目标包括追求利润最大化、提高市场份额、保持价格稳定、应对竞争对手等。
如果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可能会采用高价策略,针对那些对价格不敏感、愿意为高品质产品或服务支付高价的客户;如果目标是提高市场份额,可能会采用低价策略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如果希望保持价格稳定,那么需要在市场变化时谨慎调整价格,避免给客户造成不良印象。
竞争状况也是制定价格策略时不容忽视的因素。
企业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特点、价格水平、市场份额等。
如果竞争对手的价格较低,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来突出自身优势,从而支持较高的价格;如果竞争对手的价格较高,企业可以采用低价策略来吸引客户。
但需要注意的是,价格竞争往往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的价格战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下降,因此要谨慎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提高盈利水平,适应市场多变需求,赢得 竞争有利地位,均要求运价可动态变化。
+ 前瞻性原则
+ 铁路运价制定要考虑运价实施一段时间后
的效果。 + 吸引力、市场、竞争力、调节供需
预见性
+ 公平合理的原则
+ 法律政策 + 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则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旅客货主的正当权益
+ 建立运价与物价的联动机制
+ 实行浮动运价 + 实行季节运价
+ 实行区域运价
+ 实行新线新价
+ 实行优质优价
+ 实行协议运价 + 实行随行就市价 + 实行折扣优惠运价
+ 谢谢观看!
企业价格策略
实际应用——心理方面
不同档次的消费品——顾客满意度 150元 270元 430元 760元
一档
二档
资金拆借转移交易 租赁转移交易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转移定价重要性
重要性!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企业实际经营中的转移定价方法
市场价格(完全竞争市场)
治理规范时,它是一种理想的内部转移价格。 优点:有利于激励分部生产经营,避免低效率; 有利于保证分部自治权不受干预定价而损害。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协商价格(非完全竞争市场)
Company Logo
★DA的需求价格弹性< DB的需求价格弹性 A市场上的价格相对
偏高
★QT是由MRT和MC的 交点得到的。根据 MRA=MRB=MC, 向左画一条水平线, 可以找到两市场的销 售量Q1和Q2。
图13-5
P0
D
◆若制定单一价格,由MR=MC P0、Q0 ◆若采用二级价格歧视,由Q1、Q2、Q3 P1、P2、P3 此时,厂商的利润明 显多于在单一价格下所能获得的 显多于在单一价格下所能获得的面积。
O
Q 1 Q0
图13-4 二级价格歧视
Company Logo
三级价格歧视(多市场价格歧视)
1
2 3
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共同点: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剥夺消费者的剩余价值,以获得
更多的利润。
Company Logo
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
定义:是指企业根据每个消费者对产品可能支付的最高价
格(保留价格)来制定价格,从而获得全部消费者剩余 的定价方法。 MC
3、存在不完全竞争外部市场的转移定价
最优的转移价格能使上游供货分部的边际成本等于内外市 场综合形成的边际收益。 也就是说,在中间品可以在不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出售时, 内部的中间品需求必定反映出以一种超过边际成本的价格向外 部提供中间品的机会。 实际上,此时中间产品的外部和内部价格的确定就变成了一个
三级价格歧视
三档
四档
显示消费者身份——针对不同消费者
138
578
3100
9527
名牌产品
高价值
参考价格定价
参考其他品牌进行定价——跟随价格领导者 或竞争对手定价
2999元
2990元
2995元
参考价格定价
参考替代品进行定价
1200元
1800元
VCD
DVD
尾数定价
低价值商品 9.97元 美国人喜欢奇数 9.94元 日本人喜欢偶数 9.98元 中国人喜欢8和6
Company Logo
二级价格歧视(数量歧视)
定义:指厂商对相同商品的不同消费量索取不同的价格,
并以此来获取部分消费者剩余。
P
P1 P1 A
实现条件:
★消费者需要分批购买该产品; ★企业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性。
如左图,它演示了具有下降的AC和MC的 厂商的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Company Logo
LOGO
2012-10-18
LOGO
二、多单位定价
章彩云
三、多单位定价
多单位定价
两步定价 法
捆绑定价
(一)两步定价法
定义
它是另一种剥夺消费者剩余的方法。 它将向消费者索取得价格分为两部分, 即一次固定收费(access fees)与消费 者购买每一单位商品的费用。
内部市场同外部市场一样,遵循供求规律!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2、存在竞争性外部市场的转移定价
外部市场是竞争性的,买卖该产品只有单一的市场价格。
