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实践者和翻译理论者两大阵营交集

合集下载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翻译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跨文化活动,是通过语言转换来展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随着世界日趋全球化,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如何进行优秀的翻译,需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翻译理论是从学术层面对翻译现象进行分类、解释和分析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可以在翻译过程中提供各种公式、方法、原则和规则等,以便于进行准确、标准和符合语言习惯的翻译。

翻译理论主要包括等价理论、功能理论和文化转换理论等。

等价理论是翻译理论中比较主流和经典的理论之一。

他认为在翻译中需要寻求同等意义或近似意义,使译文与原文在语义和语用上达到一定的匹配度,从而使译文意义不失真、不失真实、不失健康和不失文采。

等价理论的核心是翻译中需要双重转换:语言之间的转换和文化之间的转换。

相对于等价理论,功能理论则更加关注的是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它通过考虑翻译对读者的影响和作用来决定翻译取舍。

即使在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某些方法来实现更好的翻译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实践的实效性成为评价翻译品质的核心标准。

文化转换理论是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通过翻译者的思维活动实现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相转换。

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非常复杂,不仅需要翻译者有优秀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还需要有转换的思维观念和技巧。

翻译实践是通过词汇、语法、语义、上下文等多种手段将原文转换为目标语言的过程。

在翻译实践上,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例如语言能力、文化背景、技术素养、翻译规范等。

值得注意的是,翻译实践并不等同于语言的传递,因为翻译的本质是作为中介创建并解决两个文化或语言之间的联系。

一个好的翻译需要翻译者结合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进行切实可行的操作。

因此,好的翻译一定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效果为导向的翻译。

翻译者需要通过翻译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同时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适合自身的方法和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是相互交织着的。

主要翻译流派

主要翻译流派

主要翻译理论流派在两千多年的中外翻译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译者在艰辛的翻译工作中总结经验,阐发观点,不断探讨,深化认识,形成了一家之言,或洋洋大观,或疏疏片语,不乏真知灼见,从某一个角度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形成了我们今天研究翻译,从事翻译实践的宝贵财富。

在中国,有明确记载的翻译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

之后,公元六十五年前佛教传入我国,佛经翻译历时千载,东汉开始,魏晋发展,唐代极盛,北宋式微,元后尾声。

期间,涌现出了大批卓越的翻译大家,如支谦、道安、鸠摩罗什、彦琮、玄奘等,其译论涉及译文的文质之辩,胡汉语言对比及翻译中的变通,理解原文和表达中存在的困难,文体风格的重要性,音译的原则等等。

明末清初,外国传教士与我国的文人学士合作翻译了许多科技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后,翻译逐渐成了众多爱国志士抵御外侮的利器,林则徐、严复、林纾等引进翻译了大量军事、社科、文学材料,严复创造了“达旨”的译法,林纾则强调主观感情的投入和与原作人物心灵交汇的重要性。

五四运动后,鲁迅林语堂等大量翻译国外作品,鲁迅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面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陈富康2000:299)他还认为“欧化”“洋气”可以输入新的表现手法。

林语堂总结了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美。

新中国建立后,翻译事业得到重视,进一步发展,傅雷提出了“神似说”,钱钟书则提出了“化境说”,丰富了译坛。

在西方,对圣经的翻译也形成一次早期的翻译高潮,这和我国的佛经翻译高潮十分相似,都是由宗教经典翻译所形成的翻译高潮。

宗教文本的神圣性和神秘性使得译者难以摆脱“字对字翻译”和“意对意翻译”的反复争论。

西方翻译理论体系主要是由两条线构成:文艺学翻译理论路线和语言学翻译理论路线。

前者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学艺术,翻译的重点是进行文学再创作,原作的文学特色必须受到重视,译文要符合译语的规范,译者要具备相应的文学天赋;后者关注的是语言,它将翻译和语义、语法功能、语言结构特征等结合起来,目的是要产生一个与原文对等的译语文本。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女权运动对之后30年内的学术与文艺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权主义思想在社会中的普及和蔓延,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促进。

也是在同一时期,翻译研究逐渐被接纳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

由此,文化间性别角色的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和表达,以及通过翻译将这些表达植入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种种错综复杂的问题,成为翻译工作者、关注女性发展、研究女权运动的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背景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及理论渊源。

(1)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

20世纪,席卷欧美并波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女性主义运动,使人们尤其是女性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父权性质,发现了性别不平等的现实,进而要求性别平等和女性独立。

随后,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以性别作为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切入点,强调女性的主体意识,并用女性的主体意识重新审视整个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突破一系列传统范畴和价值尺度,致力于揭示女性在历史、社会、文化中从属的根源,以达到发掘女性话语、重建文化研究新理论的目标。

她们认为女性必须获得语言的解放,她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力求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在语言消除性别歧视之后,她们敏锐的视角很快延伸到翻译领域。

