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还应用题本色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阅读还应用题本色

摘要:在新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把应用题分类教学,学生只

需对号入座。但在中考复习中,知识点多,应用题文字表述越来越

长,问题背景越来越新颖,对于没有任何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往

往连题目都读不懂,导致根本无从下手从而大面积失分,因此阅读

问题、理解问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关键词:应用题;阅读;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08-01

数学应用题是反映现实领域内的问题情境,主要包括来自现实

生产与生活中的问题和来自其他学科而需要运用数学来解决的问

题。《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现

实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

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

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一、常见问题导入,做好铺垫

课堂引例我选择了学生常做的函数利润问题。

引例:某产品每件成本1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 x(元)

与产品的日销售量 y(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x(元) 15 20 30 …

y(件) 25 20 10 …

若日销售量 y 是销售价 x 的一次函数。

(1)求出日销售量 y(件)与销售价 x(元)的函数关系式;(2)要使每日的销售利润最大,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应定为多少元?此时每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

这类问题在二次函数教学中是常见题,因此学生解答又快又准,五分钟搞定。解答完后学生兴致高昂。虽然我提醒这节课的任务是艰巨的,接下来要面对的是这两年的中考题,但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很不以为然。

二、阅读方法渗透,激活思维

中考监考时学生的反应至今记忆犹新,近300字的题目把学生绕在了里面,有的看不懂无从下手,有的一知半解答了点皮毛,这种现象在11年更明显。因此我认为有效阅读问题才是关键,读不懂问题决不入手,一般我强调学生在阅读问题时把重点语句和数字划下来,多读几遍题目直到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目才能下手,这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例1、(2010年中考题)向阳花卉基地出售两种花卉——百合和玫瑰,其单价为:玫瑰4元/株,百合5元/株。如果同一客户所购的玫瑰数量大于1200株,那么每株玫瑰可以降价1元,先某鲜花店向向阳花卉基地采购玫瑰1000株~1500株,百合若干株,此鲜花店本次用于采购玫瑰和百合恰好花去了9000元。然后再以玫瑰5元,百合6.5元的价格卖出。问:此鲜花店应如何采购这两种鲜花才能使获得毛利润最大?

通过阅读学生的表述语言是这样的:百合进价5元,卖6.5元,

一枝赚1.5元;玫瑰购进小于1200枝4元,大于1200枝3元,但都卖5元,所以1200枝以下一枝赚1元,1200枝以上一枝赚2元(复述题目时学生很容易就想到要分类讨论,以1200为分界线),购进这两种花一共用了9000元,利润最大为多少?通过阅读还应用题“本色”,瞧,问题简单多了。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还安排了学生互动,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描述数量关系显而易见:

购买玫瑰的钱+购买百合的钱=9000,

总利润=玫瑰的利润+百合的利润

=每枝玫瑰的利润×玫瑰的枝数+每枝百合的利润×百合的枝数其中玫瑰和百合的枝数都是未知数,不妨设玫瑰购进x枝,百合购进y枝,总利润为w元,那么

当1000≤x≤1200时 w=x+1.5y

当1200<x≤1500时 w=2x+1.5y

这是函数中的最大值问题,但是不管是哪种函数都只有一个自变量,而现在有两个,肯定要把其中一个自变量表示为另一个自变量,因为要对x进行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要用x表示y,用什么条件来表示呢?我们找到的等量关系不是还在旁边呆着吗?就用它呗。在学生的分析下教师解答第一种情况,最终学生发现原来只是一个简单的一次函数问题,学生一下子兴奋了起来,思维被有效地调动,对第二种情况跃跃欲试,通过全班巡视发现学生做的很不错。通过读题、审题、分析、答题花了二十五分钟左右完成了例1

的教学工作。例1的教学我的速度放的很慢,在这个时间里让学生体会其实中考题并不可怕,题目长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能认真阅读问题,拨开迷雾查看问题的本质,用自己的语言转化问题,使它的背景简单化,语言直接化,数量关系明朗化,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如条件多的话可借助表格,图形等工具,问题肯定能迎刃而解。例1的本质就是一个函数中最简单的一次函数问题。通过此例的教学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习的愿望被激发了起来,感觉中考题也不过如此,在这个时候难度再加深,学生也不会退缩。

三、加深问题难度,方法巩固

在例1教学后趁热打铁出示11年中考题,难度将更大,题目也更长。中考应用题虽然具有一定的趣味和魅力,但却有着相当大的障碍性,对学生的挑战是巨大的。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深入体会到通过有效阅读摒弃无用的困扰,用自己的语言翻译问题,把复杂应用题演变成常见的数学问题,并构建数学模型达到解答问题的最终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