中间品对厂商的价值 ≥ 在外部市场对其他厂商的价值
此时,厂商会愿意花钱购买中间品供内部使用
外部市场价格就是最优的转移价格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全部成本加成价格
全部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最差的选择。
双重定价法
生产分部以市场价格转移产品,销售分部以生产部门转移产品的边际成本定价。
实际操作中,内部转移定价类型繁多,下面将分情况讨论。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1、不存在外部市场时的转移定价
当不存在中间产品的外部市场时,生产部门只 能在内部把产品卖给企业的销售部门,销售部门也 只能从企业的生产部门购得产品。由于一单位的最 终产品需要一单位的中间产品,所以最终产品和中 间产品的产出水平是相等地。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转移定价
李苏秀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3
转移定价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转移定价
转移定价:企业内部中间品的评估过程。 转移价格:中间品的价格
转移定价问题的产生
按产品或产品线 建立独立的利润中心
多事业部 垂直一体化结构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涉及转移定价问题的业务
实物商品转移交易 劳务服务转移交易 无形资产转移交易
成本。即:MRA=MRB=MC
Company Logo
如果三级价格歧视是可行的,厂商在决定对 各组消费者的要价时,应考虑以下两点:
(1)不管厂商生产多少,总产量是在各组消费者之 间分配,所以MR1=MR2,否则,厂商不可能实现利 润最大化。 (2)总产量必须使得对各组消费者的边际收益等于 生产的边际成本。
捆绑定价
1
捆绑定价模式能 够盈利,依耐的是 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模式。 举例(汉堡包、 可乐)
2
前提条件:两类消 费者的需求偏好是 相反的。如果两个 人的偏好排序是一 致的,那么捆绑定 价就会失效。
3
混合捆绑定价:在 单独供应两种商品 的同时又以特殊的 价格进行各种捆绑 销售的情况。
LOGO
2012-10-18
管理经济学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第三小组:张云秋 章彩云 李苏秀 董海川 宋阔
Contents
1
2 3
价格歧视
多单位定价 转移定价 案例讨论 补充内容
4
5
管理经济学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LOGO
一、价格歧视
张云秋
消费者剩余
定义: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超
过所支付的那部分价值。
单位价go
代数解析及相对价格的确定
设P1是对第一组消费者索取的价格,P2对第二组消费者索取的 价格,C(QT)是生产总量为QT=Q1+Q2的总成本。则总利润 ∏=P1Q1+P2Q2 —C(QT) 显然,厂商会不断地增加销量,直到最后一单位的销量所增加的 利润为0. 若令△ ∏/ △ Q1 = △(P1Q1) /△ Q1 —C(QT)/ △ Q1 =0, 则推出MR1=MC 同样,对第二组消费者,推出MR2=MC,所MR1=MR2=MC成立. 根据MR=P(1+ 1/Ep) (TR=P*Q,MR=d(TR)/dQ=d(PQ)/dQ=P+Q*dP/dQ =P[1+(Q/P)*(dP/dQ)],(Q/P)*(dP/dQ)=1/Ep ) 推出MR1=P1(1+ 1/E1) , MR2=P2(1+ 1/E2) 再由MR1=MR2,可求得P1/P2=(1+1/E1)/(1+1/E2)。
专题三 企业价格策略
小结:最优转移定价的基本规则
1、当中间产品不能在外部市场出售时
转移产品的事业部边际成本就是最优转移价格
2、当中间产品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出售时
外部市场价格就是最优转移价格
3、当中间产品能在不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中出售时
能使上游供货分部的边际成本 等于内外市场综合形成的边际收益
Q*
Q**
数量
Company Logo
评价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 !
1
向每个顾客都索取不同的价格 通常是不现实的 厂商通常并不知道各个顾客的 保留价格,有关的信息很难从消 费者身上获取
2
通常情况下,厂商通过制定若干个价格,将商品的价格从最高可能售价到最低的均衡价格 进行划分,以吸引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消费者,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消费者剩余。
+ 收回成本
+ 促进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
+ 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低
刺激需求
吸引力增强
增 强
价格
高
竞 争 力 抑制需求 吸引力减弱
减 弱
市 场 份 额
+ 盈利最大化
+ 合理调节需求
+ 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运价 。
+ 价外收费秩序混乱,铁路运价亟需规范。 + 缺乏整体营销意识,削弱价格杠杆功能。
+ 市场化原则
+ 运价的制定必须符合市场的要求,要能够反映供
求规律
铁路运价
政府干预
供过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