(2)女性与翻译隐喻2000多年来,中西文化中,女性形象一直被歪曲。

同样,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原作者、原文可比拟为男性、阳性、主动的;译者、译文都被比拟为女性、阴性、被动的。

翻译常被比喻为女性,而且比喻中常带有对女性的歧视。

德莱顿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奴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的酒却属于别人。

巴托认为译者处于从属地位,原作者是主人,译者只是仆人,只能紧跟原作者忠实地再现和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逾越仆人的身份进行创作,不能进行任何修改和删减。

法国的梅那日称一些不顾原文风格、随意增改原文的翻译为“不忠的美人”;随后贝尔特朗也说到,“翻译好比美人,美丽的不忠实,忠实的不美丽”。

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与艺术

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与艺术

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与艺术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与艺术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与艺术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与艺术“忠实”的目标对于翻译本来是不待证明的、天然的要求,是千百年来翻译理论和实践一直围绕旋转的中心。

然而近来似乎颇有人对此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外国语》1998年第3期所载《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学科的东张西望》一文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

文中引勒菲弗尔语曰:“忠实只不过是多种翻译策略里头的一种,是某种意识形态和某种文学观结合之下才导致的产物。

把它捧为唯一一种可能的、甚至唯—一种可容许的策略,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无益的。

”文章作者据此及其他一些类似论点得出结论:“忠于原文不是理所当然的、唯一的标准,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正确的标准。

”作者在同文另一处对“忠实”的标准发出了—连串有趣的疑问:在我国占支配地位的标准,都把“忠实”放在第一位,却很少有人问过一句“为什么”?翻译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忠实?……译者另有目的、另有所好又怎样?社会现实不容许、不利于追求最大限度的忠实又怎样?不完全忠实的译文一定有害吗?要是不忠实的译文达到了目的,甚至达到了“好”的目的又怎样?……可是,又为什么要强迫人家在两个极端之中选择一个——一端是百分之一百的忠实,另一端是零的忠实呢?译者为什么不能选择百分之七十、五十、三十的忠实呢?这无疑是对翻译理论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此本文无意正面做出回答,但却希望稍作探讨,从而达到认识翻译内部所蕴含深刻矛盾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退到起点,退到翻译活动的初衷,问题将显得非常简单。

翻译的出现是出于文化交流的需要。

在这一点上,完全可以把它比之于向国人介绍西洋绘画、西洋音乐,或者相反,把中国画或者中国的民族音乐介绍到国外去。

无论这种介绍活动的其他目的怎样,在一个首要的、根本的目标上它们是一致的:向目的文化的接受者呈现原作的本来面貌。

如果说在介绍绘画、音乐作品时对原作的色彩、线条或者曲调加以改易将显得荒谬绝伦的话,那么理想的翻译也不允许对原作随意窜改。

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诗人和翻译家。

他的翻译活动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一生都从事着翻译工作。

他不仅留下了大量译作,而且在翻译理论上也颇有建树。

郭沫若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虽然并没有引起国际翻译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他提出的一些翻译理论,或翻译思想在翻译实践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不可低估,对翻译实践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归纳和总结的方法系统地分析郭沫若提出的翻译理论以及进行的翻译实践,着重分析雪莱Ode to the West Wind的郭译本。

关键词:郭沫若翻译理论翻译实践西风颂郭沫若从事了大量的翻译实践,因此它的翻译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翻译理论方面,本文试从译者伦理观、翻译动机论、翻译创作论三个方面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译者伦理观在《理想的翻译之我见》一文中,郭沫若认为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

这样的译法取决于以下先决条件:译者的语学知识要丰富,对于原书要有理解,对于作者要有研究,对于本国文字要有自由操纵的能力。

这说明他强调翻译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事翻译工作要有严肃的态度。

译者应该唤醒译书家的责任心。

读者应该从教育着手,劝知识未备的青年先从事基础知识的储积,多培养直接读外籍的人材;望国内各大书坊多采办海外的名著。

二、翻译动机论郭沫若认为,文学研究不论研究作家或研究作品,都属于研究者的个人自由;而文学的介绍,当然比个人介绍多出三个因子来:文学作品,介绍家和读者。

介绍者是三个因子中最重要的一个,他对文学作品有选择之权,对读者有指导之责。

郭沫若还就介绍家即翻译家的态度论述了翻译的动机。

他认为如果翻译家对于自己要译的作品能涌起创造的精神、有精深的研究和正确的理解,能充分理解作品的表现和内涵,能把自己的创作精神融入原作中并进行移译,那么他的译品必然会能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必然能产生极大的效果。

茅盾的翻译实践和实践理1论

茅盾的翻译实践和实践理1论

• 泰特勒“ 我因此认为一篇好的译作应该是 这样的它将原作的价值全部输入另二种语 言, 从而使以此种语言为母语的读者能够得 到原作语言的读者一样的正确的领悟和强 烈的感受。”
• 奈达 “ 读者反应类似”
• 茅盾 颇有创见
• 译者必须同时具备三种素质: • (1) 翻译文学的人一定要他就是研究文学的人。 • (2) 翻译文学书的人一定要他就是了解新思想的人。 • (3) 翻译文学书的人一定要他就是有些创作天才的
第一,以弱小民族及东方民族的文学作
品为主。 “被迫害的民族的文学总是多表现残酷怨怒 等病理的思想,” “翻译家若果深恶自身所居的社会的腐败, 人心的死寂,而想用外国文学作品来抗议,来 刺激死的人心,也是极应该而有益的事。”
• 第二,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 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包括小说、戏剧、诗 歌、论文等,内容涉及二十多个国家和民族 的五十多位作家的作品。
• 毫无疑义地应该采用直译的方法 “ 一单字的翻译正确。二句调的精神相
仿” 真正地做到保留原作的“ 神韵”
• 茅盾“ 不可直抄普通字典上所译的意 义, 应得审量该字在文中的身分与轻重, 应就原文著作时的时代” “ 原著者用 字的癖性”
• “ 句调的精神却一毫也不得放过”
• 不应该“ 把书中一人前后的口吻译成 两个样子”
茅盾在一九五四年全国翻译工作会议上说,
乱译、抢译、复译及漏译现象对于
新中国文化建设将是十分不利的,必须有组 织、有计划地进行文学翻译工作。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一个全国文学 翻译工作者共同拟定的统一的翻译计划,然 后由国家出版社和专门介绍外国文学的 《译文》杂志,根据现有力量和可能发掘的 潜在力量,分别依照需要的缓急,人力的情 况和译者的专长、素养和志愿,有步骤地组 织翻译、校订编审出版的工作。

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翻译理论作为对翻译活动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论化的产物,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思路。

而翻译实践则是翻译理论的检验和应用场所,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并不断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首先,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起到了指导和引领作用。

翻译理论通过对翻译过程、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形成了一系列的概念、原则和模型,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例如,尼达姆的功能对等理论提出翻译应该追求目的语读者的交际功能,从而使翻译成为一种实用的工具。

而纽马克的译入译出理论则提出了翻译应该注重信息的选择和转换,以实现意义的传播和交流。

这些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原则,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源语文本,并进行准确、流畅的译文输出。

其次,翻译实践也是翻译理论发展和完善的源泉。

翻译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语言差异、文化障碍、逻辑转换等,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动力和出发点。

实际操作中的翻译困境和挑战,推动了研究人员对理论模型的重新思考和修正。

翻译实践中的经验和案例也为理论的验证和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通过对实践中的问题和策略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人员可以不断完善已有的理论框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翻译需求和环境。

此外,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互动的关系。

翻译实践不仅是翻译理论的应用场所,同时也是对理论的检验和验证。

在实际操作中,翻译人员可以尝试和比较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实践的实践来评估不同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和效果。

而翻译实践中的经验和案例也可以为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实践中的成果和问题可以激发理论的创新和探索,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和广泛。

综上所述,翻译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思路,而翻译实践则是翻译理论的应用场所和检验平台。

两者之间的互动和促进,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在今天的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翻译理论与实践也需要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和突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翻译需求和挑战。

翻译伦理与“他者”研究——从勒维纳斯到德里达、斯皮瓦克

翻译伦理与“他者”研究——从勒维纳斯到德里达、斯皮瓦克

起的是德里达(
)和斯皮瓦克(
)等学者。
三、德里达的 “他者” 观
德里达从 世纪 年代就开始关注伦理问
题,他评论勒维纳斯伦理学的文章《暴力与形而上
学》(“
”, )发表之时
就全面促进了勒维纳斯本人的思考,直到今天仍是
勒维纳斯研究中最为深刻的评论之一。 德里
达和勒维纳斯间存在密切的精神联系,德里达思考
“他者”时既接受了勒维纳斯的影响和启示,也进
对于“他者”,“我”必须应答。“他者”的脸
包含着征求与召唤的信息,“我”是被动的,无论
“我”回答与否,因为任何回答都是一种回答,包
括不回答本身。因此,“我”必须应答“他者”,回
答就是责任,对“他者”的脸进行回答就是对“他
者” 的责任。“他者” 通过脸呼唤、恳求、祈祷,
发出命令,宣布戒律。而 “我” 的回答又是什么
弱。脸赤裸、脆弱,容易受到暴力的威胁。也正因
为其脆弱性,脸提出要求,向我索要,命令来自
“他者”,却没有任何理由,而“我”却必须服从。
勒维纳斯认为“我”和“他者”之间的非对称
性恰恰表明了这种关系是伦理的,非对称性强调
“他者”的优先性,“我”对“他者”负责,却并不
期待从“他者”那里得到回报 ;“我”在这里。”(
)“我在这里”的回
答来自《圣经》故事,宾格( )显示出“我”处
于被控制、被差遣的地位,同时也显示出一种责任
的意味。
第期
许 宏 翻译伦理与“他者” 研究
“责任”(
)是勒维纳斯的另一个
概念。他认为“回答、回应”(
)和“责任”
词根相同,回应本就包含着责任。“我”在对“他
么“他者” 和 “我” 是什么关系呢? “他者” 以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摘要】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是众多学者讨论的话题之一。

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并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如何解决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人们常说理论指导实践,那么翻译理论是否也是一定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有些学者认为翻译理论一定是能指导翻译实践的;还有些学者认为翻译理论没用,在实际翻译活动中没有用到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不起任何作用;还有学者认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是互动的关系。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

一、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一)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主要是指以女性经验为源泉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女性主义以社会性别差异论为基石,以“从边缘走向中心”为行动要领,性别差异论认为是两性的社会差异而不是两性的生理差异造成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认为女性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而语言是文化身份重要的表现形式,在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语言随父权、夫权地位的建立而成为一种“他语言”。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者为争取解放提出了“女性必须得到语言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先从语言着手”的口号。

(二)女性主义翻译观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翻译开始了文化转向。

其中,女性主义批评就被应用到翻译研究中,从而产生了女性主义翻译观。

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是文化的介入和文化的协调,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是改写,是一种政治干预手段。

它颠覆了传统的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二元对立,提倡原文与译文的共生关系、平等关系。

然而,在传统的观念认为,原文应高于译文,译文是原文的附属品,只能从属于原文,是原文的奴隶,他们是不平等的关系。

因此,女性主义翻译观对传统的观念提出了挑战,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一)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应该是互动、共生和平等的关系。

翻译理论——精选推荐

翻译理论——精选推荐

翻译理论翻译理论简介第⼀部分归化与异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the reader.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writer alone, 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the writer.意⼤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中提出异化的观点。

译者的隐⾝是指在译⽂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即所谓“不可见性(invisibility)”。

译⽂应该永远不会引起读者感到他们是在读译作。

译者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异化);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让作者向读者靠拢(归化)。

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承认并且容忍差异,并在⽬的语中形成⽂化差异。

抵抗式的翻译(resistant translation)通顺可以看做是归化翻译理想的策略。

⽽异化是建⽴在不连贯性的美学基础之上的;不连贯性最能保留差异,保留陌⽣性。

韦努蒂提倡异化翻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第⼀:异化翻译有利于发展多元⽂化,抵制欧美⽂化霸权,保护⽂化⽣态;第⼆:异化翻译可以促成⽬的语中外国⽂学经典的重构,推动⽬的语本⼟⽂学的变⾰;第三:异化翻译有提升译者和译⽂⽂化地位。

归化派认为1)翻译就是交际,译者的责任就是避免⽂化冲突与误解;2)不应把原语的语⾔与⽂化规范强加给⽬的语; 3)归化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4)译者不应对读者的智⼒和想象⼒提出过⾼的要求。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法,⽽异化和归化是翻译策略。

异化与归化两种翻译将永远并存,并起到相互补充的作⽤。

异化和归化包含了深刻的⽂化,⽂学乃⾄政治的内涵。

异化和归化将语⾔层次的直译与意译讨论升⾄⽂化,诗学和政治层⾯。

文学翻译中作者与翻译者的冲突

文学翻译中作者与翻译者的冲突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者;意识冲突1文学翻译中作者与翻译者之间的意识冲突分析1.1以信息取向为视角文学翻译者的选择主要以信息传递为目的,对原有文章诗学价值传递缺乏一定的重视。

而由于语言系统的限制,翻译文本中存在的变异信息表达形式也成为翻译语言的一种。

此时,文学翻译人员重内容、轻形式的情况,就极易导致翻译者信息选择去向发生变化,甚至产生仅关注内容不关注形式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文学翻译者交际目的与作者审美意图就产生了冲突。

其中文学翻译者主要以信息传递为取向,而作者主要以诗学创作为目标。

两者意识冲突的存在,也致使实际译本翻译中双方在信息选择取向方面产生较大差异。

1.2以诗学取向为视角相较于其他语言产品而言,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诗学功能。

根据各自交际目的的差异,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别。

对于诗学语言而言,其主要以虚拟现实为目标,而以往语言交际主要以信息传递为目的。

这种情况下,翻译者大多采用规范、典型的,且一目了然、简单化的信息传递语言。

而作者大多为诗学性质的语言,其不仅要求信息内容的有效表达,而且承载着吸引读者注意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据此,作者与翻译者间在目的、功能、交际关系就存在较大的意识冲突。

2基于作者与翻译者之间意识冲突的文学翻译策略2.1充分发挥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作者与文学翻译者在信息取向方面的差异,文学翻译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学翻译中的主观能动性,借鉴古罗马帝国主义式的规划翻译策略,依据最接近原则,提取原文中核心信息内容。

同时依据译文语言的纯洁性原则,清除翻译文本中存在的拗口、模式痕迹。

在这个基础上,为保证文学翻译效果,文学翻译者可依据读者反映理论,将以往以文学翻译为目的的翻译研究转换为以文学,或者原创文学为核心的文学研究,促使读者在感受文学作品与翻译作品相似性的同时,了解两者的差异。

其次,文学翻译实践是文学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人员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层面。

西方翻译理论书目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书目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经典一、英国部分:1.乔治·坎贝尔(George Campbell, 1719-1796 ),《四福音的翻译与评注》(A Translation of the Four Gospels with Notes, 1789)简介:坎贝尔的《四福音的翻译与评注》是西方最早的翻译专论之一,其理论意义体现在:第一,该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宗教翻译研究的重大转折。

坎贝尔认为,《圣经》翻译“应为文学和宗教两种不同的目的服务”,这就弥合了哲罗姆提出的“宗教翻译”和“文学翻译”的严格区分,因而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第二,该论著是最早论及“对等翻译”的翻译理论专著之一。

坎贝尔在该论著中提出了从词汇、语法和风格方面取得对等的观点,成为20世纪“对等”理论的先导。

第三,该论著的问世,意味着翻译理论的探究突破了前人圄于具体文本的界限,标志着系统性、原则性和抽象性的理论研究视角的出现。

第四,该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认知视角的革命性嬗变。

宗教翻译“三原则”的出现,意味着坎贝尔背离了斐洛、奥古斯丁等人所信守的“上帝感召”的无端依从,完全从理性认知的角度提出了宗教翻译“三原则”。

因此,在相同的人文主义文化背景下,其“三原则”的具体内容同泰特勒的“三原则”有着惊人的雷同,实不足为怪。

总之,坎贝尔的“三原则”同泰特勒的“三原则”一样,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而且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2.亚历山大·弗雷瑟·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4),《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0)简介:泰特勒的《论翻译的原则》一书是西方翻译理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其理论意义表现在:第一,泰特勒首次以概念的形式规定了“优秀翻译”的内涵。

优秀翻译定义出现,标志着泰特勒的译学主体视角具备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征。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在翻译中译者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译文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 一.引言 翻译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综合体。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这一的话题越发受到翻译学家的极大关注。

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始终处于原著,原作者,译著,读者之间。

译者不再是传统翻译理论中被大家称作“透明人”的角色。

译者是一个具有鲜活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独立个体,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追求翻译目的等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越是刻意忽略乃至否认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翻译理论的研究发展越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译者主体性 针对文学翻译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究竟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翻译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许均(2003:10)凭借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多年的翻译经验将这一问题鲜明地归纳出来,他说:“从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看,何为翻译主体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文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是翻译主体。

针对这些说法各异的阵营,笔者同意第一个观点:赞同译者在翻译中是具有主体性地位这一说法。

简言之:译者是翻译主体,原文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

主体性是作为哲学概念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活动和存在的中心。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标语的活动。

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概论2009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概论2009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概论一、翻译的定义二、翻译的目的和任务三、翻译的标准四、翻译问题研究五、翻译方法研究一、翻译的定义自从人们的翻译活动开始以来,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给翻译下过定义。

关于翻译,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种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翻译家们对翻译总是产生新的认识,不同的翻译家以及不同时期的翻译家对翻译概念的解释也有所不同,这些解释各有千秋,有的比较片面,有的比较全面。

如何给翻译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受到人们对翻译实践过程的认识的约束。

目前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的定义有许多种,下面列举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国内的翻译家及学者对翻译的定义:1.吴献书认为,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

2.张培基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刘宓(mi)庆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蔡毅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5.王克非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6.李运兴认为,翻译就是用译语语篇传达源语语篇及译者的交际目的。

7.汪涛和黄新渠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利用一种语言文字将另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确切而完善地重新表达出来的实践。

8.王宏印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转换媒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所谓翻译,就是把见诸于一种语言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造出来,使译作获得与原作相当的文献价值或文学价值。

9.冯庆华认为,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

10.陈宏薇认为,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是科学,是艺术,是技能。

国外的翻译家及学者对翻译的定义:1.泰特勒认为,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翻译教程》(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 1988)、《翻译论》(About Translation, 1991)和《翻译短评》(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93)。

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纽马克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semantic tr anslation) 或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他将文本分为抒发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应酬功能(phatic f 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这标志着他的翻译理论渐趋系统。

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解读,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一.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

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 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作者:陈超群来源:《学园》2014年第03期【摘要】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一直是翻译界讨论的话题,至今仍无定论。

本文通过对比中西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的作用及其与实践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关系【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36-02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看法有实践型,认为实践高于理论,实践第一,理论第二;实践与理论并重型,认为两者都重要,不能偏废;还有理论无用型,认为理论没有作用,对实践没有意义。

这几种观点都有各自支持的人物,本文从中西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一西方翻译界关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观点毋庸置疑,西方在翻译研究方面大大领先于中国,仅当代就有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学派,结构学派,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翻译理论。

理论研究者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考察研究翻译活动,但都是各抒己见,从单一的角度去研究翻译,并没有普遍性,因为翻译中遇到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某一理论在这种情况下适用,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不适用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学者亚历山大·泰特勒是西方最早进行翻译理论研究的先驱,他在《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The translator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标志着西方译学研究从此走上了理论推证理论的道路。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1929 年9 月10 日,梁实秋( 1903 -1987)的批评文章《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在《新月》杂志上刊出。

此文引发了1930年代前期有关翻译问题的论争,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梁文发表半年之后的1930年年3月,鲁迅(1881 - 1936)发表回应文章《“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论争局面初步形成。

1931 年12 月,鲁迅在《几条“顺”的翻译》一文中指出∶“在这一个多年之中,拚死命攻击‘硬译’的名人,已经有了三代:首先是祖师梁实秋教授,其次是徒弟赵景深教授,最近就来了徒孙杨晋豪大学生。

”由此可见论争之延续性。

同样是在1931年12月,鲁迅与瞿秋白用通信的方式讨论翻译问题,并先后将通信发表在《十字街头》和《文学月报》,有关翻译的讨论高潮再起。

鲁迅对翻译论争的参与,至少持续到1935年4月《非有复译不可》一文在上海《文学》月刊上发表。

这场翻译论争①发生在无产阶级文学兴起和“翻译洪水泛滥”②的特殊时期,由于众多翻译家的参与,涉及翻译的政治性、译者的身份以及翻译美学等中国现代翻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并与清末至1920年代中国固有的翻译观念构成关联。

本文试图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相关文章为中心,对此进行考察。

一翻译理论与政治性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的立论是从讨论“死译”和“曲译”的优劣开始的。

文章开头引用陈西滢的观点——所谓“死译的病虽然不亚于曲译,可是流弊比较的少,因为死译最多不过令人看不懂,曲译却愈看得懂愈糟”,在此基础上反陈西滢之道而行之,认为“曲译”与“死译”相比尚有可取之处,理由是“曲译”不会通篇皆“曲”,“读的时候究竟还落个爽快”,而“死译一定是从头至尾的死译,读了等于不读,枉费时间精力。

况且犯曲译的毛病的同时绝不会犯死译的毛病,而死译者却不妨同时是曲译。

”那么何谓“死译”? 梁实秋依然是引用陈西滢的话——“他们非但字比句次,而且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先,一字不可后,名曰翻译:而‘译犹不译’,这种方法,即提倡直译的周作人先生都谥之为‘死译’。

翻译理论流派

翻译理论流派

翻译理论流派翻译是一们很重要的学问,从古至今有很多著名的学者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而他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以下是一些翻译理论流派的划分,希望能让大家有一些大体的了解。

一:尤金;奈达(1976)根据各学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Nida,1984)四个基本流派。

二:埃德温‘根茨勒(Edward Gentzler)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1993)中依据各流派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

三、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2000)在《西方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全市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六大学派。

四、谭载喜(中国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研究学者)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布拉格学派、伦敦派、美国结构派、交际理论派四大学派。

五、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文学-文化学派;结构学派;社会符号学派。

下面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1、创始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2、主要成员: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主要论点:(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3、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罗曼•雅可布森。

简介: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

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

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

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西方主要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格高雅,而把译文必须朴素、通顺、准确当作衡量译作的标准。

(二) 翻译的重点,很明显地突出对近代和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北欧各国作品的译介。

(三) 开始较多地翻译中国作品,出现汉学热潮。

(四)里,其中集中反映他翻译理论的文章有两篇,一篇是《语言学与翻译》,另一篇是《语言分析与翻译》。

在这些文章里,弗斯着重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 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

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先决条件。

(二)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

(三) 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甲语言中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是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乙语言的。

卡特福德指出,他的理论叫翻译的"描写理论" 。

即是说,他运用描写语言学家韩礼德的" 级阶与范畴语法"( 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 ) 来描写翻译。

作者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一) 翻译的性质。

据卡特福德所下定义: 翻译乃是"把一种语言( 摞语) 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 目标语) 的对等的文字材料" 。

(二) 翻译的类别。

就其程度而论,可分为" 全文翻译( full translatìon ) " 和" 部分翻译" ( partialtransla tion) 。

(三) 翻译的对等问题。

这是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中心所在,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方面,翻译对等是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是根据两种语言的比较而发现的。

另→方面,翻译对等的产生必须看目标文本和摞文本是否具有相同或至少部分相同的实质性特征。

(四) 翻译转换。

(1) 层次转换; (2) 范畴转换。

(五)翻译的限度。

指的是不可译性的问题。

翻译中有两种类型的不可译: (1)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有双关语、歧义语法结构,如英语的Time f1ies ,其中flies可以是动词f!y( 飞行)的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也可以是名词f !y (苍蝇) 的复数形式,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翻译实践者和翻译理论者两大阵营的交集摘要在我国翻译界,无意当中出现了“泾渭分明”的实践者和理论者两大阵营。

翻译实践者大量的从事翻译实践活动,却没有或甚少对翻译进行理论研究。

他们中的有些人确实发表了自己对翻译的看法,而这正成为了两大阵营的交集。

翻译理论研究者没有或甚少从事真正的翻译实践活动,但他们研究的对象是翻译实践者对翻译发表的言论和译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某种翻译观。

而这些上升到理论阶段的翻译观,进一步指导翻译实践。

本文指出,总结出能够指导翻译实践的翻译观,正是我国翻译理论研究者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翻译实践翻译理论交集翻译观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翻译实践者和翻译理论者两大阵营众所周知,在哲学认识论中,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辞海》中对“理论”这一词条的解释就是:“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

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

”那么,毫无疑问,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反过来,翻译理论又起到指导翻译实践的作用。

翻译理论必须是对翻译这一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反映,是要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翻译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是正确的理论。

但在我国的翻译界存在的情况却是,大量的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翻译家很少对自己的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将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

他们鲜有自己的翻译理论(李瑞林,2004)。

甚至有的翻译家对翻译理论采取嗤之以鼻的态度,认为翻译者只要能够翻译出得到读者认可的作品就是功德圆满了。

而在另一方面,大量的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者又大多不从事翻译实践活动,他们的翻译理论是从描写和分析翻译作品中总结出来的。

这样看来在中国的翻译界,就出现了不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翻译实践者和不进行翻译实践活动的翻译理论者这两大阵营。

那么,我国的翻译理论是不是违背了“理论来自实践”这个原理呢?笔者认为并不违背马克思哲学原理。

这是因为这两大阵营存在着某种交集。

二翻译实践者对翻译的认识和体会在我国的翻译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翻译家(为方便起见,本文侧重于讨论文学翻译家。

)比如作为我国翻译先驱的梁启超、林复、林纾、苏曼殊,以及近代的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矛盾、巴金、朱生豪、傅雷、萧乾、朱光潜、季羡林、董秋思等。

他们大量地从事翻译实践活动,为我国读者提供了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脍炙人口的翻译佳品。

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也曾只言片语地提到了自己在翻译实践当中的认识和体会。

但这些认识和体会只是这些翻译家们对翻译发表的感想,所以没有上升到翻译理论的高度,但确实对翻译的研究有着极高的价值。

因为他们的认识和体会,是来自于翻译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任何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人都不能也不敢忽视它们。

梁启超先生写有《佛典和翻译》、《翻译文学和佛典》等文,从中总结了自己翻译佛经的心得体会,对我国翻译理论思想也可以说得上是一种丰富(谢天振、查明建,2004)。

他说:“翻译文体之问题,则直译意译之得失,实为焦点……初期译本尚希,饥不择食,凡有出品,咸受欢迎。

文体得失,未成为学界问题也。

及兹业寝盛,新本日出,玉石混淆。

于是真之念骤炽,而尊尚直译之论起。

然而矫枉太过,诘鞠为病;复生反动,则意译论转昌。

卒乃两者调和,而中外醇化之新文体出焉。

”在这些文章中,梁先生总结了我国翻译史上直译和意译交替出现的规律。

他还在《论译书》一文中说:“故今日而言译书,当首立三义;一曰,择当译之本;二曰,定公译之例;三曰,养能译之才。

”这就抓住了当时中国译界3个最主要的问题:一,谨慎选择应该翻译的原著;二,建立翻译规范;三,培养翻译人才。

这3个问题即使对我国当前的翻译界也无不是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的言论。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对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影响深远的翻译家是林复。

他对我国的翻译史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在译完《天演论》后写的“译者例言”中提出的著名的“信达雅”说。

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阴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又曰:‘言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规,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而!”林复的“信达雅”说被推崇为我国翻译理论的经典,简直到了凡谈翻译,言必称“信达雅”的地步(谢天振、查明建,2004)。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也是翻译家的鲁迅先生,也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

关于翻译的主张和方法,鲁迅持有著名的“直译”说。

在1931年12月28日写给瞿秋白的信(即《关于翻译的通信》中),鲁迅针对不同的读者,同时也是为了忠实于原著,提出了“直译”的主张。

在《他“题未定”草》中,他又指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

他的这一“力求保持洋气”的主张,还包括力图通过异国文学作品的思维方式、语言等这些陌生化的因素,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学格局,以创生新文艺的意图。

他强调在翻译时“最要紧的是我们自己的批判”,要求“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方法”,即主张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鲁迅的这些对翻译的看法都是来自于自己的译介实践,并根据现实需要提出的。

正由于此,他对我国翻译理论的贡献才尤为珍贵。

其他的(翻译家)诸如郭沫若,对翻译诗歌提出了自己的“以诗译诗”的主张,认为诗歌翻译不是“逐字逐句的直译,……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

还诸如傅雷先生提出“重神似不重形似;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又须能朗朗上口,求音节和谐”的观点。

由于傅雷先生的翻译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对翻译的观点在国内翻译界也备受推崇。

以上这些翻译活动实践者,有的可以称其为翻译大家,有的甚至是伟大的文学家。

他们都有从事大量的文学创作活动或者是文学翻译活动的经验。

由于他们的对翻译的经验之谈来自于各自的广泛的翻译实践,所以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他们无意于成为翻译理论家,但他们的有感而发,对任何我国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人来说,都是不能不加以研究的素材。

三翻译理论者的研究对象之一在另一方面,我国的翻译界又存在着一个更为庞大的理论研究者队伍,他们甚少或者根本没有从事真正的翻译实践活动,但他们却在进行翻译理论的研究工作,可以说他们只是在单纯地研究翻译。

但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研究对象正是我国漫长历史中的各种翻译实践活动和我国许许多多的翻译家们对翻译的感想。

他们有的研究翻译文本的得与失,有的研究我国古代、近现代的翻译家的翻译经验之谈。

他们将这些零零散散的东西汇聚起来,从而形成相对系统的翻译理论。

比如,他们将严复先生的翻译经验总结成“信达雅”说,将傅雷先生的翻译经验总结成“神似”说等等。

这些已经上升到理论阶段的学说,又对我国大量的正在从事或将要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人,起到指导的作用。

从这里我们发现,我国的翻译实践者们对翻译的认识和体会正好是翻译理论者们的研究对象,这也就成为了翻译实践者和翻译理论者这两大阵营的交集。

虽然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者自己甚少从事真正的翻译实践活动,但他们研究的对象恰恰是来自于真正的实践。

他们总结出的翻译理论也是从实践当中得来的,这并不违背认识论的原理。

所以,我国翻译理论者通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如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话,也是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活动的。

但也正是因为我国翻译理论者所研究总结出的翻译理论并不是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活动,而是翻译实践者们对翻译的认识和体会,所以我们不能够奢望建立一门专门研究翻译的翻译学。

因为不同时代的翻译实践者会对翻译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

我国早期的翻译先驱梁启超先生对翻译的体会,就和近代的傅雷先生对翻译的体会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些不断发展着的言论怎么可以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原理呢?在我国,像谭载喜、许钧、辜正坤等学人都在积极地推动翻译学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的建立。

既然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翻译学就要归纳出一套诸如翻译本质、翻译原则、翻译标准等的原理,然后这些原理再去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但是,翻译实践活动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翻译实践有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侧重点,那么这些不断变化着的内容能够受到一套不变的理论指导吗?那些难以固定的研究侧重点可以在一套不变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吗?显然翻译学要建立的这些所谓的原理,并不能够像数学原理、物理原理、化学原理那样相对恒久地去指导各自的科学研究工作。

所以笔者认为,建立一门作为单独学科的翻译学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国的翻译理论者们也不能将研究的重点放到这一方面。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我国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人的译作进行评价,或者对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人的有感而发进行升华,将他们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对翻译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四翻译理论者的研究对象之二那么翻译理论者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呢?笔者非常赞同郭建中先生的观点。

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最终要解决的是译者的翻译观问题。

郭先生说道,有些大翻译家做了大量优秀的翻译,但没有表达过,或没有正式和系统地表达过他们对翻译的看法。

但是,这不等于说,他们对翻译没有看法或他们没有自己的翻译观。

他们对翻译的看法体现在他们的译作中,或他们零星发表的对翻译的感想中。

如果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这些大家的译著,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他们的翻译观,以及他们在翻译中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可以说,我国翻译研究的任务,就是从这些名家的优秀译著中,总结出各种翻译观,用以指导翻译实践。

所以,我国的翻译理论者们不仅要对翻译实践者们对翻译的认识和体会加以研究,还要研究实践者们留下的大量的翻译作品。

在这些译作中弥漫着翻译实践者的翻译观。

我国翻译理论者们的任务就是通过研究这些译作,将翻译实践者的翻译观总结出来,然后这些翻译观被用以指导其他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人的翻译工作。

也就是说,当一个译者赞同并采纳了某种契合自己风格或契合所翻译作品的风格的翻译观的时候,这种翻译观就会统领这个译者的整个翻译过程,指导着他去追求自己的翻译风格,去克服翻译中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这位译者自己的翻译观也会在自己的译著中逐渐地建立起来。

或者他自己总结出自己的翻译观(按照“理论来自实践”的原理,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或者由翻译理论研究者总结出他的翻译观,进而再去指导其他译者的翻译实践。

所以,通过研究翻译实践者们的译作来总结出他们的翻译观,正是我国翻译理论者们的目标,也是价值所在。

五小结综上所述,我国翻译理论研究者的价值,不是体现在追求建立翻译学这样一门独立的学问,而是研究翻译实践者的译著或他们对翻译的想法,将这些译者的翻译观加以总结,从而去指导翻译实践,是需要我们很多人一起去做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